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家為您解讀「發物」
06-01
中醫專家為您解讀「發物」本報特約專家:廉萬營河南省中醫院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便加緊殘害開國有功之臣。元帥徐達患上了「發背」(癰疽生於脊背部位),最忌吃鵝肉,朱元璋卻別有用心地賞賜徐達肥鵝一隻。因為鵝為「發物」,易動火發瘡。徐達明知其惡意,但又不敢違抗君主的命令,只好當場吃下。不久,徐達「發背」擴散而亡。 傳說的真實性我們不做深究,但可以看出「發物」一說在民間廣為流傳,也是許多患者關心的話題。據河南省中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愛民博士介紹,「發物」是老百姓在和疾病做鬥爭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歷史文獻中記載屬於「發物」的有100多種,很多都是人們每天必需的營養品,如果屬於「發物」都不能食用,勢必導致營養缺乏。仔細研究歷史文獻後不難發現,「發物」的發現是偶然的,100多種「發物」的發現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隨著歷史的推進,很多當時被認為是「發物」的東西,在後來的實踐中並沒有誘發疾病或使病情加重,因此這些「發物」漸漸被人們淡忘而成了正常食物。所謂「發物」,是指容易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的食物。客觀地說,「發物」確實存在。但是一種食物對於一種疾病是不是「發物」,需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輕重而定,也就是說,需要根據中醫辨證結果來確定是不是「發物」。 「發物」常分為以下幾種。動火「發物」—— 煙、酒、蔥、蒜、韭菜、狗肉、羊肉、油炸食物、滷製品等能助熱動火,同時火容易耗傷津液,因此有發熱口渴、大便秘結等癥狀的人不宜食用。動風「發物」—— 蝦、蟹、鵝、雞蛋、椿芽等有動風的作用,因此蕁麻疹患者、濕疹患者、中風患者不宜食用。助濕「發物」—— 飴糖、糯米、豬肉、麵食等具有肥甘黏膩之性,因此有濕熱、黃疸、痢疾等疾病者不宜食用。積冷「發物」—— 冬瓜、四季豆、萵筍、柿子等具有寒涼潤利之性,能傷陽生寒,因此脾胃虛弱者要慎用。動血「發物」—— 白酒、胡椒、羊肉等具有辛熱入血、動血傷絡、迫血外溢之性,凡是月經過多、皮下出血、尿血等患者不宜食用。滯氣「發物」—— 大豆、芡實、蓮子、芋頭、紅薯等具有滯澀阻氣、難以運化之性,因此腹脹、積食者不宜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發物」確有發病的作用,但食用「發物」後不一定都發病,關鍵在於食物巧妙搭配。比如生痰性「發物」,如牛肉、羊肉,若能與蘿蔔配合在一起,則有利濕化痰的作用,就可以不發病;動火動血類「發物」,如狗肉、黃鱔,若能與性寒涼的豆腐、茼蒿、白菜配合在一起,就可制約其熱性,有熱性疾病的人也可適當食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專家分析男性不育特色治療
※危險廢物:外行和專家,只差一個它!
※手串:專家教你盤手串 木玩「出漿」六部曲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與輕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4年)
※專家:一把手違紀頻發因其權力過大|反腐|中央第二輪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