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黎平「侗鄉之都」策劃案例(二)

黎平「侗鄉之都」策劃案例(一)

        組織隊伍,開赴侗鄉

        這一部分,要寫賽納團隊在侗鄉黎平「看看」時所感受到的震撼,以及為發現侗族文化這一「隱藏千年的文明」(賽納團隊以及其他許多人都這樣形容)所流露的驚喜。為從標題上就傳遞給讀者一種震撼的感覺和一種驚喜的心情,我絞盡腦汁選詞,先用「振聾發聵侗鄉行」作標題,覺著不過癮,後用「眼界大開走侗鄉」,仍覺膚淺。幾經「磨難」之後,我猛然想起「刻骨銘心」一詞,頓覺非它莫屬——只有它,才能表達我們如此深刻、如此驚異的震撼和感受。

       賽納團隊的侗鄉之旅就要開始了,這應該是怎樣的一次旅行呢?

       確實,對於賽納團隊而言,這是一次全然嶄新的旅行。這個「新」既在侗鄉是賽納團隊從未踐履過的神奇的地域,是從未了解的神秘古樸的文明,同時,也在於對於一個縣域經濟的整體策劃,也是賽納團隊的一次嶄新的策劃旅行。這樣全然嶄新的旅行,又怎能不讓賽納團隊的全體隊員們欣喜激動呢?又怎能不讓他們在激動中感覺到一種深深的責任感呢?

       團隊所要去的地方,是侗鄉的中心區域,是真正的侗鄉的腹地——黎平縣。這裡有必要詮釋一下「侗鄉」這個概念。「侗鄉」,不是一個行政概念,而是一個文化概念,一個文化板塊概念,意即「侗族聚居的地方」。在中國的行政區域地圖上,它大概包括貴州省的黎平、從江、榕江、錦屏、天柱、玉屏等縣,廣西自治區的三江、龍勝、融水等縣,湖南省的通道、靖州、會同、芷江等縣,即黔湘桂三省區交界的狹長地帶。

       為黎平縣做「整體發展戰略」策劃,鄧雪麗本人一開始就意識到任務之艱巨與複雜。她意識到這絕不是像以往為私人老闆做地產策劃或營銷策劃那樣簡單明朗,那樣駕輕就熟,由她本人帶兩個助手就可以勝任了。這是一次大範圍的區域經濟策劃,是在一個「產業結構遭到突變因而全縣人民生產、生活難以為繼,必須二次創業方能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的農業縣做策劃,是在歷史上經濟落後的大西部、在歷史上經濟落後的貴州省、在歷史上經濟落後的黎平縣做策劃,是在我國56個民族中特殊又特殊的侗族縣做策劃,對鄧雪麗來說真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考驗。

       深思熟慮之後,她認為,當務之急是組織一支知識結構合理、富有實際經驗的專業隊伍。於是鄧雪麗把組織隊伍作為當時最急迫的任務。她的「組織原則」也一直非常明確,那就是「以策劃任務為目標,追求知識結構的合理化和專業化」,按「戰略策劃機構」的高標準來組建團隊。

       由鄧雪麗任團隊的總策劃人,這是「責無旁貸」和「義不容辭」的。因為她在中國市場經濟的搖籃、經濟發展遙遙領先於全國的廣東省摸爬滾打十年,又在策劃界頂尖級的王志綱工作室獨當一面,近幾年又率領自已的團隊轉戰南北,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策劃經典,因此完全有能力率領一支專家隊伍到黎平去「攻城掠地」,爭操勝券。

       其次是尋找一位高素質的旅遊策劃人才。因為黎平縣已經提出了「旅遊興縣」的口號,因而有這方面的要求。從事旅遊策劃多年、又是中山大學城市規劃碩士畢業,現為旅遊規劃方向在讀博士生的徐文雄,是其老朋友,又是老搭檔,此次有旅遊重頭戲的策劃項目,旅遊專家的人選當然便是非他莫屬了。

       由於前期在同黎平縣進行項目對接時就已經明確,策劃任務中補充一條:為黎平縣城的規劃設計做一個指導性綱要,因此,團隊中還必須有規劃設計方面的專家。

       這時,他們又從自己長期打交道的「人才庫」中又「點擊」出了一位佼佼者——曾永浩。

       後來才知道,曾永浩也是我們貴州老鄉,貴陽人,比筆者小十幾歲,將屆「知天命」的年齡,現任廣州市冶金設計院總規劃師,早就取得了高級城市規劃師職稱,是位具有豐富實操經驗的建築設計專家。

       曾永浩了解到策劃黎平的繁重任務後,覺得自己一人有點兒勢單力薄,徵得總策劃人鄧雪麗同意,便又引薦了他的年輕搭檔、全國註冊規劃師陳起川。這個1975年出生的小夥子,畢業於同濟大學,現任職於廣東省華城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成功地設計過許多作品,可謂年紀輕輕而經驗豐富。

       儘管這樣,鄧雪麗仍然覺得這個團隊離「兵強馬壯」的水準還有些兒距離,便由自己和入選了的成員們,在全國範圍的老師和朋友圈內,在高水平、高職稱的標準下,物色了一批可以隨時求教、隨時顧問的顧問。這個顧問群里,有北京的經濟學家,廣州的資深旅遊問題專家,深圳的品牌問題專家,還有貴州的侗族問題專家。

       這真是一個人才的「連環扣」!這恐怕也是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發現人才、組織人才、使用人才的「規律」或「捷徑」了。

       當隊伍組建好了,情緒醞釀好了,感覺找到了之後,賽納團隊的全然嶄新的侗鄉之旅就開始了!

       挖地三尺,盤點黎平

       一進黎平,感受千年

       公元2002年8月26日,賽納團隊的侗鄉之旅從廣州開始了。

       但侗鄉在哪裡呢?侗鄉腹地黎平又在哪裡呢?除團隊掌門人鄧雪麗知道具體方位外,就連我這個貴州人也要在地圖上搜尋。在一幅中國地圖前,我們以廣州為基點,溯著珠江,向西北方向尋找,找到梧州,再溯水而上,就看到了柳州、桂林,由柳州、桂林再向北,在黔湘桂三省交界處,我們終於找到了黎平——一個中國大陸腹地中的侗鄉腹地。

       我們決定由廣州飛往桂林,再由桂林「轉兵」黎平。

       在桂林,熱情的侗家人已經在這個風光旖旎的山水城市等待我們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世人盡知的,桂林也正是以它「甲天下」的山水,而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旅遊城市。我們即將踏上侗鄉的土地去進行旅遊策划了,但侗鄉的優勢是什麼呢?黎平會以什麼而「甲天下」呢?面對儼然嶄新的前途與未來,我們一時間有些茫然與沉重……

       我們會辜負黎平縣五十萬人民的期待嗎?會慰藉黎平縣黨政領導的殷殷切切的期許嗎?

       由桂林往黎平的路上,健談的吳局(黎平縣建設局副局長吳展松等赴桂林迎接我們),給我們講起了黎平侗鄉的千年歷史;出發前專門對侗族的歷史文化作了充分「理論準備」的鄧雪麗和徐文雄,也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墨水」倒將出來;我也賣弄些書本常識。一時間,旅途變學校,小車變課堂,講課、討論、爭辯、問難,頓時熱鬧起來,疲憊、寂寞一掃而光,四百里路,感受千年,我們似乎頓時都變成了「侗族歷史學家」,一種難以名狀的愉悅感和興奮感油然而生。

       一踏上黎平的土地,我們昔日那些對城市生活的鮮活的記憶,那些對工業文明的感覺,都好像統統被塵封了起來。遍山的杉樹林蒼蒼茫茫,一溜的吊腳樓依山傍水,壯觀的鼓樓氣宇軒昂,美麗的風雨橋牽衣待話……一下子,我們全都忘記了歲月,忘記了旅程。

       進入黎平前,我曾讀過一篇散文,記不得作者是誰了,但詩般散文我能背誦:

       「這是一個屬於水的民族,從古至今,他們總是把自己的寨子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這是一個屬於月亮的民族,侗族姑娘頸項里的一件件銀飾,永遠閃動著如月色一樣的光亮;這是一個屬於河流、屬於水車的民族,那吱扭吱扭轉動的水車,永遠在山間的溪流里唱著無憂無慮的歌;這是一個屬於木樓、屬於薩女神的民族,她的身上永遠充盈了母性的慈愛、家的溫馨,總是透出女性特有的溫柔、善良、敏感和嫻靜。」

       或許,真的是因為千百年來生活在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里,隨著歲月的流逝,侗民族和大自然越來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至今,無論你走進哪一個侗族村寨,那寨門、那涼亭、那一座座充滿溫馨感的吊腳樓、那總是非常親切地聳立在侗寨中心的鼓樓,那有著許多美麗故事的花橋,都會讓你感到一種原始的、樸素的、和諧的美,彷彿融入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寫的如人如仙、似神似佛,「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的境界。

