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許多家長都沒有正確地愛自己的孩子?
為何許多家長都沒有正確地愛自己的孩子?
為了使標題和博文前後連貫,我將父母的愛定義為,一種能夠增強孩子幸福感,促進孩子發展的行為。照此定義,「愛」,應當是所有能夠培養並支持孩子獨特人格發展之物。相反的,如果關於愛的定義,人們偏好那些不論以什麼方式,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造成傷害,或者造成孩子心理適應不良或是痛苦的回答的話,就是一種對其本身的扭曲了。
父母的愛包括溫情的真實表達:一個微笑,一個友好的表情,向孩子傳達父母的同理心和好心情;對孩子身體的愛撫,尊敬,體貼地對待;溫和;願意在孩子面前做一個真實的人,而不僅僅是扮演父母親的角色,針對對孩子的反應,敏感地調節和響應。對孩子較為理解的父母能夠正確地調節自己的反應強度和情緒,從而與孩子的感覺和需要匹配。嬰兒時期,孩子與父母(或者主要照顧者)之間和諧的互動,對孩子將來學會管理情緒以及發展出同理心至關重要。
在我對許多家庭的觀察中,我發現了無數個這樣的例子--好心的父母作出了對孩子麻木不仁的,不和諧的,或者有傷害性的舉動。同時,他們還堅信,自己很愛自己的小孩而且把他們的利益放在心上。 當這些家長告訴他們那些感情上已經受傷害的成年孩子們,他們很愛自己的孩子,且為他們做到了最好,他們說的也是實話,雖然是從他們的層面看來。他們確實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到了最好,但通常,他們總是不能將他們的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滿足他們的需求。不論這些家長有多麼好心,他們中的許多人,很不幸的,並沒有做好準備成為父母,養育子女。
以下幾個原因造成了父母在愛他們的孩子時感到困難:
1. 許多父母親都有一個負面的自我形象,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把這些形象延伸到孩子身上。如果他們沒有學會愛自己,養成了對自己和自己身體的負面觀念,並且把這些羞恥和消極的東西延伸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他們就很難向自己卓越的愛情結晶傳遞愛和溫情了。總的來說,那些不怎麼愛自己的人,也很難真心地喜歡別人,尤其是他們的孩子。事實上,他們常常會向他人映射自己的負面感受。還有比自己的孩子更好的負面認知垃圾場嗎?
2. 那些不成熟的,未充分發育的家長,會感覺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不被需要的,嚇人的附屬物或負擔。他們會認為,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為嬰兒和發育中的孩子提供他們需要的照顧是危險的,令人感到恐懼的。他們甚至會憎恨他們的後代。
3.許多人感到接收愛,尤其是孩子簡單直接地表達愛意,是一件十分困難或者難以忍受的事情。如果家長本身在發育期受到了傷害,他們在接收孩子的愛和親密感時會有困難。家長在面臨引起這些情況的情感傷害時,會不知不覺地疏遠自己的孩子。
4. 如果家長在自己的生命中有未消除的創傷,他們更可能與自己的孩子關係不和諧,尤其是孩子到了家長收到創傷的時期。家長們可能會表現出拒絕或者是對這些時期過度補償。這都不是對待孩子正確的,建設性的方法。
舉個例子。一個家長,如果不能忍受自己常被提醒的童年悲傷,也許會對自己的孩子懷有仇恨心,且在他們哭泣的時候懲罰他們。另外的家長則用相反方式壓制她童年的痛苦---通過過度的安慰和保護自己的孩子。在任意一個例子中,孩子總是家長防禦體系的犧牲品。一個人的自我保護體系越強,他/她越有可能將自己的防禦體系在自己孩子身上實施,漸漸地,就會難以正確地理解孩子,並鼓勵其健康發展。
5.孩子會提醒家長,時間過得很快,家長對死亡的焦慮增加。這會使得家長產生不安甚至憎惡的情緒,和一種出於自我保護和自我防衛的退卻,家長的這些情緒都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對孩子造成傷害。
