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期末複習: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單元複習線索】

考點1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夏朝: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禹死後,啟繼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權力由「傳賢」演化為「傳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開始,宗族關係從此成為基本的政治關係。

2.商朝

(1)商代貴族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實行宗法制。

(2)神權和王權緊密結合,一切政治事務通過占卜進行決策。

二、西周分封制

1.目的:鞏固西周的統治。

2.概況

(1)對象:封周王子弟、功臣和商朝的舊貴族。

(2)權力: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

(3)義務:對周天子定期朝貢並提供軍賦和力役。

(4)封國:召公之子受封於燕;周公長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於魯;親周的商朝舊貴族微子封於宋地。

3.影響

(1)積極性:有利於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

(2)消極性:隨著實力的變化,諸侯國之間出現了強國兼并弱國的形勢,從而使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義:按照血緣宗族關係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繫。

2.內容

(1)周天子以嫡長子世代繼承最高執政權力,為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領袖。

(2)其餘諸子被分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是小宗,在本國是大宗,其地位由嫡長子繼承。

(3)從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樣的大宗與小宗的關係。

3.結果:由血緣關係的親疏,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

4.特點:嫡長子繼承;等級森嚴;強調血緣關係。

5.影響

(1)在廣大範圍內對中國社會結構產生了重大影響。

(2)保證了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地位和特權,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3)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

早期政治制度

注意:史料中凡是涉及「家法、宗制、族規」「血緣親情」「嫡庶之別」「祭祖」「親屬稱謂」「落葉歸根」「追根認祖」「重男輕女」等信息時要考慮與宗法制的關聯;凡是涉及「授民授疆土」「朝覲述職」「等級森嚴」等信息時,要考慮與分封制的關聯。

解讀: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實行的經濟基礎,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礎之上。春秋時期隨著井田制、禮樂制度的破壞,分封制、宗法制也隨之崩潰,在思想領域,這種社會的大變革則導致了「百家爭鳴」。

 [重點理解]

1.「封建」的含義

它有兩種含義:一是國家結構,指的是西歐的中世紀和中國夏商周時期分封制的國家結構。夏商時期以中央王朝和萬千方國結合的方式出現,周朝則以天子和諸侯國的形式出現。二是社會形態,指的是以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為經濟基礎的社會形態。中世紀的歐洲和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的中國就是這種社會形態。

2.禮樂制度

(1)含義:「禮」泛指宗法等級制度的各種典章、規則、禮節、儀式等,「樂」指音樂、舞蹈等。周禮就是代表等級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禮儀規定。

(2)影響:周朝制定了各種禮樂制度,作為各級貴族的政治和生活準則,成為維護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這說明宗法制已深入到周朝社會的各個層面。

3.運用分封制、宗法制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現象

(1)周代青銅器上的銘文與商代相比,字數越來越多,語句也愈加格式化。這些銘文大都記述個人業績,追頌祖先功德,希冀子孫保用。[2016·全國新課標卷Ⅲ]

提示:周代青銅器上的銘文與商代相比,「大都記述個人業績,追頌祖先功德」,這表明西周時形成了重視歷史傳承的風尚。

(2)中國傳統家族有「長兄如父」「小兒不及長孫」的說法。[2016·江蘇卷]

提示:由「長兄如父」及「長孫」的地位超過小兒子可知,中國傳統家族中嫡長子與嫡長孫的地位很高,這反映了古代宗法觀念。

(3)「封建親戚,以蕃屏周」「譜牒不立,則傳久而失宗」「父死子繼,兄終弟及」。[2015·浙江卷]

提示:「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即分封制,它是以宗法製為基礎的,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現;「譜牒不立,則傳久而失宗」是宗法制在家族中的體現;「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是王位或皇位的繼承製度,其實質是王位或皇位在一家一姓中傳承,與宗法制有關。

(4)《禮記》記述了貴族朝會的列位禮節: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階之前;諸侯,阼階(東台階)之東;諸伯,西階之西;諸子,門東……九夷,東門外;八蠻,南門外。[2015·江蘇卷]

提示:材料大意為天子與不同爵位的貴族在朝會時處於不同的位置。由此可知,周朝時期貴族在朝會的時候有尊卑之分,這反映的是分封制下形成的森嚴的等級序列。

(5)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嚴格的等級規定。考古顯示,戰國時期,秦國地區君王墓葬規模宏大,其餘墓葬無明顯等級差別;在經濟發達的東方六國地區,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級差別明顯。[2013·全國新課標卷Ⅰ]

提示:材料表明,戰國時期的秦國率先打破了分封制對墓葬等級的規定,形成君王墓葬獨大的局面,說明秦國率先由分封體制向集權統治轉變。

(6)中國古代講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故稱兩姓聯姻為「喜結秦晉之好」),而魯晉兩國不可通婚。[2012·浙江卷]

提示:魯晉兩國都為姬姓封國,根據「同姓不婚」原則,兩國不可通婚;秦國為非姬姓封國,故秦晉可以通婚。

[跟進題組]

1.先秦盛行「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這反映了古代中國(  )

A.政權藉助族權 B.封建等級森嚴

C.中央集權確立 D.社會分工明確

答案:A 解析:依據材料「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可知政治與家族血緣相結合,故A項正確;依據材料「先秦盛行」可知此時並非是封建等級森嚴,故B項錯誤;依據材料「先秦盛行」可知此時還未形成中央集權制度,故C項錯誤;材料強調了等級森嚴,但並沒有說明具體分工,故D項錯誤。

