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生八苦(20~31)

人生八苦(20)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於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5清晨

不從世俗里跳出來,就跳不出生死輪迴

提要: 

 不從世俗里跳出來,就跳不出生死輪迴

 舊的死亡,新的產生,才能有成就

 苦的主要原因是自己

 修行人的苦是你從世俗環境裡帶過來的

 修行人保留了世俗的苦也是自作自受

 除了世俗八苦外,修行路上不會產生苦

 即使隔離環境,人仍有習氣,這是前世等流下來的

 環境能促使人改變,能變好也能變壞

 即使在修行環境里,佛也有度不了的眾生

不從世俗里跳出來,就跳不出生死輪迴

一個修行人的人生道路是分兩個階段來完成的,前一個階段是世俗生活,後一個階段是修行生活。如果不從世俗生活里跳出來,那麼你修行也修不起來,你也不可能跳出生死輪迴,只能長期處於分段生死的情況下。

舊的死亡,新的產生,才能有成就

你修行要了生死,要行菩薩道,你必須要有改變,舊的讓它死亡,新的讓它產生,然後才能有成就。所以一個修行人修菩薩行必須要經過變易生死。

苦的主要原因是自己

我們前一個時期講的人生八苦,那是從世俗生活來講的,修行有沒有苦?修行還是有苦。我們自己思維一下,修行的苦到底從哪裡來?聽來聽去都是從環境來,事實上環境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自己。

修行人的苦是你從世俗環境裡帶過來的

在修行路上也有八種苦,而這八種苦不是從修行的時候出生的,而是你從世俗環境、世俗生活轉到修行生活的時候帶過來的,帶過來,你還盲無所知地把世俗的人生八苦繼續保留下去,如果你不改變的話,那麼形式上在修行,實際上換湯不換藥。

修行人保留了世俗的苦也是自作自受

我們很容易聽到修行人叫苦的聲音,其實這是自作自受,流轉生死招來了每一世的苦也是自作自受,今天在修行路上,仍然保留了這八種苦也是自作自受,因為誰也沒有強迫你保留,是你自己要保留。

除了世俗八苦外,修行路上不會產生苦

修行裡邊也有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如果不證果成道,仍然有流轉生死的行苦,而這八種苦與世俗生活中的八苦幾乎是一模一樣,僅僅換了一個環境罷了。

除了這八種苦以外,修行路上還有什麼苦啊,如果修行路上又產生了別的苦了,那還修它幹什麼?豈不越修越苦了。所以在我看來,修行的苦也只有八種,而這八種不是在修行時候產生的,是在世俗生活裡帶過來的。

即使隔離環境,人仍有習氣,這是前世等流下來的

以流轉生死來說,為什麼這個人出生以後一直到長大脾氣都很壞,是不是全是環境的緣故?不見得。從前科學家做過實驗,把兩個雙胞胎孩子在出生以後隔離環境,讓他們不受環境影響,結果這兩個孩子長大後性格不同。這什麼原因呢?很清楚,這是前世等流下來的。

環境能促使人改變,能變好也能變壞

環境因素能促使這個人改變,但是究竟改變多少,這很難說,而且改變成什麼模樣,也很難說,有人在這個環境里,改變得很好,有人在這個環境里變得更加壞。

即使在修行環境里,佛也有度不了的眾生

按理來說,修行的環境應該是一個好的環境,但是有人在修行環境里改變得很好,有人在修行環境里更加糟糕,煩惱業障不斷增長。這還是自己的原因。自己從世俗生活裡帶過來的苦,而在修行環境里,你究竟往好的方面轉變還是往壞的方面轉變?說起來修行環境是一個好的環境,但是你自己不肯轉變,那也不頂事啊。環境只是一個外因,你要使外因起作用還要靠內因。即使佛出世,即使在佛身邊,佛也有度不了的眾生,比如提婆達多,他還不是下無間地獄了?

人生八苦(21)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於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5清晨

沒有慧眼的修行人,早被妖怪吃掉了

提要: 

 修行人由傲慢產生得意,有什麼用啊

 行五邪命發了財的佛弟子,就像阿Q被砍了頭

 不想改變自己,這是愚痴無知造成的

 愚痴的人不知自己錯,不改變就會更愚痴

 沒有慧眼的修行人,早被妖怪吃掉了

 佛弟子不見愚痴的危害,能見本來面目嗎?

 把世俗的苦帶到修行上來,也是感情上的放不下

 愚痴的感情一生起來,臭變香,錯的變對的

修行人由傲慢產生得意,有什麼用啊

所以一個修行人產生了傲慢,這個修行人愚痴到極點了,他完全不明白,自己處於一種什麼境界。就好像魯迅筆下的阿Q,幫強盜去偷東西,給他分一點偷來的衣服,他把衣服賣了錢,就得意得不得了,這種得意有什麼用啊?

行五邪命發了財的佛弟子,就像阿Q被砍了頭

阿Q不明白這個東西是偷來的,也不明白拿了這些東西,就卷到因果里去了,他什麼也不明白,只覺得自己有錢了,身份改變了,沒錢人的身份變了有錢人的身份了,就好比修行人,身份改變了,了不起了,我是佛弟子遠遠超過世俗上的人。也不用鏡子照照自己的臉,你這個佛弟子在幹什麼呀?有的還靠行五種邪命發了大財,就像阿Q那樣,結果還不是砍了頭?有的佛門裡的人甚至傲慢得毫不講理,善知識稍微指出一點他的錯誤,批評一下,他馬上就受不了了。

縣老爺叫阿Q招供後畫個圈,他沒畫圓,還要罵人,好像沒畫圓就沒面子了,他不懂,這個圓圈畫下去,不管你畫得圓畫得不圓全砍頭。佛門裡的「修行人」為爭名利而鬧鬥爭,不管你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將來全受苦報。

不想改變自己,這是愚痴無知造成的

凡是不想改變自己的人全是無知得很,全掉在愚痴里。好比我們幹事,幹得很不聰明,但是本人還不知道,還認為我幹得沒錯啊,因為他看不到,所以就產生了漏洞,等到這個漏洞發生作用了,後果就不好了,他還不知道這是他愚痴造成的。

愚痴的人不知自己錯,不改變就會更愚痴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講錯了話,「我認為我的話沒講錯,你聽了不高興,可能是另有原因吧,這跟我沒關係。」他可不知道自己講的某一句話,你認為可以講,而別人認為你觸犯他了,就不高興了,這樣就造成了分裂。愚痴的人很難改變,不肯改變的人更加愚痴。

沒有慧眼的修行人,早被妖怪吃掉了

很多信佛的人看《西遊記》,對《西遊記》里的唐僧還是崇敬的,因為唐僧西天去取經,這是值得後世的人崇敬的。但唐僧怪罪於徒弟孫悟空,因為孫悟空看出小姑娘是白骨精,他看不出來,在信佛的人看起來,這是唐僧的天真,因為他是和尚,仍是了不起。可要是沒有孫行者,唐僧早就被妖怪吃掉了。只有毛澤東批評唐僧是愚僧。

佛弟子不見愚痴的危害,能見本來面目嗎?

