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舊制度培養不出新公民

一早就看到有人在新浪微博轉發慕容雪村一段話:

「中國有一種人,沒人為他說話,他忍;有人為他說話,他看著;為他爭來權利了,他感謝命運:嘿,該我的就是我的;沒爭來權利,他扮演先知:早知道沒用,折騰什麼呀?為他說話的人被抓了,他就在一旁竊笑:活該,讓他出風頭!」我們周圍這樣的人比比皆是,這樣的民族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近來我正在思考這個問題,於是就跟了一句: 人性如此,不贊成這種指責。還是把箭射向體制吧。

有博友不同意,在我後面質疑道: 並非一切可以歸罪體制,劣質國民性也有解剖之必要!

我回復:  面對當下現實,還重彈劣質國民性老調,有為專制制度張目之嫌,望君三思。

這位博友從善如流,當即認同,說:  易轉移,有道理,謝謝。

其實,我在這裡並非出於被轉移話題和目標的考慮。但覺得沒有必要步步緊逼,也就打算就此罷了。

但另一位博友出來反駁:  劉先生的這條置疑感覺有點牽強,面對體制的龐大堅硬萬惡之藪是該萬箭齊發,面對人性的缺損,只有不置一詞?

只好進一步闡釋我的思考: 人性是脆弱的、可塑的,在強大堅硬、延續二千多年的專制政體下,人性變異已成為與專制制度同質性的存在。唯有制度轉型,才可能讓人性回歸,重塑國民性。

專制環境下永遠「培養」不出具現代契約精神和公共意識的公民。

在這種制度環境下,如果仍堅持改造什麼劣質一國民性,什麼加強道德教育,什麼培養幾有新人,如果有效果,那也是進一步強化了順從聽話的工具奴性。

推薦閱讀:

亞里士多德「混合」思想的政治實踐|城與邦
制度的剛性與柔性——論個人與制度(六)
皇家選秀,為什麼選不出真正的美女?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或者限制生育的其他政策?

TAG:制度 | 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