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禪思想

             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禪思想

  吳言生

  內容提要:「即心即佛」是大乘經典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禪宗內部普遍流行的思想。在禪宗史上,馬祖道一大師由於標舉「即心即佛」而使得「即心即佛」進一步為禪門所重,引起了禪宗對其意義的長期探討與追尋。在馬祖禪思想中,與「即心即佛」相聯繫的「非心非佛」,也同樣引起了禪宗的高度重視。本文通過對禪宗典籍中有關「即心即佛」的資料進行梳理,以期對宗門對「即心即佛」的禪體驗作較為全面的了解。本文主要採用文獻梳理的方法,力圖將「即心即佛」放在禪宗語境中予以審視,以禪宗文獻的自身來「說明」其意義,以禪說禪。

  關鍵詞:馬祖道一 即心即佛 非心非佛 見性成佛 破除執著

  作者簡介:吳言生,陝西師範大學佛教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禪學》主編

  一 「即心即佛」的思想溯源

  1.大乘經典

  《華嚴經》:「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六十華嚴》卷十)

  《楞伽經》:「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馬祖開示時稱引《楞伽經》的這兩句經文,見《景德傳燈錄》卷六。圓悟克勤評論道:「『馬大師嘗舉《楞伽經》,以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乃云: 『諸人要識佛語心么?只爾如今語便是心,心便是佛,故云佛語心乃是宗也。此宗無門乃是法門,古人太煞老婆,拖泥涉水。若一舉便透,猶較些子。或窮研義理,卒摸索不著。」』(《圓悟錄》卷十五,參《圓悟錄》卷十六、 《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四)指出這兩句出自《楞伽經》的,則有《碧岩錄》卷二、《無門關序》、 《宗鏡錄序》、 《宗鏡錄》卷一、卷五十七、卷八十三、卷一百,《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八等。

  2.唐前禪者

  2—1.傅翕小b王銘》: 「慕道真士, 自觀自心。知佛在內,不向外尋。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明識佛,曉了識心。離心非佛,離佛非心。非佛莫測,無所堪任。執空滯寂,於此漂沉。」(《善慧大士錄》卷四《心。王銘》, 《景德傳燈錄》卷三十, 《聯燈會要》卷三十, 《五燈會元》卷二,《禪門諸祖師偈頌》下之上,《居士分燈錄》卷上)

  2—2.寶誌《大乘贊》:「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一切不憎不愛,這個煩惱須除。」(《景德傳燈錄》卷二九《寶志大乘贊》)

  3.唐代禪師

  3—1.慧能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 問日: 「即心即佛,願重指

  諭。」師日: 「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 離一

  切相即佛。吾若具說, 窮劫不盡。聽吾偈日: 『即心名慧, 即佛乃

  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凈。悟此法門, 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

  正。」』法海言下大悟, 以偈贊日: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

  定慧因,雙修離諸物。」(《壇經·機緣品》,《聯燈會要》卷三,《正

  法眼藏》卷三之上,《五燈會元》卷二)

  時神龍元年正月十五日,則王孝和皇帝詔大師云: 「朕虔誠慕

  道,渴仰禪門。詔諸山禪師集內道場,安秀二德最為僧首。朕每諮求

  法,再三辭推,云: 『南方有能和尚, 受弘忍大師記,傳達摩衣為

  信,頓悟上乘,明見佛性。今居韶州曹溪山,示悟眾生即心是佛。」』

  (《祖堂集》卷二《惠能》)

  3—2.神會

  唯指佛心,即心是佛。(《神會禪話錄·南陽了性壇語》)

  3—3.本凈

  中使設禮再請, 師日: 「為當求佛,為復問道?若求作佛, 即心

  是佛;若欲問道,無心是道。」 中使不會,再請說之。師又日: 「若欲求佛,即心是佛,佛因心得。若悟無心,佛亦無佛。若欲會道,無心是道。」……於是惠真贊日: 「事無不盡,理無不備。此是頓見真門, 即心是佛,可與後世眾生軌則。」 (《祖堂集》卷三《司空本凈》,《景德傳燈錄》卷五,《五燈會元》卷二)3—4.慧忠

  又問:「阿那個是佛?」 師日: 「即心即佛。」進日: 「心有煩惱,如何是佛?」 師日:「煩惱性自離。」進曰: 「豈不斷煩惱耶?」 師曰:「斷煩惱是聲聞緣覺,若見煩惱不生,名大涅槃。」(《祖堂集》卷三《慧忠》,《景德傳燈錄》卷五,《五燈會元》卷二)3—5.希遷

  師一日上堂日:「吾之法門,先佛傳授,不論禪定精進,惟達佛之知見,即心即佛。心佛眾生,菩提煩惱,名異體一。」(《景德傳燈錄》卷十四《石頭希遷》, 《聯燈會要》卷十九, 《正法眼藏》卷二之上,《五燈會元》卷五)

  二 「即心即佛」的思想內涵在禪宗典籍中,關於即心即佛的典型出處是:

  大梅和尚嗣馬大師。……因一日問: 「如何是佛?」馬師云: 「即汝心是。」師進云:「如何保任?」師云:「汝善護持。」……因至大梅山下,便有棲心之意。乃求小許種糧,一入深幽,更不再出。後因鹽官和尚出世,有僧尋拄杖迷山,見其一人,草衣結髮。……僧問:「師於馬祖處,得何意旨?」 師云: 「即心是佛。」……其僧歸到鹽官處,具陳上事。鹽官……遂令數人,教依舊路,斫山尋覓,如見,云:「馬師近日道: 『非心非佛。」』其數人依鹽官教問。師云:「任你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鹽官聞而嘆日: 「西山梅子熟也。汝曹可往彼,隨意採摘去。」(《祖堂集》卷十五《大梅》,《景德傳燈錄》卷七,《聯燈會要》卷四, 《五燈會元》卷三, 《四家語錄》卷

  一《馬祖道一》)

  通過對禪宗史上有關「即心即佛」的資料的分析,可以發現其思想內涵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

  l見性成佛,禪門要旨

  《涅槊經》等大乘佛教經典標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即心即佛」的內涵之一,是基於眾生平等的立場,指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此眾生之「心」便是佛性。從覺悟性上來說,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如果有高下的區別,也是由於各人修行的程度不同而已:

  如僧問馬祖: 「如何是佛?」祖云: 「即心是佛。」觀其所以, 即

  知眾生本來成佛,無有高下。其高下在人,不在法也。 (《大慧錄》

  卷上)

  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 皆有佛性, 同一心體。所

  以達磨從西天來,唯傳一心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

  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古尊宿語錄》卷三《宛

  陵錄》)

  梁魏二國,只有可大師一人, 密信自心,言下便會即心是佛,身

  心俱無,是名大道。大道本來平等,所以深信含生同一真性。 (《古

  尊宿語錄》卷三《宛陵錄》)

