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中國文第四冊》(1978版)

國民中學國文 第四冊

版:1978【民67年】

目錄

一、恢復中國固有道德 孫文

二、詠鳥詩二首 白居易

(一)慈烏夜啼

(二)燕詩示劉叟

三、努力事春耕 開明少年

四、世說新語選 劉義慶

(一)荀巨伯仗義退賊

(二)王藍田忿食雞子

五、我所知道的康橋 徐志摩

練習一

六、與妻訣別書 林覺民

※七、現代詩二首

(一)水稻之歌 羅青哲

(二)金門四詠 李孟泉

※八、良馬對 岳飛

九、子產執政 張蔭麟

十、下雨天,真好 潘希珍

練習二

十一、與宋元思書 吳均

十二、美育與人生 蔡元培

十三、陶淵明詩二首 陶淵明

(一)歸園田居

(二)詠荊軻

※十四、樂聖貝多芬 羅曼羅蘭著 宗侃譯

十五、觸發--一封家書 夏丏尊

練習三

十六、論散文 梁實秋

十七、居里夫人小傳 陳衡哲

十八、日喻 蘇軾

十九、荷塘月色 朱自清

※二十、澠池之會 司馬遷

練習四

語文常識

文章作法

附錄 文言白話詞語的比較

 

一、恢復中國固有道德 孫文

  講到中國固有的道德,中國人至今不能忘記的,首是忠孝,次是仁愛,其次是信義,其次是和平。這些舊道德,中國人至今還是常講的。但是,現在受外來民族的壓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勢力此刻橫行中國。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舊道德,以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舊道德。不知道我們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當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棄。

  此刻中國正是新舊潮流相衝突的時候,一般國民都無所適從。前幾天我到鄉下進了一所祠堂,走到最後進的一間廳堂去休息,看見右邊有一個「孝」字,左邊一無所有,我想從前一定有個「忠」字。像這些景象,我看見了的不止一次,有許多祠堂或家廟都是一樣的。不過我前幾天所看見的「孝」字是特別的大,左邊所拆去的痕跡還是很新鮮。推究那個拆去的行為,不知道是鄉下人自己做的,或者是我們所駐的兵士做的,但是我從前看到許多祠堂廟宇沒有駐過兵,都把「忠」字拆去了。由此便可見現在一般人民的思想,以為到了民國,便可以不講忠字;以為從前講忠字是對於君的,所謂忠君;現在民國沒有君主,忠字便可以不用,所以便把他拆去。這種理論,實在是誤解。因為在國家之內,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如果說忠字可以不要,試問我們有沒有國呢?我們的忠字可不可以用之於國呢?我們到現在說忠於君固然是不可以,說忠於民是可不可呢?忠於事又是可不可呢?我們做一件事,總要始終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犧牲亦所不惜,這便是忠。所以古人講忠字,推到極點便是一死。古時所講的忠,是忠於皇帝,現在沒有皇帝便不講忠字,以為什麼事都可以做出來,那便是大錯。現在人人都說,到了民國什麼道德都破壞了,根本原因就是在此。我們在民國之內,照道理上說,還是要盡忠,不忠於君,要忠於國,要忠於民,要為四萬萬人去效忠。為四萬萬人效忠,比較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好道德還是要保存。講到孝字,我們中國尤為特長,尤其比各國進步得多。《孝經》所講孝字,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至。現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國家講到孝字,還沒有象中國講到這麼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國民在民國之內,要能夠把忠孝二字講到極點,國家便自然可以強盛。

  仁愛也是中國的好道德。古時最講愛字的莫過於墨子。墨子所講的「兼愛」,與耶穌所講的「博愛」是一樣的。古時在政治一方面所講愛的道理,有所謂「愛民如子」,有所謂「仁民愛物」,無論對於什麼事,都是用愛字去包括。所以古人對於仁愛究竟是怎麼樣實行,便可以知道。中外交通之後,一般人便以為中國人所講的仁愛不及外國人,因為外國人在中國設立學校,開辦醫院,來教育中國人、救濟中國人,都是為實行仁愛的。照這樣實行一方面講起來,仁愛的好道德,中國現在似乎遠不如外國。中國所以不如的原故,不過是中國人對於仁愛沒有外國人那樣實行,但是仁愛還是中國的舊道德。我們要學外國,只要學他們那樣實行,把仁愛恢復起來,再去發揚光大,便是中國固有的精神。

  講到信義。中國古時對於鄰國和對於朋友,都是講信的。依我看來,就信字一方面的道德,中國人實在比外國人好得多。在什麼地方可以看得出來呢?在商業的交易上便可以看得出。中國人交易,沒有什麼契約,只要彼此口頭說一句話,便有很大的信用。比方外國人和中國人訂一批貨,彼此不必立合同,只要記入帳簿便算了事。但是中國人和外國人訂一批貨,彼此便要立很詳細的合同。如果在沒有律師和沒有外交官的地方,外國人也有學中國人一樣只記入帳簿便算了事的,不過這種例子很少,普通都是要立合同。逢著沒有立合同的時<候>,彼此定了貨,到交貨的時候如果貨物的價格太賤,還要去買那一批貨,自然要虧本。譬如定貨的時候那批貨價訂明是一萬元,在交貨的時候只值五千元,若是收受那批貨,便要損失五千元。推到當初訂貨的時候沒有合同,中國人本來把所定的貨可以辭卻不要,但是中國人為履行信用起見,寧可自己損失五千元,不情願辭去那批貨。所以外國在中國內地做生意很久的人,常常讚美中國人,說中國人講一句話比外國人立了合同的,還要守信用得多。但是外國人在日本做生意的,和日本人訂貨,縱然立了合同,日本人也常不履行。譬如定貨的時候那批貨訂明一萬元,在交貨的時候價格跌到五千元,就是原來有合同,日本人也不要那批貨、去履行合同,所以外國人常常和日本人打官司。在東亞住過很久的外國人,和中國人與日本人都做過了生意的,都讚美中國人,不讚美日本人。至於講到義字,中國在很強盛的時代也沒有完全去滅人國家。比方從前的高麗,名義上是中國的藩屬,實在是一個獨立國家;就是在二十年以前,高麗還是獨立。到了近來一二十年,高麗才失去自由。從前有一天,我和一位日本朋友談論世界問題,當時適歐戰正劇,日本方參加協商國去打德國。那位日本朋友說,他本不贊成日本去打德國,主張日本要守中立,或者參加德國來打協商國。但說因為日本和英國是同盟的,訂過了國際條約的,日本因為要講信義,履行國際條約,故不得不犧牲國家的權利,去參加協商國,和英國共同去打德國。我就問那位日本人說:「日本和中國不是立過了馬關條約嗎?該條約中最要之條件不是要求高麗獨立嗎?為什麼日本對於英國能夠犧牲國家權利去履行條約,對於中國就不講信義,不履行馬關條約呢?對於高麗獨立是日本所發起、所要求、且以兵力脅迫而成的,今竟食言而肥,何信義之有呢?簡直的說,日本對於英國主張履行條約,對於中國便不主張履行條約,因為英國是很強的,中國是很弱的。日本加入歐戰,是怕強權,不是講信義罷!」中國強了幾千年而高麗猶在,日本強了不過二十年便把高麗滅了,由此便可見日本的信義不如中國,中國所講的信義,比外國要進步得多。

  中國更有一種極好的道德,是愛和平。現在世界上的國家和民族,止有中國是講和平;外國都是講戰爭,主張帝國主義去滅人的國家。近年因為經過許多大戰,殘殺太大,才主張免去戰爭,開了好幾次和平會議,像從前的海牙會議,歐戰之後的華賽爾會議、金那瓦會議1[今譯日內瓦。]、華盛頓會議,最近的洛桑會議。但是這些會議,各國人共同去講和平,是因為怕戰爭,出於勉強而然的,不是出於一般國民的天性。中國人幾千年酷愛和平,都是出於天性。論到個人便重謙讓,論到政治便說「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和外國人便有大大的不同。所以中國從前的忠孝仁愛信義種種的舊道德,固然是駕乎外國人,說到和平的道德,更是駕乎外國人。這種特別的好道德,便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我們以後對於這種精神不但是要保存,並且要發揚光大,然後我們民族的地位才可以恢復。

【題解】

《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六講

【作者】

孫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註 2]),後化名中山樵[1]:2936(Nakayama

Kikori)。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日新。美國公民。生於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廣東省廣州府東莞縣上沙村。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中國國民黨總理,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創始人。

 

 

二、詠鳥詩二首 白居易

(一)慈烏夜啼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二)燕詩示劉叟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裏,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題解】