       走進地坪

       侗鄉黎平地處珠江、長江分水嶺地區,境內兩大河流,縣域西北、東北、東南河流屬於長江水系,是黔東南著名的大江清水江的支流,縣域南部、西南部河流屬於珠江水系,是黔東南另一著名大江都柳江的支流。由桂林經龍勝、三江而進入黎平,我們沿途都是溯都柳江而行的。都柳江沿岸,很多河段倒映著河谷兩岸的山嶺森林、杉木、梯田和密密層層的群山,儼然一幅國畫大師揮墨潑就的長軸畫卷,河灘與河床里偶有裸露著的礁石,顯示著造化的鬼斧神工,公路與河谷間的斜坡上,是楓樹、榕樹、芭蕉、木棉等多樹種蓬勃生長的天然植物園。都柳江從前是杉木外運的主要通道,今天的國道、省道公路幹線沿著河谷蜿蜒,成為侗鄉聯繫外部世界的黃金走廊。

       剛剛告別彎彎的都柳江,溯都柳江的支流南江河而上,便踏進了黎平的南大門——地坪。

       地坪是個鄉,以風雨橋聞名;我們在地坪停留,就是為看這座古樸、古老、神秘、神奇的風雨橋。

       大概因為世世代代生活在水邊的緣故,黎平侗族同胞乃至整個侗鄉的侗族,都和橋結下了不解之緣。如果你有機會到侗鄉,一定會發現:無論是寨子里,還是寨子外,無論是有河流的地方,還是沒河流的地方,侗鄉處處都有造型美麗、氣韻非凡的風雨橋。

       在後來的一次會面中,侗族學者吳定國告訴我:侗民族古老的習俗認為,世上的每一個人,從陰間來到陽間,都要走過一座自己的生命橋,如果沒有了這座生命之橋,你就會失去前行的道路,你就會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在侗族同胞的意識里,風雨橋還有「關山」的作用 ,是一種「民俗功能」、「文化取向」。

       確實,侗家是很講究依山傍水、講究風水龍脈的。

       山是以稻作為主要生存手段的侗族人民的堅實依託,依山可收林木之利,為建房造屋和炊煮飲食提供材料來源,為發展人工營林提供廣闊的空間,同時還可以墾闢梯田,開荒種糧。水是侗家人的生命之源,是侗族文化的意念象徵。傍水,既是文化選擇的結果,也是生存選擇的結果。自然環境、文化選擇和生存選擇,決定了侗族的村寨大多座落在河谷盆地、低山壩子、山麓緩坡或山泉充足的半山隘口。青山懷抱,碧水環流,避風向陽,朝向開闊,就是侗族居住地的主要特點。

       侗民很講究山與水的配置與諧和。他們把綿延起伏的山脈比喻為龍脈,把龍脈綿延至壩區或溪邊嘎然而止之地,稱為「龍頭」,龍頭前面是環繞的溪流和開闊的壩子,龍頭後面是起伏迭宕的山脈,侗寨就建立在這樣的地方,侗家人稱為「坐龍嘴」。村後山上多蓄有古樹箐竹作為風水林,鎮凶邪,保吉祥,祈福祉。溪澗流淌,隘口穿風,侗民擔心這樣會把財源帶走,福氣漏掉,他們便在溪澗上架設風雨橋,封住財源,攔截風水,以保安寧。故橋實為「風水橋」或「福橋」,是侗民族心靈危機感的平衡物,是侗家的「護寨符」。 山、水、樹、橋、亭,是侗寨的重要配置和文化符號,共同構成了侗族村寨的地理空間和文化空間。

       侗學家的這些理論和詮釋使我們興奮,地坪風雨橋的壯觀和精巧更讓我們折服。

       地坪侗寨位於黎平縣南端,現為地坪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02公里。南江河從寨子之間蜿蜒流過,河上有一座馳名中外的風雨橋,將三個寨子連成一體。我們是以考察者的眼光又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別緻、如此美麗的橋,所以看得特別仔細。

       這座橋全長56米,橋面寬4.5米。橋上建有長廊和橋樓,青瓦覆蓋,河中心用青石砌成一座橋礅,橋身置於石礅上,連接兩岸。橋樑下部分兩層,各由8根合抱粗的杉木穿榫連成一體,呈天平狀向兩邊懸挑。上部兩層,各由4根粗長杉木穿榫連成一排,架在礅岸之間,然後在其上面鋪橋板、建橋廊。橋廊左右兩側有梳齒狀欄杆,靠欄杆內側各架設一行長條凳,供行人憑欄觀景小憩。欄杆下面有一層向外挑出的檐,覆蓋青瓦,活像橋身長出的雙翅。

       橋上有一大兩小3座樓。高大的中樓建在河心石礅上,五檐四角攢尖頂,式樣與侗家鼓樓相彷彿。頂上安有葫蘆寶,下有如意裝飾。橋的兩頭各建有一座三重檐歇山式的側樓,樓與樓之間以長廊聯接。

       橋廊頂脊上彩塑雙龍搶寶、鷹鳳展翅、鴛鴦比翼等圖形,樓檐翼角彩塑各種珍禽異獸,樓頂天花板彩繪龍鳳鶴牛,廊宇內側承板彩繪歷史人物故事、侗胞生產生活情景、山水花草等壁畫,中樓四柱浮雕金龍繞柱,橋頭門柱鐫刻楹聯。

       風雨橋集亭、台、樓、閣於一身,形態各異,變化多端,組合成絕妙的力學方程式,處處讓人感受到別緻、新奇、節奏、韻律、勻稱與協調。

       風雨橋的亭內有茶水供應行人,橋頭掛有草鞋,由需要者自取,據說每到冬季,侗寨人還主動擔來柴火供人取暖。

       寨老告訴我們,侗族工匠修橋,從來不用圖紙,只用一種侗族同胞稱做「香桿」的小竹片比比劃劃設計建成的,不用一顆鐵釘,全部靠榫卯鑲嵌吻合,居然也能風風雨雨、歷久不衰。

       風雨橋旁是一個美麗的侗寨,一條小路曲曲彎彎通往寨子深處。這個依山傍水的寨子大概只有幾十戶人家,青灰的吊腳樓依山而立,錯落有致,各家的攔桿上吊著金燦燦的玉米,大紅的辣椒串,間或還有一條條剛染好的青色土布在竹竿上迎風招展。見了外來的客人,村民們臉上都露出純樸友善的微笑,如村旁流過的溪水。清清的溪邊幾人才能圍抱住的幾棵大樹,據稱是神樹,我們也各自在心裡許願,祈望有一天靈驗了,再到這個美麗的地方來還願。順橋邊拾級而上,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是一座精巧別緻的侗家門樓,進得門才發現原來是一所小學校。校舍儘管破舊,但一群天真爛漫的學童卻在快樂地嘻戲。雖然其教學條件如此簡陋,完全沒法與城裡的孩子比,但他們的童年卻有著城裡孩子們沒有的野趣。在這點上蒼天也還算公平吧!

       純樸自然的侗寨,獨特别致的花橋,靜靜流淌的溪流,滿目蒼翠的群山,令我們如臨仙境,如飲甘霖,心靈深處敏感的神經被它觸動,一種莫名的愉悅和感動在心中激蕩迴旋,讓我們有一種去親近它、了解它、揭開它神秘面紗的衝動……

       初到肇興

       告別了地坪,挾著對風雨橋的興奮和眷念復又登程,驅車40多公里,便來到了飲譽中外的「天下第一侗寨」——肇興。

       村寨座落在大山谷中,四面環山。高坡上除了古樹、竹林之外,便是滿山遍嶺的油茶林,還有順谷盤山層層疊疊的梯田。兩條山溪從大山的皺摺中流下來,在谷地的村寨中央匯合成河,曲曲折折地向西流去,順著山皺流出山外,匯入八洛河,再匯入都柳江。

       肇興的千棟吊腳木樓,就簇擁在溪河的兩岸、大谷的腹心裡,如擱置在一艘巨大的帆船上,停泊在山的海洋腹心裡。東南山高,好像是船之篙竿,東北的山略矮,好像是船之櫓板,這艘船好像正在揚帆遠航。一條主街通向東西,貫穿村頭寨尾,村巷縱橫交錯,人來人往,鬧熱非凡。

       傍晚,黎平縣委、縣政府的領導陪同我們品嘗侗家的風味家宴。席間,在座的縣政協張主席對鄧雪麗說:侗家招待女貴客的風俗之一是請她吃雞頭、雞腳、雞翅和雞屁股。初來乍到的鄧雪麗半信半疑,但為了表示對侗家風俗的尊重,便硬著頭皮按張主席開的清單,將一隻烏骨雞的相關部位通吃了一遍。飯後吳局告訴她,這是張主席即興杜撰的「民俗」……後來這成為我們之間傳說的一則輕鬆愉快的經典笑話。

       席間,我們還品嘗了一味「山珍」——青杠豆腐。青杠豆腐是黎平的特產之一,用山區青杠樹的堅果磨成澱粉製成,色澤灰黑透亮,是一種類似涼粉的膠體,彈性很好,口感滑爽。因製作不易,產量不高,營養豐富,是人們待客的佳肴之一,也是城裡人難得品嘗到的特色綠色食品。