  即心即佛,人的本心本性即是佛性,正是禪宗「直指人心」的要旨。從古到今,禪門宗師傳授的都是此旨:

  即心是佛,佛不遠人。無心是道,道非物外。三世諸佛,只以此

  心說法,只以此道度生。(《大慧錄》卷二)

  即心是佛祖師言,古聖從來不異傳。一句瞭然超百億,十方諸佛

  亦同緣。(《慧林宗本禪師別錄》, 卍藏第126冊)

  有人若問西來的意,但向伊道即心即佛。 (《憨山老人夢遊集》

  卷三十五)

  馬祖和禪門宗師還指出,這個本心即佛性,人人本來具備,並不是禪宗初祖達摩大師給予我們的。只是由於世人執著於事相,未能直下領悟,所以達摩及歷代祖師才出來點明此事:

  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達摩大師從南天竺國

  來,躬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又引 《楞伽經》文,

  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

  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景德傳燈錄》卷六《江西道一》)

  問:「何者是佛?」師云:「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異,故

  雲即心即佛。若離於心,別更無佛。」云: 「若自心是佛,祖師西來

  如何傳授?」師云:「祖師西來,唯傳心佛。直指汝等心,本來是佛。

  心心不異,故名為祖。若直下見此意, 即頓超三乘一切諸位。本來是

  佛,不假修成。」(《古尊宿語錄》卷三《宛陵錄》)

  即心即佛,猶如六祖慧能在曹溪開創的禪宗的活水源頭,禪宗的一千七百則公案都是它的變現,以不同的形式表現著它的思想:

  曹源一滴, 巨浪滔天。即心即佛,語直而圓。窮其變相,千七百

  則。(《湛然禪師語錄·塔銘》,卍續藏第126冊)

  由此觀之,即心即佛乃是佛教經律論三藏、歷代禪師的佛法總綱領:

  如三藏十二部,無非敷演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教外別傳,歷代

  祖師提唱,無非即心即佛一句。汝但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

  心,心即是色。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空, 空即是佛。能將此

  四句合成一句承當,一生參學事畢。(《御選語錄》卷十二《和碩雍

  親王圓明居士》,卍續藏第119冊)

  2.本來現成,莫更他尋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的佛性,圓滿自足,參禪就是要體認這個本具的佛性,而不可向外求佛,否則就是「心上生心」、「著相修行」,就是違背菩提之道的「惡法」:

  即心是佛。如今學道人,不悟此心體,便於心上生心, 向外求

  佛,著相修行, 皆是惡法,非菩提道。(《四家語錄》卷四《傳心法

  要》,卍續藏第119冊)

  問:「何謂即心即佛?」 師曰:「心佛無二,莫向外求。」 (《萬法

  歸心錄》卷中,卍續藏第114冊)

  人人本具的佛性,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超越時空,以活潑潑的形式顯現在日常生活之中。只要保持當下之心靈的晶瑩澄澈,就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中獲得解脫:

  人人分上,本自混然,各無增損。明來暗去, 自古自今,一段靈

  光,法爾瑩徹。即心即佛, 日用堂堂。非佛非心,物物覿體,是個微

  妙大解脫門。(《續古尊宿語要》卷一《長靈卓》,卍續藏第118冊;

  《長靈守卓禪師語錄》,卍續藏第120冊)

  心生萬法,萬法都是真如自性的顯現,觸目皆是菩提,任何一件事物,都是自心的顯現,都是悟道之門:

  有行者問:「即心即佛,那個是佛?」師云: 「汝疑那個不是?指

  出看。」行者無對。師云:「達則遍境是,不悟則永乖疏。」 (《祖堂

  集》卷十四《大珠》,《五燈會元》卷三,《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下)

  馬大師道即心是佛,又道非心非佛。諸人即今要見馬大師么?處

  處綠楊堪系馬,家家門首到長安。 (《續古尊宿語要》卷三《白雲

  端》;《白雲守端禪師廣錄》卷二,卍續藏第120冊)

  大海波濤闊,千峰氣象雄。古今無間斷,南北路頭通。 (《密庵

  語錄·即心是佛頌》,大正藏卷47; 《續古尊宿語要》卷四《密庵

  傑》)

  禪宗以《楞嚴經》等大乘經典中的「迷頭認影」之喻,來譬喻眾生執幻為真,忘卻自己本有的佛性,而向外尋求的迷妄。對此種迷妄,禪宗也用「騎驢覓驢」之喻予以批評:

  傘,此相者,迷頭認影相。何以故?若有人不了自己佛及凈土,

  情知他方佛凈土,一心專求往生凈土。見佛聞法,故勤修善行。念佛

  名號,及凈土名相。故表此相也。志公笑雲「不解即心即佛,真似

  騎驢覓驢」者, 即此相也。(《祖堂集》卷二十《瑞雲寺》)

  禪宗認為,「即心是佛」之「心」,是超越了有無、長短、彼我、能所等一切分別觀念的圓滿無缺的佛心。既然本來現成,圓滿無缺,任何向外尋求的意念和努力,都是徒勞無益,畫蛇添足之舉:

  公著傳心偈云: 「……即心即佛,佛即無生。直下便是,勿求勿

  營。使佛覓佛,倍費功程。」(《聯燈會要》卷八《相國裴休》)

  即心是佛,無心是道。但無生心動念,有無長短彼我能所等心。

  心本是佛,佛本是心。心如虛空,所以雲「佛真法身猶如虛空」。不

  用別求,有求皆苦。設使恆沙劫數,行六度萬行,得佛菩提,亦非究

  竟。何以故?為屬因緣造作故。因緣若盡,還歸無常。 (《古尊宿語

  錄》卷三《宛陵錄》,《居士分燈錄》卷上《裴休》)

  3.心性本凈,離垢即佛

  大乘經論的「本意」是主張生佛不二,迷時為眾生,悟時為佛道。眾生心性本來清凈,只要去除迷妄,即可見到清凈的本心本性,亦即佛性:

  今時弟子彼此迷源,……聞說即心即佛,便推屬胸襟之禪,不知

  心佛正是經論之本意。(《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

  師禮而問日:「三乘至教,粗亦研窮。常聞禪門即心是佛, 實未

  能了。伏願指示。」馬大師日: 「即汝所不了心即是,更無別物。不

  了時即是迷, 了時即是悟。迷即是眾生,悟即是佛道。不離眾生別更

  有佛也,亦如手作拳、拳作手也。」 師言下豁然大悟, 涕淚悲泣。

  (《祖堂集》卷十五《汾州無業》,《景德傳燈錄》卷八,《聯燈會要》

  卷五,《五燈會元》卷三,《四家語錄》卷一《馬祖道一》)