2.山東素有「齊魯」之稱,這與西周的分封制有關,但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關於是魯不是齊的原因,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  )

A.魯國的歷史更為悠久

B.受宗法制正統觀念影響

C.因孔子受到歷代推崇

D.由分封制等級體系決定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魯國和齊國歷史基本相同,故A項錯誤;魯國是姬姓王國,齊國是功臣封國,山東簡稱魯而不是齊的原因是受到宗法制的影響,故B項正確;孔子受到歷代的推崇與此題無關,故C項錯誤;分封制的等級體系與此題無關,故D項錯誤。

3.《左傳》記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下列選項中的「鼎」與材料中的「鼎」含義相同的是(  )

A.春秋鼎盛 B.問鼎中原

C.鐘鳴鼎食 D.一言九鼎

答案:B 解析:題干中「鼎」意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春秋鼎盛」中「鼎」意為「正當,正在」,故A項錯誤;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擁有,「問鼎中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故B項正確;「鐘鳴鼎食」中「鼎」意為煮東西的器物,是其本意,與題干意思不符,故C項錯誤;「一言九鼎」比喻說話分量很大,能起到很大作用,與題意不符,故D項錯誤。

主題一

等級森嚴的分封制

1.地圖探史——西周分封諸侯的戰略意圖

西周分封示意圖

探究 該示意圖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哪些特點?(從分封的對象、布局、目的等方面分析)

答案:該圖反映出西周分封的對象主要是王族、功臣及先代貴族。從布局上看,王族佔據戰略要地,是分封的主體,直觀地反映了「拱衛王室」的分封意圖。

2.史料探史——周王與諸侯之間的關係

史料 王室分封宗親功臣的既定製度,輔之以明確天子權力和諸侯義務的周禮約束,決定了王室和諸侯之間的內在關係,使中央王國對地方諸侯的縱向聯繫加強。同時,西周的諸侯國之間多有同宗共祖的宗親關係或互通婚姻的姻親關係,橫向聯繫也較以前密切。

探究 據史料歸納,周王室和諸侯之間是什麼關係?諸侯之間有何關係?

答案:縱向聯繫:明確周王權力和諸侯義務,形成嚴格的等級序列,加強了中央與地方的縱向聯繫。橫向聯繫: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分配國家政治權力,加強了諸侯國之間的橫向聯繫。

3.歷史遺存——分封制的歷史遺存

(1)影響中國封建社會中以血緣關係為核心的皇族分封。

(2)中國姓氏起源中,有很多是源於西周的封國,如宋、魯、鄭、陳等。

(3)中國的地名簡稱很多源於西周時期的諸侯國國名,如山東省簡稱魯、山西省簡稱晉等。

主題二

血緣關係維繫的宗法制

1.圖片證史——血緣關係是宗法制的紐帶

2.圖示解史——分封制與宗法制的區別與聯繫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體現:周天子以嫡長子世襲,其餘諸子被分封為諸侯。在諸侯領地內,諸侯仍由嫡長子繼承,其餘諸子接受分封,成為卿大夫,形成森嚴的等級制度。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內核紐帶:宗法制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維護貴族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從而維護了政治統治的穩定。

3.歸納總結——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將國家權力和家族關係結合起來,形成「家國一體」的局面。

(2)等級森嚴:以分封制和宗法製為核心形成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不同等級的權力和義務固定,很難逾越。

(3)地方權力較大:分封制給予諸侯國較大的統治權力,最高統治者尚未形成權力的高度集中。

(4)神權色彩濃厚:王權和神權緊密結合。

(5)穩定延續: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後沿襲,具有相對的延續性和穩定性。

4.歷史遺存——宗法制的歷史遺存

(1)封建政治:封建社會中皇位繼承的嫡長子制原則;對祖宗的崇拜;「家國同治」的統治理念等。

(2)社會習俗:後世的百家姓叢書、家族家譜修訂、宗祠家廟的修建;民間的尊宗敬祖、認祖歸宗、渴望親情的傳統觀念、祭祖掃墓等。

(3)思想觀念:「忠」「孝」等倫理觀念;重視家庭建設、尊老愛幼、夫妻相敬、兄弟相親、和睦相處等社會公德;男尊女卑、等級貴賤、過分強調家庭本位、任人唯親等現象。

考點2 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

一、「六王畢,四海一」

1.統一六國

(1)時間: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2)結果: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持續數百年的戰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

2.拓展疆域

(1)北方:北擊匈奴,收回河套地區,修築長城和「直道」。

(2)嶺南:平定嶺南並置郡,實施軍事鎮守和行政管理。

(3)「西南夷」:開闢「五尺道」並在部分地區任命官吏。

3.影響:擴大了統一帝國的規模,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二、海內為郡縣

1.實施

(1)春秋戰國時期,列國陸續出現郡、縣等新的地方行政區劃形式。

(2)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確定以郡縣製作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內容

(1)「郡」直屬於中央,設郡守、郡尉、監御史等職官分掌職責。

(2)「縣」隸屬於郡,下設「鄉」「里」兩級地方基層行政機構。

3.特點

(1)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2)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

4.影響:是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誌。

三、百官公卿

1.皇帝制度

(1)嬴政統一六國後,採用「皇帝」稱號,自稱「始皇帝」。

(2)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

2.三公九卿制度

(1)三公:丞相職責是協助皇帝處理政事;太尉主管軍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負責監察系統。