       晚上微帶醉意的我們沿著清清的溪岸漫步,走在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上,聽著潺潺的流水和秋蟬的鳴叫,平復著從都市帶來的狂躁的心緒,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此時柔美動聽的歌聲響起,不知是從哪處吊腳樓上飄來,撩撥著我們騷動的心弦。這清越的歌聲,應和著山水之聲,應和著月色和樹影,也應和著月亮和星星的美麗。這就是侗鄉,是我們這些習慣了城市喧囂的都市人眼裡的烏托邦。

      

       第二天一大早,來迎接我們的張副縣長就鄭重其事地派旅遊局潘局長來住地請我們去「過早」(吃早餐)。「過早」的地方是當地人在肇興街口開的一個小吃店,兼賣雜貨和民族工藝品。吃的是「油茶」——首先將「陰米」(蒸熟晾乾的糯米,有的還染了彩色)用茶油(茶樹果實榨的食用油)炸成米花撈出,再炒花生米、黃豆等副食品,最後把粘米炒焦,再放些茶葉稍炒一下,馬上添溫水入鍋,加鹽煮沸,即是油茶水。吃的時候碗里放點蔥花、茼蒿、菠菜等,盛入油茶水,加些炸好的米花、花生、黃豆、豬肝、瘦肉等配料,有的還在油茶水中煮上小小的糯米粉湯糰,就是色、香、味俱全的油茶了。在侗鄉許多地方,這種別具特色的早餐,是侗家接人待客的必備茶點。

       肇興被譽為「侗鄉第一寨」,因而也似乎應該是「世界第一侗寨」,因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侗鄉。傳說他們的祖先是兄弟倆,現今此地95%以上的侗人是這兩兄弟的後代,均姓陸,分成五「斗」(五大房族)。 上世紀80年代初改「斗」稱「團」——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

       肇興侗寨是侗鄉文化、旅遊及社會民俗考察的名地。「不到長城非好漢」,同樣地,「不到肇興,等於沒有到侗鄉」,這是國內外人士幾乎一致的看法。法國、日本、澳大利亞、荷蘭、挪威、瑞士、加拿大及波蘭的旅遊者,對肇興侗寨情有獨鍾,造訪者絡繹不絕。許多國家的駐華大使,聯合國機構的官員和專家,都來過肇興。

       到地坪,看花橋;到肇興,看鼓樓。

       肇興的鼓樓群,是肇興侗寨的標誌物,由五座鼓樓組成。走進寨子,五座雄奇壯美的鼓樓立即聳立在眼前,給人一種神聖肅穆之感。每一座鼓樓彷彿都是周圍吊腳樓的領頭雁和保護神,共同構成了村寨的總體格局和亮麗風景。

       「鼓樓是侗族地區最有特色的建築,是侗寨的標誌,是侗族的象徵。鼓樓文化是侗族文化的重要方面。在侗族地區,尤其是在南部侗族地區,每一個村寨都建有一座鼓樓。鼓樓是村寨的公共建築,是族姓的標誌,是村民聚會、議事的場所,村寨和族姓的各種公共活動,幾乎都在鼓樓展開和進行,鼓樓在侗族地區所承擔的文化功能是多方面的,它的象徵和隱喻功能也是豐富的、深厚的。鼓樓凝聚了侗族文化多方面的特質,是侗族文化精神的最集中的體現。」 鼓樓,一般為密檐式(還可分干欄式、樓閣式、門闕式、民居式等)。下半像亭、上半像塔;下半部內外各有4根大木柱支撐起方形廳堂,四周有圍欄座椅,中間為石砌大火塘。上半部為5-11層的四邊形或六邊形的寶塔體,檐角高翹,樓頂小閣置一麵皮鼓,尖頂塑寶葫蘆或千年雀等吉祥物,樓頂檐角和封檐板彩塑繪畫精美。鼓樓全由杉木構成,條木穿套,縱橫結構嚴密。

       肇興鼓樓群在全國侗寨中是絕無僅有的。在穿寨而過的溪流上還建有5座小巧玲瓏的風雨橋,更增添了第一侗寨的魅力。1985年6月,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貴州侗族建築及風情展覽」,有30多個國家的使節參觀後驚嘆「中國侗族別具一格的建築藝術,不僅是中國建築藝術的瑰寶,而且是世界建築藝術的瑰寶」。

       路上,我們的目光又轉向了吊腳樓。

       在從桂林到肇興的路上,我們已經對其發生了頗大的好奇心,入住肇興後,更有機會仔細考察這傳統而又典型的吊腳木樓。

       參觀侗族同胞居住的吊腳樓前我們就知道一些它的發展史,特別是侗族著名學者余達忠教授寫的《侗族民居》一書,在侗族民居的人類學溯源上極有見地,筆者覺得應該向讀者摘要介紹:

       像其他民族一樣,史前的侗民族也是巢居(住在樹上)的,但在樹上居住,卻又必須下樹來覓食。每日上樹下樹,是極麻煩的,而且,為覓食又要不斷遷徙,又不是隨時都可以找到可以做窩棚來居住的樹木。漸漸地,隨著原始農業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居住不斷固定,他們便仿照樹上的窩棚的形狀,在地上,在他們種植的植物旁邊,建起了最初的固定的棲身之所——樹形的窩棚。

       這種原始住宅形式的「屋棚」,在侗族地區,現在都還可以隨處見到。其結構一般是六根樹樁牢牢插於地下,圍成一個長方體形的空間;中間兩根柱樁高於四邊的樹樁,用藤條把它們連接起來,以一根較大木條橫架於中間的兩根高樹樁之頂端,用藤條拴緊,使之連成一體,類似今天木房之「大梁」;再用數根木條斜架於正中的「大梁」和兩邊的矮樹樁上的橫木條之間,用藤條拴牢,如似椽狀;最後蓋上樹葉、茅草,周圍也用樹葉、茅草遮圍。這就形成了一個可以住人的最簡易古樸的原始「屋棚」了。

       後來的干欄式民居就是從這種簡易的屋棚發展而來的,先民們也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由山洞而樹上,由樹上而建屋於地上居住。但這時他們仍是以「房」為單位,按血緣居住在公共房屋裡。這公共房屋,就是最早的鼓樓。後來,家庭產生了,房族結構解體,人們以家庭為單位居住,逐漸從鼓樓搬遷出去,圍繞鼓樓建造起家庭的「干欄房」,從這以後干欄式民居,即「吊腳樓」逐漸發展,演進為現今的結構形式。

       侗寨的吊腳樓,如今已演變成屋頂蓋青色小瓦(從前大多用杉樹皮),其餘杉木建造,不用鐵釘或鐵質部件,柱間用杉木斜穿直套一起,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里里外外塗上桐油。吊腳樓一層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二層設卧室、帶窗的明亮堂屋、帶大排長凳的走廊供休息、做手工與待客,三層作居室與存糧儲物,房子四周還有帶樓檐翹角的吊樓。

       從眼前的實景,加上余教授的書,給我的一個特殊感覺的是,侗族文化中的建築文化,特別是鼓樓文化和民居文化,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縮影;通過這個時間隧道,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怎樣從「樹居」發展到「陸居」,怎樣從「茅屋」到「木樓(吊腳樓)」,直到現代的「洋樓」的。

       在肇興,我們還領略了侗家浪漫的「行歌坐月」風俗。月兒偏西之際,我們來到一戶姓陸的侗族人家。我們踩著咚咚作響的樓梯,上到二樓廳房,沿木凳一字坐開,與六七位侗族「臘漢」(小伙)、「臘面」 (姑娘)面對面交流。如水的月光灑在木柵欄上,英俊瀟洒的臘漢們手彈木琵琶,溫婉美麗的臘面們面含嬌羞深情款款唱起了侗家情歌,如清泉在每個人的心中流淌。這源於自然的天籟之聲深深地牽動著來至大都市的客人們的心。幾首歌唱下來,氣氛漸漸融洽,我們之中的「業餘歌唱家」也應邀表演,躍躍欲試,渾然忘我。欣賞完情歌對唱,熱情的主人還端來了甘冽的家制米酒和美味的土雞粥。在深情的歌聲中,在無拘無束的歡呼笑語中,我們深切地體驗了侗家人的純樸與真摯。

       驚嘆堂安

       第二天,我們參觀肇興鄉管轄的堂安村。

       堂安坐落在肇興東邊的山坳上,背靠「弄抱山」。

       太陽即將消失在遠處山際線下,我們走在堂安村頭的梯田之間。窄窄的田埂,自山頂林間流淌下來的嘩嘩清泉,生機勃勃的秧苗,正在灌漿的稻田,構成一幅迷人的黃昏風景畫。田間小道上,走著一位勞動歸來的侗族婦女。只見她身穿青黑色侗家便裝,肩上擔著扁竹筐,內裝紅彤彤的辣椒和碧綠綠的青菜。徐文雄的攝影鏡頭不由自主地聚焦在她的身上。見此情形,這位侗家女子顯然很害羞,一面舉臂掩面,一面疾走飛奔。徐文雄連喊停、道歉或解釋都來不及。或許這正是世外桃源般的堂安民風純樸的一個生動例證吧。

       夕陽如金子般灑滿了美麗的侗寨,暮歸的老牛,挑擔歸來的侗家婦女,綠色環抱中的吊腳樓飄起的炊煙,井旁嘻笑擔水的姑娘,鼓樓坪上逆著夕陽遠眺山外的侗家孩子,在敞開的樓廊上靜靜織布老婦人,構成了一幅動人的風景畫。當鄧雪麗把鏡頭對準井旁的姑娘,她們竟害羞地用手遮住臉,而臉上仍帶著純靜溫婉的笑容。這笑容定格在我們的腦海里,成為一種珍貴而溫情的回憶。