  佛祖妙道徑截,唯直指人心,務見性成佛爾。但此心源,本來虛

  靜明妙,初無纖毫隔礙,而以妄想翳障,於無隔礙, 自生染障,背本

  逐末,枉受輪迴。若具大根器,更不外求,於自腳跟,脫然獨證,惡

  覺浮翳既消,本來正見圓妙,謂之即心即佛,從此一得永得,如桶底

  子脫,豁然契合,無一法當情,覿體純靜,受用無疑,則一了一切

  了。(《圓悟心要》卷上《示堅道者》,卍續藏第120冊)

  祖師諸佛,單傳顯示,不出人人腳根下本有之性,唯聖凡器界,

  根塵正體,歷劫以來, 曾未間斷,但以各人人妄想,緣塵翳障,若發

  起本根大力量,勇猛操持,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直下明信此心,明

  見此體,寬若太虛, 明如杲日,不分能所,不作限量,透頂透底,直

  下徹證,便透得即心即佛,無別有心是佛,無別有佛。(《圓悟心要》

  卷下)

  禪宗門下,從上已來,但了即心是佛,便入祖位,即坐道場。但

  信之,凡聖不隔一念。若不信,天地懸殊。如經頌云:「諸佛從心得

  解脫,心者清凈名五垢。五道鮮潔不受染,有解此者成大道。」直饒

  末信自心是佛,雖淪五道,心性常凈,染不能染,故云「五道鮮潔

  不受染」。以眾生法身, 即諸佛法身,不增不減, 雖隨流返流,其性

  不改,是以喻眾生隨流作眾生時不減,返流成佛時不增。 以一切眾

  生,垢深障重,設遇善友開發,亦不信受,唯逐情生,不見自性,故

  先德云:「妄情牽引何年了,辜負靈台一點光。」 (《注心賦》卷一,

  卍續藏第111冊)

  馬祖謂即心是佛, 即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佛是覺義,

  蓋謂你從無量劫來,流浪生死, 背覺合塵, 為生死漂蕩, 為愛河汨

  沒,為無明煩惱, 昏沉散亂所罩,要這一著子脫爾現前,卒不能得。

  所以勞他先聖,遞相出興,分宗列派,激濁揚清。(《雪岩和尚語錄》

  卷二,卍續藏第122冊)

  禪宗的修行,非常注重當下的一念。如果這一念是正念,則此心即佛;如果這一念是妄念,則此心即魔。是眾生提升為佛,還是佛退轉為眾生,關鍵在於當下的這一念:

  佛佛授手,祖祖相傳,莫非以心印心,將法付法, 曾無一毫自外

  而至者。唯是氣類相合,機感相應,發得出來, 自然出人意表。蓋本

  於正因,不染邪解。如芬陀利華,雖生淤泥中, 一點也沾他不著。然

  而真性明妙,本自天然。一念回光,便同諸佛。豈不見大梅見馬祖,

  只於即心是佛言下,便得安樂。 (《了庵和尚語錄》卷八《示琮藏

  主》)

  真心本來清凈, 因妄想染污,而苦惱旋生。佛身元是自心, 因無

  明障蔽,而光明不現。即心是佛, 自心作佛。念佛念心,觀心觀佛。

  一念妄心起,佛做眾生。一念噁心起。佛即造業。一念覺心起,眾生

  即化佛。一念善心起,地獄即變天堂。(《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十四)

  古德雲即心即佛, 以此心本來是佛; 因迷之而為眾生,是迷覺之

  變也。吾人日用現前,一念覺則一念佛。念念常覺,則為常住佛。不

  覺則永墮迷途,失其故有。如人有目而居暗室,一無所見,所謂顛瞑

  而不自覺者也。(《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三九《覺之字說》)

  在佛教思想史上關於清凈向來有兩種觀點,一是本來清凈,一是離垢清凈。本來清凈強調成佛的可能性,而離垢清凈則強調修行的必要性。如果只強調離垢清凈,容易對禪宗的即心即佛生起片面的理解,認為禪宗即心即佛所「即」之「心」乃是染污心,從而對禪宗妄加詆毀;如果只強調本來清凈,容易流於輕視經典、持律、坐禪,而忽略了修行的長期性、艱苦性。因此,對此二者,均不可偏執:

  「其性本清凈,開示諸群生。」 [既雲本凈,不待斷障, 即知群生

  本來皆有,但以惑翳,而不自悟。故佛開示, 皆令悟入, 即《法華》

  中「開示悟入佛之智見」。如上所引,佛本出世只為此事也。彼云:

  「使得清凈者, 即寶性中離垢清凈也。」此心雖自性清凈,終須悟修,

  方得性相圓凈。故數十本經論, 皆說二種清凈,二種解脫。今時學淺

  之人,或只知離垢清凈, 離垢凈解脫,故毀禪門即心即佛;或只知自

  性清凈,性凈解脫,故輕於教相,斥於持律,坐禪調伏等行。不知必

  須頓悟自性清凈,性自解脫,漸修令得離垢清凈,離障解脫,成圓滿

  清凈,究竟解脫。若身若心無所壅滯, 同釋迦佛也。) (《禪源諸詮集

  都序》卷上之二)

  4.超越凡聖,剿絕思量

  即心是佛所「即」之「心」,一是無心之心,一是本心、真心。基於心性本凈、本覺的立場,禪宗強調此心乃纖塵不染的本心:

  從無始曠大劫以來,乃至施為運動,一切時中一切處所, 皆是汝

  本心, 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復如是。除此心外,終無別佛可

  得。離此心外,覓菩提涅槃,無有是處。(《達磨大師血脈論》,卍續

  藏第110冊)

  本心是六和合(簡稱「六合」)的根源。《傳心法要》卷上: 「所言同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與塵合,眼與色合,耳與聲合,鼻與香合,舌與味合,身與觸合,意與法合。中間生六識,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無所有,束六和合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而此一「精明」,就是「即心即佛」所「即」之心,也就是臨濟所說的絕對的、超越時空方位的純真的佛性:

  無外一精明,六合同出自。若能知本原;佛亦不相似。諸人還知

  本原么?無外一精明是也。此一精明,馬祖所謂即心即佛,南泉所謂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臨濟所謂有一無位真人,常在汝等面門出

  入是也。名雖異,體則同。說雖別,意不別也。 (《環溪和尚語錄》

  卷下,卍續藏第122冊)

  然而,如果將本心只看做是揚眉動目、一語一默的肉團心,則將本心流於庸俗化、淺易化,仍然不是透徹的見解,對這種看法必須予以糾正:

  夫學道人,須識自家本心,將心相示,方可見道。多見時輩只認

  揚眉動目,一語一默,驀頭印可, 以為心要,此實未了。吾今為汝諸

  人分明說出,各須聽受。但除卻一切妄運、想念、見量, 即汝真心,

  此心與塵境及守認靜默時,全無交涉。即心是佛,不假修治。何以

  故?應機隨照,泠泠自用,窮其用處, 了不可得。喚作妙用,乃是本

  心。大須護持,不可容易。 (《景德傳燈錄》卷十四《潮洲大顛》,

  《聯燈會要》卷十九,《正法眼藏》卷三之下,《五燈會元》卷五)