6. 家長總是認為孩子是使他們自己得以永生的產物,這對他們的後代是有破壞性影響的。為了迎合這一目的,孩子不得不複製家長們的態度和選擇。如果他們與家長不同,他們獨立自主的行為將被家長視為目中無人,甚至是反叛的行為。家長試著讓孩子和自己一樣,因為如果孩子與他們不同,他們將無法通過孩子繼續存在。例如,你信仰宗教,但你的孩子不信教,或者你是民主黨人,但你的孩子是共和黨人,你的孩子就再不能完成這個必須的功能了。很明顯,與父母的同一性對孩子是種傷害。從基因角度而言,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旅程和命運。
7. 那些在童年時期原始的對愛的渴望沒有得到滿足的家長,會反過來,把這些強烈的渴望放在自己孩子身上。這些家長混淆了對自己後代渴望佔有與真摯的愛意這兩種強烈的感情。當孩子被一個感情上饑渴貧瘠的家長愛撫時,他不會感覺到被理解或是很有安全感,相反,他會對身體上的接觸十分反感。一個不成熟的家長,那所謂「愛的手指」,在孩子看來,不過是佔有慾強烈,乳臭未乾的觸角怪獸,那決不能滋潤他們,反而會將他們吸干。這類家長會使孩子在今後生活的親密關係中感到受困與窒息。他們成年以後,容易在身體與精神上的痛苦。
8. 由於父母親教養的風格難免有不足和問題,許多小孩都有一些不討人喜歡,甚至讓人難以忍受的特點。他們也許不守規矩,目中無人,不孝順,令人憎惡,對人苛求,懷有敵意,或者只是令人感到不愉快。儘管家長是孩子形成這些特點的重要原因,但家長們都覺得,想去疼愛一個這樣的孩子是十分困難的。
總的來說,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家長內心的感受應當通過愛的行為表現出來,才能對自己的孩子形成積極的影響。家長的好意並不能取代愛的培育,而愛的培育,需要一個心理健康又獨立的成年人。好意與愛的能力都是保證孩子逐漸走向成熟的必需品。
我們信仰系統的基礎以及家庭,社會生活的核心的一部分,就是我們相信,家長,尤其是母親,對自己的孩子有天然的愛。通常,這種謬見會產生一些不利影響,導致我們在挑戰家庭生活中負面行為的失敗。它同樣會增強家長的內疚感。這種內疚感又會進一步阻礙這些家長為自己的孩子提供他們需要的愛與照顧,使這些家長的情況惡化。
孩子的確需要也應當受到關愛。我們若不能做到,孩子們情感上會受到傷害。近期神經科學研究表明,在孩子們能夠組織語言表達自己感受之前,父母與子女之間互動(或者互動失敗)的模式就已經固定了。他們長大之後,會尋找很多方式來保護自己,從而減輕自己的痛苦,或者使自己麻木。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封閉了自己的許多方面,且在不同程度上,變得麻木不仁。
的確,如果在養育子女過程中,大家不再幻想父母之愛是無條件,對所有當事人都更好。對家長來說,把他們在孩童時期缺乏的愛潛藏起來沒有任何好處。事實上,家長坦率地接受自己的不足,會使得家長與子女雙方相處時沒有額外的防衛壓力。當家長與子女雙方壓力得到緩解之後,他們也許會拾起對彼此真摯的愛意和尊重。
最後,對於那些已經解決了過去自己心理創傷和損失的家長,他們的子女將有更好的機會。我把那些在撫養子女過程中充滿同理心的,能夠理解並感受自己以前遭遇的家長稱作孩子。他們對自己的過去和當下的局限性充滿慈悲之心。他們重拾了對自己的同情,這是他們能夠享受與子女更加親密和諧關係的關鍵因素。這也使得他們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朝著一個更加充滿愛意,積極正確的方向前行。
譯者: htaxy2015 原作者:Robert Firestone
推薦閱讀:
※那些夭折的感情里,都藏著一個拒絕長大的自己
※莫要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女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氣質
※【轉】懶惰很久了,稍微努力一下,就以為自己在拚命
※別用最壞的自己,來考驗對方是否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