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天下----吞併中山(1)
公元前307年,即趙武靈王十九年。是年「胡服騎射」的變革開始了,同年,秦國出動龐大的兵力進攻韓國軍事重鎮宜陽。這是考驗趙武靈王的時刻。要不要援助韓國呢?長期以來,趙國與韓國就是親密的盟友,他們曾一起打擊過魏國,一起抵抗過齊國,肩並肩與秦國作戰過,可以稱得上是兄弟般的國家。兄弟有難,要不要幫忙呢?此時的趙武靈王內心深處一定經歷了痛苦的煎熬,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改變自己既定的戰略。必須避開中原戰爭的陷阱,全力開拓北疆,只有如此,才能擠身於一流強國之列。趙國的軍隊沒有向南挺進救援韓國,宜陽之戰最終以韓軍的失守而告終。
在秦、韓激烈交戰的同時,趙武靈王開始發動對中山的進攻。攻略中山的計劃,早在兩年前就開始有紊地展開。趙武靈王在公元前309年時,便在趙國與中山、齊國的邊境附近建起一座高台,這是一座前線觀察哨,密切關注中山與齊國的動向。中山國位於齊、趙、燕國之間,雖然是一個狄人國家,卻頗為識趣地投靠東方最強大的齊國,也正是賴著齊國的撐腰,這個蠻族國家才有恃無恐地對小欺大,屢犯趙國及燕國。然而以小犯大,中山國就不怕遭到報應嗎? 中山成了檢驗「胡服騎射」效果的試驗場。趙國的胡服騎兵一建立,就開始在實戰中成長壯大。公元前307年的戰爭,新騎兵牛刀小試,他們越過邊境線,並沒有長驅直入,只是騷擾中山的南部邊境地區。顯然,這支騎兵在戰術及戰鬥力上,還是有待提高的。雖然這一年的戰果算不上輝煌,但趙武靈王已經給中山人傳遞了一個信號:漫長的戰爭開始了! 此時的國際形勢也有利於趙國。在宜陽戰役結束後不久,秦武王因扛鼎意外身亡,秦國陷入三年的「季君之亂」(公元前307年—305年)。秦國的內亂使得趙國不必顧慮秦軍的侵犯,趙武靈王可以全力以赴對付中山及北胡。趙武靈王不僅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同時也是卓越的軍事統帥,為了強國拓邊的偉大理想,他卧薪嘗膽,兢兢業業。他的足跡幾乎遍及趙國所有土地,他不辭辛苦,巡閱各地,北至代地的無窮之門,西行至黃河,登黃華山以覽山川地勢。他不遠千里地跋涉,當然不是為了旅遊,而是親自偵察中山、林胡、樓煩的守備情況,為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收集情報。
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又一次發動中山的打擊。這次進攻比上一次更加猛烈,深入到中山國的腹地,打到寧葭(河北石家莊西北)。長驅直入的奔襲,顯示出新騎兵在機動作戰上的優勢。 這裡我們要說一下,中山國雖然是狄人國家,可是狄人並不以騎術見長,而是以步兵著稱。狄人與華夏族交鋒數百年,曾是華夏族最嚴重的外患,但在不斷的衝突過程中,中山也不斷受到華夏文明的影響,他們並不是過游牧的生活,而是與中原國家一樣,有很多城堡,同時保留了他們的步兵傳統。狄人的步兵是很厲害的,據《呂氏春秋》的紀載,中山國多力士,「衣鐵甲、操鐵杖以戰,而所擊無不碎,所沖無不陷,以車投車,以人投人也」。從這個史料可以看出,中山軍隊絕不可小視。有這個記錄,我們才能弄清楚為何在春秋末期時,晉國將領魏舒征討狄人時,要「毀車為行」,就是撤消車兵,以步兵迎戰狄人。因為狄人太兇悍了,打仗過程中,可以把對方的車子抬起來,當作炮彈去砸毀另一輛車。對付這麼一群力大無比的野蠻人,可遠攻又可近戰的騎兵大約就是其剋星了。 要訓練更多的騎兵,就必須要有更多的馬匹。要獲得更多的馬匹,就必須積極攻略周邊的游牧部落。在趙國的西北,分布有兩人胡人部落,一個是林胡,一個是樓煩。這兩個部落地域頗廣,但實力並不算太強大。趙武靈王親自率軍越過黃河,進攻林胡(分布於今陝西東北部和內蒙古地區)。在此之前,華夏族的勢力並沒有拓展到此,趙國的精兵把這個游牧部落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當趙軍突進到榆中(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林胡人提出了停戰的條件:用馬匹換取和平。 騎射本來是胡人的看家本領,可是趙武靈王卻能「師夷長技以制夷」,以騎射戰騎射,並且從敵人那裡奪來更多的戰馬,進一步充實自己的實力,削弱對手的力量,這是高明的戰略。可是在徹底打敗林胡、樓煩之前,北方的戰事是不會停止的。趙武靈王開疆拓土的意志是不可阻擋的,他要超越先王,建樹前所未有的豐碑。吞併中山(3)