【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居士,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卒於武宗會昌六年。貞元進士,官至校書郎、贊善大夫,後因宰相武元衡事貶江州司馬。長慶年間(821年-824年)任杭州刺史,寶曆二年(825年),調任蘇州刺史,後任太子少傅,因不緣附黨人,乃移病分司東都。會昌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最後卒於洛陽的香山。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晚年放意詩酒,號醉吟先生。初與元稹相酬詠,號為「元白」,又與劉禹錫齊名稱為「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等。尊號為「詩魔」。

 

 

三、努力事春耕 開明少年

  新年裏與諸位相見,給諸位送一張賀年片,印在本期的開頭。那是胡一川先生的一幅彩色木刻,本來收在《抗戰八年木刻選集》裡面。我們把它重新鑄版,縮小了尺寸。在畫幅之下,我們又題了四句詩。現在談談那四句詩。

「大地藏無盡」,就是說我們居住在大地之上,這大地儲蓄著無窮無盡的物質。通常把物質分做三大類,動物,植物,礦物。年年歲歲有新生的鳥獸蟲魚,飛的,走的,跳的,遊的,參加到大地的舞臺上來,演出生動活潑的戲劇。年年歲歲有新的苗發出來,新的葉長出來,新的花開出來,新的果結出來,把大地的舞臺點綴得這麽豐富,這麽美麗。再說礦物。金呀,銀呀,銅呀,鐵呀,錫呀,以及煤呀,石油呀,在古代已經采來使用,到現代使用得更多更勤。可是從古到今掘地開礦,還只像在蘋果上颳了一層表皮,沒有開採的比較已經開採的多到多少倍,誰也說不上來。只要像以上說的那樣簡單的一想,就覺得大地真像個傳說裏的「聚寶盆」,盆裏的東西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豈但物質而已,還有種種的能力。水有水力,風有風力,發了電有電力,破壞了原子核有原子能。這些能力都由物質而來,物質無窮無盡,能力也無窮無盡。

  「勤勞資有生」,就是說我們人類憑勞動來供養自己。「有生」本來包括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這裡縮小範圍,用來指我們人類。試想一想,我們人類如果像猴子一樣,餓的時候采幾個果子來吃,渴的時候跑到溪邊去喝幾口水,那生活多麽可憐!我們人類可幷不如此,原因在於我們能勞動。我們手腦幷用,造成種種勞動的工具,練成種種勞動的技術,這就脫離了動物的生活,創造了人的生活。人的生活是不但活命,而且要活得好,不但物質方面好,精神方面也要好。如果一隻麻雀一隻黃貓懂得我們的話,我們與它們談起來,它們一定會羨慕我們的生活,說物質方面精神方面都比它們勝過萬倍。要知道這不是平空得來的,是我們千萬代的祖先繼續勞動的結果啊!一切享用是勞動的結果,一切發明是勞動的結果,一切著作是勞動的結果。我們的祖先既然勞動下來,傳到我們,我們自得繼續勞動,把人的生活變得更豐富,更美好。就每一個人說,勞動供養自己,同時供養他人,供養這一輩子的人,同時遺留給下一輩子的人。勞動的技術盡可以改良,勞動的辛苦盡可以減少,勞動的不公平盡可以排除,可是決不能停手息腦不勞動。一朝人類勞動完全停止了,世界將成什麽樣子,我們能夠想像嗎?

  「念哉斯意厚」,就是說,想想呀,這兩層意思很深厚。哪兩層意思?「大地藏無盡」一層,「勤勞資有生」又是一層。怎麽說深厚?因爲其中大有可想。前面說的一些就是分別想起的,現在再把兩層意思聯在一塊兒想。我們居住在這麽豐富的大地之上,我們的憑藉太好了。我們能夠繼續不斷的勞動,我們的努力足以自慰了。單有豐富的大地,沒有我們的勞動,我們的生活就同鳥獸蟲魚一樣,至多像猴子。猴子也居住在這豐富的大地之上,可是它們除了吃幾個果子喝幾口水以外,得到了什麽好處?單有我們的勞動,沒有豐富的大地,也不成。常言說,巧媳婦做不來沒米的飯。必須有物質,勞動才可以顯出能處,得到收穫。必須有物質,勞動才可以利用工具,發明技術。且不說大地空無所有(這是不能想像的)。單說大地儲蓄的物質假如沒有這麽豐富,人類的生活與人類的文明就必然差遠了。我們幸而有這麽豐富的憑藉,又幸而能繼續不斷的努力,這才使生活一步一步的改進,文明一步一步的發展,到了現在的地步。照現在的情形看,說我們人類是大地的主人,大地是爲我們人類準備的舞臺,該不是誇大的話了吧。可是現在的情形還沒有到極限,也許永遠也不會有什麽極限。那麽,將來的進步將到什麽地步,豈不是很難預言,只有到得那時才會知道嗎?想到這兒,就覺得意思更深厚了。我們既然有了這樣的幸運,萬萬不可辜負,必須加緊努力才行。

  「努力事春耕」,這一句是不須解釋的,看字面就明白。春耕是一年農事的開頭,什麽事情都一樣,開頭的功夫用得越深,到後來的成果越廣多。想到了前面說的那些深厚的意思,「努力事春耕」是不須勉強的了,是自發的自動的了。望著這豐富的大地,不肯不努力。想著這勞動的可貴,不肯不努力。努力啊!努力啊!深深的耕下去,將會有無窮無盡的收穫到手。這「春耕」又豈只指耕田一件事情呢?我們學習什麽,研究什麽,經營什麽,如果比做農事,同樣是「春耕」啊!

  四句詩談完了,我們願以十二分的誠意,祝頌大家「努力事春耕」!

【題解】

選自《開明少年》1947 年1 月19 期)。本書是中國現代語文教育開創者的扛鼎之作,由葉聖陶、郭紹虞、周予同、覃必陶幾位國文大師合編,稱得上「二十世紀最富生命力的語文讀物經典」。在熱烈探討中學語文教育的今天,作為師長、家長、學生,都應該重視這部經典作品,並以此來重新審視當下的語文教育。

【作者】

葉聖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葉紹鈞,字秉臣,筆名有葉陶、

聖陶、桂山等。江蘇蘇州人,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及出版人。他是五四運動首個文學研究會的創立人之一,終身致力於出版及語文的教學。其座右銘「文學為人生」甚為有名。

【問題】

(一)詩歌往往用簡練的語言,表出繁複的意思。讀詩歌的時候,尤其需要多多思索,多多體會,不能單看字面。像這篇文字,是就二十個字的一首詩歌思索體會的結果。可是還不止於此,讀者憑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思索體會,可以領受得更多。

(二)倒數第二節的末了兩句有什麽作用?

 

 

 

 

 

 

 

 

 

 

 

 

 

 

 

 

 

四、世說新語選 劉義慶

(一)荀巨伯仗義退賊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德行第一》

 

(二)王藍田忿食雞子

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蹍之,又不得,瞋甚,復於地取內口中,齧破即吐之。王右軍聞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猶當無一豪可論,況藍田邪?」

《忿狷第三十一》

【題解】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召集門下食客共同編撰。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依內容分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等,共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特性。

【作者】

劉義慶(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劉宋宗室,武帝劉裕之侄,襲臨川王。任官各地,清正有績,後因疾病還京師,卒年四十一。曾集士人作《世說新語》、《幽明錄》等書。

 

 

 

 

 

 

 

 

 

 

 

 

 

 

 

 

 

五、我所知道的康橋 徐志摩

     靜極了,這朝來水溶溶的大道,只遠處牛奶車的鈴聲,點綴著周遭的沉默。順著這大道走去,走到盡頭,在轉入林子裡的小徑,往煙霧濃密處走去,頭頂是交枝的榆蔭,透露著漠楞楞的曙色;再往前走去,走盡這林子,當前是平坦的原野,望見了村舍、初青的麥田;更遠三兩個饅形的小山掩住了一條通道,天邊是霧茫茫的,尖尖的黑影是近村的教寺。聽,那曉鐘和緩的清音。這一帶是此邦中部的平原,地形像是海裡的輕波,默沉沉的起伏;山巖是望不見的,有的是常青的草原與沃腴的田壤。登那土阜上望去,康橋只是一帶茂林,擁戴幾處娉婷的尖閣。嫵媚的康河也望不見蹤跡,你只能循著那錦帶似的林木想像那一流清淺。村舍與樹林是這地盤上的棋子,有村舍處有佳蔭,有佳蔭處有村舍。這早起是看炊煙的時辰,朝霧漸漸地升起,揭開了這灰蒼蒼的天幕,遠近的炊煙,成絲的、成縷的、成捲的,輕快的、遲重的、濃灰的、但青的、慘白的,在靜定的朝氣裡漸漸地上騰,漸漸的不見,彷彿是朝來人們的祈禱,參差地翳入了天聽。朝陽是難得見的,這初春的天氣;但它來時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頃刻間這田野添深了顏色,一層輕紗似的金粉糝上了這草、這樹、這通道、這莊舍。頃刻間這同周遭瀰漫了清晨富麗的溫柔,頃刻間你的心懷也分潤了白天誕生的光榮。「春!」這勝利的晴空彷彿在你的耳邊私語。「春!」你那快活的靈魂也彷彿在那裡回響。

