標籤:

白話《華嚴經》十地品之九善慧地

   一切知見無上尊,其身普放大光明,照耀彼諸無量土,悉使眾生獲安樂。 菩薩無量百千億,俱時踴在虛空住,以過諸天上妙供,供養說中最勝者。
 大自在王自在天,悉共同心喜無量,各以種種眾供具,供養甚深功德海。
 復有天女千萬億,身心歡喜悉充遍,各奏樂音無量種,供養人中大導師。
 是時眾樂同時奏,百千萬億無量別,悉以善逝威神力,演出妙音而讚歎:
 寂靜調柔無垢害,隨所入地善修習,心如虛空詣十方,廣說佛道悟群生。
 天上人間一切處,悉現無等妙莊嚴,以從如來功德生,令其見者樂佛智。
 不離一剎詣眾土,如月普現照世間,音聲心念悉皆滅,譬猶谷響無不應。
 若有眾生心下劣,為彼演說聲聞行;若心明利樂辟支,則為彼說中乘道。
 若有慈悲樂饒益,為說菩薩所行事;若有最勝智慧心,則示如來無上法。
 譬如幻師作眾事,種種形相皆非實,菩薩智幻亦如是,雖現一切離有無。
 如是美音千萬種,歌贊佛已默然住。解脫月言今眾凈,願說九地所行道!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無量智思量觀察,欲更求轉勝寂滅解脫,復修習如來智慧,入如來秘密法,觀察不思議大智性,凈諸陀羅尼三昧門,具廣大神通,入差別世界,修力、無畏、不共法,隨諸佛轉法輪,不舍大悲本願力,得入菩薩第九善慧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善慧地,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定不定法行、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有為法行、無為法行。此菩薩以如是智慧,如實知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此菩薩如實知眾生心種種相,所謂:雜起相、速轉相、壞不壞相、無形質相、無邊際相、清凈相、垢無垢相、縛不縛相、幻所作相、隨諸趣生相;如是百千萬億乃至無量,皆如實知。又知諸煩惱種種相,所謂:久遠隨行相、無邊引起相、俱生不舍相、眠起一義相、與心相應不相應相、隨趣受生而住相、三界差別相、愛見痴慢如箭深入過患相、三業因緣不絕相;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又知諸業種種相,所謂:善不善無記相、有表示無表示相、與心同生不離相、因自性剎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相、有報無報相、受黑黑等眾報相、如田無量相、凡聖差別相、現受生受後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又知諸根軟中勝相、先際後際差別無差別相、上中下相、煩惱俱生不相離相、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調柔相、隨根網輕轉壞相、增上無能壞相、退不退差別相、遠隨共生不同相;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又知諸解軟中上、諸性軟中上、樂欲軟中上;皆略說乃至八萬四千。又知諸隨眠種種相,所謂:與深心共生相、與心共生相、心相應不相應差別相、久遠隨行相、無始不拔相、與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缽底神通相違相、三界相續受生系縛相、令無邊心相續現起相、開諸處門相、堅實難治相、地處成就不成就相、唯以聖道拔出相。又知受生種種相,所謂:隨業受生相、六趣差別相、有色無色差別相、有想無想差別相、業為田愛水潤無明暗覆識為種子生後有芽相、名色俱生不相離相、痴愛希求續有相、欲受欲生無始樂著相、妄謂出三界貪求相。又知習氣種種相,所謂:行不行差別相、隨趣熏習相、隨眾生行熏習相、隨業煩惱熏習相、善不善無記熏習相、隨入後有熏習相、次第熏習相、不斷煩惱遠行不舍熏習相、實非實熏習相、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熏習相。又知眾生正定邪定不定相,所謂: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二俱不定相、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二俱不定相、八邪邪定相、正性正定相、更不作二俱離不定相、深著邪法邪定相、習行聖道正定相、二俱舍不定相。佛子,菩薩隨順如是智慧,名住善慧地;住此地已,了知眾生諸行差別,教化調伏,令得解脫。     「佛子,此菩薩善能演說聲聞乘法、獨覺乘法、菩薩乘法、如來地法;一切行處,智隨行故,能隨眾生根、性、欲、解、所行有異、諸聚差別,亦隨受生、煩惱、眠、縛、諸業習氣而為說法,令生信解,增益智慧,各於其乘而得解脫。     「佛子,菩薩住此善慧地,作大法師,具法師行,善能守護如來法藏,以無量善巧智,起四無礙辯,用菩薩言辭而演說法。此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轉,無暫舍離。何等為四?所謂: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此菩薩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相;義無礙智,知諸法別相;辭無礙智,無錯謬說;樂說無礙智,無斷盡說。複次,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性;義無礙智,知諸法生滅;辭無礙智,安立一切法不斷說;樂說無礙智,隨所安立,不可壞無邊說。複次,以法無礙智,知現在法差別;義無礙智,知過去、未來法差別;辭無礙智,於去、來、今法無錯謬說;樂說無礙智,於一一世無邊法明了說。複次,以法無礙智,知法差別;義無礙智,知義差別;辭無礙智,隨其言音說;樂說無礙智,隨其心樂說。複次,法無礙智,以法智知差別不異;義無礙智,以比智知差別如實;辭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樂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複次,法無礙智,知諸法一相不壞;義無礙智,知蘊、界、處、諦、緣起善巧;辭無礙智,以一切世間易解了美妙音聲、文字說;樂說無礙智,以轉勝無邊法明說。複次,法無礙智,知一乘平等性;義無礙智,知諸乘差別性;辭無礙智,說一切乘無差別;樂說無礙智,說一一乘無邊法。複次,法無礙智,知一切菩薩行、智行、法行智隨證;義無礙智,知十地分位義差別;辭無礙智,說地道無差別相;樂說無礙智,說一一地無邊行相。複次,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一念成正覺;義無礙智,知種種時、種種處等各差別;辭無礙智,說成正覺差別;樂說無礙智,於一一句法無量劫說不盡。複次,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語、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辯才方便,轉法輪,一切智智隨證;義無礙智,知如來隨八萬四千眾生心、行、根、解、差別音聲;辭無礙智,隨一切眾生行,以如來音聲差別說;樂說無礙智,隨眾生信解,以如來智清凈行圓滿說。    「佛子,菩薩住第九地,得如是善巧無礙智,得如來妙法藏,作大法師,得義陀羅尼、法陀羅尼、智陀羅尼、光照陀羅尼、善慧陀羅尼、眾財陀羅尼、威德陀羅尼、無礙門陀羅尼、無邊際陀羅尼、種種義陀羅尼,如是等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皆得圓滿,以百萬阿僧祇善巧音聲辯才門而演說法。此菩薩得如是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已,於無量佛所一一佛前,悉以如是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聽聞正法,聞已不忘,以無量差別門為他演說。此菩薩初見於佛,頭頂禮敬,即於佛所得無量法門;此所得法門,非彼聞持諸大聲聞,於百千劫所能領受。此菩薩得如是陀羅尼、如是無礙智,坐於法座而說於法;大千世界滿中眾生,隨其心樂差別為說;唯除諸佛及受職菩薩,其餘眾會威德光明無能與比。此菩薩處於法座,欲以一音,令諸大眾皆得解了,即得解了;或時欲以種種音聲,令諸大眾皆得開悟;或時心欲放大光明,演說法門;或時心欲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或時心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形、無形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或時心欲發一言音,周遍法界,悉令解了;或時心欲一切言音,皆作法音,恆住不滅;或時心欲一切世界簫、笛、鍾、鼓及以歌詠,一切樂聲皆演法音;或時心欲於一字中,一切法句言音差別,皆悉具足;或時心欲令不可說無量世界地、水、火、風四大聚中所有微塵,一一塵中皆悉演出不可說法門。如是所念,一切隨心,無不得者。     「佛子,此菩薩,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咸至其前,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仍以一音普為解釋,令隨心樂,各得歡喜。如是乃至不可說世界所有眾生,一剎那間,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亦以一音普為解釋,各隨心樂,令得歡喜。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滿中眾生,菩薩皆能隨其心樂、隨根、隨解而為說法,承佛神力廣作佛事,普為一切作所依怙。佛子,此菩薩復更精進,成就智明。假使一毛端處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諸佛眾會,一一眾會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眾生,一一眾生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性、欲,彼諸佛隨其性、欲各與法門;如一毛端處,一切法界處悉亦如是。如是所說無量法門,菩薩於一念中悉能領受,無有忘失。     「佛子,菩薩住此第九地,晝夜專勤更無餘念,唯入佛境界親近如來,入諸菩薩甚深解脫,常在三昧,恆見諸佛,未曾舍離。一一劫中見無量佛、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恭敬尊重,承事供養,於諸佛所種種問難,得說法陀羅尼,所有善根轉更明凈。譬如真金,善巧金師用作寶冠,轉輪聖王以嚴其首,四天下內一切小王及諸臣民諸莊嚴具無與等者;此第九地菩薩善根亦復如是,一切聲聞、辟支佛及下地菩薩所有善根無能與等。佛子,譬如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身出光明,二千界中幽遠之處悉能照耀,除其黑暗;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能出光明照眾生心,煩惱黑暗皆令息滅。此菩薩,十波羅蜜中,力波羅蜜最勝;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九善慧地;若廣說者,於無量劫亦不能盡。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多作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善能統理,自在饒益,能為一切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分別演說波羅蜜行;隨眾生心,所有問難無能屈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無量智力善觀察,最上微妙世難知,普入如來秘密處,利益眾生入九地。
  總持三昧皆自在,獲大神通入眾剎,力智無畏不共法,願力悲心入九地。
  住於此地持法藏,了善不善及無記,有漏無漏世出世,思不思議悉善知。
  若法決定不決定,三乘所作悉觀察,有為無為行差別,如是而知入世間。
  若欲知諸眾生心,則能以智如實知,種種速轉壞非壞,無質無邊等眾相。
  煩惱無邊恆共伴,眠起一義續諸趣,業性種種各差別,因壞果集皆能了。
  諸根種種下中上,先後際等無量別,解性樂欲亦復然,八萬四千靡不知。
  眾生惑見恆隨縛,無始稠林未除翦,與志共俱心並生,常相羈繫不斷絕。
  但唯妄想非實物,不離於心無處所,禪定境排仍退轉,金剛道滅方畢竟。
  六趣受生各差別,業田愛潤無明覆,識為種子名色芽,三界無始恆相續。
  惑業心習生諸趣,若離於此不復生;眾生悉在三聚中,或溺於見或行道。
  住於此地善觀察,隨其心樂及根解,悉以無礙妙辯才,如其所應差別說。
  處於法座如師子,亦如牛王寶山王,又如龍王布密雲,霔甘露雨充大海。
  善知法性及奧義,隨順言辭能辯說,總持百萬阿僧祇,譬如大海受眾雨。
  總持三昧皆清凈,能於一念見多佛,一一佛所皆聞法,復以妙音而演暢。
  若欲三千大千界,教化一切諸群生,如雲廣布無不及,隨其根欲悉令喜。
  毛端佛眾無有數,眾生心樂亦無極,悉應其心與法門,一切法界皆如是。
  菩薩勤加精進力,復獲功德轉增勝,聞持爾所諸法門,如地能持一切種。
  十方無量諸眾生,咸來親近會中坐,一念隨心各問難,一音普對悉充足。
  住於此地為法王,隨機誨誘無厭倦,日夜見佛未曾舍,入深寂滅智解脫。
  供養諸佛善益明,如王頂上妙寶冠,復使眾生煩惱滅,譬如梵王光普照。
  住此多作大梵王,以三乘法化眾生,所行善業普饒益,乃至當成一切智。
  一念所入諸三昧,阿僧祇剎微塵數,見佛說法亦復然,願力所作復過此。
  此是第九善慧地,大智菩薩所行處,甚深微妙難可見,我為佛子已宣說。」
 
      關於第九「善慧地」的結構。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依然將其判釋為三部分:「三分之內,初『贊請』中有十三頌。……第二『正說分』,先明『地行』。」「第二,『佛子菩薩住此』下,明位果。」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我們將第二「正說分」又分為二,即「明地行」、「明地果」,這樣便構成現在註譯中的四部分。
  第九地「贊請分」有十三頌。在金剛藏菩薩向與會大眾宣講第八「不動地」之時,如來現身。菩薩、自在天等都歡喜雀躍,散花供養諸佛。無量天女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讚如來。隨後,解脫月菩薩又請求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講解第九地之法。
  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則將「明地行」部分再分為四層次:「第九地中有四分差別:一、法師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說成就。第八地中,但凈佛國土,教化眾生。此第九地中,辯才力故,教化眾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故此勝彼故。」第一,「法師方便成就分」。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對此解釋說:「是中『法師方便成就』者,依他利益、自利益。」菩薩進入此地獲得了作為大法師為眾生說法的所有能力。