一個佛弟子不明白愚痴的危害,這往往是掉在愚痴的感情里了。一個爸爸做強盜了,兒子對爸爸有感情,也不稱爸爸是強盜,稱爸爸是好漢,這就失真了,失真的人能見到本來面目嗎?

把世俗的苦帶到修行上來,也是感情上的放不下

為什麼世俗生活中的人生八苦,會被你帶到修行上來?也是感情關係,你離不開啊,放不下啊,在世俗生活里日日夜夜相伴在一起,今天要你拋棄它,你就捨不得了,即使知道不對也捨不得。

愚痴的感情一生起來,臭變香,錯的變對的

好比夫妻之間,從年初一到年三十,天天合不來,天天受苦受難,但是真的談到離婚了,卻又捨不得了。這是什麼問題啊?感情問題。感情一起來,臭的變香的,錯的變對的。

人生八苦(22)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於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5清晨

以世俗習氣,過修行生活能適應嗎?

提要: 

 愚痴的人,病不看,葯不吃,菩薩的感情是生不出來的

 人一生下就是苦,知覺麻痹更不好

 在修行的生活里,沒有覺悟的人總叫苦,沒有智慧的人,笑嘻嘻,像傻瓜

 養成享受習氣的人也是苦

 要他改脾氣也叫苦,不改脾氣仍是苦

 不通過苦這一關,花天酒地你會修行嗎

 不適應也是苦,不改變,苦更沒完沒了

 以世俗習氣,過修行生活能適應嗎?

愚痴的人,病不看,葯不吃,菩薩的感情是生不出來的

你一直停留在凡夫眾生的感情里,愚痴的感情里,那你菩薩的感情怎麼生得出來?拿生孩子來說,為什麼老不生孩子,一檢查,不是男人有毛病就是女的有毛病,但是他要把毛病一直保持下去,病不看,葯不吃,天天想孩子,你這個孩子生得出來嗎?

有許多修行人,他的希望,他念頭裡所想的,全是空想主義,如果他覺得想想也痛快,那就變了自我安慰,愚痴顛倒。

人一生下就是苦,知覺麻痹更不好

修行人第一個苦,就是生老病死的生苦,這跟世俗上人的生老病死的生苦幾乎沒有兩樣。人一生下來,就是苦,生的過程中就是苦。有的嬰兒在出母胎時,頭都被壓扁了。一生下來,就不適應,風吹皮膚像刀割那樣痛,眼睛看見亮光就像針刺那樣疼,嬰兒不會說話只能哭,還有的嬰兒生下後不會哭,那不是他沒有苦,是更糟糕的事,他知覺麻痹了,對苦沒有反應了,這時醫生就必須把他倒提起來,打幾下屁股,打得他哭出來,總算有反應了。

在修行的生活里,沒有覺悟的人總叫苦,沒有智慧的人,笑嘻嘻,像傻瓜

在修行的生活里,也有兩種人,一種沒有覺悟的人總是叫苦,還有一種人總是笑嘻嘻,你別以為他有善根,覺悟得快,你再看看,就明白了,他是傻瓜,同樣是沒有覺悟的愚人。

養成享受習氣的人也是苦

人生下來之後還飽受生活的苦,天人下生到人間,如果他天上享受的習氣等流下來,他會對人間的生活樣樣不滿意,稍微苦一點就怨天尤人。

要他改脾氣也叫苦,不改脾氣仍是苦

從畜生道上來做人了,也苦啊,因為從畜生道來到人道,他保留了自己的狗脾氣、牛脾氣。父親要罵他,母親要打他,叫他改脾氣,要改自己脾氣也是苦,因為他不適應啊。

在兒童時期還比較好一點,長大後沒人管了,老脾氣仍然不改,那麼物以類聚,有狗脾氣的,就跟狗脾氣的特別合得來,有牛脾氣的跟牛脾氣合得來。如果前世是小偷,那麼今世碰到小偷,異鄉逢故友,格外親切。可是在人間的生活中沒有你這麼樣隨便啊,人家要看不起你,要罵你,法律要判你罪。你不改壞脾氣仍然要受苦。

不通過苦這一關,花天酒地你會修行嗎

出生的時候,首先要經過出生時候苦的這一關。長大後對人生產生苦悶,做人沒勁了,沒錢的時候想錢,有了錢也不知道做人啥個意思,這還是苦啊。你不通過苦的這一關,你會修行嗎?還不是迷迷糊糊花天酒地。

不適應也是苦,不改變,苦更沒完沒了

有福氣的有有福氣的苦,沒福氣的有沒福氣的苦。有福氣的人從世俗生活進入修行生活也是苦。在世俗生活里有錢,享受慣了,一進入修行環境,總是這樣不滿意,那樣叫「這兒條件太差了,吃得太苦了。」那麼,你在修行生活里能抽煙喝酒嗎?能打牌嗎?當然不能。在改變的過程中也苦啊,如果你不肯轉變,這個苦沒完沒了,更加苦。

以世俗習氣,過修行生活能適應嗎?

好比一個從天上下來的人,即使有福氣,他對人間也不滿意,他有他的享受習氣啊。修行人也是同樣,世俗上的享受習氣帶到修行里來,你修行生活能適應嗎?你不適應就是苦。

還有些人進了修行的門,也許是前世帶來的福氣,師父對他特別寵愛,廟又特別富裕,每天拉開喉嚨唱唱,紅包包像雪片那樣飛來。這樣有福氣的人,稍微有點覺悟了,想學法,真的到學法環境,卻又受不了修行的苦,沒幾天就跑掉了。說起來總是一個理由「我不適應「,卻從來不說我貪享受。

過去所處的優越條件,培養了貪舒服享受自由散漫的習氣,到了一個真正的弘揚正法清凈修行的地方,當然受不了了,這還是指生活上的苦。

人生八苦(23)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於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5清晨

自己做貪官,反把受欺壓的說成刁民

提要: 

 自己做貪官,反把受欺壓的說成刁民

 福氣差的人進佛門,不肯培福更苦惱

 不改變原有習性,有福沒福都是苦

 老修行有逆反心理,形成老氣橫秋

 自我安慰最容易吸引老年人

自己做貪官,反把受欺壓的說成刁民

內心呢?有福氣的人,在享受的環境里,隨時隨刻被人捧上天。佛制定的種種戒律,教授教誡,是叫你好好修行,但是現在有的人修行不修,卻利用自己在佛門裡的身份與地位來滿足自己的傲慢與享受。從前的小說里常有「官逼民反」這句話,意思說做官的太不講道理了,清官是愛民如子,貪官卻高高在上魚肉鄉民。給你做官,是叫你做清官,不是叫你做貪官,結果官逼民反,反把不願受欺壓的老百姓說成刁民,而不說自己是昏君,是貪官。