(2)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門的主管官員。

(3)議政:以「朝議」等方式討論國家軍政要務,成為皇帝裁決的依據。

3.漢承秦制

(1)西漢王朝大體上沿襲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2)漢武帝設置十三州部刺史和司隸校尉,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

解讀:秦始皇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不僅在政治方面建立起郡縣制、三公九卿制,還在經濟、思想文化方面採取一系列措施鞏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如經濟上統一度量衡、貨幣,思想文化方面統一文字、焚書坑儒,實行思想專制等。

[重點理解]

1.秦朝中央官制的特點

(1)中央行政體制以皇權為中心;中央主要官職分工嚴密、各司其職,但都要圍繞著皇權這一中心來設置和運轉。

(2)充分體現出「家天下」的特點: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職是為皇室專設,為皇帝私家服務,「國」與「家」同治。

(3)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在官吏的選拔和任命制基礎之上,按照職能和職位分工、分層管理原則建立起來的中央行政權力體系,為以後歷代王朝的中央機構開創了模式。

2.「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

(1)專制主義:一種決策方式,指君主獨掌政權,特徵是個人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於一身。

(2)中央集權:一種政權組織形式,表現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權力集中於中央,地方受命於中央。

(3)中央集權與君主專制相輔相成,二者的結合體現了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目的是保證中央政府和君主的絕對權威。

3.運用秦朝創立的政治制度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現象

(1)《讀通鑒論》曰:「兩端爭勝,而徒為無益之論者,辨封建者是也。郡縣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2016·上海卷]

提示:秦始皇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後世基本沿用了這一地方行政制度,「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2)秦漢時期設立了朝議制度,凡遇軍國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議」於群臣,議定的結果,通常由宰相領銜上奏,最後必須經皇帝裁決,方能施行。[2015·天津卷]

提示:秦漢時期,凡遇軍國大事,先由朝臣議定,最終由皇帝裁決,體現了皇權至上;朝議制度雖不能對皇權形成限制、監督,但有利於皇帝決策時集思廣益。

(3)中國古代,「天」被尊為最高神。秦漢以後,以「天子」自居的皇帝舉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員、百姓則祭拜自己的祖先。[2014·全國新課標卷Ⅰ]

提示:自皇帝制度建立以來,為了突出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皇帝即以「天」的兒子自居,並舉辦祭天大典來強化這種倫理關係。在此背景下,官員、百姓也通過各種方式祭拜自己的祖先,以此維護社會秩序,這體現出政治統治藉助於人倫秩序。

(4)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創製了六枚一套的御璽,分別刻著「皇帝之璽」「天子之璽」「皇帝行璽」「天子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信璽」。如任命國家官員,則封印「皇帝之璽」;若任命四夷的官員,則用「天子之璽」;信璽用於對國內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璽則為皇帝外巡時隨身攜帶。[2014·上海卷]

提示:秦始皇制璽反映出他所創立的國家體制具有以下特點:皇帝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設置了內外兩種系統處理國事。實行中央集權體制,有較為縝密的權力運作機制。

(5)秦滅六國後,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稱「皇帝」。[2012·海南卷]

提示: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功過五帝、德高三皇」,認為「王」的稱號不足以顯示自己的權勢和地位,因此,把「三皇」與「五帝」的名稱合為「皇帝」。嬴政自稱「皇帝」的主要目的是突出自己一統天下的千古功業。

[跟進題組]

1.據《中國史綱》記載,春秋時人主的最高尊號是王,天神的最高尊號是帝。戰國中期後,諸侯稱王,人主的尊號只好為帝,原為光大之義的「皇」字稱天神。到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他自稱為「始皇帝」。人主尊號的這些變化反映了(  )

A.藉助於天加強統治

B.人主權力不斷加強

C.地方勢力左右人主尊號

D.人主尊號的變化與社會轉型相適應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內容可知,春秋戰國至秦朝時期的統治者用對神的稱呼來作為自己的稱呼,這是藉助於天來加強統治的一種體現,故A項正確;材料僅僅體現了統治者自身稱謂的變化,沒有體現權力不斷加強,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地方勢力,故C項錯誤;人主尊號的變化和社會轉型相適應與材料無關,故D項錯誤。

2.「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則小大適稱而不悖焉。」與材料相符的觀點是(  )

A.重農抑商   B.中央集權

C.君主專制 D.削弱相權

答案:B 解析:材料意思是:國家要建立,(一定要)根本強大,末梢弱小,這樣才能鞏固……治理天下就應該像運用身體使喚手臂,運用手臂使喚手指,從大到小管理,大小適稱不違背常理。材料沒有體現農業與商業的關係,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則小大適稱而不悖焉」可知強調的是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故B項正確;君主專制強調的是君權至高無上,而材料強調的是根與本、身與臂、臂與指的關係,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相權,故D項錯誤。

3.史學家錢穆認為:「秦滅六國……此乃古代貴族封建勢力之逐漸崩潰……直至漢興,始為中國史上平民政權之初創。」促使封建勢力崩潰到平民政權創立轉變的關鍵是(  )

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B.刺史制的建立

C.郡縣制的推行 D.科舉制的確立

答案:C 解析: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不能體現「封建勢力崩潰」,故A項錯誤;刺史制是監察制度,不符合題意,故B項錯誤;「封建勢力崩潰」即分封制崩潰,貴族政治走向崩潰,平民政權創立是指官吏任免不再依據血緣,而是由皇帝任免,即官僚政治,郡縣制的推行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誌,故C項正確;科舉制正式創立於隋朝,不符合題干時間限定,故D項錯誤。

主題

秦朝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1.史料證史——秦朝皇帝制度的特點

史料 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法令出一,別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主獨制於天下而無所制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

論從史出 史料主要說明皇帝制度具有皇位世襲、皇帝至尊、皇權至上的特點。

2.圖片探史——秦朝國家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

探究 上圖反映秦朝中央和地方機構分別是怎樣設置的?有何突出特點?

