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陽虛保健處方不一樣

《女醫·明妃傳》劇情回放:

徐夫人因咳嗽不斷,說話無力,面色發白,痰清淡,常發冷、出汗,被女醫允賢診斷為陽虛,故囑平時喝些甘草乾薑水,甘草2兩,炙乾薑4兩,煎水喝。徐夫人用過甘草乾薑水後病情突然惡化,一命嗚呼。徐侍郎認為女醫開出的藥方有誤,致夫人死亡,故將其告上公堂。原來徐夫人隱瞞了病情。吃藥前,徐夫人下痢(腹瀉)十餘天,還有咳嗽、盜汗等癥狀,屬久下陰虛之症,服用過滋陰葯。而遇到女醫時,徐夫人下痢剛痊癒,故只說了咳嗽等癥狀。所以,太醫院評說是因為女醫未分清陰虛陽虛,使徐夫人最終因陰液損耗過度、陽氣亡盡而病故。

陰虛陽虛表現各不相同

陰虛、陽虛是中醫特有的一個診斷名詞。中醫診病講八綱辨證,即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辨別疾病的陰陽屬性是中醫診病的首要之務。就功能活動狀態而言,興奮、活動為陽,抑制、靜止為陰。中醫學認為,當陰陽雙方處於相對平衡狀態時,人體的生命活動便處於「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疾病發生髮展則是陰陽失調,出現陰陽偏勝或陰陽偏衰的結果。那麼陰虛、陽虛具體可表現為哪些癥狀呢?

陰虛臨床主要表現為:形體消瘦,口燥咽干,潮熱顴紅,五心煩熱,盜汗,小便短黃,大便乾結,舌紅少津少苔,脈細數等。陰虛多由熱病之後,或雜病日久,傷耗陰液,或因五志過極、房事不節、過服溫燥之品等,使陰液暗耗而成。

陽虛臨床主要表現為:畏寒怕冷,四肢不溫,面色苔白,精神不振,大便完谷不化(指大便中夾雜未消化食物),小便清長,舌淡而胖,或有齒痕,脈象沉細等。陽虛多由病程日久,或久居寒涼之處,陽氣逐漸耗傷,或年老命門火衰,或過服苦寒之品,損傷陽氣而成。

甘草乾薑水不會置人於死地

中醫診病是一個複雜而系統的過程,辨證不能只靠癥狀,需要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劇中女醫見到徐夫人時,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癥狀確似陽虛之證,然而僅憑其癥狀就判斷為陽虛,有失妥當,因此可能造成對病情的判斷錯誤。其所開處方「甘草乾薑湯」,出自中醫經典《傷寒雜病論》,其組成為炙甘草四兩,乾薑二兩。

劇中在此處有明顯的錯誤,即兩味中藥的藥量用反了,而且劇中所提到的「炙」是一種中藥的炮製方法,是把藥材與液汁輔料同炒,使輔料滲入藥材之內。炙法主要包括酒炙、蜜炙、薑汁炙、醋炙等。乾薑一般是不用炙的。只有甘草才會用蜜炙的方法來炮製,以增強其補益的功效。這顯然是編劇的失誤,在此不做討論。那麼,甘草乾薑湯到底有什麼功效?是否會置人於死地呢?

甘草乾薑湯中炙甘草主要作用是益氣和中,乾薑主要作用為溫中復陽,可用於陽虛之證。結合劇情,徐夫人之前有下利陰虛的情況,而女醫見到徐夫人時又確有陽虛之證。這是因為下利日久,必然陰液虧損、耗氣傷陽,造成陰陽俱損之證,也就是說徐夫人可能同時存在陰虛和陽虛的證候。所以當時允賢未仔細診查徐夫人的病症,僅憑片面的癥狀就做出判斷,造成了診斷的不全面和不準確,用藥出現偏差。但甘草乾薑湯藥性平和,服用此葯也不至於使徐夫人殞命。

陰虛陽虛都有穴位處方

從劇中我們無法得知徐夫人的具體死因,但是,陰虛、陽虛的情況確實是存在的,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穴位是人體健康的鑰匙,找對鑰匙就可以開啟健康之門。下面給大家推薦一套針對陰虛、陽虛的穴位處方,不妨一試。

治療陰虛的穴位:太溪、照海、三陰交、湧泉。

太溪:在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太溪穴有滋陰補腎、益氣填精的功效。

照海: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海穴有滋陰寧神,調經治帶,利咽散結的功能。

三陰交:在下肢內側,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經的交會穴,有滋補肝脾腎三經的作用。

湧泉:在人體足底,在足趾向下卷時足前部的凹陷處,約相當於足底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該穴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像泉水一樣噴涌而出,因此是滋陰的要穴。

太溪、照海、三陰交三穴均可以用拇指指尖在穴位上按揉,時間3~5分鐘。湧泉穴可採用拇指指尖用力點按10~20下,或用手掌的小魚際處上下搓揉,以足心發紅髮熱為度。

治療陽虛的穴位:關元、腎俞、命門、足三里。

關元:前正中線上,肚臍下3寸。在自己身上取穴時,手四指併攏的寬度即3寸。關元穴具有培元固本、溫陽固脫的功能,是溫陽的要穴之一。

腎俞:位於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第2腰椎棘突下約與肚臍水平平齊。腎俞穴為補腎的第一要穴,有益腎壯陽、攝精利水的功能。

命門: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門穴有溫腎壯陽、培元補腎的功能,是治療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的第一要穴。

足三里: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位於小腿前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足三里穴是全身強壯要穴,臨床應用範圍最廣泛,有健脾益氣,調和胃腸,補虛扶正,疏通經絡等功能。

關元穴採用掌根按揉3~5分鐘,腎俞穴、命門穴可採用拇指點揉3~5分鐘,或用掌根搓揉使穴位處發紅髮熱為度,足三里穴可採用拇指點揉3~5分鐘。同時上述穴位均可採用艾條溫和灸,即點燃艾條後,將艾條置於穴位上方2~3cm處懸灸,以穴位處感到溫熱但不燙為度,每個穴位灸15~20分鐘。


推薦閱讀:

給大家分享一個脾腎陽虛的治療方法和方劑以及病人的心路歷程
陽氣有多重要?中醫告訴你!
何為陰虛?何為陽虛?

TAG:保健 | 處方 | 陽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