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第三三五集(文字版)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  (第三三五集)  2016/5/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33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七百九十八頁倒數第六行,這第四科,「忙中念佛」。請看經文:

  【思惟熟計。欲得度脫。晝夜常念。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斷絕者。】

  這是第四個小段「忙中念佛」。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此下明忙裡偷閑,精進念佛」。這一句很重要,雖然是忙裡偷閒,但是他精進。怎麽精進?『十日十夜』沒中斷,或者是『一日一夜』不中斷,二十四小時,這也叫精進。這個二十四小時,把妄想雜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一句佛號,追頂念佛,也就是一句接著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接著不中斷,『不斷絕者』,這叫精進念佛,追頂念佛。『思惟熟計』,「思惟」是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不能有雜念,不能有妄想,不能有分別執著,這就行了。所以一心一意求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思惟熟計,熟,可見得他常常想,他想什麽?就是想早一天往生極樂世界,就想這個。『欲得度脫』,「即深思熟計,欲脫生死也」,脫離六道輪迴。『願欲往生』,「捨穢求淨」,願意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穢是六道輪迴,我們把六道輪迴放下,不再在六道裡面遊戲,六道太苦了,西方淨土好,念念都想求生淨土,這個好,要養成這樣的一個習慣,就好了。欲脫生死,願欲往生,捨穢求淨,「以一切功德,迴嚮往生也」。『晝夜常念阿彌陀佛清淨佛國』,「乃憶佛念佛往生正行也」。這個往生的真因,往生的正行,行是行動、是行為,這種行動是往生極樂世界的行動。時間多長?「相續十日十夜」,我們一般講精進佛七,精進佛七是七天,七天七夜,這是十天十夜,平時很少念佛,一般在什麽時候?假期,年節假期,假期能有十天,別干別的,專門干這樁事情,這就對了;「一般行人所需之功行也」,往生必須要具備的功夫行動。「一日一夜,乃多善根者所需之功行也」,一日一夜,條件是要多善根。什麽叫善根?能生長一切善法的叫善根,有三種:不貪、不瞋、不痴,叫三善根。

  這個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練,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我們修行的場所。在哪裡修?眼見色,見色不為色所干擾,不為色(色相)所動搖,換句話說,見色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起心動念。這是佛,一般人做不到不起心不動念;菩薩起心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再下一等的,還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眼對色塵,這真修;耳對音聲,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究竟圓滿的功夫是不起心動念。三賢菩薩沒有分別執著,阿羅漢還有分別,沒有執著。換句話說,六根對六塵境界,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六道凡夫,包括三善道,三善道裡面有二十八層天,都不例外,見色聞聲統統有分別、有執著。如果這個念頭是惡念,不善的念頭,果報在地獄、餓鬼、畜生。地獄、餓鬼、畜生是貪瞋痴,就是不善的根。善根是不貪、不瞋、不痴,這三善根。放下,放下什麽?就放下這個。

  佛法修行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沒關係,不動心,真功夫。沒有動念,不起心不動念,眼在色塵上修,耳在聲塵上修,鼻在香塵上修,舌在味塵上修(酸甜苦辣咸,味塵上),身在觸塵上修,意在法塵上修。能不能起心動念?可以,但是不能分別執著,不可以。真功夫!特別是禪宗,禪宗的功夫,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就是剛才所說的眼離色相,他不是離,比離厲害,他根本不起心動念。這真離了,這不是假的。諸佛如來,還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都能夠達到這個境界。達到這個境界,我們一般稱他作法身菩薩,華嚴圓教初住以上,別教是初地以上才能做到。初地以下的,十住、十行、十迴向,他們沒到這個境界,他們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也很了不起。這些都是永遠脫離輪迴了,包括阿羅漢。阿羅漢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

  我們凡夫執著太嚴重,所以佛教我們放下。放不下怎麽辦?放不下先看破。看破的意思,先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麽?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經文我們會念,我們知道是假的嗎?不知道。佛這樣告訴我們,我們有沒有懂?沒懂。今天量子力學家做出的報告我們看了,對我們這種根性的人有很大幫助,我們明白了佛的這句話什麽意思。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相是物質現象、心理現象(心理現象是念頭)、自然現象(大自然的現象),從哪裡來?全是從我們自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而來的,被量子力學家發現了。怎麽發現的?他用的方法跟佛在經上講的不謀而合,也就是跟佛說的完全相同,是把一個物質現象分析,分到最後沒有了,才恍然大悟。用什麽東西分析?八十年前科學發現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上最小的物質現象,所有物質現象都是原子組成的。以後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最新的儀器能把原子打破,打破之後,看看它裡頭還有些什麽東西,發現裡面有原子核、有電子、有中子。原子不一樣,那就是帶的這些電子跟中子多少不相同,所以原子就很多種。這最小的,再把它打破,發現粒子,這些東西是粒子組成的。粒子還可以打破,發現微中子。微中子再把它打破,沒有了。這才知道什麽是最小的物質,微中子是最小的物質。