答案:設置方式:秦朝在中央建立起皇帝之下的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通過郡縣制加強了對地方的有效控制。突出特點:反映了以皇權為中心的金字塔般的統治機構的建立,實現了高度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同時也體現了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

3.歸納總結——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的歷史貢獻

(1)政治:我國是地域遼闊的多民族國家,中央集權制有利於鞏固國家統一,抵禦游牧民族的掠奪,維護中原的農耕經濟免遭游牧民族的騷擾。

(2)經濟:小農經濟具有分散性和脆弱性,中央集權制有利於維護小農經濟的穩定。同時,中央集權制有利於國家調動全國的人力、物力興修大型水利工程。

(3)文化:中央集權制下的國家統一有利於中華文明的延續和傳播。

(4)後世: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4.史料探史——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的歷史趨勢

史料 (中國政制)達臻「文明」一途,實應歸功於西周的創製……西周政治里顯然有濃厚的貴族色彩,而「共主」名義下的地方分權體制……與秦以後一統的君主「獨制」格局涇渭分明。因此古賢多稱周秦之間為「天下一大變局」。

——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

探究 根據史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說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別。

答案: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主要差別:西周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權的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

5.歸納比較——分封制與郡縣制的異同

考點3 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一、法令出一

1.創立:秦始皇開始使用「皇帝」稱號,確立了「皇帝」制度。

2.特點

(1)皇帝有天下獨尊的地位。

(2)國家的法律、政策,都決定於皇帝一人的意志。

(3)以維護皇權、服務於皇帝為基本原則。

3.弊端:在君主專制體制下,皇權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影響國家政治決策的合理性。

二、君權和相權

1.調整原因

(1)防範宰相擅權。

(2)加強統治,提高行政效率。

(3)彌補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幹不足的缺陷。

2.調整措施

(1)西漢

①漢武帝頻繁更換丞相,打擊相權。

②組成「中朝」參與決策,削弱「外朝」權力。

(2)唐代

①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唐初,三省最高長官都是宰相。

②後來,凡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其他官員的身份也等同於宰相,相權有所分散。

(3)宋代:增設「參知政事」、樞密院、三司分散宰相權力。

3.結果:君權逐步加強,相權被分散和削弱。

三、中國古代王朝的監察體制

1.演變

2.評價

(1)積極性: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監督官員規範執政,防止官員貪污腐敗。

(2)消極性

①專制制度的本質決定了監察體制的實際效能有限。

②監察官員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

四、選官制度的歷史變化

1.世官制:官職限定在貴族範圍_內,由貴胄子弟繼承。

2.察舉制

(1)含義:由官吏察訪合適的人才向中央推薦,最後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選官制度。

(2)實施:漢武帝曾下詔策試賢良;魏晉南北朝時期以九品官人法為基礎選官。

(3)評價:從考選方式和程序上,都體現出封閉的特徵。

3.科舉制

五、行省的設置

1.創立:元代創立的以行中書省作為地方常設行政機構的制度。

2.內容

(1)全國分設十個行中書省,另有中書省直轄的「腹里」,宣政院管轄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區。行省以下的行政區劃,依次為路、府、州、縣。

(2)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務必須呈報中書省,軍政要務需呈報樞密院。沒有來自中央的詔旨,行省官員既不能更改賦稅徵收制度,也不得調動軍隊;行省官員還要定期覲見皇帝,向皇帝述職。

(3)中央以監察機構對行省官員進行監督,同時還採取省官互遷等形式加以控制。

3.影響

(1)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

(2)對於加強中央集權,特別是調整好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具有重要的意義。

(3)為明清所沿用,成為今天我國省制的開端。

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解讀:從漢至元,是中華文明持續發展並達到高峰的時期,這個時期,中華文明全面發展。在政治方面,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科舉制度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而且為以後的歷代所沿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適應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發展,儒家思想經歷了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程朱理學的演變。政治制度的成熟,推動了中國古代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

[重點理解]

1.行省與郡縣的區別

(1)郡縣是地方機構,郡縣長官是地方官員。中央政令直達郡縣,有利於民族國家的統一,可形象地表示為中央→郡→縣,直線行政。

(2)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機構,行省長官是中央官員。元設中書省,即中央政府,職責為總理全國政務,管理「腹里」地區(河北、山西、山東等地)。其餘地方大部分設置為行省,是分區統治,不是直線統治。

2.山川形便與犬牙交錯

(1)山川形便:秦漢以來,地方行政區劃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線或歷史傳統等因素來確定。政區的自然屬性與經濟、文化一體化趨勢較強,但極易產生割據局面。

(2)犬牙交錯:從元代開始,行省區劃主要以中央軍事控制為目的,採取「犬牙交錯」的原則,任意將自然環境差異極大的地區拼成一個省級行政區。這樣削弱了地方的經濟、文化認同感,從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險而守、割據稱雄的地理環境,中央比較容易控制。