  第二,「智成就分」。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菩薩為眾生說法所應該具備知曉各種法之性質的智慧。經文列舉的「智成就」為:「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定、不定法行;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有為法行、無為法行。」第三,「入行成就分」。概括言之,此地菩薩完全知曉作為接受佛法之對象的眾生的各種相狀及其心理活動。經文所言的十一種「稠林」的名稱是:「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經文所言的十一種「稠林」中,第一種「眾生心稠林」為總名,其餘十種則是對於「眾生心稠林」的展開說明。
  第四,「說成就分」。「說成就分」的涵義,即「與眾生解脫方便故」,「稱根正授故」。依照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的判釋:「彼『說成就』,復三種相示現:一、智成就。二、口業成就。三、法師成就。」其一,「智成就」。其主旨為「知法、知器、知化儀故」。」此章經文又分兩方面「所知之法」以及「隨所依之器」。前者說此地菩薩應知三乘法、如來法,後者言稟承諸法之眾生的各種狀況,即「入行成就分」所說的「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等十一種「稠林」,世親將其總結為五種「器」。
  其二,「口業成就」。其主旨則是菩薩以「口」為眾生說法所獲得的成就。其核心內容為:「此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轉,無暫舍離。何等為四?所謂: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而此「四無礙智」有「十種差別」:「一、依自相。二、依同相。三、行相。四、說相。五、智相。六、無我慢相。七、小乘、大乘相。八、菩薩地相。九、如來地相。十、作住持相。」(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經文對此十方面所了詳細解釋。
  其三,「法師成就」。其主旨則是宣說作為宣說佛法的菩薩所成就的事項。世親說有「四種事示現:一、持成就。二、說成就。三、問答成就。四、受持成就。」此「明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大致與第八地相應部分相同。只是進入第九地的菩薩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力波羅蜜多」為主。
  在第九「善慧地」的「重頌分」,金剛藏菩薩以二十四頌為會眾重新宣說了第九地修行的內容。
  關於此地名為「善慧」的意義。簡言之,菩薩修證至此地,已經獲得「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樂說無礙解」等「四無礙解」,能遍於十方,以一音演說一切善法,使聞者生歡喜心。又於「力」波羅蜜行中,斷除利他門中之不欲行障,證得智自在所依真如,因此稱之為「善慧」。說此菩薩八地時,如來現大神通力,震動十方諸國土,無量億數難思議。
  (一)、贊請分
  說此菩薩八地時,如來現大神通力,震動十方諸國土,無量億數難思議。一切知見無上尊,其身普放大光明,照耀彼諸無量土,悉使眾生獲安樂。       菩薩無量百千億,俱時踴在虛空住,以過諸天上妙供,供養說中最勝者。       大自在王自在天,悉共同心喜無量,各以種種眾供具,供養甚深功德海。       復有天女千萬億,身心歡喜悉充徧,各奏樂音無量種,供養人中大導師。是時眾樂同時奏,百千萬億無量別,悉以善逝威神力,演出妙音而讚歎:「寂靜調柔無垢害,隨所入地善修習,心如虛空詣十方,廣說佛道悟群生。天上人間一切處,悉現無等妙莊嚴,以從如來功德生,令其見者樂佛智。不離一剎詣眾土,如月普現照世間,音聲心念悉皆滅,譬猶谷響無不應。若有眾生心下劣,為彼演說聲聞行;若心明利樂辟支,則為彼說中乘道。若有慈悲樂饒益,為說菩薩所行事;若有最勝智慧心,則示如來無上法。譬如幻師作眾事,種種形相皆非實;菩薩智幻①亦如是,雖現一切離有無。」如是美音千萬種,歌贊佛已默然住。解脫月言:「今眾凈,願說九地所行道!」     【章 旨】此十三頌為第九地的「贊請分」。「贊請中,有十三頌,分三:初二,如來現相,顯說無功用行。無動之動難思議故,特此現通。次十頌,別贊。後一頌,結請。別贊中,亦三:初一,菩薩供。次一,天王供。後八,天女供贊。」(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金剛藏菩薩向與會大眾宣講第八「不動地」之時,如來現身。菩薩、自在天等都歡喜雀躍,散花供養諸佛。無量天女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讚如來:「初二(偈),贊菩薩通於八地,及說法主。後四,雙贊佛及菩薩三輪化益。」(同前)「三輪」即「神足輪」、「說*輪」、「憶念輪」,是指佛、菩薩「身」、「口」、「意」三業所具的化度眾生的功德。隨後,解脫月菩薩又請求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講解第九地之法。     【注 釋】①菩薩智幻 此有二義:其一,即「幻慧」。萬法都如同幻化,如來、菩薩之聖智,亦屬幻化,稱為「慧幻」。其二,「如幻三昧」,即變現種種如幻之事的三昧。此三昧如幻師之變現男女、兵眾等,都能如意而無所拘礙。菩薩即住於此三昧中,雖以如幻三昧之變化無礙廣度眾生,也了知一切諸法如幻之理,因此菩薩不執著度化眾生之相而化用自在。     【語 譯】當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第八「不動地」的修行以及境界之時,如來顯現出大神通力,震動無量億數難思議的十方諸國土。具有一切知見的無上尊如來,其身處處放出大光明,照耀這些無量的國土,完全使眾生獲得安樂。      無量百千億數的菩薩,在金剛藏菩薩宣講第八地之修行和境界時,同時踴升空中停住,以超過諸天之上的美妙物品供養諸佛,也同時供養最殊勝的說法者。       大自在王以及自在天,都共同懷著無量喜悅的心情,各自以種種供養具,供養具有甚深功德海的諸佛和金剛藏菩薩。       此外,還有千萬億的天女,身心完全充滿了歡喜,各自演奏無量種種音樂,供養人中的大導師如來。那時,無數的音樂同時演奏著,有百千萬億無量的差別。這些天女憑藉善逝如來的威神之力,演奏出如此美妙的音樂並且唱出讚歎:「住於第八不動地的菩薩其心寂靜、調柔、無垢害,隨所入地,善於修習,心如虛空。金剛藏菩薩前往十方,廣泛地宣說成佛之道,使群生得以領悟。在天上、人間一切地方,諸佛、菩薩都顯現出無與倫比的美妙的莊嚴,因為這些莊嚴都是憑藉如來功德而產生的,使其見者無不樂於佛智。佛、菩薩不遠離一處國土而前往無數的國土,就如同月出現照亮世間,使所有聲音以及眾生的心念都完全滅除,譬如山谷中的迴響沒有不回應的。如果有眾生其心下劣,佛、菩薩就為其演說聲聞的修行;如果眾生的心明利並且樂於辟支佛的修行,佛、菩薩則為其演說中乘的修行方法。如果眾生具有大慈悲並且樂於饒益眾生,佛、菩薩就為其演說菩薩所行之事;如果眾生具有最殊勝的智慧心,佛、菩薩就為其顯示如來無上之法。譬如幻師作製造虛幻之事,種種形相都不是真實的;菩薩的智幻也是如此,雖然顯現出一切,但卻不能以有與無去理解。」天女以如此美妙的千萬種聲音歌贊佛之後,都默默地停住。這時解脫月又請求金剛藏菩薩說:「在此處的大眾之心都是清凈的,希望您接著宣說菩薩第九地中的所有行相!」

      (二)、正說分之一:「明地行」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無量智思量觀察,欲更求轉勝寂滅解脫,復修習如來智慧①;入如來秘密法,觀察不思議大智性,凈諸陀羅尼三昧門,具廣大神通,入差別世界②;修力、無畏、不共法,隨諸佛轉*輪,不舍大悲本願力③;得入菩薩第九善慧地。」     【章 旨】此章為「明地行」的第一層次「法師方便成就分」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是中『法師方便成就』者,依他利益、自利益,一一、五、三句示現;依無色得解脫想,可化眾生作利益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謂此地能起辯才說法,名『法師地』;趣地行,立名『方便』故。」據澄觀的解釋:「《論》雲『一一、五、三句示現』者,初句利他,次句自利,故云『一一』。次五利他,後三自利,故云『五、三』。」這是對於經文「欲更求」至「得入」之前的十句之涵義的解釋。具體內容見注釋。     【注 釋】①欲更求轉勝寂滅解脫復修習如來智慧 此二句即世親所判釋的「一一」。依據世親的解釋,首句是言,住於第八地的菩薩追求更殊勝的方法來化度眾生,因此屬於「利他」。而澄觀在此義之外,又提供了兩種解釋:其一,菩薩住於第八地,繼續追求「即用而寂」的真解脫,此二句也可以理解為「自利」。其二,此中的「十句」都可以通於自利、利他。②入如來秘密法觀察不思議大智性凈諸陀羅尼三昧門具廣大神通入差別世界 此五句就是世親所說的「五」。依照澄觀的這一解釋,此五句是菩薩針對五種根機的眾生,生起「利他行」。「根熟菩薩」即已經具備成佛的根機者,「三密」即「身密」、「口密」、「意密」,因為為證入佛之三密,所以稱之為「無證」。「無行」、「無解」、「無信」仿此理解。③修力無畏不共法隨諸佛轉*輪不舍大悲本願力 此三句就是世親所說的「三」。依照澄觀的解釋,此三句分別對應於佛的「三德」,即「智德」、「恩德」、「斷德」。「智德」是佛的智慧深廣,無所不知,無所不見,號稱「一切智人」。「恩德」是佛的慈悲廣大,誓度一切眾生,無黨無偏,三界六道眾生,有緣莫不蒙度。「斷德」是佛將一切的煩惱斷除,清凈無為,解脫自在。    【語 譯】那時,金剛藏菩薩告訴解脫月菩薩等會眾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此無量智慧思量觀察,又想追求更加殊勝的寂滅解脫,於是又修習如來的智慧;菩薩進入如來秘密之法,觀察不思議之大智慧的特性,以清凈的諸陀羅尼三昧門,以其所具有的廣大神通,進入差別世界;修習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追隨諸佛而轉*輪,不捨棄大悲本願之力;如此修習,得以進入菩薩第九善慧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善慧地,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①。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②;思議、不思議法行③;定、不定法行④;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⑤;有為法行、無為法行⑥。」       【章 旨】此章為「明地行」的第二層次「智成就分」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智成就』者,依何等法說法,應知彼法凈、染、不二。」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菩薩為眾生說法所應該具備知曉各種法之性質的智慧。       【注 釋】①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 此句為「智成就分」的總句,是從「善法」(即「凈法」)、「不善法」(即「惡法」)以及「無記法」三種性質去概括菩薩所應知。「善法」與「不善法」,佛教中的標準甚多,有層次之別,其基本內容是合「理」益世。「無記」則是指善惡、染凈不確定之法,因為其不能記為「善」或「惡」,因此稱為「無記」。以下數句則是對於此總句的分別說明。其中,如法而行,稱之為「法行」。②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 「漏」本來是「漏泄」之意,佛教中一般作為「煩惱」的異名。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中的「有漏、無漏法行」是從「凈法」之中又分出「有漏法」與「無漏法」,至於其標準是指菩薩所修的「施度」、「戒度」等「十度」,如果「取相」,即是「有漏法」;反之,如果不「取相」,即成「無漏法」。這是與一般所言的「有漏法」、「無漏法」不同的。「世間、出世間法行」是將「無漏法」又分為「世間法行」與「出世間法行」兩層次,其標準是「見道」,「見道」之前為「世間」,「見道」之後為「出世間」。大乘佛教則以初地「歡喜地」為進入見道,因此稱菩薩的之初地為「見道位」。③思議不思議法行 依照澄觀的解釋,此句是就前述「世間、出世間法行」等兩方面來說的。如果說「世間」與「出世間」不同,這是可以通過思考來知曉的;而如果說「世間」與「出世間」是「相即不二」,則不能通過理性來知曉。這是第一種解釋。此句也可以從「教道」與「證道」來解釋。以言語宣說者,稱為「教」;基於教說而實踐者,稱為「教道」。而以直覺智慧契合悟境真理,則稱「證道」。前者是「可思議」的,後者則是「不思議」的。這是第二種解釋。④定不定法行 依照澄觀的解釋,此句也有兩種解釋。「有漏法」、「思議法」之中,如果菩薩一定能夠證入,就是「定」;反之,被各種外緣所擾動,就是「不定」。這是第一種解釋。也可以將佛性稱之為「定」,除佛性之外的所有法稱之為「不定」。這是第二種解釋。⑤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 「聲聞」、「獨覺」、「菩薩」稱之為「三乘」。依照澄觀的解釋,從前述三方面的「善法」之行,開出「聲聞」、「獨覺」、「菩薩」等「三乘」,這是因為「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等四諦、「十二因緣」以及「十度」都貫通於「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定不定法行」等四種法行之中。只是需特別注意,「佛果」僅僅是「無漏法」,是菩薩乘所成之果。⑥有為法行無為法行 這一句的意思是,聲聞、獨覺、普薩等三乘都依照「有為法」、「無為法」本身的規定而起行。而「四諦」中,「滅諦」以「真如」、「佛性」為緣,即為彼岸真理,稱為「無為法」。而「道諦」以智慧為緣,能證、能修,所以稱為「有為法」。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此善慧地,如實知曉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之行;如實知曉有漏、無漏法之行;如實知曉世間、出世間法之行;如實知曉思議、不思議法之行;如實知曉定、不定法之行;如實知曉聲聞、獨覺法之行,菩薩行法之行,如來地法之行;聲聞、獨覺、普薩等三乘都依照有為法、無為法本身的規定而起行。」
   「此菩薩以如是智慧,如實知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   【章 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行」的第三層次「入行成就分」的內容。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向會眾提出,此地菩薩進入十種「眾生心稠林」。關於此「入行成就」的涵義,世親、澄觀解釋說:「三、『入行成就』,達所化器之心行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而「『稠林』者,眾多義故,難知義故。『行』者,不正信義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經文言十一種「稠林」,其中第一種「眾生心稠林」為總名,其餘十種則是對於「眾生心稠林」的展開說明。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以如此智慧,如實知曉眾生心之稠林、煩惱之稠林、業之稠林、根之稠林、解之稠林、性之稠林、樂欲之稠林、隨眠之稠林、受生之稠林、習氣相續之稠林、三聚差別之稠林。」
