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錢幣的歷史演變(網摘)元朝時期
中國古錢幣的歷史演變
(六)元朝時期的社會經濟與貨幣流通
(一)元朝時期的社會經濟
元朝是蒙古族所建立的政權,初稱為蒙古國,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稱國號大元。
我國元朝時期,是一個幅員廣闊的多民族國家,統治集團以蒙古貴族為核心,被統治的人民以漢族為主體。在經濟上,北方草原的蒙古族以畜牧業、漁獵業為主;西北各族也經營畜牧業和農業;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吐蕃藏族,也有自己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雲南大理白族等各族人民,以從事農業為主。元世祖忽必烈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統治者,他懂得只有保持漢民族原有的經濟制度,才能成為統治全國的皇帝,只有恢復和發展經濟,才能安定社會秩序,保證國庫充實,使元王朝得以鞏固。他當政後在詔書中說,國家以人民為本,人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因此採取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措施。
首先是發展農業,建立管理農業的政府機構,由勸農司指導、督促全國各地的農業生產,並以「戶口增,田野辟」,作為考核、選用官吏的標準。政府還編輯出版《農桑輯要》,推廣農業生產先進技術,保護農業勞力和農民耕地,禁止占民田為牧地,招集逃亡,鼓勵墾荒,儲備種子,興修水利,使全國農業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到了元世祖時,關中小麥已盛於天下,產量年年增加。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在浙東、江東、江西、湖廣、福建等地,大種經濟作物棉花,設木棉提舉司,歲輸木棉布10萬匹。
然後是發展手工業,元朝時期有官辦手工業,官辦手工業分屬工部、武備寺、大都留守司、地方政府等部門;私營手工業經營紡織、陶瓷、釀酒等。官私手工業主要有絲織業、棉織業和氈紡業等,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一次送納入庫的白厚氈2772尺、青氈8112尺,品種主要有剪絨花氈、脫羅氈、雀白氈、半青紅芽氈、紅氈、染青氈、等等。絲織業主要產地在建康、平江、杭州、慶元、泉州等地,產量很高,比如鎮江府一年造緞5901匹,建康4527匹,花色也很多,有 暗花、絲綢、胸背花等。棉織業在元朝中期已有攪車、彈弓、紡車、拔車、線架、織機等工具,黃道婆還傳授錯紗、配色、綜錢等方法,產品很多,印染技術也有很大的發展。其餘像麻織業、兵器業、製鹽業、制瓷業都有很大發展。
元朝在商業的發展上也很重視,元朝的商業主要控制在政府和貴族、官僚、色目商人手裡。政府對許多商品進行壟斷,壟斷形式不同,部分金、銀、銅、鐵、鹽由政府直接經營;茶、鉛、錫由政府賣給商人經營;酒、醋、農具、竹木等,由商人、手工業主經營,政府抽分。貴族、官吏和寺院依靠手中的特權,也從事經商活動。色目商人資金雄厚,善於經營,出現了許多大商賈。政府直接控制對外貿易,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在泉州、上海、溫州、杭州、廣州設立市舶司,外國商船返航,由市舶司發給公驗、公憑。出口的物資有生絲、花絹、緞絹、金錦、麻布、棉布、花瓶、漆盤、陶瓷器、金、銀、鐵器、漆器、藥材;進口的商品有珍寶、象牙、犀、鑽石、木材等等。總的看,整個城市商業活動比較繁榮。大都(北京)是全國最大的城市,馬可·波羅當時有這樣一段精彩記敘:「汗八里(即大都)城內外人口繁多,有若干城門,還有不少附郭。