  禪宗固然明確指出本心是佛、真心是佛,但始終體現著禪心無住、隨說隨掃的智慧。金屑雖貴,落眼成翳。本心、真心再可貴,如果執著於本心、真心,則仍然是生起了分別智,違背了真正的本心了。因此,禪門宗師為了破除對本心的執著,在說法中強調即心即佛之心,乃是超越凡聖之心:

  山河大地,萬象森羅, 皆不出此心。此心能與一切安名立字,一

  切與伊安名立字不得,故諸佛諸祖不得已隨你顛倒著個名字,喚作真

  如佛性、菩提涅槃,強立種種差別異號,為你眾生界中見解偏枯,有

  種種差別,故立此差別名號,令汝於差別處,識取此無差別底心,非

  是此心有差別也。所以僧問馬祖:「如何是佛祖?」 日:「即心是佛。」

  你若實證實悟,有何差別?你若不悟;求奇特解會,不實證實悟,不

  信此心決定是佛,只此「即心是佛」,便是差別因緣。(《正法眼藏》

  卷三之下)

  問:「從上來皆雲即心是佛,未審即那個心是佛?」師云: 「你有

  幾個心?」云:「為復即凡心是佛, 即聖心是佛?」 師云: 「何處有凡

  聖心耶。」云:「即今三乘中說有凡聖,和尚何得言無?」師云: 「三

  乘中分明向你道,凡聖心是妄。你今不解,返執為有,將空作實, 豈

  不是妄?妄故迷心。汝但除卻凡情聖境,心外更無別佛。祖師西來,

  直指一切人全體是佛。汝今不識,執凡執聖, 向外馳騁,還自迷心。

  所以向汝道, 即心是佛。一念情生, 即墮異趣。(《古尊宿語錄》卷

  二《黃檗希運》,《四家語錄》卷四《傳心法要》)

  而超越凡聖的禪心,即是「虛空撲落,大地平沉」、三更日當午的境界,是以禪師頌云:

  即心即佛,亘古亘今。虛空撲落,大地平沉。昨夜三更日卓午,

  大蟲咬殺南山虎(《楚石梵琦禪師語錄》卷十二, 卍續藏第124冊)

  既然「即心即佛」所「即」之「心」是超越凡聖之心,則一切思量揣度,都是對它的違背,因此,必須超越分別計較,而要以直觀來加以體會。只要起心動念,就與它相差十萬八千里,絕難覷透其意義;言語擬議、分別度量,都是對它的塗抹,使它失卻了自然本色:

  馬大師即心即佛,喪我兒孫。盤山非心非佛,其言極謬。此二尊

  宿。猶是度腳買靴,看風便帆,衲僧門下爭敢咳嗽?若將意解度量,

  迢迢十萬八千。更乃息念觀空,大似水中捉月。語上覓會,永劫沉

  淪。寂照觀空,編為外道。(《天聖廣燈錄》卷十九《雙泉郁》)

  即心即佛即是心,非心非佛即是佛。擬議墮落野狐坑,不擬仍沉

  魂鬼窟。(《無明慧經禪師語錄》卷三,卍續藏第125冊)

  即心便是佛,妲娥不畫眉。才將脂粉污,妍好卻成媸。 [天目

  禮)(《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九,卍續藏第115冊)

  5.自信是佛,直下承當

  南泉後來雖然對此公案重加發揮,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的名言,究其用心,乃是掃除學人對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的執著。只要直下承當,則「即心即佛」仍然是禪宗開悟的最為根本的法門;

  一日有大德問師日:「即心是佛又不得, 非心非佛又不得, 師意

  如何?」師云: 「大德且信即心是佛便了,更說什麼得與不得?只如

  大德吃飯了,從東廊上西廊下,不可總問人得與不得也!」(《景德傳

  燈錄》卷八《南泉普願》,《聯燈會要》卷四,《五燈會元》卷三)

  禪師對接引學人的機鋒進行歸納,指出臨濟宗接引學人方式之一,就是師家用「即心即佛」來「直示」、學人,使其直下承當:

  濟宗八大勢第四、直示大勢: 如即心是佛, 汝是慧超,直捷提

  時,更無粘滯。(《五家宗旨纂要》卷上,卍續藏第114冊)

  對即心即佛當下承當,即可一超直入,成佛作祖:

  一缽和尚歌云: 「萬代金輪聖王子,只這真如靈覺是。」所以祖

  代相傳,但示即心是佛。才生信解,即紹祖位矣。(《注心賦》卷一,

  《卍續藏》第111冊)

  即心即佛,若真信得及,真見得徹,千了百當,更無疑滯者,方可

  任運過時。(《御選語錄》卷十三《雲棲蓮池語錄》,卍續藏第119冊)

  禪宗一致推祟大梅的作略,認為它體現了果斷蹈厲的風格:

  是故古人即心即佛,得大力量向上,上不立佛祖,如紅爐猛焰處

  透徹,但把得住作得主,便住山去。(《圓悟心要》卷下,卍續藏第

  120冊)

  若是宿昔蘊大根利智,便能於腳跟直下承當,不從他得, 瞭然自

  悟。廓徹靈明,廣大虛寂,從無始來,亦未曾間斷,清凈無為,妙圓

  真心,不為諸塵作對,不與萬法為侶,長如十日並照, 離見超情,截

  卻生死浮幻,如金剛王堅固不動,乃謂之即心即佛,更不外求,唯了

  自性,應時與佛祖契合到無疑之地,把得住作得主,可不是徑截大解

  脫耶。(《圓悟心要》卷下, 卍續藏第120冊)

  對大梅勇於擔荷、立定腳跟的作略,對其深信不疑的決心,禪宗給予了高度的讚賞:

  大梅咨馬師, 受個即心即佛,便深入閫奧, 自去住山,後聞非心

  非佛之語,便雲,這老漢,鼓弄人家男女有甚了期,你但非心非佛,

  我只即心即佛也, 豈不是有逆水之波,覷破馬師漏逗耶。 (《圓悟心

  要》卷上,卍續藏第120冊)

  大凡行腳,也須具大信根,作個丈夫始得,何處得與么難信。他

  古人只見道個即心是佛, 即心是法,便承信去,隨處茅茨石室,長養

  聖胎,只待道果成熟。(《古尊宿語錄》卷十二《子湖神力》)

  大師云: 「梅子熟也。」 師云: 「這僧用盡神力, 只圖轉換大梅,

  殊不知被大梅不動絲毫,和馬大師一時轉卻。」 (《介石智朋禪師語

  錄》,卍續藏第121冊)

  老大梅如龍得水,似虎靠山。若非深辨來風,未免遭它惑亂。

  (《古林和尚語錄》卷一,卍續藏第123冊) 。

  常日:「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在。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

  心即佛。「其僧回舉似祖,祖日: 「梅子熟也。」這個便是有決定信,

  無疑惑心,參禪學道第二個樣子。 (《福源石屋珙禪師語錄》卷上,

  卍續藏第122冊)

