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間(四十四):我對孩子的財商教育

  1、對金錢認識的轉變

    我一直是個很單純的人。想來應該是與所處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有關。父母都是文化層次不高樸實本分的,沒有什麼大道理講出來。我從小受到的有關金錢的教育都是來自課本:金錢不是萬能的,金錢買不來幸福;有錢人很可惡: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不愛錢很高尚: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加之《讀者》和《青年文摘》看得比較多,整個人都被熏成了「傻白純」。

 

    朋友中有很多經濟狀況比我們好很多的。雖然我也羨慕,但時常用這樣的雞湯安慰自己:錢要那麼多幹嘛?就一張嘴,睡一張床。衣服我也不追求名牌,只要一家人和睦相愛,安安穩穩平平淡淡的一生不也挺好?一度片面理解著:資本主義的金錢是萬惡的。一切惡,都是因為利益,因為錢!!!

 

    年輕時,沒有意識到金錢的重要性。用那樣的雞湯迷惑著自己,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出淤泥而不染,安貧樂道。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更幸福、更成功,也想擁有更多的錢。這種願望是無可非議的,因為追求富裕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假如我們有足夠的錢,我們就能生活得更有尊嚴,也能更好地為自己和他人服務。認為我們必須忍受拮据的生活,甚至認為這樣才是高尚的——這種想法是人類犯下的最重大的錯誤之一。」「……我也不認為錢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可是假如我們缺錢的話,錢就會變得格外重要。」《小狗錢錢》中的這段文字,才讓我敢於面對內心真實的渴望

 

    人到中年,一想到孩子的未來以及年老的父母勞碌至今沒有太多享受,就覺得愧疚。這一切都是因為「缺錢」。想起虛度的十幾年時間,經常深深的懊惱:如果早早知道「理財」這回事,那麼我今天的財富狀況可能會好很多。

 

    所以強烈推薦父母們給孩子讀讀這本書。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樹立他們正確的金錢觀,理財觀,非常必要。

 

2、生活中的財商教育

 

2.1  讓孩子知道錢從哪裡來,可以幹什麼

 

    我去上班,4歲的女兒不願意,我就說:「你不讓媽媽上班,媽媽哪有錢呢?沒有錢,你可以坐搖搖馬么?可以買你愛吃的奶片么?可以買你喜歡的玩具么……」讓孩子懂得:勞動可以換來金錢,金錢可以買來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家倆娃,除了生日禮物聖誕禮物還有書籍,我不提任何條件送給他們,其他要求,都是「引誘」他們,用自己的「勞動」獲取想要的。比如女兒因為看了動畫片《小豬佩奇》很久就想要和佩奇一樣的「豎笛」。我說可以啊,你用星星換,一顆星抵一元。買個豎笛22元,你就用22顆星星來換。怎樣獲得星星呢?讀書、幫媽媽做家務、說話算話——積極的表現都可以得到星星。當然對大點的孩子,可以提高獎勵的要求,不然泛濫了,招數就不管用了。對10歲的哥哥,也是積分換禮物、換遊戲時間——我和大寶制定規則,作業在規定時間做完,可以得到多出來的時間加分;鋼琴練習認真,得到老師的誇讚可以得到加分;主動整理房間、照顧妹妹……都可以有相應積分獎勵。分數可以用來換禮物,或者換遊戲時間。要享受,必先有付出,這是我想讓孩子明白的。

 

2.2  教給孩子節儉的品質

 

    父母那個年代的人非常節儉,以前窮怕了,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恨不得每一分錢都要攢起來。受他們的影響,我在同齡人中算比較節儉的,這使得我在理財的初始階段「有財可理」而不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辦公室一同事資產過億,她也還是過著勤儉持家的生活。有次聊天,她說她家洗漱的水都是從太陽能熱水器放,不用另外燒。另一位同事去她家玩過後說:「她家現在租的房子根本和身份不相配嘛!」(同事的家因為兒子要結婚在裝修)有錢人都那麼節儉,更何況我這樣的普通老百姓呢?

 

    平日逛超市,我會教孩子比較同類型產品價格,在品質差不多的情況下,選擇便宜點的產品。孩子看到喜歡的玩具,我會去淘寶搜索。看到同樣的商品淘寶便宜了很多,孩子也願意延遲消費,購買便宜的。教會孩子分辨「想要的」和「必要的」,剋制自己的消費慾望,合理消費。

 

2.3 網商銀行

 

    有次和兒子聊天,問他為什麼把錢放在銀行人家就給利息。孩子說不知道。所以和孩子聊聊銀行的商業邏輯讓孩子明白「錢為什麼能生錢」還是必要的。

 

    之前看相關文章,建議孩子的壓歲錢專門存在他自己的銀行賬戶。一直拖著沒去開戶。今年我忽然想到,將孩子的錢存進網商銀行也不錯啊。網商銀行里有個「定活寶」可以債券轉讓,和活期差不多,隨存隨取。支取的時候它會顯示每一筆什麼時候存的,利息多少。這樣孩子的錢不會和我的錢搞混。有時候我會打開APP給他看看產生了多少利息。讓孩子有個「錢生錢」的直觀感受。「定活寶」還有一個好處,能顯示每筆存款及利息——不同存款時間長短不同、本金不同利息也不同。由此孩子看到了,要想獲得更多的利息,要麼本金多;本金固定的情況下只有時間長。

 

2.4  花「該花的錢」

 

    一位大V說過:……其他人把買書看作花錢,而我則把買書視為投資認知的理財。在我看來,沒有哪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比提升自我認知更高……相當認同這個觀點。小時候母親過分給我強調了錢的來之不易,生活中各方面能省就省。現在覺得「投資認知」和「提升技能」不能省。前幾年前我給孩子買書,現在我給自己買書,買課。

 

    其實,收益最高的投資還是投資自己,不斷的提升和充實自我,才能避免被這個時代淘汰。

 

    可惜,這個簡單的道理我懂得晚。但是,慶幸自己是個學習型的媽媽,我可以讓我的孩子早早懂得,並且去踐行。

     

推薦閱讀:

財商:想在30歲成為百萬美元富翁?這九件事你得馬上去做
理財投資「攻守道」:「守」的關鍵-核心價值量化區間
沒有資金也可以賺大錢,這個日本人做到了
紅頂商人胡雪岩:打造個人財商,先了解這3件事
雲媒聚合財商

TAG:教育 | 孩子 | 民間 | 財商 | 高手 | 財商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