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今年端午節十年來最遲

天文學家:今年端午節十年來最遲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2-06/22/content_1742868.htm##

大洋新聞 時間: 2012-06-22 來源: 信息時報

  據新華社電 6月23日將迎來端午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表示,自2002年以來,今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最遲。

  來得遲系農曆閏月所致

  天文年曆顯示,2001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為6月25日,自此以後的10年里,端午節對應的日期最遲為2004年6月22日,最早為2009年5月28日,最早與最遲相差了近一個月。

  王思潮表示,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最主要是由農曆閏月所致。我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曆兩種曆法,但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一個月約29.5天,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0~12天。為使得農曆年與陽曆年能基本對應,我國採取了「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王思潮介紹,今年的農曆年裡有一個閏四月,因此,農曆五月對應的陽曆日期就要遲很多。

  天文年曆顯示,自今年以後7年里,也都以今年端午節來得最遲,直到2020年這一紀錄才被打破,當年端午節為6月25日。

  2000多年傳統節日入「非遺」

  王思潮還介紹,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五月初五端午節——始於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春節、端午和中秋是我國民間傳統的三大節日。王思潮說,「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由來,版本很多,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東漢孝女曹娥說等等,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最廣。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30日,「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推薦閱讀:

他們是優秀的天文學家,恰好也是同性戀
巴西天文學家稱太陽系存神秘天體 有4個地球大(圖)

TAG:天文學 | 文學 | 端午節 | 天文學家 | 文學家 | 十年 | 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