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小白
▲漢奸汪精衛,年輕時是一名革命刺客(圖為劇照)
○○○
1900年10月,一個名叫史堅如的小年輕在兩廣總督衙門附近租了一棟房子。
他和另外三個小年輕天天躲在房子里鼓搗鐵鍬、鐵鏟,給外人營造一種白面書生為了省幾個錢自己動手搞裝修的錯覺。
經過好幾個日夜奮戰,他們卻挖出了一條地道,通往兩廣總督德壽的卧室。
緊接著,有人從澳門運來100多斤炸藥,裝入鐵筒,放到地道盡頭,並裝好雷管和引線。10月27日深夜,史堅如點燃引線,迅速撤離,跑到了一艘擬開往香港的船上。
深夜的廣州城,出奇的安靜。
等了一個通宵,史堅如很喪地回到租住處,鑽回地道,發現炸藥引線受潮了。
史堅如留在屋內,忍著飢餓,等到次日凌晨時分,再次點燃引線。
這一次他沒有上船,而是跑到另一名死黨家裡,靜聽消息。
轟!一聲巨響,又餓又困的史堅如興奮得一宿不吃不睡。
天亮後,他偽裝成吃瓜群眾,到出事地點察看勝利果實,只見德壽正在訓斥保安隊長,要他們儘快捉拿兇手。
頓時受到一萬點暴擊的史堅如,又因叔父告密被捕。
在審訊中,餓了兩天的史堅如要了一碗面,然後進入慷慨激昂的革命理論宣講時刻。清廷審訊人員說不過他,11月9日把這個死不出賣同黨的小年輕殺掉。
那一年,史堅如21歲。他是廣州本地的富三代,原本可以安安靜靜地做一個少爺或書生,卻中途轉向,選擇了變賣家產投身興中會做一名刺客。
德壽沒死,刺客死了。
▲史堅如墓
○○○
1909年初,熱血青年汪精衛在日本與黃復生、喻雲紀等人組成了一個暗殺小天團,籌錢買炸藥,熬夜學習爆炸技能,儼然一幫化學系學生到了臨考前夜。
孫中山聽說後,趕緊加以制止。汪精衛激動地表明心跡:只有採取「直接激烈之行為」,才能讓小確喪的革命青年重新燃起來。
汪精衛決心已定,要為暗殺事業而獻身,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他和他的小夥伴準備暗殺廣東水師提督李准、直隸總督端方,均告失敗,但這不影響他們的好高騖遠。他們想來票大的,一步到位,幹掉溥儀的老爸、攝政王載灃。
汪精衛於是組團上了北京,在琉璃廠一帶開了家時髦的照相館作掩護,又很快摸清了載灃每天上朝必經過一座無名小橋。他們商量好在橋下埋設重磅炸藥。
萬事開頭不難,一切進行得很絲滑。
黃復生和喻雲紀負責到橋下挖坑埋炸藥罐。第一天夜裡,他們聽到狗叫,嚇跑了;次日深夜,他們埋好炸藥罐,因敷設的電線太短,只好先撤了;第三天,他們去敷設電線,發現有人持燈籠在橋下,又嚇跑了。
很快,警察趕了過來。小石橋一帶戒嚴。
天亮後,黃復生和喻雲紀偽裝成吃瓜群眾到小石橋察看情況,被暗探盯梢。他們的照相館暴露了。
警察順藤摸瓜,在汪精衛的另一個住處搜出炸彈、手槍、電線等作案工具。
載灃沒死,刺客蹲監獄了。
▲汪精衛是民國四大美男之一(圖為各時期汪精衛像)
○○○
失手已然是常態。
萬福華,安徽合肥人,在地方管過鐵路、鹽務。1903年,他已是一名人到中年的基層公務員,卻仍心懷救國理想。因沙俄侵華,國是日非,憤然裸辭到了上海參加革命。
1904年,前廣西巡撫王之春在上海發表賣國言論,激起公憤。萬福華冒用淮軍將領吳長慶之子吳葆初的名義,邀請王之春到金谷香菜館吃飯。
王之春如期赴宴,發現吳葆初並不在座,知道有詐,立即轉身下樓逃命,被早有準備的萬福華堵在樓梯口。萬福華大罵一聲:「擊死賣國賊!」接著連開數槍。
但是,萬福華壓根沒有預先撥開槍上的保險栓。「砰砰砰」只是意淫。
王之春沒死,刺客被捕了。
王漢,湖北蘄水人,典型的「文二代」(父兄皆為當地知名文士)。1905年初,這個剛剛新婚滿月的年輕人跟清廷最死硬的頑固派、戶部尚書鐵良杠上了。他告別妻子,從武漢一路向北,千里追殺鐵良。
追到河南彰德,王漢趁鐵良專車到達時,對準其連發數槍。
但是,王漢對手槍使用不熟練,「對準」壓根就「對不準」,只得倉皇逃回旅館,又羞憤又懊惱。
鐵良沒死,刺客投井自殺了。
吳樾,安徽桐城人,保定高等師範學堂學生。1905年9月24日,慈禧太后親選的出洋考察西方憲政五大臣(載澤、戴鴻慈、徐世昌、端方、紹英)準備乘火車從北京下上海,再換船出國。
吳樾懷揣炸彈,混上了火車。
正當他明確了五大臣的座位,準備掏出炸彈投擲的時候,火車車身劇烈搖晃,炸彈自動爆炸。
五大臣沒死,刺客炸死自己了。
林冠慈,廣東歸善縣人,務農為業。出於對那些催收糧稅的小爪牙不滿,就想用炸彈解決問題,炸死一兩個官吏解恨。
他以為只要是洋鬼子都懂得製造炸彈,見到下鄉傳教的基督教牧師,認為他就是「俄國虛無黨的善人」,竟向他求教製造炸彈的方法。結果,平白無故被人家用宗教洗腦不說,還遭到了一頓訓斥。
林冠慈不氣餒,不斷尋找加入革命黨的門路,如願加入了「支那暗殺團」。
1911年8月13日,他終於以一名刺客的身份,背著兩枚炸彈,去執行任務——暗殺廣東水師提督李准。
