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上感應篇彙編-文字版116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句,【受辱不怨】。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三百六十四頁第二段,我們看經文:

  【宋文彥博為首相。御史唐介。劾彥博知益州日。造奇錦。通宮掖。以得執政。請罷之。帝怒。將遠竄。時彥博在帝前。介責之曰。彥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隱。彥博拜謝不已。帝怒益甚。貶介英州別駕。而罷彥博知許州。後彥博復相。言於帝曰。介為御史。言臣事。多中臣病。中間雖有風聞之誤。然當時責之太深。乃召知諫院。時稱彥博長者。歷英神哲三宗。位太師。平章軍國重事。班宰相上。封潞國公。任將相五十年。名聞四夷。壽九十二而卒。】

  這一段是講宋朝文彥博忍辱的故事,我們來看字句解說:

  『文彥博』他是宋朝人,宋仁宗時候的進士,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像宰相這個工作。在宋神宗的時候,反對王安石變法,他認為王安石這個變法,很容易論市易損國體,就會動搖國本,他的意思是這樣,惹民怨。他後來也被貶官。在宋哲宗的時候,司馬光給他推薦,他又擔任平章軍國重事,五年。他歷任宋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這四朝皇帝,可以講說擔任他們的首相,將近有五十年,當時的人稱他叫賢相,封潞國公。這是了不起的一位歷史人物,也是有德。

  『首相』,宰相中居首位叫「首相」。

  再來,『唐介』是宋仁宗那個時候的進士,擔任殿中侍御史,擔任諫官這個工作。他不避權貴,彈劾宰相文彥博。後來他也被貶到英州別駕,後來還是被召回朝廷恢復官職。他的聲譽,直聲動天下,就是這位唐介御史,他的正直清廉,當時在天下非常有名,他也反對重用王安石,這個是「唐介」。

  接下來這個『劾』就是彈劾,揭發他的過失跟罪行。像臺灣或者是中國大陸,都有這種機制,對於違法失職的、職務上犯罪的官吏,採取揭發或追究法律責任的行為,像中國大陸叫中紀委,在臺灣叫監察委員。

  再下來,『益州』就是在今天四川雲南那一帶。

  『奇錦』,「奇」就是很珍奇稀有的,「錦」就是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這個叫「奇錦」。

  『宮掖』就是指皇宮,一般來講掖庭,就是宮中的旁舍,不是皇帝住的那一間,是嬪妃居住的地方叫做「宮掖」。

  『執政』就是掌管國家大事。

  『遠竄』就是古代的官員犯罪或是有錯,皇帝會把他流放到邊土。大陸很大,中國大陸很大,所以一流放就會很遠。像臺灣就很小,你遠放到哪去?南部開車三四個小時就到了,這是在古代有這個流放邊土的這種刑罰。

  『即有之』,「即」就是假若。

  『英州』就是現在廣東省英德市。

  『別駕』這個名稱是古代官員的職稱。我們知道六祖大師就是碰到張日用別駕,幫他寫的那個開悟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張別駕幫他寫的,因為六祖大師不認識字。所以「別駕」在以前他是什麼官位呢?他是擔任刺史的佐吏,就好像是說副手。刺史巡視轄境的時候,別駕乘驛車隨行,又有點像副官。他也擔任總理庶務,就是總管這些總務的工作,他的職權還滿重的,後來在宋朝的時後又改成通判。

  再下來『許州』,今天的許昌市。

  『召』就是徵召、召回。

  『諫院』就是宋朝那個時代的規諫朝政缺失的中央官署。

  『長者』就是德高望重的人。

  『平章軍國重事』就是古代的官名。「平章」它也是一個官名。唐代,唐朝那個時候,是以尚書、中書、門下三省的長官為宰相,因為官高權重,不常設置,所以選任其他官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簡稱同平章事,同時參與國事。

  『班宰相上』,「班」就是排列,他的位階在宰相之上,這個意思。

  『名聞四夷』,「四夷」是古代華夏族對四方少數民族的統稱,這含有一種輕蔑的意思。這個「四夷」是哪裡呢?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當時六祖大師去見五祖弘忍大師的時候,你這個獦獠根性太利,那個獦獠就有點像南蠻,小沙彌也對六祖大師不敬,你這獦獠不知道,世人不知生死事大,他就引用五祖弘忍大師的話來跟六祖大師說,他們在以前那個時候是常常用這種用語。比如剛才提到張日用,他知道六祖大師也要寫偈語,他說,你這獦獠也會寫偈語,真是人間稀有。這也是有一種輕蔑的味道。

  以上是字句解說,接下來我們看這段的白話:

  宋朝文彥博在擔任首相的時候,當時的「御史唐介」,唐介就向皇帝彈劾文彥博在益州擔任知州。知州就是像知縣一樣,益州在今天的四川省。他說,文彥博在擔任益州知縣的時候,製造了很珍奇的絲織品,錦衣,送給宮中的嬪妃,「通宮掖」。所以他才有機會拿到這個首相的位置,「以得執政」。就是說,他的意思就是文彥博以一種類似奉承的方法,拿到這個官位,所以唐介請求皇上罷除文彥博。皇帝非常生氣,要將他流放到邊遠地區。當時文彥博在皇帝面前,唐介就責備他說了,他說,彥博自己要反省,如果有這件事情不可隱瞞。

  當時彥博他是首相,唐介是御史。文彥博應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是他態度非常謙卑,而且能夠忍辱。他一直怎麼樣?『彥博拜謝不已』,就是我們現在通俗來說,是啊,是啊,對不起,對不起,一直懺悔,謝謝他的指教,「拜謝不已」。皇帝非常生氣,皇帝非常生氣以後就貶了唐介,兩個各打五十大板。唐介貶到英州,「英州」就是廣東英德市,貶到英州當別駕,也降了好幾級。文彥博就罷除宰相的職務,被貶到什麼?貶到許州,就是河南許昌市,到許昌當知縣,從首相調到知縣的位置。後來文彥博又恢復到朝廷當宰相,他還是有這個福報,為什麼?他有德,他還是恢復他宰相的福報,所以「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他前世有種那個因。

  文彥博又回復到宰相的時候,你看他又掌握到權力了。他向皇帝說,他說,唐介當御史的時候說到我的事情,大多說到我的毛病。你看這個人多謙卑,怪不得他能夠當宰相,寬宏大量。中間雖然有一些『風聞之誤』,就是說有一些是傳說錯誤,有錯誤的地方,然而當時責備是有一點點深了一點,於是皇帝將此事告知諫院。當時的人都稱呼文彥博為一位長者,「長者」就是謹厚的人。文彥博擔任宋仁宗,還有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英、神、哲三宗的宰相。他的位置是在太師這個位置,負責國家軍事政務大事的宰相職位,超出一般宰相之上,宰相職位之上,他被封為潞國公。他擔任宰相職位共有五十年,他活九十二歲,當宰相五十年。換句話說,四十三歲就開始當宰相了,四十二歲、四十三歲就已經當宰相了,福報這麼大。他的名譽傳播到邊疆四夷的地區,享年九十二歲才去世。

  這個就是我們在探討,像大舜這種德行,必得其名,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壽。所以厚德載物,要有德,你那個福報才有辦法保得住。你看他有那個福報,那什麼去保護他的福報?德行啊。所以他被貶到四川益州的時候,當知縣,他又回到宰相的位置了,這是怎麼樣?一般通俗講說命中註定。佛法講,不是啊,佛法講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我們今天看這個文彥博的故事,好像是一個很簡單的受辱不怨,他是真的是不怨,那他為什麼會做到不怨呢?他沒有怨恨唐介。當時唐介在皇帝面前檢舉他的時候,說他送嬪妃這些奇錦,他一直說對不起,他沒有生氣,不起瞋心。我們通俗來說,像我們臺灣來說,他沒有翻臉,沒有爭辯是非。一般人都會爭辯,你有什麼證據,拿出來啊,吵起來了。

