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依賴抱怨

自我養育

有為數不少的人在自我成長過程中,得出過這樣的結論:我今天的痛苦都是父母小時候沒很好的對待我,以至於變成了今天的我。因為不喜歡這樣的自己,不接受這樣的自己,於是對父母變得很憤怒很抱怨,與父母的關係也變得很糟糕。理智上雖然明白要父母改變是不可能的,但是潛意識中仍然是希望父母能夠改變,這樣關係才能改變。

有一個母親來為三十多歲的兒子做諮詢。兒子大學畢業後就一直不肯出來工作,靠母親微薄的退休金度日,怨恨母親小時候對自己不夠關心,以至於無法正常和人打交道,所以不敢出家門,更不用說工作了。還有一個富二代,二十多歲,成天遊手好閒,動不動就讓父母給換車。父母一旦不答應他的要求,就破口大罵父母,「誰讓你們小時候就知道忙生意,不管我,我就是要讓你們為今天的後果買單。」

所有的痛苦源自於潛意識中對父母的深深依賴,不敢「斷奶」。通過痛苦和抱怨的方式,在心理上把自己與父母緊緊地糾纏在一起,糾纏在一個無法解開又無法接受的痛苦和絕望中,卻無法看到根本出路在於自我的改變和成長。在婚姻中,這種無意識中對父母的依賴會轉移到對伴侶的依賴,感受到的痛苦與父母關係中的痛苦本質上是相同的:「我的痛苦都是你造成的,所以你要為此負責。」於是,抱怨,指責、攻擊、衝突瀰漫在家庭中。

【自我養育】的建立與發展,為改善這種心理上的依賴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自我養育的第一個概念是,【立足當下,開創未來】。今天的自己是兒時經歷造成的結果,但是過去的一切已經不能改變。無論你怎樣不甘心,怎樣痛苦,已經過去的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就像因果一樣,過去的痛苦是因,也許這個因的確是父母造成的,今天的你過得不開心,但這個因果無論是父母還是你都無法改變。然而,童年時父母如何對待你,是幼小的你所無力改變和抗爭的,但是今天的你已經長大,已經有能力改變和抗爭。今天的你,每一刻你都在製造一個新的因、新的果,你的現在和未來是有改變的可能。這個改變的可能就是從對內在父母和外在他人的依戀,轉化為【自我養育】。假如你今年三十歲,那就是從三十歲開始,就像是在心理上重新出生一回那樣,你去自己養育自己,你去拋棄和擺脫父母強加給你的那個【舊自我】,就像一刀剪斷與母親的臍帶!你去養育自己,重新建立和發展一個【新自我】。父母養育出的那個【舊自我】,包括對待你的給你帶來很多痛苦和創傷的態度與行為,給予你的各種已經不適應今天的你的各種價值觀,還有對父母的各種行為與方式的認同等等。

自我養育的第二個概念是:【做自己的治療師】。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不足和創傷,學會如何自我療愈,而不是抱怨父母和伴侶,是走向成熟和成長的必經之路。有的人尤其是依賴型的人,不肯在心理上斷奶,與父母或伴侶處於一種病態的共生關係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離開父母和伴侶就不知道自己是誰,就有一種被拋棄感,就嚴重抑鬱和焦慮。這樣的人,可以利用自己的潛能與創造力去療愈自己的創傷,例如,我們每個人天生就具有良好的自我催眠的療愈功能,這個功能是巨大的,但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的這種巨大的潛能一直在潛意識中昏昏沉睡。如何做自己的治療師,在我上一篇博客中寫得很詳細,可以參考,在這裡就不再重複。

自我養育的第三個概念是,【利用自己的潛能和創造力,利用自己的獨特性,去發展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凡是在現實中真正成功的人,無不是把自己的潛能和創造力發揮到極致的人,例如楊瀾,為什麼在她身上,總是充滿著特別的魅力?這種魅力,就是一個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創造力,找到了自己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可以讓一個人就像鑽石一樣,各個層面都自然散發著生命的迷人光輝。

自我養育,就是指一個人,從過去依賴的舊的自我中解放出來,立足當下,充分利用自己的潛能去療愈自己,去發展自己,去為自己創造一個嶄新的未來。通過自我養育,當你能夠收穫一個獨立而自由、自信而強大的自己時,你自然會對父母對生活會充滿無限的感恩,內心中才會產生真正的愛,愛自己,愛上這個世界。

擺脫依賴和懶惰思想。

人只有不依賴了,才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只有對自己行為能夠負擔起責任才不會抱怨。所以反推回來就是,你產生抱怨就是因為你不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去想方設法的找客觀因素去抱怨。而不想為自己行為負責的原因就是,你想依賴別人而解決你的問題。而當你依賴的一方不能按照你的想法實現的時候,你自然就會產生抱怨。因為你把希望寄託到了別人身上,可是你又沒有控制別人的能力。

