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形象和意象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意象在古代最初是一個哲學概念,後來逐步用於對詩歌和其他文學藝術樣式的評論及美學研究中。美學和文學研究中的意象,指的是作者將自己的審美意象通過語言媒介外化和固定下來的藝術形象的一部分。也就是文學意象。
文學意象是一種特殊形態的意象,它指的是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中那些蘊含著獨特意念而讓讀者獲得言外之意的藝術形象。一般的意象,諸如美國詩人艾略特的「荒原」和俄國作家高爾基的「海燕」等意象,雖然也對意象進行具體描繪,但他們所包蘊的豐富內涵卻非生活物象所能具有。
文學意象是作家的主觀意念與外界的客觀物象猝然撞擊的產物。龐德說:「一個意象是在一剎那時間裡呈現理智於感情的複合物的東西。」意象的生成過程有意生象、象生意、意象共生三種常見形式。舉個例子,唐代詩人李商隱的《樂游原》就是由意生象,「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寫出了抒情主人公的不快。「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愉快的心情找到了客觀對應物,而夕陽、古原就都成為了意象。而杜甫的《春望》由「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的景象觸發了「感時」「恨別」的情思,而由這種情思生成了「花濺淚」「鳥驚心」的意象,最終出現了詩人「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一意與象並生的意象。
意象是「意」與「象」的結合,思想情感與具體物象的結合。
在文藝學、美學中,意象有兩個涵義:審美心象與審美物象。
審美心象:「定墨」(物化)前作家頭腦中已經形成的形象。
審美物象:詩歌中藝術形象的構成要素、富有審美意蘊的物象。
文學意象的基本特徵
文學意象是審美的認識、審美的情感和審美的物象的統一。
作為審美心象的意象具有模糊性。
作為審美物象的意象具有寓意象徵性。
形象與意象的區別與聯繫
作為審美心象的意象,是文學形象的模型和依據,文學形象則是審美意象的物態化、外化。
文學形象並不完全等同於審美物象(文學意象)。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中的意象,往往是文學形象的組成部分,文學形象則是審美物象的組合。
由於某些審美物象的反覆運用,就形成了某一民族詩歌或文學的穩定的意象系統。
鏈接: http://iask.sina.com.cn/b/17307993.html
古代詩歌的意象、意境與形象
第一章 古代詩歌的意象
第一節 意象的含義
古典詩詞的形象,是藉助客觀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現出來的主觀的情感形象,我們稱之為「意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觀物象經過詩人的感情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是一種富於更多的主觀色彩、迥異於生活原態而能為人所感知的具體藝術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詩人對意象的選取與描繪,正是作者主觀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意旨,寄託著複雜的情感,暗示著深刻的哲理,承載著詩人強烈的主觀色彩,其客觀之「象」與主觀之「意」共同構成了富於美感的形象。我們理解詩歌形象,總是從感受意象開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詩歌鑒賞中居於核心地位的藝術感受能力。意象多半附著在詞或者短語上。一句詩可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象,如:「孤舟——笠翁」,「樓船——夜雪——瓜洲渡」。也有一句詩只包含一個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
意象有種種:有描寫性的(靜態的) 意象,如「孤舟」、「笠翁」;有敘述性的(動態的) 意象,如「雲破」「月來」「花弄影」;有比喻性的意象,如「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也有象徵性的意象,如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
第二節 意象的組合