   伺候著和河的風光,這春來一天有一天的消息:關心石上的苔痕,關心敗草裡的鮮花,關心這水流的緩急,關心水草的滋長,關心天上的雲霞,關心新來的鳥語。怯憐憐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鈴蘭與香草是歡喜的初聲,窈窕的蓮馨、玲瓏的石水仙、愛熱鬧的克羅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與雛菊──這時候春光已是爛縵在人間,更不須殷勤問訊。

    瑰麗的春假,這是你野遊時期。可愛的路政,這裡哪一處不是坦蕩蕩的大道?徒步是一種愉快,但騎自行車是一種更大的愉快。在康橋騎車是普通的技術,婦人、稚子、老翁,一致享受這雙輪舞的快樂。任你選一個方向,任你上一條通道,順著這帶草味的和風,放輪遠去,保管你這半天的逍遙是你性靈的補劑。這道上有的是清蔭與美草,隨地都可以供你休憩。你如愛花,這裡多的是錦繡似的草原。你如愛鳥,這裡多的是巧囀的鳴禽。你如愛兒童,這鄉間到處是可親的稚子。你如愛人情,這裡多的是不嫌遠客的鄉人;你到處可以掛單借宿,有酪漿與嫩薯供你飽餐,有奪目的鮮果恣你嘗新……帶一卷書,走十里路,選一塊清靜地,看天,聽鳥,讀書;倦了時,和身在草綿綿處尋夢去──你能想像更適情、更適性的消遣嗎?

    陸放翁有一聯詩句:「傳呼快馬迎新月,卻上輕輿趁晚涼。」這是做地方官的風流。我在康橋時雖沒馬騎,沒轎子坐,卻也有我的風流:我常常再夕陽西晒時,騎了車迎著天邊扁大的日頭直追。日頭是追不到的。我沒有夸父的荒誕,但晚景的溫存卻被我著樣偷嘗了不少。有三兩幅畫圖似的經驗至今還是栩栩地留著。只說看夕陽,我們平常只知道登山或是臨海;但實際只須遼闊的天際,平地上的晚霞有時也是一樣的神奇。有一次,我趕到一個地方,手把著一家村莊的籬笆,隔著一大田的麥浪,看西天的變幻。有一次,是正衝著一條寬廣的大道,過來了一大群羊,放草歸來的,偌大的太陽在牠們後背放射著萬縷的金輝,天上卻是烏青青的,只剩這不可逼視的威光中的一條大路、一群生物!我心頭頓時趕著神異性的壓迫,我真的跪下了,對著這冉冉漸隱的金光。再有一次,是更不可忘的奇景,那是臨著一大片望不到頭的草原,滿開著艷紅的罌粟,在青草裡亭亭地像是萬盞的金燈,陽光從褐色雲裡斜著過來,幻成一種異樣的紫色,透明似的,不可逼視,剎那間在我迷眩了的視覺中,這草田變成了……,不說也罷,說來你們也是不信的!(節選)

【題解】

1926年1月15日

【作者】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後改字志摩,生於清光緒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酉時,浙江海寧人,中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表兄。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小說散文集:《輪盤》。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

 

 

 

 

 

 

 

 

 

 

 

 

 

 

 

 

 

 

 

 

 

 

 

 

 

 

 

 

 

 

 

 

 

六、與妻訣別書 林覺民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膻,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語雲:「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其使我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辭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憶後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又回憶六、七年前,吾之逃家複歸也,汝泣告我:「望今後有遠行,必以見告 ,我願隨君行。」吾亦既許汝矣。前十餘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嗟夫!當時餘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時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汙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無時無地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重圓?則較死為尤苦也。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吾今死無餘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日後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吾今與汝無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汝旁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吾愛汝至。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嗟夫!紙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以模擬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我,其時時於夢中得我乎!一慟!

  家中諸母皆通文,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當盡吾意為幸。

  辛亥三月二十六夜四鼓 意洞手書

【題解】

清宣統三年辛亥年三月二十六(格裏曆1911年4月24日)作。

【作者】

林覺民(1887年-1911年),福建省福州市人。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為黃花福州十傑之一。著名書法家、政治家林長民是林覺民堂兄,林覺民也是中國著名建築師林徽因的堂叔。

陳意映,字芳佩,螺江陳氏十九世孫女,父元凱,光緒乙丑舉人,獲花翎四品銜,廣東截取知縣。意映幼年受庭訓,耽詩書好吟詠。嘗著《紅樓夢》人物詩一卷。

 

 

 

 

 

 

 

 

 

 

 

 

 

 

 

 

 

 

 

 

 

 

 

 

 

 

 

 

 

 

 

 

 

 

※七、現代詩二首

(一)水稻之歌 羅青哲

早晨一醒,就察覺滿臉盡是露水,

顆顆晶瑩剔透,粒粒清涼爽身。

回頭看看住在隔壁的大白菜

肥肥胖胖,相偎相依,一家子好夢正甜。

而遠處的溪水,卻是群剛出門的小牧童,

推擠跳鬧,跟著小魚穿過一座矮矮短短的獨木橋。

於是,我們也興高采烈地前後看齊,

把腳尖併攏,手臂高舉。

迎著和風,成體操隊形,

散────開

一散,就是

千里

 

(二)金門四詠 李孟泉

料羅灣

一片滄海,

月照沙灘;

千古的浪潮,

沖蝕著,

這荒島的夢幻。

 

太武山

太武山:

似一位孤獨的老人,

望著海洋嘆息,

披一片風塵!

他經歷了

多少次興亡患難,

他咀嚼了

 多少個寂寞酸辛!

 

古寧頭

風雨悠悠,

隔海望神州,

一段雲山一段愁。

 

莒光樓

壯麗輝煌,

千百個烈士的鮮血,

寫下了正義的史章;

那愛國的忠魂,

丹心不死,

看如今,佇立在前方,

仍然為苦難的國家,

朝夕守望。

【題解】

《太武山》原詩:「像一位孤獨的好漢,披滿風塵,眺望海洋;他經歷了多少次興衰苦難,他咀嚼了無數的寂寞辛酸。」《金門四詠》民國四十四年刊載於《創世紀》第二期。

【作者】

羅青哲(1948生 )

李孟泉,法號祥雲,遼寧海城人,民國十年生。

 

 

 

 

 

 

 

 

 

 

 

 

 

 

 

 

 

 

 

 

 

 

 

 

 

八、良馬對 岳飛

帝問岳飛曰:「卿得良馬否?」

    對曰:「臣有二馬,日啗芻豆數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即不受;介而馳,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奮迅,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不幸相繼以死。今所乘者,日不過數升,而秣不擇粟,飲不擇泉,攬轡未安,踴躍疾驅,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

    帝稱善。

【題解】

《岳鄂王文集》這段文字系1137年(紹興七年)春二月岳飛入覲宋高宗時所述,當為岳飛以馬喻人,巧妙勸喻高宗應仔細識別人才,不要為表像所迷惑。文章簡潔明快,通過兩種馬的生動對比,給人深刻的啟示。清代乾隆年間學者林西仲將這段文字加以《良馬對》為題,作為給青少年學生學習古文的範例。

【作者】

岳飛(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將。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官至樞密副使,封武昌郡開國公。以不附和議,為秦檜陷,被害於大理寺獄。孝宗時追諡武穆,甯宗時追封鄂王,理宗時改諡忠武。《宋史》有傳。《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岳武穆集》十卷,不傳。明徐階編《岳武穆遺文》一卷。詞存三首。

 

 

 

 

 

 

 

 

 

 

 

 

 

 

 

 

 

 

 

 

 

九、子產執政 張蔭麟

子產知道那習於因循苟且的鄭國,非經過一番革新整飭,不足以應付危局。他給全國的田土重新釐定疆界,劃分溝洫,把侵佔的充公,或歸原主。他規定若干家為一個互助的單位,若干家共用一口井。他令諸色人等,各有制服。他開始編定刑法,鑄成"刑書",向人民公佈,他把軍賦增加,以充實鄭國的自衛力。為著這些,尤其是為著加賦的事,他不知受了多少咒駡。有的說:「他的父親死在路上,他又要做蠍尾巴了!"子產說:"苟有利於國家,生死不改!」

