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考察】細說台灣休閑農業旅遊——創新與發展

有著多元文化的台灣依託農業發展起來的農業觀光旅遊與鄉村休閑產業的範圍相當廣泛,內容十分豐富,不僅有上規模的農耕田園、漁業風情、森林旅遊、鄉野畜牧活動內容,還有別具特色的農耕教育、生態保育、民宿體驗、鄉土民俗等休閑活動項目。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完善,台灣休閑觀光農業呈現出了多元化發展的景象,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2016年5月22日下午奔田台灣考察精品隊抵達台灣桃園機場,隨後他們參觀了台北的文化地標——誠品書店,一家不止賣書,更行銷文化的書店。

第二天上午,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奔田台灣考察精品隊迎來了「台灣休閑農業第一人」——邱湧忠教授為他們細說《休閑農業旅遊——創新與創業》。

在邱湧忠教授看來,「台灣有著農業經營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就只能是觀光,而不是鄉村旅遊或者休閑農業了。農業的發展有很多種,不僅只是生產,還有很多生產之外農業的結合。」他認為,應該要構建鄉村旅遊運營的軟體機制。「尤其是市場營銷,要通過良好的活動體驗和多面向的互動交流,做好體驗式營銷。」他表示,鄉村旅遊特色產品的培育和可持續發展之路重點在於創意,其次是品牌塑造和品牌背後的故事。休閑鄉村特色要重視「在地」,在地素材,在地技術,塑造在地的差異性。

休閑農業在台灣發展較早,是台灣農業成功轉型的範例,總結其經驗,有以下原因:融入感情,彰顯個性。

台灣休閑農莊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特別熱愛鄉村田園生活,建設休閑農莊的初衷,有的甚至是為了圓兒時的一個夢想,他們不追求短時間的暴利,而是從一開始就非常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建設與經營過程中,不斷融於自己的創意,將農莊比作自己的藝術作品,客人可以明顯感受莊主的藝術風格和個性追求。

定位準確,主題鮮明

台灣休閑農莊主題鮮明、個性突出,這些主題包括水果採摘、竹、香草、茶葉、名花異草觀賞、昆蟲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鱷魚、鴕鳥等體驗,創新不斷,使遊客始終充滿新奇感。5月23日下午奔田台灣考察精品隊參觀了橘之鄉農產加工廠之後,對此更是深有體會。持續創新,創意繽紛

例如頭城農場的傳統項目葉拓T恤,不斷有新的圖案推出,時常有新意,固定的客源可以不斷反覆前來消費。金勇DIY農場每年都會增加新的番茄品種,將來自各國的西紅柿組合在一起的「聯合國西紅柿禮盒」,讓遊客在一個禮盒中就可以品嘗到來自各國、各種形狀、各種顏色、多種口味的西紅柿。桃米村在地震廢墟上建了一個人工湖,在湖邊立起幾個彈簧,托起一隻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人站船上,能夠體驗地震的搖晃感覺,並將小船名之為「搖晃的記憶」。深度體驗,其樂融融

台灣休閑農庒都設有可供多人同樂的設施,例如烤肉區、采果區、遊戲區,農耕體驗區等。寓教於樂,廣受歡迎

休閑農庒不僅是休閑娛樂,遊玩,且是實踐、學習的好場所,農庒平時主要接待學校師生,用作畢業旅行或戶外教學,周末則以吸引全家度假的客人為主,天天都有生意做。就地取材,點石成金

台灣休閑農莊特別擅於發現和挖掘本土歷史文化與當地特色資源,如草織、藤編、雕刻、手工藝品、地方舞蹈、戲劇、音樂和古迹史話、傳說,通過新奇創意,包裝打造出特色品牌。以農為本,高瞻遠矚

台灣大的休閑農莊大多牽頭成立了專業合作社,他們對產品的潛在經濟收益和市場銷路掌握得非常清楚。農戶在農會的幫助和指導下,自身也成為一名生產專家,經銷專家和市場分析家。他們注重產品的國際市場銷售行情,善於捕捉國際市場的變化信息,不斷建立和拓展新的國際市場的貿易往來關係,如清波蘭園栽培的蝴蝶蘭花,栽培的花苗密切與國際市場緊扣,通過與日本和美國的客商提前兩年訂貨。

精深加工,效益倍增

台灣的農產品深加工從果品鮮食、保鮮存放、干品制煉到成分提取製作面膜膏和護膚美容品等具備一整列的生產、製作和包裝技術,極大地延伸了產業鏈。

奔田第六期台灣考察隊5月23日下午參觀的青蔥文化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規劃先行,管理到位