   「此菩薩如實知眾生心種種相,所謂:雜起相①;速轉相,壞、不壞相②;無形質相③;無邊際相④;清凈相⑤;垢、無垢相⑥;縛、不縛相⑦;幻所作相,隨諸趣生相⑧。如是百千萬億乃至無量,皆如實知。」   【章 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眾生心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從十方面來綜合說明,又以無數心相來囊括世間所有眾生的所有心相。其中,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又將經文所言的十種合併為八類,並且作了重要解釋:「上之四相,初一是『所相』,二是『能相』。此二,並心之相。三是心之空性。性、相不同,合為『心體』。四即『心用』。此四,並通染凈。後四,明凈心隨緣。由第五隨煩惱,緣成六、七;隨業生,緣成第八。」其具體涵義見注釋。   【注 釋】①雜起相 關於「眾生心」的這一相狀,澄觀是從唯識學的角度解釋的。「阿賴耶識」、「末那識」以及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以外境為所緣(對象),此八種心方纔現起。這是「雜」的第一層涵義。第二,「心」的現起必須與「心所」一同配合,最少應該與五種「徧行心所」配合方纔有「心」的現起。「心所」即「心所有法」的簡稱,也就是為心所有的各種作用,共有五十一法,即「徧行五」,「別境五」,「善心所十一」,「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②速轉相壞不壞相 此二句式描述的是「心」的四種「行相」(即變動的相狀)「生相」、「住相」、「異相」、「滅相」。「生相」即心產生作用,「住相」即心的暫時流動之存在相,「異相」指心的變化、轉變,「滅相」指心的, 滅除、不存在。③無形質相 「無形質相」是「心」的最真實的相狀,因為從「心」本身與「身」等方面去追究都不可得。澄觀說此處所言的「無形質相」相當於《大乘起信論》所言的「心體離念」。④無邊際相 關於「眾生心」的這一相狀,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四、『無邊際』即自相,順行無量境界取故。取境不同,故名為『自』。」⑤清凈相 「清凈相」即「染而不染」的自相,為「真心」與「妄心」所依持的真如空性。⑥垢無垢相 關於「眾生心」的這一相狀,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六、『垢、無垢』者,即同『煩惱』、不同『煩惱』相,隨緣有,垢性恆離故。」澄觀又說此句有「不染而染」的涵義。此相是言「眾生心」的「染相」是隨緣而有,暫時存在的,而其心從本質上是遠離染性的。⑦縛不縛相 關於「眾生心」的這一相狀,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七、『縛、不縛』者,同『使』不同『使』相。義不異,前但種,現有別耳。」澄觀又說此是「不染而染」。「使」也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使眾生流落於生死,故名之為「使」。此句與前句「垢、無垢相」的涵義是相同的,而「垢、無垢相」是從「種子」而言的,「縛、不縛相」則是從「現行」的角度言之的。⑧幻所作相隨諸趣生相 這二句是言菩薩之心與眾生心產生的因緣。此中的「幻所作相」即經文「贊請分」所言的「菩薩智幻」。「菩薩智幻」即「幻慧」,萬法皆如幻化,如來、菩薩之聖智,亦屬幻化,稱為「慧幻」。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如實知曉眾生心的種種相狀,這些相狀有:雜起相;生、住、異、滅相;無形質相;無邊際相;清凈相;垢、無垢相;系縛、不系縛相;幻智的願力所產生之相,隨六道而產生之相。如是百千萬億乃至無量的心相,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
   「又知諸煩惱種種相,所謂:久遠隨行相①;無邊引起相②;俱生不舍相③,眠、起一義相④,與心相應、不相應相⑤;趣受生而住相,三界差別相⑥;愛、見、痴、慢如箭深入過患相,三業因緣不絕相⑦。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   【章 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諸煩惱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是從九方面來綜合說明的,又以無數煩惱來囊括世間眾生的所有煩惱心。其中,澄觀又將經文所言的九種合併為三種事,其中第一句言「四住煩惱現行」,第二句言煩惱的「難知相」,其後的七句言煩惱的性質即「染相」。其具體涵義見注釋。   【注 釋】①久遠隨行相 這是說,煩惱是長久相隨的,具體而言,煩惱至「無色界」第四天「非想非非想處天」處方纔可以斷除。因「非想非非想處」為「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絕頂,故名「有頂天」。從菩薩修行來說,菩薩至於最後位時,以「金剛三昧」之力,方纔斷除最後一切最細微之煩惱。三界的煩惱可以用「四住」去概括:其一,「見一切住地」,是將三界的「見惑」,彙集為一地,故名「見一切」。其二,「欲愛住地」,是欲界的「思惑」。其三,「色愛住地」,是色界的「思惑」。其四,「有愛住地」,是無色界的「思惑」。澄觀說這些都是從「種子」角度去說的,而菩薩並無「現行」的煩惱。②無邊引起相 這是說,「煩惱」(惑)之中往往伴隨有「善法」,所以「煩惱」之相極其難知。③俱生不舍相 此句以下,即澄觀所判釋的的「染相」。也就是說,「煩惱」與「業」和「生」合為一體而生起「心」的雜染之相。此「俱生不舍相」是澄觀所判釋的的「當體明『煩惱染』」三方面的第一方面。此相的基本涵義是,「煩惱」與「妄心」糾結起來產生,二者同生而不舍離。「煩惱」為「能縛」,「妄心」為「所縛」,「能」、「所」不離。④眠起一義相 此句是澄觀所判釋的的「當體明『煩惱染』」三方面的第二方面。依大乘唯識的宗義說,「煩惱」的「種子」隨逐眾生,眠伏於「阿賴耶識」中,因此稱其為「隨眠」。種子未必必然發芽,而發出的「芽」必然由於種子。從這一角度言之,「隨眠」與煩惱種子所起的「現行」之涵義是相同的。⑤與心相應不相應相 此句是澄觀所判釋的的「當體明『煩惱染』」三方面的第三方面。這是說,「心」如果被「妄」所污染,此即與「妄染」相應,這就是「系縛」。但是,「心」的本性是清凈的,因此,眾生是可以解脫的。⑥隨趣受生而住相三界差別相 由於煩惱的存在,眾生纔隨六道而輪迴轉生;也由於此,縩有各不相同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存在。⑦愛見痴慢如箭深入過患相三業因緣不絕相 關於此二句,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三、『愛見』下二句,約『業』明『煩惱染』。」至於初句「『愛』、『見』、『痴』、『慢』如箭深入過患相」的涵義,世親以「三分中,業因障解脫故」來解釋,「『三分』者,一、愛行欲眾生。二、無戒眾生。三、外道眾生。」(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上三俱障解脫,過患難拔,如箭入木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因此而稱之為「愛、見、痴、慢如箭深入過患相」。後一句,「三業因緣不絕相」即言「此惑隨順世間身、口、意業,不斷起因故。」(同前)【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還知曉諸煩惱的種種相,這些相狀有:久遠隨行相;無邊引起相;俱生不舍相,眠、起一義相,與心相應、不相應相;在六道轉生而住相,三界差別相;愛、見、痴、慢如箭深入過患相,三業因緣不斷絕相。這是簡要言之的,甚至八萬四千種煩惱相,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
   「又知諸業種種相,所謂:善、不善、無記相①;有表示、無表示相②;與心同生不離相③;因自性剎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相④;有報、無報相⑤;受黑黑等眾報相⑥;如田無量相;凡、聖差別相⑦;現受、生受、後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⑧。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   【章 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諸業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從九方面來綜合說明,又以八萬四千「業相」來囊括世間所由眾生之業的所有相狀。九種業相差別的具體涵義見注釋。   【注 釋】①善不善無記相 這是說,眾生所造的「善」、「不善」、「無記」之「業」都是六道輪迴之因,「善法」與「惡法」各自有上、中、下三品。②有表示無表示相 菩提流支翻譯的《十地經論》將其譯為「作、未作相」。世親將「作」解釋為「身業」與「語業」,即心理活動的表達、表現,相當於今日所說的身體語言、動作以及言語行為。世親將「未作」解釋為「意業」即心理活動。而澄觀依據唐代的這一譯本,認為「身業」、「語業」、「意業」都有「表」與「無表」兩種情形。三種「表業」都是「思」,而「無表業」則既不是「色」(可感知的存在)又不是「心」,是「非色非心」的一種存在。③與心同生不離相 這是說,「業」是與「心」同生、同起、同滅的。以唯識學去解釋,「業」首先與「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識與第七「末那識」一起生起,然後再熏習第八「阿賴耶識」,形成「名言種子」。此「種子」與熏習的主體(「能熏」)是相似的,因此說其「同生不離」。④因自性剎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相 這是說,「業」的自性是剎那生滅的,前念雖滅,後念得以續起,因此,仍然依照其固有的次第產生果報。此外,「因」與「果」的關係還存在一種特殊的情形,即如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被外緣所頓熏產生果報。⑤有報無報相 這是說,過去產生的能夠帶來果報的業,已經承受了報應,這就是「有報」。反之,過去產生的能夠帶來果報的業,仍然沒有承受果報,這就叫「無報」,此「無」並非全不存在。關於「無報」,澄觀又提供了另外的解釋。即已經悔過、懺悔的惡業,也可以說不會再有報應,這也叫「無報」。⑥受黑黑等眾報相 這是說,「黑」、「白」與「有漏」、「無漏」四種「業」相對組合,成四類果報之相。「黑」為「惡法」,「白」為「善法」。「漏」為「煩惱」之義。⑦如田無量相凡聖差別相 「如田無量相」是用「田」與「種子」的關係來譬喻說明第八識中所蘊藏的「種子」與「業」之間的互相對應、互相依持的關係。「凡、聖差別相」是指凡夫與聖位的菩薩等的區別,前者未曾聚集出世之業,後者則聚集了出世之業。⑧現受生受後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 這是說,「現受、生受、後受相」是從今世、死後轉生的第一世、再次轉生等「三生」來言「果報」的確定與不確定的。「乘、非乘定、不定相」則是從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修行的角度來言「解脫果位」的確定與不確定的。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的菩薩如實知曉眾生所作業的種種相狀,這些相狀有:善、不善、無記之相;有表示、無表示之相;與心同生而不離之相;業的自性是剎那生滅的,前念雖滅,後念得以續起,然依照其固有的次第產生果報之相;有報、無報相;受黑黑、白白業、黑白業、非黑非白業等四種報相;業的因緣如同田地,具有的無量差別相;凡、聖的差別相;現受、生受、後受等,定與不定之相;乘、非乘,定與不定之相。這是對於菩薩所知業相的簡略說明,即便是八萬四千種業相,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
「又知諸根,軟中勝相①;先際、後際差別、無差別相②;上、中、下相③;煩惱俱生不相離相④;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調柔相⑤;隨根網輕轉壞相⑥;增上無能壞相⑦;退、不退差別相⑧;遠隨共生不同相⑨。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   【章 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諸根稠林」的種種相狀相。經文從十相九種差別來綜合說明「根相」的,又以八萬四千來囊括世間所有眾生的根相。「根」即「能生」、「增上」的意思。佛教對於眾生「根性」的分析,一般有「二十二根」的分類:「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苦根」、「樂根」、「憂根」、「喜根」、「舍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此段經文中提及了除「男根」、「女根」與「命根」之外的十九根。   【注 釋】①軟中勝相 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一、說器差別。謂說法所授之器,『信』等五根有下、中、上故,亦是鈍中利。謂於教理受有遲、速及多少故。」「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是眾生接受佛所說之法的基礎,有上等、中等、下等之別。然相對於菩薩的殊勝根相而言,上等者仍然為「軟」中的勝相。②先際後際差別無差別相 這是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來說明「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的轉變情形的。③上中下相 這是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根性分別為上、中、下三種層次,而此特性是貫通於所有「根」的。④煩惱俱生不相離相 這是說,「苦根」、「樂根」、「憂根」、「喜根」、「舍根」等五種「受根」隨著「煩惱」等外緣而得以增強,並且與「煩惱」等等同時生起、存在。⑤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調柔相 這是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根性是貫通於所有「根」的。「熟」即成熟。從「大乘根性」而言,根性成熟者,其相是確定的;反之,則不確定。從小乘根性言之,根性成熟者,其相是不確定的,因為有可能轉向大乘;根性不成熟的,則是確定的,因為不可能轉向大乘。而世間眾生,根性成熟者,其相是不確定的,因為有可能經過化導進入佛道;根性不成熟的,則是確定的,因為其無論如何都不能入佛道。⑥隨根網輕轉壞相 這是說,「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以外境為緣而取相,反而被外境之網所束縛,然而也有脫離的可能性。⑦增上無能壞相 這是說,「聲聞」、「緣覺」二乘根性,與凡夫相比,仍然是殊勝的,而此特性是貫通於所有「根」的。⑧退不退差別相 此一根性差別,貫通於諸根,「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中都存在,不過「二乘」有退轉,而菩薩乘無退轉而已。⑨遠隨共生不同相 「三無漏根」是二十二根中最後的三根。菩薩在修習過程中,由於其中「意根」、「樂根」、「喜根」、「舍根」以及「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九根,在「見道位」修習,對於「四諦理」欲知而未曾知,故名「未知當知根」。當前九根進至「修道位」斷「惑」證「實」,對四諦理已數數了知,故名「已知根」。「具知根」是前九根修至「無學道位」,已知「四諦」,具有其知,叫做「具知根」,即對「四諦」之理,已具知證知了。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如實知曉眾生之根的種種相狀,這些相狀有:軟中勝相;過去、未來差別、無差別相;上、中、下等相;煩惱與根伴生而不相離之相;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調柔之相;隨根網輕轉壞之相;增上無能壞之相;退、不退有差別相;遠隨共生不同相。這是對於菩薩所知業相的簡略說明,即便是八萬四千種業相,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