  微中子多大?科學家告訴我們,一個微中子把它打破之後,沒有了,微中子是多少個粒子組成的,告訴我們是一百億個粒子組成一個微中子。微中子打破,沒有了,那微中子怎麽組成的?原來是念頭。物質沒有了,看到念頭的波動現象。這才完全明瞭,物質現象是念頭波動所產生的。這個波動的頻率多高?我們今天講一秒鐘,一秒鐘它波動多少次?這個波動就是生滅,前念滅後念生,這個念頭一個接著一個,一個接著一個,它不斷。一秒鐘多少個?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有一次跟彌勒菩薩在一起,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凡夫,我們心有念頭,我們很清楚,我剛才在想什麽,這個念頭是幾個微細念頭組成的?是有幾個物質現象?還有幾個意識的現象?佛的問話說:「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佛問了三個問題,幾個念頭波動現象?產生的物質現象有幾個?產生的精神現象有幾個?佛問了三個。彌勒菩薩回答,我們把它換算出來,彌勒說彈指,這一彈指之頃,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念,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得的數字是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一彈指三百二十兆,我們彈指,一秒鐘能彈幾次?有人告訴我,一秒鐘可以彈七次。我大概彈四次,我相信,年輕體力很強,彈得很快,一秒鐘彈七次。七次乘三百二十兆,等於二千二百四十兆,就是一秒鐘。一秒鐘有多少個念頭?有二千二百四十兆個念頭。每一個念頭裡面都有物質現象的生滅二千二百四十兆次,我們沒有辦法知道,就在現前,永遠不斷,無始劫以來到無始劫之後,它不會中斷的,是這麽個現象。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根本沒有,只是波動產生的幻相,我們誤以為是真的。科學在最近二十年才把這個謎底揭穿,釋迦牟尼佛卻在三千年前把這樁事情講清楚、講明白了。

  他怎麽知道的?科學家現在研究這個問題,佛怎麽知道的。現在新的科學,很多年輕的科學家都在探索念頭。物質是念頭變的,念頭從哪來的?這第二個謎。佛都有解答,佛告訴我們,物質是念頭變的,念頭是妄心變的,我們就說心變的。這個心在佛法裡面講自性,講真心,中國古人叫本性,「人之初,性本善」,這本善,那個善字不是善惡的善,善是讚美的詞,它太圓滿了。我們讀《六祖壇經》,六祖惠能大師大徹大悟之後,說了五句話:第一句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沒有染污過,清淨的;第二句說「本不生滅」,念頭有生滅,物質有生滅,自性沒有生滅;第三個「本自具足」,自性裡頭有無量智慧,有無量功德、無量才藝、無量相好,不是外頭來的,外面沒有東西,統統是本性自己具足的。所以只要你開悟,你明心見性,這個東西自然就出來了。需不需要學?不能學,你所學的全是假的,自性流出來的是真的,真實智慧。所以佛對於這個情形,科學家費了四百年的時間,一個接著一個,一代一代來探討,今天發現了物質,物質到底是什麽搞明白了。佛要不要?佛不要,只要明心見性就知道了。本來知道,這叫智慧。所以能大師開悟第三句,「本自具足」。第四句「本無動搖」,本無動搖是什麽?是禪定。自性本定,自性沒動過,沒有搖擺過,所以自性本定。我們要想見性,用什麽方法?修定,因為自性本無動搖,它就是大定的本體。我們修定就跟它相應,定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全明白了,是這麽回事情,這叫成佛了。成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全宇宙之間萬事萬物統統明瞭,這叫智慧。不是從外來的,外頭沒有。