但子產對輿論從不肯加以任何干涉。當時都中有一所「鄉校」(大約是一個養老而兼較射的地方),人民時常聚集其中議論執政。或勸子產:何不把鄉校拆毀?子產說:「為什麼?人家早晚到那裏逛逛,議論執政的長短,正是我的老師。為什麼把鄉校拆毀了?我聽說:忠愛可以減少怨恨,卻沒聽說威嚇可以防止怨恨。若用威嚇,難道不能使怨聲暫時停止?但民怨像大川一般,堤防雖密,一旦潰決便不知要傷害多少人,那時搶救也來不及了。不如留些少決口,給它宣洩。不如讓我得聽謗言,用作藥石。」

子產從政一年後,人民唱道:「取我衣冠而褚(貯)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

到了三年,人民唱道:「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子產的政令,說得出,就要做得到,若行不通,他就乾脆撒手。有一回大夫豐卷為著祭祀,請求舉行狩獵,子產不準。豐卷大怒,回去便徵調人民。子產馬上辭職,向晉國出走。幸而當時鄭國最有勢的罕氏子皮擁護子產,把豐卷驅逐,子產才複職。卻保留著豐卷的田產,過了三年,召他回國,把田產還他。

子產對於傳說的迷信,毫不遷就。前五二四年,火宿(即心宿)出現不久,接著起了一陣大風。祝官裨灶說了一堆鬼話之後,請求子產拿寶玉去禳祭,以為否則鄭國將有大火。子產不聽,湊巧幾天之後鄭都有一家失火,災後,裨灶又請拿寶玉去禳祭,以為否則又將有大火。子產還是不聽。鄭人紛紛替裨灶說話,連子產的同僚也來質問,子產答道:「天象遠,人事近;它們是不相關涉的。怎能靠天象去預知人事?而且裨灶那裏懂得天象?他胡說得多了,難道不會偶中?」次年,鄭都大水,鄭人紛傳時門外的洧淵有二龍相鬥,請求祭龍。子產不許,回道:「我們爭鬥,礙不著龍;為什麼龍爭鬥卻礙著我們?」

上面講的都是子產在內政上的措施。但最費他心力的卻是對外的問題。在這方面他集中了全國的專才。當時馮簡子最能決斷大事;游吉長得秀美,舉止又溫文,宜於交際;公孫揮熟悉外國的情形,又善於措辭;裨諶最多謀略,但他要在野外才能想好計,回到城中便如常人一般。子產遇著外交大事,大抵先向公孫揮詢問外國的情形。並令他把該說的話多多預備;然後和裨諶乘車到野外籌畫;籌畫所得請馮簡子決斷;辦法決定了,便交遊吉去執行。因此鄭國在應付外人上,很少吃虧。

【題解】

《中國上古史綱》第三章霸國與霸業第五節鄭子產

【作者】

張蔭麟(1905年11月-1942年10月24日),無字,號素痴——投稿時也多用作筆名[1],廣東東莞石龍人,歷史學家。

 

十、下雨天,真好 潘希珍

版本一

又是個下雨天,雨連下了十天,屋中充滿著雨的溼氣,雨天總是把我帶到另一個處所,在那兒,我又可以回想童年曾發生的趣事,那些有趣的日子,我要用雨珠串成鍊子,繞在手腕上。

    在浙江永嘉老家,每到五月黃梅天,家中到處都是黏糊糊的,父親卻拿著茶壺,坐在走廊下,看著院子裡各種花木,經過雨一淋,新綠的樹枝長得特別快,花朵開得更加地嬌豔下雨天的早上,母親不用很早起來做飯,長工也不用下田,我吵

著要母親講故事,在熹微的晨光中,母親的眼瞇成一條線,我看著母親的臉,就好像菩薩般慈眉善目一樣。

天下雨,長工們都蹲在大穀倉後面玩,長工們都很疼我,有著又香又脆的炒豆子吃,又有香香的芝麻糖,口乾了還有橘子可以解渴,下雨天真好,有吃又有得玩。

雨下得愈來愈大,唱鼓兒詞的瞎子先生總在雨天到家裡,雨嘩嘩的下,瞎子先生的鼓也咚咚的敲,母親一邊做飯,一邊聽,左鄰右舍也都一起來聽,大家聽了眼圈兒都哭得紅紅的,母親也拉起她的青布圍裙,擦著掛滿淚水的臉頰。

我穿著叔叔的舊皮靴頂著雨在院子裡玩,雨下得越來越大,水溝裡的水滿了,我拿著長工給我的小木船,放在水溝,小木船隨著水向前流,我在爛泥地裡吱嗒吱嗒地踩著水。

現在每到雨天時,我都會有一股淒涼寂寞的感覺,有一次,我在雨中徘徊在西子湖畔,我停下腳步看著碧藍如玉的湖水,和低斜的梅花,卻聽到放鶴亭中悠揚的笛聲,使我懷念起童年的種種趣事,讓人真是回味無窮。

 

版本二

一清早,掀開窗帘看看,窗上已撒滿了水珠;啊,好極了,又是個下雨天。雨連下十天、半月、甚至一個月,屋裏掛滿萬國旗似的溼衣服,牆壁地板都冒著溼氣,我也不抱怨。雨天總是把我帶到另一個處所,在那兒,我又可以重享歡樂的童年。

   那時在浙江永嘉老家,我才六歲,睡在母親暖和的手臂彎裏。天亮了,聽到瓦背上嘩嘩的雨聲,我就放了心。因為下雨天長工們不下田,母親不用老早起來做飯,可以在熱被窩裏多躺會兒。我捨不得再睡,也不讓母親睡,吵著要她講故事。母親閉著眼睛,給我講雨天的故事:有個瞎子,雨天沒有傘,一個過路人見他可憐,就打著傘送他回家。瞎子到了家,卻說那把傘是他的。他說他的傘有兩根傘骨是用麻線綁住,傘柄有一個窟窪。說得一點也不錯。原來他一面走一面用手摸過了。傘主笑了笑,就把傘讓給他了。

   我說這瞎子好壞啊! 母親說,不是壞,是因為他太窮了。傘主想他實在應當有把傘,才把傘給他的。在熹微的晨光中,我望著母親的臉,她的額角方方正正,眉毛細細長長,眼睛謎成一條線。我的啟蒙老師說菩薩慈眉善目,母親的長相一定就跟菩薩一樣。

【題解】

本文選自(紅紗燈),作者藉由回憶兒時關於(雨天)的人和事,用生動的文字描繪出美好的圖象。《紅紗燈》三民書局 1969年,新版 2002年

【作者】

琦君(1917年7月24日2006年6月7日)本名潘希珍,又名潘希真,浙江永嘉縣瞿溪鄉人(今屬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台灣當代文學作家。琦君的作品以散文為主,亦涵括小說、評論、翻譯及兒童文學,其作品曾被翻譯成英、日、韓等多國語言。

 

 

 

 

 

 

 

 

 

 

 

 

 

 

 

 

 

 

 

 

 

 

 

 

 

 

 

 

 

 

 

 

 

 

 

 

 

 

十一、與宋元思書 吳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題解】

《藝文類聚》(第七卷),描述富春江從富陽到桐廬一段沿途百里的旅途風光。

【作者】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時官吳興主簿。明人輯有《吳朝清集》。

 

 

 

 

 

 

 

 

 

 

 

 

 

 

 

 

 

 

 

 

 

 

 

 

 

 

 

 

十二、美育與人生 蔡元培

   人的一生,不外乎意志的活動,而意志是盲目的,其所恃以為較近之觀照者,是知識;所以供遠照、旁照之用者,是感情。

  意志之表現為行為。行為之中,以一己的衛生而免死,趨利而避害者為最普通;此種行為,僅僅普通的知識,就可以指導了。進一步的,以眾人的生及眾人的利為目的,而一己的生與利即托於其中。此種行為,一方面由於知識上的計較,知道眾人皆死而一己不能獨生;眾人皆害而一己不能獨利。又一方面,則亦受感情的推動,不忍獨生以坐視眾人的死,不忍專利以坐視眾人的害。更進一步,於必要時,願舍一己的生以救眾人的死;願舍一己的利以去眾人的害,把人我的分別,一己生死利害的關係,統統忘掉了。這種偉大而高尚的行為,是完全發動於感情的。

  人人都有感情,而並非都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這由於感情推動力的薄弱。要轉弱而為強,轉薄而為厚,有待於陶養。陶養的工具,為美的對象,陶養的作用,叫作美育。