3.「三省六部制」與「近代西方三權分立」的區別

三省六部制與近代西方的三權分立形式上相似,都體現了分權的特點,但二者的本質卻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於強化皇權,是君主專制的產物;西方的三權分立目的是防止專制,是近現代資產階級民主的產物。

4.運用漢至元歷朝加強中央集權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現象

(1)兩漢實行州郡推薦、朝廷考試任用的察舉制;經魏晉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變為自由投考、差額錄用的科舉制。[2016·全國新課標卷Ⅱ]

提示:科舉制以考試的成績選拔人才,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局面,有利於中央集權;科舉制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繫起來,有助於提高整個社會的文化水平。

(2)東漢王充在《論衡》中說:「蕭何入秦,收拾文書(國家檔案文獻),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2016·全國新課標卷Ⅲ]

提示:漢朝繼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即漢承秦制,這是漢初成功地實現對全國統治的重要原因。

(3)中國古代某一時期,朝廷與地方矛盾尖銳。某節度使派人到中書省辦事,因其態度惡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東門被該節度使派人刺殺。[2016·北京卷]

提示:節度使是藩鎮的長官,中書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嚴重,地方與中央矛盾加劇。

(4)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諶,以知人出名。田歆對他說:「如今應推舉六名孝廉,多有貴戚書信相命,又不好違背,我想自己選一位名士以報效國家,你助我求之。」[2015·安徽卷]

提示:察舉制是中國古代一種自下而上舉薦人才為官的制度,選拔官吏以品德為主,人才由地方官員舉薦,這使察舉制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弊端。

(5)某朝官員王鍔通過賄賂企圖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鍔的請求,並下詔「鍔可兼宰相」。時任給事中的李藩行使職權,駁回詔書。[2015·北京卷]

提示: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門下省負責封駁審議,尚書省下設六部,負責執行。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給事中可以駁回詔書,反映了門下省的職能。

(6)自秦漢至明清,中國古代行政區劃經歷了由郡縣兩級制到州郡縣三級制再到省道府縣四級制的演變。[2014·山東卷]

提示:地方行政區劃經歷了郡縣兩級制—州郡縣三級制—省道府縣四級制的變化,這種變化適應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需要,從本質上反映了中央政府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跟進題組]

1.唐中宗不經中書省、門下省封拜官職,因心怯,故他裝置詔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發,而改用斜封,所用「敕」字也不敢用硃筆,而改用墨筆,當時稱為「斜封墨敕」。這表明(  )

A.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權力高於皇權

B.唐朝中樞機構的行政決策具有民主性質

C.唐中宗時皇權有所弱化

D.國家制度對皇權具有一定的約束力

答案:D 解析:古代中國的君主專制體制下皇權至高無上,故A項錯誤;唐朝所實行的三省六部制不具備民主性質,其主要目的是加強皇權,故B項錯誤;結合古代中國君主權力的發展趨勢可知,唐代皇權進一步加強,故C項錯誤;題干中描述的「斜封墨敕」現象說明了皇權受到國家制度一定的約束,故D項正確。

2.《歷代名臣奏議》稱:(元代)行省「有諸侯之鎮,而無諸侯之權」。據此可知,元行省(  )

A.軍國重事,無不領之    B.轄區廣闊但權力不大

C.長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行使權力受中央節制

答案:D 解析:材料體現的不是行省的權力,而是其權力受到節制,故A項錯誤;元代行省的權力較大,故B項錯誤;行省「有諸侯之鎮,而無諸侯之權」指的是行省制下中央政府牽制地方重臣,防止其割據一方,行省長官由朝廷任命,故C項錯誤;元行省儘管權力很大,但受中央政府節制,故D項正確。

3.《舊唐書》載,(楊綰)上疏條奏貢舉之弊曰:「今之取人,令投牒自陳,非經國之體也。望請依古制,縣令察舉孝廉,審知其鄉間有孝友信義廉恥之行,加以經業,才堪策試者,以孝廉為名,薦之於州。……自縣至省,不得令舉人輒自陳牒。」材料反映楊綰(  )

A.主張恢復察舉的古制 B.反對科舉取士的制度

C.要求完善科舉的流程 D.注重科舉的品德考察

答案:D 解析:從「(楊綰)上疏條奏貢舉之弊」可知,楊綰指出了科舉制的弊端,因而材料是對弊端提出的解決措施,而不是要恢復察舉制,故A項錯誤;材料只是針對科舉制弊端提出解決措施,而不是反對科舉制,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科舉制流程變化的內容,故C項錯誤;從「今之取人,令投牒自陳,非經國之體也」和「望請依古制,縣令察舉孝廉……以孝廉為名,薦之於州」可知為改變科舉制的弊端,要增加對孝、廉品德方面的考察,故D項正確。

主題一

古代中國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鬥爭

1.地圖證史——西周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發展演變趨勢

①西周分封制      ②秦朝郡縣制

③漢朝郡國並行制     ④元朝行省制

論從史出 從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示意圖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歷經多次變革,呈現出中央對地方控制不斷加強的趨勢,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2.史料探史——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舉措

史料 主父偃說上曰:「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余雖骨肉,無尺地之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於是上從其計,亦如己願。

探究 史料中的「上」指誰?「從其計」的表現是什麼?主父偃建議的巧妙之處又在哪裡?

