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華夏文明的黎明期——龍山文化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屬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今屬章丘)而得名。經放射性碳素斷代並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龍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為漢族先民創造的遠古文明。

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把這些以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

最早的山東人——沂源人從泰沂山脈遷徙到平原,擇水而居,巨野河和武原河流域也許是原始先民理想的居住之地。從山上到山下,是人類邁出的頗具關鍵性的一步,有了這一步,才會有以後的篳路藍縷、「式辟四方」,才有了今天我們稱之為華夏文明的黎明期——龍山文化。

龍山文化遺址

『 龍山文化的玉器 

龍山文化時期的制玉水平有了很大的改進,從出土的龍山文化玉器來看,其種類豐富,且大多琢磨精緻、造型優美、晶瑩圓潤,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龍山文化玉器所用玉材多屬透閃石類,有白玉、青玉、青綠色玉、黃玉、墨玉、玉髓、綠松石。龍山文化的玉器,應是就地取材。產玉地點有山東海陽(墨玉);河南洛陽白馬山、孟津;陝西神木合延安等。

龍山文化玉器器物造型以幾何形和人物動物形為主。璇璣為環狀,外緣多出三齒形,開商周時期璇璣之先河。人首形飾,分正平視與側平視兩種。前者為戴冠(平頂冠或羽冠)、大眼、大鼻、耳飾環、闊口,或口出獠牙、露齒;後者形象簡約。玉圭均為平首式,其上多有人面紋、獸面紋或鳥紋。玉戈造型特點是長援方內而無中脊,形制較原始。牙璋分平首式與歧首式,造型似戈而內部兩側出欄如牙齒狀。

龍山文化玉器的紋飾分為兩種類型,一是與器物合一型;一是器物裝飾型。有直線紋、網格紋、虎首紋、獸面紋、人面紋、鳥紋。龍山文化玉器以片雕為主,鏤雕為輔。紋飾的線紋,有陽線雕和陰線刻兩種,且陽線雕的應用占多數。鑲嵌工藝的實例,見於山東五蓮丹土遺址所出玉鉞,其中上部的孔內嵌有綠松石。玉與綠松石的組合工藝,此為僅見。這種工藝方法開夏代和商代玉器鑲嵌工藝之先例。

《玉多齒三牙壁》龍山文化

徑8厘米

1987年山東省藤縣裡庄出土

山東省藤縣博物館藏

器呈青灰色,局部有褐色浸斑。體扁平,外緣由三個形狀相同,向同一個方面旋轉的牙及附加三組鋸齒紋組成。舊說此器為觀測天文的璇璣,經已故夏鼐先生考訂,不論是簡單的三牙壁或多齒三牙壁,它們的用途,都是裝飾品,可能同時帶有禮儀上或宗教上的意義。