在心理學上,自卑屬於性格上的一個缺點。自卑,即一個人對 自己的能力,品質等作出偏低的評價,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悲觀失望,喪失信心等。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孤立、離群、抑制自信心和 榮譽感,當受到周圍人們的輕視、嘲笑或侮辱時,這種自卑心理會大大加強,甚至以嫉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現出來。自卑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是實現理想或某種願望的巨大心理障礙。

自卑是一種自我評價,一種在認知上產生偏差的,認為自己是無能軟弱的情感。自卑的人他們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總會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行,做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但是事實證明,這種自我評價是錯誤的,自卑的人跟自信的人相比,能力並沒有區別,區別的只是一種心態,如果調整好這種自卑心態,那麼你和別人一樣是優秀的。

自卑,就是自己輕視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嚴重的人,並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種缺陷或者短處,而是不能悅意容納自己,自慚形穢,常常把自己放在一個低人一等,不被自己喜歡,進而演繹成別人看不起的位置,並由此陷人不可自拔的境地。自卑其實是不可怕的。從某種程度上講,自卑也是推動一個人不斷自我完善的動力。

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因人而異。有人的自卑心理的誘因是思想 認識方面的,如對自己的期望不高,或者相反,期望過高,不切實際; 有人的自卑心理的誘因是心理素質方面的,如五官不夠端正,過胖,過 瘦,口吃等缺陷;有人的自卑心理的誘因是社會環境方面的,如出身農村, 經濟條件差,學歷低等,有人的自卑心理原因是性格方面的,如內向、孤 僻等,有人的自卑心理的原因是生活經歷方面的,如情場失意,當從出醜, 被人嘲弄等。

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總的來說包括四個方面

1、自我認識不足,過低評估自己。每個人總是以他人為鏡來認識自己,如果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過低,特別是較有權威的人的評價,就會影響對自己的認識,從而過低評價自己,產生自卑心理。對自我形象不認同,覺得自己長的不好。或者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進入大學後的優越感降低甚至沒有了,自己沒有贏得別人尊重的本錢,於是產生了極強的失落感,原有的優越感一下子就成自卑感。

2、家庭經濟因素。部分學生由於出身貧寒,生活困難,與別的同學相比,覺得自己家庭經濟條件實太差而感到自卑。這幾年,由於這方面引起自卑的大學生人數有增加的趨勢。

 3、與成長經歷特別是童年經歷有關。人的一生不能說漫長也不能說太短,但真正對人產生深刻影響的關鍵時期就那麼幾個,其中童年經歷的影響尤深。心理科學的研究已證實,不少心理問題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癥結, 自卑作為一種消極的心態也不例外。

 4、個人的性格特點,意志品質。氣質抑鬱、性格內向者大都事物的感受性強,對事物帶來的消極後果有放大趨向,而且不容易將其消極體驗及時宣洩和排解。因而外界因素對他們心理的影響往往要比對其他氣質、性格類型者的影響大,產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應增大。而意志品質表現為自覺性、果斷性和自制力的學生在其上進心、自尊心受到壓抑時,不是變得自卑,而是激起更強烈的自尊,及時調整自己的行動,以更大的幹勁衝破壓抑,努力拚出一條成功之路來。但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則正好相反,在經過一番努力後尚無效果,便會泄氣,認為自己不行,於是變得自卑起來。

自卑是一種因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當自卑達到一定程度影響到學習和工作的正常進行時,才歸之為心理疾病。在人際交往中,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等自身因素評價過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經不起較強的刺激;謹小慎微、多愁善感,常產生疑忌心理;行為畏縮、瞻前顧後等。

自卑心理的產生,主要來源於心理上的消極的自暗示。其表現在: 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往往是現實交往受挫,產生消極反應的結果。青少年在交往過程中常可能遇到不能克服的障礙,導致交往挫折感的發生。如失戀,常常就會引起失戀者較長的時間的不良情緒反應。對待這種愛情挫折,有自卑傾向的人會難以忍受,把失敗歸因於自己的無能或倒霉的命運,因而灰心喪氣,意志消沉。

這種不良後果會產生消極的自我時間性示,使得自卑心理更深入內心,並不斷膨大,以致喪失交往的勇氣和信心。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引起消極的自我暗示。由於先天或後天的原因,一些青少年常因個子矮、過胖、五官不正、身體有殘疾、缺陷等抑制了自己天性的發揮,於是感到精神壓力重重,常懷疑或擔心自己的缺陷被人恥笑,因此而離群索處,不敢主動交往或接受友誼。

對自我智力估計過低帶來的消極暗示。有些青少年由於學業上、工作上成績平平,無出色表現而過低估計自己的才智水平,甚至導致對整個自我認識消極,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於是在交往中過於拘謹,放不開手腳,擔心自己成為笑料或被人算計。

