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游新民作品

    

    游新民:江西南昌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西省政協委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擅長山水畫、界畫等。

    1974年師從中國畫大師黃秋園先生。在黃先生的指導下臨摹了唐宋以來歷代山水畫名跡,心追手撫,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79年黃先生仙逝後,堅持自學廿年,在山水畫之外,潛心研究迄今極少有人創作的界畫。作品工麗妙巧,乘除相宜,尤其是將工筆樓閣與寫意山水相結合,創立了界畫創作的新形式。作品在全國重大展覽中二十多次獲獎:其中有「中國當代工筆山水畫展覽」一等獎,「全國首屆山水畫展覽」優秀獎等。先後在《中國美術報》、《美術史論》、《中國書畫報》發表過多篇研究界畫的文章。1990年1月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我國第一本研究界畫技法的專著《界畫技法》,由中國工筆畫大師潘潔茲先生作序,是目前我國內容最充實、敘述最詳盡、插圖最豐富的界畫技法書。1999年《中國書畫報》以26期的篇幅連載由陸儼少先生題寫的「界畫初階」,介紹界畫技法。2000年1月由江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中國界畫技法》的專著。

 


藝精格高 畫壇獨步

——談游新民的界畫山水藝術

孫克

    界畫是傳統中國畫的一個分支畫科,古代把繪畫按內容分為十三科,排列順序區別輕重,前列者也有不同,大約以仙佛人物或山水在前,而界畫放到最後則是一致的,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在宋元之後,文人畫興起,業餘身份的文人畫家逐漸成為主體,「逸筆草草」逐漸成為時尚,而注重寫實又借重工具作畫的「界畫」,遂不為文人畫家們看重。其二,界畫是有難度的,畫家要對建築有興趣,起碼要懂得一些「營造法式」的規範知識。此外,界畫也是繪畫藝術,要有豐富的想像力,要畫出情景意境,界畫不是建築施工圖稿。如此講來,從事界畫的人就會少得多,成不了主流氣候,歷來不被重視也是難免的。儘管如此,歷代畫史仍然有傑出的畫家從事界畫的記錄,且有精品流傳,俗語講:難能則可貴。歷代界畫名家之作,如今皆成為珍稀之品。

    時光流經現代,科技發達,攝影、視頻技術日新月異,相形之下,人的視覺能力明顯就有所不逮了。據說,19世紀照相術發明之後,一直致力於真實再現的歐洲畫家們受到很大衝擊,迅速地轉向了現代主義,由「極似」奔向「極不似」,以致不久前西方理論家中有人喊出「架上藝術死亡」的驚人口號。雖然如此,21世紀的中國畫依然欣欣向榮,社會發展經濟繁榮,為中國畫藝術展示提供的發展空間尚很廣闊。即以界畫這一畫科來講,還是有人在從事,且於相對寂寞的耕耘中取得不讓古人的成就。當代山水畫家游新民就是以界畫的專擅和苦心孤詣的探索開拓,而在當今廣大的中國畫壇上獨樹一幟。游新民不僅以「獨能」而立足於畫壇,更為難得的是他把界畫和山水畫的意境的追求、情景的醞釀、筆墨的意趣都有機地融合於一體,令他的界畫山水具有了獨特的魅力,也大大地提高了界畫山水的文化品位。

    我知道畫家游新民的名字是在25年前,介紹宣傳已故江西畫家黃秋園的時候,知道黃秋園的弟子中游新民能畫界畫,傳其衣缽。這些年來陸續見到他的界畫山水作品,引起我的興趣,感到游新民不但學到了老師的真本領,而且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有所發展提高。宋代嚴滄浪曰:「見過於師,僅堪傳授,見與師齊,減師半德也。」這時古人對後來學者的期望和要求,否則,學問就會一代不如一代地縮水。黃秋園先生是20世紀山水畫大家,他的積墨山水獨標一格,渾厚幽深,意境獨道,功力深厚,其界畫創作格調高邁,古樸清健,自成家法,繼清代袁江、袁耀之後,300年來有突出成就的一人。遺憾的是秋園先生去世過早,流傳作品珍稀,其界畫之作更是少之又少。游新民傳承了乃師黃秋園的界畫藝術,多年錘鍊,不僅技法精湛,對於現存的和古代的建築更是深入考察研究,熟如指掌。山水畫功力亦臻上乘,工寫結合,相得益彰,創造出界畫的嶄新面貌,的確是當代中國畫發展歷程的一個可喜的收穫。

    畫家游新民1953年生於南昌,當他就讀中學的時候正趕上「文化大革命」的荒唐歲月。1974年他有幸師從黃秋園先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臨摹了唐宋以來的山水畫名跡,打下紮實的基本功。1979年秋園先生過世後,游新民進入自學的歷程,沿著老師打開的門徑,潛心砥礪,功力日進。尤其傾心於難度極大、眾家縮手的界畫藝術,精心研究,勤學苦練,務求精到。經過幾十年實踐之功,游新民在界畫方面取得的成就、達到的高度,應該說實現和超過了乃師秋園先生未竟的心愿,而且就界畫山水藝術來講,游新民的探索實踐不僅成功地繼承了宋元以來界畫藝術優秀傳統,更重要的是把這種古老的畫種推向現代,使其具有了時代風貌和現代人的精神。