       堂安侗寨居住著侗族村民160餘戶,800多人,散居在「班柏」、「幾定」兩支山脈和「貴近」沖,房屋大多數取南北向。全寨人以贏、陸兩姓為主。侗族無文字,根據侗族長者的口碑資料,該寨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堂安侗寨四面青山,峰巒疊嶂,阡陌縱橫,梯田層疊。山腰間的民居依山就勢,吊腳懸空,井然有序。寨中的鼓樓是寨民心中的吉祥物,認為可以扣住侗家人的靈魂。寨中小徑曲曲,四通八達,均用青石板鋪墁。鼓樓與戲樓、歌坪形成三位一體,凸顯著侗族村寨的特徵。

       堂安侗寨的鼓樓、戲樓、吊腳樓、古墓葬、古瓢井、石板路,以及水碾、石碓、紡車等古樸典雅的實物,讓參觀者著迷,他們被這些蘊藏著深厚的侗族文化內涵的實物所吸引,紛說堂安侗寨是人類返璞歸真的範例。細細品味堂安侗寨這些富於文化意味與人性情愫的實物,彷彿可以感覺到那些逝去了的悠遠歲月,那些在都市已不能感受到的古老淳樸的生活正從容澹定的從凝凝的夕陽中浮現出來,讓我們這些生活在紛紜囂張的都市中的現代人感受到了一種溫情、一種寧靜、一種淡泊,感到疲憊浮躁的心靈找到了棲息的詩意之地……

       九條出寨子的路口都建有重檐歇山頂的寨門,斗拱上層裝飾以交錯疊覆的三層鋸齒邊,主樓檐下的靈格周圍,彩繪雙魚、孔雀、鳳凰等圖案。各個寨門上饒有風趣的對聯舉目可見,西向寨門的冠頂格楹聯格外引人注目,其上下聯和橫批是:

國泰民安

堂開似虎千年保東泰

安閭如獅萬代守西平

       堂安寨子中還有禾晾、穀倉、水碾、石碓、魚塘、井亭、榨油房、祭薩堂等建築物和附屬設施,都具有它們的獨特文化個性。

       上台階處,一條四季長流的清泉,流入用青石打製成的二尺見方、帶把的石斗中,石斗下用多邊形石礅支撐,清冽的泉水在斗中聚滿,又從左右凹槽流出。這裡的侗家人把這種帶把的斗井稱為「瓢井」,因為它的形狀如同木瓢,形成一道令人驚嘆的風景小品——堂安之水天上來!

       這股終年不竭的山泉,自杉林中流出,流經田地,沿著陡峭的石板路旁人工修建的明溝,流進瓢後又嘩嘩流出,全寨人都在這裡取水飲用。從取水點流出的水,一部分流入鼓樓前消防塘(也是風水塘);另一部分隨地勢沿明渠往下自流,流經家家戶戶門前。

       和其它寨子一樣,堂安寨子里也有風水塘。美中不足的是塘中的水不是活水,這可能是侗寨的普遍問題。和縣旅遊局的同志探討,他們說縣裡也準備對這些水塘進行改造,堂安作為侗族文化生態博物館是首當其衝要進行改造的試點。我們不由得想:堂安有這麼好的水源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呢?假如把水資源合理利用起來,比如將之與河水、井水連成一體,搞成一個活水系統,做成類似雲南麗江、隆里古城的水景,它必定能為侗鄉景緻錦上添花。侗鄉隨處可見的水車可利用起來作為引水工具,它同時也是一道獨特的鄉野風景。如果沒有條件改造成活水系統,也可在塘中種一些象荷花、水葫蘆之類的水生植物,再放養一些魚,既可凈化水質,又可美化環境。如果我們換位思維,侗寨原來臉上的一塊疤,就可變成臉上的一朵花,變成為侗寨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由於這古樸而原始的遺迹,由於這鮮明而濃郁的民族特色,使堂安被選中成為中國與挪威兩國政府的合作項目——堂安侗族文化生態博物館。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生疏的名詞——文化生態博物館。後來才了解到,所謂「文化生態博物館」,是1971年產生於法國的一個博物新概念,與傳統博物館絕然不同:其核心是「遺產」而非「藏品」,包括文化遺產、自然景觀、建築物、可移動實物、傳統風俗等一系列有價值的文化因子,是特定群體的物質和非物質的全部文化內涵;其空間不是某一建築物,而是一個區域。

       據說貴州省還有由中國和挪威共同建設的有另外三座生態博物館:貴州六枝梭戛生態博物館,貴陽花溪鎮山村生態博物館,貴州錦屏隆里生態博物館。

       見識紀堂

       堂安之後,參觀紀堂。據說它是以濃郁的侗族風情和別有情趣的迎客形式而遐爾聞名。可惜我們這些不速之客卻是無緣見識了。

       紀堂的特色與其他侗寨差異不大,唯一使我們驚奇的是它座落在高山之巔。這樣,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都留下了一幅無比巨大而精美的立體畫卷:侗寨在山麓(肇興);侗寨在山腰(堂安);侗寨在山巔(紀堂)!

       紀堂屬肇興鄉,離黎平縣城約40公里,一個美麗的侗寨。吊腳樓散布在起伏的坡面上,房前屋後,被稻田和綠色植物所環繞,宛如綠色海洋中一座座美麗的小島。

       紀堂一共有三座鼓樓,一座在塘明,兩座在新塘,尤以塘明鼓樓最為壯觀。據說這些鼓樓始建於明嘉慶十七年(1538年),經數百年風雨,曾多次修整,至文革間遭到嚴重破壞,僅存空架,80年代初三座鼓樓修葺一新,重現風采。經專家認定,紀堂鼓樓是侗族鼓樓中的精品,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紀堂鼓樓前,一隻高僅及腰的黑色小牛犢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只見它不慌不忙,不跑不逃,神情悠閑,稚態可掬,友好地品嘗著鄧雪麗餵食的青草,亦步亦趨地尾隨著我們。我們大家都被這隻小牛犢的優雅儀態所迷倒,紛紛與之合影留念——它成了名符其實的紀堂風情與優美生態的「形象大使」。

       鼓樓的對面是古老的戲樓,中間有寬敞的歌坪。每逢節假日,侗家男女老幼聚集歌坪,舉行踩歌堂、吹蘆笙、抬官人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戲樓里則演出侗家人自編自演的侗戲,一唱數晚,舉寨同樂。

       聽說侗家最好客,只可惜我們來得不是時候,否則我們也可以不只和小牛犢嘻戲,而是融入到侗家的歡樂之海中去了。

       感受古城

       經過長途跋涉,傍晚我們終於到達了黎平縣城德鳳鎮。

       傳統生活的影子

       考察進行了幾天。給我們的最初感覺是,這裡的生活方式像是處於現代生活與傳統氣息的「夾皮溝」里:傳統氣息非常濃厚,現代色彩也在蔓延,現代生活與傳統文化氣息水乳交融、交相輝映,使人恍如置身奇妙無窮的時空隧道。

       黎平縣城給我們的第一感覺是,似乎人人會講普通話。我們不免有些奇怪。吳局告訴我們,黎平縣城號稱「小北京」——德鳳鎮方言與北京話較為相似。這種類似京腔的「語言島」現象,孤立地存在於德鳳鎮,出縣城5里以外,方言就迥然不同。曾有幾個語言專家分析論述過:「黎平城關人說話,只要在捲舌音和平舌音、唇齒音和舌根音、前鼻音和後鼻音、鼻音和邊音四個方面稍加註意,速度放慢,就充得上普通話了。」

       我們還聽說,其間有一個悲壯動人的故事。

       明朝正德年間,有位老先生陸洙,字滄浪,在京師(今北京)因得罪宦官被敲掉門牙,流放偏僻的黎平。《黎平府志》載:「滄浪磊落不羈,正德年間(1506—1521)以詩聞於上,待詔金馬門,晉工部侍郎。以詩諷逆劉謹,謹怒,中傷之,折其齒,流五開衛黃團驛」。

       陸滄浪被流放到五開衛後,五開衛的長官見其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便令他在郡中傳道授業解惑當教授,悉心教誨子弟。從此,陸滄浪先生便開創了黎平教育文化之先河。

       陸先生因缺牙少齒,講話不關風,教學生認字時,一些字的讀音就走了樣。最明顯的是:「吃飯」的「吃」讀成「七」;「颳風」的「風」讀成「烘」;「英雄」的「英」讀成「因」;「男子」的「男」讀成「蘭」。弟子們習慣成自然,以訛傳訛,傳播開去,就形成這獨特的「語言島」現象。陸先生明明知道自己讀走了音,但也無可奈何——「心有餘而齒不足」。從陸滄浪這第一代先生開始,以後他的學生,他的學生的學生,一代傳一代,代代相傳,將錯就錯,直至現在,雖然推廣了正規的普通話,但日常口語還是一仍其舊。

