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圓法師《觀經四帖疏講記》二十七
觀經四帖疏講記 二十七
△十五、就中輩觀行善,文前總料簡,即為十一門:一者總明告命;二者正明辯定其位;三者正明總舉有緣之類;四者正明辯定三心,以為正因;五者正明簡機堪與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八者正明回所修行,願生彌陀佛國;九者正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十者正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十一者正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廣料簡中輩三品竟。
這裡中輩一門,跟前面就上輩觀行善所做的分析是一樣的。
第十五、在解釋中輩觀行善之前,先作總的辨析,義理有十一門:
(一)總的說明佛咐囑阿難和韋提希;(二)辨定往生者的位次,說明他具有哪種修行;(三)總的舉出有緣的類型,就是指他有真實的願望求生凈土,就屬於有緣;(四)辨定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作為往生的真因;(五)闡明這一品類當中,堪能的機和不堪能的機的差別;(六)說明這些根機受持行法的差別;(七)說明修業時節長短的差別;(八)說明把所修的善根迴向願生彌陀國土;(九)說明這些行者在臨終時,聖眾前來接引的差別以及去時的快慢情況;(十)說明到了西方,蓮花開敷的早晚差別;(十一)說明花開以後,所得利益的差別。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台。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佛告訴阿難和韋提希:中品上生的情況是指,如果有眾生受持了五戒,或者持受了八關齋戒,修行諸戒,沒有造五逆罪,沒有眾多的過患,以持戒的功德迴向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他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和比丘眾眷屬圍繞在他前面,放金色光明照到這人身上,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能夠遠離眾苦。行者見到後,心裡非常歡喜,當時就見到自己坐在蓮花台上,長跪合掌,給佛作禮。還沒有抬頭時,就已經生到了極樂世界。很快蓮花開敷,當花開敷的時候,聽到了眾多音聲都在讚歎四諦,應時就證得了阿羅漢道,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等功德,這種情況叫做中品上生。
次就中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八:
接著在中品上生位中,也是先舉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後總結,有八分內容:
一、從「佛告阿難」已下,總明告命。二、從「中品上生者」者,正明辯定其位,即是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也。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是總的告命阿難和韋提希護持本法。
二、「中品上生者」一句,這是辨定階位,指的是小乘根性上善的凡夫人,或者說上品的小乘根性者。
三、從「若有眾生」下,至「無眾過患」已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受法不同,即有其四:
三、從「若有眾生」到「無眾過患」之間,這說的是第五、第六門當中受持法門的差別。有四分細節:
一、明簡機堪與不堪;二、明受持小乘齋戒等;三、明小戒力微,不消五逆之罪;四、明雖持小戒等,不得有犯,設有餘愆,恆須改悔,必令清凈。此即合上第二戒善之福也。
(一)簡明根機堪能行持和不堪能的差別;(二)說明受持小乘齋戒等戒法;(三)說明小乘的戒力量較小,不能消除五逆重罪,因此說到不能造五逆罪;(四)說明雖然守持小乘戒等,不能有違犯。假使有一些過失,應當恆時改悔,務必使它清凈。這一條相合上面三福當中的第二福:戒善之福。
然修戒時,或是終身,或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時等,此時亦不定。大意皆畢命為期,不得毀犯也。
然而修戒的時候,或者是終身,或者是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個時辰等,這在時間上是沒有決定的。總的來說,就是以畢命為期,不能毀犯。
四、從「以此善根迴向」已下,正明第八門中回所修業向所求處。