  所以忍辱功夫,它雖然是六度裡面的一個,它事實上也相通的,通什麼?布施,為什麼?他把煩惱放下來了。他也持戒了,為什麼?他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不染。他清淨無染的時候,你看他不起心、不動念,他不起瞋心。口業,他不會反擊對方,我們現在叫做反唇相稽,你有什麼證據呢?他維持他宰相的風範,維持那個首相的風範,他一直「拜謝不已」,你就知道他身口意,某個程度來說他也是清淨的,否則他沒有辦法顯現這個德行,相由心生。

  所以我們探討文彥博的故事,我們研究這個《感應篇彙編》,我們要從這裡面得到智慧,我們要學習歷史人物,歷史是一面銅鏡,可以做我們的老師。就是以古德為師,這就是古德,所以當官的要學文彥博。你要培植德行,你要善護身口意三業,你不要有報復心。你看他後來再當回宰相的時候,他跟皇帝講說,當時唐介指責我的事情的時候,確實說到我的毛病了。這是他有慚愧心,大概送衣錦可能也是真的有送啦,那可能是人之常情。但是他說,雖然有些地方講得有一點「風聞之誤」,是有一點重了一點,他忍受下來。你是有一點講太重了,他說,你有,不能夠隱瞞。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探討兩個問題。一個就是御史唐介在皇帝面前告狀的時候,他還叫他反省,等於是以下犯上,御史的位階是在,等於講說在首相之下。但是文彥博他德行很好,他不瞋,能忍辱。第二個,他寬厚有德。所以他,你看,他能夠歷任四朝的宰相,四朝的宰相,位置在太師,而且任宰相五十年,而且活到九十二歲。所以老法師說,一切法得成於忍,沒有錯,《金剛經》上講,「一切法得成於忍」,中國古人講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所以你世間法要成就,出世間法要成就,都要看你忍耐的功夫。

  我們前面有探討過佛陀講六度,那個忍辱是根據中國人的習性、的習慣來改,來取這個忍辱。本來佛陀的意思就是忍耐,但是中國人因為士可殺不可辱。所以侮辱是在中國人,讀書人的身上是非常不能忍受的,你可以殺我的命,但是你不能夠侮辱我。所以忍辱在中國的觀念上是已經到了一個極限,你不能侮辱我。所以當時翻譯的大德就把忍辱放上去,變成六度裡面的忍辱。我們現在就是布施、持戒、忍辱,佛教就入境隨俗,跟中國文化融為一體,那變成忍辱了,事實上佛陀意思是忍耐。

  所以淨空法師他也是這樣講說,世間法跟出世間法的成就大小看你忍耐的功夫。那修學佛法也是一樣,對不對?你說持戒,你要不要忍耐?剛開始你還沒有開發性德的時候,就是要忍。早課要幾點起床,晚課也要做。吃素,不能吃葷,六齋日、十齋日,這都是一種忍耐的功夫。所以我們看歷史人物,我們就知道,再看到文彥博的故事就是老和尚講得沒有錯。所以古聖先賢的教誨是真實的,對我們有大利益。所以這個地方教得好,「受辱不怨」,這是真實的德行。

  我們就引用《無量壽經》裡面的教誨,佛陀的教誨。在《無量壽經·積功累德第八》裡面講到,「於無量劫,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癡欲諸想」,「忍力成就」。這是講法藏比丘在因地的時候,他怎麼成就這個無上菩提?他在無量劫以來,他在積植這個德行,我們看佛陀八相成道,哪八相成道?佛陀降兜率,託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

  佛陀當時他過了尼連禪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在菩提樹下入金剛座,那是童子給他做的一個,我們現在講叫蒲團,後來我們稱它叫金剛座。佛陀坐上那個金剛座以後,他就發了一個宏願,他說,「我不成正覺,誓不起此座」。這表示佛陀的什麼?佛陀的忍耐跟忍辱的功夫。我們只要坐蒲團,坐個三十分鐘腳就酸了,受不了了,對不對?我們以前一個經濟部長王志剛,去中臺禪寺打禪七,因為個子高,年紀也大了,一盤腿打禪七,那個腿會酸。那他們師父就講,要放下,放下,放下。他教什麼?放下 `那個執著,王志剛一聽到放下,就把兩個腿放下來了,放下,就把腿放下來了。這就是什麼?這是一種忍耐功夫。

  佛陀過了第七天深夜,在禪定中出現魔境干擾,魔王波旬派遣魔女來干擾佛陀。佛陀說,我不需要,我已經斷慾了。後來沒有辦法又發動了魔兵魔將來威嚇他,天王要給佛陀做,太子都意志堅定,終於不被魔王所動搖,最後魔王被降伏了,這個降魔就是什麼呢?其實在我們理上來說,就降伏我們的貪瞋癡慢疑,降伏我們的心魔,貪瞋癡慢疑才是真正我們的心魔,三毒煩惱。根本無明也是我們的心魔,塵沙惑也是我們的心魔,最基本的是見思惑,是我們的心魔,就把這些魔都降伏了。後來佛陀終於在三十五歲那年,公元前五八八年夜睹明星,豁然覺悟一切真理,成就無上正覺,我們稱他叫佛陀。

  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解》裡面他講,法藏比丘在無量劫,積植德行。所以德行要怎麼去培植呢?他是無量劫以來就是不斷的在累積因緣,累積這個德行,修行很久遠。那什麼叫德行呢?我覺得黃念祖老居士解釋得非常好,我們常常講說,這個人有沒有德行?那什麼叫德行?黃念祖老居士說,「所成之善謂為德,能成之道謂為行。」所以德行是指功德跟行業。換句話說,如果按照我們佛法的標準來講,你離開四相,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你不著相它是功德,你著相它就是福德,簡單的說就是這樣。你迷了那就是福德,你悟了以後它就是功德。同一念心體,迷覺不同而已。你著相了,你執著了,它就變福德。你離相了,不執著了,放下了,它就是功德。功德跟什麼相應?跟戒定慧相應。福德,他有福報,福報用盡了就沒了。

  所以德行是什麼呢?在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裡面講,德行是跟戒定慧三學、六度,它是怎麼樣?它是相應的,所以叫做「戒定慧三無漏學」。什麼叫「無漏學」?他沒有煩惱,所以《會疏》說,「行謂行業,三業所作」,你身口意所作的。「德謂福德」,所以德行就是,你的身口意作什麼?你的福德,你那個行就會招感這個福德。所以德行是一體的,它不是朝夕所得,它是「積植」,它不斷不斷的累積,像滴水成河一樣,不斷的培植。黃念祖老居士說,「育苗成林」,就像你種那個幼苗,最後長成森林一樣。所以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幫眾生服務的因緣,那個也是積植德行,那也是育苗成林。那在這一點末學都有學到,這個聖賢跟佛菩薩的這樣的一個典範。我總是不放棄任何幫助眾生的一個機會,能幫的我就幫,不能幫的我就跟對方講,實在是沒有辦法幫忙。

  這樣來講的話,接下來怎麼樣?要「不起貪瞋癡欲諸想」,它會有境界來考驗。你要積植德行,但是會有境界,會有種種的人事考驗。所以德行是說,固然你要去成就身口意的清淨,去培植那個福德。但是這個生活的過程裡面,在行菩薩道的過程裡面,在修六度的過程裡面,在修戒定慧的三無漏學裡面,它會有境界考驗。那要怎麼樣?佛陀就跟你講,「不起貪瞋癡欲諸想」,這一點很重要。你通過不了了,那德行就不會顯發出來,就沒有辦法累積福德跟功德了。

  所以黃念祖老居士說,「想」是什麼?「對緣生心曰想」。你看,那個想裡面有個相,下面有個心,你著相了,你就會想。「如於境執取男女等種種差別之相」,他是男的,她是女的,都有這種男女種種差別相的分別,這叫做「想」,「能取境界差別故」。所以「貪想、瞋想、癡欲想是三惡想」。再來,《鬱迦羅越問經》裡面講說,菩薩在行布施的時候,「以離欲想」,所以你布施的時候,不要想要怎麼樣,說我希望將來,我現在布施一千塊,將來可以得到一萬塊的果報。你布施記得學菩薩,就布施的時候,「離欲想」,沒有任何所求,我們一般講叫做無所求布施,這叫「離欲想」。