對性格與氣質自我評價帶來的消極的自我暗示,自卑者大多對自己的性格、氣質特片有些了解。但他們對於自身存在的不利不交往的性格特徵,總表現出無能力的態度,嘆曰:「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如那些自認為性格怯懦、抑鬱低沉、反應遲繪者,多不敢主動結交朋友,常常「天馬行空,獨來獨往」。

自卑是心理暫時失去平衡的一種心理狀態,對此可以通過補償的方法來加以調適,這種補償有積極和消極之分。有的青少年明知自己能力不強,卻故作姿態,甚至以奇異打扮來招人注意,藉以爾補自己內心的空虛。這種消極的補償方法,是不足取的。

正確對待失敗。青少年由於知識、經驗的不足,失敗時往往找不到恰當的方法排解自卑感、挫折感,結果出現惡性循環,失敗導致自卑,自卑引起失敗。要知道,在漫上的人生征途上,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而挫折和失敗倒是必然會發生的,對此持平常之心,就不會在感情上產生很大的波動,英國著名教授湯姆遜在總結自己工作成功的經驗時,把它概括為兩個字,那就是「失敗」。

增強自信。凡事都要有一個必成的信念,要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對事態發展的前途抱樂觀態度。要自信,自信消除自卑,促進成功的最有效的補嘗方法,平時要注意及時抓住自信心的種子清掃自卑的瓦礫,給它一片濕潤的土壤——因為自信心是能通過一次次微小的成功來增強和得到升華的。

在自信的基礎上,建立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抱負水平」。「抱負水平」是指個體將某件事做到某種程度的心理需求。「抱負水平「不宜定得太低或過高,定得太低,激不起奮鬥熱情,反而引起惰 性;定得過高,超過自身能力,達不成則易引發「失敗感」。所以。 「抱負水平」必須符合自己的實際條件。

3.「噼己之短,揚己之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學會對自己作公證的全面的評價,既不沾沾自喜,以不影響自憐,不要死盯著自己的短處,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要善於挖掘和發展自己的優勢,以補償自己的不足。

自卑的推進作用

推進力的形成過程是:由自卑引起心理壓力和緊張 激活主體的補償轉換機制 轉化為擺脫自卑的推進力。這一模式在現實生活中可找到不少的例子來外印證。

自卑的阻遏作用

阻遏力的形成過程是:自卑引起心理壓力和緊張 激起逃避或退縮反應 抑制自信,導致焦慮 形成內在阻遏力。這是相當普遍,也是非常有害的壓力轉換模式。現實中這樣的事例很多。

理想自我與現在自我的一致性較低,因此當兩者發生矛盾時,就容易產生自卑情緒,甚至以畸形的形式表現出來。

依賴性強,抗挫能力弱

有些人長期由父母包辦一切,形成一種脆弱的依賴心理,一旦遇到挫折和失敗,哪怕只是一點點不順心,就無法承受,就會對生活和未來失去信心,進而掉進自卑的羅網。

特殊個性特點

自卑心理較強的人多數伴隨有性格內向、膽小、多疑、處事謹慎、優柔寡斷、不善社交、應變能力較弱等性格特點。外界因素對他們心理的影響往往要比其他氣質、性格類型者要大,當然,產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應增大。

解析「依賴型人格特質」

當我們面對一個處處照顧人、體貼人且從不抱怨的人,最好能夠回以相對的肯定或鼓勵。

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一些「依賴性」很重的人,凡事都不願自己決定,只等著別人來替他做主,甚至完全沒有自我,且缺乏責任感。通常這種依賴的習性,是因為受到過度保護所致,當他們隨著年紀漸長而日漸獨立,就會慢慢有了主見與自身的長遠計劃。

可是有一些人,幾乎沒有受過家人的特別呵護或照顧,甚至根本被家人漠視,卻始終對人體貼、包容,且脾氣出奇地好,這就屬於「依賴型人格特質」。事實上,典型的依賴型人格特質,多半都會強烈渴望被照顧或十分害怕分離,卻又因為極度缺乏自信,不敢主動表現出過度依賴的行為舉止,於是就漸漸演變成樂於照顧、體貼人,以換取「補償性的肯定」。換言之,具有依賴型人格特質的人,並非我們想像中的處處受到照顧,反而經常扮演著照顧他人的角色,只因為他們很依賴這種「被需要」的感覺。

●為家庭無怨無悔

小柔(化名)30多歲,已經有個念中學的兒子。20歲那年,她認識了已婚的男友,並成為無怨無悔的第三者。男友曾對她說:「你對我的態度,實在比我太太好得太多了。」就因為這句充滿肯定與鼓勵的話,讓小柔感受到強烈的成就感與被需要感,所以她決定今生都要跟著男友,從此甘心當個不出聲的第三者。「我一切聽從男友的決定,如果沒有他在身邊替我決定方向,我就會感到強烈的慌張、失措。」