  美的對象,何以能陶養感情?因為他有兩種特性:一是普遍;二是超脫。一瓢之水,一人飲了,他人就沒得分潤;容足之地,一人佔了,他人就沒得並立;這種物質上不相入的成例,是助長人我的區別、自私自利的計較的。轉而觀美的對象,就大不相同。凡味覺、臭覺、膚覺之含有質的關係者,均不以美論;而美感的發動,乃以攝影及音波輾轉傳達之視覺與聽覺為限。所以純然有「天下為公」之概;名山大川,人人得而遊覽;夕陽明月,人人得而賞玩;公園的造像,美術館的圖畫,人人得而暢觀。齊宣王稱「獨樂樂不若與人樂樂」;「與少樂樂不若與眾樂樂」;陶淵明稱「奇文共欣賞」;這都是美的普遍性的證明。

  植物的花,不過為果實的準備;而梅、杏、桃、李之屬,詩人所詠歎的,以花為多。專供賞玩之花,且有因人擇的作用,而不能結果的。動物的毛羽,所以禦寒,人固有制裘、織呢的習慣;然白鷺之羽,孔雀之尾,乃專以供裝飾。宮室可以避風雨就好了,何以要雕刻與彩畫?器具可以應用就好了,何以要圖案?語言可以達意就好了,何以要特製音調的詩歌?可以證明美的作用,是超越乎利用的範圍的。

  既有普遍性以打破人我的成見,又有超脫性以透出利害的關係;所以當著重要關頭,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甚且有「殺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這種是完全不由知識的計較,而由於感情的陶養,就是不源於智育,而源於美育。

  所以吾人固不可不有一種普通職業,以應利用厚生的需要;而於工作的餘暇,又不可不讀文學,聽音樂,參觀美術館,以謀知識與感情的調和,這樣,才算是認識人生的價值了。 (蔡元培研究會)

【題解】

【作者】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香港),字仲申,又字鶴卿、民友、孑民,號寉廎,小名宜哥,小字意可,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浙江紹興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國近代民族學研究的先驅。[2]是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3],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

十三、陶淵明詩二首 陶淵明

(一)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二)詠荊軻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發指危冠,猛氣充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淩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題解】

《歸園田居》有五首,選其三,作於四○六;《詠荊軻》,作於四二一年。

【作者】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名潛,或名淵明。一說晉世名淵明,字元亮,入劉宋後改名潛。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自號五柳先生[1],私諡靖節先生(陶徵士誄)。潯陽柴桑(今在江西九江西南)人。晉代文學家。以清新自然的詩文著稱於世。

 

 

 

 

 

 

 

 

 

 

※十四、樂聖貝多芬 羅曼羅蘭著 宗侃譯

一七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在德國的波昂(Bonn)鎮誕生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大音樂家,他就是大家所知道的貝多芬。他誕生的那間房子,比耶穌在伯利恆客店降生的馬槽還要粗陋。普通高度的人走進這房子,還須要彎腰駝背,一不小心,頭顱就要碰到屋樑。

話說到貝多芬的祖父路易士(Louis)是從比利時移居波昂,不久即與德籍女郎瑪麗亞.約瑟法結婚。他初任科隆宮廷歌手,以後升為樂團樂長。他生了三個兒子,只有一位長大成人,這就是貝多芬的父親約翰(Johann)。貝多芬本來有七個兄弟姊妹,後來除了兩位弟弟外,其他都沒有長大成人。

他的父親是一個歌劇院的提琴手,是個嗜酒如命的人;母親是廚師的女兒,婚前是個女僕,教育程度很低,家庭經濟並不寬裕。酗酒的父親,希望貝多芬成為莫札特第二,博得世人讚賞,以改善其經濟狀況。

於是當貝多芬四歲時,就被迫整天坐在洋琴(古時鋼琴)前苦練,由父親親自教授,不許稍有懈怠。有時因為彈得太疲倦了,就伏在洋琴上小睡,他父親看見了就加以鞭打,因此使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孩變成了一個憂傷、嚴肅駝背的小老人。

九歲時,貝多芬的鋼琴程度遠超過他的父親,他的父親自知沒有能力教他,只好把他送到朋友家學大鍵琴。他的朋友名叫浦費非爾(Pfeiffer),浦氏執教極嚴,常叫貝多芬在最短的時間內彈出數首鋼琴名曲,因此他必須日以繼夜地勤加練習。因為睡眠不足,記憶力也差,結果不能完全背譜演奏,又要遭受鞭打。他除了哭泣外,只有埋怨他的命運,所遇到的都是那麼兇惡的人,惟一足以慶幸的是貝多芬並不因此而憎恨鋼琴,且更加努力苦練。

十一歲時,遇到一位對他命運有決定性的老師,也就是宮廷風琴師內菲(Christian Gottlob Neefe)。他慧眼識天才,常常給貝多芬鼓勵與幫助。

十二歲時,貝多芬已作了許多鋼琴小品。十三歲時,進入宮廷當內菲的助手,表現極佳。十四歲正式在宮廷任風琴師。此時,他一面開音樂會,一面不斷的寫作,名聲大震。內菲說:「如果貝多芬能繼續不斷努力,成為莫札特第二是決無問題的」。

貝多芬對老師的鼓勵,非常感激。貝多芬的好學精神,值得我們效法。當時莫札特已聞知貝多芬其人其事,就想當面測驗他的天才。當他們初次見面時,莫札特就命他以一事物為題,立即演奏一曲,貝多芬不慌不忙地在鋼琴上彈了一曲,成績非常好,莫札特懷疑此曲乃是他以前所作,乃當面給他一個極難的題目,令他即時演奏。貝多芬絲毫不加思考,在鋼琴上奏出形式龐大的樂曲,這使莫札特極為佩服,嘆曰:「將來轟動世界樂壇者此人也。」

貝多芬從莫札特學習不久,忽接故鄉母親病危的消息,只好趕回。不久,母親就與世長辭,命運坎坷的貝多芬從此又失去偉大的母愛,嗚呼,哀哉!母親去世以後,父親酗酒更甚,終於被撤除宮廷樂長之職,這時生活的擔子緊壓在不足十九歲的貝多芬肩上,除了在宮廷任職外,還收幾個學生以補家用。

二十二歲時,海頓自倫敦回國,路過波昂,看到貝多芬的作品(Cantata)時,大加讚賞,告訴他說:「你有很高的天賦,應該跟我一起到維也納去作深一層的研究。」不久,父親去世,貝多芬就遷居維也納。跟隨海頓學作曲。不到幾年就成為維也納有名的音樂家了。

這時維也納上流社會的貴族們,如羅布卡維茲王子(Prince Lobkasitz)和李希諾斯基王子(Prince Lichnowky)都很賞識他的天才。其他爵士們也都爭相聘請他當音樂教師,還有許多人請他作曲。二十五歲時,他舉行了兩場公開演奏會,都非常成功,有音樂評論家稱他為「鋼琴家中之巨人」。

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大家一定想知道他平時的學習情形。貝多芬幼年曾在波昂管弦樂團當一名提琴手時,對提琴也下了一番功夫。他會尋找一切機會去努力學習,比如他在柏林遇見大提琴家杜波爾特時,他立時拜他為師,向他學習大提琴曲寫作的方法。他二十九歲時,有一位名低音提琴家德拉哥納提訪問維也納時,貝多芬又抓住機會,想對低音提琴作更深一層的研究,於是邀請德拉哥納提到家。

當他們見面時,貝多芬忽然有一種思想,想為難他一次,於是請他演奏貝多芬自己所寫的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以前演奏過這作品的人,沒有一個不感到困難而汗流夾背的。不料,面前這位低音提琴家很輕鬆地揮舞著他的弓,他的左手像演奏小提琴那樣活潑。貝多芬興奮地流出淚來,當他演奏完畢,貝多芬很激動地緊緊抱著這位音樂家與大提琴,使德拉哥納提嚇了一跳。

講到學習鋼琴,更是使人難以置信。他每天練習鋼琴,常常要繼續五小時以上。手指經過長時間的運動以致發熱,於是他就把兩隻手浸在冷水中,然後擦乾繼續彈琴。因此,他的房間常常弄得滿地濕濕地。他是住在樓上,有時候水從樓板縫隙中流到樓下的房東房間。假使女主人對他有一點怨言,他會一聲不響地馬上搬出去。據說他在維也納三十年中就搬了四十幾個地方。