扔出去的第一枚炸彈是啞彈,第二枚炸是炸了,但李准只受了輕傷。
李准沒死,刺客被亂槍打死了。
▲清末暗殺潮湧動
○○○
據估計,自1900年史堅如暗殺兩廣總督德壽起,至1912年彭家珍炸宗社黨員良弼止,暗殺事件爆發不下五十餘次,平均每年有四五次。革命黨人為此還先後籌組了16個暗殺團。
不過,最愛君發現,革命黨人暗殺成功的概率相當低。暗殺對象排行榜的前三位——李准、鐵良、端方,一次次死裡逃生。不是命大,實在是刺客太業餘。
最有成效的兩次,是成功暗殺了連續兩任廣州將軍——孚琦和鳳山。然後是徐錫麟暗殺了安徽巡撫恩銘,而他最為看重的武裝起義卻因此流產,他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梁啟超曾指出,鼓吹暗殺的那些人其實就是倡政治、教育、實業改革之人,是爭路權、爭礦權之人,是編教科書、任教授之人,是投身革命之人。
說白了,這些刺客玩鉛印技術是老司機,玩槍支炮彈卻是小白。他們大多數都是文人出身,別看革命黨人事後經常把刺殺事件推上頭條,營造輿論很在行,但細究起來,他們對槍械、炮彈的使用水平真的不敢恭維。
其實,連他們推崇的刺客鼻祖荊軻,專業水平也亟待提升。
所以,後來《大公報》還專門登過一個半開玩笑性質的廣告,說:暗殺之術不精,為天下人笑話。有鑒於此,特開設「暗殺介紹所」,遴才必精,用械必良,實在是有仇報仇、殺人滅口的最佳選擇。
清末十年,雖然革命的呼聲此起彼伏,但是革命的前景並不明朗,武裝起義屢遭挫敗。這時,原本只擅長宣傳、動員、組織、募捐的革命者被迫去尋找新的、有效的出路,暗殺主義也就成為一種公開的主張。
汪精衛曾對暗殺行徑不屑一顧,認為革命是「何等事業,乃欲刺殺一二宵小而唾手得之?直小兒之見而已」。然而,武裝起義的連連挫敗使他的觀念發生轉變。
他於1907年撰文指出:「吾非不尊暗殺主義,倘於革命軍未起之時而有暗殺之事,醢獨夫民賊之肉以懲不軌,豈不甚善?」他終於成為一名堅定的暗殺主義者,將對象鎖定到了載灃身上。
這就是當時催生一大批刺客小白的原因。
▲吳樾在火車上暗殺出洋五大臣失敗,但他的遺書《暗殺時代》成了革命黨必讀經典
○○○
一入民國,革命黨人推翻滿清政權的任務完成,但暗殺之風並未剎住。反之,暗殺從革命正義和政治正確的一端,慢慢滑落到了政治暴力與權力內訌的另一端。
先是光復會創始人陶成章遭蔣介石暗殺,繼而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遇刺身亡,暗殺在革命者群體中的支持度由此暴跌。對於暗殺的反思與檢討,才算進入了有意義的階段。
梁啟超一改過去欽佩暗殺的態度,撰文揭露「暗殺之罪惡」。
他認為,不論暗殺的對象是「惡人」抑或「名士」,動機系「沽名」抑或「雪恨」,目的是為「公憤」抑或「私仇」,手段是採取「躬親」抑或「賄唆」,都不容於法律、社會公理以及社會利益。
梁啟超將清末暗殺潮中的革命刺客與刺宋案中的職業刺客相提並論,說不管對象、動機、目的多麼偉光正,只要採取了暗殺手段,就一樣是「天下莫大之罪惡、最可羞之罪惡」。
在最愛君看來,梁啟超的認識才是最正確的認識。任何時代,採取非正常手段對敵人、對手進行肉體消滅,都應該受到全社會的強烈譴責。
哪怕他們是一幫有文化不怕死的革命青年。
蔣夢麟講過一個悲劇故事,或許可以作為刺客小白謝幕的一個註腳——
民國肇建後,國會議員名聲不是一般的差,有北京學生看不慣,想效法清末革命黨人,把議會炸了。後被蔣夢麟阻止,炸彈遂被扔到了城外去。
幾個星期後,這枚炸彈突然爆炸,把一個漁民炸死了。
參考資料:
經盛鴻:《民國暗殺要案》,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伍立楊:《鐵血黃花──清末民初暗殺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吳潤凱:《復仇與革命——清末「暗殺潮」透析》,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98期(2006年12月)
陳佑慎:《革命與暗殺——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政治暴力的初步考察》,台灣《國史館館刊》,第25期(2010年9月)
推薦閱讀:
※請問我的python反應是正常的嗎?
※曝光一個騙子:黑客?極客?騙子!
※茶葉的初相:一群茶小白眼中的普洱生茶
※《西遊記》中,小白龍明明比豬八戒沙和尚更早入門,為什麼八戒是二師兄小白龍排最後?
※送走滿大街的小白鞋,今年秋冬是時候來一雙短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