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白緣何白了頭

話說唐朝時候,安徽徑縣桃花潭鎮有一個鄉紳,名叫汪倫。他有一手家傳釀酒的好技藝,他釀出的酒香味繞樑三日不散,入口數月難忘。可是,由於徑縣桃花潭鎮地處大山之中,位置偏遠,過往的遷客騷人很少有人遠足至此,他釀的美酒和家門前的一潭碧水,在外面也就名氣不大。

  一天,汪倫聽說「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來到了安徽,他喜出望外,連忙寫下請柬,說他如何仰慕詩仙李白「斗酒詩百篇」的詩才和狂放不羈的性格,想請李白到舍下一聚,自己便能一睹詩仙的風采。

  李白看到請柬後,嗤之以鼻。他最反感那些有幾個小錢,就想結交名人、附庸風雅的俗人。這個汪倫也真是號准了李白的習性,沒過幾天,汪倫又修書一封,他在信中說:君子好游乎?此處有十里桃花。君子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這一下,可就吊起了李白的胃口,既有美酒可飲,又有美景可賞,何樂而不往?於是,他急忙結束了其它地方的行程,不辭跋山涉水,不畏車船勞頓,來到了徑縣桃花潭鎮。李白從桃花潭上岸後,才知上當,只見桃花潭邊三五棵稀疏的桃樹,不遠處只有一竿酒旗在迎風招展。

  正在碼頭上恭迎李白的汪倫連忙賠著笑臉解釋說:這桃花潭方圓十里,不就是十里桃花嗎?他又指著身後的那竿酒旗說:這家酒店的老闆姓萬,酒店的名字就叫萬家酒店。

  李白心裡明知上當,可是既來之,則安之。他只好客隨主便,隨著汪倫走進了萬家酒店。酒店裡,那些地方鄉紳名流早就候在那裡,桌子上已經擺滿了玉盤珍饈,十幾壇好酒在旁邊一字兒排開。汪倫連忙上前開啟一壇窖藏多年的美酒,一陣酒香撲鼻而來。

  李白連呼「好酒!」就斟滿一碗,一飲而盡。一碗酒下肚,李白興緻就來了,一掃剛才的不快。他感慨地說:「自從在長安胡姬酒肆飲了西域的葡萄美酒後,這麼多年來,游遍了大江南北,從未飲過這麼好的酒。」於是,李白高興地入座,與汪倫一班人痛飲千杯,一醉方休。  連日來,汪倫擔著美酒,陪著李白過宿松、上黃山、訪天柱,在皖西南的崇山峻岭中探幽訪古,吟詩作詞,留連忘返。一路上,李白覺得汪倫這個人,儘管是一山野匹夫,但他為人豪爽俠義,是值得一交的朋友,就與他結為金蘭之好。

  數月後,李白要走了,汪倫依依不捨。臨行前,汪倫送給李白美酒十壇,綾羅十匹,並一直把他送到十里長亭外的桃花潭邊。李白解舟離岸,正準備啟航,這時岸上傳來汪倫送別的踏歌聲。李白詩興就來,當即就寫下了一首傳誦千古的名詩《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叫李白萬萬沒想到的是,李白走後,處心積慮的汪倫不僅把李白的這首詩刻在桃花潭邊上醒目的巨石上,而且還請高手把這首詩譜成曲調,出重金簽約名動京特別關注師的著名歌手李龜年,在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等鐘鳴鼎食之家演唱。一時間,教坊樂女、漁夫樵老、牧童牛郎紛紛仿效傳唱,不僅《贈汪倫》這首歌在唐朝遼闊的疆域里廣為傳唱,而且還傳到波斯西域。從此後,桃花潭名氣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一批批文人雅士、高陽酒徒紛至沓來。汪倫自釀的美酒聲名鵲起,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這還不要緊,深謀遠慮的汪倫並沒有就此打住,他緊緊抓住名人效應不放,在桃花潭上做起李白的文章。在李白釣魚的地方,刻上「李白垂釣處」,建起了李白垂釣亭,在碼頭上建了一座金碧輝煌的踏歌坊,聘請一批江南水鄉妹子,天天為遊客踏歌送行。這樣下來,汪倫不僅靠美酒賺得盆滿缽溢,而且開發旅遊資源,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日進斗金,汪倫也就自然成了富可敵國的江南首富。

  而在此時,李白還在人跡罕至、消息閉塞的蜀道上艱難爬行。等他回頭一看,不禁勃然大怒,一紙訴狀將汪倫告到江州司馬白居易那裡,告他侵犯著作權、名譽權。可叫李白沒想到的是,汪倫在大堂之上雄辯滔滔,說既然是《贈汪倫》,就說明己經贈送給他,難道送出去的東西還要收回?汪倫還反問李白:難道你沒在桃花潭邊垂釣,我沒有為你踏歌送行?這些都是我胡編亂造的嗎?直問得李白啞口無言。儘管白居易和李白是好朋友,但由於汪倫鐵證如山,只好判李白敗訴。李白輸了官司,丟了人,還落得一個窮困潦倒,眼紅人家有錢的罵名。後來,李白又聽說,白居易在汪倫那裡持有乾股,年年都有大把大把的紅利,他便更覺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從此後,一向豪放不羈的李白變得鬱鬱寡歡起來,沒過多久,他的頭髮也就變得朝如青絲,暮如雪,鬚髮皆白了。於是,他憤然寫下一首《秋浦歌》: 

        白髮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但也有一點汪倫做夢也沒想到,他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山村野老,也因為與李白之間的這段糾紛,而成為千百年來,後世津津樂道的名人。真是名利雙收,便宜了這小子! 

 
推薦閱讀:

李白是怎麼死的?
中國文化 | 古代「粉絲」更瘋狂:追蹤李白跋涉3000里
假如音樂才子許嵩穿越到古代,可以和李白,杜甫,蘇軾比才華嗎?
《送友人》李白
與君讀詩:李白經典七言絕句二十四首

TAG: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