  小定開小智慧,大定開大智慧,究竟圓滿的大定,沒有一樣不知道,無師自通。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哪來的?他開悟之後就講經教學,七十九歲過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講這麽多經論,誰教他的?他跟誰學的?是沒錯,他十九歲出家到處求學,這非常好學的一個年輕人,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學派,今天講的哲學的學派,他都接觸過,但是這些與他一生講的經不相干。那我們就曉得,十九歲離開家是放下煩惱障,家的煩惱事情多;三十歲放下求學,不再去參學去了,放下所知障。為什麽?每個宗教所說的,哲學家所說的,解決不了問題,不是真的。所以放下,放下之後修定,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豁然大悟。修定是什麽?就是把妄想雜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統統放下怎麽樣?自性本定,本無動搖,它不動,不搖擺了,這個時候豁然開悟。悟了之後,第二天就在鹿野苑,把五個隨從的人,他的父親派了五個人陪他,把這五個人找回來,就是五比丘,給他們講經說法,這五個人開悟了。這個悟是小悟,阿羅漢。

  我們中國人常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本書我不知道,意思不曉得,沒關係,你只曉得多讀,不要念錯字,不要念漏掉,念上一千遍,意思自然就明白了,那就是自見。那是什麽?小悟。繼續再念一千遍,第二個一千遍,大悟。第三個一千遍,大徹大悟。首先要知道,經裡頭有沒有意思?沒有意思,不要求經義。求經義是什麽?你心不定,你心裡有念頭,這個念頭把你定功破壞了。一定要知道沒有意思,為什麽沒有意思?它無量義,你開悟之後就是無量義。部部經都一樣的,一經通一切經通,要明白這個道理。這是什麽?這是自性。我們把自性裡面的現相,阿賴耶裡面講三細相,業相(業相是起心動念,業相)、轉相(轉相是念頭,是分別執著)、境界相(境界相是我們現前生活環境,境界相),統統是從妄念產生的,不是真的,真的沒有相。自性沒有相,但是能現相,雖現相,不礙它的清淨,就是惠能大師講的這五句,沒有妨礙。這無中現相,也不礙自性的無相。就像我們現在看電視,自性是什麽?自性是屏幕,打開屏幕,一片光明,裡面什麽也沒有。能變是什麽?像我們按頻道,頻道按下去,相就現前,幻相,假相,這個假相是有生有滅,剎那生滅。它破不破壞屏幕的現相?不破壞,屏幕也不妨礙它們現相,彼此不相妨礙。那我們的自性在哪裡?自性遍一切處,自性遍一切時,我們沒有離開自性,離開自性,這個相沒了,這個相是依它起,依自性變現出來的,沒有自性它就現不出來。就好像我們電視一樣,我們的頻道一定要顯示在屏幕上,沒有屏幕相現不出來,同一個道理。這是佛經裡頭講的科學。

  我初學佛的時候,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老師告訴我,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我們學了六十五年,六十五年,今天明白了,佛教裡頭,不但是哲學的最高峰,同時也是科學的最高峰。佛在經上說過,阿賴耶的三細相,用意識,第六意識可以緣得到,緣不到自性。自性是真的,第六意識是妄心。阿賴耶三細相是妄境,是虛妄的境界,不是真的。所以妄心能夠緣到妄境,緣不到真心,緣不到真,妄它都能緣到。我們就有理由相信,現代的這些科學家,他們還有東西發現,那就是念頭是什麽,念頭從哪裡來的,這是阿賴耶的三細相,他們可以發現。阿賴耶的三個現象,就是宇宙的奧祕,第一個物質,他明白了,假的,不是真的;現在研究第二個念頭,念力。我們看到書店裡面銷售的,很多在研究念力的報告,有幾十種之多。現在還沒搞清楚,還需要個二、三十年,我相信他能把這個講清楚、講明白。對於修學大乘有很大的幫助,幫助什麽?幫助我們放下。只要肯放下就有見性的機會,為什麽?這放不下的它擾亂我們修定,我們無法回歸到自性本定,就是本無動搖,我們回不去,不知道擾亂這個東西是假的,以為是真的,知道是假的就不放在心上了。所以佛教裡頭有科學。

  淨宗我們要問,淨土有相,真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像什麽樣?像我們這樣的。你承不承認我們這個世界是真的?承認,那極樂世界是真的,極樂世界相跟我們這一樣。但是不一樣,不一樣就是什麽?我們這個世界人的壽命很短,有生有滅,極樂世界的人壽命很長,不生不滅;我們這個地方的植物,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有四季變化,極樂世界沒有變化,四季常春。為什麽?它只有心現,它沒有識變。我們這個地方有心現,再加上一個識變,變就是阿賴耶。往生到極樂世界每個人都轉識成智,就是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末那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統統轉八識成四智。所以那是一個稀有的世界,太圓滿了。相是不是妄的?是妄的,這個妄相併不妨礙自性,不妨礙真心,真心不妨礙這個妄相出現,它沒有干擾。沒有妄心,它用真心,道理在此地。