台灣的政府部門直接參与規劃和輔導,由農政部門負責對休閑農業的管理和諮詢,提供補助經費和貸款,而且不失時機地出台了各種相關法規和管理辦法,並形成了一整套申報審批制度,從省一級到市、縣、區、鄉鎮以至小到一個農場、農戶,大都有一個近、中、遠期的規劃,內容包括指導思想、市場定位、開發原則、項目設置、經費預算、效益分析等,使休閑農業的各項工作逐步走向正規化和程序化,有力地推動了休閑農業的發展。

每個休閑農場的建設都是精心規劃,精心設計,精心施工,所有房子建造以及住宿都各具農村建築的風格特色,並盡量挖掘當地的資源優勢,如溫泉、草場、溪流、大海、岩石、古樹等等。在區域規劃方面,台灣現行休閑農業己脫離早期「點」的經營方式,而是「點、線、面」串聯營銷,這樣就便於旅行社包裝不同的旅遊線路,進行分類營銷。布局合理,農旅互動

台灣休閑農場布局合理,大多數都分布在旅遊線路上,每個景區景點都能與旅遊結合起來,這就有了客源的保證。板塊化、區域化整合,已經有了相當的成效。

比如宜蘭縣,形成了梗坊休閑農業區、北關休閑農業區等區域化的鄉村旅遊目的地,達到一定的產業規模,具有區域特色;區域內部各個休閑農業經營單位,在資源、客源市場形成了相互帶動、相互補充的良好局面。事實證明,休閑農業必須有一定的規模才能形成景觀效應和產業集聚效應,才能由點成線、成片,為城市旅遊者提供一日、兩日乃至多日的旅遊產品組合,從而提高經濟效益。5月23日下午奔田台灣考察隊伍來到宜蘭進行考察,親身感受這種農業模式。

配套齊全,服務周到

台灣的休閑農業各景點的配套設施都比較齊全,不僅景區外部的道路、交通、水電等設施完善,就是內部的配套設施也安全完善,講究方便,所到之處吃喝玩樂樣樣具備,而且大都乾淨、溫馨、舒適、價格合理,多數休閑農場設有觀光部,負責旅遊推介、接待與導覽業務,有的還現場展示特色產品與特色烹調,讓遊客嘗鮮。

學界支持,產研結合

台灣很多專家學者都十分關心休閑農業發展,他們通過不同的視角潛心研究和豐富休閑農業的理論,從休閑農業的意義、功能、形式到規劃,從組織、人力、教育解說到行銷策略和成本分析,從文化、社會、理念到環境設計,等等,研究得十分細膩。專家、學者通過承擔大量的規劃、諮詢、調查、評鑒工作,為政府管理者、企業經營者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並和企業經營者建立起密切的聯繫,做到了理論研究不空泛,實踐發展不盲目。網路營銷,強勢推廣  

除了宣傳手冊、廣告路牌、電視報紙等傳統宣傳手段以外,休閑農業要加強網路營銷,運用科技整合資訊,通過網頁、搜索引擎以及運用3G手機服務等對休閑農業區域的地圖、路線等進行迅捷的引導。網路平台在台灣休閑農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據台灣民宿協會的「U-FUN民宿達人網」的統計,80%的客人通過網路預訂。

多元發展,穩步提升

台灣觀光休閑農場各具特色,有自助農園、森林遊樂區、昆蟲館、休閑娛樂農場等,能提供采果、露營、烤肉、垂釣等休閑活動,並走向多元化和經常性經營。他們特別注意海邊發揮海的優勢,農田突出花果飄香,大山盡顯森林韻味,在主題特色的基礎上向內容更豐富的層次發展,規模場地也不斷擴大。在發展方向上,無論是發展類型、運行機制、組織形式還是投資渠道,都邁向多元化。例如,台灣農政單位通過鼓勵「青年返鄉」,使一大批接受過良好專業教育的青年人回到農村從事休閑農業的經營開發,使整個產業的素質得到了較大的提升,產品也出現了多元化,避免了產品在低層次上的雷同化。

特產做強,節會做精

將特產和觀光相結合,推動休閑農業與休閑漁業發展,例如台東特產的旗魚,能加工成多種食品,他們將產業、觀光、餐飲、民宿等業者結合起來,舉辦旗魚節,推動發展休閑漁業。

更新理念,與時俱進


推薦閱讀:

休閑V領男式背心教程[實例教程]
認真寫字

TAG:台灣 | 創新 | 旅遊 | 農業 | 發展 | 休閑 | 休閑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