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成其大 拳融千家鑄其魂 ——意拳體系的形成與發展之王薌齋篇

海納百川成其大  拳融千家鑄其魂

王薌齋先生像海納百川成其大  拳融千家鑄其魂——意拳體系的形成與發展之王薌齋篇謝永廣「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這是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先生之名句。他表明藝術創作的精髓乃是簡捷與創新。簡捷並非簡單,正如古人所云「文約而意豐」。王薌齋先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雕塑家」,將中國武術這座「雕塑」中的一切非本質的東西鑿掉了。在早期的探索實踐中,薌齋先生髮現傳統的武術套路某些練功方法存在嚴重弊端和不足,一味的追求招式華美和奇功異法;一些傳統武術門人因循守舊,泥古不化,致使武術的理論與實戰脫節,養生與技擊割裂,傳統武術逐漸的走向了「拳八股」的僵滯地帶。薌齋先生感慨曰:「近世操拳者,每以筋肉之暴露、堅硬,誇示人前,以為運動家之表現,殊不知此種畸形發達之現象,既礙衛生更無它用,最為生理家禁忌,毫無運動之價值也。而拳套方法為一般門外漢、當差表演而用,果欲研拳者則又何暇而習此?非但毫無用處,且於神經、肢體、腦力諸多妨礙,戕害肢體一切良能,而於應用尤不適合,且害處極多。」但面對當時之傳統武術,薌齋先生並未逃避現實,而是針對當時傳統武術的理論與技法進行改良,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見解。但是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他發現這種局部的改良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傳統武術的出路。為此,他再次陷入困惑於迷茫。。。。。。終於,一種為了中國拳學大發展的責任和使命感,使薌齋先生決定走出家門,遊學萬里。前後兩次出遊使得其先後邂逅了很多具有真才實學的民間隱士和拳學名家。如河南崇山少林寺心意把傳人恆林大和尚、湖南心意派巨擘解鐵夫、福建少林寺心意門嫡傳方恰庄以及鶴拳名家金紹峰等人。在安徽淮南又巧遇擅鶴拳及健舞的拳學家黃慕樵先生,彼此交流之中盡得健舞要領。薌齋先生在掌握了我國各門派鮮為人知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並加以歸納分析研究其拳理和內容,更廣泛的充實了自己的拳學體系和學識。同時還進行了無數次的交手實戰以印證其學。在經歷長期廣博的遊歷、師友悉心的啟迪,加之自己的天資悟性,細心揣摩思考之後,使他產生了一種對舊有傳統武術進行徹底改革的想法。多年探索的經驗,使他清晰地認識到,當時的傳統武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關口。門派林立、套路冗雜、功法叢生,如果不從根本上去改革,而是進行一技一法的改良,傳統武術還是難以走出「拳八股」的困境。因此,薌齋先生對傳統武術的改革立足於「打破藩籬」的徹底創新思維,從整體方位和多維視角進行考慮,構建起「拳法別開面貌新」的新型傳統武術體系。而此時的王薌齋,已經將對傳統武術的研究和探索升華到拳學的高度來進行。他闡明:「拳學一道,不是一拳一腳謂之道拳,也不是打三挾倆謂之拳,更不是一套一套謂之拳,乃是拳拳服膺謂之拳。」