  「自從胡亂後三十年,不曾少鹽醬」,江西信息通也。「任你非心

  佛,我只是即心即佛」,大梅梅子熟也。此乃從上古德風規,叢林榜

  ·樣。(《月江和尚語錄》卷上,卍續藏第123冊)

  禪宗史上,也有禪師將大梅「只管即心即佛」奉為圭臬,當作自己學習的範本:

  我這裡只是即心即佛,莫管佗非心非佛。(《普庵印肅禪師語錄》

  卷中,卍續藏第120冊)

  我所以處處都提即心即佛。我即以即心即佛為宗旨, 汝等悉之。

  (《長慶宗寶獨禪師語錄》卷一,卍續藏第126冊)

  道獨不知何幸,熏得此心,一聞即心是佛,便信得及,舍此必無

  他向。(《宗寶道獨禪師語錄序》, 卍續藏第126冊)

  禪宗認為,既然在「即心即佛」上已經得到受用,對其他再珍貴的見解,也不會生起貪戀。禪宗借用釋道潛風情裊裊的禪詩,來表示「我只管即心即佛」、不為非心非佛所擾亂的決心:

  常禪師見馬祖,得即心即佛之旨,遂入深山。祖令人去試驗他,

  以非心非佛之語,終是欏憾不動,祖便知是梅子巳熟。所謂東家點

  燈,西家暗生。龍銜海寶,游魚不顧, 豈無旨哉。 (《石田薰和尚語

  錄》卷三,卍續藏第122冊)

  多謝尊前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東風

  上下狂。(《禪宗雜互不海》卷一綠雨蕉頌「我只管即心即佛」, 卍續

  藏第114冊。按原詩系釋道潛《子瞻席上令歌舞者求詩戲以此贈》,

  收於《全宋詩》第16冊)

  基於自信是佛、直下承當的觀點,禪師對缺乏自信的學人予以批評:

  是以信心是佛,罕遇其機。乃諸佛出世之本懷,祖師西來之正

  意。 自古先德,一聞即心是佛之言,疑根頓盡。或欲燈傳後嗣,便坐

  道場。或樂灰息游心,住深蘭若。其或障濃信薄,唯思向外馳求。隨

  他意似鸚鵡之徒,借彼眼如水母之屬。(《宗鏡錄》卷八一)

  如雲即心即佛,誰雲不信;及乎問汝是佛耶,則支吾排遣,承當

  不下。《法華》云:「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何以有盡思度量之

  心?蓋信不具耳。 (《博山和尚參禪警語卷上》, 卍續藏第112冊;

  《禪宗直指》,卍續藏第112冊)

  對與「即心即佛」相聯繫的「非心非佛」,禪師從遮語與表語兩個角度加以詮釋,並認為能夠信受奉行「即心即佛」表語的禪者.,乃是具備大信心的「過量大人」。而大梅之所以能夠立定腳跟,不再受「非心非佛」之類機語的擾亂,乃是因為有親證親見、實證實悟的體驗:

  馬祖雲即心即佛,又雲非心非佛,又雲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東

  寺雲,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劍去久矣,爾方刻舟。若各隨語去, 豈

  有定論。若忘言契證,雖更宣演百千億句,亦不過一實。且什麼是實

  處?如大梅云: 「你但非心非佛,我則即心即佛也。」 豈不實耶。要

  徹底信得及,須是親證親見, 自然不受人謾也。(《圓悟心要》卷上,

  卍續藏第120冊)

  梅云: 「大師向我道即心是佛,便向者里住。」者個豈不是實證

  實悟?於實證實實悟處,靠者一著,能信自心決定是佛,更不別求。

  (《古林和尚語錄》卷四,卍續藏第123冊)

  即心即佛,表語也。非心非佛,遮語也。今人多重遮語,謂無痕

  跡,而忽表語。不知即心即佛,惟過量大人,方能擔荷。馬祖下出八

  十餘善知識,如大梅能有幾人?看渠問馬祖如何是佛,祖雲即心是

  佛,渠便禮拜。正如良馬見鞭影,追風千里。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

  即心即佛。三世諸佛,列代祖師,移他不動。 (《長慶宗寶獨禪師語

  錄》卷五,卍續藏第126冊)

  在此種意義上, 「即心即佛」已經足以啟人開悟,而「非心非佛」,則純屬畫蛇添足之舉:

  即心即佛,守定牢關。非心非佛, 斷為增語。 (《長慶宗寶獨禪

  師語錄》卷六,卍續藏第126冊)

  6.黃葉止啼,權巧方便

  禪宗認為, 「即心即佛」,如同後來發揮的「非心非佛」、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一樣,是指引學人悟人禪法的方便法門:

  僧問:「和尚為甚麼說即心即佛?」 師云:「為止小兒啼。」僧云:

  「啼止時如何?」師云:「非心非佛。」僧云:「除此二種人來,如何指

  示?」師云: 「向伊道不是物。」僧云: 「忽遇其中人來時如何?」 師

  日:「且教伊體會大道。」(《景德傳燈錄》卷六《江西道一》,《聯燈

  會要》卷四,《五燈會元》卷三,《古尊宿語錄》卷一) 《四家語錄》

  卷一)

  問:「如何是佛。」 師日:「即心是佛。」 日:「學人不會,乞師方

  便。」師日:「方便呼為佛。迴光返照看。身心是何物。」(《景德傳燈

  錄》卷二六《雲居道齊》,《五燈會元》卷十)

  即心佛,非心佛,歷世明明無別物。即此真心是我心,我心猶是

  權機出。(《雪峰慧空禪師語錄》,卍續藏第120冊)

  即心即佛:誰家飯掛空梁?指與小兒令看。解開即是灰囊, 當下

  命根便斷。(《嘉泰普燈錄》卷二十八《頌古下·開善謙》,《雲卧紀

  談》卷下《謙問張浚》)

  上堂。舉僧問馬祖: 「如何是佛?」祖日: 「即心是佛。」 師云:

  「馬大師也是看孔著楔。」(《古尊宿語錄》卷四十三《真凈克文》)

  宗門之中,諸祖許多言句,都是為對治學人的妄執愚迷解粘去縛而設施的,如果學人把抽釘拔楔的語句,迷執為是,則大錯特錯。對於不敢承當的學人來說,即心即佛是掃除其舍卻當下之心向外求佛的弊病。但如果學人據此而將見聞覺知的本身認同為佛,則又違背了馬祖的本意了:

  江西和尚說「即心即佛」,且是一時間語,是止向外馳求病, 空

  拳黃葉止啼之詞。所以言「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如今多有人

  喚心作佛,認智為道,見聞覺知, 皆雲是佛。若如是者,演若達多,

  將頭覓頭,設使認得,亦不是汝本來佛。若言即心即佛,如兔馬有

  角;若言非心非佛,如牛羊無角。你心若是佛, 不用 「即」他;你

  心若不是佛,亦不用「非」他。(《祖堂集》卷十六《南泉》,《古尊

  宿語錄》卷十二)