相戀許多年後,男友終於離婚了,卻還顧忌著親友們的感覺與自己的無心再婚,而她也不以為意,還是百般溫柔地照顧著男友,甚至還為他生了個兒子。直到兒子快上小學,原本表示「這輩子再也不相信婚姻」的男友,終於提議結婚,而理由是:「因為你對我這麼好,才讓我開始重新相信婚姻。」這句話讓原本就無怨無悔的小柔,得到更大的鼓勵與成就,於是成為正式夫妻後,更視照顧先生、兒子為人生最大的滿足。

或許正因為對先生、孩子的過度照顧,讓小柔始終承受著高度壓力,自己卻渾然不覺。因此當兒子進入中學之後,開始出現青春期的古怪脾氣與刻意疏遠母親的行為時,小柔就產生了強烈的失落感,甚至還出現了失眠、吃不下東西、莫名其妙地大哭等癥狀,惹得丈夫相當不耐煩,便忍不住地數落了她幾句,結果更讓小柔難過得竟想自殺,覺得丈夫與兒子都不再愛她了。

●她依賴著那種「被依賴」的感覺

突然感受到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讓小柔的生活作息大亂。由於接連出現的許多身心癥狀,讓親友們都認定小柔患了抑鬱症,於是鼓勵她去精神科門診接受治療,希望她可以早日恢復以往的活力與歡笑。在門診中,醫生感受到小柔的生活重心幾乎都不在自己身上,而且一提到醫生自己的需求,就變得相當寡言且不知所措,因此醫生判斷她應該不是罹患抑鬱症,而是某種人格特質在作祟。經過幾次深入會談,醫生認為小柔的問題是受到「依賴型人格特質」的影響,加上長期依賴她的丈夫、兒子,導致她內在的自信心受到了威脅與打擊,才會出現類似種種癥狀。

說來也怪,就小柔眼前的生活來看,不都是丈夫、兒子在依賴她嗎?怎麼她會具有「依賴型人格特質」呢?醫生強調,「許多依賴型人格特質的人,就是過度依賴那種"被依賴』的感覺,所以往往表現出特別願意照顧人、體貼人,甚至犧牲自我感受來接受種種不平等的對待,為的只是要維持住被依賴的成就感。」據說,在家排行老大的小柔,從小就不受母親寵愛,還被要求要照顧弟妹們的生活起居。多年來,她似乎只有將弟妹照顧好,才不會被母親責罵。所以,小柔在成長的過程中,練就了一身照顧人的本領,而她也發現,當自己對朋友愈體貼、溫柔時,總會換來愈多的讚譽與肯定,於是就更熱衷於照顧、關心、體貼他人;再加上她的外型亮麗、清秀又溫柔體貼、有人緣,因此被同學們戲稱為最佳「賢妻良母」,而她也欣然接受這樣的「恭維」。

在小柔高中的時候,唯一疼她的父親便過世了。失去父親的打擊,讓小柔變得更加膽小害羞,幾乎不敢與異性說話,直到遇上初戀的已婚男友。但她還是扮演著照顧人、體貼人的聽話角色,從來沒有思考過這樣的態度「會不會失去自我」。直到近期與兒子、丈夫都出現了情緒上的摩擦,她內在的恐懼才透過失眠等癥狀顯現出來。因為,丈夫與兒子就是她生活的全部重心,她實在無法想像失去他們的日子該怎麼過。

●「持續肯定」便是最好的心藥

一次次的會談,都驗證了小柔「依賴型人格特質」的傾向,還好她的丈夫與兒子都沒有惡意想要疏遠她,這讓治療的過程變得單純許多。其實,對依賴型人格特質的人來說,只要持續贊同、肯定她的付出與努力,基本上是可以不用治療的。經過了幾次心理會談後,醫生認為小柔的癥狀很輕微,於是就取消了個別會談,轉而讓她接受團體治療,與其他人一起接受心理諮詢。

由於小柔在個別治療時非常寡言且羞於表達,所以醫生希望能讓她感受一下團體治療的氣氛,並慢慢消除防備。沒想到,來到團療的小柔簡直就像變了個人,幾乎每回都用掉了團體的大半時間,讓人人分享的團療課程,演變成她個人的演說秀,而且每回都不能自拔。在團療中,小柔總是急著發言,並對其他人訴說她的愛情、婚姻與家庭,而且從不放過任何羞於啟齒的細節,讓其他人都感到相當有趣,卻又不知如何應對。

眼見小柔在團療中的喋喋不休,醫生感受到,「小柔已經開始把對家庭的依賴轉移到對團療的依賴中,並透過不斷地訴說來發泄內心的害怕與擔憂。」所以,醫生不能隨便打斷小柔的演說,只能巧妙地將她發言的順序,移到團療的後半段,以免整場團療成為她的個人秀。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團體治療,小柔又恢復了以往的開朗與甜蜜,因為每當她在團療中訴說丈夫與兒子的種種時,總是換來旁人「你好幸福」、「你兒子好愛你」等等的稱讚,讓她先前的恐懼與憂慮不治而愈,自然能夠重拾過去的幸福感。