薌齋先生在確立意拳體系的時候,不再片面的強調門派和招法,而是站在大武學的角度來看待和思考傳統武術未來的發展。薌齋先生曾說過其參學萬里,拜見拳家逾千人,但能稱通家者僅有兩個半,即湖南解鐵夫、福建方恰庄和上海吳翼輝。而姚宗勛先生也說過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薌齋先生對少林寺心意把傳人恆林和尚的訪問,具有重大意義。由此可見,薌齋先生兩次參學出遊,皆是圍繞心意和形意傳人這條主線進行的。1925年,薌齋先生已到不惑之年,此時正是其精力充沛、拳學經驗成熟和創新激情澎湃時期,於是總結其遊學成果,在形(心)意拳基礎上,對各家拳術融會貫通,開始對中國武術進行系統的改革。他結合眾家之長,並摒棄了延習數百年的套路和固定招式及深奧難解的拳術理論,使拳術返樸歸真。經過不斷的實踐、消化、再實踐,終於探索出一種最具效率和實用性的簡捷凌厲,且養生和實戰俱佳的拳學體系——意拳。可以說意拳的創立就是一種高層次的復古。薌齋先生於1926年在北京創立意拳。之後其在天津青年會設帳傳授意拳時,他的訓練內容已定為站樁、試力、試聲、走步、發力、推手、散手等七大步驟。初步形成了樸實無華,沒有套路和固定招法的新型拳術,從技法和訓練方法等很多方面都區別開了傳統的形意拳。薌齋先生的創新,是在保持了我國傳統武術本質的同時賦予其新的內涵,將意拳的理論科學化、訓練系統化、技法簡捷化。倡導中國傳統武術的渾圓整體觀念,並將意拳從一門拳術提升到拳學的高度。使意拳不僅成為一種武術體系,更成為一種武學思想與人生哲學。1928年之後薌齋先生應師兄錢硯堂先生之邀,赴上海授意拳長達七年之久。在上海的時間可以說是意拳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和交流印證,薌齋先生對意拳認識也不斷的提高。1929年出版的《意拳正軌》可以說是這個時期其對意拳體系的一個總結。這本書的理論在某些方面雖有明顯的形意拳痕迹,然而與傳統形意拳理法已有明顯區別。1928—1930年,薌齋先生在上海牛庄路(舊上海先施公司後面)成立「意拳社」公開面向社會教授意拳。當時在上海的趙道新、高振東、朱國祿、朱國禎、張長義、張長信、尤澎熙、韓樵、卜恩富等武術名家先後拜學於薌齋先生門下進修意拳。同時登門拜訪切磋交流的中外技擊高手更是絡繹不絕。然每遇交流,薌齋先生精湛的功夫和高尚的人品無不使眾人畏威而懷德,心悅誠服而去。當時,最為典型的就是薌齋先生擊敗世界著名拳擊家英格的事迹,曾作武林佳話而傳頌至今。很多人認為當時薌齋先生輕取世界拳王於彈指一揮間,可謂瀟洒至極。但大家卻不知為了戰勝英格,薌齋先生在底下進行了充分的準備。首先,薌齋先生從思想上並沒有膽怯迴避,更沒有輕視拳擊,而草率盲目的應戰。而是深入系統的分析了拳擊的技術特點;其次還積極實踐,經常到上海青年會觀摩拳擊訓練和比賽,經常跟卜恩富等會拳擊的弟子進行技術上的模擬實戰,對拳擊的攻防特點了如指掌。所以才出現了同英格搭手將其跌出的精彩瞬間。雖然薌齋先生將英格擊敗,但並沒有因此而無視拳擊之長處。相反,他對拳擊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縱觀薌齋先生之年代,武林可謂百花齊放。然則大多是研究掐喉、卸骨、擒拿反關節等所謂的「絕招與狠招」。這些招法作用到對方身上,輕則疼痛,重則傷筋挫骨。但是使用此類招法有一定的條件限制,那就是必須是強者對付弱者,或同門之間的拆招說法。而在實戰搏擊中卻很難奏效。因為搏鬥中雙方都是移動的,當你想用絕招去抓摔或鎖對方關節時,對方會直接出拳擊打或跳出你的攻擊範圍。由此可見,真正的距離感、時間差和各種靈敏的反應,都是雙方在互相擊打中練出來的,說的確切點是在實戰危急的環境中「逼」出來的。