外交與軍事是一體的兩面。在發動北方戰事的同時,趙武靈王向各國派出使節,他的原則是不偏不倚,與各國同時交好,保持中立。他派樓緩出使秦國,仇液出使韓國、王賁出使楚國、富丁出使魏國,趙爵出使齊國。這五個國家是中原混戰的主力,趙武靈王表面上是與各國通好,實質上也是派出軍事觀察員,以密切注意五國的動向。
至於北方的燕國則不必太費心力,因為趙國與燕國關係不一般。當年燕國曾被齊宣王所滅,趙武靈王曾施以援手,並護送當時在趙國當人質的公子職回家登基,他便是燕國的君主燕昭王。由於有這個原因,燕國與趙國的關係是不錯的。燕國也曾遭到中山軍隊的入侵,現在趙武靈王要對付中山國,燕國人當然也是舉雙手贊成的。
在與各國搞好外交關係的同時,趙武靈王對中山國又一次發動進攻。
公元前305年,趙國軍隊殺入中山,趙武靈王仍然親自擔任總指揮。以一國之君親臨戰場作戰,這種情況在戰國時代已經不多見了。在春秋時期,國君上戰場是很平常的事,可是到了戰國,戰事更加頻繁,規模也更大,國君上戰場的風險也越大,因此親臨一線的君主並不多見。可是趙武靈王幾乎每戰都親自上陣,為全軍將士做出表率,這樣最能激發軍隊的勇敢、尚武精神。
征伐中山的趙國兵團編製如下:右軍司令趙袑,左軍司令許鈞,中軍司令是公子趙章,總司令由趙武靈王親任。突擊的重任交給兩支機動性強很部隊:一支是由牛翦指揮的車騎部隊,另一支是由趙希指揮的胡、代兩地騎兵。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儘管趙武靈王大力發展騎兵,可是由於馬匹數量有限,趙國又擁有數十萬的軍隊,故而步兵的比重仍然占多數,車兵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重要的兵種。在這次討伐中山的戰爭中,一個新的特點是胡人騎兵參戰,這些胡人應該就是攻略林胡部落時所收降的。
在這次戰爭中,騎兵的重要性得到了證明。牛翦與趙希的兩支騎兵,分兩路出擊,穿越山隘,在曲陽會師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續攻取丹丘(河北曲陽西北)、華陽(河北唐縣西北)、鴟之塞(又稱為鴻之塞,河北淶源南)。在騎兵打開局面後,趙武靈王率中軍、左軍、右軍攻取鄗城(河北高邑東南)、石邑(河北石家莊西南)、封龍(河北石家莊西南)、東垣(河北石家莊東北)等地。
趙國兵國高歌猛進,中山舉國震驚。在這種情況下,中山政府只能委曲求全,以割四城為條件,向趙武靈王求和。趙武靈王考慮到中山的軍事力量雖然遭到重創,可是實力仍不可低估,趙國在短時間內還是難以吞併其國,便見好就收,答應中山人的條件,把中山四城收入自己的地盤,並撤回軍隊。
仔細研究這一時期的史料,就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趙武靈王進攻中山的時機,都選擇在秦國無暇干涉的時候。秦國若無事,則趙國也按兵不動。趙武靈王顯然一直沒有忘記,秦國是最可怕的對手,他可不想在攻略中山時,秦國兵團出其不意地殺入自家後院。在吞併中山一事上,趙武靈王不急不躁,保持著「穩紮穩打」的風格。
公元前304年,這一年秦國與楚國結盟,趙武靈王便暫停攻打中山,靜觀其變。第二年(公元前303年),秦國出兵攻打魏國及韓國,只要秦國陷入與其他國家的戰爭泥潭,趙武靈王就會敏銳地抓住機會,又一次殺入中山,撈足了好處後才返回。