答案:「上」指漢武帝。「從其計」指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巧妙之處在於以宣揚仁孝之道為由而削弱地方王國的勢力。

3.歸納總結——從漢至元地方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及影響

(1)特點

①演變過程中,中央一直強化對地方的領導、監督、制約,地方則要求獨立的自主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始終存在。

②中央通過多層次管理,在分權基礎上加強對官員的任免、考核,地方權力逐漸被分割、削弱,集權於中央。

③地方行政制度經歷了一個從低級到高級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郡縣制→郡國並行制→行省制)。

(2)影響

①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在徵發徭役、兵役,徵收田賦和租稅,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等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②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證了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統一和封建經濟的發展。

③中央集權過度強化,造成了地方官對中央和君主的絕對依賴;地方沒有相應自主權,也難以發揮管理的實效。

主題二

中國古代選官、用官制度的創舉

1.圖示構史——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及趨勢

2.史料探史——趨向公平公正的科舉制

史料一 唐朝人沈既濟說:「故太平君子,唯門調戶選,徵文射策,以取祿位……是以進士為士林華選,四方觀聽,希其風采。每歲得第之人,不浹旬而周聞天下。」

——轉引自韓國磐《隋唐五代史論集》

史料二 這一制度(科舉制)……他們通過考試,品評人才的優劣,為政府機構配備文官。……這一制度達到充分發展的,是由一系列的考試組成的。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史料三 科舉選官制度,使一些本來無立錐之地的平民書生,通過科場也得以晉身於官僚、貴族的行列。這樣一來,在社會的等級階層之間,就必然出現等級中的升降,甚至貴賤間的對流,這種流動性同時為那些原來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隊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試論科舉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影響》

探究 據以上史料,歸納科舉制有哪些特點?

答案:①標準的客觀性:以學識和考試成績作為標準選拔人才。②方式的公平性:以嚴格的考試作為選官方式。③範圍的廣泛性:不論貧富貴賤,皆可參加。

3.重點講解——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積極作用

(1)有利於維持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正常運轉。

(2)有利於維護國家的「大一統」局面。

(3)選官制度的標準化、制度化對國家選拔官員,維護統治的長治久安起了重大作用,保證了中央對地方的賦稅徵收。

(4)選官制度的變化和完善,有利於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推動了官員素質不斷提高,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考點4 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

一、內閣制度的形成

1.廢丞相

(1)背景:明太祖認為丞相權勢過重妨礙皇權的高度集中。

(2)措施:裁撤中書省和丞相,以分理全國政務,直接對皇帝負責。

(3)影響:宰相制度被廢除,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

2.設內閣

(1)原因:朱元璋廢丞相職位,政務集中於皇帝一身。

(2)設立:明成祖朱棣設立,以內閣作為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

(3)特點:皇帝為加強專制而建立的政治機構;始終不是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

(4)評價: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並不能對君主起到有效制約作用。

二  軍機處

1.設立:清朝雍正年間設立,選親重大臣協辦軍務。

2.地位: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

3.特點

(1)軍機大臣均由皇帝欽定,秉承皇帝旨意辦事。

(2)機構簡單,人員精幹,有官無吏。

(3)地處內廷,外界干擾少,辦事效率高。

(4)決策封閉性特徵更為明顯。

4.影響

(1)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制度。

(2)明顯提高了中央集權政府的行政效率。

三、清朝的邊疆政策

1.目的: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基本原則:尊重各民族的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籠絡各民族的上層分子;大事集權,小事放權。

3.措施

(1)設理藩院主管邊疆和民族事務。

(2)重視邊疆地區的交通建設和軍事防範。

(3)雍正年間,在西南地區實行大規模的「改土歸流」。

4.作用

(1)大大強化了中央政府的統治。

(2)清朝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國的版圖。

(3)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安定團結。

(4)推動了我國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發展。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解讀:廢丞相、設內閣、設軍機處,標誌著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同時,君主專制的強化,還表現在實行文化專制政策,如大興文字獄,實行八股取士、強化理學的統治地位等。而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則間接地反映出了君主專制的強化。

[重點理解]

1.中國古代宰相與明代內閣首輔的不同

內閣首輔不同於宰相,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內閣的任命和職權的大小,完全由皇帝決定。內閣不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具體比較如下:

2.八股取士

明清選拔官吏沿用科舉制度。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文體嚴格限於八股文,應考者不能發揮個人見解,故名八股取士。明清統治者用「八股取士」來禁錮知識分子的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為皇帝的忠順奴僕。

3.運用明清君主專制加強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現象

(1)明初廢行省,地方分設三司,分別掌管一地民政與財政、司法、軍事,直屬六部。明中葉以後,皇帝臨時派遣的巡撫逐漸演變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2016·全國新課標卷Ⅰ]

提示:明朝對地方三司的管理從六部直接管理演變為由巡撫管理,巡撫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巡撫總管地方三司,這有助於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2)明初廢丞相、設顧問性質的內閣大學士,嚴防權臣亂政。明中後期嚴嵩、張居正等內閣首輔操縱朝政,權傾一時。[2014·全國新課標卷Ⅱ]

提示:從制度上說,內閣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內閣必須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所以內閣實質上仍是皇權的組成部分,是君主集權加強的表現。到明代中後期,雖然由於皇帝昏庸等原因而出現了如嚴嵩和張居正等權重一時的事例,但他們的權力來自君主的信任。

(3)光緒《大清會典》載:「諭軍機大臣行者,既述,則封寄焉。凡有旨存記者,皆書於冊而藏之,屆時則提奏。議大政,讞(審)大獄,得旨則與。」[2013·江蘇卷]