居住在這些附郭中的有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他們或是來進貢方物的,或是來售貨給宮中的,所以城內外都有華屋巨室,有的是貴族居住的,有的是供商人居住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專門住宅。國外運來的價錢昂貴的珍品和各種商品之多,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與之相比。來自各地的貨物,川流不息。僅絲一項,每天進城的有成千車。還有不少絲織品。」除了大都(北京)外,全國各地還有杭州、蘇州、廣州、泉州、揚州、鎮江、開封等地。元朝的商業操縱在政府、貴族、官僚、大商人手中,政府規定,金、銀、銅、鐵、鹽、茶、水銀、礬、鉛、錫、酒、醋、農具,實行專賣,政府抽利。寺院、道觀也經營商業,從中取利。諸王、后妃、公主、駙馬、大臣,通過其奴僕進行商業活動。民間大商人非常富有,有人說:「人生不願萬戶候,但願鹽利淮西頭。」講的就是當時鹽業商人的情況。當時國內南北物資交流暢通,從南運北的商品有米、麥、綢緞、棉布、陶瓷。從北運南的商品有北方土產和來自西域的商品。由於蒙古族當時統治的地域幅員遼闊,也就造成元朝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對外貿易的交往,是繼唐朝之後又一個比較頻繁的時期,對當時整個當時亞洲的經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元朝是我國領土面積最大的時期,這都是我國任何一個朝代不可比擬的。和唐朝一樣,我國元朝的貨幣也隨著經濟的交往,大量流出到海外各國。
我國元朝的貨幣主要藉助於經濟和文化的聯繫往東流出到高麗和日本。在經濟上,元朝與高麗可通過互市進行物資交流和錢幣交換。韓國曾發現沉沒在海底的裝有大批元代的貨物中國船隻,這艘沉船有12個船艙,裝有上千件瓷器,7萬枚錢幣。元朝時期,日本商人經常到閩浙海口來做生意,中國的海船也常常去日本,帶去一批財物和錢幣。
貨幣往南主要流出到東南亞各國。《島夷志略》記載,元朝商人從海路到安南、占城(今越南)經商,帶出一批財物和錢幣;元代旅行家周達觀寫的《真臘(柬埔寨)風土記》寫道,元朝的錢幣、金銀、銅器、錫器、漆盤、青瓷、麻布、雨傘、鐵鍋等等,在真臘到處可見;公元1294年暹國王來元朝訪問,從此,元朝的商品、錢幣,不斷流出到現今的泰國。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和義大利人馬可·波羅,都看到元朝商人帶著商品和錢幣,到印度南部的俱蘭、獅子國、馬爾地夫去做生意,
貨幣流出到西北的欽察、伊利汗國。這兩個汗國都是成吉思汗的後裔在統治,與我國元朝在經濟上、文化上聯繫十分密切,元朝錢幣流出到這兩個汗國的比較多。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元朝派到伊利汗國的丞相孛羅,幫助汗國採用元朝的鈔法,發行了紙幣,通行全國,在汗國各地還設有鈔庫,負責發行及緡鈔倒換事務。整個紙幣的發行制度和鈔票的形狀,都是從中國元朝照搬去的。
此外貨幣還流出到中非和中歐的一些國家,公元1253年,元朝憲宗年間,曾派親王旭烈兀帶兵到達敘利亞、埃及等地,後來元世祖忽必烈又派大臣到達馬達加斯加、層搖羅國(坦尚尼亞桑給巴爾),中國的財物、錢幣,從此流人非洲。摩洛哥的《伊本·白圖泰遊記》里寫道,中國元朝通用鈔幣,紙幣大如手掌,—面印著皇帝的玉璽。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元朝派景教徒帶著書信、禮品、錢幣,去耶路撒冷朝拜聖地,途中又受伊利汗國國王之託,首先到達君士坦丁堡、那不勒斯、羅馬,後又見到法王腓力四世和英王愛德華一世。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和他的父親、叔父來到元朝,回國後由他口述、作家魯思蒂謙寫的《東方見聞錄》中,還專門講述了中國元朝印刷、發行、市場流通使用紙幣的情況,使歐洲人為之大開眼界。
(二)元朝錢幣的鑄行
1、元朝錢幣鑄行特點