佛門裡有些出家人,不做清凈的比丘,去做劣比丘,弄得居士們反感,不恭敬供養他,反說居士閑話。

福氣差的人進佛門,不肯培福更苦惱

福氣差的人進了佛門,是個窮修行人,被世俗人看不起。佛弟子中有世俗心的人也看不起他:你這個窮修行到我這兒來幹什麼?乾巴巴的。

即使出家了,長期不肯培福,自己沒福氣,也很苦啊,因為你沒福氣,沒人供養。總是怪居士不肯供養的錯,也不想想你培了多少福。供養與不供養都有因果的,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培福的人當然有福氣,享福的人福享完了還有福氣嗎?沒福氣,要自己抓緊培福,培福的時候總是辛苦的。

不改變原有習性,有福沒福都是苦

有福氣,享受成性,養成高高在上自由散漫習慣的人,到清凈修行的環境里也是苦。天人投生人間,享受降低了,也是苦;畜生道的眾生升到人間來,保留著那種畜生道的脾氣習慣,處處跟人合不來,受人討厭也是苦。所以在修行團體里,不管你是有福氣也好,沒福氣也好,不肯改變自己就形成不適應,不適應就是苦。還不是自己找來的?那你為什麼不改變一下自己呢?你改變了就適應了嘛。

老修行有逆反心理,形成老氣橫秋

修行除了生苦以外,還有老苦。一個老修行,如果有像世俗生活中的老苦,他仍然是苦。

世俗上的老苦往往跟自己的脾氣有關,說:「脾氣老不改,說了也沒用,這種人老來就要苦。」社會上提倡要尊重老人,因為老人很苦,你不尊重老人,老人會更苦。而且老人對苦的忍受力很差,不像在年輕時代的性格是外放的,一到老年,性格是內收的。年輕時代眼睛看前面,所謂創造自己輝煌的前途,俗話叫有奔頭,奔得個起勁;老了,一切都老化了,奔不動了,所以經常容易灰心,失望,彷徨,嘆氣,有的還有逆反心理,形成了老氣橫秋。

自我安慰最容易吸引老年人

老年人,修定唸經,腰酸背疼,聽經聽完全忘記,想想我這一輩子就快完了,還是一句佛號往生極樂世界吧。他不想一想,往生凈土要達到一心不亂,如果達不到,你能往生嗎?不想也好,至少有個精神安慰。有人說:「我肯定往生。」你還沒死怎麼知道?即使是自我安慰,我也不反對,因為總比不信佛的人恐怖顛倒好,所以這種方式最容易吸引人。

人生八苦(24)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於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5清晨

有煩惱業障,哪會有不苦的地方

提要: 

 有煩惱業障,哪會有不苦的地方

 老修行,有的修成慈悲相,有的修成老頑固

 在清凈修行的環境里,不要起貪起瞋

 掩飾諂曲沒有成就的希望

 老師發菩提心,卻被學生的煩惱壓扁頭

 當師的自身要不斷提高,否則老跟少都充滿世俗氣

 年青人沒有勤奮精神、萎靡不振,也成了老苦

有煩惱業障,哪會有不苦的地方

現在老年人有進福利院的,其實進入福利院的老人還是叫苦,福利院又不是你的皇宮。有煩惱業障,哪會有不苦的地方。

一個不肯改變自己的人,即使進入極樂世界蓮花里,還是叫苦。因為你不肯改變自己,好比一個習慣於自由散漫的人進入了一個清凈環境,這樣不適應,那樣不適應,這個苦你也逃不了。因為蓮花是封閉式的,即使有小孔孔你也沒有神通變只蚊子飛出來。脫離了修行的法則,不想改變自己,不想去適應一個真正修行的環境,隨你到哪兒都是苦。

老修行,有的修成慈悲相,有的修成老頑固

老修行中有兩種人,一種人慈悲相,他可能是已經改變了;另一種人是頑固相,他到老沒有改變,人家稱他老修行,火氣特別大,煩惱特別重,貪瞋痴泛濫,而且變了老頑固,什麼老頑固?貪瞋痴的老頑固。

在清凈修行的環境里,不要起貪起瞋

在一個清凈的地方你不改變,你自身也不清凈啊。我只舉一個例子,我曾在一個清凈修行的地方看到,大家唸完經都走了,只留下了兩三個人,一個老修行在供桌面前,看看這個,拿拿這個,結果拿了一個罐頭補品,往胳膊里一夾,供品怎能隨便由你拿呢?他看看旁邊還有人,就說幾句話掩飾過去了:「你看這個東西挺不錯的,這個也不錯,你也拿一個。」他是出家人,我就不說話了,因為我恭敬出家人,如果是在家人,我就要當場批評他幾句。這就是貪。

有一次巡堂,有個老修行,坐在最前面,巡堂的人給他裝飯,裝菜,還沒有巡完,他已經開始吃了,真是自由散漫。剛嘗幾口,馬上火起來,那邊還在巡堂,他叫了起來:「你過來。」巡堂的不知啥事情,走了過來,「這個飯我怎麼吃啊?這個菜我咬得動嗎?」就冒著火把飯菜朝巡堂的桶里一倒,像這樣的老修行,苦不苦啊?

掩飾諂曲沒有成就的希望

誰敢說出修行過程中的真實面貌,他才是真正善知識,因為他講真實語不說虛妄語。修行人不該講虛妄語,你朝釋迦佛臉上貼金,你有功德,你朝醜惡的人臉上貼金,你有功德嗎?一隻飯桶去裝了大便,「今天這個飯桶怎麼這麼臭了?」這是真實話,但是有的人就把糞臭說成飯香。一個修行人掩蓋了自己丑惡的面貌,心腸一諂曲,根本沒有成就的希望。

老師發菩提心,卻被學生的煩惱壓扁頭

老修行還有一種苦,你們同學之間都是年輕人,年輕人還比較天真,稍微有點矛盾就算了,兩個小孩子打架,不到五分鐘又一起玩了,過了童年時期,慪氣二、三天也沒事了,到了老年了可不是這樣。像我這樣,年紀這麼老了,要培養一百多個學生,換了另外一個人,不吐血才怪呢。現在即使一個老師父只有五六個徒弟,也會被這五六個徒弟壓扁頭,最後就形成了一種風氣,「現在年青人管不了」。當年隆蓮法師,她對我想辦四眾弟子佛學院的想法不好理解,跟我說:「現在和尚都管不了和尚,你這個居士想管和尚?」確實現在年青的出家人脾氣大了。所以我除了天天在感受到老苦外,還有一個苦,發了菩提心就要被這些學生的煩惱壓扁頭,還好沒上吊。

