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民素質:魯迅先生竭力要改造的國民性劣根原來就在這裡!
國民素質是國家文明程度最根本的反映,它的核心就是國民性。而國民性就是國家的性格,也是國家的靈魂,它決定著這個國家的命運和前途。
把國家的貧困與落後歸罪於國民素質一般是不會錯的。如果能提升到「國民性」的高度再加上「劣根」兩個字就更能見得說話者目光如炬洞若觀火了。彷彿名中醫經過一番望、聞、問、切,終於得出了明確的診斷,找到了根本的病因,以為只要下幾帖猛葯即可藥到病除起死回生似的。
所以近代許多偉大的學者、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乃至企業家和軍事家們英雄所見略同,紛紛致力於國民性的改造工作。他們試圖通過教育、變革、文學、法律、實業、戰爭等手段消除國民劣根性,提高國民素質,徹底改變國家命運。他們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永遠為後人所敬仰。其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棄醫從文,但他畢生從事的其實還是醫生的工作。魯迅先生用「匕首」和「投槍」將國民劣根性刻畫得入木三分,希望以此喚醒國人麻木的精神,達到治癒思想頑疾的目的。然而一個世紀過去,儘管我們的國家已經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但國民素質依然不容樂觀,國民劣根性依然普遍存在,甚至比以前有過之而無不及。而魯迅先生的文章卻悄悄地告別了中學課本。不知先生在天之靈會作何感想。
我們的時代也有魯迅。當下有一些思想激進的「公知」和「意見領袖」繼承了魯迅先生的衣缽,對社會進行各種揭露和批判。成千上萬的擁躉者熱情地稱他們為「當代魯迅」,可是他們和魯迅先生一樣,都沒有受到當世主流社會的歡迎。
這是當然的。諱疾忌醫原本就是國民劣根性的表現。喝醉酒的人不會承認自己醉酒,有精神病的人不會承認自己有精神病,有劣根性的國民當然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有劣根性。如果魯迅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與接納,說明社會是健康的。但如果社會是健康的,就不會有魯迅的存在。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魯迅的出現與存在本身就是社會不健康的證明。他與論敵戰鬥時表現出來的尖酸刻薄和睚眥必報其實也正是國民劣根性的表現之一。
而用「匕首」和「投槍」對社會進行深刻的揭露與批判則無異於抑鬱症患者用利刃切割自己的手臂。割的時候的確是刀刀見血痛快淋漓,可是割完之後非但病症沒有絲毫減輕,只留下滿手臂的疤痕——反而比之前更醜陋了。
要提高國民素質,必須知道什麼是素質。有人認為素質就是才藝,讓孩子學一點琴棋書畫就是素質教育。有人認為素質就是行為習慣,不講髒話,不亂扔垃圾,不違背公德就是素質好,反之就是素質差。這些都是比較膚淺的理解,或者說都只是表面的素質。
真正的素質是一種內在的能力——適應環境,承受壓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包括兩個部分: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是適應自然環境,承受身體壓力和解決物質問題的能力。心理素質是適應人際環境,承受心理壓力和解決意識問題的能力。這兩種能力一半來自天賦,一半來自鍛煉。其中天賦是主要的,鍛煉是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
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是人的基本素質。教育的任務是發展和增強這兩種基本素質。我們國家搞了很多年素質教育,可是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不是越來越好,而是越來越差了。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也是一個非常諷刺的問題,應當引起全社會的深切反思。
要改造國民性,必須知道國民性的弱點在哪裡。雖說治重症必用虎狼之葯,但如果連病因都沒有找到就以猛葯攻之,那也未免太草率了。
先賢們對國民性曾經作過深刻的解剖。仍以魯迅先生為例。魯迅先生從八個角度概括我們的國民性劣根:自高自大、看重面子、懶惰、協調、破壞欲、目光短淺、奴性和膽小自私。要我說遠遠不止這八條,還有很多。比如好管閑事、不守秩序、貪婪、情緒化、窩裡斗、媚外、迷信、狹隘、墨守成規、逃避責任……
但是千條萬條最終歸於一條:幼稚。我國的國民性劣根其實就是幼稚病。因為幼稚,所以天真、美好;因為幼稚,所以依賴、逃避;因為幼稚,所以偏執、過激;因為幼稚,所以軟弱、無力;因為幼稚,所以浮誇、虛偽;因為幼稚,所以機械、刻板……
所以很多社會問題永遠得不到根本解決。無論人們怎麼努力改革,最後總是難以見到成效,反而變本加厲,更不如前。人的責任意識也越來越淡薄。遇到好事爭相邀功,遇到壞事則極力推卸,要麼把責任推給臨時工,要麼抓一兩個替罪羊應付了之,絕少有人站出來負責。社會公平和正義受到挑戰,貧富懸殊不斷加大,哪裡都有不公平或不平等的現象存在,哪裡都有欺壓和抗拒,奴役和背叛,羞辱和諂媚的事情發生。此外,個人的安全感、價值感和幸福感也常常得不到滿足,很多人仍然生活在貧困之中。尊重、信任、愛和包容嚴重缺失,欺騙、猜疑、造假、作弊之風盛行。這些都是國民性不夠成長造成的,不只是善與惡的問題。
或許有人會問,我堂堂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悠久,物產富饒,怎麼國民性竟然會落後於其他民族呢。這個問題倒不難解釋,看看許多富貴人家的紈絝子弟即可明白。祖上辛苦打拚創下巨額財富。子孫養尊處優,無需經歷風雨即可坐享其成,久而久之心智發展便漸漸地落後於窮人家的孩子。國民性亦然。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並不是全部。
要改變這個狀況,單靠政策、法令、科技或經濟方面的改革顯然是不夠的。國民性的問題還得靠全體國民自己解決。唯有全體國民一齊修養人格磨礪意志,增強心理素質,提高人格水平,才能徹底解決國民性落後的問題。
然而要使全體國民都意識到這個問題並為之努力,何其難哉!數百年的陋習已經積重難返,要改變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有一部分人先成長起來,然後以他們的人格力量去影響、感染身邊的朋友和家人,繼而帶動更多的人去完成人格的自我成長。只有這樣,國民素質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國民性才能得到徹底的改造。
推薦閱讀:
※清末民初進步人士對提高國民素質的思考
※令人不齒的低素質行為【組圖】
※組圖:羽毛球柔韌素質訓練內容與方法
※拯救婚姻必備的心理素質有哪些
※餐廳不喜歡哪些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