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裂無聲》:中國新一代導演的矛盾與猶豫

長久以來,IMDb的250大影史佳片榜,如同影海航燈一般,成為無數影迷的看片指南。

我國的豆瓣網站也如法炮製,推出了「豆瓣電影 Top 250」,這個榜單,可以說更適合中國影迷的口味,眾多亞洲以及華語經典由此入榜。

2010年後,只有華語四部電影入選了「豆瓣電影 Top 250」,它們分別是《讓子彈飛》、《歲月神偷》、《二十二》和《心迷宮》。

這四部電影里最讓影迷意外和驚喜的,應該是《心迷宮》。

這部電影雖然成本極低、製作不免粗糙,但複雜的拼圖式敘事卻充滿了野心和衝擊,在驚艷了不少中國影迷和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原著劇本提名之後,也讓影迷包括不少媒體對當時年僅三十歲的導演忻鈺坤充滿了期待。

這就讓忻鈺坤有了不少心理負擔,在接受我的採訪時,他直言第二部電影「壓力很大」。

4月4日,不少人翹首以待的忻鈺坤第二部電影《暴裂無聲》,在經歷了去年的改檔之後,終於上映。

那麼,結果如何呢?

我個人的感覺首先是,作為一位電影導演,忻鈺坤進步了。

說實話,在看《心迷宮》的時候,內心有不少抵觸。

因為當時是帶著很大的期待去觀影,但發現影片在攝製、表演上均有不少讓人齣戲的粗陋之處,雖然故事是一部電影的根本,但如果不能給故事帶來相應成立的視覺營造和體現,故事再好也會打些折扣,在某種程度上,《心迷宮》不是一部完美的導演電影。

但在《暴裂無聲》里,因為資金、攝製班底和演員的升級,忻鈺坤不僅解決了「粗陋」的問題,也有了追求風格的導演氣度。

從《暴裂無聲》開場起,你就能感覺到忻鈺坤追求的不僅僅是故事,而是要完成一個「暴裂無聲」視覺世界的營造,以及如何通過視覺推進和完成主題的表達。

簡單來說,忻鈺坤無意讓《暴裂無聲》成為「《心迷宮》2.0」。

雖然如此,《暴裂無聲》的故事也並不簡單——

一個失聲的西北礦工,因為兒子在放羊時無故失蹤,從而踏上尋子之路,一路上,他遭遇了曾經被他致殘過的飯店老闆、推崇暴力解決問題的礦霸和女兒失蹤的律師,他們的依次出現並相互交手,終於讓礦工兒子身在何處真相大白……

那麼,如何來形容《暴裂無聲》的觀感呢?

就像是賈樟柯的《天註定》遇上了朴贊郁的《我要復仇》(男主角也是不能說話的殘疾勞工)和《老男孩》。

在《暴裂無聲》里,你既能看到導演的家園情懷、底層關注,也能看到因財富帶來的社會階層分化與對立(儘管有些臉譜化,視覺喻意也很直白);

作為一部帶有懸疑元素的犯罪類型片,你又能看到驚險的追逐、暴力打鬥(請來了《老男孩》的動作指導),甚至是荒誕的黑色幽默,以及一絲絲的神秘元素。

一定程度上,這是兩個敘事和表現方向。不是說不能捏合在一起,而是難度相當之大。

在這兩者之間,你能感覺到忻鈺坤的矛盾與猶豫。

作為一部現實題材劇情片,它似乎有些誇張花哨甚至是怪異,關鍵時刻巧合過多,作為一部商業類型片,它可能又不夠簡練明快,鄉土氣息又讓它賣相不佳。

因為,第一,導演希望能夠在觀影快感中給觀眾帶來思考,第二,在快感和思考之間,無論是拍攝還是剪輯,導演似乎沒有很好想清楚先後順序與比例問題。

在忻鈺坤的採訪中,他坦陳道:「我回頭再看《暴裂無聲》的所有東西,會有點割裂的感覺,在兩層的敘事過程中,它並沒有特別好地粘合在一起。所以可能觀影快感沒有《心迷宮》那麼強烈和順暢。」

可以說,作為一名中國電影導演,忻鈺坤的坦誠和自我反思態度,真的令人非常好感。

其實,《暴裂無聲》中顧此失彼的「割裂」感,也曾經出現在去年的《暴雪將至》中,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第六代導演之後中國新一代導演創作心態上的矛盾狀態——

既力求在精彩的類型敘事中凸現風格化的美學表達,又想加入時代劇變中的寫史追求。

這就像是一次性完成電影導演、藝術家和記者(或文學家)的職業訴求。

對於新導演,個人的建議是,千萬不要貪多,別追求一次性滿足投資方、觀眾、媒體和專業人士,在明確影片的類型定位之後,先集中精力完成一個目標,不要被外界、媒體包括朋友圈對你的「期待」和「誇讚」所累,多從普通觀眾角度出發(藝術性電影除外)。

主題與深度,應該是在敘事和人物刻畫之中自然發生的,而不是硬性設計出來的。

儘管如此,我還是挺期待忻鈺坤的下一部電影,他已經具備了成為優秀電影導演的條件和能力,而且,儘管有些刻意,但《暴裂無聲》帶來了無疑是近年來華語電影中最為精彩而有力的收尾。


推薦閱讀:

放學回家,姐姐把腳放在我的床上,我不讓,她和媽媽一起說我,我該怎麼辦?
該怎麼看待與家人發生的矛盾?
用steam找遊戲,然後去三大網站找破解,怎樣控制自己的行為?
婆媳矛盾的根源
四大問題五類事件發酵「中港矛盾」

TAG:中國 | 導演 | 矛盾 | 猶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