元朝是以行鈔為主,相傳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上都城後,曾想仿效宋朝以銅錢為主要流通貨幣,但有大臣勸阻道:「銅錢乃華夏陽明政權之用,我們起於北方草原地區,屬於幽陰之地,不能和華夏陽明之區相比,我國適用紙幣。」忽必烈認為有理,便決定用紙鈔而不用銅錢了。
元朝幣制的最大特點是長期、廣泛、大量地發行和流通紙幣。元朝版圖遼闊,橫貫歐亞,由於紙幣本身輕便,攜之可「北逾陽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這使當時的歐洲人覺得不可思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里寫道:「紙幣流通於大汗所屬領域的各個地方,沒有人敢冒著生命危險拒絕支付使用,……用這些紙幣,可以買賣任何東西。同樣可以持紙幣換取金條。」他還驚奇地說:「可以確鑿斷言,大汗對財富的支配權,比任何君主都來得廣泛。」元朝紙幣的形狀為長方形,一般長25-26厘米,寬16-18厘米,版面的四周是花邊。上方從右到左印有「××通行寶鈔」,正中為數額,有一貫、貳貫、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不等。下方印有印鈔的單位,職官名稱,發行年、月、日及偽造者處死等警告語。元朝的紙幣流通主要經歷了中統鈔、至元鈔、至正鈔三個時期。這三個時期中幣值最穩定的是中統鈔,流通時間最長的是至元鈔,前後超過了36年。而發行量最多、貶值最嚴重的是元順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時開始流通的至正鈔。這種新鈔一貫權銅錢1000枚,是以前的至元鈔的二倍。過去的交鈔或以絲為本,或以金銀為本,而這種至正交鈔是以紙為母(本),銅錢為子,本末倒置,同時發行「至正之寶」銅錢,來配合發行紙鈔,讓銅錢來代表紙鈔。目的是印製交鈔,以虛代實。大量印刷交鈔的結果是使物價上漲10餘倍,人民不願使用,以至於有人用紙幣糊牆鋪地者,交鈔最後形同廢紙。元朝政府自始至終是以政府強制手段發行不兌換紙幣為基本貨幣制度的。元朝的紙幣制度即是我國自宋金以來紙幣制度的沿續,也是紙幣制度的發展,且制定了《至元寶鈔通行條例》,其中詳細規定了紙幣的製作、發行、流通以及偽造的處理方法。例如偽造紙幣是以偽造紙幣的數量、規模來定罪輕重的。從受刑時間、罰沒財產數量直至死刑都有明細規定,這些都使元朝的紙幣制度走向了成熟和完善,對我國古代紙幣制度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元朝雖以行鈔為主,但也鑄錢,史書多有失載。在早期蒙古國時期的「大朝通寶」,有銅銀兩種。到元世祖忽必烈時,在中統年間(南宋景定元年至四年,公元1260-1263年)鑄行了「中統元寶」,錢文為漢文篆書、楷書兩體,是小平錢。但此錢不符合對錢的要求,因為篆書為旋讀,楷書為順(直)讀。篆楷皆背無文,但楷書有背四星的,極罕見。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時鑄有「至元通寶」。傳世有兩種,一種為漢文楷書小平錢,另一種為八思巴文,俗稱蒙文,大小似折二錢。元成宗在元貞年間(公元1295-1297年)鑄有「元貞通寶」小平錢,「元貞元寶」折二錢,皆漢文楷書;又有八思巴文「元貞通寶」,似折三錢;大德年間(公元1297-1307年)有「大德通寶」,有漢文楷書錢、八思巴文錢兩種,漢文楷書錢有小平、折二、折三等,八思巴文錢只有大錢,大小在折二、折三之間。元武宗在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曾鑄有兩種錢,一種為「至大通寶」漢文楷書小平錢;另一種為「大元通寶」,用八思巴文,為當十大錢。當時山東、河東、遼陽等地都設有泉貨監鑄錢,所以至大通寶錢傳世較多。此外,另有兩種大元通寶錢,一種為小平錢,背無文,另一種為大錢,正面「大、通、寶」三個字為瘦金體,是仿北宋徽宗大觀錢的字體所鑄,但「元」字則極拙劣,這種寫法為元人所特有。