四、從「以此善根迴向」以下,這是說明第八門中把所修的善業迴向於所求願處,也就是往生極樂世界。
五、從「臨命終時」下,至「極樂世界」已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即有其六:
五、從「臨命終時」到「極樂世界」之間,這是說明第九門當中,到了命終之時,聖眾前來迎接的差別相以及往生時間的長短。這個有六分細節: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彌陀與比丘眾來,無有菩薩,由是小乘根性,還感小根之眾也;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佛為說法,又贊出家離多眾苦,種種俗緣,家業王官,長征遠防等,今既出家,仰於四輩,萬事不憂,迥然自在,去住無障,為此得修道業,是故贊雲離眾苦也。五、明行者既見聞已,不勝欣喜,即自見身已坐華台,低頭禮佛;六、明行者低頭在此,舉頭已在彼國也。
這六分細節是:(一)首先指的是壽命將盡的很短時間裡;(二)說明當時感得彌陀和比丘眾前來,沒有菩薩,這也是果隨因感的緣故,由於行者是小乘根性,以其心還感得小乘的聖眾來迎接;(三)說明佛放金光照著行者的身體;(四)說明佛為他講法,又讚歎出家能遠離眾多苦患,各種的世俗因緣,家庭事業的牽累、國王長官等的牽制,或者需要在外長時征戰、奔逐,或者要到遠方去防衛等等,現在已經出了家,仰仗四眾弟子的供養、支持,無憂無慮,超然自在,無論去哪裡、住哪裡都無障礙,也因此能夠一心地修持道業,所以讚歎說遠離諸苦;(五)說明行者見聞凈土的聖眾,得到佛放光加被、又說法安慰以後,心裡禁不住欣喜、踴躍。當時就見到自己的身體坐在蓮花台上,當即就低頭頂禮佛足;(六)行者低頭還在此方,等到一舉頭已經生到了彼佛國土。
六、從「蓮華尋開」者,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六、「蓮花尋開」一句,這是說明第十門中到了彼國蓮池後,花開時間早晚的差別。這裡說到很快花就開了。
七、從「當華敷時」下,至「八解脫」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寶華尋發,此由戒行精強故也;二、明法音同贊四諦之德;三、明一得聞說四諦,即獲羅漢之果。言羅漢者,此雲無生,亦云無著。因亡故無生,果喪故無著。言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也。言八解脫者,內有色外觀色,一解脫。內無色外觀色,二解脫。不凈相,三解脫。四空,及滅盡,總成八也。
七、從「當花敷時」到「八解脫」之間,這是說明第十一門中花開以後所得利益的差別。有三分內容:(一)說明寶花很快打開,這是由於行者因地戒行精嚴、強猛的緣故。由於因上來得很急、很強,所以果上很快就開放;因上來得很緩、很弱,那果位花也開得遲,這都是因果相應的道理;(二)講明當時花一開,國土裡的法音在同聲讚歎四諦的功德,這也是應他過去世修持小乘熏習四諦法很熟習的緣故;(三)說明他一聽說四諦法,當即就證得了阿羅漢果。「羅漢」,此方翻為無生或無著。因的煩惱和業消滅的緣故,叫做無生;果的五取蘊消盡的緣故,叫無著。「三明」指的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八解脫」[1]指的是內有色外觀色解脫等等。
八、從「是名」已下,總結。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解中品上生竟。
八、從「是名」以下是總結句。上來宣說了八句,總的講明了中品上生的情況。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贊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中生是指,如果有眾生在一晝夜裡持八關齋戒,或者一晝夜裡持沙彌戒,或者一晝夜裡持具足戒,不缺壞威儀,以這一晝夜持戒的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由於戒香熏修的緣故,作為這樣的行者,在他壽命快要終盡的時候,就見到阿彌陀佛和眷屬眾放著金色光明,持著七寶蓮花來到行者面前。
行者自己聽到空中有聲音讚歎說:「善男子,像你這樣的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法的緣故,我來迎接你。」行者見到自己坐在蓮花上,蓮花當即合閉,頓時就生到了西方極世界,在七寶池當中。經過七天蓮花才開放。蓮花開放後,行者眼目開明,雙手合掌讚歎世尊。聞到說法,心生歡喜得到了初果。經過半劫後,成就阿羅漢果。這種情況叫做中品中生。
次就中品中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接著在中品中生位中,也是先舉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後總結。有七段內容:
一、從「中品中生者」者,總舉行名,辯定其位,即是小乘下善凡夫人也。
一、「中品中生者」一句,總的舉出行者的名目,是辨定行者所處的階位,指的是小乘下善的凡夫人,或者說下品的小乘根性。
二、從「若有眾生」下,至「威儀無缺」已來,正明第五、六、七門中,簡機時分受法等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受持八齋戒;二、明受持沙彌戒;三、明受持具足戒。此三品戒,皆同一日一夜,清凈無犯。乃至輕罪,如犯極重之過,三業威儀,不令有失也。此即合上第二福。應知。
二、從「若有眾生」到「威儀無缺」之間,這是闡明第五、第六、第七三門當中簡別根機堪與不堪、修持時間的差別以及所受持的行法等的差別。
有三種情況:(一)受持八關齋戒;(二)受持沙彌戒;(三)受持具足戒。這三品戒同樣都是持受一日一夜清凈無犯,乃至對於輕罪也如同犯重罪的過失那樣,嚴密地守護,身口意三業的威儀不讓它有過失。這是配上面的第二福,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從「以此功德」已下,正明回所修業向所求處。
三、從「以此功德」之下,這是說明迴向所修的善業趣向於所希求之處,也就是迴向往生極樂世界。
四、從「戒香熏修」下,至「在寶池中」已來,正明第九門中行者終時,聖來迎接,去時遲疾,即有其八:
四、從「戒香熏修」到「在寶池中」之間,這是說明第九門中行者臨命終時,聖眾前來迎接,去時時間遲速差別的內容。有八分細節: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彌陀與諸比丘眾來;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比丘持華來現;五、明行者自見聞空聲等贊;六、明佛贊言:汝深信佛語,隨順無疑,故來迎汝;七、明既蒙佛贊,即見自坐華座,坐已華合;八、明華既合已,即入西方寶池之內。
(一)首先說明處在壽命將盡的極短時間裡;(二)說明當時彌陀和比丘眾前來迎接;(三)說明佛放金光,照著行者的身體;(四)說明比丘持著花現在面前;(五)說明行者自己見聞空中有聲音等在作讚歎;(六)說明佛讚歎說:由於你深信佛語,能隨順聖言,心無疑慮,所以我來迎你;(七)說明已經得蒙佛讚歎後,就見到自己坐在蓮花上,然後蓮花閉合;(八)說明蓮花閉合以後,就入了西方寶池之內。
五、從「經於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
五、從「經於七日」以下,這是說明第十門中到了蓮池後,花開時間的早晚。這裡是經過七天花就開了。
六、從「華既敷已」下,至「成羅漢」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不同,即有其四:一、明華開見佛;二、明合掌贊佛;三、明聞法得於初果;四、明經半劫已,方成羅漢。
六、從「花即敷已」到「成羅漢」之間,這是說明第十一門中花開以後所得利益的差別,有四分內容:(一)花開即見佛;(二)當時合掌讚歎佛的功德;(三)聞佛說法得證初果;(四)經過半劫才成就阿羅漢果。
七、從「是名」已下,總結。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中品中生竟。
七、從「是名」以下是總結句。以上雖然有七句不同,總的具體解釋了中品中生的情況。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中品下生是指,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世的時候孝養父母,行持世間的仁慈善心。這個人到了臨命終的時候,幸遇了善知識,給他詳細講解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快樂之事,又說到法藏比丘四十八願的情形。他聽到了西方凈土法門後,不久就命終,當時就像壯士屈伸手臂的片刻時間裡就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往生以後經過七天,遇到觀音、勢至菩薩給他說法,他一聽法非常歡喜,得證了初果,過了一個小劫成就阿羅漢果。這種情況叫做中品下生。
以上總的三種情況叫做中輩生想,稱為第十五觀。
次就中品下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接著在中品下生位當中,也是先舉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後總結。有七段內容:
一、「從中品下生者」者,正明總舉行名,辨定其位,即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
一、「中品下生者」一句,總的說明行者的名字,辨定了他所處的地位,指的是世善具上等福德的凡夫。