  三惡想裡面有一個貪想,你要貪什麼功德?貪什麼福報?所以他菩薩行布施時離欲想。他修慈悲想,修慈想,他無癡想,無癡想就是不會幻想,不會有妄想,它對治三惡想。用離欲想、修慈想、無癡想對治貪想、瞋想、癡欲想。菩薩在捨東西給對方的時候,「捨所施物,生離欲想,於求者與樂因緣」,我讓你歡樂,我讓你高興,「故瞋恨心薄」,你既然要給對方歡樂,你就不會起瞋恨心了。「名修慈想。以此布施功德,迴向無上道,則癡心薄,是名不癡想。今法藏大士不起三惡想,離諸煩惱。」

  我覺得這一段講得非常好,我們就來舉這個不起貪瞋癡欲諸想裡面,固然你要累積福德,但我剛才講說,累積福德會有考驗。我們就以虛雲老和尚作典範,虛雲老和尚在清咸豐九年的時候,他當時二十歲,他依鼓山妙蓮和尚剃度,後來隱居山後巖洞中拜萬佛懺。當時他非常精進用功,他不怕苦行,每天只吃一碗粥,但是體力非常好,因為他效法古德。後來他辭去了職事,他只帶一件衣服,一件褲子,一雙鞋子,一件簑衣,一個蒲團,過巖洞生活過了三年。吃什麼呢?吃松毛青草,喝山泉,你看你可不可以受得了?所以修苦行,持戒,它也是忍辱之一。他褲子跟鞋子都破了,只剩下一件衣服,換句話說沒有褲子了,頭上綁了一個金剛圈,他一直想大概,虛雲老和尚也是希望趕快成就無上菩提,所以像佛陀上面都有一個光圈,他就綁一個金剛圈。然後鬚髮盈尺,留得很長,他是雙目炯炯有神,人家把他當成妖怪。

  他剛開始的時候,他有看到,前一、兩年看到勝境,但是他不動心,他不斷的觀照,念佛。在深山裡面他也不怕老虎,所以蛇蟲沒有辦法去侵害他。他不食人間煙火。老和尚非常歡喜,以為他是四禪天人。在同治九年的時候,老和尚三十一歲,他到溫州某山區棲息巖中,有一個禪人要來跟他請法,他跟他講什麼?他說,「久聞高行,特求開示」,聽說你修得很好,你跟我開示好不好?這個虛雲老和尚一下被問倒了,他就很謙虛的回答說,「智識愚昧,又少參學,望上座慈悲指示」,虛雲老和尚當時有一點被他問倒了。禪人就問說,你這個行徑有多少年呢?因為他開示不出來,為什麼?當時虛雲老和尚還沒有大開圓解,還沒有明心見性,他當時是什麼?他在修那個苦行,所以修苦行其實也是一個前方便,都要經過那個過程。佛陀當時他在參學的時候,也看到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修苦行,倒掛的,鑽在土堆裡面,坐在荊棘上面。佛陀說,那個不是真正的悟道的方法。佛陀說,苦行它是方便,但苦行不是等於開悟。

  所以那個禪人就告訴虛雲老和尚說,你到華頂龍泉庵,去頂禮融鏡老法師,你去請示他,他是天臺山第一有德和尚,一定可以饒益你。老和尚就直達華頂茅庵,他問一個出家人說,老法師在家嗎?僧人跟他說補衣的那個就是,海賢老法師也是自己補衣。他就跟老法師頂禮,融鏡老法師就看著他,你是僧?還是道?還是在家人呢?虛雲老和尚說,我是出家人,僧。說你受戒了沒有?已受了,已受具足戒。然後融鏡長老就問他,你這般行徑多久了呢?誰教你的?虛雲老和尚說,我因為見古人多行苦行成道的,所以我想學啊。融鏡長老就跟他講,你知道古人持身,還知道他們古人持心嗎?他一下就點出問題的所在了。你是在身體上修苦行,那心呢?所以我們說不起貪瞋癡欲諸想,那個就是什麼?那就是修心了。

  然後他就說,你所作所為像外道,不是正路,枉用十年功夫。在山谷裡面這樣喝那個山泉水、吃草,他說,你壽命萬年,也不過是《楞嚴經》上所講的十種仙之一,離道甚遠,去道甚遠。就算你進一步證到初果,也不過是自了漢。他說,菩薩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度度人,出世間法不離世間法。你勉強絕人間煙火,連褲子都不穿,因為他褲子破掉了,沒有褲子。他說,你未免標奇立異,這樣怪不得你功夫不能成片。老和尚這樣痛痛地,「痛處一錐」。這個虛雲老和尚就求融鏡老法師開示。老法師說,我教你,若聽,就在這裡住。不聽,任你他去。老法師就送他衣服跟褲子跟鞋子,然後叫他把頭髮剃乾淨,剃乾淨以後去沐浴,去作事。同時教他看,拖死屍的是誰?這是禪宗裡面的一句禪語。

  我們這個身體,事實上現在心在動,所以在眼曰見,心在起作用。所以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能嗅、在舌能嚐、在手能抓,事實上,它就是一個屍體,你終究到最後,你死掉的時候,你這個身體就變成屍體,你會被放在停屍間。要不然就是壽終正寢,在你床鋪上。你要這樣去觀想,它就是一個屍體,那誰在背這個屍體呢?那個心嘛,那個性體。你一氣不來,就是冥陽兩隔了,所以你要常常觀想,這個身體現在是還能動,還能吃,還能看,它還有那個福報,可以當人。但是你要觀想它是個屍體啊,到時候死的時候是很難看啊。如果你常去助念就知道,臉會發黑、會流東西出來,會有味道,一般講叫屍臭味,你這樣去觀想。所以真正的問題是那個心,不是那個身體,這叫做背死屍的人是誰?最後放下這個身體的執著跟身見,你身見一破,見惑一破,你就初果聖人了,對不對?所以老和尚就聽他的開示,就學天臺教觀。

  我們剛剛講說,「不起貪瞋癡欲諸想」,這進一步會有境界考驗,所以虛雲老和尚後來有一樣跟佛陀一樣,有魔女要來考驗他,叫裸女相就,不為所動,這也是一種忍力成就。在清光緒三年,老和尚當時三十八歲。老和尚從寧波到杭州的途中,那時候正逢天氣很悶熱,叫做三伏天氣。船少人多,他就跟那個青年婦女臥鋪相連。半夜的時候,大家都睡得很熟。有一個女子撫摩老和尚的身體,老和尚那時候是出家人,老和尚驚醒,因為他可能睡了。見那個女子卸衣裸體相就,衣服都脫光了。老和尚不敢作聲,急起趺坐,馬上盤腿,持咒。該女也不敢動,為什麼?因為老和尚心不動。

  我們講說,六祖大師看到那兩位僧人,印宗法師在說法,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六祖大師說,不是,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你動心了,你染著了,你就心隨境轉了,你就有很多種種煩惱名相出來,那怎麼樣?眾生本來是佛,因為起種種執著以後,心動了,佛變眾生。若悟自性,六祖大師說的,若悟自性,眾生成佛,若不悟自性,佛變眾生。所以虛雲老和尚就有這個覺照,他馬上持咒。

  我有一個蓮友他沒有結婚以前,他在一個道場裡面,也是被一個師姐給他追求。那有時候當然就會去喝咖啡,兩個就會獨處,所以獨處也是很麻煩的事情。修行人是忌諱的,而且不行的。結果那個女的就要去侵犯他,就跟這個一樣,要去侵犯他。因為有一個因果故事,叫不可,不可,不可最難,那個故事。我那個許姓的蓮友,那許居士很有意思,他那時候已經到忍無可忍的時候,那女的都已經在寬衣解帶了,到忍無可忍的時候,那個許居士講一句話,不可,不可,不可最難。就把那個因果故事,那個標題唸出來,把那個邪淫的心降服了。