  或言即心是佛,更不參尋。或則妄認塵緣,強作主宰。無非私心

  作解,捏目生花。緣木求魚,守株待兔。(《法昌倚遇禪師語錄》,卍

  續藏第126冊)

  若言即心即佛,權且認奴作郎。(《古尊宿語錄》卷十六《雲門

  廣錄中》)

  又大梅初參馬祖問: 「如何是佛?」祖日: 「即心是佛。」師云:

  「如今往往向即心裡喪身失命。須還他馬大師,觀機設法,應病與

  葯。一切臨時,無可不可。」 (《古尊宿語錄》卷四三《真凈克文》)

  僧問馬祖: 「如何是佛?」祖云: 「即心是佛。」 師云: 「眾中商

  量, 皆謂心本是佛,佛外無心,故云即心是佛。苦哉苦哉!若作遮般

  見解, 明後日吃鐵棒有分在。」 (《高峰大師語錄》卷下, 卍續藏第

  122冊)

  我佛世尊,為一切眾生,作大醫王。經云: 「我如良醫,知病說

  葯。服與不服,非醫咎也。」 一大藏教五千四十八卷, 皆治世藥方

  也,將謂應病與葯,殊不知葯多病甚。後代祖師, 不能與之除去病

  源,卻於灸瘢瘡上,重加艾炷。或雲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或雲即心即

  佛,非心非佛,或擬議便喝,或開口便打。根性不等,用藥非一。消

  則成醍醐,不消成毒藥。病去葯存,是亦病也。 (《無見先睹禪師語

  錄》卷上,卍續藏第122冊)

  宗門事,惟上根人,直下承當, 中下之機絕分。不開戶牖,不設

  蹊徑,覿面全提,親證親得,更無如何若何。極而言之,即心是佛一

  句道盡矣。然即此一句,亦屬引誘, 因人有說。若當機領會時,絕諸

  氣息,絕諸思議,嘿契而已。苟不如是,便是妄認識神, 強作主宰。

  因渠平日不曾發得出生死心,又善根微弱,或看教乘理路, 以為己

  解,遂乃忽略,不信有悟,還說悟是落第二頭。如此等,正所謂識心

  卜度也。(《長慶宗寶獨禪師語錄》卷五,卍續藏第126冊)

  也有禪師從般若空觀的立場出發,指出「心」、「佛」俱是假名,而「真心」、「真佛」,則是「無佛復無心」的「真如法身佛」。既然「心」、「佛」俱是假名,則「即」心、「非」心,均無從安立:

  即心是佛,更無別佛。即佛是心,更無別心。如拳作掌,似水成

  波。波即是水,掌即是拳。此心不屬內外中間,此佛不屬過未現在。

  既不屬內外中間,又不屬過未現在。此心此佛,悉是假名。既是假

  名,一大藏教所說者, 豈是真耶?既不是真,不可釋迦老子空開兩片

  皮掉三寸舌去也。畢竟如何?但知行好事,休要問前程。(《大慧錄》

  卷三)

  《即心是佛頌》: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若知無佛

  復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御選語錄》卷八《悟真篇外集》,卍續

  藏第119冊)

  《心佛》: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心佛本空, 即非何有?(《御選

  語錄》卷十九《覺生寺文覺禪師元信雪鴻》)

  由此可見,「即心即佛」既然是權且設立的方便法門,學人就要切忌執著於它,而要以洒洒落落的態度來超越它:

  馬祖因大梅問「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 無門日:若能

  直下領略得去,著佛衣、吃佛飯、說佛話、行佛行,即是佛也。然雖

  如是,大梅引多少人錯認定盤星。爭知道說個佛宇三日漱口,若是個

  漢,見說即心即佛,掩耳便走。頌日:青天白日,切忌尋覓。更問如

  何,抱臟叫屈。(《無門關》三十《即心即佛》)

  為了破除學人的執著,禪師對執著於即心即佛而產生的弊病予以詳細的剖示:

  後止長沙東寺,大播洪規。每日: 「自大寂禪師去世,常病好事

  者錄其語本,不能遺筌領意,認即心即佛,外無別說, 曾不師於先

  匠,只徇影跡。且佛於何住,而曰即心;心如畫師,貶佛甚矣!」遂

  唱於言: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劍去遠矣, 爾方刻舟。」 時號東寺

  為「禪窟」。(《祖堂集》卷十五《東寺》,《五燈會元》卷三)

  禪宗進一步指出,不但執著於「即心即佛」是妄見,而且執著於對治「即心即佛」的「非心非佛」也是妄見,對這兩種執著應當一律予以破除。出口便錯,動念即乖,不論是什麼機語,只要一說出來,就與原旨「千山萬水」之遙,而墮入語言纏繞的「草窠」里:

  馬祖即心是佛,劈頭便錯。盤山非心非佛,末後猶乖。 (《續古

  尊宿語要》卷六《東山空》,卍續藏第118冊; 《雪峰慧空禪師語

  錄》,卍續藏第120冊)

  即心即佛,千山萬水。非心非佛,草窠里輥。(《續古尊宿語要》

  卷五《誰庵演》,卍續藏第118冊)

  即心即佛成妄見,非佛非心妄轉多。拈卻兩重關捩子,大平何用

  動干戈?(《呆庵庄禪師語錄》卷五,卍續藏第123冊)

  從破除執著的立場出發,禪宗對「即心即佛」與「非心非佛」一概予以破斥:

  上堂,舉: 「馬大師道: 『即心即佛。」』 師日: 「錯。」 「又道:

  『非心非佛。」』師日:「錯。」(《嘉泰普燈錄》卷十八《開善道謙》)

  即心即佛,認奴作郎;非心非佛,斬頭覓活。 (《聯燈會要》卷

  十七《南華知炳》)

  即心即佛,無端帶鎖擔枷。非佛非心,還同避溺投火。 (《石溪

  和尚語錄》卷中,卍續藏第123冊)

  以上是禪宗關於即心即佛的幾個主要觀點。關於即心即佛,禪宗還有其他的體會,如心空即佛、念佛即佛之類。在禪宗看來,由於所即之心,乃是本非實有的佛心,故曰心空即佛:

  進云:「即心是佛,又且如何?」 師云: 「心空即是佛,有心即非

  佛。」士擬議,師便喝。(《愚庵和尚語錄》卷六, 卍續藏第124冊)

  至於主張念佛之心即佛的觀點,則是將禪與凈土,會歸一門,也是禪門對即心即佛的一種解釋:

  今念佛一門, 以心念佛,全佛是心。 以佛攝心, 即心是佛。

  (《永覺和尚廣錄》卷十三,卍續藏第125冊)

  對這種看法,在禪宗史上應者寥寥,今人印順法師、母音老人有類似的觀點:

