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依法治國的信心和決心
06-01
2014-10-28 09:09 來源:經濟日報 我有話說作者: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崔亞東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作為主題,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尚屬首次,表明我們黨對「依法治國」認識新的提升,表明我國法治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法治建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理解,把認識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上來,堅定依法治國的信心和決心。深刻理解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堅定推進依法治國的信心和決心一是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必由之路。法治是迄今為止人類能夠認識到的最佳治國理政方式。黨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抉擇,習近平總書記鮮明地指出: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黨把依法治國作為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不僅是黨帶領人民進行艱辛探索的結果,也是黨對民主法制建設中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總結,更是黨在新的歷史時刻的莊嚴選擇和執著追求。唯有依靠法治,依靠憲法和法律才能凝聚共識和力量,才能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勝利。二是依法治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站在新的起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進入倒計時,經濟進入「新常態」,社會進入「轉型期」,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許多新形勢、新情況、新課題。要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困難與問題,就必須毫不動搖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而依法治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地指出,各級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我們要深刻領會這一精神,堅持依法治國,通過法治來克服經濟發展中的短期化、功利化傾向,通過法治形成更加規範有序推進改革的方式,通過法治化解當下社會問題複雜性與應對方式簡單化之間的矛盾。因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列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主題和重要內容,而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作為全會的主題,繪製了「法治中國」路線圖,以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目標任務的實現。三是依法治國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首先是制度建設和治理方式的法治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然要高度重視法治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法治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制度是關鍵性因素,只有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現代化才能平穩持續地向前推進。而法律制度是最重要的國家治理制度;法律體系是最重要的國家治理體系;法治能力是最重要的國家治理能力。因此,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四是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和諧穩定的社會必然是法治的社會。法治是安邦固本的基石,「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沒有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一切改革發展都無從談起,再好的規劃和方案都難以實現,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去。而在我國這樣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正、民心穩定、長治久安,就必須靠法治,靠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通過整體、全面、合理的制度安排,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以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責任編輯:蔣正翔] 1 猜你喜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經濟增速略有回落,結構調整進展積極胡必亮:「弱勢群體」由弱變強是前三季度的最大亮點打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代治理體系。實現夢想關鍵在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積極投身新時代深化依法治國實踐
※【轉】勤儉治國的崇禎帝為何落得國破身亡?
※「弘揚董必武法治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呼喚法學創新(2)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