在攻打中山國的同時,趙武靈王也沒忘掉對林胡、樓煩兩個胡人部落進行打擊。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二十四年),趙國從林胡人手中奪取黃河北岸的九原(內蒙古包頭西北),這樣,河套平原基本上落入趙國之手。可是問題來了,新得到的土地,地廣人稀,如果不把人口大量遷移到此,就無法守衛來不之易的成果。因此趙武靈王下達了一道移民令,把一部分官吏連同他們的奴僕一同遷移到九原,並開始築長城以為邊界。
由於胡服騎射的改革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成效,原先一些固執的反對派在事實面前,也開始能接受趙武靈王的主張,於是改革進一步深化。這一年(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發布一道命令,上至將軍、大夫以及王子,下至邊遠地區的代地吏民,都必須要穿著胡服,學習騎射。軍國主義的政策再一次得到加強,隨著趙國不斷蠶食游牧胡人的地盤,獲得更多的牧場,擁有更多的馬匹,趙國的騎兵優勢也隨之得到加強。在中原諸侯們熱衷於相互攻伐時,趙國已悄悄地從一個軍力平庸的國家,一舉成為軍事強國。
吞併中山(3)
事實證明趙武靈王的外交策略是有效的。
公元前301年,秦、齊、魏、韓四國圍獵楚國,南方戰事不休,這給了趙武靈王在北方大展拳腳的機會。他毫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擴張的時機,於是趙國的鐵騎又一次踐踏中山的土地。這一回,中山國被打得大敗,國都被趙軍攻破。有一些史書把是年當作趙亡中山之年,比如《戰國策》的《魏策》中說:「中山恃齊、魏而輕趙,齊、魏伐楚,而趙亡中山。」
不過對照其他史料,趙國並沒有完全吞併中山,但由於中山王戰敗逃亡到齊國,可知中山的軍事力量已經幾乎被趙師所摧毀。根據《戰國策》的《秦策》所說:「趙破中山,其君亡,竟死齊。」中山王逃往齊國後不久,便病死在齊國。此後中山國人另立君主,繼續抵抗趙師的侵犯,但這隻可視為殘餘勢力。
擊破中山後,趙武靈王繼續掃蕩北邊林胡、樓煩部落,拓地千里。到公元前300年時,趙國已佔領了林胡、樓煩的大部分土地,其國土幾乎擴張了一倍。此時的趙國,北面至燕、代,西至雲中(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南)、九原。趙武靈王設立雲中郡、雁門郡、代郡三個行政區,並且在北面修築了一條漫長的長城。這條長城又稱為趙國的北長城,從代郡向西延伸,沿著陰山山脈,抵達高闕要塞(內蒙古杭錦後旗北)。這條長城攻防兼備,既可以阻擋北方崛起的匈奴,又可作為向北挺進的跳板。
這裡必須說明一點,趙武靈王所設立的雲中、雁門、代等郡,在之後很長歷史時期內,都是華夏族(漢族)與游牧民族的分界線。因此也可以說,趙武靈王是華夏族擴張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著名學者梁啟超甚至稱他是「黃帝以後第一偉人」,這是因為他所建立的功業,不獨是趙國的功業,亦是華夏民族的偉業。
正當趙武靈王的事業如日中天時,他卻做出一個令世人震驚的決定:卸去王位。公元前299年,他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趙何,自己當起太上皇,稱為「主父」,即趙主之父。趙何成為新的君主,史稱趙惠文王,他並非趙武靈王的長子,何以能繼承王位呢?這其中有許多曲折故事,留到下一章詳述。這裡要說的是,趙武靈王為什麼要急流勇退呢?
我在上文中就提到,趙武靈王是一位很另類的君王,他與其他君主最大的不同,便是親自擔任軍隊統帥,在前線指揮作戰。可是一位君王的職責絕不僅僅是打仗,還有內政與外交,這些都必須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作為一個精力旺盛、才幹非凡的君主,趙武靈王強國之心十分迫切,他想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實現更偉大的事業。那麼他想做什麼呢?
