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家寶寶學東西那麼慢?原因很殘酷!
媽咪讀呀原創
有媽媽問說:「孩子兩歲半了,居然分不清楚顏色。無論教了孩子多少次,這是綠色、這是紅色,孩子遲遲學不會。他是不是眼睛天生有問題?」這位媽媽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我問,你是怎麼教寶寶認識顏色的?她說,早教專家不是常說,要在生活中啟蒙孩子認識世界。於是帶孩子遛彎的時候,她經常指著紅色的某車告訴孩子,這是紅色。有一天她穿了一條漂亮的紅色連衣裙,也會教給孩子,「媽媽穿了一條紅裙子。」
哦,問題找到了。我告訴她,你這樣教,難怪孩子學不會呢。因為,當媽媽指著紅色車子時,寶寶的眼裡既看到一輛車,還看到車的顏色,再往細節看,甚至還看到車的標誌。這會讓孩子感覺到困惑,到底哪個是紅色?此時,孩子的大腦是迷茫的。他會認為:車是紅色,紅色是個車。
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蒙特梭利認為:兒童的智力並不是天生註定的,而是必須通過環境中多方面、多要素的綜合影響,才會得到發展。而早期的經驗,建構了孩子的大腦。
何為經驗,經驗也是體驗,就是通過「聽覺、視覺、觸覺、味覺」等多通道的刺激,從而提高嬰幼兒的認知能力,全方位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以此加強寶寶對世間萬物的認知程度。
回到這個媽媽教孩子的問題上,當我們想教孩子認識紅色,可以用紅色的色板給他們解釋顏色。或者有為嬰幼兒製作的顏色認知書籍,當他們看到色板或者學習顏色的書籍時,沒有其他形狀、顏色對孩子視覺的干擾,這種單獨的感覺會讓他較快地建立「紅色」這個概念。
這個時候,你才可以指著紅色問他:「這是什麼顏色?紅色!」此時,孩子的大腦可能就會產生聯想,他想,原來媽媽穿的衣服是紅色,樓下停的車是紅色……」
因此,孩子學習食物是從感性認識到普遍認識。有心理學專家總結得好,這個過程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普遍的過程。
再比如,我們想教孩子認識一個英語單詞:bottle。學得最快的方法是,給他一個bottle(瓶子),讓他拿手摸、用眼睛看。你告訴他,這是bottle。此時,孩子大腦里就會把bottle和瓶子畫上等號。但如果把瓶子拍成照片,列印下來,寶寶看著圖片,他就不會有這麼全面、具體的認知。
正因為孩子對世界的認識是從感覺開始的,所以當他不斷觸摸、感知後,他會對所感知的東西進行組織、分類、歸納,然後產生一個概念。這個過程和機會要把握好。因此,父母在做啟蒙教育的時候,要從現實出發,從具體出發,從事實出發,從生活出發,「多維度」培養,盡量避免想像,你會發現,孩子學東西又快又好!!
推薦閱讀:
※必不可缺的維生素
※要寶寶的准家長請注意:如何取個吉祥名
※寶寶老放屁還是寶寶不放屁好 放屁的學問可不少
※虎寶寶取名不宜用之字
※寶寶缺鋅會有什麼表現? 寶寶喜吃泥土可能缺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