再有就是一些門派為了追求穩健,一味的練習所謂「根基」,採用的則是馬步、弓步、虛步、歇步等傳統武術之步法。一個步法紮下去別人很難推動,這樣雖穩健卻有失靈活。李連杰在《精武英雄》中扮演陳真,有一次看到師兄弟練習扎馬,便問此是什麼功夫,那位師弟說是「四平馬」,李連杰說道「看著更像死馬」。由此可見,實戰中要求的是靈活的步法和犀利的拳腳,而這種將體重都壓在自己腿上的功夫,很不利於實戰中身體的移動,這些傳統的步法是技擊中最落後的。而拳擊的步法相對來說非常靈活,首先拳擊重心偏高,移動時利於重心的調整和上下協調發力,能有效的調動體重之慣性,使出拳快速有力。其次,拳擊技法簡單,只有直擺勾三種拳法和前後環繞步法,相對冗雜的傳統武術套路來講,拳擊在實戰中更加直接有效。雖然八卦、形意、通臂等也有類似拳擊的單操訓練,如形意拳中劈、崩、鑽、炮、橫五種拳法都可作為單操反覆練習。而且形意拳在當時的中國武林可謂所向披靡,獨樹一幟,造就了薛顛、尚雲祥、孫祿堂等多位實戰技擊高手。但相對於拳擊來講,其在技法上就暴露出很多缺陷。在薌齋先生大戰英格之前,曾有一位形意拳高手,一拳能將測拳器打爆,功力渾厚。然而在和英格對陣時,他擺好形意拳三體式穩穩紮住腳跟,而英格卻利用拳擊靈活步法輕快的移動著,並出前刺拳試探。當這位形意高手看到英格破綻猛然發力時,英格沒有還擊而是迅速跳開。形意高手連續發力都被英格靈活的步法所化解。當英格了解了形意高手的特點後,便開始頻頻跳步,利用犀利的拳法猛然進攻。由於英格步法移動和出拳速度太快,形意高手三體式間架遭到破壞,英格趁機一記重拳擊中其頭部使其失去戰鬥力。在擊中頭部的同時形意高手也一拳打在英格腹部,但由於英格是在不停的移動,這一拳已沒有任何威力。所以,薌齋先生在和英格較技之後,對形意拳的技法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形意拳三體式間架前手護胸,後手護襠,兩臂護肋,前三後七之重心分配更能使步法穩健,使對手無懈可擊。這相對其它傳統武術來見,在技擊理念上的確很先進。可當碰到西方拳擊,這種間架就很落後了。首先,三體式後手放在腹部,發拳時距離對方頭部距離太長,不利於後手拳的擊打。而前手放在胸前由於前伸太直而導致力量減弱,根本無法格擋拳擊虛無飄渺快頻率的拳法進攻。其次,三體式步型太大,這種步型雖然站著很穩卻不利於移動。拳諺中「步大不靈」既是此意。再次,三體式護頭的意識不夠。因為當時武林界切磋較技一般都不打頭,認為那樣是不文明的表現。如此就導致了很多傳統武術的間架都是打開大合,不像拳擊間架那樣緊湊。於是薌齋先生結合拳擊技術特點,對形意拳進行了改良。首先從間架上來看,薌齋先生將三體式前手回收,後手由腹部提到下顎高度,也就是將雙臂抬起護住自己的頭部;將三體式下盤的大步樁法縮短雙腳間距,由原來的大步改為丁八步。將原來形意拳「手不離肋」,「拳發於腰際」的間架發力方式改為直接從護頭間架發力。如果僅從外形上看,這個間架不像形意三體式反而酷似拳擊間架。雖然這樣為原來保持整體發力增加了難度,但它卻對傳統國術中的整體發力如何適應拳擊的快頻率和快節奏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為傳統國術抗爭國外武技,走向國際拳壇邁出了艱難的一步。其次,從訓練方法上,拳擊身體素質和擊打能力也引起了薌齋先生的重視。而傳統武術往往注重招法技能,熱衷於某招破某招,卻並不注重身體素質的訓練。傳統的形意拳比其它傳統武術先進在於它注重功力訓練,在同國內同門較技中往往憑藉渾厚的功力一個照面即可將對方擊倒。