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按摩手法教程之扳法(圖)

 使關節瞬間突然受力,做被動的旋轉或屈伸、展收等運動,稱為扳法。扳法為推拿常用手法之一,也是正骨推拿流派主要手法。包括全身各關節部扳法及某些半關節部扳法。 【動作要領】 1.頸部扳法:包括頸部斜扳法、頸椎旋轉定位扳法和環樞關節旋轉扳法。 (1)頸部斜扳法:受術者坐位,頸項部放鬆,頭略前傾或中立位,術者立於其側後方。以一手扶按其頭頂部。另一手扶托下頦部,兩手協同施力,使其頭部向一側旋轉,當旋轉至有阻力時,略停頓 片刻,隨即以「巧力寸勁」做一突發性的快速扳動,常可聽到「喀」 的彈響聲。 本法亦可在仰卧位情況下施用,即以一手托於下頜部,另一手置於枕後部,兩手協調施力,先緩慢地將頸椎向頭端 方向牽引,在牽引的基礎上將頭轉向一側,當遇到阻力時略停片刻,然後如上法進行扳動。 (2)頸椎旋轉定位扳法;受術者坐位,頸項部放鬆,術者站於其側後方。以一手拇指頂按住病變頸椎棘突旁, 另一手托住對側下頦部,令其低頭,屈頸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動、關節間隙張開時,即 保持這一前屈幅度, 再使其向患側屈至最大限度。然後將頭部慢慢旋轉,當旋轉到有阻力時略停頓一下,隨即用「巧力寸勁」做一個有控制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常可聽到「喀」的彈響聲,同 時拇指下亦有棘突彈跳感。 (3)環樞關節旋轉扳法:受術者坐於低凳, 頸略屈,術者立於其側後方。以一手拇指頂住第二頸椎棘突,另一手扶於對側頭部,肘彎套住其下頦部。肘臂部協調用力,緩慢地將頸椎向上拔伸, 在拔伸的基礎上同時使頸椎向患側旋轉, 當旋轉到阻力位時略停,隨即以「巧力寸勁」做一突發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而頂住棘突一手的拇指亦同時進行撥動,常可聞及「喀」的彈響聲,拇指下亦有棘突跳動感。2.胸背部扳法:包括擴胸牽引扳法、胸椎對抗複位法和扳肩式胸椎扳法。(1)擴胸牽引扳法:受術者坐位,兩手十指交叉扣住並抱於枕後部, 術者立於其後方。以一側膝部抵住其背部胸椎病變處,兩手分別握扶住兩肘部。先囑其做前俯後仰運動,並配合深呼吸。 即前俯時呼氣,後仰時吸氣。 如此活動數遍後,待身體後仰至最大限度時,以「巧力寸勁」將兩肘部向後方突然拉動,同時膝部突然向前頂抵,常可聽到「喀」的彈響聲。(2)胸椎對抗複位法:受術者坐位,兩手抱於枕後部並交叉扣住,術者立其後方。兩手臂自其腋下伸人並握住其兩前臂下段,一側膝部抵頂病變胸椎棘突處。然後握住前臂的兩手用力下壓, 兩前臂則用力上抬,使頸椎前屈並將其脊柱向上向後牽引,而抵頂病變胸椎的膝部也同時向前向下用力,與前臂的上抬形成對抗牽引。 持續牽引片刻後,兩手、兩臂與膝部協同用力,以「巧力寸勁」做一突發性的有控制的快速扳動,常可聞及「喀」的彈響聲。(3)扳肩式胸椎扳法: 受術者俯卧位, 全身放鬆,術者立於其患側。一手以掌根抵住病變胸椎的棘突旁,另一手扳住對側肩前上部,將其肩部扳向後上方,兩手協調,作相對抗用力,當遇到阻力時,略停片刻,隨即以「巧力寸勁」 做一快速的有控制的扳動,常可聞及「喀」的彈響聲。3.腰部扳法:包括腰部斜扳法、旋轉扳法和後伸扳法。(1)腰部斜扳法:受術者側卧位,在上一側的下肢屈髖屈膝,在下一側的下肢自然伸直。術者以一肘或手抵住其肩前部,另一肘或手抵於臀部。兩肘或兩手協調施力,先做數次腰部小幅度的扭轉活動。即按於肩部的肘或手同按於臀部的另一肘或手同時施用較小的力使肩部向前下方、臀部向後下方按壓,壓後即松,使腰部形成連續的小幅度扭轉而放鬆。待腰部完全放鬆後,再使腰部扭轉至有明顯阻力位時,略停片刻,然後施以「巧力寸勁」,做一個突發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常可聞及「喀喀」的彈響聲。