「又知諸解軟、中、上,諸性軟、中、上,樂欲軟、中、上。皆略說乃至八萬四千。」    【章 旨】此章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眾生心的「解」、「性」、「欲」等三種「稠林」的種種相狀。「解」即「知解」之義。「性」指眾生過去之習性。「欲」,指眾生現在之樂欲。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如實知曉眾生諸解的軟、中、上等差別,諸性的軟、中、上等差別,樂欲的軟、中、上等差別。這是對於菩薩所知眾生解、性、欲相的簡略說明,即便是八萬四千種相,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
   「又知諸隨眠①種種相,所謂:與深心共生相,與心共生相②;心相應、不相應差別相③;久遠隨行相④;無始不拔相⑤;與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缽底、神通相違相⑥。」「三界相續受生系縛相⑦;令無邊心相續現起相⑧;開諸處門相⑨;堅實難治相⑩;地處成就、不成就相11;唯以聖道拔出相12。」    【章 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眾生「隨眠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從十二方面來綜合說明「隨眠」,而世親將其分為兩部分,前邊六種是言「何處隨逐」,後面六種是言「以何隨逐」。    【注 釋】①隨眠 為「煩惱」的異名。「煩惱」隨逐眾生,使其進入昏昧沉重之狀態。其活動狀態微細難知,與「境」及相應之「心」、「心所」相互影響而增強(隨增),以其束縛(隨縛)眾生,因此稱為「隨眠」。有「貪」、「瞋」、「慢」、「無明」、「見」(「惡見」)、「疑」等六種,稱為「六隨眠」或「六根本煩惱」。其中,將「貪」又分為「欲貪」與「有貪」,成「七隨眠」;將「見」分為「身」、「邊執」、「邪」、「見取」、「戒禁取」等五見,成「十隨眠」。大乘唯識學不承認「煩惱」即「隨眠」之說,認為「隨眠」為「煩惱」之習氣,特指「種子」。因為煩惱之「種子」隨逐眾生,眠伏潛在於「阿賴耶識」之中,因此稱「煩惱種子」為「隨眠」。②與深心共生相與心共生相 此二句是從「心」的角度言說「隨眠」的藏伏之處。「隨眠」藏伏於第八「阿賴耶識」,因為其微細難知而稱之為「深心」。而藏於「阿賴耶識」中的「隨眠」追逐前七識而有分別心的產生與存在。③心相應不相應差別相 此二句是言說「隨眠」存在於三界之中,並且與同一界中的「心」相應,與不同界的「心」不相應。④久遠隨行相 關於此三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三、『久遠隨行相』者,約『地』明『處』。《論》雲『隨順乃至有頂故』。然『有頂之言』,通有二義:一、至『金剛之頂』。二、至『三有之頂』。今取通大、小義,直雲『有頂』。《論經》但云『遠入』,今雲『久遠』,亦無始來上至九地頂故。」澄觀講「有頂」主要有兩層涵義:其一指「金剛三昧」,即菩薩在最後位時,斷除最後一切最細微之煩惱而得的禪定。其二,「有頂」,又稱「色究竟天」,即「色界四禪天」之第九天,為有形世界之最頂峰,因而稱為「有頂」。此處二義兼有。此外,「有頂天」亦指「無色界」之「第四天」,即「非想非非想處天」,以其為「三有」(三界)之絕頂,故稱「有頂」。⑤無始不拔相 這是說,「隨眠」從其存在處所言之,是無邊無際的;從其存在時間言之,是無始以來就存在的。因為其未曾修習而獲得智慧,因此呈現出「不拔出」之相。⑥與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缽底神通相違 這是說,由於眾生的所行與禪定等修行相違背,因此,「隨眠」使得禪定的效力減低,不能滅除「愛」與「見」等。⑦三界相續受生系縛相 從此句以下是說明「以何隨逐」。「三有」即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欲有」,即欲界的生死;「色有」,即色界的生死;「無色有」,即無色界的生死。由於「隨眠」的隨逐,使得眾生在三界之中輪迴不斷。⑧令無邊心相續現起相 這是說,「隨眠」的隨逐是從無始以來就有的。⑨開諸處門相 這是說,從眾生轉生,形成「六根」之時,「煩惱」(即釋文中的「使」)就從被打開的「六根」之門中擠入而同時產生了。而此「煩惱」又熏習「阿賴耶識」,使其集起、聚集、生長「種子」。⑩堅實難治相 這是說,此「隨眠」即便是在禪修之中也難於得到真正的對治。11地處成就不成就相 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五、『地處』等者,微細隨逐。此於上『有頂』處,九地中『六入處』,煩惱身隨逐故。然九地有二義:一、約三界九地。雖並成就,細故不知成處多少,名『不成就』。如世眠者,夢中謂覺。二、以善慧為九地。十地猶有,故名『微細』。『不成就』者,此地中分有斷除故。故下偈雲『金剛道滅方畢竟』故。」「有頂」的涵義見此章注釋④。「金剛定」為菩薩十地之後所獲得之禪定,於此「定」之中,方纔盡斷「隨眠」。而在第九「善慧地」仍然未能徹底消除煩惱的微細種子,甚至在第十地也是如此。12唯以聖道拔出相 關於此三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六、離苦隨逐。謂唯『無分別智』、出世間聖道方能拔出,如眠得觸。」「隨眠」只有憑藉「無分別智」(佛智)方纔能夠拔出,譬如眾生在睡眠中被觸動而清醒。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如實知曉眾生所具有的隨眠的種種相狀,這些相狀有:隨眠與深心即阿賴耶識共生之相,與前七識共生之相;隨眠與心相應、不相應的差別相;隨眠的久遠隨行之相;隨眠無始以來就存在而不拔出之相;隨眠與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缽底、神通都相違之相。」「隨眠在三界之中相續使得眾生轉生而系縛之相;隨眠使眾生無邊的心相續而現起之相;隨眠在六根之門開啟之時潛入之相;隨眠的堅實難治之相;隨眠所住的地處成就、不成就之相;隨眠只有在聖道纔能拔出之相。」
   「又知受生種種相,所謂:隨業受生相;六趣差別相;有色、無色差別相,有想、無想差別相①;業為田,愛水潤,無明暗覆,識為種子,生後有芽相;名、色俱生,不相離相;痴、愛、希求續有相;欲愛、欲生無始樂著相,妄謂出三界貪求相②。」    【章 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眾生「受生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從八方面來綜合說明眾生轉生的所有報相。   【注 釋】①有想無想差別 這是說作為業報的「有想眾生」與「無想眾生」是不同的。「有想」,指具有感覺、認識、意志、思考等意識作用的有情眾生。「無想」,指全無想念等作用的眾生。②欲愛欲生無始樂著相妄謂出三界貪求相 「欲求眾生」是指向外追求「五欲」的眾生。「有求眾生」是追求「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正報之果。「邪梵行求眾生」,其所選擇的修行方法是錯誤的,這類眾生即是外道眾生。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如實知曉眾生轉生的種種相狀,這些相狀有:隨業受生之相;六道差別之相;轉生於色界、無色界的差別相,轉生為有想眾生與無想眾生的差別相;業為田,被愛水所滋潤,被無明所暗覆,識為種子,在業之田上長出『有』芽之相;名與色依持而產生,二者不相遠離之相;痴、愛、希求繼續存在之相;從無始以來樂於執著欲愛、欲而生之相,虛妄地認為三界為出世間而貪求之相。」
   「又知習氣①種種相,所謂:行、不行差別相;隨趣熏習相②;隨眾生行熏習相;隨業煩惱熏習相;善、不善、無記熏習相③;隨入後有熏習相;次第熏習相④;不斷煩惱,遠行不舍熏習相⑤;實、非實熏習相⑥;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熏習相⑦。」    【章 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習氣相續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從十方面來綜合說明「種子熏習」的各種相狀的。「熏習」,指將一法之勢力熏附於他法之上,猶如以香氣熏附於物。    【注 釋】①習氣 又作「煩惱習」、「余習」、「殘氣」,略稱「習」。指由於人之思想及行為(尤以煩惱)經常生起,其熏習於人心中所留的習慣、氣分、習性、余習、殘氣等。如由納香之篋中取出香,篋內猶存香氣;用以比喻雖滅除煩惱之正體(稱為「正使」),尚存習慣氣分。②行不行差別相隨趣熏習相 澄觀說,此二句都是以過去世與現世相對而說熏習。③隨眾生行熏習相隨業煩惱熏習相善不善無記熏習相 澄觀說,此三句都是以現世而說熏習。④隨入後有熏習相次第熏習相 「中有」即「中陰身」,即人死後尚未投胎之前,有一個由微細物質形成的化生身來維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陰身」。此「中陰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經過七番生死,等待業緣的安排,而去投生。澄觀說,此二句都是以現世望未來而說熏習。⑤不斷煩惱遠行不舍熏習相 「煩惱」即便是修行至「無漏」,也仍然以「習氣」形式起作用。⑥實非實熏習相 簡言之,「實」是指其修行之方向與佛法一致。而「非實」則指外道之修行。⑦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熏習相 因為熏習作用的關係,修行之時應該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如實知曉眾生習氣的種種相,所謂:過去世之業與現世之果是一致還是不一致之相;六道不同的熏習之相;親近不同的眾生會得到不同的熏習之相;隨業煩惱而有相應差別的熏習相;善、不善、無記之三種性質有不同的熏習相;由於現世的狀態不同,在入後有之後有不同的熏習相;習氣所受到的熏習與獲得的果報次第相同相;煩惱即便是修行至無漏,也仍然以習氣形式起作用之相;與佛法一致與不一致的熏習相;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所受的熏習相。」
   「又知眾生正定、邪定、不定相①。所謂: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二俱不定相②;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二俱不定相③;八邪邪定相,正性正定相,更不作二俱離不定相④;深著邪法邪定相,習行聖道正定相,二俱舍不定相⑤。」   【章 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眾生「三聚差別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分五個方面來綜合說明眾生修行中所出現的三種可能結果。   【注 釋】①正定邪定不定相 此句為此章的總句。三種可能的發展方向是:有涅槃法即為正確的方向,無涅槃法即為不正確的發展方向,出二者之外的屬於不確定。具體地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屬於「正定」,外道凡夫屬於「邪定」,一般凡夫屬於「不定」。②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二俱不定相 這是說,「正見」是產生善行的原因,「邪見」是產生惡行的原因,而由於沒有正確的智慧去抉擇,也未選擇外道的否定因果律的存在,因此,其發展方向仍然不確定。③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二俱不定相 「五逆」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五種須墮入五種無間地獄的重罪。「五根」是指五種慧根,即「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這是說,犯五逆大罪屬於邪惡的確定方向,即墮入三惡道。有五種慧根則是正確的確定方向,死後轉入三善道。不屬於前二者的,其轉生方向仍然不確定。④八邪邪定相正性正定相更不作二俱離不定相 這是說,外道行與佛教所言「八正道」相反的「八邪道」,因此,其作為隨後之報應的性質是確定的。而聲聞的「正性」使其進入聖人位成為確定不移的事情,其可以進入「見道位」。有「無貪」、「無瞋」、「無痴」等「三善根」的眾生,其轉生方向仍然不確定。⑤深著邪法邪定相習行聖道正定相二俱舍不定相 修習大乘者,也有三種發展方向。「著邪法」是指「六蔽」。「蔽」是覆蔽之義,能蔽凈心者,有六種,名為「六蔽」。這「六蔽」是:其一,「慳」、「貪」能蔽「布施」,使之不生。其二,「破戒」能蔽「戒行」,使之不生。其三,「瞋恚」能蔽「忍辱」,使之不生。其四,「懈怠」能蔽「精進」,使之不生。其五,「散亂」能蔽「禪定」,使之不生。其六,「愚痴」能蔽「智慧」,使之不生。執著「六蔽」,即為確定的邪道,而行「六度」則為確定的正道。不屬於前二者的,屬於「不定」。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還知曉眾生的正定、邪定、不定三種發展相。具體而言:由正見而得的正定相,由邪見而得的邪定相,不屬於前二者而得的不定相;又五逆大罪而得的墮入惡道的邪定相,由五慧根而得的正定相,不屬於前二者而得的不定相;由八邪道而得的邪定相,由八正道而得的正定相,不屬於前二者而得的不定相;由於深著邪法而得的邪定相,習行聖道而得的正定相,不屬於前二者而得的不定相。」