  所以修行,我們這麽多年也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真心是什麽?淨土宗的真心,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麽念頭都沒有。為什麽我們要念佛?我們如果不用念阿彌陀佛這個方法,要修到完全念頭不生,回歸自性,太難了,做不到,道理就在此地。真正不求西方淨土,自己在這個地方回歸自性,像惠能大師一樣,一千年裡頭難得有幾個人,真不容易!那些人怎麽能修成?過去生中已經修了無量劫,這一世又遇到緣,再接著干,豁然大悟;沒有過去無量劫的功行,他做不到。我們自己清楚,我們煩惱習氣很重,我們放不下。這樣一來,大小乘佛法我們學個幾十年,時間太短了,不可能有成就,放不下,原因在此地,道理在此地。所以我們今天幸虧遇到淨土法門,遇到阿彌陀佛,我們就得救了,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干什麽?決定在那邊成佛。在那邊就容易了,縱然無量劫,也不在乎,為什麽?壽命長,無量壽。所以往生極樂世界,等於你已經成佛了,雖然不是真正成佛,等於成佛,而跟佛的智慧、神通、道力(智慧德能)幾乎都相同。這個相同不是我們自己修的,是阿彌陀佛加持的。所以每個往生的人,極樂世界是有等級,四土三輩九品,它有等級的,雖有等級,但是它待遇平等,這個好難得!我們這邊待遇不平等,譬如說天人,待遇比我們好太多了,我們人比不上天。畜生比不上人,鬼道比不上畜生,地獄道最可憐,吃盡苦頭,沒有一分一秒叫你安樂,不平等。西方極樂世界平等,經上講,每一個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就是平等,誰的標準?法身菩薩的標準,是最高的標準,幾乎跟佛的標準相同,太難得了。為什麽修這個法門?原因就在此地,而且我們修,我們有把握往生。

  依照這個因修,你看這個地方,一生只有十日十夜,只有這麽一次,一次就成就。下面,一日一夜,那是什麽?那是一生都沒有遇到緣分,臨命終的時候才遇到緣分。一日一夜他就往生,他就走了,行不行?行。往生的條件,第一個真正相信,沒有懷疑;第二個真正想去,對這個世界沒有留戀,對這個身體沒有留戀;第三個,真正肯念阿彌陀佛這個佛號,你看念一日一夜就成就了。真的嗎?真的。看見了嗎?看見了。去年年初,潮州謝總他的父親往生,這些年來他做了很多好事,功德無量,對他父親是加持。他父親一生不念佛,勸他念佛他搖頭,你們念好了,他不念。臨命終的時候,最後一個小時,斷氣前一個多小時,他勸他爸爸,跟他爸爸講:西方極樂世界真有,你相不相信?他爸爸點頭,他歡喜了,爸爸相信了;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你相不相信?也點頭。他說:現在我念阿彌陀佛,你跟著我念。念一個多小時就往生了。這是一日一夜的證明。他爸爸真往生,瑞相稀有,有人看到蓮花,有人看到佛光,他來告訴我,大概還拍攝了紀錄片。那天參加送往生的,有一千多人,大家都看到了。

  「乃至一日夜能不斷絕」,這我們做得到。所以我勸他,如果工作很忙,他要養家活口,他沒有辦法修,怎麽個修法?半年修一次,一年修兩次,一次一晝夜,二十四小時。你在一個小佛堂裡,吃的東西準備好,水準備好,二十四小時不休息,不睡覺,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六個月一次,一年兩次;或者是四季,三個月一次,一年四次。再不然是一年一次,找一天的時間,這樣子修一天,照這個方法。很有效,真正放下,什麽念頭都不想,這一天是真精進,真管用。

  下面經文是「妙果」。

  【壽終皆得往生其國。】

   這句話是經文。經文字字句句,釋迦牟尼佛說的。夏蓮居老居士會集這部經,我們最感激的就是他這部經裡頭,每一個字、每一句都有出處,不是隨便寫的,都是五種原譯本裡頭的經文,沒有動一個字,沒有改一個字。海賢老和尚,捧在手上跟它照相,太難得了。註解說,「故云壽終皆得往生其國」,這就是包括一年一次,或者一生。謝總的父親,他是一生從來不念佛,也不承認,臨終前一個小時相信,兒子問他,相信,兒子帶他念佛,一個小時,真的統統往生極樂世界,給這句經文做了證明。這種是屬於第三類正因的行人,他的功德比前面兩種要差,比不上前面兩種,這是最後的一種。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行菩薩道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