       陸先生從教書的那天起,就由學生家長輪流供飯,每個學生供養一天。陸先生因缺牙齒,飲食十分困難,學生家長多以軟食供奉,雖是千篇一律,但在品種花色上不時變換,倒也適合陸先生的味口。郡中有一顧姓人家,獨出心裁,將本地特產香禾糯米蒸熟晾乾,然後炒脹,用五花豬肉、花生米、香菇、核桃仁剁碎,再加入蔥、姜、蒜等佐料與雞蛋拌勻,用手捏緊打圓如核桃大小,然後蒸熟,揭蓋時芳香四溢,食之既容易咀嚼消化,又利於滋補身體,陸先生非常愛吃。因此物專為陸先生製作,無名,且是圓形,「圓子」或「滄浪圓」的稱謂便流傳開來。

       陸洙在黎平逝世後,葬於德鳳鎮北門外,人稱「陸公墓」。城內文星樓下設二賢祠,供奉陸洙及唐朝王昌齡。陸公墓至今完好無損,為文物保護單位。

       黎平是貴州省四大歷史文化古城之一,悠悠然已有六百餘年歷史了。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黎平置古州八萬軍民總管府。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總管府廢,設上黎平長官司,黎平由此得名。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廢長官司,建五開衛於五堖寨(即今黎平縣城駐地)築衛城,實行軍政統管,轄16所380屯堡8驛14長官司。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設黎平府,實行軍民分治,府衛同城。黎平至此成為貴州東南重鎮,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其作為一座有悠久歷史的古城的地位正式奠定下來了。

       黎平老城區以翹街為代表,以明清風格為主的古建築群聞名。現有古城方圓1.5平方公里,即使加上解放後發展起來的平街等等,黎平縣城也不過4.7平方公里。

       考察開始之初,好客的主人首先安排我們觀看位於翹街的中國革命勝地——紅軍長征時召開「黎平會議」的舊址。當然還有一些位於古城翹街上的其他景點和景物,如兩湖會館、陰沉木等。會議舊址是上個世紀30年代黎平一個商人的店鋪兼住宅,名「胡榮順商號」,很精緻,典型的明清時期古建築。

       翹街,兩頭高,中間低,形如扁擔,故而得名。這條街保存了相當完整的明清兩代的建築物。步入其間,只見一排排封火牆、一座座四合院,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對於這種空斗式建築並有翹角裝飾的封火牆,地方俗稱「馬頭牆」。牆上的彩繪和門窗的裝修都具有濃厚的地方特點。這裡的大街小巷用石板鋪墁,上上下下以石梯連接,左所坡、馬家巷等10餘條小街小巷,還保存著用條石、卵石鋪成的路面,古色古香,發人幽思。

       翹街最有代表性的建築物,當數那幾十座木結構的四合院。這種四合院,四面封火牆高築,平面如方印,人們習慣把它稱為「印子屋」,左家巷的左家四合院就是典型的代表作。

   穿行在黎平城的曲曲折折的深巷裡,我不由想起侗族作家、學者余達忠在一篇小說中對黎平城的描述:「它列築在五座低緩的山堖上,一條平緩的大川剛好成了它的中央大街,房子很有層次的築在緩坡上,一長排一長排的,錯落有致,把巷子拉得很深、很曲折,讓人想起一些悠遠的往事。光線再清晰一些你發覺,許多房子都是那些老式印子房,房檐高高的翹著, 用厚重的古青磚砌成,勾著細細的筆直的白灰條,精緻秀雅的木房就鑲鉗在這厚重高矗的封火牆裡,象睡在老祖母懷裡的寧馨的孩子,和諧而又意味深遠,你體驗到了時間的悠遠和歲月的蒼桑,或許會生出一份詫異,是誰把一段悠遠的歷史遺棄在這深遠的大山裡呢……」

       黎平古稱泉城,城內有七十二眼泉井,如鑲嵌的七十二顆珍珠,汩汩湧出的泉水,在城內溝巷間曲折穿行,使全城瀰漫著濃濃的濕濕的水意,顯示出濃厚的江南古鎮的氛圍。

       黎平縣城的地形地貌是兩山夾一江,處在山的懷抱里,地形自東向西傾斜。東面的南泉山、鳳形山高數百米,植被完好,林木蒼蒼,孕育了豐富的地下水源。黎平城內古井泉源比比皆是,雖然近年的城市建築阻斷了部分地下水的流動,但在翹街、平街的低洼處,至今仍有數以十計的井水或地下泉供人們汲飲洗滌之用。湧出的地下水形成一條小溪,日夜吟唱著從古建民居間蛇行而過。今天自來水雖已通到每家每戶,但還是有部分居民習慣汲用井水,或桶裝擔挑回家,或到井台浣衣洗菜。井泉活水如乳汁、似甘霖,晝夜不息,哺育著世世代代的黎平人。

       古井中最著名的神魚井座落在黎平縣城平街神魚井路,距街口約百米。在不斷沖冒滾涌的泉水中,水草飄飄,群鯉游弋。井口周圍建有石質圍欄和井台。因水量很大,井水一直上溢到與地面持平的位置,溢出的井水以一導流溝引向旁邊的下水道。雙手掬水喝上一口,頓覺清甜甘冽,通體舒泰。

       明朝末年的抗清名將何騰蛟的家就在附近,民間傳說他出生時,其母夢見一條鯉魚跳出神魚井,化作一道金光飛入家中。因此,黎平人認為,神魚井是一口神井,它的井水具有神奇功效。

       考察的另一重要內容是南泉山。此山位於黎平縣城東南部1.5公里,山頂海拔853米。終年流泉,古木森森,南泉山寺掩映林間,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黎平的歷史名勝之一。

       《黎平府志》載:「南泉山疊峰叢林,明建三寺于山,遊人絡繹不絕,為最名勝。山有八景:古松若虯、曲曲盤空、石龍吐水、雙井靄霧、桂苑秋香、空中樓閣、孤頂浮嵐、夕陽返照。有泉出大殿左側,酷暑飲之極清涼。」

       南泉山林木蔥蘢,四季常青,名樹繁多。有香果樹、楓香、紫玉蘭、楠、樟、松、柏、杉等,四季花開,清風飄香。通山小路兩旁有兩株較大的楓香樹,枝椏相錯,並且具有雄雌特徵,形如一對情侶,人稱相思樹。

       南泉山主山道,鵝卵石鋪就,逶迤而上,共有九彎十八拐。山腰行道旁有「點蛟亭」、「南泉福地」,寺左腋有八角亭。亭外有四方水池3眼,一供飲用,二備盥洗,泉水由石龍嘴裡湧出,泉水清澈,四季長流。

       深藏林間的南泉山寺是具有明清兩代風格的建築群,既有明代的端莊持重,又有清代的玲瓏秀麗。寺有3殿,建於山腰,依山取勢,層層而上。第一層為大佛殿,第二層為靈官殿,第三層為寶頂庵正殿。殿中有天香閣,南明兵部尚書何騰蛟幼年曾攻書於此,他讀書時「蘸墨吃棕」的故事至今廣為流傳。

南泉山寺,明初經始,旋毀於兵。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黎靖參將李思忠倡捐重建。清嘉慶年(公元1796年)重修。山寺曾是鄰近的黔湘桂三省邊區群眾的朝拜聖地,每年觀音誕辰仍吸引著數以萬計的信徒。現有兩個居士暫時打理,為來客抽籤卜卦,並提供風味獨特的素宴。

       寺外約百米的山腰,巨大的栗樹與松樹下,有一眼龍泉,一道清泉不舍晝夜,自一石龍嘴中汩汩湧出。黎平許多居民相信此泉有消災祛病之功效,每天不辭登山勞苦,以桶、瓶取水飲用,男女老少,絡繹不絕。

       孫悟空跳上雲端看黎平

       雖然是第一次踏進黎平,雖然是五天半感受一千年,但訓練有素、有著豐富職業經驗的團隊成員,從他們的感受和認識中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黎平目前困難重重,但黎平大有希望!黎平的幹部和百姓決不甘心久列「後茅」。

天生麗質絕難自棄,旅遊聖地蓄勢待飛!

       當然,騰飛是有條件的——首要條件就是調整思路,重訂戰略,溶入競爭,異軍突起!

