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聲律啟蒙第51講:二蕭之三 二十四橋 爭論難消

聲律啟蒙下卷·二蕭之三

小測試:

二十四橋到底是(無對錯投票)? (單選) 0人 0% 揚州當時剛好有24座橋 0人 0% 二十四橋是橋的編號 0人 0% 泛指揚州的很多很多橋 0人 0% 特指的一座橋,又名紅葯橋

【解析】

班對馬,董對晁,夏晝對春宵

班馬:班:指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漢書》的作者。馬:指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史記》的作者。

董晁:董:指西漢哲學家董仲舒。晁:指西漢政論家晁錯。二人以才名並稱於世。《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一節中,李白曾說:「雖有孔孟之賢,晁董之才,無由自達……」

夏晝春宵:夏晝愁長,春宵苦短。

[宋]陸遊《幽居即事》詩云:「終日無再炊,奈此夏晝永。」

[唐]白居易《長恨歌》詩云:「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雷聲對電影,麥穗對禾苗

雷聲電影:雷鳴電閃。

[宋]樓鍔《浣溪沙·雙檜堂》詞云:「夏半陽烏景最長,小池不斷藕花香。電影雷聲催急雨,十分涼。」

[唐]宋之問《內題賦得巫山雨》詩云:「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

八千路,廿四橋

八千路:形容路程遙遠而艱辛。

[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詩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宋]岳飛《滿江紅》詞云:「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廿四橋:揚州橋名,因唐代大詩人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而聞名。其詩云: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延伸閱讀:二十四橋的千年詩迷

杜牧的詩,在寫出了揚州山清水秀、綽約多姿的風貌後,又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千古謎團:二十四橋位於揚州的何處?到底指的是幾座橋?

這座千百年來紛爭不已的「二十四橋」,素來有多種說法。

一是24座橋說,據《一統志》載,隋朝時曾置24橋於揚州,唐朝時仍可見到那24座橋,分布在當時揚州最繁華的街道上。宋代以嚴謹著稱的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補筆》中,對每座橋的方位和名稱一一做了記載。但到了明朝,二十四橋已全部毀壞,故明代程文德有「二十四橋都不見」的詩句。

二是排序編號說,有人認為,二十四橋是揚州城裡排序編號為第24的橋。依據是詩歌中常出現把橋編號的句子,如杜甫:「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張喬《寄揚州故人》:「月明記得相尋處,城鎖東風十五橋」等。或許在唐宋時期,揚州有很多橋,橋名不夠用,只好用編號來代替。就像現在的有的城市在長江上有多座大橋,就會分別名曰長江一橋、長江二橋……

三是泛指、代指說,我國向來就有對數字概念採取含蓄、朦朧、誇張的方式來表達,並不採取絕對數字。譬如「白髮三千丈」、「飛流直下三千尺」、「山道十八彎」、「三百六十行」等,並非確數。

四是一座橋說,宋代詞家姜夔在《揚州慢·淮左名都》中寫道:「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姜夔還在《詠芍藥》中寫下這樣的句子:「紅橋二十四,總是行雲處。」這種寫法,似乎就是特指的一座橋了。此外,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十五亦可為之印證:「廿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葯橋,在熙春台後,……揚州鼓吹詞序雲,是橋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

以一水個見,雖然杜牧和姜夔都寫過「二十四橋」,但二者未必思維等同。結合杜詩的意境,「二十四橋」作為一個泛指的概念,目標眾多,而不知玉人何處,才更有茫然之感。相比之下,姜夔詞中的「二十四橋」寫得太實,意象窄了太多,就像其在詩壇的影響力,較之杜牧,也是小了太多……

另外,杜牧詩最後一句的「玉人何處教吹簫」里的「教」字,此處應當是讀四聲,指導之意。若讀成二聲,理解為傳授之意,則會出現格律詩「三平尾」之忌,這對於杜牧這樣的大詩人來說,是不大會犯的詩病。

總角對垂髫

總角:幼童頭髮分兩邊向上紮成形狀如羊角的髮辮。

《詩經·齊風·甫田》云:「婉兮孌兮;總角丱兮。」

垂髫:幼童髮辮下垂。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云:「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露桃勻嫩臉,風柳舞纖腰

上聯形容粉飾的臉蛋像桃花一樣嬌嫩。露桃:桃樹、桃花。

[宋]歐陽修《醉蓬萊》詞云:「見羞容斂翠,嫩臉勻紅。」

下聯描寫起舞的細腰像搖柳一樣柔軟。

[宋]柳永《浪淘沙令》詞云:「促拍盡隨紅袖舉,風柳腰身。」

賈誼賦成傷鵩鳥,周公詩就托鴟鴞

上聯說的是賈誼謫居長沙時,有隻鵩(fú)鳥飛進他的住所。鵩鳥長得很像貓頭鷹,時人認為是不祥的鳥。賈誼正心懷鬱悶加之水土不服,此時看到不祥之鳥,認為自己命不久矣,於是寫了一篇賦來自我安慰。此賦借與鵩鳥問答以抒發了他憂憤不平的情緒,並以老莊的齊生死、等禍福的思想以自我解脫。近代文學家聞一多稱譽此賦為"哲學之詩"。

下聯寫的是周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周公攝政(臨時代理執政),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散布謠言,說周公想篡權,並與商朝的遺民聯合密謀造反。周公說:我如不暫時掌握政權,天下就會大亂,我無法向死去的先王先公交代,我寧可滅掉管、蔡,也不能讓周朝的天下毀掉。於是發動東征,消滅了叛亂的管蔡集團,並作詩向周成王表白自己的忠心,據說《詩經》中的《幽風·鴟鴞》詩,即是周公為此而作。就,成功,此處指詩寫好了。鴟鴞(音chīxiāo),亦作鴟梟,貓頭鷹一類的鳥。

幽寺尋僧,逸興豈知俄爾盡

到幽靜的禪寺去尋訪高僧,誰知尋訪不遇,滿懷清逸脫俗的興緻轉眼就消散了。

[宋]翁卷《尋僧》詩云:「秋凈日暉暉,間行風滿衣。尋僧雖不遇,折得菊花歸。」

長亭送客,離魂不覺黯然消

長亭相送,離懷別緒令人黯然神傷。此句亦包含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之意。

長亭短亭,在古代是指設在路旁的亭舍,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用來當作是餞行的地方,後引申為旅程遙遠。

說到長亭送別,就有必要說說李叔同(弘一法師)在1941年創作的《送別》,雖然車萬育先生寫《聲律啟蒙》時,還沒有這篇作品。但這首《送別》卻完美演繹了「長亭送客,離魂不覺黯然消」之意,並在中國流傳成為了驪歌中的不二經典: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廣而告之】

一水詩塾精講《聲律啟蒙》,每周一、四更新,原創首發。如果覺得對您的胃口,記得點擊標題下的「一水詩塾」或搜索同名微信公眾號訂閱喲,免費的優質國學家教等您領回家!

【課後作業】

學以致用,對個對子:

離歌一闋長亭暮

(難度係數3星)

下聯請——


推薦閱讀:

談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要強迫別人接受你的看法」這句話
關於「李自成之死」的爭論綜述
消除不良心態(四)
新生大學李笑來:為什麼我放棄了爭論

TAG:啟蒙 | 爭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