    「佛子!菩薩隨順如是智慧,名『住善慧地』。」    【章 旨】此章既是對於「明地行」第三層次「入行成就分」內容的總結,也是對於前三個層次的總結。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隨順如此智慧,就叫『住善慧地』。」    【說明】第九地「明地行」的第三層次「入行成就分」的內容,至此,金剛藏菩薩已經宣說完畢。關於此「入行成就」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解釋說:「三、『入行成就』,達所化器之心行故。」而「『稠林』者,眾多義故,難知義故。『行』者,不正信義故。」概括言之,此地菩薩完全知曉作為接受佛法之對象的眾生的各種相狀及其心理活動。  經文所言的十一種「稠林」的名稱是:「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經文言十一種「稠林」,其中第一種「眾生心稠林」為總名,其餘十種則是對於「眾生心稠林」的展開說明。
  「住此地已,了知眾生諸行差別,教化調伏,令得解脫。」    【章 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行」的第四層次「說成就分」的內容。此章為「說成就分」的「牒前總顯」部分,其主旨為「了心行,方善說」,即了解眾生行的存在以及活動狀態纔能善於說法。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住於此地之後,了知眾生諸行的差別,纔能教化調伏眾生,使其得到解脫。」
   「佛子!此菩薩善能演說聲聞乘法、獨覺乘法、菩薩乘法、如來地法。」「一切行處智,隨行故①;能隨眾生根、性、欲、解②,所行有異③,諸聚差別④,亦隨受生、煩惱、眠、縛、諸業、習氣而為說法,令生信解,增益智慧,各於其乘而得解脫。」    【章 旨】依照世親、澄觀的判釋,此後的「廣顯說成」有三種「成就」,此章即為其中第一「智成就」,其主旨為「知法、知器、知化儀故」。此章經文又分兩方面:「先明隨所知之法。二、『一切』下,隨所依之器。」(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前者說此地菩薩應知三乘法、如來法,後者言稟承諸法之眾生的各種狀況,即前述經文所說的「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等十一種「稠林」,世親將其總結為五種「器」。   【注 釋】①一切行處智隨行故 此句的確切涵義,甚為難解。參照另外的譯本,有助於理解。菩提流支譯的《十地經論》的經文為:「是菩薩如是知已,如實為眾生說法,令得解脫。」而佛陀跋陀羅所譯六十卷《華嚴經》卷二十六的譯文為:「又隨行處,隨智慧處,而為說法。」合此數者去解釋,「一切行處智」是指眾生所具有的實際智慧,「隨行」即指為眾生宣說應該宣說的法。②能隨眾生根性慾解 此句即指稟承所說法之器。澄觀依據菩提流支的譯文認為,應該在「眾生」之後加一「心」字,即成「心稠林」,並且與其後的「根」、「性」、「欲」、「解」合成「五種器」。澄觀說:「眾生心、根、性、欲、解,明所說法器成,謂十一林之中,此五正顯已成『信』等法器,可隨『根』、『欲』等說,故別顯之。」(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因為菩薩說法是主要針對眾生的「眾生心」、「根」、「性」、「欲」、「解」等五種而隨機進行的,因此,經文在此特別將其列出。③所行有異 關於此句,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所行有異』,含其二義:一、約『能行』之行,名『種種異行器』,即上『根』等能行。二、所行之境,即上『根』等所行,名『譬喻器』,總喻上五故。如世稼穡,具五因緣,彼所種物成就堪用:一、有心物。二、有根益其生力。三、有可生性。四、含潤欲發。五、決定可生。喻上『心』等,故云『譬喻』。」(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隨譬喻解器」,也就是可以用莊稼需要五種因緣纔能生長來譬喻眾生用來接受佛法之「器具」的構成元素「心」、「根」、「性」、「欲」、「解」等五者。澄觀的上述引文就是對此的發揮。④諸聚差別 具體言之,此句是指前述的「三聚差別稠林」的種種相狀。「定」是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屬性「正定」,「不定」是指一般凡夫的屬性。此句是言,針對三乘的確定種性為其應機說法,針對「不定」的凡夫種性為其應機說法。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善於並且能夠演說聲聞乘法、獨覺乘法、菩薩乘法、如來地法。」「此地菩薩針對眾生所具有的實際智慧而為其宣說應該宣說的法。具體而言,此地菩薩能夠針對眾生的心、根、性、欲、解所構成的根器,眾生不同的所行,諸聚的差別等,而為其說法;此地菩薩也能夠針對眾生受生、煩惱、隨眠、縛、諸業、習氣等而為其說法,使眾生產生信、解,增長擴充其智慧,使其各自以自身的種性而得以解脫。」
   「佛子!菩薩住此善慧地,作大法師,具法師行,善能守護如來法藏①。」   【章 旨】此章以下數章為「說成就分」中所言的第二種「口業成就」的內容,其主旨則是菩薩以「口」為眾生說法所獲得的成就。此章為「總明具說之德」的內容。   【注 釋】①作大法師具法師行善能守護如來法藏 關於此三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亦是『智成就』,以『具法師行』即是『智』故。而言『說』者,護如來法藏通於『說』故。斯則內持於智,外口說故。」這是說,此「口業成就分」的內容也可以看作屬於「智成就」。至於「大法師」的標準,澄觀引用經典解釋說:「具十德者名『大法師』,攝義具足:一、善知法義。二、能廣宣說。三、處眾無畏。四、無斷辯才。五、巧方便說。六、法隨法行。七、威儀具足。八、勇猛精進。九、身、心無倦。十、成就忍力。」至於「具法師行」的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深妙義中,具二十種功德故:一、知時。二、正意。三、頓。四、相續。五、漸。六、次。七、句義漸次。八、示。九、喜。十、勸。十一、具德。十二、不毀。十三、不亂。十四、如法。十五、隨眾。十六、慈心。十七、安隱心。十八、憐愍心。十九、不著名利。二十、不自贊、毀他。」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於此善慧地,作大法師,具有法師之行,善於並且能夠守護如來的法藏。」
   「以無量善巧智,起四無礙辯①,用菩薩言辭而演說法。」「此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轉,無暫舍離②。何等為四?所謂:法無礙智③、義無礙智④、辭無礙智⑤、樂說無礙智⑥。」   【章 旨】此章有兩層涵義:其一,先標示名稱與體性。其二,簡略顯示「無量善巧智」所起的「四無礙辯」的殊勝之處。   【注 釋】①以無量善巧智起四無礙辯 此中菩薩的「口業成就」所依憑的智慧是「後得智」,又作「無分別後智」、「後得無分別智」,即於「根本無分別智」之後所得之智,分別一切差別之相,慧、照分明,即名「後得智」。②此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轉無暫舍離 菩薩從初地「歡喜地」即獲得「四無礙智」,至第九地達到自由任運的境地,其間此智一直存在並且在起作用。③法無礙智 關於此智,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一、『法』者,『法體』,謂法自體,有軌持故,即二空所攝,即真之俗境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這是指法的「自體」是「空」。④義無礙智 關於此智,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二、『義』者,『法境界體』,調於法體上差別境義,即上二空所攝真諦之境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義」大致為「道理」、「意味」的涵義,即「法」所包含、蘊藏的意義。此「義無礙」的內容是指對於「真如空理」的正確理解。⑤辭無礙智 關於此智,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三、『詞』(應校改為「辭」)者,『正得與眾生』,謂得彼方言,與他說故。故《論》雲『於彼如實智境中,隨他所喜言說正知』。此釋『正得』。隨他言說正知而與故,此釋『與眾生』。」(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這是說,菩薩在言語的使用方面達到了自由無礙的境地。⑥樂說無礙智 關於此智,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四、『樂說』者,『正求與無量門』,謂『樂說』,乃辭中別義。七辯剖析,名『無量門』。」(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菩薩自由無礙地使用眾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演說佛法。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以無量善巧智,生起四種無礙辯,用菩薩的言辭而演說佛法。此菩薩常隨四種無礙智而轉,沒有片刻捨棄遠離。這四種無礙智是什麼呢?所謂: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
    「此菩薩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相;義無礙智,知諸法別相;辭無礙智,無錯謬說;樂說無礙智,無斷盡說。①」「複次,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性;義無礙智,知諸法生滅;辭無礙智,安立一切法不斷說;樂說無礙智,隨所安立,不可壞無邊說②。」「複次,以法無礙智,知現在法差別;義無礙智,知過去、未來法差別;辭無礙智,於去、來、今法無錯謬說;樂說無礙智,於一一世無邊法明了說③。」   【章 旨】此章為「四無礙智」所舉的「十種差別」的前三種的內容。依據世親的判釋,其名稱是:「一、依自相。二、依同相。三、行相。」(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澄觀解釋說:「前五是三乘教理,通於染、凈。」(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   【注 釋】①此菩薩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相等八句 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是中自相者,有四種:一、生法自相。二、差別自相。三、想堅固自相。四、彼想差別自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相」為此八句的總句,其涵義是「知色是變礙相等」,即「色」是可以變化的、有質礙的存在。「義無礙智,知諸法別相」對應於世親所說的「差別自相」,其涵義是「知色有十一處等」,即「色塵」與「十二處」的其餘「十一處」是有差別的。「辭無礙智,無錯謬說」對應於世親所說的「想堅固自相」。此中,「想」的涵義是:「『想』者,起言所依,亦以慧心取彼二種相故:一、隨自所覺諸法相。二、隨彼彼所化言詞所宜相。」這是說,「想」是在取兩種「相」(即經過主觀加工的「法相」以及被言辭所表達的「法相」)之後形成的。而「堅固」的涵義是:「以所覺法隨彼言詞為彼生說,說無錯謬名為『堅固』。」即為眾生說法而無言辭方面的錯誤,名為「堅固」。「樂說無礙智,無斷盡說」對應於世親所說的「彼想差別自相」。「樂說」涵義中的「堅固」是多說、連續地說,並且要使眾生由此產生「愛樂」。這就是「不斷盡」的涵義。②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性等八句 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解釋說:「是中同相有四種:一者,一切法同相。二者,一切有為法同相。三者,一切法假名同相。四者,假名假名同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性」對應於世親所說的「一切法同相」,其涵義即「諸法同以無性為自性故」,「無性」即「空」。「義無礙智,知諸法生滅」與世親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同相」對應,即有為法的共同本質是有生有滅。「辭無礙智,安立一切法不斷說」與世親所說的「一切法假名同相」對應,因為一切有為法都是生滅無常的,所以以語言確立其暫時的存在,就叫「安立」。「所立之法已是假名,更以言詮假名而談,名『不斷說』」。「樂說無礙智,隨所安立,不可壞無邊說」與世親所說的「假名假名同相」對應,而重複「假名」一語的原因在於:「謂不壞前假名,更能以異異無邊假名說故,重言假名。」即說法所用「語言」是「假名」(「法」)之上的「假名」(「語言」)。③以法無礙智知現在法差別等八句 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解釋說:「是中『行相』者,有四種:一、生行相。二、已生、未生行相。三、物假名行相。四、說事行相。」(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以法無礙智,知現在法差別」對應於世親所說的「生行相」,其涵義是現在之法是由因緣而生的,應該知道「過、未亦名現在,以三世皆是當世現在故」。「義無礙智,知過去、未來法差別故」與世親所說的「已生、未生行相」對應,因為應該知道「現在亦名過、未,以現是過家未、未家過故。是則當世而知名法,逆見過、未能知現在,是則名義為菩薩智境。」而「辭無礙智,於去、來、今法無錯謬說」與世親所說的「物假名行相」對應,其涵義是「總說三世之物不謬故。」「樂說無礙智,於一一世無邊法明了說」與世親所說的「說事行相」對應,其涵義是「所說事不出三世總相物中,故云『一一世』。但曲明異,異事、法,故云『無邊法明』。」(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菩薩所說法不出三世之事物,但法與法、事與事也有差異。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憑藉法無礙智,知曉諸法的自相;憑藉義無礙智,知曉諸法的別相;憑藉辭無礙智,為眾生說法而無錯謬之說;憑藉樂說無礙智,連續地為眾生宣說,並且要使其由此產生愛樂。」「其次,此地菩薩憑藉法無礙智,知曉諸法的自性是空性;憑藉義無礙智,知曉諸法是常生常滅的;憑藉辭無礙智,安立一切有為法而以言語對其作出說明;憑藉樂說無礙智,針對假名安立的諸法,以不廢假名的態度為眾生說法。」「其次,此地菩薩憑藉法無礙智,知曉現在法的差別;憑藉義無礙智,知曉過去、未來法的差別;憑藉辭無礙智,對於過去、未來、現在的法都無錯謬的說法;憑藉樂說無礙智,對於每一世的無邊之法都明了地宣說。」