記得有回小柔無奈地對醫生說,「為什麼我的家中好像有兩個孩子,另一個就是我的先生。」這句話,對長年樂於被依賴的小柔來說,實在是觀念上的一大突破。或許有人會認為:家中排行老幺的人比較容易出現依賴型人格特質,其實不然。主要是因為,真正受到照顧的人,往往會更懂得怎樣照顧人,不會一味地依賴或聽從別人;只有一直得不到照顧的長子、長女或家中較不受寵的孩子,比較容易出現這種人格特質,沒有主見,過分依賴、聽從和害怕失去。「這或許也是某種心理補償吧!」

所以,當一個處處照顧人、體貼人且從不抱怨的人,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時,最好能夠多為他們的付出回報以相對的鼓勵,這樣一定可以為她們帶來無限的滿足感與成就感。畢竟,不是每個人都一心想當個指揮他人的領導者,也有人喜歡當個永遠的服從者、依賴者,大伙兒各取所需,社會不是更和氣嗎?

「依賴性人格疾患」的自我診斷:

若具有下列表現中的5項(或5項以上)即可能是。

1、若無別人給予極度的指導或保證,很難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做決定。

2、自己生活中的多數重大事件,都要由他人來負責。

3、因為害怕失去他人的支持或同意,所以難以拒絕他人。

4、對於獨立開始工作計劃或做事有困難(對自我判斷力或能力缺乏信心,而非缺乏精力或動機。)

5、為了得到他人的呵護及支持而過分妥協,甚至情願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

6、由於過度害怕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獨處時會感到心慌或無助。

7、當某個親密關係中止時,便急切尋求另一個關係作為照顧及支持的來源。

8、不切實際地專註於「被拋棄了,必須自己照顧自己」的恐懼中。

相關書籍參考:卡特。荷尼(神經症與人的成長)第五章:變態的依賴

弗羅姆(逃避自我)弗羅伊德(受虐與施虐)

 

有幾種孩子不能打

打孩子行為 側面反映父母修養高低

  教育孩子並沒有公認的一定之規,這要看家庭傳承的文化與習慣,當下的社會風氣,父母自身的修養,孩子的個性與家庭親密度等等。從統計學來看,在父母文化不高、經濟狀況不良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挨打要多一些,因為父母的嘴不太善於說理,手就自動來幫忙。父母文化高、經濟狀況好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挨打要少一些,被管束和教育的程度卻要高得多。他們父母的智商一般都比較高,能想出很多有效的辦法來制服淘氣包。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打其實提示一種關係的親密性,中國曆來有「打是愛」之說。

親情融洽的家庭,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反而隨意一些,有時也會有敲敲打打或批評得過火,孩子不會計較,也明白父母的用心。親情不融洽的家庭,敲打孩子或批評過火可能引發逆反,得不償失。嚴重時,甚至產生家庭內的敵意,父母與子女形同陌路。能不能打孩子,要看你和孩子關係鐵不鐵,常識中「親媽打得,後娘打不得」就是這個道理。

打孩子從小挫傷孩子自尊

  在我的臨床諮詢中,的確有不少的成人把一生的不快、不幸福歸結於父母的粗暴態度,使他從小就沒有尊嚴與自信心,這樣的事要兩說。許多人成年後不願意接受現實,以為如果小時候父母不如何如何,自己現在就會怎樣。其實,這是一種對責任的逃避。持這種想法的人,甘願扮演一個社會的弱者,沉浸在對過去事物的抱怨中,以「我無能為力」來放棄他該有的努力。

家庭暴力摧殘寶寶未來

  另一種情況就是家庭暴力,父母有性格的問題,或酗酒,或婚姻危機,或社會失意,拿孩子當出氣筒。這種打一般比較凶,有皮膚的損傷,嚴重時可能還會有軀體器官的損傷。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孩子的身心都會遺留很大的創傷,使孩子的靈魂扭曲,成年後兩極分化,要不怯弱膽小,要不就胡作非為。西方社會非常重視父母對孩子的虐待行為,其中包括性虐待,軀體虐待(體罰、忽視),精神虐待(罵、指責、冷漠)。專門有個兒童權益保障委員會來督促父母行使好監護權,如有證實的虐待行為,可能會取消父母對子女的監護資格。

打孩子,你選擇「傳統」還是「人性」?