二、從「若有善男子」下,至「行世仁慈」已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簡機受法不同,即有其四:一、明簡機;二、明孝養父母,奉順六親,即合上初福第一第二句;三、明此人性調柔善,不簡自他,見物遭苦,起於慈敬;四、正明此品之人,不曾見聞佛法,亦不解希求,但自行孝養也。應知。
二、從「若有善男子」到「行世仁慈」之間,這是說明第五、第六門當中,簡別堪與不堪的根機差別,以及所受持的法門的差別。
有四分內容:(一)簡別根機是善男善女;(二)說明這等人在世的時候孝養父母,敬奉隨順六親。這就合到了上面初福當中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兩句;(三)說明此人性情調柔賢善,不管是對自方、他方的人,只要見到別人受苦,他都會起仁慈的心;(四)說明這種品類的人,一生當中從沒有見聞過佛法,也不了解要在佛道上希求,只是以他的善根,自己行持孝養的善行。
三、從「此人命欲終時」下,至「四十八願」已來,正明第八門中臨終遇逢佛法時節分齊。
三、從「此人命欲終時」到「四十八願」之間,這是說明第八門當中臨命終時遇到佛法時節差別。這是指此前都沒聞到佛法,只是臨終極短時間裡遇到了善知識給他講說。
四、從「聞此事已」下,至「極樂世界」已來,正明第九門中得生之益,去時遲疾也。
四、從「聞此事已」到「極樂世界」之間,這是說明第九門中得到往生的利益,以及去時的時間快慢。這是說到當時一聞到了西方的法,很快就命終往生了。去時的快慢,只有大力士屈伸手臂的片刻工夫,就已經生入了西方。
五、從「經七日已」者,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不開為異。
五、「經七日已」一句,是說明第十門中到了蓮池,花開不開放的情況。
六、從「遇觀世音」下,至「成羅漢」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七日已後,得遇觀音大勢;二、明既逢二聖,得聞妙法,證於初果;三、明經一小劫已後,始成羅漢也。
六、從「遇觀世音」到「成羅漢」之間,這是說明第十一門中花開以後所得利益的差別。有三分細節:(一)說明到了七天以後,就遇到了觀音、勢至二菩薩;(二)說明既然遇到了兩位大聖,聽聞了妙法,由此就證了初果;(三)說明經過一個小劫才成就阿羅漢果。
七、從「是名「已下,總結。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中品下生竟。
七、從「是名」以下是總結句。以上雖然說到了七句,總的具體解釋了中品下生的情況。
贊云:中輩中行中根人,一日齋戒處金蓮。孝養父母教迴向,為說西方快樂因。佛與聲聞眾來取,直到彌陀華座邊。百寶華籠經七日,三品蓮開證小真。
中輩中行中根人,有的是受持了一日齋戒,臨終時就處在金蓮花中。又有在世孝養父母,到臨終的時候,有善知識教導他迴向,給他講說西方快樂的事實以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時佛和聲聞眾前來迎接,直接就生到了彌陀花座邊上。在百寶花籠里經過七天蓮花開敷,證得阿羅漢果。
上來雖有三位不同,總解中輩一門之義竟。
以上雖然有上中下三位的差別,總的解釋了中輩一門的含義。
△十六、就下輩觀善惡二行,文前料簡,即為十一門:一者總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總舉有緣之類;四者辨定三心以為正因;五者簡機堪與不堪;六者明受苦樂二法不同;七者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八者明回所修行向所求處;九者明臨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十者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十一者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總料簡下輩三位竟。
這一整段與上、中輩所開示十一門基本相同。只有在第六門加了「受苦樂二法」,也就是相對於下輩,區分為受苦、受樂二法不同。這是因為下輩純是造惡之人,所以在他沒遇法以前都是在受持苦法。之後遇到善知識勸導,在臨終的時候受持樂法,有這樣的不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贊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佛告訴阿難和韋提希:下品上生是指,有眾生在生時造了很多的惡業,雖然他沒有誹謗方等經典,但這樣的愚人造惡很多,無有慚愧。到了他快要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給他講說大乘十二部經的首題名字。因為他聞到了這些經名的緣故,除掉了千劫的極重惡業。智者又教他合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以稱佛名的緣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當時阿彌陀佛遣派化佛、化觀音、化勢至來到行者前,讚歎說:「善男子,以你稱念佛名的緣故,消除了累劫重罪,我來迎接你。」這樣說了以後,行者就見到化佛的光明遍滿了整個屋子。他見到後很歡喜,當即命終,乘著寶蓮花,跟隨化佛之後,生在蓮池當中。