當師的自身要不斷提高,否則老跟少都充滿世俗氣

怎麼消除這個苦呢?作為一個師父也好,老師也好,首先自己要轉變,自己要不斷提高,而且還不能讓學生放縱,要管得嚴,你越辛苦越管得嚴,這些學生找你麻煩越少。所以寧願做一個弘法度眾生的老修行,千萬不要做沒有好好地斷煩惱,也沒有好好地弘法培養學生廣度眾生的「老修行」,那結果老跟少全是世俗氣,互相擾亂。這種情況我看可有幾十年幾百年了吧,所以從前有的修行人實在沒辦法了,他們想出一句話來,眼睛不看做瞎子,耳朵不聽做聾子,這話雖有道理,但是太消極了。

年青人沒有勤奮精神、萎靡不振,也成了老苦

你們這些當學生的,年紀輕輕,卻也已經在受老苦了,你們萎靡不振,不能朝氣蓬勃這就是老苦。稍微有一點累就感覺干不動了,好像老太太這樣,自己可憐自己,一點勤奮的精神都沒有,最好一感覺到難受就躺在床上,這就是老苦。還有老習氣,老脾氣,老作風,年紀輕輕就全是老,小字輩變了老字輩了,還沒有老,已經未老先衰,老氣橫秋。這還不是你們年輕人自己找來的。今天講到這裡。

人生八苦(25)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於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6清晨

不要讓世俗習氣滲透到修行中來

提要: 

 不要讓世俗習氣滲透到修行中來

修行能使生老病死等規律轉化

離開釋迦佛的教導,魔的力量就越加發生作用

世俗上的苦消除得太慢了,就會變成修行上的苦

 修行沒志氣,老來搓麻將,是對自己作麻痹

不要讓世俗習氣滲透到修行中來

我們在世俗上都經受了很多苦,在世俗上誰也免不了受苦,今天修行就是要出離這個苦,要出離這個苦,就得出離世俗的習氣。由於我們修行上的懈怠煩惱,對世俗的習氣一直在保留。這個習氣不可能自動消亡,它仍然會在你的修行上,使你產生世俗習氣的痛苦,也就是它滲透到修行中來了。

修行能使生老病死等規律轉化

我們昨天講到修行人的老苦,只要我們有這個五蘊的身體,生老病死的規律是免不了的,但是通過修行,即使規律也可以轉化。比如說修行人就比世俗人長壽。修行人跟世俗人在老年時候的表現就有很明顯的差別。在心理上,如果我們覺悟不斷提高,世俗的心態不斷消除,非但能夠從痛苦轉向解脫,而且還能夠成就。

離開釋迦佛的教導, 魔的力量就越加發生作用

可是今天的佛門跟佛在世時大不一樣了。邪知邪見,貪求五欲,名利鬥爭,這些魔的造業。一方面執著於五欲的享受,一方面極力地打擊破壞釋迦佛正法的弘揚,魔道里的人就是干這麼個事情。然而要完成這樣的事情也不簡單,所以魔破壞的手段非常複雜,各種渠道,形形色色,有時明的,有時暗的,有時是粗的,有時是細的,有時似是而非。你只要受了魔道的影響,就會逐漸對佛法不歡喜,逐漸離開釋迦佛的教導,這樣魔的力量就越加發生作用。因為你已經沒有明智、沒有覺悟了,可是你也有頭腦啊,或者說也很聰明,那這個頭腦、聰明表現在哪裡?就是表現在聽從魔道的指揮上。在修行路上,接受釋迦佛的教導提高覺悟,這就往前進;接受魔的影響,遠離排斥釋迦佛的教導,或者是陽奉陰違,虛偽諂曲,這就倒退了。

世俗上的苦消除得太慢了, 就會變成修行上的苦

有些佛門裡的人在名利上賺得多,花得也多。對於走在貪污道路的人,總是笑嘻嘻,對於真正弘揚正法的人,卻使用極其惡劣的手段來排擠,達到消滅正法的目的。更嚴重的是,這種氣氛的擴散使很多佛弟子失望,但自身又在這個環境里受影響,一方面自身世俗習氣捨不得放下,一方面經常受到環境形成的氣氛的污染毒害。這樣使修行的力量很快就會因心理上受到迷惑而渙散。對於這種影響,你抗拒的能力越低,它腐蝕的作用越大,世俗上的苦消除得太慢了,就會變相為修行上的苦。

修行沒志氣,老來搓麻將,是對自己作麻痹

拿老苦來說吧,老年人的苦是體力下降,精力渙散,意志消沉,子女不爭氣:整天得過且過,迷迷茫茫,心裡只有一個念頭自己在等死。假如有善知識勸他修行了脫生死,他沒有這種志氣。他們的生活就是打牌搓麻將,在老年的時間裡盡量對自己進行麻痹,免得感受到老年的孤獨,老年的痛苦,這些就是世俗上老年的狀態。

人生八苦(26)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於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6清晨

修行出現老態難得成就

提要: 

 修行人的老態,就是時久生疲厭,人雖未老心先老

修行人的老態由懈怠出生

懈怠的人常說自己過去的精進

有的出家人常會回憶過去的榮耀和財富

師父不修行,又不叫徒弟修行,將來吃老苦

修行疲疲沓沓,好比世俗人進養老院

懶散的修行人,只隨喜不勞動,成了不勞而獲

眾生喜歡老,怎能擺得脫老態

修行人的老態,就是時久生疲厭,人雖未老心先老

修行人的老態又是怎麼樣?有些年紀老的修行人,精神面貌比年輕人還好,而有些年輕人已經出現了老態。所以老態並不是指年齡老,而是指沒有修行的意志,沒有修行的精神面貌,時久生疲厭,這就是老態。時間長了,年紀還沒有老,心已老了,沒勁了,有句俗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就是老態。修行的精神面貌,修行的力量逐漸老化。

修行人的老態由懈怠出生

有的人,修行路上開頭比較勤奮,也很發心,後來就越來越慢吞吞,走不動了,其實是自己的懈怠出現了老態。

懈怠的人常說自己過去的精進

還有的人雖說修行,但喜歡羅嗦,喜歡講自己過去修行的時候怎麼樣,意思就是說你別看我現在這樣,我過去是很精進的呢!正好像社會上的老年人,老了還經常鼓起精神來講年輕時代的種種。

有的出家人常會回憶過去的榮耀和財富

我從前遇到一個老太太,經常跟人講,她從前來回坐飛機,牛奶洗澡。在年輕時候倒不大會講,一到老年了,無聊了,喜歡海闊天空多說說,見人就擺擺自己過去的榮耀,或者帶著一種嘆息,帶著一種後悔的口氣發發牢騷,老年人就喜歡搞這一套,這就是老相。從前有個出家人跟我講,他沒有出家時在國棉19廠工作,每月有多少工資,如果不出家,現在的勞保工資可拿多少。心裡還是想著原來的天堂。