  中國古代主張對孩子要嚴教,「黃荊棍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才」、「家嚴出孝子」這類至理名言仍舊活躍在國人的潛意識中。當然,從人性的角度,打孩子畢竟是非人性的。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個性的獨立與自由的決策能力,社會的價值取向不再重視你是否是好人,是否是溫良恭儉讓的人,而是看你是否有能力,是否有競爭力和創造力。打孩子可能會讓孩子變成好人,變成聽話的人,甚至是願意好好學習的人,但不能打出有創造力的人。過度的打罵反會損傷他成長的動力,挫敗他的信心並淹沒他天賦的創造力。

對孩子冷漠不亞於「打罵教育」的危害

  絕對地不打罵孩子是不是就對呢?其實不然,對孩子冷漠與忽視比打罵還要傷人。在我們的臨床中,有兩種疾病與童年遭受父母冷落忽視,甚至遺棄有關。一是邊緣性人格,這樣的人在親密關係中有一種強烈的不確定感,不安全感,缺乏自我邊界,內心非常苦痛。另一類是創傷後適應障礙(PTSD),童年長期處在被忽視與否定的環境中,人格退縮,依賴,常有分離樣情感色彩與軀體障礙。所以,能不能打孩子,該不該打孩子,不能很簡單地用YES或NO來回答,我們需要引入新的觀察系統。那就是要看打這個行為對解決某個問題是否有效,有效則「響鼓不用重鎚」,孩子後來會感激你。沒效勢必「矯枉過正」,打會打出更大的麻煩。

有些孩子是不能挨打的:

  1.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不好,越打越疏遠,越打越逆反,這種無效行為寧可不做。

  2.孩子已經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委屈,孩子承受壓力的能力有限,雪上加霜的事千萬別干。

  3.過於內向的孩子,這種孩子天性敏感,處理應激能力有限,什麼事都掖在心裡,外表看不出來,打會加重孩子的壓抑。

4.屬於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打,如愛好、社交、友情,尊重孩子的權利,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

  5.青春期前後的女孩子不能打,女孩需要更強的自尊心,她們長成後遇到的社會壓力會比男孩子大。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種受虐傾向,以為打是一種被愛和被關懷,結果會無意識地鼓勵丈夫的暴力。

4.屬於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打,如愛好、社交、友情,尊重孩子的權利,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

  5.青春期前後的女孩子不能打,女孩需要更強的自尊心,她們長成後遇到的社會壓力會比男孩子大。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種受虐傾向,以為打是一種被愛和被關懷,結果會無意識地鼓勵丈夫的暴力。

家長愛抱怨 孩子負面情緒多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矛盾無處不在。隨著生活工作節奏的加速,人到中年的「頂樑柱」不僅在單位要積極進取,回家更是「上有老下有小」。如此大的精神壓力經常壓得這些為人父母者抬不起頭,回家後的抱怨成了每日的必修課。「看什麼都不順眼」、「凡事都找客觀原因」成了他們的特質。專家指出,抱怨不僅於事無補,態度消極、怨天尤人的情緒也影響著孩子看問題的態度,不利於孩子性格培養。

過分抱怨於事無補 不良情緒會傳染

一項資料統計顯示,一個人平均每天要抱怨15到30次,但他們卻毫無察覺。很多媽媽沒有意識到,她們下意識的抱怨不僅使自己的情緒越來越低落,還破壞家庭的氛圍,而且往往引發矛盾。一進家門,孩子們等來的除了家長對自己學習情況的審問,還有媽媽沒完沒了的抱怨:「工作太累,同事太煩!」「又堵車,煩死了,真倒霉。」在看電視時,還會說:「這些編劇都腦子進水了吧,拿我們當傻子啊!」周末一家三口要郊遊,她又說:不去,哪裡都是那麼多人,得採買準備,我才不找罪受。很多孩子表示,媽媽的這種抱怨情緒直接導致了家庭氣氛消極緊張,自己連大氣兒都不敢喘,生怕引火燒身。

「看什麼都不順眼」成為孩子們對「愛抱怨的媽媽」最貼切的定義。「感覺在她眼裡就沒有高興的事,總是抱怨周圍的一切都跟她作對,就連去市場買個菜,都埋怨賣菜的故意將爛菜缺斤短兩賣給她。」高一的王麗談起愛抱怨的媽媽一臉的無奈,「她若是對我的成績稍有不滿,喋喋不休埋怨起來沒完沒了,將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都倒騰出來數落我一晚上。可是說到最後,扔下一句"自己好好學』抬腳就走。其實我最需要的是家長能幫我找到出問題的根源,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抱怨指責。」王麗每天晚上扒拉兩口飯就趕緊回屋,用她自己的話說,這叫「眼不見心不煩」。

像王麗的媽媽一樣,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些抱怨影響的惡劣度。「我真意識不到抱怨竟然給孩子帶來了那麼大影響,」王麗的媽媽和記者做自我檢討,「這樣不但無法解決現實問題,反而還將不良情緒傳染給了孩子,確實挺招人煩。」