意象是構成詩歌的一些具體的、細小的單位,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一連疊用九個意象組成一幅瀰漫著陰冷氣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陽圖,烘托出浪跡天涯的遊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懷,那枯藤、老樹、昏鴉、古道、瘦馬等意象,都傳遞著作者的羈旅愁思。「楊柳岸曉風殘月」三個意象勾畫出楊柳依依,曉風吹拂,殘月微明的情景,這些最能觸動人離愁的意象交融在一起,構成了凄涼難耐的意境,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作者感傷離別的悲哀。「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幾個意象刻畫了擊退金兵的情景,在表明南宋人民保衛自己國土的偉大力量的同時也體現了作者收復中原之志。
①在唐宋詩詞里,詩人常常用白雲、青山、蒼天、空山等意象來表現一幅悠遠和清凈平淡的意境。如下列詩句: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崔灝《黃鶴樓》)
日暮鄉關何處去,煙波江上使人愁。(同上)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王維《送別》) 作者通過藝術手段,使得那種空虛沖淡的氛圍和人們的心境上的愉悅、明亮、淡雅、寂靜、素樸、純凈的心態結合起來,就組成了一種以悠遠渺茫為基調的意境。如,在崔灝的《黃鶴樓》里,作者那種隨遇而安,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和「千載空悠悠」的白雲,形成了一種難以言說的藝術境界。 ②用意象的並列和組合而不用動作和情節來揭示邏輯關係或者用幾組主謂片語、動賓片語的並列迭加,來體現詩歌的畫面感。能收到「大音稀聲,大象無形」,給人以巨大的想像空間的作用。如: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 《田園樂七首》) 全詩無一動詞,純是空間意象的並列,但卻能造成一種疏淡和空朗的意境。正如薛雪的《一瓢詩話》所說:「作詩不用閑言助字,自然意象具足。」 事實上,這類的例子很多,可以說不勝枚舉,又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杜甫《春日億李白》) 極蒲三春草,高樓萬里心(賈至《岳陽樓宴》)青山數行淚,滄海一窮鱗(劉長卿《負譴後登干越亭》)等。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用景象的迭加造成的空白來達到「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梅堯臣語)。第三節 傳統的意象
古代詩歌中常用一種反覆出現的意象來表達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民族和人類共同的情感體驗,因而,這些意象有較為固定的意義。熟悉意象的傳統色彩,有助於我們對詩歌形象的理解。如「梅」,由於古代詩人反覆的運用,這一意象已經固定地帶上清高芳潔,傲雪凌霜的意趣。「鳥」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戀情及婚嫁有關。日落、夕陽、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時光的流逝等。月能思鄉,星可傳恨,水喻愁多;松喻堅貞,荷、蘭喻高潔,菊喻隱逸,竹多勁健;松傲雪斗霜、有凌雲之志,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徵;桃花象徵美人,楊花多有離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顯輕薄,更表惜別懷遠之意,鴻鵠、駿馬、大鵬喻志向遠大的人,鸞鳥、鳳凰喻忠誠的賢士,杜鵑鳥是凄涼、哀傷的象徵,表達歸家之念,鷓鴣、寒蟬能引起人的離愁別緒、羈旅傷感,鴻雁借指書信,也表思鄉之情;灞橋易水多與送別有關;夕陽、西風、殘照既表示個人沉浮的身世命運,又代表歷史的滄桑變化,秋風往往表思歸之意,《陽關三疊》多寫故人友誼,《關山月》、《梅花落》與鄉思鄉愁有關;杜康是酒的代稱,賈生、屈原多指懷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婦感情和諧,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誼等。
古典詩歌中經常出現的「意象」及其象徵比喻的寓意:
1、樹本類 樹的曲直 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 黃葉 凋零、成熟、美人遲暮 綠葉 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 堅挺傲岸、堅強、生命力 竹 氣節,積極向上 梧桐 凄苦、期待、知音難覓 柳、楊 送別、挽留,留戀、傷感
2、花草類
花開 希望、青春、人生的燦爛 花落 凋零、失意、挫折、惜春、留戀 菊 隱逸、高潔、脫俗、清高 梅 傲雪、清高、堅強、不屈不撓 楊花 離別、分離、離散、漂泊 蘭 高潔 桃花 燦爛、古祥、愛情如意 牡丹 富貴、美好、生生不息、希望 荷花 高潔、脫俗、矜持、清高
楓葉荻花 悲秋、蕭瑟、凄涼
草 荒涼、偏僻、離恨、身份地位卑微 禾 國家的昔盛今衰3、動物類 子規 悲慘、凄惻 猿猴 理想、追求 鴻鵠 理想、追求 燕雀 小人、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