  你看這說出來了。

  【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當作佛。欲於何方佛國作佛。從心所願。隨其精進早晚。求道不休。會當得之。不失其所願也。】

  這個話釋迦牟尼佛說的。我們要相信,句句是真話,句句是實在的話,佛說的。佛說的話,真話,我們就稱它為經。有人問我,經書裡頭有沒有糟粕?現在人講去其糟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我們可以這麽回答他:真正是經,沒有糟粕。為什麽?從真如自性裡頭流出來的,怎麽會有糟粕?從菩薩口裡頭流出來的,或許有。你要說有,我不相信。為什麽?菩薩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像惠能大師這種人,它怎麽會有糟粕!糟粕從哪裡出來的?妄心裡頭出來的,真心裡頭沒有。所以佛與大菩薩所說的,我們深信不疑,依教奉行,這個人有大福報。遇到懷疑,功德就沒有了。遇到不懷疑,完全相信,這功德大了,為什麽?它可能就幫助你在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成佛,稀有難得。世間什麽事情是大事?成佛是頭等大事,不能不知道。

  我們今天也遇到稀有難得的緣分,讓我們認真努力把傳統文化救起來,培養一批學生繼承傳統文化、做傳統文化的老師,發這個願,一生就專門教傳統文化。我們選了兩套教科書,第一套,唐太宗下令編的《群書治要》,第二套是民國初年,一些學者們編輯的《國學治要》。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有一批學生,一生專讀這兩部書,專講這兩部書,把這兩部書講清楚、講透徹,翻譯成白話文,再從白話文翻譯出外國文字,全世界每個國家文字統統翻,利益全世界的眾生,讓全世界人民都能享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利益,好事!我們自己要發願,一生就當小學教員、就當中學教員,幫助下一代做紮根教育。這一生把應該你享受的功名富貴,統統放下,我們就干這樁事情,幹得非常歡喜,真正是張載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干這個工作。這個緣很難得,稀有難逢。我們希望能夠有三十到五十個發菩提心的菩薩,菩薩事業,這不是普通事業,從事於教學。能夠把這兩部書念通,念明白,整個四庫你都沒有困難了,《四庫全書》裡面任何一部書,你都能讀、能理解。所以畢業之後,我希望這些人永遠能夠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學習在一起,做下一個大事。下一樁大事是什麽?唐太宗的《群書治要》只做了一半,它從三皇五帝到前面晉代,二千五百年,後面隋唐宋元明清這個六朝,《群書治要》裡頭沒有,有好東西,這六朝也出了不少聖賢,用佛法的眼光你去看,真的有聖賢出現,就是有無師自通的,希望他們能把自己一生的時間,用在編輯《群書治要》的續篇。續篇也是五十卷,五十萬字。將來正續兩篇,就是《四庫全書》的精華。後人只要讀這一百卷書,就等於把《四庫全書》統統讀到了。這個功德無量無邊,這個人生有意義、有價值!我年歲大了,沒有辦法參與工作,我願意做護法,我從旁協助,幫助諸位修學、開悟、辦學、教學,編輯《治要》的續篇,我來護持大家做這個工作。