貝多芬有散步的習慣,每在傍晚他總是自己一個人到郊外散步。下雨時他也不願打傘,淋的滿身是水像隻落湯雞,因此附近的小孩給他一個外號,叫做「潮濕的貝多芬」。他從散步中得到很多作曲的靈感,每當散步回家,總是埋頭作曲。有許多不朽的名曲,是在這個時候作成的。

貝多芬很驕傲嗎?不!一點也不。三十一歲時,普羅米修士之創造(Prometheus)舞劇上演後的第二天,遇見了海頓(Haydn),海頓緊握著他的手說:「昨晚我聽到你的作品,我非常高興。」貝多芬回答說:「親愛的爸爸,你太誇獎了,這談不上作品,距離創作還有一段路呢!」

還有一件事也可證明他一點沒有傲氣。就是在他臨終前收到兩件禮物,一件是海頓出生地的圖片;另一件是韓德爾(Handel)的作品全集。他愛惜那圖片就像一個孩子喜愛一件玩具一樣,常指著圖片對人說:「你看!這間小屋,就是那偉大音樂家誕生的地方。」對韓德爾的作品,他說:「我要對他屈膝。與他相比,我就像不曾寫出一點作品。」可見越是偉大的人越是謙虛。

二十六歲時,正是他走向光明的前途成為樂壇巨人的時候,不幸他的耳朵有了毛病。他的耳疾使他在散步時聽不到牧童的笛聲;在舞台上聽不到自己的樂聲,這是多麼悲慘的一件事。耳疾使他的脾氣變暴躁,但是,他仍堅強地告訴他的友人:「我要剋制我的命運,與耳疾爭戰。」

相傳普羅米修士盜取天火供世人取用而遭受天譴,而貝多芬創造音樂供人欣賞而遭到失聽之苦,上天不是太不公平了嗎?

究竟他是什麼原因罹患耳疾的?請看亞力山大.泰勒所著貝多芬傳中的兩段記載:

一、在一七九六年的夏天,貝多芬冒著炎暑自外歸來,熱汗濕透了衣裳,他打開門窗,光著身子吹風,於是著涼生了一場大病,病後耳病就開始了。

二、貝多芬因為太過激動去迎接一個朋友,不小心跌倒在地上,起來時發覺耳朵不敏,醫生告訴他說,他的神經受了損傷。但在羅曼羅蘭所著貝多芬傳裡記載著:柏林莫皮脫市立醫院主任醫師約各勃遜證明貝多芬的耳聾,是源於梅毒的遺傳。

當他五十四歲那年的五月七日,在維也納舉行一次D調彌撒和第九交響曲的演奏會。六日晚間有一次預演,當彌撒進行至慈悲經時,貝多芬完全被虔誠的情緒所溶化,節目完畢,他站在門口,擁抱參加演奏的每一個人。第二天晚上,音樂廳擠滿了人,當貝多芬出場時,受到聽眾五次鼓掌的歡呼,這使在場維持秩序的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因為當地即使皇族出場,也只能有三次的鼓掌禮。

當第九交響曲演奏終了時,聽眾掌聲雷動,但耳聾的貝多芬卻無動於衷,最後還是在貝多芬身邊唱歌的一位小姐,拉著他的手轉向觀眾,他才看到聽眾在熱烈地向他鼓掌喝采,這是多麼悲慘的一件事。

最後的一場病,是在旅行時染上的肺火和肋膜炎。他找不到醫生,亂吃成藥,一共買了七十五瓶藥吃了下去,後來演變成水腫黃疸病。在五十七歲的一個暴風雨夜晚,在雷電聲中離開了人間。

三月二十六日,貝多芬的死訊傳出,驚動歐洲大陸,二十九日是貝多芬舉行葬禮的一天,全維也納的學校,均休假一天誌哀,靈柩後面擠滿了二萬多的人群,政府動用陸軍維持秩序。

舒伯特和車爾尼等音樂家,在送葬行列中扶著靈柩,直送到墓。四十五年後,掘出遺體,再葬於維也納中央墓地(Zentratfriedhof),世人尊稱他為「音樂之神」,亦稱「樂聖」

【題解】

貝多芬傳,羅曼羅蘭著1903,宗侃譯,台北:新興書局,1956年。《名人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1866~1944年)創作的人物傳記作品,它包括《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基羅傳》(1906)、《列夫·托爾斯泰傳》(1911)三部傳記。

【作者】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1866年1月29日生於法國中部高原上的小鎮克拉姆西。人道主義家,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他從小愛好音樂,醉心於托爾斯泰和雨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主義的人道主義思想,也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人道主義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生爲爭取人類自由,羅曼與黑暗進行不屈的鬥爭。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爲「用音樂寫小說」,也是傳記文學的創始人。羅曼·羅蘭早期寫了7個劇本,以歷史上的英雄事件爲題材,試圖以「革命戲劇」對抗陳腐的戲劇藝術。20世紀初,他的創作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羅蘭爲讓世人「呼吸英雄的氣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樹碑立傳,幷於1916年 因《約翰·克裏斯朵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十五、觸發-一封家書 夏丏尊

樂華:

    你大概在以書冊消磨著長日如年的光陰吧?你愛好讀書,努力學文,當然不能算壞,可是讀書與作文實在是兩件事,應當分別看待。普通人都以為讀書就是學作文,作文須從書上去學習,這實在是大錯特錯的見解。

    書籍原用文字寫成,但不應只當文字來讀。讀書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內容意趣,否則只是文字的遊戲而已。作文的材料,到處都是,並非僅在書中。專從書上去學文字,即使學得好,也只是些陳言老套有什麼用處呢?我勸你勿只把文字當文字讀,勿只從文字上去學文字。

   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觸發的功夫。所謂觸發,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讀書時對於書中某一句話,覺到與平日所讀過的書中某處有關係,是觸發;覺到與自己的生活有交涉(1),得到一種印證,是觸發;覺到可以作為將來某種理論說明的例子,是觸發;這是就讀書說的。對於目前你所經驗著的事物,發見旁的意思,這也是觸發,這種觸發就是作文的好材料。舉例來說吧,我書房中有一副對子,下聯不是「竹解虛心是我師」嗎?這一句原是成語(不知作者為誰),作者著眼於竹的中空,覺到和人的虛心相似,可以效法,所以就造出了這樣有新味的句子。觸發要是自己的、新鮮的才好。用月的圓缺來比喻人事的盛衰,用逝水來比喻年華難再,用夕陽來比喻老年,諸如此類的話,在最初說出來的原是一種好觸發,說來很有新味,我們如果襲用,就等於一味說人家說過的話,自己不說什麼了。

    觸發真是要緊的功夫,我早就想把這話告訴你,可是卻沒有碰到相當的機會。這次我動身時,你要求我揀書給你讀,還要求我過上海時替你買些可看的書。我在上海經過,雖也曾想買幾本適當的書籍寄給你,一則因為我已把旅費的一部分分給你母親留作家用了,攜帶的錢不多;二則因為我覺得你只管把書呆讀,也沒有意義;所以未曾替你買任何的新書。我已給你選定了好幾部的書了,你可以揀喜歡的取來重讀,讀出些新的意味來。書是用文字寫成的,我還希望你於有字的書以外,更留心去讀讀沒有字的書,在你眼前森羅萬象(3)的事物上獲得新的觸發。

父示 ○年○月○日

【題解】

《文心》第十二章,1933連載,1934年出版。

【作者】

夏丏尊(1886年-1946年),本名夏鑄,字勉旃,號悶庵,浙江上虞人。

幼在家塾讀書,能作八股文,考取生員。著有《平屋雜文》、《文章作法》、《現代世界文學大綱》、《閱讀與寫作》、《夏尊選集》、《夏尊文集》,譯有《愛的教育》、《近代日本小說》。

 

 

 

 

 

 

 

十六、論散文 梁實秋

「散文」的對峙的名詞,嚴格的講,應該是「韻文」,而不是「詩」。「詩」時常可以用各種的媒介物表現出來,各種藝術裏都可以含著詩,所以有人說過,「圖畫就是無音的詩」,「建築就是凍凝的詩」。在圖畫建築裡面都有詩的位置,在同樣以文字為媒介的散文裏更不消說了。柏拉圖的對話,是散文,但是有的地方也就是詩;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散文,但是整篇的也就是一首詩。同時號稱為詩的,也許裡面的材料仍是散文。所以詩和散文在形式上劃不出一個分明的界線,倒是散文和韻文可以成為兩個適當的區別。這個區別的所在,便是形式上的不同:散文沒有準定的節奏,而韻文有規則的音律。

