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界法師開示持咒訣竅

前面佛陀講到「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所謂「離一切相,而即一切法」的觀念以後,這個地方做一個總結,來訶責凡夫跟二乘心中的迷情。

總責迷情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這一段是總標,把凡夫跟二乘的迷情標出來。我們前面說過,凡夫二乘最大的迷情就是「心外求法」,他不管修什麼樣的善法,都沒有安住現前一念心性,我們看下面的經文就知道。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

這個「如何」蕅益大師說,有責備的意思,就是為什麼?

為什麼在有漏世間中的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三有,這個「有」包括整個三界有漏的因果。有漏的因果怎麼產生的呢?其實就是我們眾生一念向外攀緣的迷情而有的;比方說 欲有,他所追求的就是五欲的果報,他為什麼去布施,為什麼修學五戒,為什麼修學十善呢?他心中是追求一種五欲的果報相。

色有 他所追求的是一種清淨的色法;他為什麼修學禪定?他就是要追求一種清淨微妙的色法,所以他變成一個色有。

無色有 他所追求的就是那一念的分別心,要的是那一個寂靜的分別心。

也就是有這一念迷情的因素,就招感了果報,由果報當中又產生另一念的迷情,而構成一種三有的循環。

及出世間聲聞緣覺, 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二乘人心中也有迷情,他離開了一念心,追求心外偏空寂靜的涅槃,這個也是他的迷情,他也是不喜歡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

佛陀做一個總結,總而言之,凡夫跟二乘最大的毛病,就是以自己狹隘有限量的分別心,來測度如來的無上菩提。

「以所知心」我們前面講過,就是凡夫跟二乘的迷情,凡夫著在有相的地方,二乘執著在偏空的地方,總而言之,都是一念的向外攀緣。以這種向外攀緣的心來測度  如來的無上菩提,用世間分別的語言,來想像佛陀的知見。

 

『無上菩提』蕅益大師解釋呢,就是前面所說的,我們一念心性俱足即空、即假、即中,圓三諦理。

『佛陀的知見』是約著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觀。前面的『無上菩提』是約著如如理,講真諦、俗諦、中諦的道理。

這個地方佛陀的意思是說:凡夫修習五戒十善也沒有錯,二乘人修四諦十二因緣也沒錯,錯不在他的法門,而是他的心態有問題。心態決定我們的狀態,所以這個地方,佛陀訶責的正是凡夫二乘的心態,沒有真實的把心帶回家,而造成這樣子的流轉跟一個偏空涅槃的產生。

舉喻發明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譬如古代有四種非常精緻美妙的樂器,琴瑟箜篌這四種樂器。這四種樂器被工匠做出來的時候,它的確是俱足美妙的音聲。這美妙的音聲,如果沒有一個非常善巧的指頭,沒有正確的方法來彈它的話,這個音聲是表現不出來的。

「琴瑟箜篌」是指的我們眾生本俱的一念心性;「俱足妙音」就表示它俱足了圓三諦理,它本身的功德就俱足「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功德。

為什麼這功德不能顯現呢?是因為我們沒有真實的去產生正確的觀照,一念的向外攀緣,所以變成這個功德不能顯現。

法合勸修    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這個地方的「汝」指的是富樓那尊者,乃至於整個二乘的無學;「眾生」包括整個凡夫外道。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寶」指的是我們心中的光明;「覺」指的是覺性。我們這一念心性本來俱足光明,本來俱足覺性的,而這樣子是圓滿的沒有欠缺,可以說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這樣圓滿的心性跟諸佛是平等無差別的。但是佛陀在用這一念心性的時候,佛陀「如我按指,海印發光」;佛陀他在使用這一念心性的時候,他手指輕輕一按,表示佛陀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跟《海印三昧》相印《海印三昧》是指的入此三昧一切的世間法一切的出世間法,都能夠如實的顯現,像大海能夠顯現萬物一樣,有種種的事事無礙的境界。  佛陀在用這一念性的時候,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海印三昧》的事事無礙。而我們凡夫在使用這一念心性的時候,是起心動念,塵勞先起,對自己創造了很多的煩惱跟障礙。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就是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就沒有真實的了解大乘的圓三諦理,而生起迴光返照,只是愛戀人天果報,或者愛戀小乘的偏空涅槃,得少為足。因為我們心中向外攀緣,得到一個人天的安樂相,得到一個偏空的寂靜相,就覺得這個相狀不得了了,就把這個心性給放棄了,弄到最後自己障礙重重。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就像琴一樣,這個琴它本來是可以彈出很好很好的音聲,但是我們沒有正確的方法,就把聲音彈得很差。這個地方講到方法是很重要的,觀照力是很重要的。

222我們要想一個問題說:說我們每天持《大悲咒》,《大悲咒》是總持觀世音菩薩所有的功德,那是不得了。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持《大悲咒》的時候,一持的時候不得了,成就種種的《海印三昧》,無量無邊的波羅蜜。那我們在持《大悲咒》的時候,我們覺得好像《大悲咒》進入到我們的心中效果很有限。

我們這一念心也沒有比觀世音菩薩的心差,《大悲咒》也是那個《大悲咒》,所以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呢?

按這一段經文的意思,就是我們沒有去做一個正確的觀照,沒有正確的去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心,所謂的「三諦理」如實空。所謂「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俱足」,沒有這樣的一種微密觀照。

前幾年有一個西藏的法王來台灣傳法,傳一個觀音法門。當然他主要就是持《大悲咒》持觀音的本尊咒。他傳法以後很多記者問他說:你傳這個是什麼法。

西藏法王說:其實傳的法很簡單,就是你在持觀世音菩薩本尊咒之前,要相信你這一念心本來就俱足觀世音菩薩所有功德,要從這一念心出發去持咒。

「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你整個修行都是這個觀念。安住在這一念心來持咒,假借這個咒語還是在開顯我們的自性功德,「托彼依正,顯我自性」,「稱性起修,全修在性」。

印光大師常說:「無不從此法界流」,這個「法界」就是一念心,由我們這一念心而發動了咒語,整個咒語還是在顯我們一念的心性,「無不還歸此法界」。你用這個思想來持咒,你可以把這咒的功德開顯到最大的力量。就像你彈琴一樣,你方法對了,聲音自然就出來了。

佛陀已經快把前面的「三諦理」講完了,所以佛陀一再的強調,觀照力是很重要的。

蕅益大師說:整個大乘佛法,不離開理觀跟事修。「理觀」就像一個人的眼睛,「事修」就像一個人的腳,如果沒有理觀的引導,我們事修就會變成事倍功半。

這個地方是強調,凡夫二乘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觀,雖然有一些布施、持戒,乃至於禪定、智慧的善法,還是不能成就圓滿的功德。那麼應該怎麼做「理觀」呢?這以下第二段就非常重要…

 

丁二、明迷悟因緣無性

這一段經文等於是把前面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做一個總結。就是他準備要講修行方法,所以把前面的觀念做總結。這段經文大家要很清楚,這個對你整個在修學、念佛、拜佛、持咒的時候,你怎麼去做微密觀照,這個地方是很重要的。

 


推薦閱讀:

無量壽經(會集本)斷疑篇——宏琳法師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二十二集)-凈空老法師
奇!眾多山神現身向常慧法師學念佛
理凈法師:《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是否是佛說的?
文珠法師:勸發菩提心文講義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