師父不修行,又不叫徒弟修行,將來吃老苦

老年人把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但到了老年,兒女非但不照顧,還常惹你生氣。修行路上也是這樣,有些師父收了徒弟了,又不教育,你在徒弟面前表現貪,徒弟跟你學,徒弟也貪。師父老是伸手向居士要錢,徒弟看你樣,就向你師父要錢。師父經常動瞋恨心,有分別心,把某些人拉進來,把某些人推出去,徒弟也看你樣,你給我錢,好師父,你不給我錢,壞師父,師父沒有把徒弟趕出去,徒弟倒把師父趕了出去。師父自己不修行,在貪瞋痴里不能罷休,又不叫徒弟修行,這個師父將來就會吃老苦。

修行疲疲沓沓,好比世俗人進養老院

還有的修行人疲疲沓沓,精神渙散,住在修行場所里,就好像世俗上的人進入養老院,整天沒事幹,養老等死。有些老年修行人不看經,不唸經,不打坐,也不管徒弟,老年人空虛無聊,不抓一點東西日子也難過啊。結果就抽煙,戒也不要了,因為戒或多或少對生活有點不方便。去齋堂過堂還要受人管,「我老了,乾脆把飯拿到房裡來,你管我什麼時候吃飯了」,倚老賣老。生活得像條蟲,懶得動,但總得求一點精神上的寄託,拿串念珠撥撥,也算在修行。

這些老態非但老年人有,一些未老先衰的年輕人也喜歡這一套。

懶散的修行人,只隨喜不勞動,成了不勞而獲

有的老年人見年輕人精神飽滿,或者去勞動,或者在苦修,他想你們都很好,「我隨喜你啊。」隨喜照樣有功德,成了不勞而獲。其實這樣習慣於渙散的老年人,內心也很苦悶。有個老和尚,為人還挺不錯,可是他也離不開老苦。每天也不上殿,也不唸經,只是門口椅子上坐坐撥念珠,安靜倒還比較安靜,臨死時說了一句話,「人命如草啊。」

眾生喜歡老,怎能擺得脫老態

現在修行人也不懂得生老病死是苦了,老年人,你稱她「老奶奶」她高興,你稱他「黃老」他高興,你稱他「小黃」他就不高興。眾生有個習氣,都喜歡老,這樣怎麼能夠擺得脫老態?假如問老年人,「您老高壽多少?」他聽了高興,「您老離無常還有多久?」他就不高興了。你們年輕人對待我老師也喜歡我老,我一出去,馬上有人來扶,假如沒人扶,旁人也會說話,「傅老師走了,你快去扶啊。」有時候我不大想表現老,又有意見了,「傅老師你怎麼跑得比我還快啊?」(眾笑)

人生八苦(27)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於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6清晨

真正修行,病也能得到轉變

提要: 

 喜歡老的人愛擺老資格,受到批評就慪氣

 出現老態有佔便宜的心理

 精神飽滿,意志奮發,趕前不趕後,才能克服修行上的老態

 很多病在誦經禪定中可以轉變

 業障就是煩惱病,沒有煩惱哪有業障

 病幾乎都是自己搞出來的

 修行人生活在世俗煩惱里就會得病

喜歡老的人愛擺老資格,受到批評就慪氣

人的這個老相老態,老的氣氛,對老的歡喜心充滿一切了。講起話來也喜歡擺老資格,為什麼一個人不肯虛心?就因為擺老資格,為什麼擺老資格?因為他「老」了。一個傲慢的人,擺老資格的人,內心是很苦的,容易慪氣。別人的觀點跟他不同,別人說的比他有道理,他就不能倚老賣老了,心裡就不好受了。受到批評就慪氣,「對老人這麼不照顧。」尊重老人並不等於說老人可以隨隨便便。

修行路上也是這種情況,只要聽到別人稱你老前輩,你就高興。其實到了「老」了,他沒有跑在前面,已經是掉在後面了,懶懶散散,也不像一個修行人了。

出現老態有佔便宜的心理

從前公共汽車緊張,要擠車,你走路出現老相,老態龍鍾,別人總說:「讓老年人先上去吧。」一上車,年輕人有好心的,「老先生請坐。」假如一個老人精神飽滿,擠起車來力氣很大,人家就罵「老不死的。」(眾笑)這樣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老態佔便宜。你們年輕人很多已經出現老態了。工作拖拉就是老態,因為總覺得出現老態可以隨便一點,舒服一點,佔一點便宜。沒精神,有氣無力,工作不負責任,也是老態。

精神飽滿,意志奮發,趕前不趕後,才能克服修行上的老態

精神渙散可不是一個優點。如果老人去報名參軍。部隊不收,因為沒用了。對於培養修行人我有個原則,不論你什麼年齡,全要像年輕人一樣精神飽滿,意志奮發,趕前不趕後,要這樣才能克服修行上的老態。

很多病在誦經禪定中可以轉變

那麼修行人的病苦呢?按理來說,你們天天唸經,修禪定,不吃藥,病也會好,除非是器質性的疾病。機能性的疾病,尤其是心理上的病,心病全靠心去轉,哪種心病不能轉變?真正修行了,身病心病就能轉變,除非你缺了一條腿,修禪定也長不出來。很多病都可以在誦經禪定中得到轉變,所以修行人應該病少啊。

業障就是煩惱病,沒有煩惱哪有業障

現在修行人中的年輕人病也多,到底是什麼病?我看你們前兩天挺高興的,為了建佛學苑的房子,大家都熱情地投入勞動,我倒是有點捨不得,怕你們年輕人累得生病了,可是你們一個都沒病,而且還說:「本來我是全身不舒服,去挑挑擔,現在倒好了。」那麼到底是什麼病?(眾笑)有人說:「業障啊!」(眾笑)業障就是煩惱病。沒有煩惱哪有業障?