【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經過了七個七天,蓮花才開敷。當花開的時候,大悲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立在這個人前面,給他演說甚深的十二部經。他聞後就能信解,發了無上道心。經過十小劫具足百法明門,得入初地,這叫做下品上生者。
在高麗本當中,後面還有一句:
【得聞佛名,法名及聞僧名,聞三寶名,即得往生。】
這是由於他聽到了佛名、法名和僧名,聞到三寶名的緣故,就得以往生。
次就下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九:
在下品上生位當中,也是先舉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後結成。有九段內容:
一、從「佛告阿難」已下,正明告命。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是佛告命阿難和韋提希,吩咐之意。
二、從「下品上生者」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造十惡輕罪凡夫人也。
二、「下品上生者」一句,是辨定行者所處的地位,指的是造十惡輕罪的凡夫人。
三、從「或有眾生」下,至「無有慚愧」已來,正明第五門中簡機,舉出一生已來造惡輕重之相。即有其五:
三、從「或有眾生」到「無有慚愧」之間,這是說明第五門當中簡出機宜,指出一生當中造惡輕重的情形。這裡有五段細節:
一、明總舉造惡之機;二、明造作眾惡;三、明雖作眾罪,於諸大乘不生誹謗;四、明重牒造惡之人,非智者之類也;五、明此等愚人,雖造眾罪,總不生愧心。
(一)總的說明這是一類造惡的根機;(二)說明他在生時造了很多的惡法;(三)說明雖然他造眾罪,但是對於大乘經不生誹謗;(四)再次指出這類造惡者不屬於智者而是愚人;(五)是說這等愚人雖然造了重罪,總不生慚愧心。
四、從「命欲終時」下,至「生死之罪」已來,正明造惡人等,臨終遇善聞法,即有其六: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忽遇往生善知識;三、明善人為贊眾經;四、明以聞經功力,除罪千劫;五、明智者轉教稱念彌陀之號;六、明以稱彌陀名故,除罪五百萬劫。(經中說的是「五十億劫」。古文中的「億」有時指十萬,有時指萬萬,也許這裡是指十萬。)
四、從「命欲終時」到「生死之罪」之間,這是說明造惡人等臨終遇善知識聞法的情形。
有六段細節:(一)說明在即將命終的很短的時間裡;(二)說明這時忽然遇到了教導往生的善知識;(三)此善知識為他贊說了十二部經的經題;(四)是說以聞諸經名字的功用力量,消除了千劫罪業;(五)說明智者進一步教他稱念彌陀名號;(六)是說以他稱念彌陀名號的緣故,除罪五百萬劫。
問曰:何故聞十二部經名,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萬劫者,何意也?
問:為什麼聞十二部經名只除罪千劫,而稱佛一聲就能除罪五百萬劫?這有什麼道理?換言之,為何稱佛一聲的滅罪力超過了聞受經名呢?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來逼。善人雖說多經,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回答:因為當時造罪的人業障很重,加上有很大的死苦逼惱身心。善人雖然說了很多經,但是他當時聽受的心非常輕浮散亂。由於他的心散亂的緣故,除罪的力量就稍微弱一些。而佛名只是一句話,它就很方便攝住散心而讓心安住。而且又教他以正念稱名,由於當時他心很重的緣故,就能除罪多劫。
五、從「爾時彼佛」下,至「生寶池中」已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化眾來迎,去時遲疾,即有其六:
五、從「爾時彼佛」到「生寶池中」之間,是說明第九門當中臨終的時候,化現的聖眾前來迎接,往生時間快慢的情況。有六段細節:
一、明行者正稱名時,彼彌陀即遣化眾應聲來現。二、明化眾既已身現,即同贊行人。三、明所聞化贊,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嘆,勸令稱名,將為要益也。應知。四、明既蒙化眾告及,即見光明遍室。五、明既蒙光照,報命尋終。六、明乘華從佛生寶池中。