至大以後,各朝年號也都有鑄錢,元仁宗鑄有「皇慶元寶」漢文楷書小平錢,還有「延祐元寶」、「延祐通寶」、「延祐貞寶」;元英宗鑄有「至治元寶」、「至治通寶」等錢,又有一大錢面文由三個少數民族文字組成,分別為八思巴文、察合台文、西夏文,四個字由三種文字組成的「至治通寶」極少見。元泰帝鑄有「泰定元寶」、「泰定通寶」以及「泰定元年」等錢;致和元年鑄有「致和元寶」。元文宗鑄「天曆元寶」、「至順元寶」、「至順通寶」,又鑄有至順壬申錢,背有「太已」「護聖」等字。元順帝則鑄有「元統元寶」小錢、「至元通寶」、「至元元寶」。至元七年鑄有至元七年錢。以上背文中「太已」、「護聖」和錢文年號為年數的是供養錢。此外為了恢復紙幣的信用,元順帝鑄行了「權鈔錢」,以錢權鈔,面文為「至正之寶」,錢文為楷書,順讀,錢背穿上有「吉」字(系江西吉安道監製),背穿右「權錢」二字作當銀鈔,穿左記幣值,分別有伍分、壹錢、壹錢五分、貳錢伍分、伍錢共五種,直徑依次為42、50、60、70、80毫米。權鈔錢面值均比紙幣小,如伍錢僅值銀半兩。至正十年時鑄行「至正通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及當十共五種,面文皆為楷書,錢文順讀,其背文有四種:一為背穿上八思巴文「地支」,小平、折二、折三背文有「寅」字;二為背穿上穿下八思巴文「三」字和穿下漢字楷書「三」字;三為背穿上八思巴文「戌、亥」字和穿下漢字楷書「三」字;三為背穿上八思巴文「戌、亥」字,穿下漢字楷書「十」字上著星文。以上元朝各錢除「至正通寶」部分銅錢和至大通寶錢較多外,甚余皆罕見。
元朝鑄錢無論從數量、形制還是製作工藝上都不及兩宋,數量上少,形制也不統一,大小、折當、寶文、錢文結構不定,比較隨便,除至正之寶權鈔錢、至正通寶中有幾種背文記值外,其餘錢背文無記值。在製作工藝上除順帝至元錢銅錢製做較精良,錢文較精美外,其它各錢製作一般,這大概是以行鈔為主、銅錢次之所造成的。
元初時,由於軍事掠奪和租稅榨取以及強制流通紙幣,國家集中了大量的金銀財物。但是自元世祖忽必烈以後的皇帝都是「敗家子」,他們驕奢淫逸,揮金如土,國家財政日漸不足,自元英宗以後的天子們更是變本加厲,貪財好色,揮霍無度,後來皇帝們甚至以賣官職來維持他們荒淫無道的生活。皇帝帶頭干,底下的臣子們就更加肆無忌憚,愈發猖狂了。當時的官場如市場,明碼標價,公開買賣,伸手要錢,名目繁多,見面要「拜見錢」,過生日要「生日錢」,逢年過節要「追節錢」,補得好職位叫「好窩窟」,連沒事白要曰「撒花錢」等等。連當年威震歐亞大陸的蒙古軍隊也都整日花天酒地,夜夜笙歌了。元朝中晚期的官場真是腐敗到了極點。
官場上的人斂財有花樣,寺院里的僧侶們也有手段,他們巧用「供養錢」來掠奪財物。「供養錢」也稱「寺廟錢」、「供佛錢」,是寺廟裡專門用來放在佛像前供奉的錢幣,不是流通貨幣。但是,元朝的供養錢有別於其它朝代。由於元朝的喇嘛僧位為職官,且貪得無厭,經常以供養錢的名義勒索香客,於是乎供養錢就成了不是貨幣的貨幣了。
《元史·釋老傳》中載道:「元興,崇尚釋氏。而帝師之盛,尤不可與古昔同語。」忽必烈尊喇嘛八思巴為國師,此後也有十餘人成為帝師。傳說當時有個僧人叫龔柯的率眾僧與王妃爭道,竟猖狂到從車上把王妃拉下來痛打一頓,並有犯上之語,然而皇帝知道後也不做理論。由此可見元朝僧侶的地位之高,權勢之大。元朝的寺院不光香火鼎盛,而且鑄錢的爐火熊熊燃燒,熱鬧非凡,每個寺廟都有自己的鑄錢爐,和尚們殿前頂禮膜拜,殿後燃火鑄錢,好不忙碌。寺院里的自鑄錢當然比不上國家正規錢監出的錢,所以元朝傳世的供養錢大都鑄作粗糙,文字草率,且比一般銅錢小。但傳世不多,皆較罕見。
2、元未農民軍錢幣
元朝最後一個統治者元順帝妥歡貼睦爾是在複雜的宮廷鬥爭中幾經劫難才登上帝位的。他性情殘暴,又荒淫無道,曾誅殺大臣500餘人,且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濫印紙鈔,此外還強征汴梁、大名等地民夫十五萬人,在兩萬軍隊的監督下開掘黃河水道。民間流傳著一首《醉太平小令》:「堂堂大元,奸佞當權,開河變鈔禍根源,若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哀哉可憐!」這首小令道出了人民對當時「開河、變鈔」的憤恨和不滿。