病幾乎都是自己搞出來的

所以修行人的病幾乎都是自己找來的,除非你實在太無知,違反了自然的規律,就造成機體的紊亂。比如有人,昨天明明他在打噴嚏,他還跑出去淋雨,不生病才怪呢,所以修行人病這麼多,是不應該的。

修行人生活在世俗煩惱里就會得病

有病應該去看醫生,要吃藥。可是你還得檢查檢查你心裡有什麼病,由於世俗生活中的煩惱延續到修行上來,這些煩惱滲透到修行人的每個細胞里,你不生病才怪呢。每種病都跟精神因素有關係,每種病都跟煩惱有關係,客觀的影響是有的,但是內因為主啊。

得病搞迷信是自找麻煩

提要: 

 煩惱少,空氣好,病也會好三分

 哭是浪費時間,搞迷信是自找麻煩

煩惱少,空氣好,病也會好三分

昨天出現了一件怪事,突然王東輝心血來潮,來給我量血壓,我有點緊張起來,是不是他看出我不對頭了?(眾笑)量完血壓,他說,「哎呀,是不是這個血壓計有毛病?」(眾笑)我想肯定沒好事,也不敢問。他又給自己量,又給別人量,血壓計沒錯嘛,我想還是問一問吧,(眾笑)原來血壓降低了,他還問我,「老師你這兩天是不是感到沒精神沒力氣啊?」我說,「是啊,是啊。」(眾笑)可是我的工作量可沒有降低啊,那是因為這兒空氣好,還有一個內因,我煩惱比你們少。(眾笑)有了煩惱少的內因,再加上空氣好,內因外因一合起來,人當然變了。你們來到這裡修行,心裡煩惱少,這裡空氣好,修行的空氣也很清凈,我看你們一到這兒病也會好三分。

哭是浪費時間,搞迷信是自找麻煩

昨天有本地居士來,因為他們都不懂佛法,法學師叫我來給大家講。我先叫他們提問題,然後忙著給他們解答問題,聽得他們哈哈笑,聽說你們還笑出眼淚來了。到最後還有些沒有講呢,比如說,生病不要吃香灰,人死了不要哭,至少有這麼兩個沒有講完。現在我講給你們聽,為什麼人死了不要哭?浪費時間啊,(眾笑)你心裡悲哀流眼淚就夠了,我媽死的時候,我都沒哭,我天天到媽安放骨灰的火葬場去,在媽骨灰盒面前唸佛。有個婦女,在她死了的女兒骨灰盒面前哭,我聽得很清楚,其實她女兒死了,也不知道聽得到聽不到,我倒聽到了,她哭起來,「哎呀,我的乖乖呀,我的乖乖是我養的了……」(眾笑)你看廢話不廢話?你的女兒當然是你養的了,我才知道哭是浪費時間。(眾笑)

有迷信的人到廟裡來拿香灰吃,吃完了,病沒好,又去拿,說你不是吃過了嗎?「哎,你懂什麼呀,香灰是葯,醫生開處方,一般都是三貼五貼七貼,我才吃了一貼了。」吃了香灰總要吃點飯,想想自己有病,叫人煮一點糯米粥,結果吃下去,香灰跟糯米混在一起。(眾笑)香灰被糯米粘住了,分不開了,滾啊滾啊滾不下去了,(眾笑)可難受啦,「哎喲,哎喲」,硬是用手把香灰團推下去,誰知道推到肛門口推不出來,只好送醫院,醫生著急了,套了橡皮手套從肛門口把它掏出來,一看啥個東西啊?(眾笑)湖北人說,「么事啊」,一看是個糯米香灰糰子。(眾笑)我這是說笑話,是不是真有這樣的事,我可不知道。有的人進了佛門還搞迷信,這不是自己找麻煩嗎?今天講到這裡。(迴向)

人生八苦(28)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於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7清晨

佛法是治煩惱病的無上藥

提要: 

 病是由內因、外因引起的四大不調

 病是整體性失調的局部表現,心理上的病也是這樣,根子就是煩惱

 煩惱無時無刻不在破壞我們的正常規律

 病都與精神因素有關,心為王

 神經衰弱所以難治,嚴重在心裡

 佛法是治煩惱病的無上藥

 心想修行,煩惱卻搗亂,還在修行場所發脾氣

病是由內因、外因引起的四大不調

一般人生病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外因,例如受了風寒,或者環境給你一點損傷;一個是內因,自己對健康不重視,例如不講衛生,無規律的生活,吃得太飽,或者營養不良。宇宙人生以及個體有他自己的規律,擾亂了規律,就叫四大不調,就成病。這是指身體上的病。

病是整體性失調的局部表現,心理上的病也是這樣,根子就是煩惱

還有心理上的病,心理上病拿精神病學來說,有精神分裂症、精神憂鬱症、狂燥症、強迫觀念症、神經衰弱症、恐怖症,這些都是精神上的病,其中以精神分裂症較為典型。精神上的病真正要明確地把它分開來,也很難分,只能說哪種表現比較突出,就把它定為哪種病。

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過,人的病是整體性失調的局部表現。病的時候,不完全是機體的這部分有病,而是整體上都在受到影響,僅僅是局部表現比較明顯罷了。心理上也是這樣,每種心理病,根子就是煩惱。

煩惱無時無刻不在破壞我們的正常規律

煩惱無時無刻不在破壞我們正常的規律,正常的規律是有規則的,而煩惱是屬於紊亂性的,很難把它掌握住。佛法里講的煩惱病,它是所有病的一個總綱。

病都與精神因素有關,心為王

身體上的病跟心理上的病比較起來,雖然它們有密切的聯繫,但還是以心理上的病為主,因為心為王嘛。所以有許多心理上的失調,就影響到生理上的失調,反過來生理上的失調也會引起心理上的失調,這種影響是必然存在的,僅僅是明顯不明顯罷了,所以每種病都跟精神因素有關。

神經衰弱所以難治,嚴重在心裡

比如神經衰弱,你說是病嘛也是病,你說不是病嘛也不是病,神經衰弱的病人能表現出各種癥狀:頭疼、失眠、胃口不好、胸悶等等,有時候還表現得很厲害,其實這些表現出來的癥狀本身並不是病,可是一個對醫學無知的人,或者心理上容易執著的人,他就認為我這就是病。如果這個病人通過種種開導,疏通,他還轉不過來,這個病就比較嚴重了,嚴重在哪裡?嚴重在心裡。

從前有個醫生叫陳學詩,寫了一本書,他把神經衰弱稱為焦慮反應症,認為這是因為神經太緊張、焦慮過度而出現的癥狀。一個人心裡不舒暢,有了障礙,心理上產生了病態,生理上也會因此而失常,障礙就是通不過去,有阻礙,擺不平,失調了。

佛法是治煩惱病的無上藥

再回過來講修行人,我們從佛法上知道,「佛是大醫王,法是無上藥」,法上的葯就能夠治好我們的煩惱病,而這個煩惱病除了佛法以外,世間上是沒辦法治好的,世間上只能夠在一定範圍內稍微轉變一下,要根本解決問題那是辦不到的,所謂轉變,僅僅是改善由於煩惱引起的失調現象。當然在現象上有所變化,在根子上也會產生一點轉變,但那種轉變是有範圍的,有限度的。