(2)腰椎旋轉複位法: 受術者坐位,腰部放鬆,兩臂自然下垂。以右側病變向右側旋轉扳動為例。助手位於其左前方,用兩下肢夾住其小腿部,兩手按壓於左下肢股部以固定,術者半蹲於其後側右方,以左手拇指端或羅紋面頂按於腰椎偏歪的棘突側方,右手臂從其右腋下穿過並以右掌按於頸後項部。右掌緩慢下壓,並囑其做腰部前屈配合,至術者左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動,棘間隙張開時則其腰椎前屈活動停止並保持這一前屈幅度。然後右手臂緩緩地施力,以左手拇指所頂住腰椎偏歪的棘突為支點,使其腰部向右屈至一定幅度後,再使其向右旋轉至最大限度,略停片刻後,右掌下壓其項部,右肘部上抬,左手拇指則同時用力向對側頂推偏歪的棘突,兩手協調用力,以「巧力寸勁」做一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常可聞及「喀」的彈響聲。(3)直腰旋轉扳法: 受術者坐位,兩足分開,與肩同寬。以向右側旋轉扳動為例。術者與其同向站立,以兩下肢夾住其左小腿及股部以固定,左手抵住其左肩後部,右手臂從其右腋下伸入並以右手抵住肩前部。兩手協調用力,即以左手前推其左肩後部,右手向後拉其右肩,且右臂同時施以上提之力,如此則使其腰部向右旋轉。至有明顯阻力時,以「巧力寸勁」做一突發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 本法另一操作術式為受術者坐位,兩下肢併攏,術者立於其對面,以雙下肢夾住其兩小腿及股部,以一手抵其肩前,另一手抵其肩後,然後兩手協調施力,如上法要領進行扳動。(4)腰部後伸扳法: 受術者俯卧位,兩下肢併攏。術者一手按壓於其腰部,另一手臂托抱於兩下肢膝關節稍上方並緩緩上抬,使其腰部後伸。當後伸至最大限度時,兩手協調用力,以「巧力寸勁」做一增大幅度的下按腰部與上抬下肢的相反方向施力的快速扳動。腰部後伸扳法,另有單扳一側下肢的操作方法,即受術者俯卧位,術者一手按壓其腰部,另一手臂托抱住一側下肢的股前下部。兩手協調施力,先緩緩搖運數次,待腰部放鬆後,下壓腰部與上抬下肢並舉,至下肢上抬到最大限度時,如上要領進行扳動。4.肩關節扳法:包括肩關節外展扳法、內收扳法、旋內扳法和上舉扳法。(1)肩關節外展扳法:受術者坐位,術者半蹲於其側。 將其手臂外展45°左右,肘關節稍上方置於一側肩上,以兩手從前後方將其肩部扣住鎖緊。然後術者緩緩立起,使其肩關節外展,至有阻力時,略停片刻,雙手與身體及肩部協同施力,以「巧力寸勁」做一肩關節外展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如粘連得以分解,可聞及「嘶嘶」聲。(2)肩關節內收扳法: 受術者坐位,一側手臂屈肘置於胸前,手搭扶於對側肩部,術者立於其身體後側。以一手扶按於其肩部以固定,另一手托握於肘部並緩慢地向對側胸前上托,至有阻力時,以「巧力寸勁」做一增大幅度的內收位的快速扳動。(3)肩關節旋內扳法: 受術者坐位,一側上肢的手與前臂屈肘置於腰部後側,術者立於其側後方。以一手扶按其肩部以固定,另一手握住其腕部將其小臂沿其腰背部緩緩上抬,以使其肩關節逐漸內旋,至有阻力時,以「巧力寸勁」做一快速的、有控制的上抬其小臂動作,以使其肩關節產生極度內旋位的扳動,如粘連得以分解,可聞及「嘶嘶」聲。該扳法有另一種操作方法,即受術者坐式同前,術者立於其對面,身體略下蹲,穩定好重心。一手扶按對側肩部以固定。將下頦部抵在其同側肩井部以增強固定。另一手臂托握住其患側手臂並將其緩緩上抬,如上要領進行扳動。(4)肩關節上舉扳法: 受術者坐位,兩臂自然下垂,術者立於其後方。以一手握住一側上肢的前臂下段並自前屈位或外展位緩緩向上抬起,至120°~140°時.以另一手握住其前臂近腕關節處。兩手協調施力,向上逐漸拔伸牽引,至有阻力時,以「巧力寸勁」做一較快速的、有控制的拉扳。肩關節上舉扳法還可於卧位情況下操作。即受術者側卧位,術者置方凳坐於其頭端。