       這十六字的思路,在賽納團隊的策劃報告中,濃縮地反映為「營銷黎平」的一整套戰略和策略,並細化為黎平整體發展戰略的核心理念和戰略措施。

       因此,我認為,這次策劃黎平,最突出的特點,最有價值的貢獻是,從思路上、理念上、理論上,調整和深化了黎平縣的整體發展戰略。

       按黎平縣的要求,本次策劃是一個「三合一」的工作(黎平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旅遊發展戰略、縣城規劃設計指導綱要),是一個戰略性前瞻性極強的系統工程。

       研究了他們的策劃方法和策劃思路後,我發現了他們的「看家法寶」:以超越常規的思維方式,對策劃對象進行戰略和策略、理念和操作等多層面的分析和整合。

分析策劃對象不囿於該對象,避免就事論事,而是「跳出去,看回來」,跳出區域來策劃區域,跳出黎平策劃黎平,跳出旅遊來策劃旅遊,跳出規劃來進行規劃,跳出設計來指導設計。——鄧雪麗把超常思維這一法寶運用得淋漓盡致。

       運用這種思維方式,針對新的社會實際和黎平的特殊情況,賽納團隊運用了獨具特色的策劃方法:

       通俗地說,團隊的第一條策劃方法叫做「學一次孫悟空,跳上雲端看黎平」,就是說,要用高起點、大視角的戰略眼光審視策劃對象。

       宋朝改革家王安石詩曰:「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是王安石的經驗之談。做戰略策劃,沒有戰略眼光是做不好的。就是說,儘管是做一個偏僻之地縣級城鎮的戰略,與大城市大地域比起來純屬「小巫見大巫」、「微觀又微觀」的東西,但也要看清天下大勢,看清戰略方向,否則,必定眼光淺短,其行不遠。因此,團隊按照「球、國、省、州」 的順序和範圍,反覆地觀察、分析,反覆地跳出去、看回來,最後得出黎平縣發展戰略的核心理念。

       如此遠大的眼光,其實是把全世界一體化,把地球看成一個巨大的村莊,把黎平縣看成是「村裡的一座小院落」——把村裡的情況搞清楚了,自家的小院如何建設心裡就有譜了。賽納團隊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進地球大村,數黎平家珍」,盤點黎平的資源,尋找戰略的框架和理念。

       據黎平的同志介紹,許多幹部過去在觀察和決策黎平的工作時,一般只在本縣、本州的範圍內,最多在省內觀察,很少在國內,更少在世界範圍內觀察黎平的優勢和劣勢。俗話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只有站得高,才能成竹於胸,對策劃對象進行科學準確的觀察和判斷。

       馬王爺三隻眼睛看黎平

       民間傳說,馬王爺有第三隻眼睛,不僅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而且看得入地三尺,入木三分,洞察一切,明察秋毫。

       團隊的第二條策劃方法就叫做「當一回馬王爺,三隻眼睛看黎平」,就是說,要用深度的眼光和特殊的視角來考察策劃對象。

       賽納團隊運用這個「三眼法」,首先是從「視野」上表現為極度的開闊:「看天、看地、看同類」,一隻眼睛看天上(世界的大勢和中國的大勢,貴州省的大勢和政策,黔東南自治州的大勢和政策),一隻眼睛看地下(黎平縣方方面面的實情),一隻眼睛看同類(毗鄰地區和類似地區的套路),看看有什麼新的與眾不同的路子可走。此其一。

       當然,「三隻眼睛看黎平」,主要還不是只盯住這三個焦點,其更重要的含義是在「視角」上表現出其特殊性:用新的眼光、新的視野、新的角度、新的思維去認識策劃對象,而不為傳統的、習慣性的思維所束縛。 「三隻眼睛看黎平」,只是一個形象的說法而已。此其二。

       團隊為了統一思想,扭轉原有的思維定勢,在最終形成的策劃報告中,在與黎平幹部的交流中,反覆強調了轉變思維,共同調頻,並具體化為四個「跳出」的辦法: 跳出封閉,從中國和世界的大趨勢出發把握黎平社會經濟的發展;跳出單調,從現代產業嫁接與融合的新趨勢出發把握黎平旅遊業的發展;跳出陳規,從運營城市的角度和高度把握黎平縣城鎮的發展;跳出狹隘,從文化板塊的特點出發把握黎平社會經濟的發展。

       跳上雲端三隻眼睛看黎平之後,賽納團隊形成一個概念:無論在大西南,還是在全中國,甚至在全世界,黎平文化板塊都是一個突出的亮點,必須保持 和增輝這一亮點。

       二進黎平,挖地三尺

       夜醉地捫,並非貪杯

       「二進黎平,挖地三尺」的一項重大活動就是深入侗鄉的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村寨,去切身地體驗並理性地認識侗族文化的真諦和精髓。

他們選擇的第一個目標是侗戲之鄉的茅貢鄉地捫村。

       到地捫首先要經過壩寨等地方,一路上我們真像是遨遊在侗族風情畫廊之中。

       壩寨位於黎平西北約20公里通往榕江的公路邊,是一個如詩如畫的侗族聚居區,由沿山谷延綿的幾個侗寨組成,地處以富庶著稱的「天府侗」地區。只見平緩的坡地間,是貴州難得一見的寬闊平壩,金色的稻浪在一塊塊精緻的田疇間奔騰,儼然天女織就的侗錦。在壩子與山麓交接的邊緣,是美麗的侗寨:穀倉、曬坪、寨門、魚塘、杉林、遠山、近水,構成童話般的仙境。車子溯溪而上,高大的鼓樓、精美的花橋與一棟棟干欄式建築物在窗外掠過,加上無處不在的水車、牧童、少女,宛如打開了一幅天人合一、古樸神妙的風情畫卷。

到達茅貢鄉政府後,換乘鄉里唯一的那輛「渾身都響只有喇叭不響」的吉普車,時任鄉長的楊志勛同志陪同我們,沿著一條布滿大大小小石塊的崎嶇山道,走走停停,有時還要下來推車或步行。5公里的路程花了近一個小時,到達地捫村寨門時我們停車留影。「豆芽!」 下車時不知誰驚叫了一聲。聚攏細看,不知何人何時何故,在吉普車的座位下遺撒了些綠豆籽,這些小生命竟然依託車內的一點點塵土,蓬蓬勃勃地躥將起來,為數約百株,纖纖玉立,青青可愛。觀者無不嘆服:大概只有在黎平這樣天人合一、恍若世外桃源的環境里,豆芽才能以這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在車中生長出來。司機解釋說,吉普車運輸過豆類,遺撒了些豆豆,土壤(塵土)、氣候適宜,它們便生長起來。歡樂的團隊給這輛車命名為「長豆芽的生態汽車」。

       地捫村是著名的「千三侗」的故鄉,是五個沿山谷串珠式分布的侗寨之一,座落在海拔約800米的深山之中。這裡侗寨、鼓樓、花橋依山傍水、層層錯落,村頭清泉涌流,水車旁溪流淙淙,稻田魚塘相間,曠野兒童牧鵝,恍若世外桃源。

       侗民告訴我們,地捫侗寨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了,在千年來的發展歷程中,它還獲得了文化上豐富的象徵意義,它成了最早遷徙來,後來發展為一千三百戶人家的一支侗家人生命的總根、文化的總根——地捫由此號稱「千三」,所有地捫村以及由這裡遷徙出去的侗民,都稱自己為「千三人」,許多村寨的歷史也都是從地捫開始的。「地捫」是侗語的音譯,意為源源不斷湧出的水,也可以理解為象韭菜一樣發蔸的地方。這是一個充滿隱喻色彩的地名,揭示了地捫是千三人的生命總根的文化地位。每年,「千三人」都要到地捫來走親訪友、尋根祭祖,天長日久便形成一個節日——「千三歡聚節」。「千三」,在黎平的侗族地區,已經成了一個具有特定意義的文化符號。

       我們現在已經無法知道「千三節」是從什麼時代開始的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千三節」是祭祀薩神而發生的,而且,直到今天,祭薩也仍然是「千三節」的最重要內容。

       春節之前,寨老們就向屬於「千三」的村寨茅貢、臘洞、登岑、羅大等發去傳牌,正式邀請這些村寨回來尋根祭祖。各家各戶也早早向親朋好友們帶去口信,邀請他們來地捫過節。

       寨老發出的傳牌是一種請柬,是用地捫自製的精良的構皮紙書寫的,象一張小開的告示,地捫人把這種請柬稱為傳牌。傳牌不發給個人,而是發給整個村寨,由寨老向村寨傳達。傳牌邀請的對象也不只是寨老,而是村寨全體。得了傳牌,「千三」的寨子就開始為參加「千三節」進行準備。一般情況下,寨子里要帶一支蘆笙隊,一支歌隊,一個演出隊,很多時候還有一個戲班和鬥牛。在寨老的帶領下,扛著旗幟,放著鞭炮,浩浩蕩蕩地到地捫來參加「千三祭祖節」。

       祭掃之後,千三各寨就集中在宰母寨前收了禾稻的乾田里「踩歌堂」。

「踩歌堂」是侗鄉南部地區普遍盛行的一種大型集體歌舞娛樂活動,在侗語中又稱「哆耶」,主要以集體歌唱為主。在南部侗鄉,只要進行集體慶典或集體交往,就一定要進行踩歌堂。從某種意義上說,踩歌堂是最能體現侗族文化精神的文化活動。我們認識侗民族,認識侗民族的文化精神,就一定要把握侗民族凝聚力強、和諧一致、親和團結的品質。踩歌堂就是最能體現這種品質的文化活動。

       踩歌堂是一種古老的文化活動。宋代詩人陸遊在他的《老學庵筆記》中,就有關於侗族踩歌堂的記載:「在辰、沅、靖諸蠻,仡伶……農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數人吹笙在前導之。」

       侗族學者余達忠教授從哲學的高度和深度總結了侗族的這些活動:「直到今天,地捫都還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傳統的農業耕作社會,它的所有節日文化活動,都烙上了農業耕作社會的深深的印記,葆有農耕社會的典型特點,這些印記和特點,就決定了地捫是一個古老的、古樸的村寨。尤其在今天,在傳統的農業文明逐漸被現代文明消解、顛覆的今天,這種古老性、古樸性就越發顯得可貴和值得珍視。可以說,地捫是古老的農業文明在現代社會中的最後的,也是最完整的遺存。」

