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瘋了,窮怕了,不能再這麼活了溫州人周萬順這三十年 南方周末
窮瘋了,窮怕了,不能再這麼活了溫州人周萬順這三十年
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陳一鳴
http://www.infzm.com/content/84158
發自:北京 2012-12-21 08:41:27 來源:南方周末
溫州商人周萬順靈活變通,經常走在法律法規前面,自己也經歷了幾起幾落。導演孔笙說,溫州人談起政策變動,不是憤怒和抱怨,而是比較平和,他們身上體現了中國人的樂觀主義精神。 (《溫州一家人》劇組 供圖/圖)
- 標籤
- 溫州人
- 電視劇
- 改革開放
「打擊投機倒把、產權問題、粗製濫造、非法融資、投資開礦、官商勾結……我想客觀地表現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真實的生活。鄧小平說摸著石頭過河,溫州人也是。溫州最困難時,出現了《溫州一家人》,重新理一下創業道路,能否理出一兩條經驗,供我們新一代領導人參考,百姓三十年是怎麼過來的。」——高滿堂
「銀花,我又發現了一個大商機啊!」 《溫州一家人》的主人公周萬順總愛樂觀並激動地告訴自己的媳婦。
2012年11月10日,十八大開幕兩天後,電視劇《溫州一家人》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開播,根據央視索福瑞的數據統計,《溫州一家人》最高一集收視率8.22%,收視份額最高達17.86%,是2012年平均收視第一的電視劇。
溫州人周萬順為了掙錢近乎癲狂——撿破爛、賣皮鞋、賣插座、做皮鞋、挖石油……從一文不名到腰纏萬貫,再從百萬富翁變得一無所有。
《溫州一家人》起初叫《中國故事》,後改為《創業時代》,開播前才定為此名。名字從宏大敘事一步步變為微觀敘事,但編劇高滿堂的野心從來沒變過:「周萬順送女兒出國時說了一句話,代表了溫州人的最真實動力——窮瘋了,窮怕了,不能再這麼活了。」
進城務工的民工在劇中看到奮鬥的目標,公司老闆在劇中看到自己的血淚奮鬥史。
投機倒把還是勤勞致富
「溫州人不怕死,《溫州一家人》的真人真事,就是我們這部戲的資方之一,歌亮傳媒的總經理趙順亮。」《溫州一家人》演麥狗的張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趙順亮今年四十多歲,他所在的村子特別窮,跑到溫州找了個站櫃檯賣電源開關的活,做了三年小打工仔,趙順亮有了一個自己的小櫃檯,他又夢想「做一個大老闆」。於是他開始賣鞋,賣別人工廠出產的鞋,但是發現這樣賺不到更多的錢,於是借錢建了自己的工廠,自產自銷。為了掙得更多的錢,他把一百多萬投進了股市,賠得一乾二淨。從一個百萬的老闆變成一個小打工仔,打回原形,他沒被打倒,他回到村裡,又借了一筆錢,重新從站櫃檯打工開始,不但把自己的工廠贖回來了,還收購了別人的工廠,鹹魚翻身,甚至開始投資別的行業。
讓張譯佩服的是,溫州人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包括生命:「他跟我說說,他們村子裡很多人在國外都死了,但大家還是去要國外。我說,你們村子人不怕死嗎?他說怕也得出去啊。他就這樣樂樂呵呵跟我說的。」
「周萬順是很多原形凝聚和升華的,比如我採訪人民電器集團,老闆叫鄭元豹,他是鐵匠出身,16歲以前沒穿過鞋,現在銷售額幾百億。」高滿堂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劇中,萬順進城伊始就一直尋找著發財的機會,就連搭乘陌生人的拖拉機時都要趁機搞好關係,挖掘對方身上的商業潛力。周萬順的扮演者李立群說,前十集中,他把周萬順設計成尋找商機的野獸。
萬順一家從撿破爛起步,迅速搖身一變,他自己變成了國營企業的皮鞋推銷員,媳婦銀花變成了國營企業的紐扣推銷員。
現在看起來,萬順最初的謀生手段沒有任何污點,但放到30年前,他的這些行為就暗潮洶湧,危機四伏了。當時改革開放已經開始,但仍然有個罪名叫「投機倒把」,這個罪名的外延十分寬泛,農民把自家產的雞蛋拿到市場上出售都可以歸入此罪,有句話叫「投機倒把是個筐,什麼罪都可往裡裝」。