心想修行,煩惱卻搗亂,還在修行場所發脾氣

佛法的法葯,是從根本上入手的,這個根本在哪裡?根本在煩惱,所以法被稱為「無上藥」。如今很多進醫院看病的人,在醫院裡不遵守規則,跟醫生胡鬧,尤其是精神病人,知見顛倒,不承認自己有病,恩將仇報,把給他治病的醫生看成是仇人。我們今天進了佛門,就是為了治我們的煩惱病,佛是醫生,佛法是葯,你肯聽佛的話,修行就快了,也就是治煩惱病效果就好了。可是末法時期修行人,心裡想修行,他的煩惱卻在搗亂,在跟佛門搗亂,跟集體搗亂,跟學法修行搗亂,不聽善知識話,任性放縱,自己知見錯誤,偏說別人不講道理,在修行場所還發脾氣。

人生八苦(29)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於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7清晨

修行人內因敗壞,佛法也很難起作用

提要: 

 知見錯誤的病人,猶如精神病人對醫生起瞋恨心

 一起煩惱就想跑,所以佛也有度不了的眾生

 修行人內因敗壞,佛法也很難起作用

 由矛盾失調而形成分裂的人,執著於錯誤的一面就成了傻子

 傻子喜裝扮,這跟他世俗觀念有關

 精神病人在大便不通,宿便臭氣刺激而出現興奮時,就要發病了

知見錯誤的病人,猶如精神病人對醫生起瞋恨心

在佛門修行場所里,任性發揮自己的煩惱脾氣,這個人已經不是普通的病人了,好比是個精神病人,不肯吃藥,認為自己沒病或者對葯有懷疑,懷疑醫生要害他,不聽醫生話,甚至把醫生看成冤家,對醫生動瞋恨心。在精神病院里,如果不是管理嚴格的話,病人會跑掉,因為他知見錯誤。

一起煩惱就想跑,所以佛也有度不了的眾生

在佛門裡也有人煩惱病一發作就想跑掉。有的人我執很重,喜歡自搞一套,好與人斗,執著自己的知見,學了幾年,一起煩惱也跑了,發心去出家,又不想出家了,說:「我對三寶沒信心了。」後來聽說又進了另外一個門,不是佛門,叫廈門,(眾笑)仍然回到世俗上。所以佛也有度不了的眾生,就好比精神病院里也有看不好的病人,因為眾生的煩惱病太嚴重了。

修行人內因敗壞,佛法也很難起作用

我把修行人的病,拿世間上的病來打比方,好比也有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症、愛滋病(眾笑)、非典。這可不是普普通通的病,修行老是修不好,說明這個修行人病重了,不是佛法對他們沒辦法,而應該說他不能接受佛陀的教育,不能按照法葯的要求去依教奉行,或是由於他自身內因的敗壞,葯吃下去了,很難消化吸收,很難起作用。

由矛盾失調而形成分裂的人,執著於錯誤的一面就成了傻子

精神分裂症的形成,主要是自己思想出了偏,或受外界的引誘產生了矛盾。當他心裡矛盾衝突的時候,他的精神就開始分裂了,起初還有一定的協調能力,由於矛盾不能統一,就逐漸形成了失調。

如果矛盾的一方佔了優勢,他的心裡就對這一方面的觀點執著得很厲害,而把另一方面觀點推出去,也就不大去考慮了。

可惜的是他偏偏倒向了錯誤的一面,那就麻煩了,而另外一面的觀點,經常會提醒他,當這種思想鬥爭嚴重的時候,他們之間的平衡狀態就破裂了。

這種人到了後期知見完全顛倒,正知正見完全聽不進去。他以執著的東西為正常,也會顯得很輕鬆,很歡喜。其實在正常人看來,他已經變成傻子了。

傻子喜裝扮,這跟他世俗觀念有關

傻子做了一件不正常的事情,別人看起來奇怪,他朝你傻笑,還很高興很得意,而且還特別喜歡裝扮自己,這跟他的世俗觀念有關。

即使沒有條件,也會胡亂地裝扮,把骯髒的花裙子穿在身上表示他很漂亮,臉都沒有洗乾淨,頭髮都是亂七八糟的,他也無所謂,好像很自在,為了打扮自己,頭上還插了很多花。整天在馬路上自由自在地唱,唱來唱去這麼幾句話,自得其樂,表示他很會唱。

精神病人在大便不通,宿便臭氣刺激而出現興奮時,就要發病了

這種精神分裂症在大便不通,晚上失眠的情況下容易發病。這時候病人由於宿便臭氣的刺激,往往會出現興奮狀態,他很喜歡講話,喜歡串門,一直在海闊天空地擺龍門陣,講不完的講,這麼興奮晚上當然睡不著了。

人生八苦(30)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於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7清晨

不要從自己的愚痴中製造偏見

提要: 

 修行人不要眼望天空,戴了黑眼鏡看人,更不要從自己的愚痴中製造偏見

 圓滿的佛法如今已出現了很多分裂的狀況

 釋迦佛教導弟子要智慧圓滿,悲心圓滿

 想結圓滿的果,必須種圓滿的因

 不持戒,不修定,不管學生,怎能培養出修行人來

 修行人沒有博士、碩士的頭銜,也不能叼了煙講佛法

修行人不要眼望天空,戴了黑眼鏡看人,更不要從自己的愚痴中製造偏見

我年輕時候見過一個這樣的人,因為有心理障礙,曾經到我這兒聽過課。他由於興奮經常東家串西家,講來講去都是講天堂怎麼好,某某人到天上去了三次。這個人給我留下了兩個印象:他經常會眼睛朝著天,戴了黑眼鏡看人;又經常喜歡批評這個人批評那個人,連我也給他批評了幾句,因為我對他提到一位老醫生說過的話:「病都是自身的矛盾,沒有一種病是看不好的,僅僅是現在醫學不發達。」他說:「你說沒有一種病看不好,你能保證所有的病你都能看好嗎?」

這使我想起如今佛門裡這種病人也不少,這種病人可不是天生的呢,大都是受後天影響的。他們眼望天空,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經常說這個法門不行,那個法門不好,不知道是自己的愚痴在製造偏見,卻總喜歡戴了有色眼鏡看人。

圓滿的佛法如今已出現了很多分裂的狀況

把佛法與修行分裂的現象也很多,現在有許多修行人,不要圓滿的佛法,只抓片面,或把片面說成圓滿,更在片面里再抓一點一滴。又戴了有色眼鏡,以末法眾生的知見為正常。看到真正的修行人修戒定慧、六波羅蜜、顯密二教,圓滿教證二法,卻看不慣,盡說閑話。在片面上呢,有的強調戒,排斥定,排斥慧,一鼎三腳在他那裡成了一隻腳,再看看這隻腳呢,破破爛爛的也不全了,僅僅存在這麼一點點了,還如此地高傲,強調這就是他的特點。有的人喜歡打坐,不要戒,說:「受戒會給生活帶來不方便。」有的人雖對佛學有愛好,卻不要戒也不修定,還有的竟然認為只要唱唸,佛法都不需要,就不像個修行人。