散文對於我們人生的關係,較比韻文為更密切。至少我們要承認,我們天天所說的話都是散文。不過會說話的人不能就成為一個散文家。散文也有散文的藝術。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種翻譯。把我們腦子裏的思想情緒想像譯成語言文字。古人說,言為心聲,其實文也是心聲。頭腦笨的人,說出來是蠢,寫成散文也是拙劣;富於感情的人,說話固然沉摯,寫成散文必定情致纏綿;思路清晰的人,說話自然有條不紊,寫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由此可以類推。散文是沒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時也是最不容易處置,因為一個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裏絕無隱飾的可能,提起筆來便把作者的整個的性格纖毫畢現地表示出來。在韻文裏,格式是有一定的,韻法也是有準則的,無論你有沒有什麼高深的詩意,只消按照規律填湊起來,平平仄仄一東二冬地敷衍上去,看的時候行列整齊,讀的時候聲調鏗鏘,至少在外表上比較容易遮醜。散文便不然,有一個人便有一種散文,喀賴爾(Calyle)翻譯萊辛的作品的時候說:「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調,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布豐(Buffon)說:「文調就是那個人。」

文調的美純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種不可形容的妙處:或如奔濤澎湃,能令人驚心動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飄逸之致;或是簡練雅潔,如斬釘斷鐵……總之,散文的妙處真可說是氣象萬千,變化無窮。我們讀者只有讚歎的份兒,竟說不出其奧妙之所以然。批評家哈立孫(Frederiok Harrison)說:「試讀服爾德(王爾德),狄孚(笛福),綏夫特,高爾斯密,你便可以明白,文字可以做到這樣奧妙絕倫的地步,而你並不一定能找出動人的妙處究竟是那一種特質。你若是要檢出這一個辭句好,那一個辭句妙,這個或那個字的音樂好聽,使你覺得雄辯的,抒情的,圖畫的,那麼美妙便立刻就消失了……」譬如說《左傳》的文字好,好在哪裏?司馬遷的文筆妙,妙在哪裡?這真是很難解說的。

凡是藝術都是人為的。散文的文調雖是作者內心的流露,其美妙雖是不可捉摸,而散文的藝術仍是所不可少的。散文的藝術便是作者的自覺的選擇。福樓拜(Flaubert)是散文的大家,他選擇字句的時候是何其的用心!他認為只有一個名詞能夠代表他心中的一件事物,只有一個形容詞能夠描寫他心中的一種特色,只有一個動詞能夠表示他心中的一個動作。在萬千的辭字之中他要去尋求那一個──只有那一個──合適的字,絕無一字的敷衍將就。他的一篇文字是經過這樣的苦痛的步驟寫成的,所以才能有純潔無疵的功效。平常人的語言文字只求其能達,藝術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實,──對於作者心中的意念的真實。福樓拜致力於字句的推敲,也不過是要求把自己的意念確切地表示出來罷了。至於字的聲音,句的長短,都是藝術上所不可忽略的問題。譬如仄聲的字容易表示悲苦的情緒,響亮的聲音容易顯出歡樂的神情,長的句子表示溫和弛緩,短的句子代表強硬急迫的態度,在修辭學的範圍以內,有許多的地方都是散文的藝術家所應當注意的。

散文的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過是「簡單」二字而已。簡單就是經過選擇刪芟以後的完美的狀態。普通一般的散文,在藝術上的毛病,大概全是與這個簡單的理想相反的現象。散文的毛病最常犯的無過於下面幾種:(一)太多枝節,(二)太繁冗,(三)太生硬,(四)太粗陋。枝節多了,文章的線索便不清楚,讀者要很用力地追尋文章的旨趣,結果是得不到一個單純的印象。太繁冗,則讀者易於生厭,並且在瑣碎處致力太過,主要的意思反倒不能直訴於讀者。太生硬,則無趣味,不能引人入勝。太粗陋則令人易生反感令人不願卒讀,並且也失掉純潔的精神。散文的藝術中之最根本的原則,就是「割愛」。一句有趣的俏皮話,若與題旨無關,只得割愛;一段題外的枝節,與全文不生密切關係,也只得割愛;一個美麗的典故,一個漂亮的字眼,凡是與原意不甚洽合者,都要割愛。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寫出多少旁徵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麗的辭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乾乾淨淨直截了當地表現出來。散文的美,美在適當。不肯割愛的人,在文章的大體上是要失敗的。

散文的文調應該是活潑的,而不是堆砌的──應該是像一泓流水那樣的活潑流動。要免除堆砌的毛病,相當的自然是必須保持的。用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其僻。文字若能保持相當的自然,同時也必須顯示作者個人的心情,散文要寫得親切,即是要寫得自然。希臘的批評家戴奧尼索斯批評柏拉圖的文調說:

當他用淺顯簡單的辭句的時候,他的文調很令人歡喜的。因為他的文調可以處處看出是光明透亮,好像是最晶瑩的泉水一般,並且特別的確切深妙,他只用平常的字,務求明白,不喜歡勉強粉飾的裝點。他的古典的文字帶著一種古老的斑斕,古香古色充滿字裏行間,顯著一種歡暢的神情,美而有力;好像一陣和風從芬香的草茵上吹噓過來一般……

簡單的散文可以美得到這個地步。戴奧尼索斯稱讚柏拉圖的話,其實就是他的散文學說,他是標榜「亞典主義」反對「亞細亞主義」的。亞典主義的散文,就是簡單的散文。

散文絕不僅是歷史哲學及一般學識上的工具。在英國文學裡,「感情的散文」(Impassioned Prose)雖然是很晚產生的一個類型,而在希臘時代我們該記得那個「高超的朗吉弩斯」(The sublime longinus),這一位古遠的批評家說過,散文的功效不僅是訴於理性,對於讀者是要以情移。感情的滲入,與文調的雅潔,據他說,便是文學的高超性的來由,不過感情的滲入,一方面固然救散文生硬冷酷之弊,在另一方面也足以啟出恣肆粗陋的缺點。怎樣才能得到文學的高超性,這完全要看在文調上有沒有藝術的紀律。先有高超的思想,然後再配上高超的文調。有上帝開天闢地的創造,又有聖經那樣莊嚴簡練的文字,所以我們才有空前絕後的聖經文學。高超的文調,一方面是挾著感情的魔力,另一方面是要避免種種的卑陋的語氣和粗俗的辭句。近來寫散文的人,不知是過分的要求自然,抑是過分的忽略藝術,常常地淪於粗陋之一途,無論寫的是什麼樣的題目,類皆出之以嘻笑怒駡,引車賣漿之流的語氣,和村婦駡街的口吻,都成為散文的正則。像這樣恣肆的文字,裡面有的是感情,但是文調,沒有!

【題解】

梁實秋:《論散文》,《新月》第1 卷第8 號,1928 年10 月10 日。

【作者】

梁實秋 (1903—1987),原籍浙江杭縣,生於北京。學名梁治華,字實秋,一度以秋郎、子佳為筆名。著名文學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1915年秋考入清華學校。1923年畢業後赴美留學,專攻英語和英美文學。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學習時受新人文主義者白壁德影響較深。

【伯風】Buffon,現在通常被翻譯為布封(1707—1787),法國博物學家、作家。

【服爾德】現在通常被翻譯為伏爾泰(1694—1778),法國18世紀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家、作家。

【狄孚】現在通常翻譯為狄福(約1660—1731),英國作家。代表作有小說《魯濱孫漂遊記》。

【費老貝爾】Flaubert,現在通常翻譯為福樓拜(1821—1880)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小說《包法利夫人》。

【戴奧尼索】古希臘作家。

 

 

 

 

 

 

 

 

 

 

 

 

 

 

 

 

 

 

 

 

 

 

 

 

 

 

 

 

 

 

 

 

 

 

 

十七、居里夫人小傳 陳衡哲

  這本居禮夫人寫的居禮先生傳和她自己的自述,是我在兩年前讀過的。那時居禮夫人還不曾死,故我讀完這本佳作後的第一個感想,是希望將來有機會去瞻拜瞻拜這位女界的偉人;第二個感想,便是想把這本精美的小書譯成中文。隔了一年,居禮夫人死了,我的第一個希望便從此成為夢幻泡影。而因為人事的牽掣,及文債的堆積,第二個希望也就至今未能實現。不久以前,忽然有一位朋友告訴我,說這本合傳已被一位青年科學家譯成中文了,他問我能不能為他寫幾句介紹語。我聽到這個消息十分高興,便立刻答應了;雖然這位譯者我至今還不曾會過面。

  我所以希望這本小傳能譯為中文的理由,擇要的說來,至少有下面三個:其一,是它對居禮夫婦的偉大人格的反映;其二,是它所暗示的教育的真正意義;其三,是它所暗示的女子機會平等與文化前途的關係。至於關於居禮夫婦對於科學及人類的另一個大貢獻││鐳質的發明││則另有許多專家專書的詳細記載與研究;此書於此雖也有許多有價值的報告,但當然不能十分詳盡,並且也不是一個非科學家像我者所特別注意之點,故且摒開不論。

  說到傳記文學,我常有一個愚見,以為我國的傳記固然失之太簡單,太抽象;但西方的傳記文章有時也不免太冗長,太蕪雜。這本小小的夫婦合傳恰正合了我的口味:它寫得是那樣的具體,卻又有嚴厲的選擇。雖然全書只有寥寥六萬餘字,卻是把這夫婦兩人的天才與人格,學問與見解,很忠實,很藝術的顯示在我們的眼前了。依我看來,這纔是傳記文學的上乘,但是,沒有那內蓄的精華,外表的光采也是不能有的。這本小小的合傳,若不是靠了牠那一雙主人翁的偉大美麗的人格,牠又那能這樣光彩四射,像一顆完美的明珠呢?