       到地捫那天,由於我們是不速之客,所以沒有遇到「攔路酒」儀式。據陪同我們的茅貢鄉楊志勛鄉長說,幾乎每一個侗寨在迎接客人時都有唱「攔路歌」喝「攔路酒」的儀式,而以地捫為甚。

「攔路」對歌活動都在寨門前舉行。由地捫坳下來在半坡建有一座形式古樸的寨門,用杉木建成,用桐油塗髹過,鏤刻有侗族特色的花紋,寶頂有飛檐翅角。寨門是一個村寨的重要標誌。村寨的許多活動,尤其是寨與寨之間的文化活動,是從寨門開始的。

       侗族地區兩寨之間,有集體結交、集體作客(侗家叫做「月賀」)和青年男女互去對方寨上唱侗歌、唱侗戲、探訪、聯誼的習俗。如兩寨之間有婚嫁,男方要請一些青年人去女方寨上接新娘,女方也要請本寨的青年人把姑娘伴送去男方寨上。每年甲寨的人到乙寨作客、探訪或是迎娶新娘的時候,乙寨的青年男女就藉此機會,在進入本寨的必經路口、寨門前設置板凳、竹竿、樹枝、繩索等障礙物,把路攔起來。主寨的姑娘們攔住客方的後生,或是主寨的後生們攔著客方的姑娘,唱「攔路歌」。歌中列舉種種攔路的「理由」。接著,客方的姑娘或後生們唱起「開路歌」,逐一「駁倒」對方攔路的借口。為了不讓客人進寨,侗族姑娘們站在大路中間唱道:

       「我們正忌寨,

       昨夜寨里下貓崽;

       剛下貓崽生人不能進,

       今天回去明天再轉來。」

       客人們當然不能善罷甘休,唱開路歌請求開路:

       「你們莫忌寨,

       這個月份不會生貓崽;

       若是真生貓崽你們交好運,

       不必忌諱太多快把寨門開。」

       每唱完一首歌,姑娘們就拆去一樣攔路的物件,直到把障礙物完全拆除乾淨,客方才得進寨。這樣一唱一答,你來我往,歌聲清脆,氣氛熱烈。「路障」拆除後,主方的姑娘們雙手端著酒杯,一邊唱歌一邊向客人敬酒。迎客的其他姑娘也迎上來,熱情地簇擁著客人進寨。

       進入地捫時天色尚早,我們便在這世外桃源暢遊起來。

抬眼望去,全寨都是南方民族普遍都建造的那種干欄式木樓,但一條村巷一條村巷走過後,你會發覺找不到兩幢完全一樣的木樓。建在平地上的、建在台塬地上的、建在溝坎上的和建在坡墁上的木樓,是完全不一致的。它們各依地形地勢而建,層數、高度、形狀、進深都因地形地勢而各有不同,而每幢木樓都要有一條青石路通向它,這就使村巷特別多,特別幽深曲折,而且因為地勢過於狹窄,各家的木樓都儘可能向空間發展,利用空間架挑出廊檐或樓道來。常常是前一家的後檐和後一家的前檐相挨接,相互抬手就可以接觸,村巷就在挑出的廊檐或樓道下蜿蜒,走著走著感到是走進一戶人家了,但突然一個轉折,一道強光透過來,原來上到另一片台地上了,一幢高高的吊腳樓就那麼矗矗的直立在你的面前,我們上了幾級青石台階,又走進一條更幽深的巷子中……我們感覺到是穿行在深遠的日子和幽深的歲月中。淡淡的陽光透過灰暗的雲層照下來,地面的潮汽慢慢蒸涌,空氣里漂蕩著一股儼儼的鄉村特有的氣味,那是從溪塘里蒸發上來的雨水的濕漉漉的腥氣,是從翻犁的土地上散發出來的澀澀的濕氣,是發酵了的豬、牛、羊糞的濃郁的酸氣,是四野的各種植物送來的清新爽潔的芬芳,是一幢幢的木樓里積滯的樹脂的陳舊的香氣……一開始,會覺得這氣味有些怪異,濃濃的熏人,當猛力的吸了兩口之後,會感覺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清爽、純凈,這是在擁擠嘈雜的都市不能體驗到的,在書齋里和課堂上不能感受到的。村子是那麼安寧,木樓靜靜佇立,村巷裡沒有一個人,甚至沒有一隻家禽在遊走,但我們感到日子是在進行著的,是沿著這一條條的村巷在進行著的,象水順著河床流動著一樣。水由這一段河床流向那一段河床,它也依然是水,依然保持水的本質,那麼,日子由這一條村巷流向那一條村巷,它也依然是日子,是行進著的日子,這也正象瀰漫在空氣中的氣味,我們是無法辨析出哪一縷是雨水的,哪一縷是植物的,哪一縷是土地的……

       倘徉在地捫如詩如畫的村寨田園間,徐文雄大拍其照。不知何時膠捲已全部拍完,身邊卻聚集了七八個孩子,從溪畔到田間到曬坪,再到村長家,耐心十足地跟著徐文雄,爭著讓他給他們照相。孩子們用臟乎乎的小手揩去鼻涕,並試圖用力擦凈臉蛋。有幾個孩子剛換了牙,牙床豁了一個小黑洞,但眼睛卻非常明亮和無邪。他們歡快地喧鬧著、擺出各種姿勢、擠成一堆,等待攝影師拍照。但事後徐文雄告訴我,他只有不停對著他們空按快門,因為膠片已經沒有了,但又不忍心讓這群天真無邪、充滿企盼的孩子們失望。每按一次快門,孩子們就一齊發出「耶」的歡呼。只要能給他們帶來快樂,多按幾次快門,即使是空拍又有什麼關係呢,頂多只是善意的「欺騙」吧。

   當夜,我們一行都住在李村長家。我們,李村長一家,帶領我們來此做客的楊志勛鄉長,還有李村長邀請來的滿屋子的其他客人(寨老、姑娘、後生),都在村長家的堂屋裡歡聚。侗族的干欄式民居,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非常重視公共活動空間。作為公共活動空間的樓廊和火塘,在侗族民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侗家人的日常家庭生活,主要是在堂屋裡火塘邊展開的,而作為私人活動空間的卧室,則顯得很不重要,它僅僅是睡覺的處所而已。因而,在侗鄉,任何一幢木樓,哪怕逼窄、狹小,寧可一家人擠在一間房裡,但一定要有堂屋和火塘。

       在侗族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普遍謙和有禮。侗胞在田埂或山間小道上與陌生人相遇,必定停下、側身,讓對方先走。如果要從你面前過,必定很有禮貌地說敬語:「從你面前過!」告別時一般都說:「蛇貝(慢慢走)」。在千三節、蘆笙節和其它重大節日期間,招待外來客人到家裡食宿,更是一件為家庭爭光的事情,並且邀請的客人越多,就越值得自豪榮耀。這兩種禮貌,在地捫那天,尤其在這個歡樂之夜,我們都體驗到了。

       地捫之曼妙當然少不了侗族大歌。「歌養心,飯養身」,這是我們在黎平,在地捫聽到最多的侗族諺語之一。侗鄉是音樂的天堂,歌的海洋,大歌流傳的村寨就是一所所民間音樂學校。地捫村300多戶人家就有30多個歌隊,隊員近千人。孩子生下來,會講話時就開始學唱歌。村寨里的歌師無疑是歌者的靈魂人物,在村裡享有崇高的地位。可以說愛歌的侗人視歌為至高的精神享受,所以才有「飯養身,歌養心」之說。長期以來生活於貧瘠土地上的侗民們,卻那麼注重精神享受,以歌傳情,以歌傳史,這不得不令人深思:這是怎樣的一個民族,以其千古流傳的歌書寫著它的歷史,它的傳奇?