提示:清朝設軍機處,軍機處最初只參與處理軍務,後來職權擴大到可以參與處理內政外交、制定軍國大計、審理重大案件等機要政務。由材料中「議大政,讞(審)大獄」「得旨則與」說明軍機處的職能是參與政務,秉旨辦事。

(4)梁啟超在論述中國古代專制政治發展時說:「專制權稍薄弱,則有分裂,有分裂則有力征,有力征則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則專制權高一度,愈積愈進。」[2012·全國新課標卷]

提示:貫穿於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有兩對矛盾:中央與地方,君權與相權,這兩對矛盾演變的趨勢是中央權力不斷集中,君權不斷加強。從中國古代歷史整體來看,專製程度隨歷史進程而不斷加強。

(5)清代內閣處理公務的案例「積成樣本四巨冊」,官員「惟揣摹此樣本為急」,時人稱之為:「依樣葫蘆畫不難,葫蘆變化有千端。畫成依舊葫蘆樣,要把葫蘆仔細看。」[2012·全國新課標卷]

提示:「惟揣摹此樣本為急」可知,清代內閣官員處理公務拘泥規制,不敢創新,這說明清朝君主專制日益強化,其政治體制已經僵化。

[跟進題組]

1.「成祖即位,特簡解縉、胡廣、楊榮等直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這說明當時的內閣(  )

A.是國家主要決策機構

B.成為國家正式的行政機構

C.成為位高權重的事實上的宰相

D.屬於皇帝的參謀、秘書機構

答案:D 解析:依據材料「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可知內閣不是國家的決策機構,故A、B兩項錯誤;內閣成員僅備皇帝顧問,不置官屬,所以地位並不高,故C項錯誤;依據材料可知內閣屬於皇帝的參謀、秘書機構,故D項正確。

2.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的共同之處是(  )

A.統領軍隊,處理各種軍務   

B.參與決策,負責朝廷事務

C.參與政務,但沒有決策權   

D.負責行政,安排地方事務

答案:C 解析:明代內閣沒有統領軍隊,處理各種軍務的權力,故A項錯誤;明代內閣、清代軍機處兩個機構都參與政務,但沒有決策權,故B項錯誤,C項正確;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都無權負責行政,安排地方事務,故D項錯誤。

3.17世紀40年代,伴隨著明王朝的滅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國的統治。而同一時期的英國,也經歷了一場不同含義的「革命」,這一「革命」最終結束了舊王朝的統治,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世界的天平開始失衡,東方的沒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顯加快。從歷史發展的趨勢看,東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  )

A.東西方文明的衰亡和興起

B.東西方經濟實力的對比和變化

C.東西方社會發展方向的變化

D.東西方軍事力量對比的變化

答案:C 解析:東方文明未能及時跟上歷史發展的趨勢進行轉型,但不是「衰亡」,故A項錯誤;不僅僅是「經濟實力」,B項以偏概全,錯誤;從歷史發展的趨勢看,西方資本主義興起,而東方封建專制加強,故C項正確;不僅僅是「軍事力量」,D項以偏概全,錯誤。

主題一

明清君主專制的強化

1.圖片證史——古代君臣關係的變化

坐著奏事(秦漢時期)     站著奏事(宋元時期)    跪著奏事(明清時期)

論從史出 圖中從左至右,皇帝都坐著,而大臣則由坐到站再到跪,反映出皇帝獨尊、君權強化的趨勢。

2.史料探史——中樞機構的演變

史料一 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矣。然自漢以來,位號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

史料二 (宋代)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書、門下並列於外,又別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對掌大政。天下財賦,內庭諸司,中外莞庫,悉隸三司。

——〔元〕脫脫等《宋史》

史料三 機務及用兵皆軍機大臣承旨,天子無日不與(軍機)大臣相見,無論宦寺(宦官)不得參,即承旨諸臣(軍機大臣)亦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於其間也。

——《檐曝雜記》

探究 史料一反映了古代宰相的地位如何?唐宋清君主專制發展變化的趨勢是什麼?

答案:地位:古代丞相是輔助皇帝處理政事、統領百官的重要助手,位高權重。

趨勢:唐代三省長官皆為宰相,共議國事,分散了宰相權力。宋代設置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軍事、財政權力,相權被進一步分割。清代軍機大臣無決策權,只是奉承皇帝旨意,表明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3.歸納總結——社會轉型的「絆腳石」——明清君主專制強化的影響

(1)經濟上,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政治上,專制統治的空前強化剝奪了人民的政治權力和言論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動受到壓制和打擊。

(3)思想文化上,專制統治使知識分子脫離實際,阻礙了科技創新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

4.方法總結——中國古代皇權的發展趨勢

主題二

明代的內閣制

1.圖片探史——明代內閣的權力

探究 明代票擬權的出現能否說明內閣擁有決策權?