釋迦佛教導弟子要智慧圓滿,悲心圓滿

釋迦佛教導佛弟子要成佛,要智慧圓滿,悲心圓滿。拿悲心來說,聽說你們昨天在種樹時出現了兩種意見,引起了矛盾,最後還是因為傅老師叫我們種就種下去了,這也算是我的悲心吧,當然不能保證樹一定能種活,但可以試試看,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麼救樹一命勝造八級橋樑。(眾笑)修行人的悲心非但要到有情身上,還要到無情身上。其實照今天科學家研究下來,植物也有情感,科學家拍照說明,你要去採花的時候,走近這花,花就全身發抖。所以佛規定植物的種子不能燒,因為種子里有生命。假如這棵樹活了,不管它感謝不感謝我,但是我的悲心已經到它身上了。這不過是舉個例子。

想結圓滿的果,必須種圓滿的因

想結圓滿的果,必須種圓滿的因。可是佛教傳到中國分了宗派,結果成了分道揚鑣。知識分子喜歡研究學問,就是不要戒,不要定,把能成就修行的佛學變了一種文化。有的人整天看人寫的書,由於不善辨別是非,對的也吸收,錯的也吸收。

不持戒,不修定,不管學生,怎能培養出修行人來

聽說有些佛學院,不重視戒,根本不修禪定,老師到時間講課,講完課就回去,從不管學僧。學僧品德不好,不管;遲到早退,不管;課堂里打瞌睡,不管;吵架也不管,因為他教學是為了拿工資的。一下課,學僧西裝一換,摩托車嗚嗚去逛街,老師也不管,這樣能培養出修行人來嗎?

修行人沒有博士、碩士的頭銜,也不能叼了煙講佛法

不修行就不算是真正的佛弟子,佛教導弟子是要修行斷煩惱證果啊,可不是叫你到世俗上去掛個什麼博士、碩士的頭銜。還有個名大財粗的在家人會講也會寫,聽說他在講堂上講法時,嘴裡還叼了一支煙,連支煙都戒不掉,卻會夸夸其談。

人生八苦(31)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於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7清晨

不要偏到釋迦佛所指定的正常的修行軌道外面去了

提要: 

 迦葉尊者是無持無犯,你可別無持有犯

 各宗派各法門都要戒定慧具足

 佛教觀念上的分裂從宗派開始,又逐漸向片面簡單發展

 前面說好話,後面說醜話,最後否定正法

 「誦」與「禪」要互相調劑,不要偏到釋迦佛所指定的正常的修行軌道

外面去了

 釋迦佛才是正知正見,偏一點就歪了

迦葉尊者是無持無犯,你可別無持有犯

拿禪宗來說,迦葉尊者靈山拈花笑,這本身就是一個特殊法門,是攝受上根上智的一心禪。如果你不是上根上智,你去參禪,也好,但不能不要戒啊。迦葉尊者不持戒,是因為他從不犯戒,是無持無犯,你可別無持有犯。有人不聽經,也不唸經,說當年慧能是文盲,後來成了禪宗的祖師,會講《金剛經》,可你不學會講嗎?你沒這個水平,還得先把戒定慧學好,要不然到後來很容易偏向極端。

各宗派各法門都要戒定慧具足

研究法相唯識的人,有沒有在修禪定啊?現在許多人連法都不要了,凈土宗初祖主張,戒定慧全要修,要法門無量誓願學,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如今有人卻說「只要一句,樣樣不要」。密宗重視學經論修禪定,更要戒定慧具足,哪有整天「嗡啊吽嗡啊吽」的。(眾笑)宗喀巴大師過目不忘,一天要看17篇生書,有的法師能背誦《大藏經》,哪有像現代人只知搖鈴舉杵這麼簡單?

佛教觀念上的分裂從宗派開始,又逐漸向片面簡單發展

佛教在中國自從成立宗派以後,每個宗派都越搞越簡單,也只弘揚自己宗派的幾部經,開始還帶著一些圓滿的話,慢慢就發展成片面了。宗派跟宗派之間自說一套,你說你的好,他說他的好,這倒也罷了,偏要說人家不好,僅僅說話巧妙不同,有的先強調,「末法時期了」,再強調,「都是鈍根了」,再強調,「鈍根修禪宗不行,修密宗不行。」其實這樣搞簡單、片面,早把自己架空了。搞得佛門也越來越分裂,這種思想狀態好比跟精神分裂症有什麼差別?

前面說好話,後面說醜話,最後否定正法

有的一進佛門就聽到了不少錯見的言論,後來聽到了正知正見,心裡雖高興,但跟以前先入為主的錯見鬧矛盾,總想透口氣,就得表面平衡一下,「這樣說也是對的。不過呢,現在末法時期了,不能這樣了,只能那樣了。」又偏過去了。最後乾脆佛法都不要了,卻又說聽經只能聽一個人講,也就是只能聽他的,用這種方法來解決矛盾,豈不等於他講錯了也叫人無法知道。還有的講佛法,前面說好話,後面說醜話,最後否定正法。

「誦」與「禪」要互相調劑,不要偏到釋迦佛所指定的正常的修行軌道外面去了

我剛才講精神病人在大便不通時容易發作,修行人喜歡保留煩惱,不肯排除煩惱,豈不等於大便不通?一個想保留煩惱的人,真是臭氣衝天。

還有過於興奮,腦子沒有好好休息也會發病。釋迦佛叫佛弟子「非誦即禪,非禪即誦」,就是給你一個調劑嘛,這是科學。現在有些人主張整天唸,又不知道修禪定,無法調劑,當然興奮過度了!兩三年前,聽說有人關起門來整天唸佛,唸了三天死掉了。我想這可能是由於長時間出聲唸佛容易傷氣,氣盡而亡吧。所以如今的種種偏見,種種執著,種種抵觸,完全偏到釋迦佛所指定的正常的修行軌道外面去了。

釋迦佛才是正知正見,偏一點就歪了

什麼叫正知正見?釋迦佛才是正知正見,釋迦佛的教導你不能偏一點,偏一點就歪掉了。如果不學佛法,不懂佛法,肯定會走偏的。凡事都有規律的呀,修行人要按照釋迦佛指明的規律,違反了規律就不行。好比咱們這隻小狗,每次一開步,跑得特別快,你們說它前世是一個運動員,(眾笑)那麼你用四條腿去跑跑看呢,(眾笑)你兩隻手兩隻腳全著地,能跑得過它嗎?人是人的規律,狗是狗的規律呀,這個規律怎麼能搞錯呢?今天講到這裡。(完)

 


推薦閱讀:

哪種八字的人生性風趣幽默?
如何確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什麼?
你有沒有什麼時候心甘情願的放棄某一件事。?
高四復讀生對人生感到迷茫,求建議?
人生,擇善人而交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