令其上側上肢自前屈位上舉,待達到120°~140°時,以一手握其前臂,另一手握其上臂,向頭端方向牽引,至有阻力時,如上要領進行扳動。肩關節扳法於前屈位和後伸位時亦可操作。肩關節前屈扳法時,令受術者坐位,一側肩關節前屈30°~50°,術者半蹲於其前外』側。以兩手自前後方向將其肩部扣住、鎖緊,其上臂部置於術者的前臂上。手臂部協調施力,將其手臂緩緩上抬,至肩關節前屈有阻力時,如上要領做前屈位扳動。肩關節後伸扳法時,坐式同前,術者立其身後。一手扶按於肩後部以固定,另一手握住其同側腕部,將其手臂向後伸位緩緩牽拉,至有阻力時,如上要領做後伸位的扳動。5.肘關節扳法: 受術者仰卧位,一側上肢的上臂平放於床面,術者置方凳坐於其側。以一手托握其肘關節上部,另一手握住前臂遠端,先使肘關節做緩慢的屈伸活動,然後視其肘關節功能障礙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扳法的施用。如系肘關節屈曲功能受限,則在其屈伸活動後,將肘關節置於屈曲位,緩慢地施加壓力,使其進一步屈曲,向功能位靠近。遇到明顯阻力時,以握前臂一手施加一個穩定而持續的壓力,達到一定時問後,兩手協調用力,以「巧力寸勁」做一個短促的、有控制的肘關節屈曲位加壓扳動。如為肘關節伸直功能受限,則向反方向依法扳動。6.腕關節扳法:主要分為屈腕扳法和伸腕扳法。(1)屈腕扳法: 受術者坐位,術者.立於其對面。以一手握住前臂卜端以固定,另一手握住指掌部,先反覆做腕關節的屈伸活動,然後將腕關節置於位加壓,至有阻力時以「巧力寸勁」做一突發的、稍增大幅度的扳動,可反覆為之。(2)伸腕扳法:受術者坐位,術者立其對面。以兩手握住指掌部,兩拇指按於腕關節背側,先做拔伸搖轉數次,然後將腕關節置於背伸位,不斷加壓背伸,至有阻力時,以「巧力寸勁」做一稍增大幅度的扳動,可反覆為之。7.髖關節扳法:分為屈髖屈膝扳法、後伸扳法、「4」字扳法、外展扳法和直腿抬高扳法。(1)屈髖屈膝扳法:受術者仰卧位,一側下肢屈髖屈膝,另一側下肢自然仲直,術者立於其側。以一手按壓伸直側下肢的膝部以固定,另一手扶按屈曲側的膝部,前胸部貼近其小腿部以助力。兩手臂及身體協調施力,將屈曲側下肢向前下方施壓,使其股前側靠近胸腹部,至最大限度時,可略停片刻,然後以「巧力寸勁」做一稍增大幅度的加壓扳動。(2)髖關節後伸扳法: 受術者俯卧位,術者立於其側。以一手按於其一側臀部以固定,另一手托住其同側下肢的膝上部,兩手協調用力,使其髖關節儘力過伸,至最大阻力位時,以「巧力寸勁」做一增大幅度的快速過伸扳動。(3)「4」字扳法: 受術者仰卧位,將其一側下肢屈膝,外踝稍上方的小腿下段置於對側下肢的股前部,擺成「4」字形,術者立於其側。以一手按於屈曲側的膝部,另一手按於對側的髂前上棘處,兩手協調用力,緩慢下壓,至有明顯阻力時, 以「巧力寸勁」做一稍增大幅度的快速的下壓扳動。(4)髖關節外展扳法:受術者仰卧位,術者立於其側方。以一手按於一側下肢的膝部以固定,另一手握住其另一側下肢的小腿部或足踝部貼靠在術者外側下肢的股外側, 兩手及身體協調用力,使其下肢外展,至有明顯阻力時, 以「巧力寸勁」做一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5)直腿抬高扳法:受術者仰卧位,雙下肢伸直,術者立於其側方。助手以雙手按於其一側膝部以固定。將其另一側下肢緩緩抬起,小腿部置於術者近側的肩上,兩手將其膝關節部鎖緊、扣住。肩部與兩手臂協調用力,將其逐漸上抬,使其在膝關節伸直位的狀態下屈髖,當遇到明顯阻力時,略停片刻,然後以 「巧力寸勁」做一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為加強對腰部神經根的牽拉,可在其下肢上抬到最大阻力位時,以一手握足掌前部,突然向下拉扳,使其踝關節盡量背伸。對於患側下肢直腿抬高受限較輕者,可以一手下拉前足掌,使其踝關節持續背伸,另一手扶按膝部以保證患肢的伸直,然後進行增大幅度的上抬,扛扳。8.膝關節扳法:主要分為伸膝扳法和屈膝扳法。(1)膝關節伸膝扳法:受術者仰卧位,術者立於其側方。