答案:票擬權的出現並不能說明內閣擁有決策權,因為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閣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擬是否被採納最終還得取決於皇帝的批紅。

2.中外比較——明朝內閣制與西方內閣制的比較

(1)形成條件

①明朝內閣是封建經濟發展、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

②西方內閣制是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產物。

(2)權力與地位

①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行政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內閣首輔不是宰相,其職權與地位完全取決於皇帝。

②西方內閣是國家法定的行政機構,如英國內閣對議會負責,掌握實際的行政權。

(3)影響

①明朝內閣是封建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嚴重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②西方內閣制鞏固了資產階級民主,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單元宏觀識記方法 三大熱考命題主線

 單元宏觀識記方法

三大熱考命題主線

主線一 中國古代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發展及演變過程

?知識主線

1.初步形成: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廢分封,行縣制,實行中央集權制度。

2.正式建立:秦統一六國後,為鞏固統治,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確立皇帝制(皇權至高無上)、三公九卿制、郡縣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機構)。

3.鞏固:西漢實行刺史制度;頒布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4.完善: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創立和完善科舉制,擴大了官吏來源。

5.加強:在中央,北宋設參知政事(副相)、樞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財權。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與通判互相牽制;在各路設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通過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軍事、行政、財政等大權,剷除了封建割據的基礎,加強了中央集權。

6.新發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設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

7.空前強化:明初,廢丞相,權分六部;設廠衛特務機構;八股取士;地方實行三司分權。清朝增設軍機處,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發展到頂峰;大興文字獄。

8.結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總結提升

中國古代加強封建君主專制的主要方式

(1)加強君主權力:如秦始皇確立皇權至上的皇帝制度,漢武帝利用新儒學神化皇權,明清強化君主專制等。

(2)加強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清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等。

(3)變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機構,分化事權,使其相互節制。如秦朝實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縣制;唐代實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實行二府三司制等。

(4)注重官吏選拔和任免:自秦廢除分封制後,官吏任免權由皇帝掌握。隋唐之後的科舉考試,也是培養和選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徑。

(5)加強監察機制:如秦代設御史大夫,漢代設刺史,宋代在地方設通判,明代設東廠、西廠、錦衣衛等。

主線二 中國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知識主線

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隸社會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推行郡縣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權制度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3.漢代:推行郡國並行制,兼有封國制與郡縣制的特點,封國可以世襲,使中央集權受到威脅,漢武帝時推行「推恩令」,逐漸解決王國問題。

4.隋唐時期:實行州縣兩級制,後設節度使,導致藩鎮割據問題。

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決了武將專權的問題。

6.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行省屬於中央派出機構;長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轄區內軍政事務,不可世襲,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7.明朝:廢除行省制,設立三司管理地方。

?總結提升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特點

(1)演變過程中,中央一直強化對地方的領導、監督、制約,地方則要求獨立的自主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始終存在。

(2)中央通過多層次管理,在分權基礎上加強對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權力逐漸被分割、削弱,集權於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經歷了一個從低級到高級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

主線三 中西方官吏遴選與人才選拔制度的演變與區別

?知識主線

1.古代中國:西周以血緣關係為基礎實行世卿世祿制;漢代按才能和德行實行察舉制;唐朝按考試成績實行科舉制。逐漸打破血緣關係的束縛,按才能德行和考試成績任用官員,體現了公平和社會進步。

2.近代中國:清末洋務運動的教育改革;1905年廢除科舉制;南京臨時政府的教育改革等。這一方面體現了制度本身的文明和進步;另一方面反映出當時社會的變革和進步。

3.古代雅典:早期的寡頭政治;梭倫的財產等級制度,打破血緣關係,有利於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克利斯提尼的地域選舉制;伯里克利的權利開放,同時雅典民主政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4.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吸收了古代中國官吏制度(科舉制)的精華。

?總結提升

全面客觀地評價科舉制的影響

全國卷40題、41題專題研究

[41題示例——2013·全國卷I]

歷史地圖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信息。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圖1 東漢十四州示意圖 圖2 唐開元十五道示意圖

①比較圖1、圖2,提取兩項有關漢唐間歷史變遷的信息,並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

[答題樣卷]

[答卷點評]

該答案存在的問題:首先是提取的行政版圖變化和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兩項信息略顯重複,且表述欠妥當,如「民族統一的趨勢」。

其次是信息說明有些不夠準確。

[信息揭示]

解題首先要認真讀題,兩幅地圖主要展現的是漢唐地方行政機構數量的變化。

其一是與漢代相比,唐代南方地區行政區劃明顯增加,蘊涵的思考點有:為什麼地方行政區數量唐代比漢代增加了,數量增加表明了什麼?

其二是吐蕃、南詔和流求出現在唐朝的版圖上,蘊涵的思考點有:為什麼唐朝版圖增加了吐蕃等地區,唐朝版圖增加的這三個地區表明了什麼?

[答案參照]

示例一:信息:漢代的州集中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體平衡。

說明:漢唐間南方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

示例二:信息:漢代州名與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說明:唐代「道」的劃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勢。

[試題評析]

本題屬於「觀點提煉」加「歷史闡釋」類的試題,主要考查考生從歷史地圖中獲取信息,並結合所學知識對該信息進行闡釋說明的能力。考生不僅要仔細釋讀每幅圖的信息,還要將兩幅圖的信息進行對比,找出其中的變化,並對該變化的「表徵」「原因」「影響」等進行闡述。本題的答案是開放性的,只要從圖片中獲取任一正確的信息,並予以合理說明即可。

[建模答題]

第一步:認真審題,明確答向

由①確定本題的答向:歷史變遷的信息+說明(注意關鍵詞「兩項」「漢唐間」)。

第二步:結合所學,確定考點

由②確定本題的考點: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區劃的變遷及原因。

(註:轉自學科網)


推薦閱讀:

陳百祥怒斥香港廢青:香港人就系中國人,該中國管!
中國人真的會「避生羊寶寶」嗎
[原創]中國「國情」下的美國大使
非洲人糧食產量低 嫌土壤不肥沃 中國人教技術玉米大豐收
張廣興:法學研究應強化中國問題意識

TAG:中國 | 政治 | 制度 | 古代 | 政治制度 | 複習 | 期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