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久視小神仙,道教的養生之術有哪些?

道家養生之「術」是道家養生的具體操作和實施手段,通常講究內養和外修,內養就是修心、修德,注重精神層次的涵養,常見的有守一、存思、內丹,外修側重鍛煉身體,強健體魄,常見的有導引、胎息、服食、外丹,同時也有內外兼修,形神共養的,常見的有吐納服氣、房中、起居。

「守一」是指在修鍊時將身心控制在安靜的狀態下,並把自己的意念集中於對「一」或「道」的養生功法。這裡的「一」相當於道,《道德經》稱「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用一指代道,說明道是構成一切天地萬物的元素。「守一」一方面是「守真一」,指守身內的氣液,《道樞》有「鍊氣液以生龍虎,合龍虎以成變化,使九還七返,混一歸真」;「守一」另一方面是「守玄一」,指守出現的一種幻覺,《抱朴子》有「守玄一,並思其身,分為三人,三人已見,又轉益之,可至數十人,皆如已身」;「守一」還一方面是「守三一」,指「天地人」三才和人身「精氣神」混三為一,一共守之,《太平經》有「三氣共一,為神根也。一為精,一為神,一為氣。此三者,共一位也,本天地人之氣」。

資料圖

「存思」是指在高度入靜的情況下,將意念存放在體內或體外的某處,以求得長生的養生功法。存思首要是思想高度入靜,忘掉自身的存在,達到坐忘的境界,《大宗師》有「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入靜後感覺不到自身和世界;然後存神,即將意念長時間放在體內或體外的某處,《雲笈七籤》有「修身濟物,要在存思」;常見的存思是一種內視法,即以意念內視自己的臟腑,《千金要方》有「常當習皇帝內視法,存想思念,令見五臟如懸磬,五色了了分明,勿輟也。」

「導引」是指伸屈、俯仰、行卧、倚立等各種人的肢體運動的養生功法,通過伸展肢體達到宣導氣血的功效。《呂氏春秋》認為「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主張進行呼吸導引的鍛煉。導引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仿生導引,即以模仿各種動物動作進行鍛煉,以華佗的「五禽戲」最為著名,此外還有鶴翔功、大雁功等;另一類是生理導引,即根據對人體生理結構及醫學原理的認識,針對防治各種病症而創編的成套鍛煉動作,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有八段錦、易筋經,武術中的太極拳。與導引相關的「按摩」則更偏重於按捏身體有關部位。

「吐納服氣」是指在呼吸調節中,吐出胸中的濁氣,吸進新鮮的空氣,以求長生延年的養生功法,服氣分為服外氣和服內氣。服氣要旨在於神氣具存,《存神鍊氣銘》有「夫身為神氣之窟穴,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神氣若散,身乃死焉」;服外氣就是吸入外氣,《雲笈七籤》有「凡服氣皆取天景明澄之時為好,若恆風雨晦霧之時,皆不可引吸外氣」;服內氣一般指服內元氣,《雲笈七籤》有「服元氣於氣海。氣海者,是受氣之初,傳形之始,當臍下三寸是也。」

「胎息」是指呼吸調節達到一定程度時,神氣相結,鼻息若有似無,呼吸似在臍部進行,如同胎兒在母腹中一樣的養生功法。《抱朴子》稱「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胎息特彆強調鼻息微微,似有還無,閉息越長越好,練功是講究神氣相注,如《胎息經》稱「胎從服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謂之死。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

「服食」是指通過服用特定的食物或者藥物來求得長生成仙的養生功法。服食數量繁多,大略有兩類,一是草木葯,以植物和菌類為主,二是金石葯,以某些金屬如汞、鉛、金、銀為原料的單味或合成的葯。服食功效顯著,《抱朴子》稱「若夫仙人,以藥物養身,以術數延命,使內疾不生,外患不入,雖久視不死,而舊身不改,苟有其道,無以為難也。」就是藥物養身的奇效。《養性延命錄》稱「食谷者,智慧聰明。食石者,肥澤不老。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氣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殺。是故食葯者,與天相畢,日月並列。」食用種類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

「外丹」是指用爐鼎燒煉鉛、汞等礦石,煉製不死丹藥,以求長生的養生功法。修鍊者認為服食金丹可以長生不老,成仙上天。《抱朴子》稱「長生之道,不在祭祀鬼神也,不在道引與屈伸也,升仙之要,在神丹也。」同時認為服食金丹可以達到同金丹一樣不老不死的性質,「夫五穀猶能活人,人得之則生,絕之則死,又況於上品之神葯,其益人豈不萬倍於五谷耶?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人火,百鍊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物,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蓋假求於外物以自堅固」(同上)。

資料圖

「內丹」是指用人體作為爐鼎,以人的精氣神作為對象,運用意念,經過一定步驟,使精氣神在體內凝聚成丹,以求長生的養生功法。內丹修鍊基本程序一般分為: 築基煉已、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五個階段。築基實為修復身體,益補精氣神的方法,《龍門丹訣》有「煉精,調炁,養精,達到三全才可以進入百日關」;煉精化氣,是將自身元精化為陽氣,通過任督二脈,而采入丹田,使神氣合一;鍊氣化神,是人身之氣與天地之氣進一步相合,神氣合煉而歸於純陽之神;煉神還虛,由之前的肉體修鍊而轉入精神修鍊,進一步溫養自己的陽神,使陽神最終出竅;煉虛合道為丹道修鍊的最上一乘,即無心於虛空,做到本體虛空,並安本體於虛空中,得先天虛無之陽神。《性命圭旨》稱「大道乃虛空之父母,虛空乃天地之父母,天地乃人物之父母。」所以逆修須經歷虛空才能契合大道,最後形神俱妙、陽神出竅。

「房中」是指男女性生活的節制和諧,以還精補腦等房中方法以求長生的養生功法。認為夫妻生活是順應天地陰陽自然之道的行為,《素女經》稱「天地有開闔,陰陽有施化。人法陰陽,隨四時。今欲不交接,神氣不宣布。陰陽閉隔,何以自補?」如果不進行正常的房室生活,就會影響精神和肉體的健康,《養生延命錄》稱「凡男不可無女,女不可無男。若孤獨而思交接者,損大壽,生百病。」同時房室生活應該有所節制和遵守的禁忌。

資料圖

「起居」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和環境要取法自然,順乎天時地理的的養生功法。起居是對人們日常生活的調攝涵養,講究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皇帝內經》稱「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要求保持精神的樂觀,《卻病歌》稱「人或生長氣血弱,不會快樂疾病作。病一作,心要樂。心一樂,病都卻。」就是肯定積極的精神可以戰勝疾病。

最後,道家重視養生實際上是對生命的渴望和對於人生價值自我實現的呼喚,是對人生命的真正關懷。道家哲學是與肉體的修鍊緊密相關的,也就是與其道術是結合的。論道是為了論術,明術則為更好行道、得道,這樣哲學本體論與其實踐便統一起來了。

(本文由道教之音根據曾夢《道家養生觀初探》整理而成,轉載請註明來源)

3、道教之音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更多內容。

推薦閱讀:

三魂七魄存在嗎?
道教秘術 — 嫁娶辟邪法
道教「生死觀」及其與佛教的關係 | 陳兵
為什麼有些佛教徒看不起道教?

TAG:養生 | 道教 | 神仙 | 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