  我們看黃念老的註解,『行菩薩道』。我剛才講這個都是行菩薩道,不是菩薩他不肯干。「表諸往生者皆是大乘也」,大乘心,菩薩心腸。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要,它確確實實能帶給我們個人,每個個人,不管你是哪個國家、哪個族群,你信仰什麽宗教都沒關係,幫助你個人一生過得幸福快樂,你要不要?這種幸福快樂是真的,不是假的,與地位財富不相干。你看古人讀書常常提到的,孔顏之樂。孔顏是聖人,是佛菩薩之樂,天人神仙比不上,佛菩薩之樂,得個人一生幸福快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他們做到了,你看他們生活多瀟洒、多自在。落實在家庭,你家庭和睦,家和萬事興,帶給你家庭興旺,帶給你事業成功,帶給社會安定,帶給世界和平。《群書治要》有這個功能,確確實實可以幫助你做到。現在外國人學習這個書,愈來愈多了。我們現前有八種翻譯的本子,在西方有英譯本、有法文本子、有德文的本子、有西班牙文、有俄羅斯文,在東方有日文、有韓文、有馬來文。我們希望將來全世界有多少種文字,統統都翻成他們的書,讓每一個人都能讀到。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這句話外國人聽到他恐懼,為什麽?過去欺負中國人,現在中國人起來了,怕報仇。我遇到一些外國朋友,我把這本書送給他,《群書治要》,告訴他,我也相信中國會強大起來,但是中國統一世界,不是政治,不是軍事,不是武力,不是科學技術,也不是財富貿易,工商貿易,不是這個,是什麽?就這本書,你回去好好看看,你贊不贊成。中國統一全世界是文化統一,是以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希望大家一起學,我們建立共識,我們有同樣的價值觀,同樣的愛好和平,是這樣的統一。甚至於真正落實之後,我們相信,全世界,不是一個地區,兒童都有讀書的機會,沒有一個兒童失學的,除非他自己不肯念書,肯念書的都有學校,都有老師教。學生上學,從小學到念完博士班,不要繳學費,不要繳生活費用。費用從哪裡來?國家給,國家把這個列入國家裡頭最重要的開銷,要培養下一代。第二樁大事,醫療,生病,醫院是國家的,醫生是國家的,治病不要繳錢,國家來負擔。第三個,養老。這三樁事情都是國家來承擔的,好!國家這個費用從哪裡來?世界和平,不打仗了,軍費省下來就能把這三樁事情做好。每個國家來帶頭,向大家宣布,我們國家不要軍隊,我們國家不發展武器,世界就和平了。能不能做到?能做到。憑什麽?憑《群書治要》。我相信這個願望是每一個人共同的願望。行菩薩道,我談的這都是行菩薩道。我們希望將來每一個宗教都要行菩薩道。宗教要做出貢獻,宗教教育內容,有倫理的教育,有道德的教育,有因果的教育,有聖賢的教育。所以宗教很重要,宗教要團結,宗教要回歸教育,宗教要互相學習,宗教要手聯手,為化解衝突、促進世界和平而努力,這個宗教就有意義、就有價值了。

 「以下,明上述」,上面所說的,說明上面講的「因行之果」。我們做這些事情是菩薩事業,但是妨不妨礙我們往生?不妨礙。因為我們做這樁事情,對這個世界是一無所求,沒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將來往生到極樂世界,我相信阿彌陀佛在那裡會辦歡迎大會,這麽多好人,這麽多善人去往生。這是我們在這一生要努力爭取的,我們可以辦得到。

  「因雖千差,其果一味。大乘行人壽終生彼,悉皆得阿惟越致」,就這句話,阿惟越致是梵語,意思是圓滿證得三種不退。圓滿證得三種不退是誰?是佛下面的等覺菩薩,這叫阿惟越致。這就是說極樂世界,我們每個人往生的願心、功行不一樣,生到極樂世界,肯定有四土三輩九品的差別,好像讀書一樣,按照你的程度,到那邊去插班。最低的班級是一年級,完全從頭學起,好!我都願意,阿彌陀佛做老師,從基礎就接受阿彌陀佛教育,多麽難得,我覺得比插班去還要紮實。因為我們經驗當中有紮根教育,根愈厚愈堅固,禁得起風吹雨打,禁得起磨難、折磨,他不會動搖,他不會改變,他會成功。阿惟越致就太難得了。

  「並悉皆紫金色身」,到極樂世界不是肉身,肉身很麻煩,這個肉身是物質,需要飲食,還需要穿衣保暖,還需要房屋遮蔽風雨。這身相千差萬別,到極樂世界完全相同,一樣的,平等的,隨心所欲,真平等,隨心所欲。身體是紫金色身,我們無法想像。極樂世界的七寶,金銀、珍珠、瑪瑙這些東西,我們稱之為七寶,極樂世界有。但是極樂世界的七寶,不同我們這邊的物質,我們這邊的物質,七寶依舊是生滅法,極樂世界的七寶不生不滅。身體紫磨金色身,娑婆世界眾生認為這是最好的相。經上所說的,多半是古印度,古印度人認為是最好的,佛在這裡都用這個語氣。東方人跟西方人不一樣,對於審美觀念也不相同,在東方會現東方人自己認為最美好的。這些字句是活的,都不是死的。你自己想什麽,它就變現什麽,換句話說,真正做到心想事成,得大自在。我想身金色的,它就是金色的;想紅色,它就變紅色的;想黃色的,它就變黃色的,隨心所欲,這是難得。

