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四個自信 探索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

 堅持四個自信 探索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2016-07-12作者:翟國強來源:經濟參考報【大 中 小】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講話在「三個自信」基礎上,首次將「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相併列,提出並闡釋了「四個自信」。此外,講話中的「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這個提法,也是第一次正式提出。

  從理論發展的脈絡看,這兩處理論創新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框架的發展,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了新視角、新思路。講話提出的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系統概括,包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其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這個「中國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根本保證,也是人民幸福安康、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在新的歷史起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四個自信,探索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

  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仍處在不斷探索階段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關係我們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也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勢在發展,時代在前進,不同的法治發展階段面臨不同問題,因此法治建設必須隨著時代和實踐發展而不斷發展。鄧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視察南方重要講話中就曾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對此,習近平進一步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特色鮮明、富有效率的,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需要不斷完善。」

  就我國當下法治的發展狀況而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並未臻於完善成熟,還處在不斷探索階段,也需要根據不斷深入的法治實踐和不斷豐富的法治理論而不斷完善。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各項制度仍未定型,尚未達到理論上可以稱之為「中國模式」的程度。相比較而言,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則可以比較準確凝練地概括法治中國建設的基本特點和發展階段,探索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意味著法治中國建設事業仍然走在路上。探索中國方案這一提法既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又有中國法治建設正在進行時的自省,是信心、決心與恆心融為一體的高度體現,表現出中國共產黨人實現偉大歷史使命時應有的精神狀態。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我們需要堅定「四個自信」,在法治道路、法治理論、法治體系和法治文化四個方面,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探索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面對的最重要的課題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文化極其落後的東方大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九十五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克服重重困難,不斷探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最終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黨繼續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歷經波折,奮鬥不已,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局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道路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黨領導人民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積累經驗、總結教訓,經過長期探索後的必然選擇,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因此,在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個根本問題上,我們要堅定道路自信。道路問題事關全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為探索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指明了方向,對此必須長期堅持,毫不動搖。

  探索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必須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探索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因此必須立足中國國情,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法治問題上的理論成果,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和制度實踐的理論提升,也是當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理論基礎。它深刻回答了在我國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如何建設法治國家的重大理論問題,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形成系統理論體系,具有鮮明的理論品格、時代特徵及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些理論創新集中體現為習近平有關法治的重要講話和論述,也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最新成果。當前,法學研究需要加強對這種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行理論闡釋,提煉具有學理性、時代性、實踐性的知識體系,概括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基本特點和運作原理,不斷豐富和發展立足中國法治實踐、博採古今中外法治理論成果、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這是從理論研究層面探索依法治國中國方案的著力點、著重點,也將有助於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理論自信。

  探索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必須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法治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骨幹工程,也是探索依法治國中國方案的主要著力點,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建構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我們國家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但必須看到,在法治建設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具體表現有:保證憲法實施的監督機制和具體制度還不健全,法律實施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存在;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執法、司法問題還比較突出等。完備的法治體系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基礎,上述問題嚴重損害了法律制度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不利於樹立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表現形式。我國現行憲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總結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成果和經驗,明確規定社會主義是我國的根本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法律保證。探索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必須以憲法為根本遵循,著眼於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全面加強法律制定、法律實施和法律監督各個環節的規範化和制度化,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探索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必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是一個國家長期積澱形成的價值觀念和評判標準,是法治社會的精神要素和文化土壤,對法治建設起著無可替代的支撐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是一個既具有時代性又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課題。探索依法治國的中國方案,必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讓法治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成為既體現人類進步又彰顯中國特色的一種信仰、一種文化,樹立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需要在全社會樹立法治觀念,讓人民群眾相信法律。

  盧梭曾經說過,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裡。當前,中國社會尚未真正普遍接受法治觀念,人民群眾的整體法治意識還不夠強,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相適應的法治觀念還沒有牢固樹立。因此要在黨的領導下,在繼承中華法治文化傳統和總結社會主義法治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不斷完善各種體制機制、創新形式,深化法治宣傳教育,努力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憲法、法律權威,弘揚憲法精神,讓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枝繁葉茂。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唯有讓法治形成一種文化,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習慣,內化為一種自覺的意識,才能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探索出成熟完備的「中國方案」提供源動力。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推薦閱讀:

一份思路清晰的用戶成長體系設計方案
冬季保暖疊穿'腫'成熊?這7種搭配方案你必須Get到!
乾貨丨如何策劃一個優質的手游活動?
最近看裝修,聽朋友推薦的貓舍裝飾,想問問怎麼樣啊?
[交流] 兩性相吸的20個完美方案

TAG:中國 | 堅持 | 法治 | 自信 | 探索 | 方案 | 依法治國 | 治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