  我對於制度化的教育││尤其是以制度為中心的教育││向來便甚懷疑;以為它雖是一種普及教育的不得已的辦法,但它對於天才的影響,恐怕還是在負的方面為多。這一個小小的僻見,不意就在這本合傳中得到了兩個有力的證明。其一,是居禮夫人在居禮先生傳中所說的,他在幼小的時候,他的父母怎樣的了解他不是一個能吸收指定式的教育之人,而不強迫他去受正式教育的一段記載。其二,是居禮夫人在自述中所說的,關於他夫婦兩人教育他們的兩個女兒的意見;以及居禮夫人怎樣的聯合了朋友們,自己去辦一個適宜於發展天才的學校,並且她還親自去授課的一段記載。假使我們承認居禮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天才,假使我們也承認他們的女兒也是兩位成功的科學家;那麼我們對於制度化教育的懷疑,不也值得現在國內教育大家的虛心的注意與研究嗎?

  雖然從生物學的立場看來,男女是天生不平等的;但生物學能包括一個人的整個生命嗎?一個男的或是女的,除了做一個性動物之外,難道便沒有一個更高大更偉美的使命在人間?在男女之間,除了那個不平等的性人格之外,難道沒有一個更為重要,更能超出於動物區域的一個平等的個性?為了這個男女平等的個性,我們便不得要求一個女子發展個性的平等機會,一個在教育上,環境上,以及職業上的平等機會。

  居禮夫人在科學上的貢獻,卻正給了我們這個要求一個最好的理由。假使居禮夫人因為生為女性的緣故,得不到一個研究科學的機會;假使那時波蘭,或是法國的政府,已經走到現在德意志或義大利所走到的地方,而對她說:「回到你的廚房去,回到你的育兒堂去,那是你的唯一的世界!」請問,在這樣的情形之下,這位女科學家那還有成功的機會?我們又那能得到這個文化上的大成績?不但如此,居禮夫人的天才雖然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但她卻也不曾因此放棄了她的兒女與家務。她的和美的家庭,她與居禮先生合作的成功,以及她的兩個女兒教育的優良成績,都是足以證明一個女子的生命是可以得到多方面發展的,她的女性和個性不但可以不衝突,並且還可以互相受惠。但是,假使缺少了那個機會平等的重要條件,這個美滿的情形還能產生嗎?

  故我們相信,居禮夫婦的偉大,是遠超於他們在科學上的貢獻的;雖然靠了這個貢獻的本身,他們兩人已足夠不朽。他們在人格方面,給了我們一個美麗的模範;在生活方面,指示了我們一個夫婦結合的最高意義;在教育方面,證明了制度化教育的不適宜於天才;在婦女問題方面,更是有力的駁倒了女子只有性人格的一個愚妄與男子自私的觀念。

  為這種種原因,我十分高興能為這本合傳的譯者,黃人傑先生,寫這一篇介紹。我希望靠了譯者的忠實的譯筆,這本精美的,合文藝與人生為一的居禮夫婦合傳,能在讀者們的心田上,下一粒美麗的人格的種子,一粒真而善的人生觀的種子;使它將來能發芽抽條,為我們這一個衰萎的民族,開出一簇美麗的花朵來!

  陳衡哲

  一九三四年二月十六日 北平

【題解】

《居禮傳》陳衡哲譯,一九三四年二月十六日北平。居里夫人(1867 ~ 1934年)原名瑪莉,是波蘭人,出生於華沙,父親是中學校長。非常愛好學問,因此雖然非常窮困,對瑪莉來說,小時一直生活在書香中。當時的波蘭不準女子進大學,惟一的途徑是到巴黎,可是經濟狀況負擔不起她的留學,她只好做了三年的家庭教師 存了些錢,再前往巴黎大學理學院去進修。那個時候她已二十四歲。在巴黎大學,瑪莉是一位苦讀生。她跟當時已成名的物理學家,彼埃爾.居裏結識並結婚而決定了她科學家的一生。居裏夫 婦和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共同從事放射性研究,他們由實驗中了解,具有放射性的元素,會轉變成另一種元素,這便是元素的衰變。居里夫人更在含有鈾的瀝青礦石中,發現了比鈾還強烈的放射線。因此,她相信裡面一定有一種未知的放射性非常強的元素才對。居裏夫婦合力處理了好幾公噸的瀝青礦石,終於發現兩種 新元素。為了紀念瑪莉的祖國波蘭,給其中一種命名為「釙,Polonium」。另一種放射性比較強的元素,因為在暗處會發亮,故命名為鐳。由於這些發現,居裏夫婦與貝克勒共同獲得一九○三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尚未有什麼地位的居裏先生也獲得巴黎大學的教授的聘書。而且大學也為了他們開設鐳研究所。正在歡天喜地,準備迎接大放光明的未來時,居裏先生卻發生車禍去世。雖然遭到無法醫愈的打擊,居里夫人勇敢地繼續她的研究,終於有了豐碩的成果,她把純金屬鐳提煉出來,於一九一一年,再次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值得一提的是,她的長女伊蓮和女婿也是一對傑出的科學家,他們因首先發現人造放射性元素,而在一九三五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居裏一家人以放射能的研究,先後獲得三次諾貝爾獎,真是一項空前的成就。

【作者】

陳衡哲(1890年-1976年1月7日),中國女作家。生於江蘇省武進縣,原名陳雁鳥,字乙睇。筆名莎菲。1920年9月27日,與任鴻雋結婚。在1917年1月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出現之後,陳衡哲的白話小說《一日》於1917年5月發表在《留美學生季報》上。因此引起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是否是《狂人日記》的爭議。

 

 

 

 

十八、日喻 蘇軾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鍾,以爲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以爲日也。

  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異於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盤與燭也。自盤而之鍾,自鍾而之龠,轉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謂致?孫武曰:「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為致也歟!南方多沒水,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苟然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於道;今世以經術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務學。渤海吳君彥有志於學者也,方求舉於禮部,作《日喻》以告之。

【題解】

選自《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五十七。作於1078年。

【作者】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全才。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十九、荷塘月色 朱自清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裏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裏,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裏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鬱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丰姿,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裏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採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裏可以約略知道。採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豔歌去的。採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採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採蓮賦》裏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裏的句子: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今晚若有採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題解】

《背影》(1928年)(原載1927年7月10日《小說月報》第18卷第7期)

【作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縣。中國現代詩人、散文作家。著《毀滅》(1923年;長詩) 《蹤跡》(1924年;朱自清首本詩與散文集)《背影》(1928年)《歐遊雜記》(1934年)《倫敦雜記》(1943年)《你我》。

 

 

 

 

 

 

 

 

 

 

 

 

 

 

 

 

 

 

 

 

 

 

 

 

 

 

 

 

 

 

 

 

二十、澠池之會 司馬遷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禦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禦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題解】

選自《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講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為集中力量攻打楚國,主動與趙國交好,約趙惠文王會於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趙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藺相如陪同趙王前往澠池。在趙王被迫鼓瑟的情況下,他為了使趙國取得對等的地位,據理力爭,使秦王不得不擊缶。後來,秦向趙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讓,說用秦國國都作為交換,使秦王毫無所得。藺相如機智地保護了趙王的安全並且不被羞辱,史稱「澠池之會」。

【作者】

司馬遷(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推薦閱讀:

韓國人講述來中國的真實感受:瞬間被感動
中國羅盤詳解-第三十四層 二十八宿五行消峰
Instagram式成功在中國沒戲
美國指責中國「故意」放走斯諾登 中方駁斥
明恩溥:中國人的性情——不缺智慧、忍耐、務實,但缺良知_大書蠹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