  虛雲老和尚就清醒起來,念佛、念佛、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醒過來。虛雲老和尚是這樣,馬上持戒,馬上念佛,這個女的也不敢動。假若當時老和尚失去覺照,心動了,那就沒有現在的虛雲老和尚了。這件事情,這個裡面記載說,虛雲老和尚這樣的一個經歷,跟考驗跟魔考。它說,跟阿難遇到摩登伽女的時候一樣。楞嚴會上,佛陀在接受長者供養的時候,還沒有開楞嚴會上的時候,阿難還沒有回來,阿難自己獨自去托鉢,就碰到摩登伽女母女。摩登伽女的媽媽用咒術迷惑了阿難尊者,因為阿難還沒有明心見性。阿難是到經藏結集的時候,被迦葉尊者呵斥以後,七天七夜以後,悟道了以後明心見性,所以還沒有證法身。所以才在楞嚴會上,佛陀跟阿難七處徵心,問他心是什麼東西?阿難尊者答不出來,所以佛陀也可以講說是為阿難的遭遇,開這個楞嚴會上,我們講說,開智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

  所以這裡面講說,虛雲老和尚這個遭遇跟考驗,跟阿難遇到摩登伽女是一樣的,但是阿難當時有佛住世,我們現在是無佛住世。它說,阿難當時有佛住世,佛可以救他。它說老和尚生在末法時期,全靠自己的自力鎮定,這是他的什麼?他的忍辱功夫。

  以上我引用《無量壽經》來探討這個忍辱的確是性德,是德行。能忍,忍者自安。就像海賢老法師一樣,收電費的那個電工,海賢老法師只跟他講兩句話說,這個月電費怎麼比較貴?啪啪,打他耳光,打海賢老和尚的耳光。老和尚說,他給我搔癢,甚至吐他口水,他說,跟我洗臉。我們前面有探討過忍辱仙人,佛陀在因地的故事。我們再看看文彥博,我們再看看虛雲老和尚,都是一樣。世間法要成就,出世間法成就,老和尚說,都要忍耐的功夫。《金剛經》裡面講得沒有錯,「一切法得成於忍」,我們就到這邊告一個段落。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這一段經文。我們看經文三百六十五頁:

  【宋富弼訓子弟曰。忍之一字。眾妙之門。若清儉之外。更加一忍。何事不辦。少時。人有罵之者。人曰。罵汝。弼曰。恐罵他人。曰。呼名姓而罵汝。弼曰。天下豈無同名姓者乎。罵者聞之大慚。顏光衷曰。忍之一字最難。能忍時。其德量必大。到不能忍。已是驕貴氣溢了。昔人詩云。少年胯下安無忤。老父圯(yí)邊愕不平。人生若非觀歲暮。淮陰何必減文成。至哉言也。信以辱胯下而王。以羞絳噲(kuài)而亡。飲到滿量。自然增益不得耳。】

  這一段也是一個歷史故事,講富弼的故事,還有提到韓信的故事。我們來看字句解說:

  『富弼』他是宋朝洛陽人,他是宋仁宗時候的樞密使。他跟范仲淹推行慶曆新政,拜中書門下平章事,他比較守成,當時人家稱他叫賢相。富弼常常,皇帝會問他,他說,邊疆有什麼事情嗎?富弼就說,希望二十年口不言兵,您可不可以二十年嘴巴不要講戰爭好不好?這是表示富弼還是很仁慈,他跟王安石意見不合,後來他被彈劾,降官,這是「富弼」。

  『眾妙之門』,這個「眾妙」也是一種禪宗的用語,禪宗裡面講說,「知之一字,眾妙之門」。這裡也講,「眾妙之門」,「忍之一字,眾妙之門」,禪宗比較會強調知,什麼叫知?這個「知」就是見聞覺知,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見聞覺知是它本有的功能跟作用。迷了以後,見聞覺知變成五陰煩惱。悟了以後,六根接觸六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所以你看到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你看得很清楚,如如不動的時候,那個就是覺,那就是悟,那就是知。

  你看到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你看得很清楚,你心動了,那就是迷,那叫無知就來了,不覺就來了。你知道這個酸辣湯是冷的、熱的、溫的,那個知道得很清楚的知,在接觸的時候不起心、不動念,如如不動。你能夠保持那個知,那就是三昧,那就是定慧等持。所以禪宗裡面講,那個「知之一字」,就是你悟了那個知,一切智慧都現前了,叫「眾妙之門」。那如果你知見立知呢?那叫無明本,你知見上再把它立一個知,說我知道了,我知道我不喜歡吃冷的,我喜歡吃熱的,你在知見立知,煩惱就來了,那即是無明本。所以說忍之一字,也是開智慧的一個門路,叫「眾妙之門」,它還蘊藏很深的道理在裡面。

  『清儉』,清廉儉樸。

  『顏光衷』就是我們前面討論過的顏茂猷,他字光衷,號完璧居士,他是福建人,明朝崇禎時候的進士。

  『德量』就是道德涵養跟氣量。

  『驕貴氣溢』,「驕貴」就是驕傲。「氣溢」就是什麼?就是滿了,傲氣太滿了。

  『昔人詩云』就是有下面這四句:『少年胯下安無忤,老父圯邊愕不平。人生若非觀歲暮,淮陰何必減文成。』這四句詩就「昔人詩云」。

  「胯下」是韓信受辱胯下的事情。

  「安」就是安定、平靜。

  「無忤」就是不生氣。

  我們來看這個「老父圯邊愕不平」這個歷史故事,我們認識一下也好。這個字唸宜,「老父圯邊愕不平」,這個「老父」是指黃石公,黃石公在下邳橋邊,三次考試張良,後來通過了,授給他《太公兵法》。張良後來藉由這個兵法,幫劉邦得到天下,他當劉邦的軍師,這個在《史記·留侯世家》裡面有這段記載。「良嘗閑從容步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爲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爲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我們常講「孺子可教」,從這個地方來的,這個故事什麼意思呢?

  在《史記》上有記載,張良有一天非常從容地在下邳橋上面,在那邊散步。有一個老者,就是黃石公,他就走到張良的前面,把鞋子脫下來,丟在那個橋的旁邊下面,告訴張良說,小孩子,小朋友,他應該是「孺子」,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年輕人。你到下面去把我鞋子拿上來,「下取履」。張良驚訝一下,說,嗯,怎麼為什麼要幫你拿鞋子呢?想要打他,要打他的時候,感覺他是老人,就忍下來了。最後乖乖地去下邳橋下面,把他鞋子拿上來。那老父說,幫我穿上。張良他是有一點不情願,可是看他是年紀大了,唉,好吧,幫你穿吧,就長跪幫他穿鞋子。那老父就是以腳給他穿,含笑而去。老父後來就送給他《素書》,就《太公兵法》,告訴他,「孺子可教矣」,你是可以傳授的啊,這是什麼?張良有忍辱功夫啊,換成你的話,你早就把那老人打下去了,或者你不理他,就跑掉了。福報要現前,要先叫你修忍辱。所以忍辱是性德,也是福報,能忍,忍者自安。

  所以黃石公這個老人,聽說是秦漢的人,他得道成仙,被道教納入神譜,據說黃石公當時是秦末漢初五大隱士之一,排名第五。他因為逃避秦朝之亂,他隱居在東海下邳。當時張良要謀刺秦始皇沒有成功,也躲在下邳這個地方。在下邳橋上遇到黃石公,黃石公三次考試張良,考試通過了,授給他《太公兵法》。當時臨別的時候,有贈他一句話,贈言,十三年後,在濟北谷城山下,跟我見面,那個黃石公就是我。後來張良根據黃石公給他的這個兵書,幫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十三年後,他在濟北谷城山下,真的找到黃石了,就找到一個石頭,黃石了。後來就為他蓋一間廟,拜他,奉祭他。就是後世所流傳的《黃石公素書》、《黃石公三略》兩本書。