       客人分為兩桌,全由身著侗族盛裝的姑娘們陪著,我們一邊吃飯一邊交流,覺得有一種暖暖的東西融匯在這初春的日子裡,讓人心裡熱熱的,有一種傾訴和表達的慾望。這時候姑娘們開始向我們敬酒了。她們一人拿著酒杯,一人端著酒壺,充滿微笑的站在你的面前,讓你也不由得站起來,滿懷喜悅、滿懷驚惶的望著她們。在窄窄的堂屋裡,你才猛然發覺你們之間挨得那麼近,她們一人站立一邊,幾乎是依著你了。你看到了她們汪在眸子深處的那種真誠,看到了洋溢在她們嬌弱秀美的青春顏面上的那份純粹得讓人疼痛的情愫,感受到了她們的質樸,她們的單純,最純粹意義上的質樸與單純。你感覺到有些不由自主,感覺到有一種激動,一種柔情正慢慢的升上來,象剛剛飲下的那醇釅的米酒一樣,正溶溶的烤灼著你,激蕩著你。這時候,她們的祝福歌唱起來了。這是用侗語唱的敬酒歌,你聽不懂她們唱什麼,但這如水一般流暢舒緩的旋律,這韻律後面蘊藏的熱情和溫柔,讓我們深深的陶醉了,也飄飄然起來,一杯酒又一杯酒的喝下去……

       在陣陣「杭吧郎—噢」的歡呼聲中,純真清越的侗歌唱了一首首,米酒喝了一缸缸(不是我們熟悉的那種小酒鍾,而是喝茶的半大茶缸),團隊的旅遊策劃總監徐文雄和團隊中最年輕的規劃專家陳起川,更是酩酊大醉,只有城市規劃設計專家曾永浩不知是酒量大還是有逃酒妙招,神智稍微清醒一些,我這個被團隊內的年輕人稱為「定海神針」的老者,也面帶甜蜜的微笑,酣然而寐。我們團隊的女掌門人鄧雪麗更是面賽桃花,顯出飄飄然、陶陶然的嫵媚神態。真是:酒不醉人歌醉人,酒不醉人情醉人。

       在接受了熱情好客的主人一輪輪土產米酒的「轟炸」之後,我們都酩酊大醉。特別是徐文雄在體內酒精燃燒的驅動下一次接一次地「破門而出」,往屋外魚塘跑,大吐而特吐,將腹中的食物盡數變成魚飼料貢獻給魚塘。

       在地捫「行歌坐月」的夜晚,坐在徐文雄、陳起川身旁的夥伴是村裡李書記的女兒,大夥叫她小李子。小李子剛從縣城初中畢業,暫時分配到鄉水文站工作。她象一朵含苞欲放的李花,圓圓的臉龐閃爍著清純的光芒,舉手投足間,帶著一股淡淡的芬芳。小李子是一個溫婉有禮的女孩,吃完飯便忙著幫母親收拾碗筷,打掃衛生;和她交談時,她總是輕聲細語;大人們熱烈談笑時,她多半坐在旁邊靜靜地聽;聽客人們談到外面的世界時,她那明亮的眸子里就充滿了嚮往。坐在小李子姑娘身旁的「納漢們」理所當然地就醉得更快了。

       那個夜晚,我們都喝得酩酊大醉,熱情的主人將不願熬夜的客人安排到各個房間休息,女將鄧雪麗被帶到了二樓。第二天清晨,眾人起身準備回縣城時,獨不見鄧雪麗。找了半天終於找到,卻原來她還在二樓上,找不到下樓的路。這引得我們一陣歡笑——原來頭天晚上她從堂屋一側的木梯上樓後,倒頭便睡,卻不曾注意到:從一樓沿木梯上到二樓的入口處,有塊木板,一蓋下來就與樓板合為一體;在樓下活動的女主人怕吵她睡覺,就把那塊木板蓋了下來;在醉眼朦朧中,她哪顧得上理會這些細節。第二天清晨醒來一看,四周全是木板牆壁,一扇門也沒有,這位走遍了萬水千山的女策劃人,卻在侗鄉的木樓上找不到下樓的階梯。

       在這難忘的侗鄉夜晚,夜色如同無邊漫延的湖水,而這溫馨的侗家木樓就是夜湖深處寧靜的小島。時光飛逝,窗外響起雄雞的第一聲啼叫,火盆中餘燼尚溫。記得有首歌唱到:山上的山花開了,你才到山裡來,美麗可愛的姑娘啊,黎明即將到來,漫漫前程何時再相會?我們舉起杯,為青春、為緣份、為際遇、為如水的年華、為隱隱的心碎,再次痛飲,再次乾杯!徐文雄當時就是這種心情。

       他後來回憶說:「當夜,朦朧中我步出干欄樓房,搖搖晃晃地走在窄窄的田埂上,但見夜空如洗,明月如鏡,遠山近嶺銀輝盡灑,魚塘水田波光粼粼,此情此景令人終生難忘。」我這個平素老成持重、滴酒不沾的長者,也大破酒戒,大顯醉態。是啊,面對那真誠的敬意,面對那純樸的古俗,你能推辭么?!你推辭得了么?!

       此時此刻,我想起了我參觀昆明世博園裡的貴州館時發現的一付對聯,覺得特別適合於黎平,適合於地捫。

休言黔中少富貴

仍是溫柔多情鄉

       我想,如果把「黔中」二字換為「地捫」,豈不精妙已極!

       配合挖地,座談旋風

       為了深刻地了解和理解侗族文化,為了開展「挖地」工作,賽納團隊在考察調研期間,在黎平縣內、縣外召開了幾十次座談會,簡直像颳了一場「座談旋風」。

       座談會是快速切入項目、了解地方實際情況並與各種觀點碰撞交流的有效途徑,是本次黎平策劃的又一件「看家法寶」。也許有人會說,你的這個方法一點兒也不新鮮,毛澤東同志早在70年前就用過了。是的,開座談會有什麼新鮮的!但是您想過沒有,如今搞策劃、搞區域經濟策劃的公司有幾家還這麼認真執著地為了發掘區域資源而像《封神演義》上的土行孫那樣做「挖地三尺」的「鑽地式」作業?

       據粗略統計,賽納團隊前後與黎平政府、政協、人大領導;城建、文化、旅遊、政研、農林、統計、經貿、水利等部門和專業人士舉行了大大小小的座談會少說也有20次,個人之間的訪問就更多了。有時候特別「繁忙」,每天安排的座談會就有3次之多。在外圍的考察中,安排的座談也有10次以上,座談對象主要有:三江、靖州、從江、榕江等地有關部門、黔東南州四大班子領導、侗學研究專家、貴州省旅遊局、貴州民族學院、雲南省旅遊局等。高強度高容量的座談,確使我們獲取了大量的策劃素材,豐富了我們的策劃視角,擴展了我們的思維層面,從而為出高水平的策劃成果,撰寫高質量的策劃報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成果彙報,頭腦激蕩

       12月8日,專家組完成侗鄉板塊的考察調研任務,向縣委縣政府四大班子作項目階段成果彙報。參會的縣領導及旅遊局、建設局、政策研究室、交通局等的領導,以及賽納專家組成員坐滿了縣政府會議室。

       在主持會議的張縣的開場白之後,由項目總策劃鄧雪麗代表專家組作中心發言。鄧雪麗在講話中,首先彙報了項目考察調研的情況,主要談工作方式和考察調研過程,接著重點談了三個問題:一、「轉變思路,尋找出路」(思維方式的轉變和市場觀念的轉變);二、「四個再認識」 (對黎平產業結構的再認識;對黎平資源的再認識;對黎平侗族文化的再認識;對保護和發展的再認識);三、彙報策劃報告大綱,並並在此會上提出了「運營城市,營銷黎平」的核心理念。

       接著專家組旅遊總監徐文雄作補充發言,闡述「侗鄉之都 」的旅遊內涵和功能。

       一石激起千層浪,專家組彙報完畢,領導們紛紛發言,暢所欲言,對專家組高效率的工作作了高度的評價和肯定,並提出不少有價值的意見,成為專家組進一步策劃的豐富養料和依據。

       張縣說:剛才鄧老師已把黎平縣的總體策劃思路,大框架講了,就是如何在旅遊興縣的戰略下,打造「侗鄉之都 」。經過一個月的辛勤勞動,今天把大綱拿出來了。大綱不是一個孤立的東西,而是全面的、系統的、符合黎平實際的。楊書記出去開會前已聽取了專家組的彙報,他們對專家組的工作很滿意。下面請大家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想法,提一些如何完善的意見。

       政協朱主席說: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會,象聽一個學術報告一樣精采。專家組對黎平是真心實意的,盡心儘力的,的確是高品位的工作。到成果出來時可做一個論文集,讓上上下下都有參與,才能把美好的藍圖付諸實現。

       人大趙純相副主任說 :專家組的工作是非常負責的,從感性到理性的升華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其中有許多閃光點,值得我們深思。

       政研室主任石干成說:總體上看專家們的策劃構想是比較科學的、比較符合黎平實際的。他特別談到侗家的水文化,提出要留出城市的眼睛來,城市沒有水就是瞎的,有燈光也沒有用,城市不留水景,就象沒有眼睛,沒有靈性。

       旅遊局壽局長說:「運營城市,營銷黎平」是很好的定位。總的來看,如何包裝黎平,特別在規劃建設方面是很重要的。在「侗鄉之都 」的打造上,要把旅遊大縣、生態大縣的特點體現出來。

       傍晚,四大班子領導與我們共進晚餐,為即將回程的我們餞行。席間,領導們紛紛向專家組敬酒,表達對專家組的敬重和感激之情。直言幽默的石干成經常是妙語連珠,此時激動地端起酒杯又直言上了:「這次縣領導班子請來賽納專家組是請對了,為黎平立了一大功,請專家組來的領導是有眼光、有水平的,為這大家干一杯!」;你一杯我一杯,讓不勝酒力的我們似乎又回到了侗寨,回到了那個令人難忘的地捫之夜,我們不僅領略了侗鄉幹部的酒量,更領略了他們的率真和熱情。

        <<黎平「侗鄉之都」策劃案例(一)


推薦閱讀:

(職位分析)活動執行?
像TED一樣辦大會
怡泉果汁飲料類+C 2016campaign整體方案(100P·可下載)
如何提升你的品牌價值?【風向標品牌策劃】
如何做好活動策劃

TAG:策劃 |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