  「複次,以法無礙智,知法差別;義無礙智,知義差別;辭無礙智,隨其言音說;樂說無礙智,隨其心樂說①。」「複次,法無礙智,以法智知差別不異;義無礙智,以比智知差別如實;辭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樂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②。」   【章 旨】此章為「四無礙智」所舉的「十種差別」的第四、第五種的內容。依據世親的判釋,其名稱是「說相」、「智相」。澄觀解釋說:此屬於三乘教理,通於染、凈。   【注 釋】①以法無礙智知法差別等八句 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是中『說相』者,有四種:一、修多羅說相。二、彼解釋說相。三、隨順說相。四、相似說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以法無礙智,知法差別」對應於世親所說的「修多羅相」。「修多羅」的意譯詞為「契經」,「契」是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根機,「經」是「線」的意思,貫穿法義,使不散失。詞句的涵義就是以語言貫通佛法之深意。「義無礙智,知義差別」與世親所說的「彼解釋說相」對應,「義」就是對於「法相」的解釋。「辭無礙智,隨其言音說」與世親所說的「隨順說相」對應,其涵義是「隨類言音」。「樂說無礙智,隨其心樂說」與世親所說的「相似說相」對應,其涵義是「隨心樂聞何法,宜何譬喻,說似彼心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即針對眾生的不同心意,而以相應的法、相宜的語言、合適的譬喻為其說法。②法無礙智以法智知差別不異等八句 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解釋說:「是中『智相』者,有四種:一、現見智。二、比智。三、欲得方便智。四、得智。」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法無礙智,以法智知差別不異」對應於世親所說的「現見智」,其涵義是:「法智觀『如』,故云『現見』,謂觀差別,二諦同『如』不異故。」「如」即「真如」,憑藉法智而觀見諸法的本質是真如空理。「義無礙智,以『比智』知差別如實」與世親所說的「比智」對應,「比」即類別的意思,「『比智』即觀前能觀,如實分別之智」,即通過類推方式知曉世間諸法的差別。「辭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與世親所說的「欲得方便智」對應,「謂此是『相見道』,依真假說,『後得智』攝,故云『世智』。若欲得第一義,假說以為方便。」即憑藉「後得智」為眾生說法。「樂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與「得智」對應,其涵義是:「雖以世智說,而與第一義相應非顛倒異,方名『樂說』,故云『善巧』,可以證得第一義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其次,此地菩薩憑藉法無礙智,知曉法的差別;憑藉義無礙智,知曉義的差別;憑藉辭無礙智,針對眾生的言音而為其說法;憑藉樂說無礙智,針對眾生的不同心意,而以相應的法、相宜的語言、合適的譬喻為其說法。「「其次,法無礙智,此地菩薩憑藉法智而觀見諸法的本質是真如空理;憑藉義無礙智,以推理知曉世間諸法確實是有差別的;憑藉辭無礙智,以世間智而為眾生說明時間法的差別;憑藉樂說無礙智,善巧地宣說佛法,使其所用語言的內涵與第一義相應。」
  「複次,法無礙智,知諸法一相不壞;義無礙智,知蘊、界、處、諦、緣起善巧;辭無礙智,以一切世間易解了美妙音聲、文字說;樂說無礙智,以轉勝無邊法明說①。」「複次,法無礙智,知一乘平等性;義無礙智,知諸乘差別性;辭無礙智,說一切乘無差別;樂說無礙智,說一一乘無邊法②。」「複次,法無礙智,知一切菩薩行、智行、法行智隨證;義無礙智,知十地分位義差別;辭無礙智,說地道無差別相;樂說無礙智,說一一地無邊行相③。」   【章 旨】此章為「四無礙智」所舉的「十種差別」的第六、第七、第八種的內容。依據世親的判釋,其名稱是:「無我慢相」、「小乘大乘相」、「菩薩地相」。此三相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修行所得之果。   【注 釋】①法無礙智知諸法一相不壞等八句 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是中『無我慢相』者,有四種:一、第一義諦無我慢相。二、世諦無我慢相。三、說美妙無我慢相。四、說無上無我慢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法無礙智,知諸法一相不壞」對應於世親所說的「第一義諦無我慢相」,「無我」即「一相」,「言『不壞』者,不壞無我故。若言我知『無我』,我證『無我』,則壞『無我』,以有『能』、『所』故。」而「義無礙智,知『蘊』、『界』、『處』、『諦』緣起善巧」與世親所說的「世諦無我慢相」對應,「蘊」即「五蘊」,「界」即「十八界」,「處」即「十二處」,「諦」即「四諦」,菩薩憑藉此「義無礙智」而「隨順觀察世諦緣生無實,以為對治,得入第一義法無我,名『善巧』,方便故,『蘊』、『界』等是菩薩智境所治之我。」「辭無礙智,以一切世間易解了美妙音聲、文字說」與世親所說的「說美妙無我慢相」對應,而「愜情稱美順理為『妙』」。「樂說無礙智,以轉勝無邊法明說」與世親所說的「說無上無我慢相」對應,「說無上無我,故云『轉勝』。詞中差別,故曰『無邊法名』」。②法無礙智知一乘平等性等八句 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解釋說:「是中『小乘、大乘相』者,有四種:一、觀相。二、性相。三、解脫相。四、念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法無礙智,知一乘平等性」對應於世親所說「觀相」,其涵義是「觀不異,唯一事實故」,即觀察世間諸法無有不同,其本質都是「空性」。「義無礙智,知諸乘差別性」與世親所說的「性相」對應,知曉眾生的「根性有三乘故」。「辭無礙智,說一切乘無差別」與世親所說的「解脫相」對應,其涵義是「會彼三乘,同歸一實,解脫相中無差別故。」而「樂說無礙智,說一一乘無邊法」與世親所說的「念相」對應,其涵義是「開方便門,隨機念異,心行不同,以多法明說諸乘法,然皆為一事」,即為了眾生的解脫。③法無礙智知一切菩薩行智行法行智隨證等八句 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解釋說:「是中『菩薩地相』者,有四種:一、智相。二、說相。三、與方便相。四、入無量門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法無礙智,知一切菩薩行、智行、法行智隨證」對應於世親所說「智相」,「一切菩薩行」為「總句」,包含「所證法行」與「能證智行」兩方面,「何以此二名菩薩行?以智契『如』故,故經雲『智隨證』。」而此處所言「菩薩行」即十地之智體。「義無礙智,知十地分位義差別」與世親所說的「說相」對應,「謂體雖一,智相有十地分位故。然此分位,由心差別故。」而「辭無礙智,說地道無差別相」則與世親所說的「與方便相」對應,其涵義是:「巧說十地,授與眾生,不顛倒教授與地,證道無有差別故。」即儘管藉助於各種方便,但其教授給予眾生的是真實的、正確的入地法門。「樂說無礙智,說一一地無邊行相」與世親所說的「入無量門相」對應,因為十地之地相各有差別,故說「入無量門」。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其次,此地菩薩憑藉法無礙智,知曉諸法只有一種相狀是不變的,那就是無我相;菩薩憑藉義無礙智,知曉五蘊、十八界、十二處、四諦都是緣起的,因此而得以進入第一諦;憑藉辭無礙智,用一切世間易於解了的美妙音聲、文字來說法;憑藉樂說無礙智,用無上的無我觀來對無邊的法給以明確的說明。」「其次,此地菩薩憑藉法無礙智,知曉一乘的平等性;憑藉義無礙智,知曉三乘的差別性;憑藉辭無礙智,為眾生宣說一切乘歸根到底是無差別,都歸於一乘;憑藉樂說無礙智,為眾生宣說每一乘的無邊之法其歸宿都是一乘法。」「其次,此地菩薩憑藉法無礙智,知曉一切菩薩行所包含的智行、法行,並且知曉通過菩薩行可以以智契入真如;憑藉義無礙智,知曉十地的分位涵義及其差別;憑藉辭無礙智,為眾生宣說各地修行之法歸根到底是無差別的;憑藉樂說無礙智,為眾生宣說每一地所包含的無邊的修行之相。」
   「複次,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一念成正覺;義無礙智,知種種時、種種處等各差別;辭無礙智,說成正覺差別;樂說無礙智,於一一句法無量劫說不盡①。」「複次,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語、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辯才方便、轉*輪,一切智智隨證;義無礙智,知如來隨八萬四千眾生心、行、根、解、差別音聲;辭無礙智,隨一切眾生行,以如來音聲差別說;樂說無礙智,隨眾生信解,以如來智清凈行圓滿說②。」    【章 旨】此章為「四無礙智」所舉的「十種差別」的第九、第十種的內容。依據世親的判釋,其名稱是:「如來地相」、「作住持相」。此三相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修行所得之果。    【注 釋】①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一念成正覺等八句 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是中『如來地相』者,有四種:一、法身相。二、色身相。三、正覺相。四、說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一念成正覺」與世親所說的「法身相」對應,其涵義是:「始本無二之法身,故云『一念成正覺』。」而「義無礙智,知種種時、種種處等各差別」與世親所說的「色身相」對應,其中「種種時」的涵義是「隨何劫」,「種種處」的涵義是「隨何國土依報事」,「各差別」的涵義是「隨何等佛身正報事」。而「辭無礙智,說成正覺差別」與世親所說的「正覺相」對應。「樂說無礙智,於一一句法無量劫說不盡」與世親所說的「說相」對應,「佛德無盡,故說亦無盡。」②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語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等八句 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解釋說:「是中『作住持相』者,有四種:一、覺相。二、差別相。三、說相。四、彼無量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語、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辯才方便、轉*輪,一切智智隨證」與世親所說的「覺相」對應,佛所具的各種覺悟之相。「義無礙智,知如來隨八萬四千眾生心、行、根、解差別音聲」與世親所說的「差別相」對應,其涵義是「知佛隨心、種性等差別聲教故。」而「辭無礙智,隨一切眾生行,以如來音聲差別說」與世親所說的「說相」對應。「樂說無礙智,隨眾生信解,以如來智清凈行圓滿說」與世親所說的「彼無量相」對應,「隨眾生信解」的涵義是「示現菩薩無盡樂說故」,「以如來智清凈行圓滿說」的涵義是「諸佛法身以利生為行,此行合智故,無垢清凈不可破壞,故云『圓滿』。此地分得故用之而說。」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其次,此地菩薩憑藉法無礙智,知曉一切如來一念成就正覺;憑藉義無礙智,知曉種種時、種種處等等的差別;憑藉辭無礙智,為眾生宣說成正覺的差別;憑藉樂說無礙智,對於如來的每一句法以無量劫時間都說不盡。」「其次,此地菩薩憑藉法無礙智,知曉一切如來的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佛法、大慈大悲、辯才方便、轉*輪,如此等等,都是一切智智所證;憑藉義無礙智,知曉如來隨八萬四千眾生的心、行、根、解而發出各不相同的聲音;憑藉辭無礙智,針對一切眾生的心理流動,以如來的音聲而為其作不同的說明;憑藉樂說無礙智,針對眾生的不同信解,以如來智清凈行為眾生作圓滿的說明。」
   「佛子!菩薩住第九地,得如是善巧無礙智,得如來妙法藏,作大法師,得義陀羅尼、法陀羅尼、智陀羅尼①、光照陀羅尼、善慧陀羅尼、眾財陀羅尼②、威德陀羅尼、無礙門陀羅尼、無邊際陀羅尼、種種義陀羅尼③,如是等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皆得圓滿,以百萬阿僧祇善巧音聲辯才門而演說法。」「此菩薩得如是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已,於無量佛所一一佛前,悉以如是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聽聞正法,聞已不忘,以無量差別門為他演說。」   【章 旨】此章與以下數章為「說成就分」中所言的第三種「法師成就」的內容,其主旨則是作為宣說佛法的菩薩所成就的事項。此章則為「法師自在成就」的第一方面十種「持成就」的內容,其涵義是「得而不失」。此章第一部分,「先列十持,並從所起業用立名。」第二部分,「顯持之用」。經文所用「陀羅尼」為音譯,意譯則為「總持」、「持」,其涵義在此為總一切法,持無量義。   【注 釋】①義陀羅尼法陀羅尼智陀羅尼 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三者是「起意業:一、持義。二、持教法。三、持能知智。」(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②光照陀羅尼善慧陀羅尼眾財陀羅尼 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三者是「起『身業』:四、『放光』者,慈光攝受。五、『剛強』者,善慧,降伏種種施為故。六、上供諸佛,下攝貧窮,故名『眾財』。」③威德陀羅尼無礙門陀羅尼無邊際陀羅尼種種義陀羅尼 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四者是「起『口業』。七、於大乘中狹劣眾生示教大乘威德勝利,令生喜故。八、不斷辯才,智常說故。九、無盡樂說,深說故。十、種種義樂說,廣說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簡言之,「威德」是示現大乘之殊勝;「無礙門」是言憑藉智慧常說不懈;「無邊際」是所說之法具有無限的深度;「種種義」是所說具有無窮無盡之意義。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於第九地,獲得如此善巧的無礙智,獲得如來美妙的法藏,作為大法師,獲得了義陀羅尼、法陀羅尼、智陀羅尼、光照陀羅尼、善慧陀羅尼、眾財陀羅尼、威德陀羅尼、無礙門陀羅尼、無邊際陀羅尼、種種義陀羅尼,如此等等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都得到圓滿,憑藉百萬阿僧祇的善巧音聲和辯才門而為眾生演說佛法。」「此菩薩獲得如此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之後,在無量諸佛的所在處的每一位佛前,完全以如此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聽聞正法,聞後隨即不忘,並且用無量差別門為眾生演說其所聽聞的佛法。」