  據說黃石公叫魏轍,他是秦始皇的父親時代的重臣。秦始皇的父親莊襄王死了以後,輪到秦始皇登基,當政。他獨斷專行,推行暴政,忠言逆耳,聽不進忠臣的、元老的意見,魏轍便掛冠求去,就隱居了,離開那個朝廷。秦始皇後來,魏轍走了以後,他想自己年輕嘛,已經登基了,所以不怕。可是他旁邊又沒有人幫他輔佐,秦始皇後來又覺得說,魏轍如果走了以後,他是先皇的老臣,如果走了以後會讓天下人笑話,自己沒有容人之量。所以他就帶著親信去追魏轍,在驪山腳下,用好語相勸,希望魏轍回來。但是魏轍決心已定,一個勁兒就不願回去了,後來隱居在邳州西北,黃山北邊的黃華洞中,人家不知道他的姓名,所以後來就稱黃石公。黃石公雖然隱居,但是他內心一直憂國憂民,所以他就把一生的知識跟理想,後來就是把這個兵法傳給張良,所以張良幫助劉邦才推翻秦朝。換句話說,這個魏轍,他不能夠效勞秦始皇,但是最後他把他的智慧,這個兵法教給了張良,這個是黃石公的由來。

  「歲暮」就是說晚年。

  「淮陰」是指韓信。因為韓信後來被封為楚王,有人告他謀反,所以他被貶到什麼?淮陰當淮陰侯,所以才有淮陰這個由來,所以「淮陰」就是指韓信。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句「減文成」,「淮陰何必減文成」,「減」就是遜色,輸給張良。「文成」是張良的名字,因為張良後來死後,皇帝封他叫文成侯。所以「文成」就是張良的意思,「淮陰」就是韓信。「淮陰何必減文成」,這整個歷史故事是這樣,韓信少年的時候受胯下之辱,人家叫他從胯下爬過去,他還是爬過去。但是人家都以為韓信他是怯弱的,但是韓信他卻有遠大的抱負,所以他不願意跟這些無賴的少年一般見識,因而能夠安然忍受沒有發作。

  張良在年輕的時候,在下邳的橋邊遇到黃石公,這個老人也是故意丟鞋子到橋下,讓張良去撿,兩個都有境界考驗。但是老和尚講過,你忍耐功夫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韓信也是受胯下之辱,也是一種忍耐。張良到橋下去撿這個鞋子,也是一種忍耐,還幫老人穿上。當時張良也是有愕然不平,換句話說,也是有習氣。「欲毆之,為其老」,乃強忍。但是它這裡又講,它說,年少負氣似乎,張良有一點點什麼?年輕的時候這個氣比不上韓信,但是觀察到晚年,韓信雖然他建功立業兵權在握,卻不能夠堅持什麼?學到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換句話說,韓信有點自傲,張良比較會沉潛。

  那韓信他呢?他沒有學到堅持、學到謙讓,不要張揚自己的功勞,叫「不伐己功,不矜其能」,把自己的才能隱藏起來,叫「不矜其能」,他不會去隱藏,這怎麼樣?變成我們講說樹大招風,所以「以市井之志利其身」,他就是跟一般平民一樣,「市井」就是跟一般人一樣。後來被告謀反,從楚王降到淮陰侯,又被告,被人家密告他跟陳豨勾結在長安叛亂。後來蕭何跟呂后決定用計謀,把韓信引到宮中然後把他殺掉,後來真的被殺掉了。張良他雖然年少負氣,但是他後來能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因為張良是軍師嘛。幫劉邦出謀劃策,屢建奇勳,封留侯,死後被封成文成侯。他說如果不看兩人的晚年,就不能夠得出韓信不如張良的結論,就是這句話講的意思,「淮陰何必減文成」。我特地把這個故事講出來,就是一切法得成於忍。韓信沒有學到謙讓,他沒有辦法把自己的功勞謙虛,沒有辦法把自己的能力隱藏。

  接下來再看這個『信以辱胯下而王,以羞絳噲而亡』。前面講的這個「胯下而王」,就是他後來,韓信他是西漢淮陰人,他在秦二世二年,他是跟隨項羽的,他為郎中。但是他不受重用,流亡到劉邦那邊去,他擔任連敖,都尉這些軍職。後來蕭何給他推薦,蕭何推薦以後,他任大將軍,建議劉邦東向以圖天下,將兵擊魏破代,下燕取齊。後來漢朝建立以後,他擔任四年的相國,次年為齊王。他後來跟劉邦圍殲滅項羽在垓下。後來西漢建立以後,他封為楚王。但是有人密告,這有點像功高震主啦,人家密告漢高祖,說韓信要叛變。所以後來,蕭何跟呂后就把韓信引到宮中,計誘長月宮,被斬,被殺,這是韓信。

  接下來「羞絳」,「以羞絳噲而亡」是什麼意思呢?這個「絳」是周勃,他是西漢泗水人,他剛開始做什麼工作呢?他在秦朝的時候,是以織薄曲為生,又常幫人家吹簫作喪事,原來是搞喪事的,我們現在講叫做葬儀社的,他是搞這個東西的啊。後來以中涓從,跟隨劉邦起於沛,我們說項莊舞劍志在沛公,起於沛,屢破秦軍,後來追擊項羽定天下。漢高祖六年,這個周勃被封為絳侯,漢初幫劉邦平定韓王信,就是韓信,也是周勃平定的,平定韓信跟陳豨之亂。

  周勃本身做人很質直敦厚,你看他也是有德,質直敦厚,漢高祖認為他可以重用。到漢惠帝的時候他任都尉,後來他也是幫忙安定了漢室,漢文帝的時候他拜右丞相,他就是知進退了,他怕功高招禍。你看有修行,有德行就是這樣,他知進退。他怕功高招禍,可是他又不諳政事,他對朝廷的事情,他又有一點朝綱混亂的樣子,他有一點不明白,怎麼樣?假裝生病,辭職退休,稱病辭職,後來陳平死掉以後,他又擔任宰相,後來又罷免,這是周勃,這是絳侯。

  另外一個「噲」,這個「噲」是誰呢?就是樊噲,他也是西漢沛人,他跟前面這個周勃很像,周勃是辦喪事的,吹簫的,他是幹什麼?他是殺狗的,「少以屠狗為業」。他幫劉邦起兵攻秦,屢立戰功,入咸陽。他在鴻門宴上,我們都知道有個鴻門宴,他在鴻門宴上,他呵斥項羽。他護衛劉邦得以脫身,所他後來當郎中,封臨武侯,歷騎將,將軍。後來他也是平定陳豨跟韓王信的作亂,遷左丞相,當相國,封舞陽侯,這個就是絳侯跟樊噲。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

  宋朝名臣富弼訓示他的子弟說,忍字這一個字,是眾多奧妙的要門。如果一個人在清廉節儉之外,更能加上一個忍,忍耐功夫,那有什麼事情辦不成的?富弼在年輕的時候有人罵他,人家就告訴富弼說,他在罵你呢。富弼說,他大概罵別人吧?這個人就說,不是,他指名道姓就罵你啊。富弼說,天下同名同姓的人一大堆,你怎麼知道他是在罵我呢?結果那個罵的人,罵富弼的那個人聽到以後,他很慚愧。

  顏光衷說,忍字這個字最難做到。能夠忍耐的人他的德量必大,到不能忍耐的時候,已經是出現驕傲,驕傲貴慢的氣息就滿出來了。古時候有一首詩,「少年胯下安無忤」,這個我們剛才都解釋過了。「老父圯邊愕不平。人生若非觀歲暮,淮陰何必減文成」。這剛才有解釋過,講張良跟韓信的故事。他說這一首詩,實在是太了不起了,『至哉言也』。韓信因為他能夠忍受胯下之辱而稱王。後來封楚王,但是卻因為覺得與絳侯周勃樊噲在一起為羞辱而被殺身亡,他大概瞧不起什麼呢?周勃是辦喪事吹簫的,樊噲是殺狗的,他覺得說跟絳侯跟樊噲在一起是羞辱而被殺身亡。就像飲水一樣,你喝到滿量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再增益,就是無法再增益了。這一段的白話是這樣。