可一旦遇到拳擊靈活步法的躲閃,一拳打不到就要連續擊打,這時體力就成了首要問題。還有就是以前傳統武術較技講究搭手,就是說搭上手之後雙方一摸勁感覺對方功力比自己大,或是功力大的一方發力將對方放出,就算取勝了。這種較技方式雖然文明,但卻弱化了擊打技法的提高。所以針對訓練方法,薌齋先生在保持傳統功力訓練的基礎上加上了身體素質和擊打能力的訓練。最具代表的例子就是在深縣集訓。為了進一步驗證意拳的獨特而新穎的訓練思想和訓練方法,1935年,薌齋先生帶領韓樵、張恩桐、卜恩富及張長信等弟子返河北故里,強化訓練,擬組團進行「環球旅行」宣傳中國拳術。此間,薌齋先生系統地研究了在新的拳理和方法指導下的訓練效果,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了站樁、試力、試聲、發力、走步、推手、散手七項訓練手段。在短短不到一年之中,這幾位弟子的拳理、拳功提高極快。據前輩門回憶,每天早上,薌齋先生規定受訓弟子脖子上纏條毛巾,然後開始圍繞深縣老城牆跑步。在練習傳統功法的同時還要進行擊打沙袋的訓練。那個時候這種中西合璧的訓練方法雖不系統,但卻體現了薌齋先生超前的意識和創新的精神。現在某些意拳(大成拳)同門為了意拳是否應該打沙袋而爭論不休,那麼深縣集訓卻是一個很好的說明。薌齋先生的武學造詣得益於內涵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但又脫胎於傳統文化,這與清末民初時期,各種新文化運動帶來的新思潮影響是不可分開的。歷史的發展證明,在傳統與現代的交匯衝撞中,必定會產生一些新的更具生命力的東西,而薌齋先生就是這一時期體育文化的銳意革新的實踐者,他以敏銳的洞察力、超人的智慧,深厚的武學功底以及海納百川的精神,對新事物認真學習融會貫通,終於成就了一代武學宗師,可以說意拳的創立是中國武術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薌齋先生的可貴之處在於,他在繼承中國傳統武術的基礎上,對國內外武技並非盲目排外,而是進行科學、客觀的分析和對比,從中找到國術之不足並進行改進和提高。薌齋先生最大的願望就是以意拳為載體,將中國武術體系系統化,包括武術的理論、技法、訓練和教學。然而遺憾的是薌齋先生在其有生之年,武學境界雖出神入化,但他並沒有將意拳的教學和訓練體系系統化。因為他的第一代弟子很多都是帶藝投師,像卜恩富、趙道新、姚宗勛等人在學意拳之前已都是武學成就斐然之人,後經薌齋先生指導,其武學修為又更上一層樓。況且薌齋先生當時的教學也沒有系統的課程,完全是「禪宗喝悟」般的點撥式教學。從他的《意拳正軌》、《拳道中樞》等著述中可以看出,像「一面鼓,一面盪,周身無點不彈簧」,「拳本無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無法不容」等語句描寫的只是意拳的感覺和境界,相對來說缺少了系統的訓練內容和具體的教學方法。而薌齋先生當時的武學境界使其在教學中,不可能手把手的再從零基礎教起。就像博士生導師一樣,他的教學完全是課題式的研究性教學,而不可能像中學老師那樣按照教材系統的教授知識。所以晚年時代的薌齋先生,致力於意拳養生的推廣。而對於如何完善意拳體系的系統化這一重大課題,則留給了他的衣缽傳人——「繼薌」姚宗勛先生。
推薦閱讀:

黨的歷史是形成和完善群眾路線的歷史
人類胚胎形成全過程
問題學生的特點、形成原因及行為矯正
天地初開之時,氣化為九星,後來形成天地,風水學中的九星值得是什麼?

TAG:發展 | 意拳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