  念佛而悟入唯心所現,於是乎「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的法

  門展開了。後代禪者常說的「即心即佛」,不是禪者創說, 而是大乘

  經中, 與念佛有關的三昧。(《中國禪宗史》第二章《雙峰與東山法

  門》)

  其實凈土宗就是禪宗,禪宗即是凈土宗,二宗並無兩樣,不要妄分自力他力。但禪宗須是大根上智人方能參透玄機,識得即相即性,即心即佛,時時處處不為物轉,而自在轉物。而凈土宗則不一定要研討這些玄理,只要把一句彌陀聖號,安頓在行人心上,密密提持,毋令間斷,自然於不知不覺中將散亂妄心,漸漸轉換成清凈佛心,從而證成佛道。(母音《碧岩錄講座·談談往生西方的關鍵問題》)

  當然,這種看法是否成立,則有待進一步的討論了。

  三 「非心非佛」的禪學意蘊

  即心非心,其旨則一

  在禪門宗師中,將即心即佛與非心非佛進行比較,並明確表白對後者的推崇,無過於百丈懷海:

  是心是佛,即心即佛,是佛說,是不了義教語,是不遮語,是總

  語,是升合擔語,是揀穢法邊語,是順喻語,是死語,是凡夫前語。

  不許修行得佛,無修無證,非心非佛,亦是佛說,是了義教語,是遮

  語,是別語,是百石擔語,是三乘教外語,是逆喻語,是揀凈法邊

  語。是生語,是地位人前語。 (《天聖廣燈錄》卷九《百丈懷海》,

  《古尊宿語錄》卷一)

  然而,這種看法,並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相反,更多的情形則是對禪宗對學人注重非心非佛的現象提出了批評:

  問: 「如上所說,即心即佛之旨,西天此土,祖僧同詮,理事分

  明,如同眼見,云何又說非心非佛?」答: 「即心即佛,是其表詮,

  直表示其事,令證自心, 了了見性。若非心非佛,是其遮詮, 即護過

  遮非,去疑破執。……近代有濫參禪門,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

  佛之旨,判為是教乘所說,未得幽玄。我自有宗門向上事在,唯重非

  心非佛之說, 並是指鹿為馬, 期悟遭迷,執影是真, 以病為法。

  (《宗鏡錄》卷二十五)

  禪宗認為, 「即心即佛」與「非心非佛」,雖然運用了不同的機法,但都契合禪宗的宗旨,都是為學人指明回鄉之路:

  只如古人道即心即佛,又道非心非佛,又道不是心,不是佛,不

  是物,又道麻三斤,又道鋸解秤錘。萬別千差,若直下領略, 豈有二

  致?(《圓悟心要》卷下,卍續藏第120冊)

  即心即佛眉拖地,非佛非心雙眼橫。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

  月三更。(《佛海瞎堂禪師語錄》卷四, 卍續藏第120冊)

  問: 「即心即佛即不問, 非心非佛事如何?」日: 「昨日有人問,

  老僧不對。」云:「未審與即心即佛相去多少?」日: 「近則千里萬里,

  遠則不隔絲毫。」(《嘉泰普燈錄》卷十一《佛鑒慧勤》,《五燈會元》

  卷十九,《續傳燈錄》卷二十五)

  即心即佛黃葉止啼,非心非佛驗病施方。 (《古尊宿語錄》卷二

  十六《法華全舉》)

  一簇人煙島外村, 落花流水月黃昏。百川到海應須住,畢竟何曾

  別有源?(《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九鐵山仁頌,卍續藏第115冊)

  具體言之,.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分別從肯定、否定兩個方面顯示自性:

  自從胡亂後三十年,不少鹽醬。即心即佛, 非心非佛。馬大師,

  一手抬,一手搦。(《續古尊宿語要》卷四《松源岳》, 卍續藏第118

  冊)

  、馬大師因讓祖一言之下會去,便力荷百二十斛擔子,一氣走百二

  十里,更不回頭。及乎為人,拈出個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物。殺

  人刀,活人劍。能斷自己命根,又能斷他命根。 (《楚石梵琦禪師語

  錄》卷九,卍續藏第124冊)

  昔馬祖向大梅道個即心即佛,好似個九轉靈丹,服之者頓令凡身

  變為仙骨。後來又道個非心非佛,好似個金剛寶劍, 當頭一揮,直要

  斷人命根。後來南泉又道個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好似婆心太切,徹

  底相為。學人不必思量,千玄萬妙,且於此三轉語中透去,便可歸家

  穩坐。(《永覺和尚廣錄》卷四,卍續藏第125冊)

  與認為「即心即佛」是「表詮」、「非心非佛」是「遮詮」的一般看法不同,有禪師指出,「非心非佛」乃是對「即心即佛」的真意的敘說:

  若向遮里說「即心即佛」,大似頭上安頭;若說「非心非佛」,

  何異迷頭認影?賞個名,安個是,立個非, 向甚麼處見達磨祖師?然

  雖如此,放一線道,別有商量。諸仁者! 「是」 復誰「是」? 「非」

  復誰「非」? 「是」、 「非」杳絕,分明萬機。還會么?前是官不容

  針,後是私通車馬。(《建中靖國續燈錄》卷二六《少林恩》,《嘉泰

  普燈錄》卷三,《聯燈會要》卷二)

  進《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一頌:「即心即佛無蹊徑, 非佛非心有

  變通。直下兩頭俱透脫,新羅不在海門東。」(《古尊宿語錄》卷四八

  《佛照德光》)

  2.即非雙遣,超越執著

  禪宗認為,既然「非心非佛」是為避免執著於「即心即佛」而設,則必須將它也予以超越,否則就會陷於新的執著:

  即心即佛, 巳是八字打開, 非心非佛, 重向當陽點破。不尋其

  言,一直便透,方見古人赤心片片。若也踟躕, 當面蹉過也。 (《圓

  悟心要》卷下,卍續藏第120冊)

  即心即佛莫妄求,非心非佛休別討。紅爐焰上雪華飛, 一點清涼

  除熱惱。(《大慧錄》卷八)

  正法無言,何勞名貌。若論即心即佛,大似不知時;更道非心非

  佛,恰是斬頭覓活。(《天聖廣燈錄》卷二十《鐵幢覺》)

  有僧問: 「即心即佛,埋沒宗風。絕境沉機,全乖道體。去此二

  途。請師別道。」師云:「正當一陽景,瑞雪落紛紛。」 (《天聖廣燈

  錄》卷二三《洞山曉聰》)

  非心非佛,即心即佛。妙用縱橫,隨機自在。言語詮之不及,情

  量莫測其端。不立是非,坐斷聖凡。便是釋迦佛親現丈六金身,也與

  三十棒趁出。為什麼如此?祖禰不了,殃及兒孫。 (《普庵印肅禪師

  語錄》卷上,卍續藏第120冊)