  我們現在來看這一段的一個重點,顏光衷說,『忍之一字最難』,能忍的時候,「其德量必大」。我們又看到韓信被殺的故事,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對於這種富貴,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呢?孔子說,孔子在《述而》篇裡面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說,我吃粗的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我樂在其中。沒有仁義的富貴,對我來講像浮雲一樣。

  所以我們看到韓信的這個故事,跟張良這個故事,我們來講一下,對於世間的這種榮華富貴,我們應該怎麼去看待?我們應該怎麼從韓信這個故事裡面得到一個教訓跟啟發呢?印光大師在寫給衛錦州的信裡面,衛錦州因為後來他家失火,他太太後來瘋掉了。他本身衛錦州是一個學佛人,他有寫一封信給印光大師,請示這個問題。印光大師跟他講三世因果,現報、生報、後報,還有跟他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這個道理。

  所以印光大師寫給衛錦州這封信裡面,書與衛錦州書這裡面,這一篇寫得非常好,我也滿喜歡的。所以印光大師在跟衛錦州說,他說:「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尚不能令子孫世受其福」,對於這個世間的福報,哪怕是皇帝或者是你富有四海,你還是不能夠讓子孫受福,何況是我們區區凡夫呢?我們「從無量劫來,所作惡業,厚逾大地,深逾大海」。我們講,《地藏經》裡面講的,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換句話說,你有福報,印光大師說,那你的業報呢?你所作的惡業呢?你可以保家道常興嗎?有福無殃嗎?印祖說,你要知道世間萬法都是虛假的,「了無真實,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

  我想這個部分,我們在看歷史故事也好,看現在當今的故事也好,其實是真的,「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如水中月,如空中花,如熱時燄」,就好像熱的時候那個火燄一樣,「如乾闥婆城」,「乾闥婆城」是什麼呢?「乾闥婆」就是,它的意思就是尋香,祂是天帝的樂神,祂這個城乃幻現。印光大師說,這個世間的功名富貴,它就像乾闥婆城一樣,「乾闥婆城」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海市蜃樓,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反映在,好像一個城市反映在河面、海面的倒影一樣,叫海市蜃樓。

  印祖說,只有我們這一念心性,「亙古亙今,不變不壞。雖不變壞,而常隨緣。」他說,這一念心性,如果你「隨悟淨緣」,則可以成為聲聞、緣覺、菩薩、佛,按照他功德的淺深,「果位有高下」。但隨迷染緣則生天上、人間、修羅或是墮到畜生、餓鬼、地獄,按照他罪福的輕重,苦樂就有長短。不知道佛法的人,那就沒有辦法了。印祖說,如果你能從逆境裡面,「看破世相,捨迷染緣,隨悟淨緣,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就可以出離六道的輪迴,高證四聖的果位。

  這裡面我們就提到一個公案,在《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裡面有提到這個公案,就是周安士他的同鄉,他家鄉的一個逝世的宗伯。「宗伯」就是古代一個官,官名,他叫顧錫疇。他在溫州,浙江溫州,被副將賀君堯殺害,沒有多久,這個顧錫疇就降乩在他的學生張調鼎的家裡。他就跟張調鼎講,他說,我前生誤殺一條蛇,這個蛇今世轉生為什麼?賀君堯,六月十六日在江中殺害我,這是因果,應該承受的。你可以告訴我兩個兒子不要報仇。這個故事讓我們也警惕,就是什麼?就是因果不空,當時張調鼎他還不知道顧公已經死掉了,他就馬上派人去溫州查訪,當時太倉縣人吳國傑在溫州江心寺宴請顧錫疇,第二天顧錫疇就被殺了,你看他到死的前一天,他還給人家招待到江心寺吃飯,第二天就死掉,早晨就被殺害了。張調鼎就派漁夫四處去找屍體,沒有發現。

  當天晚上,顧錫疇就託夢給張調鼎,他說,我前世是天臺山的僧人,他是出家人,你看,他前世是出家人,這一世得到福報,擔任什麼?宗伯,宗伯是古代的官名,它是古代六卿之一,相當於禮部尚書,禮部侍郎,等於當部長,前世當天臺山的僧人,這一世有福報當禮部侍郎,當宗伯,這叫做三世怨。前世學佛修行,種福。今世得到富貴,那造業就會來生受報,還好他是天臺山的僧人,他有覺照能力,他知道因果,所以他死了以後他就知道他前世殺了一條蛇,那一條蛇來投胎,當他的副將賀君堯。你看到他旁邊當他副將,冤親債主在你旁邊當副將,後來把你殺掉了丟到江裡面去,多可怕的因果。

  所以他這個顧錫疇叫他兒子,他託夢給他的學生告訴他說,叫我兒子不要報仇,為什麼?他不想冤冤相報。他知道,雖然他是出家人再來投胎的,但是不昧因果,不是不落因果,是不昧因果。然後他怎麼跟張調鼎講呢?他說,你前世是我的徒孫,你看這一世又見面了,變成什麼?變成學生,前世他張調鼎也是出家人,他說,你是我的徒孫,我是天臺山的僧人,你是我的徒孫,到這一世來,一個當宗伯,當禮部侍郎,一個也是當他學生,兩個有緣。說你向某水灣去找,就可以找到我的屍體了。後來張調鼎按照他夢中所講的方向去找,果然找到屍體,裝入棺材送回崑山埋葬。這個故事是周安士居士親自講出來的,所以是歷史真實故事。

  所以這個地方讓我們去體會到印光大師的殷殷教誨,印光大師在《淨土決疑論》裡面講到,他說,你念佛如果沒有信願,或者你的信願不夠真切,你這樣「悠悠泛泛,敷衍故事。」你雖然有精進,但是你「心戀塵境」,你希望來生得富貴,希望「享五欲樂」,或者希望到天上去享天福,或希望來生「出家為僧」。這裡提到「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宏揚法道,普利眾生者」,印祖說,都不能稱為淨土,這個地方是很嚴格的。

  人家就問印祖說了,這出家為僧有什麼不好?可以宏法利生有什麼過錯呢?你怎麼可以說出家人不好呢?印祖說,除非他已經斷見思了,了生死了,「乘大願輪」,示生五濁惡世,「上宏下化,度脫眾生者」,可以。他說,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你雖然有這個智願,但是你沒有斷見思惑,你「縱能不迷於受生之初」,也「難保於畢生多世」。你在畢生多世投胎轉世的時候,你雖然能夠宏法,但是你沒有證得無生,沒有開悟,沒有往生淨土。

  你「情種尚在」,你的情執還在,「遇境逢緣,難免迷惑」。關鍵在這句話,「情種尚在,遇境逢緣,難免迷惑」。可能那個顧錫疇就是這樣,他「遇境逢緣」,迷了,投胎出來當宗伯,當官,禮部侍郎。他說,「倘一隨境迷」,則能馬上覺悟者,印祖說,「萬無一二」,一萬個人找不到一個到兩個,這個話的意思就是說隨業流轉。他說,「從迷入迷」,就「不能自拔,永劫沉淪」了。他說,這個太多啦,「實繁有徒」。

  他說,如釋迦牟尼佛就是為這個緣故,「如來為此義故,令人往生淨土,見佛聞法,證無生忍。然後乘佛慈力,及己願輪,迴入娑婆,度脫眾生,則有進無退。」換句話說,你要開悟,要嘛你就往生淨土,然後你再乘本願輪,你乘佛的慈力,再自己發願,迴入娑婆度有情。印祖說,這樣「有進無退,有得無失」,比較保險。你沒有斷見思惑,你「住此宏法」,他說,其他宗派可以,淨土宗絕對不行。