元未農民起義的直接原因就是「開河變鈔」,主要原因是元順帝荒淫無道的統治,王室的紛爭,權臣誤國,而根本原因在於元朝統治者的種族歧視政策,人為地把臣民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敵視和欺壓漢人和南人,激起民變。甚至最後有元朝大臣瘋狂地提出要把漢人中的「張、王、趙、李、劉」等大姓人殺光的想法。正是在上述的這些原因下,最終爆發了農民起義。「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公元1351年在黃河工地上服役的農民頭裹紅巾,爆發了紅軍巾大起義。起義軍在韓山童、劉福通的帶領下,所向披靡,很快就佔領了黃河、長江流域等地區,其它各地方也紛紛響應,形成了一場全國性的反抗。
起義軍在與元朝進行軍事鬥爭的同時,還進行了經濟鬥爭。起義軍所鑄的錢幣有很多都流傳下來了,這些錢幣大都鑄造精美,銅質優良,錢體厚重,書法水平較高。在元朝以紙幣為主要流通手段的情況下,起義軍錢幣在流通中肯定是要受到歡迎的,因而能夠在經濟鬥爭中起到壓倒對方的作用。元末的各支重要起義軍,都鑄有自己的錢幣,分別為韓林兒龍風政權的「龍風通寶」,徐壽輝政權的「太平通寶」、「天啟通寶」、「天定通寶」,陳友諒政權的「大義通寶」,張士誠政權的「天佑通寶」,以及朱元璋政權的「大中通寶」。其中徐壽輝的「天啟通寶」被稱為「徐天啟」,它同明朝天啟年所鑄的「明天啟」是兩種錢幣,各其有特點。
「天佑通寶」是由元未農民起軍領袖之一的張士誠所建立的政權所鑄。
張士誠,江蘇省泰州人,是元末義軍首領,但也是割據勢力的頭目。早年販鹽為生,在泰州濱海有鹽場,他曾是鹽船上的船工,也兼作鹽販。元末時期,鹽民生活困苦。張士誠也受到富家欺凌,於是在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率鹽民起義,殺富豪,焚官舍,以後聚眾達數萬人。曾一度被元朝派人招安,受封為太尉,他利用與元的關係,稱霸一方。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派兵攻打紅巾軍,殺害了其領袖劉福通,向元朝請授王爵遭到拒絕後,又起兵反元,破泰州、興化、高郵,建立了政權,自稱為誠王,國號為大周,年號天祐,建都高郵。元朝派丞相脫脫集合大軍,進攻高郵,張士誠被困了三個月。但因元朝內部鬥爭,脫脫被罷職,群龍無首,手下軍隊紛紛離散,張士誠才轉敗為勝。高郵之戰,張士誠雖損兵折將,但他還能以幾千人馬進攻常熟,接著又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平江(今蘇州),附近元兵都紛紛來歸降。張士誠進駐平江後,以承天寺為宮室,設立省院、六部、百司,任命大臣,大周政權初具規模。但在後來與朱元璋爭霸時,最終不敵,平江被破,他本人也被俘,最後竟自縊而亡。
「天佑通寶」據說是張士誠率部攻下平江城後用承天寺的銅佛鑄成的。張士誠的年號,也是受了承天寺的「承天」二字啟發而採用的。張士誠鑄行的「天佑通寶」沿用了當時的至正錢的形制,邊廓齊整,面文楷書,背文用篆書。篆文有「一」、「貳」、「叄」、「五」等記值字樣,錢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等。天佑通寶銅錢發紅,可能跟用銅佛所鑄有關。天佑通寶錢本身發行就少,再加上朱元璋的搜繳銷毀,所以傳世不多,尤其是背穿上有「貳」字者就更難見了,屬極罕見品。
我國歷史上帝王年號作「天祐」者還有一個人,是唐朝末期唐昭宗李曄,他的最後一個年號就是「天佑」。李曄的年號「右」字左偏旁是「衤」,而不是「亻」,所以有人在鑒定古幣時不夠細心,把「天佑通寶」當成了唐代錢幣,這是錯誤的。