怨天尤人缺自信 期望過高苛求人

對於許多人來說,抱怨成了掩飾不自信的「護身符」:遇到挑戰,他們會說「我真的不會,幹不了」;遇到挫折,他們會說「都賴那個誰誰誰」;遭遇失敗時,他們會大發感慨:「我早說過自己不行,領導偏不信,這下子徹底砸鍋。」可見,抱怨的實質就是對自己不信任,「怨天尤人」成了很好的借口,消極的心態和行動則是抱怨產生的根源。

已經上大學的小張則認為家長抱怨的原因是「習慣成自然」:「即使一開始的確是因為"沒趕上好時候』、"廠子效益差』而導致掙錢不多工作辛苦,可慢慢發展到凡事都怨這個賴那個,"習慣了找客觀原因』是導致媽媽一直抱怨的原因。」歸根到底,家長不斷抱怨的原因就是逃避現實,拒絕行動,放大負面。他們往往只對尋找外界的不利因素感興趣,認為不順利都是由這些不可控的因素造成的,而不會去設法改變現狀。

還有些家長,因為過於苛求家人而心中充滿了抱怨。這樣的家長往往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不滿足現狀,恨不得孩子學習上「一口吃個胖子」。所以一旦對孩子成績稍有不滿,家長就會嘮叨抱怨沒完沒了。心理學家指出,無休止地抱怨,或者向他人施加壓力等行為,都是對一個人的精神施暴。孩子的承受能力畢竟有限,一旦這種壓力達到一定程度,要不就「給個耳朵勉強聽著」,要不就本著「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的原則「反駁」家長。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會引起新一輪的矛盾爆發。

孩子學著「拉客觀」 不從自身找原因

家長對諸事的不滿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看待問題的方式。研究生小李一直給初中生當家教,他發現「有其母必有其子」。「一般來說,樂觀積極的家長會帶出向上積極的孩子,而消極抱怨的孩子往往是因為家長也如此」。小李用自己親身經歷的案例證明了這一點,「我帶過不少學生,多數孩子很有朝氣,很有自信心,但一些學生的表現卻讓我揪心。比如一個初一的女生某次考試沒考好,退步很大。我讓她找找原因,她想了半天,說了一大堆理由,什麼她旁邊的同學上課老說話,打擾她聽講;考試題太偏;老師上課時聲音比以往小自己聽不清等。我見她就是不說自己的原因,忍不住問她"你怎麼不從你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她卻把小脖子一梗,理直氣壯地說:"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其實和她的父母接觸後不難發現,他們也是"找客觀』的高手:上班時若遇到不順心的事,回到家後往往毫不避諱地當著孩子的面抱怨,抱怨領導不公,抱怨人際關係不好等。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很難培養出樂觀向上的性格。」

而且,明事理的孩子會十分厭惡家長的這種消極情緒,某中學初二女生駱某曾在網上直言不諱地表示:「他們這種態度確實也影響到我。學習上一旦有困難有時我也會學著父母怨這怨那的,對學習失去信心,對萬事萬物都抱著消極的態度。」而她的學姐李某說得更為透徹:過分、不間斷地抱怨,我們會覺得父母是在向我們施加壓力,這樣會讓我們覺得身上的負擔好重。其實,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辛苦,這些我們都看在眼裡。父母的抱怨可能是出於教育孩子的目的,但是有時候可能會適得其反。可見,家長愛抱怨,不僅不利於孩子樂觀積極的個性培養,還會招致孩子的厭煩,對家長來說,這絕對是受累不討好。

父母抱怨需迴避 健康氛圍助成長

父母的個性、對問題的態度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而關於抱怨這個話題,美國著名作家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懇切地和讀者交流:抱怨不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還會將人們困於問題當中,使他們沉浸在失意、沮喪中,無法自拔。所以,儘管家庭是放鬆身心的地方,但記者提醒家長注意,在孩子面前,在外承擔了各種壓力的家長還是要注意調整心態,以樂觀、堅強的一面去面對孩子。畢竟,家長無意的消極語言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情緒是可以傳染的,應該用快樂的情緒去感染孩子。

而對於那些抱怨孩子學習不夠優秀的家長,希望他們能看到孩子的優點而不是揪著缺點不放手。就像那則古老的小故事所說「不要悲觀地看到半個空杯子,而要看到還有半杯水」。當然,抱怨的確是情緒發泄的直接方法,有些媽媽回家後情不自禁就抱怨起來,在此,記者提供一個「亡羊補牢」的方法:萬一媽媽忍不住抱怨起來,事後可以主動向孩子「認錯」,告訴她遇到問題不能抱怨,要從自身找原因,告訴孩子媽媽那樣做是不負責的表現,因為抱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還讓孩子幫忙「監督」。這樣孩子就會明白「抱怨」是無效且錯誤的,以後看待問題就會想辦法解決,而不是一味「找客觀」了。

最後,要提醒家長的是,即使有些時候家長確實在外面受了委屈只能通過抱怨這種方式化解心中的痛苦,也請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夫妻倆背著孩子、「關上卧室門抱怨」會更妥當一些。

不要把孩子帶壞了!真的要學學

各位家長一定看看,不管你是什麼老闆,還是什麼領導,記住請給孩子傳遞正能量!