1982年,全國開展打擊「投機倒把」的運動。對於這次運動式執法,《溫州一家人》中作為背景捎帶提及——萬順的朋友「廢品大王」趙冠球即將遭遇嚴打,萬順通風報信,護送趙冠球離開,而他因此被警察帶回拘留所協助調查。在拘留所里周萬順見到諸多溫州老闆,立即開展交際活動,準備出去之後利用人脈大幹一番。
高滿堂坦言,沒有正面再現當初的「溫州八大王事件」是一種遺憾,不得不留此遺憾的原因在於,創作過程中摸不準有關部門的接受程度。
據相關材料描述,「溫州八大王事件」是這樣的——1970年代末,溫州柳市的低壓電器市場崛起,私營經濟空前活躍,由此誕生了「目錄大王」、「舊貨大王」、「五金大王」、「翻砂大王」等8位佼佼者,俗稱「八大王」。其中最大的「大王」,年營業額也就在百萬元左右。
1981年初,「打擊投機倒把」運動興起,舉凡個人販賣工業品、運輸販運等等,都在打擊之列。劇中與萬順合作的國營皮鞋廠廠長朱滬生被廠里開除,顯然就是因為他把工業產品交給私人售賣。1982年,溫州八大王紛紛落馬,以投機倒把罪被判刑或進學習班。當年柳市鎮工業產值同比下降了53.8%。 1984年,溫州市委市政府為「八大王」翻案,結論是:除一些輕微的偷漏稅外,「八大王」的所作所為基本符合中央精神,收繳的財物如數歸還。
「八大王事件」對戲中人萬順沒有重大影響,但在現實中受到波及的人對此肯定刻骨銘心,據說,「八大王」中沒有一人能再現往日輝煌。
政策搖擺不定,溫州人能踏踏實實掙錢嗎?《溫州一家人》對當年的「八大王」是否有打抱不平之心?高滿堂說,改革伊始,上面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政策,民間沒有清晰的事業規劃,正所謂「摸著石頭過河」,從上到下,中國人在博弈中一起探索新路。
好在歷史是向前發展的,1997年3月從刑法修訂案中刪除「投機倒把罪」。2008年1月《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也徹底退出歷史舞台。
在《溫州一家人》中,周萬順還曾遭過牢獄之災。萬順與一起擺攤的四眼、棠梨頭三人湊錢辦了一個皮鞋廠,賺錢之後按照投資比例分紅,周萬順因此再次被警察帶走。原來當初三人申請的經營許可證上標註的「集體經營」,按照當時的規定,分紅是違法的,周萬順犯了「貪污罪」,被判入獄8年。好在1987年,國家政策放寬,周萬順被平反釋放。
「假冒偽劣」的 始作俑者和受害者
2009年山東影視中心和浙江廣電集團找到高滿堂,約他寫這部戲,高滿堂覺得這是「命題作文」,半推半就去了溫州。斷斷續續採訪了二百多當地人,發現這土地上每個創業者都有精彩或心酸的個人史。「北方人苦熬生活,溫州人苦幹生活,他們有賭的精神,為了生活不顧一切。」高滿堂說。
「為了錢割捨甚至割裂親情,創業階段帶著資本原始積累階段的醜陋和殘酷性,今天看來很多東西不可理喻。對那段歷史,歌頌和醜化都毫無意義,我們做的雖然是電視劇,但追求的是客觀描述。」
1980年代有一個階段,溫州貨就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溫州一家人》對此也有體現。
周萬順沿街擺攤兒賣皮鞋受挫,轉而推銷廉價插座,人家用了他的插座,燒了一間廠,周萬順僥倖逃脫。
周萬順辦鞋廠時,在杭州發現溫州鞋廠紛紛採用劣質材料,恨得消費者牙根痒痒。他生產的皮鞋也因質量問題被全部沒收。當他決心狠抓質量時,溫州皮鞋已經喪失了市場信任,周萬順不得不解散了製鞋廠。
在現實中,溫州皮鞋鬧出的醜聞比電視劇中大得多。1980年代中後期,溫州製鞋工廠、作坊竟達六千餘家。溫州鞋樣式新穎,銷路不錯,於是有些黑心廠家為迅速賺錢,用硬紙板冒充牛皮,那種「皮鞋」一沾水就迅速變成一堆爛紙。
1987年8月8日,有關部門在杭州武林廣場當眾火焚了五千多雙產自溫州的劣質「皮鞋」,圍觀者無不拍手稱快。溫州製鞋業遭受慘重打擊,其他的「溫州製造」的商品也受到牽連。
「武林門事件」後,中國皮鞋行業第一個行業協會「溫州市鹿城鞋業協會」宣告成立,370多位鞋廠廠長發出倡議:「凡我鞋業同仁,都要以鞋城聲譽為重,講究皮鞋質量,不賺昧心錢。」