(一)首先說到行者正稱名的時候,阿彌陀佛當即派遣化佛、化觀音、化勢至,應聲就現在眼前,所謂隨呼隨應,不隔剎那;(二)說明化現的西方三聖已經現身以後,就同聲地讚歎行人;(三)說明所聽到化身的讚歎,只說到了以稱念佛名的功德力,我來迎接你,沒有說到聞經的事。就佛本願的意思來說,唯一是想勸導行者正念稱名,這樣就能很快得到往生,不同於雜散的業行。像這部經以及其他諸部凈土經法當中,處處廣為讚歎,勸令眾生直接稱念名號,會得到切要的利益,要知道這個要點。
換言之,凈土經中,佛廣贊稱名,這是因為它能夠切中要害。尤其在臨終的時候,雜散之業會分散力量,而稱名極其簡要,一念即起,當時心力容易投注在上面,使得心力很強,與佛願相應就速得往生。所以持名念佛乃方便之極,簡易之極,就是這個道理。到了緊急關頭,要用一個極其方便,而且能夠提起心力的辦法,那麼稱名是極其切要的。到了那個關頭,用其他雜散的業來不及,用稱名的話,就像一個孩子呼求母親,立即就能感召。
(四)說明當時在化現的三聖告知以後,就見到了化佛的光明充滿了房屋;(五)行者已經得蒙了佛光照觸,不久就舍報命終;(六)命終以後,乘著蓮花跟隨佛,生在寶池當中。
六、從「經七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六、從「經七七日」以下,這是說明第十門當中到了蓮池以後,花開時間的早晚差別,這種行者是經過七七、四十九日才花開。
七、從「當華敷時」下,至「得入初地」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五:
七、從「當花敷時」到「得入初地」之間,這是說明第十一門當中花開以後得利益的差別。有五段細節:
一、明觀音等先放神光;二、明身赴行者寶華之側;三、明為說前生所聞之教;四、明行者聞已,領解發心;五、明遠經多劫,證臨百法之位也。
(一)當蓮花開敷後,大悲觀音和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二)是說二菩薩現身降臨在行者的寶花旁邊;(三)是給他宣說前世所聽聞到的甚深十二部經;(四)說明行者聽後,當即領解,發無上道心;(五)說明經歷了十小劫,證得了百法之位,也就是得入初地。
八、從「是名」已下,總結。
八、從「是名」以下是總結句。
九、從「得聞佛名」已下,重舉行者之益。非但念佛獨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
九、從「得聞佛名」以下,是再次舉出行者所得的利益,不但念佛得以往生,而且念法、念僧也能生入凈土。
上來雖有九句不同,廣解下品上生竟。
上來雖然有九句不同,具體解釋了下品上生的情形。
思考題
1、中品上生往生的正因是什麼?臨終聖眾來迎的情形如何?生到凈土、花開以後所得利益如何?
2、中品中生往生的正因是什麼?臨終聖眾來迎的情形如何?生到凈土、花開以後所得利益如何?
3、中品下生往生的正因是什麼?臨終往生情形如何?生到凈土、花開以後所得利益如何?
4、下品上生者是什麼樣的根機?為什麼在他臨終聞十二部經名時,只除罪千劫,而稱佛一聲就除罪五百萬劫?
5、凈土經中,佛廣贊稱名的原因是什麼?對我們修行凈土有何啟發?
[1]八解脫: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內身有色想之貪,為除此貪,觀外之不凈青瘀等色,使貪不起,故名解脫。此初解脫依初禪定而起,緣欲界之色也。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內身雖無色想之貪,而欲使更為堅牢,觀外之不凈青瘀等色,使不起貪,故名解脫。此依二禪而起。緣初禪之色也。以上二者為不凈觀。三、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觀凈色故名凈解脫。於定中除不凈相,唯觀八色等光明清凈光潔妙寶之色也。觀凈色而不生貪,足顯觀之轉勝,證得此性解脫於身中,故名身作證,具足圓滿,而得住於此定,故名具足住,此第三解脫之位,依第四禪而起,亦緣欲界之色也,所異者上二項為可憎之不凈色,此為可愛之凈色,故是凈觀也。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此方者依四無色定而起,各於所得之定,觀苦空無常無我,生厭心而棄捨之,故名解脫。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住,滅受想定者,滅盡定也,是亦依第四禪棄捨前之非非想即一切之所緣,故名解脫。
推薦閱讀: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四三一卷——第一四四0卷
※凈空法師法語:佛教我們把淫慾的念頭斷掉
※理凈法師:佛教如何行孝道
※深入心------聽凈空法師講華嚴經筆記
※濟群法師《普賢行願品·觀修原理》第七大願:請佛住世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