    「此菩薩初見於佛,頭頂禮敬,即於佛所得無量法門;此所得法門,非彼聞持諸大聲聞,於百千劫所能領受。」「此菩薩得如是陀羅尼、如是無礙智,坐於法座①而說於法;大千世界滿中眾生,隨其心樂差別為說;唯除諸佛及受職菩薩②,其餘眾會威德光明無能與比。」「此菩薩處於法座,欲以一音,令諸大眾皆得解了,即得解了;或時欲以種種音聲,令諸大眾皆得開悟;或時心欲放大光明,演說法門;或時心欲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或時心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形、無形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或時心欲發一言音,周徧法界,悉令解了;或時心欲一切言音,皆作法音,恆住不滅;或時心欲一切世界簫、笛、鍾、鼓及以歌詠,一切樂聲皆演法音;或時心欲於一字中,一切法句言音差別,皆悉具足;或時心欲令不可說無量世界地、水、火、風四大聚中所有微塵,一一塵中皆悉演出不可說法門。如是所念,一切隨心,無不得者。」   【章 旨】此章則為「法師自在成就」的第二方面「說成就」的內容,即具體說明菩薩說法的成就。經文有三部分:「初,顯所法多。二、『此菩薩得如是』下,能廣開演。三、『此菩薩處於法座』下,明起說自在。」(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   【注 釋】①法座 指諸佛、菩薩在說法會座上的座席,也稱「法席」。②受職菩薩 又作「授職灌頂菩薩」,即菩薩自第九地入第十「法雲地」時,諸佛以智水灌其頂,以為受法王職之證明。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初次見到佛時,頭頂禮敬於佛,隨即從佛處獲得無量法門;此地菩薩所獲得的法門,即便是那些聞持的諸位大聲聞,在百千劫時間內也是無法領得接受的。」「此地菩薩獲得如此陀羅尼、如此無礙智,坐於法座而為眾生說法;菩薩向充滿於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針對其心中所喜好的差別而為他們說法;除諸佛及受職菩薩之外,其餘所有的眾會,其威德光明都不能與其相比。」「此地菩薩處於法座,想以一音,使諸大眾都能夠皆得解了,大眾隨即就可解了;有時想以各音聲,使諸位大眾都能獲得開悟;有時其心中想放出大光明,演說法門;有時心中想於其身上每一毛孔,都演說法音;有時其心中想讓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一切有形之物、無形之物,都完全演出美妙的法言之音;有時其心想發出一言音,就周徧法界,使大眾完全解了;有時其心想讓一切話語、聲音,都成為法音,永恆存在而不滅;有時其心想讓一切世界中的簫、笛、鍾、鼓以及所唱的歌,所有一切樂聲都演奏法音;有時其心想於一字中將一切法句的涵義、聲音的種種差別,都完全表現出來;有時其心想使不可說無量的世界中的地、水、火、風四大聚之中的所有微塵,每一塵中都完全演出不可說法門。此地菩薩如此的所念,一切隨心,沒有不實現的。」

  「佛子!此菩薩,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咸至其前,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仍以一音普為解釋,令隨心樂,各得歡喜。」「如是乃至不可說世界所有眾生,一剎那間,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亦以一音普為解釋,各隨心樂,令得歡喜。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滿中眾生,菩薩皆能隨其心樂、隨根、隨解而為說法,承佛神力廣作佛事,普為一切作所依怙①。」    【章 旨】此章則為「法師自在成就」的第三方面「問答成就」的內容,即具體說明菩薩能夠完全、準確地回應所有眾生的問難。經文有三部分:「初,一界答難。二,明一切世界。」(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    【注 釋】①依怙 即依恃之意,如子女之依賴父母。佛教中,轉指眾生因「貪」、「瞋」等「無明」纏身,造作各種惡業,而墮於輪迴之中,須仰賴佛、菩薩之慈心悲願,予以濟度,纔能出離苦厄,因此稱為「依怙」。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地菩薩,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眾生都到其前,每一位都用無量言音而向其提出問難,每一個問難都各各不同;菩薩也會一念之間都能夠完全領會,仍然以一音完全為眾生作解釋,使其符合眾生的心意,使其各自得到歡喜。」「如此乃至不可說世界的所有眾生,在一剎那間,每一位都以無量言音而向其提出問難,每一個問難都各各不同;菩薩在一念之間都能夠完全領會,也用一音完全為其解釋,各自隨其心意,使其獲得歡喜。甚至充滿不可說不可說世界的眾生,向菩薩提出問難,菩薩都能夠隨其心意、隨其根、隨其解而為其說法,稟承佛的神力廣作佛事,完全作為一切眾生的依靠和教導者。」

   「佛子!此菩薩復更精進,成就智明。假使一毛端處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諸佛眾會,一一眾會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眾生,一一眾生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性、欲,彼諸佛隨其性、欲各與法門;如一毛端處,一切法界處悉亦如是。如是所說無量法門,菩薩於一念中悉能領受,無有忘失。」     【章 旨】此章則為「法師自在成就」的第四方面「受持成就」的內容,即具體說明此地菩薩稟受諸佛所說之法的能力。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地菩薩又更加精進,成就更大的智慧光明。假使一毛端處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諸佛的眾會,每一眾會中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的眾生,每一眾生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的性、欲,那些佛針對眾生的性、欲給予每位眾生不同的法門;如同這種每一毛端處的情形一樣,在一切法界處都是如此。如此諸佛所說的無量法門,此地菩薩在一念中都能夠完全領會接受,沒有任何忘記流失。」     【說明】第九「善慧地」的「正說分」之一——「明地行」部分的內容,金剛藏菩薩至此全部宣講完畢。在此,將其基本內容小結如後:       第一,關於此地「明地行」部分的結構及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第九地中有四分差別:一、法師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說成就。第八地中但凈佛國土教化眾生。此第九地中辯才力故,教化眾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故此勝彼故。」       第二,第一層次「法師方便成就分」。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是中『法師方便成就』者,依他利益、自利益。」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謂此地能起辯才說法,名『法師地』;趣地行,立名『方便』故。」菩薩進入此地獲得了作為大法師為眾生說法的所有能力。       第三,第二層次「智成就分」。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智成就』者,依何等法說法,應知彼法凈、染、不二。」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菩薩為眾生說法所應該具備知曉各種法之性質的智慧。經文列舉的「智成就」為:「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定、不定法行;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有為法行、無為法行。」       第四,第三層次「入行成就分」。關於此「入行成就」的涵義,世親、澄觀解釋說:「三、『入行成就』,達所化器之心行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概括言之,此地菩薩完全知曉作為接受佛法之對象的眾生的各種相狀及其心理活動。經文所言的十一種「稠林」的名稱是:「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經文言十一種「稠林」,其中第一種「眾生心稠林」為總名,其餘十種則是對於「眾生心稠林」的展開說明。       第五,第四層次「說成就分」。關於此「說成就分」的涵義,世親解釋說:「云何『說成就』?與眾生解脫方便故。」依照世親的判釋:「彼『說成就』,復三種相示現:一、智成就。二、口業成就。三、法師成就。」其一,「智成就」,其主旨為「知法、知器、知化儀故」。此章經文又分兩方面「所知之法」以及「隨所依之器」。(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前者說此地菩薩應知三乘法、如來法,後者言稟承諸法之眾生的各種狀況,即「入行成就分」所說的「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等十一種「稠林」,世親將其總結為五種「器」。       其二,「口業成就」,其主旨則是菩薩以「口」為眾生說法所獲得的成就。其核心內容為:「此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轉,無暫舍離。何等為四?所謂: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而此「四無礙智」有「十種差別」:「一、依自相。二、依同相。三、行相。四、說相。五、智相。六、無我慢相。七、小乘大乘相。八、菩薩地相。九、如來地相。十、作住持相。」(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經文對此十方面所了詳細解釋。    其三,「法師成就」的內容,其主旨則是作為宣說佛法的菩薩所成就的事項。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判釋說:「云何『法師自在成就』四種事示現:一、持成就。二、說成就。三、問答成就。四、受持成就。」(三)、正說分之二:「明地果」
  「佛子!菩薩住此第九地,晝夜專勤,更無餘念,唯入佛境界,親近如來,入諸菩薩甚深解脫,常在三昧,恆見諸佛,未曾舍離。一一劫中見無量佛、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恭敬尊重,承事供養,於諸佛所,種種問難,得說法陀羅尼。」「所有善根轉更明凈。譬如真金,善巧金師用作寶冠,轉輪聖王以嚴其首,四天下①內一切小王及諸臣民諸莊嚴具無與等者。此第九地菩薩善根亦復如是,一切聲聞、辟支佛及下地菩薩所有善根無能與等。」    【章 旨】此「明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主體——「調柔行」的內容。「調柔」的語言涵義是「和柔」、「和順」、「調和順適」。「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本章即「調柔行」,含有三層涵義:第一,「內證近佛法身,後依三昧見佛色身」為「練行緣」(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第二,「能練行」,包含「供養諸佛」)、「得說法陀羅尼」等方面的內容。第三,「所煉凈」,內容為「所有善根轉增明凈」。   【注 釋】①四天下: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所照臨的四大部洲,即「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和「北俱盧洲」。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與此第九地,晝夜專勤,更無別的念頭,只是進入佛的境界,親近如來,進入諸菩薩甚深解脫,常常住於定境,一直觀見諸佛,未曾捨棄遠離。在每一劫中見無量佛、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菩薩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諸佛,在諸佛的所在獲得了能夠回應眾生種種問難的說法陀羅尼。」「菩薩的所有善根轉而更加明亮清凈。譬如真金,善巧的金師用其製作寶冠,轉輪聖王用其來莊嚴其頭,四大天下內的一切小王及諸臣民的諸莊嚴具沒有與其可以相比的的。此第九地菩薩的善根也是如此,一切聲聞、辟支佛及此地以下的菩薩的所有善根沒有與其相等的。」
   「佛子!譬如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身出光明,二千界中幽遠之處悉能照耀,除其黑暗;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能出光明照眾生心,煩惱黑暗皆令息滅。」   【章 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教智凈」的內容,其基本涵義是「以此地成就證凈,從體起用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八)此中,「智」為「體」,「教」為「用」,以此地所證得的「智」熄滅眾生的煩惱黑暗。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譬如二千世界之主大梵天王,身上放出光明,即便是二千世界遙遠、幽深的地方都能夠得到照耀,除去其黑闇。此地菩薩的所有善根也是如此,能夠放出光明照耀眾生之心,使眾生的煩惱黑暗得以熄滅。」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力波羅蜜①最勝;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九善慧地』;若廣說者,於無量劫亦不能盡。」   【章 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三、第四部分——「別地行相」和「結說地名」的內容。在本章中,金剛藏菩薩指出,進入此地的菩薩,其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力波羅蜜多」為主。   【注 釋】①力波羅蜜 「十波羅蜜多」即「十度」之九,是指培養實踐善行,判別真偽之能力,一切異論及諸魔眾都不能沮壞之。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所修行的十種波羅蜜多中,力波羅蜜多居多。其餘的九種波羅蜜多,並非不修行,只是隨能力、資質之限度而行罷了。」「佛子!這就是『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九善慧地』的內容。如果廣泛全面地言說,即便是經過無量劫也是不可窮盡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多作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善能統理,自在饒益,能為一切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分別演說波羅蜜行。