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系統—關節學 中軸骨骨骼連接
第二章關節學
第一節 總 論
一、直接連結
兩骨相對面或相對緣借纖維結締組織或軟骨直接連結,其間無間隙,不能活動或僅有少許活動。包括纖維連結、軟骨連結和骨性連結三種類型。
二、間接連結(關節)
掌握關節的構造
關節的構造包括二部分:
1、基本構造——每個關節都具備。
關節面 表面覆有關節軟骨(多數為透明軟骨),具有彈性,能承受負荷及吸收震蕩。
關節囊 由外層(纖維層)和內層(清膜層)所組成。滑膜不覆蓋關節軟骨。
關節腔 由關節軟骨和滑膜層所圍成的腔隙,內含少量滑液,腔內為負壓。
2、輔助結構——適應某些關節的特殊功能需要而出現。
韌帶 有囊內、囊外韌帶之分。
關節盤 位於兩關節面之間的纖維軟骨板。
關節唇 附著於關節窩周緣的纖維軟骨環。
關節的運動:
關節的運動與關節面形態有密切關係,基本上分屈、伸;內收、外展;旋轉和環轉。
關節的分類:
按構成關節的骨數(單關節、復關節)。
按運動軸的數及關節面形態;
(1)單軸關節
屈戍關節,又名滑車關節。
車軸關節,關節面呈圓柱狀。
(2)雙軸關節
橢圓關節,關節面呈橢圓形。
鞍狀關節,關節面呈馬鞍狀。
(3)多軸關節
球窩關節,兩個關節面差異較大。
杵臼關節,兩個關節面差異較小。
平面關節,關節面接近平面。
按關節運動方式(單動關節、聯合關節)
關節的X線象的基本特徵:
關節面光滑整齊,關節間隙清晰、寬度均勻(,由關節軟骨和關節腔共同構成)。
第二節 中軸骨骼的連結
一、軀幹骨的連結
(一)脊柱
掌握脊柱的組成:
脊柱位於背部正中,由骨(24個椎骨、1塊骶骨及1塊尾骨)及連結(韌帶、推間盤及關節
突關節)組成。
椎骨的連結:
相鄰椎體之間:椎間盤、前縱韌帶、後縱韌帶(參與椎管壁的構成)。
相鄰椎弓板之間:黃韌帶(參與椎管壁的構成)。
相鄰橫突之間:橫突間韌帶。
相鄰棘突之間:棘間韌帶、棘上韌帶、項韌帶。
相鄰關節突之間:關節突關節(椎間關節)。
掌握椎間盤的形態、構成、功能及臨床意義:
椎間盤是連結相鄰兩個椎體的纖維軟骨盤。
形態:與椎體形狀一致,但各部厚度不一。
構成:外部為纖維環;內部為柔軟而富有彈性的髓核。
功能:(1)牢固連結相鄰的椎體;(2)椎間盤堅固而富有彈性,可承受壓力、減緩衝擊以保護腦髓;(3)有利於脊柱向各個方向運動(注意髓核在脊柱作各種運動時的移動情況)。
臨床意義:纖維環的後份最薄,當其破裂時,髓核可從後外側脫出,突入椎管或椎間孔,產生壓迫脊神經癥狀。
掌握脊柱的整體觀和功能:
前面觀:椎體和椎間盤自上而下(到骶骨上份為止)逐漸增大(與重力承擔不斷增加有關) 。
後面觀:各部棘突的形態不同。
側面觀:椎間孔、四個生理性彎曲(有何生理意義?)。
脊柱具有支持、保護及運動(各部運動性質和範圍不同,運動靈活區與穩定區交界處易受損傷)的功能。
(二)胸廓
掌握胸廓的組成及功能:
組成
骨 胸骨,十二對肋及十二個胸椎。
骨連結 肋軟骨與胸骨的連接、肋骨與胸椎的連結(肋椎關節)和椎間盤。
功能 保護胸腹腔臟器,參與呼吸運動。
肋與椎骨的連結:
肋椎關節
肋頭關節——肋頭關節面與相應胸椎的肋凹構成。
肋橫突關節——肋結節關節面與相應的橫突肋凹構成。
肋與胸骨的連結:
第1肋前端與胸骨之間——軟骨連結。
第2—7肋前端與胸骨之間——胸肋關節。
第8—10肋前端各與上位肋軟骨構成肋弓。
掌握胸廓的整體觀:
近似圓錐形,上窄下寬,橫徑大於前、後徑,有上、下兩口,上口由胸骨柄上緣,第一對肋及第一胸錐體圍成;下口由胸骨劍突、肋弓、第十一肋、第十二肋及第十二胸椎圍成。年齡、性別、生活條件及疾病等因素均可影響胸廓的形態。
二、顱的連結
各顱骨之間大多以縫或軟骨結合,舌骨以韌帶與顱底相連,僅下頜骨與頸骨構成顳下頜關節。
掌握顳下頜關節的組成,結構特點和運動方式:
組成 下頒頭及顳骨的下頜窩和關節結節。
結構特點 關節面覆蓋纖維軟骨,關節囊松馳,關節囊內有關節盤,將關節腔分成上下兩部。囊的外側有韌帶加強。
運動方式 顳下頜關節屬聯合關節,可作張口、閉口、前伸、後退及側方運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