  他說,「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永明延壽大師的《四料簡》裡面講這個,「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他說,如果你「有禪無淨土」的話,「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印祖說,你如果還有一毫的無明煩惱沒有斷乾淨,「未能淨盡,六道輪迴依舊難逃。生死海深,菩提路遠。」你「尚未歸家,即便命終」,你還沒有回到極樂世界的本家,你就命終了。像顧錫疇一樣,被副將殺死。「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跎就是世間人所說的耽擱。

  「陰境」就是中陰身。他說,人到臨命終的時候,現生跟歷劫善惡業力統統現前。李老師說的,強者先牽,哪個種子先出來就先牽走了,他說,「隨其最猛烈之善惡業力」。他說,你在臨命終的時候,這個善惡業力都會現前,「此境一現,眨眼之間」,就是眼睛閉的那一剎那,「隨其最猛烈之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中」了,你一點點都不能夠自己作主宰呢,「一毫不能自己作主宰」。就好像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墮。」他說五祖戒,他到下一世變成蘇東坡。草堂清這位法師,他到這一世來變成魯公,「作魯公」。他說,這兩個還不錯,至少他們兩個怎麼?後來還是雖然是富貴家,但是還是有再繼續修行。

  但是我們常提到那個民國的顯蔭法師,顯蔭很年輕就死掉了。印祖也寫一封信給他,我們在前幾集有提過他的故事,他說,顯蔭之死不及愚夫愚婦,顯蔭所知道的,愚夫愚婦又不能夠跟得上,但是愚夫愚婦所得到的功夫,又非顯蔭所能企及。所以印祖最後的結論,除非你是開悟了以後,或者你往生淨土,你才可以乘佛慈力,乘本願輪再下來,迴入娑婆度有情。他說,你絕對不能夠求富貴,不能夠求來世當出家人。他說,這樣太危險了,一定會退轉,遇境逢緣,一定會迷惑。他說,一萬個人,不迷惑的人,一萬個人只有一個到兩個。所以印祖最後結論就是說,愚夫愚婦為什麼會成就呢?因為他「性水澄清,由分別而昏動。識波奔湧,因佛號而停凝。故上智不如下愚,弄巧翻成大拙。」所以顯蔭法師不及愚夫愚婦,原因在這個地方,就是說,愚夫愚婦他們念佛功夫已經到家了。

  以上我們就引用印祖大師的開示來解釋韓信,「信以辱胯下而王,以羞絳噲而亡」這個公案,來做一個補充說明。

  最後我們引用淨空老法師對這個「受辱不怨」的開示。老法師說,「受辱不怨」,這個「怨」就是怨恨。他說,一般人受侮辱,受人侮辱,說實在話,縱然能忍不加以報復,但是心中有怨恨的念頭多少會有。因為我們凡夫有習氣,有毛病,會有執著。他說這種怨恨的念頭,說實在話,將來就是報復的業因,所以一般我們叫冤冤相報,因果循環。他說,這一生如果沒有報復,讀聖賢書,忍過去了。有前生,既有前生,當然就肯定會有後世。老法師在這個地方提到說,我們在「受辱不怨」裡面,要去瞭解三世因果。他說絕對會有前生也會有來世。

  他說,第三個,佛在經典裡面說,這個事情講得很清楚明白。他說,宇宙怎麼起源的?生命怎麼起源的?怎麼演變的?後來究竟是怎麼一個結束?他說佛在經典裡面講得最透澈,我們讀了以後不能夠真正明瞭,很難。實在講佛法非常符合科學精神,甚至今天的科學裡面發生許多的錯誤,佛經裡面沒有。佛經裡面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樁事情,都教我們經過、通過實證。佛家講信解行證,所以我們講說,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就會教你去證實,如果你沒有證實,你就相信他,淨空法師說,這個叫做迷信。他說,你通過證實確實是如此,這個信叫做正信。

  他說,你想要去見到過去,想要見到未來,你必須要有一個能力,這個能力就是什麼?你要去突破那個時間跟空間,你有能力去突破空間,空間它確實是有範圍,好像一道牆一樣。科學家慢慢發現空間不是簡單的,所謂發現三維空間、四維空間、五維空間,也就是說的三度空間、四度空間跟五度空間。他說,從理論上來推,空間是無限度的,現在科學家確確實實證實了有十一度空間的存在。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附有他的報告,這是西方人科學研究的報告,跟佛經講的類似。他把它附在這個本子後面,註經的時候他沒有寫進去。老法師到北京的時候,突然間想到這個事情,黃念祖老居士把這幾篇報告交給老法師,所以老法師就把它印在《無量壽經》註解的後面,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但是空間發現有這種情形,究竟是怎麼去突破的呢?現在還沒有這個技術,還沒有這個能力,但是在佛法裡面早就被突破了。就是什麼?禪定功夫。你用禪定就可以突破時間跟空間,佛用禪定。老法師說,多維次空間從哪裡來的?科學家不知道,佛告訴我們,時空本來沒有。

  第四點,老法師說,我們讀了《百法明門論》,他說,百法是解釋宇宙人生,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相。他說,彌勒菩薩了不起,將佛在經論裡面所說的,把它總歸起來,歸納成六百六十法。在《瑜伽師地論》裡面,《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的著作,天親菩薩讀到這本書,看到六百六十法還是太多了,不便於初學。所以把六百六十法再歸納成百法,以便教學。百法分成五大類,第一個,心法。第二個,心所法。第三個,色法。第四個,心不相應行法。第五,無為法。分成這五大類,這個五大類就是整個宇宙人生的說明。所以他解釋釋迦牟尼佛講的,一切法無我,一切法就是歸納成這個百法。無我是講人無我,法無我。你破了我執,就是人無我。你破了法執,叫法無我。他說,你必須要瞭解,透徹瞭解事實真相,才真正懂得什麼叫無我?講得清楚,講得徹底。

  時空的維次,在百法屬於哪一類的呢?歸納在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共有二十四個,裡面有時分跟方分,時分是講時間,方分是講空間。他說,時分跟方分就是時間跟空間,是假的。在《百法明門論》裡面講,它是不相應行法。他說,時間跟空間是假的,不是真的,它不相應行法,用現代的話來說是抽象概念,不是事實,是個抽象概念。那概念從哪裡來呢?從妄想、分別、執著來的,一切眾生、妄想、分別執著無量無邊,所以變成無量無邊的維次空間。這是佛才能把它說出來,你既然懂得它是怎麼形成的,那你就能夠想方法去把它突破。怎麼突破?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突破了。

  換句話說你禪定從哪裡來的?你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破了以後,禪定就現前了。所以人在入定的時候,他的意志集中,他沒有妄想,意志集中,逐漸逐漸就突破,從三度看到四度,從四度看到五度,隨著你定功的淺深,你突破的層次大小不一樣。佛家講突破時空是有道理的,有理論根據的,理論跟事實完全合成一體。這一段是老和尚特別在探討前世來生,過去、現在、未來。那你怎麼去突破這個呢?老和尚說,就是必須用禪定去突破時間跟空間。

  第五個,老法師說,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他說,無量的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方法門徑雖然多,但是它的原理原則是一個,那就是修定。他說,不是只有禪宗才修定,其他法門都是在修定,念佛其實也是在修定。念佛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不就是禪定嗎?教下提止觀,止觀就是禪定。密宗講三密相應,相應就是禪定。所以老法師說,八萬四千法門,用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統統修禪定。所以《金剛經》裡面才講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所以你用的方法手段不同,你的方向目標是一個,成就完全相同,方法手段不相同,是因為個人的根性不一樣,習染不一樣,你隨自己的根性修學容易成就。你不順自己的根性,修學就會有困難。所以佛法我們要瞭解,它是隨眾生的根性來教導,這種方式順乎自然,不加絲毫勉強。所以佛不度眾生,佛對於一切眾生沒有絲毫勉強,沒有絲毫意思,你說這個多自在呢?