    人所共知中國畫注重的是寫意精神,不以精確再現客觀物象為目的。所以文人畫在數百年里大行其道,深刻地影響、塑造了民族審美取向與習慣。但是自古以來,人們並不把「寫意」和「寫實」對立起來而互不相容,因為中國文化的特點之一就是寬宏的包容精神。例如蘇東坡提倡作畫的文人逸趣,推崇「畫中又詩,詩中有畫」的王維,對他的畫「斂衽無間言」,同時他對於畫家吳道子的藝術,更評為達到「天下之能事畢矣」的頂峰高度,嘆賞有加。這不僅說明東坡的胸襟博大,也說明當時並不排斥匠藝技巧的追求,所以宋畫精品百代流傳。中國畫論有「能品」一項,列於「神品、妙品」之後,就說明雖未「推崇」但也非「排斥」的態度,界畫大約屬於能品範圍。元代湯?的《畫論》中談到界畫時,講的話比較公道,「世俗論畫,必曰畫有十三科,山水打頭,界畫打底。故人以界畫為易事。不知方圓曲直,高峽低昂,遠近凹凸,工拙纖麗,梓人匠士有不能盡其妙者,況筆墨規尺,運思於縑楮之上,求合其法度準繩,此為至難」。人們從來以「難能」為可貴,藝術其實一直有「難度」這個標準,在藝術方面一個人做到別人難以做到的事,是要靠天分和特殊的努力(包括師承、領悟、訓練、火候等)。但是,標舉內在詩意精神的文人畫,倡導的是性靈、意趣、意境,對於如界畫這樣具有匠藝難度的畫種,多少會懷著些「敬而遠之」的迴避態度。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屬於工筆的界畫,和文人畫的「雅賞」要求難以無間地契合。董其昌將其一語道破:「李昭道一派,為趙伯駒、伯驌。精工之極,又有士氣。後之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雅」與「俗」從來是難以統一的矛盾概念,在以文人士大夫身份為畫壇主流的封建體制時代,是難以解決的。即以袁江、袁耀的界畫雖然十分精工,但因其筆下缺少書卷氣息而難入賞鑒,直到近代方被重視。但是,對於中國畫來講,「雅」與「俗」的分野標準是客觀存在,不可忽略的。黃秋園的界畫藝術之高明處,就在於他筆下雖然屋宇樓閣、台榭游廊穿插結構,繁複華麗,可謂精工,但其畫風高古,線描遒勁,敷色典雅精潔。他以渾樸簡潔的手法達到避俗趨雅、雅俗共賞的境界。

    游新民深得秋園藝術之三昧,並光而大之,得出藍之美。

    當代工筆畫先驅、已故大師潘絜茲先生曾說:「界畫自清代袁江、袁耀之後,黃秋園先生第一,黃秋園之後游新民第一。」我認為潘先生定論準確無誤。游新民繼承和發揚了黃秋園的山水界畫藝術,經過多年的苦心錘鍊鑽研,形成個人面目風格,至為難得。仔細玩味游新民的界畫山水,會產生夢境般的亦真亦幻的感覺。界畫的本體意義在於建築即亭台樓閣和園林的繪畫,畫家要遵照營造法式中規中矩地描繪,方能令觀者感到真實「可居、可游」的境界。然而好的界畫並非建築施工圖譜,非僅視覺的真實而已。游新民的界畫精妙之處在於通過山水樹石的描繪、晴陰雨雪的烘托、月下花前的情趣,極力地營造出具體而微的生動境界,那種我們曾經在古人詩詞里讀到過因而一直存在於想像中的詩畫般的情境,深深地啟動了觀者思古之幽情,令人心動、玩味不止。游新民於此獨運匠心,其神思遠遠超過一楹一柱的精準描繪,就這個創造意義上而言,它的藝術應該稱為界畫山水,則更為確切。我們說游新民蹬在巨人的肩膀上又向上了一步,殆非虛言。

    游新民游心古人,鉤玄輯奧,為我們創造了一幅幅古代寧靜清幽的生活場景,引起許多思緒,敏感的觀眾或許隱約聽到樓台里傳出絲管縈繞的餘音。但是,「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古今懸隔,令人感慨。游新民的目光還看到歷經風雨兵燹的殘存古老建築,如他筆下美不勝收的皖南民居,就充分地展現了界畫的魅力,傾心描繪,於古色古香中令觀者更感到這些遺產的價值和保護的迫切性。《皖南紀游》系列、《周庄紀游》系列、《農忙時節》等都屬於此。近年來中國畫界有人提倡「城市山水畫」,多採用現代水墨和寫意手法,頗得新意。如游新民的此類作品正適合參與,相信會給「城市山水畫」面對的我國城市面貌由於無情的「西化」吞噬而產生的文化安全問題,應該引起一些關於民族文化的深刻思考。

    要發揚光大一種事物,只靠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有實力。游新民有真本領,潘絜茲先生說「界畫的振興游新民是個重要人物,他有這個基礎,我對他寄予厚望」。這個基礎就是紮實的筆墨功力。游新民與乃師黃秋園先生一樣屬於全能型畫家,造型力強,筆墨領悟力高,努力鑽研肯下苦功,具有很強的敬業精神,在藝術事業上孜孜矻矻奮進不已,工筆寫意俱精,更難的是格調高雅,不落俗韻,遠離江湖、市井二氣。

    振興界畫是一句理想的口號,實行起來難度很大。在當下社會拜金思潮泛濫,藝術界虛浮之風難抑之際,要許多人做這樣吃力而寂寞的事,恐怕尚難做到。何況藝術創作要靠足夠的才華,也無須普及性大幹快上的做法,只要有游新民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們高質量的精品不斷地出現,我們該滿意了。

 

2010年5月於京華道不孤齋

  


推薦閱讀:

筆記 | 111期子意:掌握這些技巧,你也能拍出溫暖的紀實作品!
【欣賞】魯雙喜工筆作品欣賞(一)。
圓珠筆作品
人生的價值在於創造作品
楊涵之篆刻作品欣賞

TAG: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