《史記》中是這樣寫的:「主父欲令子主治國,而身胡服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從雲中、九原直南襲秦。」趙武靈王的雄心壯志,除了在西北繼續打擊胡人、開疆拓地之外,還要南下打敗強大的秦國。他的理想,絕不僅僅是把趙國建設成為一個軍事強國,還應當要擊敗最強勁的對手,傲視天下。或許我們可以揣測他的內心世界,他的眼光並不局限於一隅之地,而是盯住了整個天下,難道他竟然懷揣著一統天下的野心么?這並非不可能!有信心打敗秦國的人,就有信心一統天下。
秦國兵力之盛,舉世公認,那麼趙武靈王要如何來打敗它呢?「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他要親自深入虎穴,一探秦國的底細。
他喬裝打扮成使節的模樣,親自跑到秦國,一路上留心觀察各地的情況,記在心裡。以一國之君的身份,深入敵國打探情報,這種勇氣已經足以令人欽佩萬分了。可是趙武靈王的勇氣還不止於此,他還要進秦都咸陽,面見秦昭王,近距離觀察這位決定天下諸侯生死命運的雄君。
兩位君主以這種滑稽的方式見面,秦昭王高高在上,而趙武靈王則以使臣的身份應對。當秦昭王的眼光掃視這名趙國使者時,他心裡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怎麼說呢?他發覺到這位趙國使臣身上有不同凡響之處,相貌奇偉,眉宇之間透露出一股王者之氣,這不應當是一名普通使臣所能擁有的氣質。我們不能不說,秦昭王的確很有眼光,有識人的功夫。可是在朝廷之上,他不能去置疑一名使臣的身份,因為對方有使節的身份證明,倘若無端猜疑,不合外交禮儀。
可是秦昭王並沒有把猜疑輕描淡寫地抹去,當這位特殊的「趙國使臣」完成外交任務後離去時,他立即派人前去追趕,希望能弄清楚使臣的真實身份。秦國出動了一隊騎兵前往追趕,可是你想想趙武靈王是個什麼人呢?他是「胡服騎射」政策的制訂者,騎術之精自不在話下,況且他遠道而來,一定是備了一匹上等的駿馬,一般的騎兵怎麼可能追得上呢?這些騎兵一直追到秦趙邊界,可是已經來不及了,趙武靈王早已出關了。後來他們從邊關趙國人那裡了解到,原來這外「使臣」竟然是趙武靈王本人!雖然此時趙武靈王已經遜位,以太上皇或「主父」自居,可是誰都知道,他就是趙國的真正統治者。趙武靈王孤身入秦並面見秦昭王,這件事很快在秦國傳開了,一向以英勇而沾沾自喜的秦人聽到此事後,也不禁為趙武靈王的膽略勇氣所震驚。
吞併中山(4)
趙武靈王孤身入秦的壯舉,對他產生了怎麼樣的影響,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述。可是我認為趙武靈王在實地考察秦國後,一定對秦國的強大有了更深的體會,理由是不久後他就推出「結秦連宋」的外交策略,主動向秦國示好。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結秦連宋」外交戰略提出的背景。
在趙國的所有對手中,有兩個國家實力最為強大,一個是秦國,另一個是齊國。公元前299年,秦昭王誘執楚懷王,在齊國當人質的楚國太子回國繼承王位,齊國與楚國的關係更加密切,這對趙國十分不利。此時趙國吞併中山的大業尚未完成,而中山殘餘抵抗勢力的背後支持者即是齊國。趙武靈王不可能在東、西兩個方向同時與齊、秦抗衡,必須先拉攏其中一國,牽制另一國。此時的秦國儘管十分強大,可是在國際上相當孤立,因而趙國主動示好,勢必能撈到好處。除了秦國之外,宋國與齊國之間也很深的矛盾,據《史記》所載,宋國曾「東敗齊,取五城」,這個第二梯隊的諸侯國兵力也不容小覷。這樣,秦、趙、宋三個國家結為同盟。
