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的中心思想--學佛網
作者: 馨緣
佛最初說法,從講「四諦十二因緣」開始,這時主要是講業感緣起,十二因緣,說明眾生怎樣流轉世間,怎樣出離世間。流轉世間,無非是由於業。業就是由於煩惱、無明,無明煩惱生起,造業是由於什麼呢?心。小乘的「業報論」重點就是突出這一點。唯心因果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把心分為生滅門、真如門,由生滅門流轉生死,由真如門回到解脫的境界,證得法身。這就是對於小乘思想的進一步發揚。到了六七百年間,龍樹菩薩、提婆菩薩發揚大乘般若。般若就是講智慧,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三種。文字、觀照、實相都離不開能觀智、所觀境,也離不開心。中國天台宗繼承了這個思想,即「一心三觀」,一個心對諸法作三種觀察,空、假、中,三諦圓融,都是把般若思想進一步發揮,還是離不開心。龍樹菩薩有首偈子:
諸佛出生處,
墮地獄未減,
成佛原未增,
應敬禮此心。
到了無著、世親菩薩時代,就把大乘經典如《華嚴經》、《解深密經》、《楞伽經》、《勝鬘經》等等,進一步發揚,明確的提出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三界唯心」就是指三界的業報,業、報都離不開心,唯心所造。「萬法唯識」指認識一切世間的現象,離不開內心的分別,「識」就是分別的意思。
「能分別」是心的作用,「所分別」也是由心觀察對象的作用。在唯識學上,就是識體生起「見分」和「相分」。「見分」就是能觀察、能認識;「相分」就是所認識。「相分」裡面有「疏相分」、「親相分」:「疏相分」就是根據山河大地;「親相分」就是自己的「識」變現的影像。直接了解這個影像,我們緣的影像不是直接對外。「見分」緣「相分」,而「見分」與「相分」都離不開心。色不離識,相不離見(相分不離見分)。也就是說外境是由識所變,你要認識它,有能認識的「見分」,有所認識的「相分」,而「相」不離「見」,「見」不離「心」。「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就是說明這個道理,這個道理貫穿於整個唯識的理論。佛教不管是小乘還是大乘,中心思想講「唯心因果」,從小乘的「業報緣起」到大乘的「性空緣起」、「真如緣起」、「賴耶緣起」,這一切緣起都離不開心。
一般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說明「身口意」三業以「意」業為主,意業發動身語二業,所以修行人就要自凈其意。
「意識」是心,《法句經》上講:
若遠行獨行,
無身寐於窟,
調此難調心,
我說真梵志。
形容這個「意識」,它的緣慮很遠,它是單獨生起來的,所以說是「遠行與獨行」。
「無身」是看不到,似藏在洞里,很深。這個心是很難調的,能夠把這個心給調伏下去,就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說真梵志」,突出修行是以修心為主。
在大乘空宗,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講難行道、易行道,難行道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習,易行道講念佛號可以生西方,都是由心。另外講「空」,破我執法執,也是離不開心,在唯識經典中就更為突出。
《華嚴經》講:「外境如虛幻,唯識與心作,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心地觀經》、《大乘起信論》講:「心生法生,心滅法滅,心染國土染,心凈國土凈」。《楞伽經》講:「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佛語」就是佛說的語言,以心為宗,「無門」就是不要執著,去掉執著,就是走入這個門的路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不管小乘,還是大乘的空宗和瑜伽有宗,都貫通於這一個主題思想。這個主題思想到了唯識法相,更加有系統,並把它發揚廣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