  「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印度人也相信,貴人有富貴相,貧賤有貧賤的相,人的相貌不一樣。那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相貌一樣的,統統都是古印度人所說的,三十二種好相,大丈夫相,這是印度人說法。釋迦牟尼佛在《觀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的,不是這個說法。那部經不是對普通人說的,是對韋提希夫人,阿闍王子的母親,是對她說的。跟我們說阿彌陀佛,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相好光明我們沒有辦法想像,也沒辦法能說得出,我們只能含糊籠統說個,盡善盡美。而且他的美善,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甚至於我們看到說不出,以前沒見過,也沒聽說過。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裡面放無量光,光裡面現十方諸佛世界,就像我們看電視一樣,十方諸佛世界活動的狀況都在光中顯現。所以你想親近哪尊佛不難,才動念頭,人已經到達,已經跟佛見面,供佛修福,聽經聞法,增長智慧。到極樂世界修福修慧是很短時間就圓滿了,因為他有能力化身無量無邊,每一個化身去親近一尊佛,到一個佛國土,佛國土無量無邊,我們的分身無量無邊,到那邊去供佛、聽經、聞法,所以智慧很快就圓足了,全都顯示出來了。

  我們這個世界,縱然是大徹大悟的人,明心見性的人,他沒有緣,他智慧引不起來,緣一到他就起來了。譬如說經典我們看不懂,我們念給他聽,他講給我們聽,我們念給他聽是緣,或者我們把這個書拿來給他看,這也是緣,他沒有一樣不明瞭,沒有一樣不通達。所以我們要相信,智慧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外面來的是科學技術,自己有沒有?有,樣樣都有,妙極了。所以教學目的是什麽?開悟,目的幫助學生開悟,開悟他就成佛、就成菩薩。當然第一個條件,他要是菩薩種性才行,不是菩薩種性的人就難了。菩薩種性就是學大乘者,他行菩薩道,所以很快。「不但身色如佛,且皆當作佛也」,這個語氣多肯定,沒有一絲毫懷疑。不但我們的身體色相,就是相好光明,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榜樣,人人的相貌、身體都跟阿彌陀佛一樣,不需要飲食,好!這個身體長生不老。那個地方沒有東南西北,沒有昨天、今天、明天,沒有,一切就在當下,永遠在當下,妙極了!

  「諸往生者,願於何方作佛,莫不隨其心愿而得成就。故云從心所願也」。你想到哪裡去就到哪裡去,想到地球上來就又來了,來干什麽?來作佛的,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來作佛的。願意在什麽地方作佛,莫不隨其心愿而得成就,所以從心所願。「至於成佛之期」,什麽時候成佛,「則隨行人之精進早晚而異」。那就看你自己在極樂世界修行功夫,你很精進,時間提早了;不能夠勇猛精進,悠閒自在,那就晚一點成就。好在極樂世界早晚一如,沒有兩樣。早日精進早日成佛,「故云求道不休,會當得之,不失其所願也」。這一句經文說,「求道之心,精進不休」,他不肯休息,「皆當成佛」,個個都成佛,「決無違失(違背失去)其成佛之本願」,沒有這個可能,真難得。

  我們再看末後這一科,「義利無盡諸佛共讚」。義是從理上講,利是從事上講,無論是事是理都是圓滿的,無盡就是圓滿,不是少分,不是多分,究竟圓滿,所以諸佛共讚。我們看經文:

  【阿難。以此義利故。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諸佛如來。皆共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

  我們看這段註解,「佛告阿難。世尊為喚起會眾之重視」,提醒大家,叫著阿難。凡是叫著名字,下面一定有很重要的話要說,大家一定提起精神好好來聽。「故重呼當機阿難之名而告之曰」,告訴他,告訴他就是告訴大眾,「以此義利故。此處利有二義:一者堅利如金剛,可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這是從比喻上說,物質現象裡頭最堅硬的是金剛,我們講金剛鑽,把金剛鑽磨得鋒利,可以切割一切金屬,金銀銅鐵錫,它都可以把它切碎。所以它可壞一切,而不會被一切所壞,金剛有這個好處。第二個意思是「利益」,這是說法,「因此法門」,就是佛說的一切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在無量法門裡頭,哪一個法門最真實,像金中之剛一樣?就是持名念佛往生淨土這個法門,「能惠予一切眾生真實之利」,真實就是究竟成佛。「蓋謂往生法門之義理,舉體是金剛智慧,故云利也」。這個利是這麽個意思,是用這個利來比喻,你所成就的金剛智慧,這個智慧能通達一切法,與無量法門不產生障礙,所以叫堅利。「同時又是大慈悲之流現」,為什麽?「普施眾生真實究竟之利」,這個利就是利益,這個利益太大了。佛如是,每一個往生的人到極樂世界成佛跟阿彌陀佛一樣,大德、大智、大行、大願,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佛在做,從來沒有停止過,從來沒有休息過。