1、「寶貝快點起床,要遲到啦!" 改成:」寶貝, 又是陽光明媚的一天啦,你聽到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聲了沒,還有環衛叔叔阿姨掃地的聲音「。 讓孩子感受聆聽這些自然的音符,留意觀察到生活中美好的點點滴滴。

2、「寶貝,到學校了要乖,認真聽老師上課, 作業要按時完成!" 經常聽到媽媽們說這一句話, 這句話會產生多大的效果呢?當一個人被要求、被期待了,即使孩子為了聽你的話表現出很乖,那不是他發自內在意願的話,隨著一天天長大,這種乖和聽話也不會很持久。 不如改成:」寶貝,媽媽祝你開心愉快的度過這一天,放學回家媽媽等著你分享在學校里發生的有趣的事情。「給孩子輸入的信念是學習是開心愉快的,有趣的。回家了媽媽也願意聆聽和陪伴我。

3、你帶著孩子在公園玩,突然下雨了,"哎, 這個鬼天氣,周末也不能好好玩一下。「你的這句話也許是無意,可傳遞出來的卻是一種抱怨、一種內心的煩躁和抗拒。 不如換個說法: 」平時都是天晴逛公園,下雨天在公園裡走走,感覺空氣更加清新了。「換個角度,孩子無時無刻不在被你的積極樂觀生活態度影響。

4、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塞車,"哎,煩死了,等到什麼時候啊?回家還有一大堆事情呢!「很多媽媽說孩子沒有耐心,脾氣急躁,殊不知,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呢,平時的你是不是也是這麼急躁呢? 那麼與其抱怨交通堵塞,還不如把這個時光好好利用,可以趁機多和孩子聊聊天。

5、"媽媽,你的工作是不是很辛苦呀?「看到你疲憊的無精打採的臉,孩子忍不住問了。"是啊,媽媽要供你上學,不辛苦工作努力掙錢你哪有條件上好學校。」 也許只是孩子關心的話語,你卻趕緊想利用這個機會開始教導孩子了,給孩子傳遞媽媽都是為了你。想達到一種 什麼樣的目的呢?想成為操控孩子的一種手段嗎?如果孩子果真很聽你的話了,也就代表他慢慢失去與自我的連接了。父母經常灌輸這樣的思想也會讓孩子背負著沉重的壓力去生活和學習。

換一個說法:媽媽今天是有些累了,沒辦法給你講故事了。媽媽需要好好休息一下。簡單的回答就能獲得孩子的理解。

給孩子傳遞正能量,需要父母本身具備積極樂觀的心態,需要父母懂得在自己生活工作中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壓力。總之,你期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首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孩子是大人的縮小版,更是鏡子!請給孩子傳遞正能量吧!這些提醒對於我來說,很實用呢。

1. 就抱怨本身而言,這是一種緩解內心不平衡狀態的方式。通常我們是對讓自己遭受到挫折,令自己不滿的事情抱怨。對於令我們有挫折感的事情,例如」工資比同學低「,抱怨是一種把原因轉介到外在,淡化自己「能力不行,不夠努力」等等令我們自尊受挫的問題。如果要說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而不至於讓自己過分看低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那可能有進化方面的原因。因為人類成長過程充滿了競爭,充滿了不如別人而敗下陣來的挫敗感。如果沒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精神,估計很難像小強般堅強的一直做Loser還自得其樂。

2. 互相抱怨,可能就更向社會性的需要了。首先,如果抱怨能讓我們內心壓力緩解,那互相抱怨基於的則是社會互惠的原則,」我聽完你抱怨,得輪到你聽我的抱怨」。其次,這種互相緩解內心壓力的互惠過程,也能讓兩個個體更親近,有點自曝其短掏心掏肺的意思,就好比如果兩個哥們一起去過夜總會,一起干過點偷看鄰居姐姐洗澡的事情,心理上就共患難而親近了。而且同樣在做「抱怨」這一件事,就足以產生團體的認知,有自己人的感覺。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你想跟陌生人套近乎,跟他們一起抱怨下伙食、交通、經濟、市政,就很快能融入圈子的原因。


推薦閱讀:

總是覺得自己配不上自己的男朋友怎麼辦?
男朋友家太有錢了,我感覺壓力很大,怎麼辦?
不是屌絲,卻不敢追求心儀的女生,該怎麼辦?
你的身體有哪些先天或後天的缺陷,你自卑嗎?

TAG:自卑 | 抱怨 | 依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