導演孔笙說,溫州商人對製造假冒偽劣的歷史並不迴避,一位現今的打火機大王看了《溫州一家人》之後就直言,他當初也做過電器開關,開關的觸點應該是銀制的,他們用銅片代替,結果也給人家整著火了。
萬順的扮演者李立群說,雖然自己是台灣人,但「一點都沒被溫州人的事情嚇到」:「地溝油、假貨、盜版……在台灣都發生過,我想很多台灣人也會把《溫州一家人》當自己的事情來看。台灣也從貧窮起步,發展中小型企業,進入國際貿易,『台灣製造』遍布世界,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發展到現在,台灣極少有假冒偽劣了」。
現實中造假冒偽劣的溫州商人,無論如何都應受譴責。具體到周萬順,李立群抱著同情與理解。萬順開鞋廠、挖石油時拖欠工人工資都不是出於惡意,而是萬不得已。周萬順販假造劣,李立群的理解是:「萬順不是喪盡天良,而是無知無畏,他不知道什麼叫好的商品。最最值寬慰的是,萬順知道檢討,懂得懺悔。」
去陝北採石油前,周萬順去兒子麥狗處借錢,順手給麥狗修了一下插座,結果造成短路,麥狗的眼鏡店燒光了,女友小麗也離他而去。萬順認為這是他賣假冒偽劣的報應,內心無比愧疚,與兒子喝酒,萬順第一次默默承受來自兒子的斥責。
周萬順在陝北打油成功,卻遭遇採油業整頓,周萬順一家又把油井上交國家。 (《溫州一家人》劇組 供圖/圖)
開礦、呈會都是要命的事兒
周萬順開採石油屢敗屢戰,萬死不辭,敢把自己搭進去,也敢把家人搭進去。
劇中有個細節,資金告急時周萬順向「呈會」借貸。呈會倒不是溫州人獨創的,中國早在明代就有類似的民間互助形式。所謂呈會,簡單地說就是幾個人湊錢給一個人用,大家輪流用湊到的錢。
提到呈會,很自然就會想到改革開放後中國民間的金融活動,乃至2012年轟動一時的大案——吳英案。吳英因民間「集資詐騙」獲罪,眾多學者、律師致信最高法院為其求情;網站就「吳英該不該死」進行調查,絕大部分網民認為吳英罪不至死。最終,吳英由死刑改判為死緩。
改革開放三十年,溫州民間金融活動相當活躍,複雜程度遠遠超過劇中的呈會。從1970年代末開始,溫州自由借貸、「呈會」、「銀背」、私人錢莊、典當逐漸興起。這些民間金融活動在促進當地經濟活躍的同時,也存在著大量非法行為,以高息為誘餌集資,資金鏈斷裂之後捲款逃跑的事情也屢見不鮮。李立群說,台灣也出現過惡性的呈會,會長吸納資金後捲款逃跑。民間自發的金融活動確實存在風險,也必須管好,但把金融管得像周萬順這樣走投無路,借貸無門,總歸不是辦法。
劇中,女兒阿雨的錢及時到來,打到第6口井時周萬順成功了。
如果現實中著急用錢的商人沒有阿雨那樣的女兒,結果將會如何?周萬順去陝北開採石油的經歷,有人說取材於溫州女商人王榮森,此人曾耗資千萬在陝北採油,最終血本無歸,窮到挖野菜吃。
在《溫州一家人》,當萬順採油掙了錢,村領導找茬兒給他穿小鞋,當地民眾也不樂意。劇中,這些問題像是周萬順忍辱負重艱辛創業過程中的花絮。現實可沒這麼簡單,開礦涉及的問題多而且複雜——地方官員不履行合同,投資打水漂兒的事情不少;投資者賄賂乃至勾結官員的事情不少;官商勾結坐大,忽略安全措施,罔顧民眾利益者也不少。
周萬順打油成功,《溫州一家人》片尾出現這樣一行字幕——2002年整頓採油業,周萬順把油井上交國家,回到溫州。
檢索真實歷史,可以看到2002年9月「陝西整頓陝北石油開採秩序」的舊聞——「陝北少數黨政領導幹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石油開採、利用油井以權謀私的問題相當嚴重,導致了嚴重的腐敗問題……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程度了。」
劇本磨了整整兩年。拍攝過程中,中央台沒有先期投入。「劇中之所以濃墨重彩寫了阿雨的愛情故事,也是兩手準備,中央台不要就給地方台,地方台喜歡愛情故事。」孔笙說。
推薦閱讀:
※已成瓮中之鱉,崇禎為什麼還不把兒子們送到南方?
※關於義氣,南方人真的不如北方人嗎?
※為什麼民謠歌里總是一直往南方而不去北方,南方有什麼呢?
※歷歷萬鄉 | 蒼南礬山:在江南溫婉水土裡尋找北方硬朗氣質
※癸日生秋,原局印比多,乃身旺,原局財通跟,逆行南方火地,主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