秦國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趙國與之結盟,不啻為與虎為伴,那麼趙武靈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要知道外交的目的只有一個,即國家利益。趙武靈王敢於跟秦國交朋友,是因為他根本就不畏懼秦國,他還夢想著有一天能率領鐵騎殺入秦國,直搗咸陽呢。因此秦、趙結盟是暫時的,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齊國。
趙武靈王又一次賭贏了。
為了回報趙國的結盟,秦昭王任命趙人樓緩為秦國宰相,此時秦國的外交策略無疑對趙國有利的。秦趙結盟,使趙武靈王不必擔心西線遭到秦國的進攻。而齊國呢?齊國對外的重心放在與秦國的爭雄上,才懶得去理會中山的死活呢。此時齊國的宰相是著名的公子孟嘗君,他在出使秦國時,差點遭到秦昭王的綁架,回國後便積極策劃發動攻秦之役。公元前298年,孟嘗君率齊、魏、韓三國聯軍發動對秦國的攻勢,兵臨函谷關,迫使秦昭王以割地為條件請和。
在秦、齊交戰之際,趙武靈王則積極籌備對中山殘餘力量發動最後一戰。他在公元前297年前往代郡,訓練騎兵,並且利用閑暇時間巡視了新開拓的土地。當他巡視到西河時,正好遇到了樓煩王。此時樓煩的土地幾乎都被趙國所奪,樓煩王也只得投靠趙國。趙武靈王乘機將樓煩的騎兵招羅到麾下,這樣一來,攻打中山更有把握了。
由於孟嘗君報復秦國之心急切,根本無暇去保護中山。公元前296年,趙武靈王率領精兵猛將對中山發動最後一戰。儘管中山軍隊在新君主的領導下拚死抵抗,但也只不過是以卵擊石。曾經以步兵聞名天下的中山國,已經無力挽回自己的命運。雙方的決戰毫無懸念可言,中山軍隊全軍覆沒,其國王成為趙國軍隊的俘虜。趙武靈王沒有殺害中山王,而是把他放逐到了膚施(陝西米脂西北)。
至此,中山國的歷史被終結了。
趙滅中山,是戰國一大事件。進入戰國中期後,經過不斷的兼并戰爭,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最終形成九國割據之局。在這九國中,除戰國七雄之外,還有中山國與宋國。趙武靈王滅中山,開啟了戰國後期更大規模兼并戰爭的先河。在此之前,秦略巴蜀,楚滅越國,都屬於弱肉強食,而趙國吞併中山,則是強並強的戰爭。
中山戰事結束後,趙國的外交政策也悄然發生變化。在此之前,由於中山國有齊國撐腰,因而趙武靈王的外交上是「結秦制齊」,以免在伐中山之戰中,遭到齊國人的掣肘。可是這位雄君心裡十分明白,趙國的真正對手是秦國而非齊國,因為秦國擴張的野心要遠遠強過齊國。是時候改變外交策略了。可是齊國會同意和解嗎?要知道齊國一直是中山國的靠山,可是趙國卻把中山滅了,這無疑讓齊國顏面盡失。
可是趙武靈王對人性顯然有深刻的洞悉,面子問題始終不如利益來得重要。趙武靈王不惜出讓一部分中山土地,送給兩個大國:齊國與燕國。前面說過,中山的地理位置是處於趙、齊、燕之間,趙國擊破中山後,並不獨吞,而是出讓部分利益給了兩個鄰國。這是十分高明的作法,不然的話,以齊國在東方的影響力,糾集幾個國家高舉道義的旗幟討伐趙國,那趙國就偷雞不成而蝕把米了。不僅如此,趙國還出兵協助孟嘗君發動第二次伐秦之役,以實際行動來跟秦國劃清界線。
擊林胡、破樓煩,滅中山,趙武靈王的事業可謂偉大矣。然而對他來說,這只不過是前奏曲,而非主旋律,北略匈奴,南略秦國,這才是他的理想。可是誰也沒有料到,貌似平靜的趙國政壇,實際上已是暗流涌動。一次突發的政變,竟然使得這位英明一世的君王陰溝裡翻船,橫禍飛來,命奔黃泉,遂使英雄夢想隨流水付諸東流矣。
推薦閱讀:
※孫中山到底有幾個老婆?(組圖)
※三嘆評註:《康梁師徒對孫中山逝世的反應》
※孫中山後代各自不同的命運
※看看孫中山到底有多高(圖)
※黃金鋪路的中山五路
TAG: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