  即心是佛,頭上安頭。離心是佛,斬頭覓活。不即不離,若是佛

  者,總成埋沒,終不成佛。若欲成佛,須悟此旨。(《紫柏尊者別集》

  卷四,卍續藏第127冊)

  進云: 「祖師道即心即佛,又道非心非佛,學人如何趣向?」師

  云:「擬向即乖。」(《愚庵和尚語錄》卷五,卍續藏第124冊)

  即心即佛錯承當,非心非佛也尋常。殘羹餿飯誰肯吃,好肉更來

  剜作瘡。(《楚石梵琦禪師語錄》卷十七,卍續藏第124冊)

  「即心即佛」「是」 非「是」, 「非佛非心」 「非」不「非」。試

  把是非皆坐斷,管他心佛作何依。(《御選語錄》卷十二《和碩雍親

  王圓明居》,卍續藏第119冊)

  「非心非佛」迥絕思維,如同「無根樹」,但對於透徹的禪者來說,照樣要將它剪卻,以免陷於新的執著。「即心是佛」的話頭,又好比生鐵秤錘,一切言語思慮的針錐,對其無法穿透:

  碧海珠,荊山璧。耀乾坤,誰別識?利刀剪卻無根樹,萬疊峰巒

  斂煙霧。(《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九圓悟勤頌,卍續藏第115冊)

  金毛獅子,生鐵秤槌。渾侖無縫,切忌針錐。(《禪宗頌古聯珠

  通集》卷九無准范頌,卍續藏第115冊)

  超越了非心非佛之後的禪者,賣盡了「田園家產」,貧窮徹骨,對任何外物都不再依倚;也如同呂洞賓橫吹鐵笛飛越洞庭,意態灑落奔放:

  賣盡田園徹骨貧,不知何處可容身。樓頭浪蕩無拘檢,鐵笛橫吹

  過洞庭。(《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九開善謙頌,卍續藏第115冊)

  對於非心非佛,後來馬祖、南泉又以「不是物」來進一步破除:

  師有時云: 「江西馬祖說即心即佛,王老師不恁么道。不是心,

  不是佛,不是物。恁么道,還有過么?」趙州禮拜而出。時有一僧隨

  問趙州云: 「上座禮拜了便出,意作么生?」趙州云: 「汝卻問取和

  尚。」僧上問日:「適來諗上座意作么生?」 師云: 「他卻領得老僧意

  旨。」(《景德傳燈錄》卷八《南泉普願》,《聯燈會要》卷四,《五燈

  會元》卷三,《古尊宿語錄》·卷三四)

  對這則公案的意旨,可以從禪門頌古中窺見端倪。趙州轉身而出,卻會得南泉意旨,這是因為禪者對任何語言、機法都是「無絲髮可相依」;如同心國太平之時,沒有必要再唱渴盼太平的歌曲:

  倒腹傾腸幾個知?更無絲髮可相依。直饒徹底承當去,也落他家

  第二機。(《嘉泰普燈錄》卷十七《靈岩圓日》)

  古佛場中不展戈,後人剛地起誵訛。道泰不傳天子令,時清休唱

  太平歌。[龍門遠) (《古尊宿語錄》卷三十四《佛眼清遠》)

  三關都是引導學人,使其避免陷於執著,而臻於向上一路,千聖不傳之境:

  「即心即佛,為止兒啼。粗餐一頓, 了忘百飢。非心非佛,兒啼

  已止。奪卻匕箸,休糧方美。除是二人, 向道不物。離相超名,剜心

  剖腹。其中人來,教會大道。澗底魚游,林間鵲噪。」 召大眾云:

  「面目分明,各自證取!」(《鼓山為霖和尚餐香錄》卷上,卍續藏第

  125冊)

  然而,如果學人執著於三關,則一概成非:

  即心即佛, 咄!非心非佛, 咄!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咄!

  (《了庵和尚語錄》卷三,卍續藏第123冊)

  即心即佛,頭上安頭;非心非佛,無繩自縛;不是心,不是佛,

  不是物,泥里洗土塊。(《宗門拈古彙集》卷八黃檗琦評語, 卍續藏

  第115冊)

  對於不諳其旨的人來說,即心即心、非心非佛、不是心佛物三關,如同聾人不聞清音,徒使人嗟嘆而已;而對於深諳其旨的人來說,超越了此三關的禪者,則已經破業亡家,將固有思維定式徹底粉碎,呈現出灑落不拘、自由奔放的意態:

  慣弄瑤琴與琵琶,清音歷歷遍天涯。堪嗟不入聾人耳,空使西山

  月又斜。(《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十息庵觀頌,卍續藏第115冊)

  破業亡家後,渾身沒處安。倒拈無孔笛, 吹過汨羅灣。 (《禪宗

  頌古聯珠通集》卷十如庵用頌,卍續藏第115冊)

  四 結 論

  一,「即心即佛」是《華嚴經》、《楞伽經》等大乘經典的思想之一,此思想為禪門所普遍接受;

  二,唐代之前,傅翕《心王銘》、善慧《大乘贊》的相關觀點,是禪宗經常引用、詮釋的話頭;

  三,唐代慧能、神會、本凈、慧忠、希遷也有「即心即佛」的表述。以上這些觀點,是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淵源。

  四,馬祖道一倡導「即心即佛」,使「即心即佛」成為禪宗史上的著名公案,歷代禪師都從不同層面對之進行體會與詮釋。「即心即佛」思想所體現的意義:

  1. 「即心即佛」是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典型表述,得到了歷代禪師的高度推崇。

  2.眾生平等,皆有佛性。佛性本來現成,圓滿自足,因此不可向外求佛。

  3.即心即佛具有本凈、始凈兩重意義:心性本凈,不為妄念染,本來無一物,頓悟本心,即可明心見性;心性始凈,為妄念所染,時時勤拂拭,去染返真,即可明心見性。

  4.為破除對清凈心的執著,禪宗強調即心即佛之「心」乃是超越凡聖之心。

  5.對即心即佛的深信不疑,是禪宗開悟的徑截法門。

  6.從心凈本凈、去染成佛的本體論來看,即心即佛是明心見性禪門旨歸;從應機說法、旋立旋破的方法論來看,即心即佛是應機說法的權巧方便。既是禪門旨歸,就當信受奉行;既是權巧方便,就要不斷超越。

  五,被看做是馬祖思想的「發展」或是「南禪思想的發展」的「非心非佛」,以及「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禪宗的旋立旋破、隨說隨掃的機鋒。從肯定的角度看,三者雖然形式不同,但都為學人指明了一條回鄉之路;從否定的角度看,三者都是對本來圓滿自足的真如自性的頭上安頭、畫蛇添足式的染污。


推薦閱讀:

如何正確理解「殺人放火金腰帶 修橋鋪路無屍骸」?
九年級教科版思想品德第一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思考是否可以通過脫離語言來提高速度?
毛選筆記4
提高自己的能力需要做什麼?

TAG: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