以一手按於一側下肢膝部,一手置於其小腿下端後側,兩手相對協調用力,至有阻力時,以「巧力寸勁」做一稍增大幅度的下壓扳動。(2)膝關節屈膝扳法: 受術者俯卧位,術者立於其側方。以一手扶於股後部以固定,另一手握住足踝部,使其膝關節屈曲,至阻力位時,以「巧力寸勁」做一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膝關節扳法亦可一手抵按膝關節內側或外側,另一手拉足踝部,向其內側或外側進行扳動。9.踝關節扳法:主要分為背伸扳法和跖屈扳法。(1)踝關節背伸扳法: 受術者仰卧位,兩下肢伸直,術者置方凳坐於其足端。以一手托住其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其跖趾部,兩手協用力,盡量使踝關節背伸,至有明顯阻力時,以「巧力寸勁」做一增大幅度的背伸扳動。(2)踝關節跖屈扳法: 受術者仰卧位,兩下肢伸直,術者置方凳坐於其足端。以一手托足跟部,另一手握住跖趾部,兩手協調用力,盡量使踝關節跖屈,至有明顯阻力時,以「巧力寸勁」,做一增大幅度的跖屈扳動。 踝關節扳法還可一手握足跟,另一手握足跗部,進行內翻或外翻扳動。【要求及注意事項】1.要順應、符合關節的各自生理功能。 關節構成的基本要素雖然基本相同,但在結構上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其生理功能有較大差異。所以要把握好各關節的結構特徵、活動範圍、活動方向及其特點,應順應、符合各關節的各自運動規律來實施扳法操作。2.扳法操作時宜分階段進行。第一步是做關節小範圍的活動或搖動,使其放鬆、鬆弛,第二步先將關節極度地伸展或屈曲、旋轉,使其達到明顯的阻力位,略停片刻後,再實施第三步扳法。3.扳法在實施扳動時,所施之力須用「巧力寸勁」。所謂「巧力」,指手法的技巧力,要經過長期的習練和臨床實踐才能獲得;所謂「寸勁」,指短促之力,所施之力比較快速,且能夠充分地控制扳動幅度,作用得快,消失得也迅速,做到中病即止。4.發力的時機要准,用力要適當。如發力時機過早,關節還有鬆弛的運動餘地,則未盡其法; 如發力時機過遲,關節會在極度伸展或屈曲、旋轉的狀態下停留時間過長變得緊張而不宜操作。用力過小則不易奏效,過大易致不良反應或出現損傷事故。5.操作時不可逾越關節運動的生理活動範圍。 超越關節生理活動範圍的扳動,易致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損傷,對於脊柱而言,易傷及脊髓、馬尾及神經根組織,故頸、胸部扳法操作尤當謹慎。6.不可使用暴力和蠻力。7.切不可強求關節彈響及粘連組織的撕裂聲。8.診斷不明確的脊柱外傷及帶有脊髓癥狀體征者禁用扳法。9.老年人有較嚴重的骨質增生、骨質疏鬆者慎用或禁用扳法。對於骨關節結核、骨腫瘤者禁用扳法。10.時間久、粘連重的肩關節周圍炎在實施扳法時不宜一次性分解粘連,以免關節囊撕裂而加重病情。腰椎間盤突出症伴有嚴重側隱窩狹窄者,在實施直腿抬高扳法時不可強力操作,以免腰部神經根撕裂。【作用】用於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柱小關節紊亂、四肢關節傷筋及外傷後關節功能障礙等病症。扳法是以槓桿力或旋轉力、壓力、拉力等力作用於關節,施力方式是簡潔明快,以「巧力寸勁」取勝,具有整復錯位、松解粘連及滑利關節等作用,各關節部扳法適用於各該關節部。本文來自: 保健按摩網 詳細文章參考:http://www.baojiananmo.com/showNote.php?id=2463
推薦閱讀:

夏天養脾胃,秋冬少受罪!中醫教你6招調養脾胃
跟著專家學養生丨夏天曬得受不了?這個中藥面膜方子要收好!
黃褐斑四大形成原因
【保命視頻教程】(中醫)全集系列 6
撕開「科學」的偽面紗

TAG:中醫 | 按摩 | 教程 | 法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