《玉四孔刀》龍山文化

長48、寬13厘米

1969年山東省日照市兩城鎮出土

山東省博物館藏

玉質呈青綠色,質地不純,周身有褐浸。刀作長方形,雙面刃,通體磨製光滑,單面穿四孔,近刀背處三孔,孔徑為1.8厘米,尾端中部一孔,孔徑為1.1厘米。

《玉琮》龍山文化

高4.1、外徑7.1、內徑6.4厘米

1967年陝西省延安市碾庄鄉蘆山茆村採集

陝西省延安地區文物保管委員會藏

玉琮為翠綠色,間有墨綠色紋斑。四角琢成高3.1厘米的三角狀,中間有直線刻化紋,上下分飾獸面紋,並有良渚文化玉琮的某些特徵,格外值得重視。

《玉琮形器》龍山文化

通徑10.3、孔徑6.2、厚1.2厘米

1967年陝西省延安市碾庄鄉蘆山茆村採集

陝西省延安地區文物保管委員會藏

玉琮形器原報告稱為玉璇璣。淺綠色,間有米黃色條紋,外緣有茶褐色紋斑,全器對稱地琢有四處缺口,在缺口間的器壁上刻有較規則的長方形簡化圖案。

《玉鉞》龍山文化

長10.1、寬4.4、下端寬5厘米

1967年陝西省延安市碾庄鄉蘆山茆村採集

陝西省延安地區文物保管委員會藏

玉鉞原報告玉斧,墨綠色,略呈長方形,下端刃部兩面磨製,上端有一大孔,孔徑1.1厘米,右下側有一小孔,孔徑0.5厘米。

《玉玦》龍山文化

直徑1.2厘米

1976年河南省孟津縣小潘溝出土

河南省洛陽市博物館藏

玉料呈淺黃色,玉質純潔無暇。體扁圓,如環而有一缺口,邊緣磨製光滑,通體光素無紋。

《綠松石飾》龍山文化

長1.1、寬1.2厘米

1976年河南省孟津縣小潘溝出土

河南省洛陽市博物館藏

此器由綠松石製成,呈梯形,上端邊緣原有一孔,鑽豁,另在上端中部重新鑽孔,製作較精,為佩戴的裝飾品。

《玉琮》龍山文化

高4.4、外徑7、厚0.3厘米

1967年陝西省延安市碾庄鄉蘆山茆村採集

陝西省延安地區文物保管委員會藏

玉琮近乳白色。表面刻凸出的直條紋,上層三道,下層兩道。角部上下均飾象徵獸面的圓形紋飾。此琮以裂成大致相同的四塊,每塊裂線處左右各鑽兩個小圓孔,可以繫結。

《玉壁》龍山文化

通徑16.9、孔徑6.7、厚0.45厘米

1967年陝西省延安市碾庄鄉蘆山茆村採集

陝西省延安地區文物保管委員會藏

玉壁為淺綠色,間有黃白色條紋和斑點,一處有兩道墨綠色條紋製作較為規整。

《玉三牙壁》龍山文化

徑4.3、最厚0.4厘米

天津市文化局文物處藏

器為白色玉製成,局部有紅色浸斑,近圓形,周邊有三個順向旋轉的寬齒,中間有一橢圓形孔,孔處較薄,孔緣有繩磨豁口痕迹,說明此玉原屬配飾品。此器雖無明確出土地點,但器形與山東膠縣三里河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三牙壁相近,應屬同一代。

《玉三孔刀》龍山文化

長36.4、寬8厘米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此刀處除尖部呈青灰色外,通體漆黑光潔,刀體狹長,兩面刃,較鋒利。上部有三孔,系單面鑽成,似為與它物扎結之用。此刀玉質純凈,工藝古樸,從型制、作工及玉質看,與陝西神木縣石茆龍山文化遺址所出墨玉刀相似。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糾錯、投稿、入會

聯繫編輯 微信號:mjj-610


電 話:010-87664115(入會諮詢)

            010-87664205(秘書處)

郵 箱:2014yuwenhua@sina.com

官方網站:www.cjade.cn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19號聯合國際大廈乙段B610-611號


中國玉文化研究會

中國玉文化研究會是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民政部登記註冊、文化部為主管單位,由全國著名的文博考古單位、相關教育培訓機構、玉文化研究者、玉文化研究組織、玉雕藝術機構、玉器收藏愛好者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的國家一類社會團體。

本團體的宗旨是團結國內外玉文化愛好者、研究者、收藏家、鑒賞家、雕刻家和相關大專院校、玉文化研究機構、玉雕藝術機構,開展玉文化研究的相關工作,為提高玉文化研究水平,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本團體的業務範圍是:進行玉文化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組織、舉辦展覽、展示活動;開展玉文化創作及評比表彰,促進玉文化事業的發展;普及、推廣玉文化知識,開展玉文化服務和教育培訓;提供信息服務、技術支持、人才引進、交流合作、法律諮詢等服務;做好玉文化宣傳、出版、檔案和專業網站的建設;承接政府部門委託的相關工作。

推薦閱讀:

男童進入女浴室是否合理?
西方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的生育率對比,是否說明現代文明走錯了路?
古羅馬的一個人在橋上被襲擊,大喊「這是暴力」的是誰?
如果按照文明5的標準,同時把世界割裂成東西方,是否在唐,中國就已經實現文化、外交等等方面的勝利了?

TAG:文化 | 文明 | 華夏 | 鑒賞 | 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