元朝末年,社會矛盾日益加深,廣大人民不堪忍受殘酷的剝削壓迫,紛紛揭竿而起。穎州(今安徽阜陽)人劉福通、韓山童率紅巾軍起義。韓山童不幸被捕,慘遭殺害,但起義軍在劉福通的帶領下很快發展到了十餘萬人。後來劉福通奉韓山童之子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國號大宋(史稱韓宋),改元龍鳳。韓林兒稱帝下詔曰:「虎賁三千,直搗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天下。」「龍鳳」體現了他們反元復宋的宏大志願。「龍鳳通寶」鑄於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該錢銅料赤黃,燦燦如金,錢文秀美,製作精緻。錢分小平、折二、折三等。小平錢錢徑2.5厘米左右,折三錢直徑大約3.3厘米,體態渾厚,作工優精,清代張端木稱其「字文遒美,銅質如黃金」。韓林兒的大宋政權存在時間較短,前後不足十年。起義軍初期發展迅猛,江淮流域的紅巾軍盡歸大宋政權。但經過血戰,紅巾軍終於不敵元朝軍隊的瘋狂反撲,公元1363年,一度歸降元朝的張士誠攻打大宋政權,劉福通戰死,韓林兒被朱元璋救走,大宋政權亡。公元1366年,朱元璋命令部將瘳永忠迎接韓林兒赴應天,船行至瓜步(今江蘇六合縣東南)時沉於江中,韓林兒死。韓林兒起義雖然失敗了,但紅巾軍堅持戰鬥十餘年,從根本上動搖了元王朝,也為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政權奠定了基礎。
陳友諒是湖北人,生於公元1320年,出身漁家,粗通文字,曾在官府內混事。後進入起義軍隊伍,投身徐壽輝帳下,在徐壽輝部將倪文俊的手下任職。倪為元朝高官厚祿誘惑所動,意欲殺徐壽輝討爵位。而陳友諒乘機將倪殺死,並將倪文俊的部隊收編歸已,自稱為平章政事,從此徐壽輝受制於陳,但也無可奈何。至正十八年,陳友諒率領義軍連克城池。至正十九年,陳友諒以江州為都城,專權用事,欲脅迫徐壽輝,徐不肯就範,想懲處他,陳友諒恐與徐壽輝公開鬧翻對自己不利,就假意請徐來江州,當徐壽輝至江州時,陳友諒伏兵於城西,殺徐壽輝輝措手不及,全殲了徐部。徐壽輝誤入圈套,成為傀儡,陳友諒挾徐稱漢王。到了第二年,索性殺了徐壽輝,自立為漢帝,並改元大義。「大義通寶」就是在徐壽輝殺陳友諒後鑄的。「大義不義」的陳友諒為求成功不惜殺害戰友。至正二十三年,朱元境與陳友諒鄱陽湖決戰,陳友諒戰敗,在湖口突圍時被亂箭射死了。
「大義通寶」是在大義元年(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時所鑄。該錢小平、折二、折三,錢文為楷書,錢背無文。此錢銅色發紅,鑄作一般,鑄量較多,傳世也較多。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開國時鑄過「洪武通寶」,但其實朱元璋鑄行的第一種錢是他在元末稱雄時鑄造的「大中通寶」,我們把它放在這裡介紹。
朱元璋是濠州鍾離(今安徽省風陽東)人,少年時家境貧寒,為富人家放牧。17歲那年父母兄長相繼死於饑荒和疾病,為了活命,他出家當了和尚。過了三年,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的起義軍,加入起義軍後,由於他英勇善戰,屢建奇功,頗得郭子興的賞識,郭子興還把養女馬氏嫁給了朱元璋。在韓林兒稱帝的時候,朱元璋已經升為副元帥。龍鳳二年,他率起義軍攻佔了金陵(今江蘇南京),稱為吳國公,並且確立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招兵買馬,養精蓄銳,招集了一批謀臣武將,逐漸壯大了自己的力量。後來,朱元璋經過「鄱陽湖」一戰,消滅了陳友諒,次年稱吳王。接著再滅張士誠,隨後方國珍等歸降,同年再攻取了廣東、福建,坐擁了半壁江山。緊接著,他就開始了北伐。朱元璋確有統帥之才。公元1367年,命大將徐達為征虜大將軍,率領25萬大軍攻佔山東,後乘勝追擊,一舉攻下元大都。元順帝眼見大勢已去,倉惶北逃,大明江山就此初定。
大中通寶是朱元璋在稱吳國公時所鑄。當時朱元璋一路取金陵,得皖南等地,並有江西、浙江等地,東南局勢漸穩,遂於金陵設寶源局,鑄大中通寶。大中通寶分五等,有小平、折二、折三、當五及當十。明朝建立以後,仍鑄行大中通寶錢,背文加鑄。「北平」、「福」等地名,但已不能算元末起義軍錢幣了。金陵所鑄大中錢皆光背無文,僅當十錢背穿上置「十」字,錢文楷書順讀,書法端正,製作較精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