隨眾生心,所有問難無能屈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 旨】此章與下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內容。此章從兩方面宣說「果勝」:第一為「上勝身」,即上等的「身」報,經文中的「大梵天王」。第二為「上勝果」,如經文中所言的「善說諸義,能與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波羅蜜道」等等。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此地,大多作為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統理二千世界,使其自在饒益,能為一切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分別演說波羅蜜多行。能夠針對眾生心說法,所有問難都不會使其感到為難。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如此一切諸所作業,都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甚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佛智)。」「菩薩又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我應當在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甚至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    【章 旨】此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禪定果勝」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三將其歸納為:「菩薩禪定勝業。勝業有二種:一者,三昧勝。所謂『於一念間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勝,謂見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此為世親對初地的相關部分的解釋,關於第九地,經文中,「百」遞進為「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而「三昧所作勝」則同樣是從「自利」與「利他」兩個層面來說明的。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這些菩薩如果發起大精進之力,在一念之間,就得以進入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甚至示現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個菩薩作為自己的眷屬。」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章 旨】此章為「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解釋說:「內證願力,教智自在;又以願力助智,令業用無邊,故稱『願智』。」(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果菩薩憑藉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說 明】此「明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彰顯此地所證境界遠遠勝過聲聞、辟支佛,也勝過第八地。其內容包含「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三部分。所謂「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進入第九地的菩薩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力波羅蜜多」為主。所謂「攝報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果」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之果。
  (四)、重頌分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無量智力善觀察,最上微妙世難知,普入如來秘密處,利益眾生入九地。總持三昧皆自在,獲大神通入眾剎,力、智、無畏、不共法,願力悲心入九地。」   【章 旨】此章之後為第九「善慧地」的「重頌分」。金剛藏菩薩為了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九地「善慧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二十四頌分為三大部分。從此章開始的十九頌頌「明地行」部分的內容。此章的二頌頌「明地行」的第一層次「法師方便成就分」的內容。菩薩進入此地獲得了作為大法師為眾生說法的所有能力。   【語 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菩薩獲得了無量的智力並且善於觀察最上微妙世間難於知曉的境界,完全進入如來秘密之處,菩薩為了利益眾生而進入第九地。以清凈的諸陀羅尼三昧門,以其所具有的廣大神通,進入許多國土。修習十力、智慧、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不捨棄大悲本願之力。如此修習,得以進入菩薩第九善慧地。」
「住於此地持法藏,了善、不善、及無記;有漏、無漏,世、出世,思、不思議悉善知。若法決定、不決定;三乘所作悉觀察;有為、無為行差別;如是而知入世間。」   【章 旨】此章的二頌頌「明地行」的第二層次「智成就分」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智成就』者,依何等法說法,應知彼法凈、染、不二。」金剛藏菩薩在此重新向會眾宣說菩薩為眾生說法所應該具備知曉各種法之性質的智慧。【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摩訶薩住於此善慧地,憶持佛法的寶藏,如實知曉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之行;如是知曉有漏、無漏法之行;如實知曉世間、出世間法之行;如實知曉思議、不思議法之行;如實知曉定、不定法之行;如實知曉聲聞、獨覺法之行,菩薩行法之行,如來地法之行;聲聞、獨覺、普薩等三乘都依照有為法、無為法本身的規定而起行。菩薩如此而知曉如何進入世間濟度眾生。」   「若欲知諸眾生心,則能以智如實知,種種、速轉壞非壞,無質、無邊等眾相。」「煩惱無邊恆共伴,眠起一義續諸趣。業性種種各差別,因壞果集皆能了。諸根種種下、中、上,先、後際等無量別,解、性、樂、欲亦復然,八萬四千靡不知。」「眾生惑見恆隨縛,無始稠林未除剪,與志共俱心並生,常相羈繫不斷絕。但唯妄想非實物,不離於心無處所,禪定境排仍退轉,金剛道滅方畢竟。六趣受生各差別,業田、愛潤、無明覆,識為種子名色芽,三界無始恆相續。惑、業、心習生諸趣,若離於此不復生;眾生悉在三聚中,或溺於見或行道。」     【章 旨】此章的七頌頌「明地行」的第三層次「入行成就分」的內容。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向會眾提出,此地菩薩進入十種「眾生心稠林」。關於此「入行成就」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解釋說:「三、『入行成就』,達所化器之心行故。」概括言之,此地菩薩完全知曉作為接受佛法之對象的眾生的各種相狀及其心理活動。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果想知曉眾生之心,菩薩就能夠憑藉智慧而如實知曉,眾生心的各種相狀,如雜起相;生、住、異、滅相;無形質相;無邊際相等等。」「無邊無際的煩惱一直伴隨著眾生,隨眠的的現起使得眾生在六道中輪迴。此地的菩薩如實知曉眾生所作業的種種相狀,業的自性是剎那生滅的,前念雖滅,後念得以續起,然依照其固有的次第產生果報之相。如此等等業相,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眾生的諸根有種種不同,如下品、中品、上品等,有先、後際等無量的差別,眾生的解、性、樂、欲也是如此,即便是眾生有八萬四千種差別,菩薩都能夠完全知曉。」「眾生一直被煩惱所系縛,無始而來的各種稠林未層滅掉剪除。所有這些都與眾生的心一起並生,常常羈繫著而未曾斷絕。眾生的所有這些,其實僅僅是妄想的結果,並非實際的存在,不離於心而並無存在的真實空間,即便是通過禪定去排除也仍然存在退轉,直至金剛道的滅盡定方纔徹底除掉這些。六道轉生各自不同,都是以業為田而被愛所滋潤,被無明所遮覆,以識為種子而是發名色之芽,眾生就是如此從無始以來在三界之中相續輪迴。煩惱之業、心中的習氣是眾生在六道中旋轉,如果遠離這些,就不會再轉生了。眾生的未來不出三種可能,或者沉淪於各種邪見,或者去修道。

   「住於此地善觀察,隨其心樂及根、解。」「悉以無礙妙辯才,如其所應差別說。處於法座如師子,亦如牛王寶山王。又如龍王布密雲,霔甘露雨充大海。善知法性及奧義,隨順言辭能辯說。」「總持百萬阿僧祇,譬如大海受眾雨。總持三昧皆清凈,能於一念見多佛,一一佛所皆聞法,復以妙音而演暢。若欲三千大千界,教化一切諸群生,如雲廣布無不及,隨其根欲悉令喜。毛端佛眾無有數,眾生心樂亦無極,悉應其心與法門,一切法界皆如是。菩薩勤加精進力,復獲功德轉增勝,聞持爾所諸法門,如地能持一切種。十方無量諸眾生,咸來親近會中坐,一念隨心各問難,一音普對悉充足。」   【章 旨】此章八偈頌「明地行」的第四層次「說成就分」的內容。「云何『說成就』?與眾生解脫方便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開始的半偈頌「智成就」,其後的二偈頌「口業成就」,最後的五偈半頌「法師自在成就」。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住於此地善於觀察,針對眾生心中的喜好以及根、解等狀況為其說法。」「此地菩薩完全以無礙的美妙的辯才,如眾生所應而給與不同的說法。菩薩處於法座就如同師子,也如同牛王寶山之王。菩薩又如龍王遍布密雲,降下甘露雨而充滿大海。菩薩善於知曉法性以及奧秘的意義,隨順眾生的言辭而能為其辯析說法。」「菩薩記憶了百萬阿僧祇之法,譬如大海接受無數的雨水。菩薩總持三昧都清凈,能於一念見到多佛,在每一位佛的所在都聽聞佛說法,又以美妙的聲音順暢地演說。如果想進入三千大千界來教化一切眾生,如同雲廣布而無不覆蓋,針對眾生的根機與心理活動使其得到歡喜。每一毛端都有無數的佛,眾生心中所樂也是沒有無邊際的,菩薩都能應眾生之心給與其相應的法門,在一切法界,菩薩都是如此。菩薩勤加精進力,又獲得更加殊勝的功德,聽聞記憶了所有的法門,就如同大地能持一切種一樣。十方無量的眾生,都來親近菩薩,在其會中坐,菩薩僅僅用一念了解了眾生心中所存在的問難,以一音完全回應了眾生的所有問難。」
   「住於此地為法王,隨機誨誘無厭倦,日夜見佛未曾舍,入深寂滅智解脫。供養諸佛善益明,如王頂上妙寶冠。復使眾生煩惱滅,譬如梵王光普照。」「住此多作大梵王,以三乘法化眾生。所行善業普饒益,乃至當成一切智。一念所入諸三昧,阿僧祇剎微塵數,見佛說法亦復然。」「願力所作復過此。」   【章 旨】此章為「重頌分」的第二部分,四頌頌「辨地果」的內容。前兩頌重頌「調柔果」的內容,其後的一頌重頌「攝報果」的內容,最後的一句偈頌頌「願智果」的內容。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住於此地作為法王的菩薩,針對眾生的根機諄諄善誘地引導眾生而從無厭倦,入夜觀見諸佛而無有捨棄遠離,進入了深奧的智慧解脫境界。菩薩供養諸佛,其智慧更加明亮,就如同大王頭頂上的美妙的寶冠一樣。如同梵王的光芒普照,又使眾生的煩惱得以滅除。」「住於此地的菩薩又作為大梵王,用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法化導群生。菩薩所行的善業完全饒益眾生,直至成就一切智。菩薩以一念所進入的諸種三昧,有阿僧祇剎微塵數,見佛說法也是如此。」「如果菩薩憑藉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此是第九善慧地,大智菩薩所行處,甚深微妙難可見,我為佛子已宣說。」   【章 旨】此章為「重頌分」的第三部分,此中一頌讚嘆此地的殊勝而總結關於此地的敘說。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這一菩薩第九善慧地,是大智慧的菩薩修行之處,是非常深奧微妙的,難於觀見,我已經為佛子們宣說完畢。」   【說 明】第九地「善慧地」的內容,至此,金剛藏菩薩已經講解完畢。有幾個問題說明如下:    第一,關於本部分的結構。澄觀依然將其判釋為三部分:初,「贊請」,有十三頌。第二,「正說分」,先明「地行」,「佛子菩薩住此」下,明「位果」。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我們將第二「正說分」又分為二,即「明地行」、「辨地果」,這樣便構成現在註譯中的四部分。世親則將「明地行」部分再分為四層次:「第九地中有四分差別:一、法師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說成就。第八地中,但凈佛國土,教化眾生。此第九地中,辯才力故,教化眾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故,此勝彼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    第二,關於此地名為「善慧」的意義。簡言之,菩薩修證至此地,已經獲得「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樂說無礙解」等「四無礙解」,能遍於十方,以一音演說一切善法,使聞者生歡喜心。又在「力波羅蜜行」中,斷除利他門中的不欲行之障,證得智自在所依真如,因此稱之為「善慧」。

    第三,關於此地「善慧地」在「十地」中的地位與特點。如澄觀所說,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斷證、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為成佛果為趣」。然而,從「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別言之,各「地」則略有分別。其一,從「所修」角度言之,第九「善慧地」為「說法行」。其二,從「修成」角度言之,「七地已去是菩薩慧。」其三,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九「善慧地」為「力度」即「力波羅蜜多」。其四,從「寄乘法」角度言之,「八地已上,出出世間,是一乘法故,以諸乘為此地法。」

推薦閱讀:

大智度論 白話譯(70)
《了凡四訓》白話文譯本(第三篇)
白話華嚴經第三十七卷
大智度論 白話譯(78)
賴文俊《催官篇》系列六白話解

TAG: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