  第六個,受辱不怨,老法師說,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對於惡人、對於心胸狹窄的人,這是我們很容易犯的,對於惡人,我們會排斥,我們可能會敬而遠之,我們可能會不理他,或者瞧不起他。老法師說,對於惡人,或者心胸狹窄的人,你更應該怎麼樣?我們應該學習老法師這一點,在老法師的心目中,沒有善惡對待,你覺得你很討厭那個人,可是老法師不會討厭,老法師還是會以禮相待,對他還是會殷殷教誨,這是老和尚了不起的地方,我們必須學這個。為什麼?老和尚做到這個了。

  他說,老和尚告訴我們,對於惡人跟心胸狹窄的人,一定要對他更謙虛、更恭敬,不結怨。這個是我們做不到的,我們做不到謙虛,我們做不到恭敬,我們都會結怨。普賢十願不是教我們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嗎?廣修供養嗎?懺悔業障嗎?他說你把這四句十六個字做到,你一生受用不盡,你對什麼人都要謙虛,都要恭敬,決定不可以有傲慢的行為。前面有提到,韓信就是因為傲慢,所以招來殺身之禍,被人家密告到皇帝那邊,說他要叛變,他要跟陳豨叛變。後來被蕭何跟皇后引到宮中,計誘殺之。就是這裡講的,決定不可以有傲慢的行為,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自以為了不起。

  老和尚講說,哪一尊佛,哪一尊菩薩,甚至哪一個阿羅漢、須陀洹,我們都比不上他們,有什麼好驕傲的呢?常常向佛菩薩看,我們傲慢心就沒有了,自然就養成謙卑。所以這一點我們要學老法師的作為、的修持,就是對於惡人,對於心胸狹窄的人,我們還是要恭敬,還是要謙卑,而且千千萬萬要記得,不要跟他結惡緣。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但是你做到了,其實它也是忍辱,也是修忍辱。你忍辱他是一個惡人,最後你把執著放下來,忍辱成為性德的時候,那惡人跟善人就平等了。

  第七個,老法師說,謙卑屬於性德。佛教我們,孔夫子也是這樣教我們的。他說,一部《禮記》講的是什麼?講的不過是自卑而尊人,無過於自卑而尊人。他說,這是一部《禮記》的精神所在,教我們自己處事待人接物要卑下,要尊敬別人,孔夫子做到了。所以我們在《論語》裡面看到,孔子接見任何一個人都謙卑。佛經上記載,佛陀見什麼人,態度都很謙卑。他說,世間跟出世間的大聖大賢尚且如此,我們有什麼值得驕傲呢?他說,孔夫子看人,《論語》上有一句話,就是夫子對人的觀察,他假設說,未必是真有。實在講,他也是在教學生,勉勵學生,他說,假如有一個人,他的德行像周公之美,周公是他最佩服的。

  在記載裡面,周公了不起,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周朝立國八百年,得力於周公的制度。年輕的時候,淨空法師對於《周禮》不是很瞭解,方東美教授問他說,你有沒有唸過《周禮》?淨空老法師說,我沒有唸過。方東美教授說,你要唸,他跟他前後講了十幾遍,他勸淨空法師讀《周禮》,後來淨空法師喜歡讀《禮記》,《周禮》他把它翻了,後來翻一翻,興趣不大,所以沒有繼續唸下去。然後方老師告訴他說,《周禮》是全世界最好的一部憲法,他說,如果周朝的後代子孫能夠依照這一本書去做,周朝萬萬年也不會改朝換代。他說,方老師讚歎這本書,讚歎到這種地步。老法師說,如果你要從事政治工作,一定要讀《周禮》。

  他說,夫子對於周公讚歎有加,但是孔夫子說了,他說,假如一個人的德行、學問像周公之美,但是他恃驕且吝,其餘則不足觀矣。他有兩個毛病,一個是驕傲,一個是吝嗇。這個人就不必說了,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他說,驕就是貪瞋癡煩惱。儒家沒有講三毒,佛家講得比較透徹,三毒煩惱。他說,你三毒煩惱沒有斷,你的道德學問都是假的,這句話要記起來。你的三毒煩惱沒有斷,你的道德學問都是假的,這講得好。老和尚說,你的道德學問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孔子講這句話,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意思就很清楚、很鮮明。

  第八,怎麼去斷這個貪瞋癡呢?這個地方老和尚特別提三個,一個布施、一個持戒、一個忍辱,這三個。老和尚提布施、持戒、忍辱,來斷這個貪。他說,你斷貪從布施下手。他見到章嘉大師,老人家把這個教給他。他說,世間人吝財不肯放棄,佛告訴我們財富從哪裡來?從布施來的,你愈施愈多,如果你不肯布施,你的財富到此地就終止了,就這麼多。你肯布施,就像流水,活的。所以老法師說他,不管是他父母小時候給他算的命,他自己也知道,他自己的命比較薄。老和尚自己很謙卑,說他是乞丐的命,他說他今生會得到這樣的福報,老法師說,都是今世修來的。所以老法師說,你肯布施就像流水一樣,活的,永遠享受不盡,那為什麼不做呢?他說,吝嗇就是把這個堵塞了,堵塞住,後面就不會再進來了。你所擁有的只有這麼多,用完就沒了。他說,這個道理要搞懂,愈施愈多,永遠用不盡。

  老法師特別舉以前他在新加坡居士林,新加坡居士林做大布施,每天提供三餐。他說,每天都三四千人來吃飯,如果打佛七的時候,有三四千人在吃飯,最少一天都有一千人。他說,愈吃愈多,人家都把菜送過來,後來他們菜吃不完,就送到孤兒院,送養老院。這就是布施的好處。所以你想要一生物質生活不缺乏,你肯布施決定不會缺乏,他說,財富是這樣,智慧也是這樣。所以佛菩薩講六個願,第一個就是布施。

  接下來,持戒。持戒就是你要守法,遵守國家法律,違法的事情不要去做,你要遵守這個世間的道德、風俗、習慣,入境要問俗,還有戒律,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老法師說,就是我們今天這個上課的主題,「受辱不怨」。老法師說,要有耐心,他說,心平氣和。我們以禪宗為例,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梁武帝那個時代,達摩祖師跟梁武帝談話不投機,為什麼不投機呢?因為當時達摩祖師跟梁武帝對話的時候,梁武帝問達摩祖師說,我蓋了這麼多佛寺,印了這麼多經,供養這麼多出家人,有沒有功德?達摩祖師說,毫無功德。梁武帝就很不高興,送客,就把他送出去了。他問他說為什麼沒有功德呢?達摩祖師跟梁武帝說,「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因為梁武帝著相,功德是戒定慧三學,三無漏學。所以它是「淨智妙圓」,就是我們的本有智慧,「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不是去外面得來的。你只要放下執著,狂心歇,歇即菩提,你執著放下來了,你菩提就現出來了。

  所以老法師說,後來達摩祖師跟梁武帝無緣,梁武帝不護持他,達摩祖師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一直等,等到一個慧可大師,一代一代的單傳。後來傳到惠能大師,緣才成熟。你說,他有多大的耐心?把佛法傳到中國,還要等第六代,才能等到利益一切眾生,這是忍辱最好的例子,他特別用達摩祖師來做例子。他說,我們縱然有大心、大願、大德、有大能,要利益一切眾生,緣不成熟,要學達摩祖師,能有一個傳人、兩個傳人,代代傳下去,總有一天機緣成熟,可以利益一切眾生,何必一定要自己一生去做呢?他說,沒有這個必要。這才是真實的智慧,這是真實的智慧。他說,你傳給學生,學生沒有機會,再傳給學生。他說由這個地方你就可以看到古聖先賢他們那個耐心,不是平常人能夠相比的,才能把這個事情,弘法利生的事情做得圓圓滿滿而沒有缺陷,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若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以上文稿僅供內部學習參考,由於水平有限,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大德批評指正。感恩頂禮!)   

以上內容轉自:

http://ganyingpian.com/index.php/jiangjie/dinghonghuibian/dinghongwenzijiangjie/1345-gypwzb-s-123


推薦閱讀: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二二集)
印刷體(宋體、明朝體)是如何產生的?
文字是生命的源泉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鍾茂森博士主講(第十二集)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第八十八集(國語) 視頻、文字

TAG: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