  今天我們的問題,是眾生迷得太深、迷得太久,這個緣(緣分)愈來愈淡化了,宣傳的人少,講經的人少,真正修的人少。為什麽?這是正法,這是真的,大家不知道,要不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我們怎麽會知道?這地球上沒人講。佛告訴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特別是這部《無量壽經》,它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介紹的經本,極樂世界的說明書,無比的依正莊嚴,世尊給我們講明白、講透徹了。我們這個時代眾生的福報,雖然是生在動亂的社會當中,福報很大。這話怎麽說?你能遇到這部經典,這是你的大福報。為什麽?這本書是二戰之後會集的,才流通的,二戰期間那些佛門弟子,就沒有緣分見到,我們見到了。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不得了,那是佛再來的,菩薩做不出來。用八十三種經論,佛菩薩說的,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著作,來註解這部經。一共是一百九十三種,資料這麽多,註解這一部經,正知正見。他的註解,沒有一句話是沒有根據的、是自己隨便說的,自己說別人不相信,統統都有根據。這是我們幸運能夠遇到。

  而且我們還遇到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證明,這個難得。這個老人大前年往生,二O一三年,二O一三年一月往生。二十歲出家,師父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他這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我們相信,他去過極樂世界,不止一次。《往生傳》裡頭,我們初祖慧遠大師,一生見過三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從來沒有跟人說過,第四次看到的時候,佛來接引他往生,他才說出來。海賢老和尚,師父給他說的話,話裡頭有話,那就是末後的一句交代,明白了。什麽叫明白了?大徹大悟,明白了。明白怎麽樣?不能亂說,不能說。他要能說的話,跟惠能大師一樣,不能說,環境不一樣。惠能大師在唐朝,佛法最盛的時代,你看,傳了衣缽,還要到獵人隊去逃,躲藏十五年才出來。為什麽?嫉妒障礙,不是別人嫉妒,同行同道。海賢老和尚當時說出來,那還得了嗎?沒有人相信,說他胡造謠言,給他找麻煩。所以師父說,別說。什麽時候他大徹大悟?我估計應該在四十歲左右。二十五歲應該得功夫成片,就是等於阿羅漢的境界。三十歲,事一心不亂,等於三賢菩薩的地位。四十歲,理一心不亂,就是法身菩薩。他真用功,一天到晚阿彌陀佛不間斷,這一點我們知道。

  所以大慈悲流現,普施眾生真實究竟利益,這叫利益。「是故無量無數無等無邊世界諸佛」,這把所有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一切諸佛如來全都包括了,沒有一個不在其中,「皆共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真明白這樁事情,真正理解到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對於阿彌陀佛不能不讚歎!而且阿彌陀佛這個法門,不能不介紹給眾生,為什麽?介紹給眾生,凡是能相信、能發願,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個個成就,沒有一個漏掉的。所以,「凡夫往生皆不退轉」,而且地位高,「齊」是平等,跟「補處菩薩」平等,補處是後補佛,「此乃十方世界之所無,是故十方如來悉共稱讚無量壽佛也。」所以十方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阿彌陀佛的,只有阿彌陀佛發這個大願,十方諸佛,佛佛智慧相同、神通相同、道力相同,要不要再建一個極樂世界?不要了。為什麽?自己這邊的學生,我不能教化的,統統介紹到極樂世界去,送到極樂世界成佛,這就對了。所以極樂世界統攝一切佛法,無論哪一尊佛,離不開這個名字,無論哪一個法門,也離不開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是佛法的究竟大圓滿。我們要記住,這一生決定不能把這個機會放過,要是放過,那就真正大錯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推薦閱讀:

有哪些大家耳熟能詳,好玩有趣的的文字或者台詞?類似於 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這樣的。
詩與酒《八千里路雲和月》
002 - 漢天合寫小測試
謝謝有生之年,我們狹路相逢
感悟文字魅力

TAG: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