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抵制日貨難?從三菱看日本如何打造軍民融合產業
為啥抵制日貨難?從三菱看日本如何打造軍民融合產業
2016-06-14 諍聞軍事343評目前,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軍工企業,承擔著日本防衛省約25%的生產任務。其業務涉及核能設備、航空航天系統、防務系統、車輛、造船、動力系統、通用機械、機床、空調與製冷設備、鋼結構、印刷機等眾多領域。
三菱重工創建於1870年,1934年公司改名為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三菱重工從1920年開始生產飛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共生產飛機1.8萬架,發動機5.2萬台。日本戰敗後,該公司解體,分解為西日本重工業株式會社、中日本重工業株式會社和東日本重工業株式會社三個公司。1964年上述三家公司合併,重新成立了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該公司目前國內有8個分公司,5個研究開發中心,14家工廠,海外的辦事處13個,分公司8個,海外關連公司37家。
三菱重工是日本軍用飛機和直升機、水面艦艇和潛艇、制導武器、空間系統、軍用發動機等的重要主承包商,也是核電廠設備與工程及民用飛機部件的主承包商。三菱重工從事飛機和航空發動機製造的工廠有廣島製造廠、名古屋導航和推進系統製造廠及名古屋航空宇宙系統製造廠等三家,其中名古屋航空宇宙系統製造廠是三菱主要從事航空製造的工廣。三菱重工生產的F-2和F-15J型戰鬥機,在航空自衛隊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菱重工、IHI、三菱電機合作生產的F-35戰機
此外,三菱重工有上百年的軍艦建造歷史,不僅能生產護衛艦,也能建造其他水上艦艇及潛水艇。在海上自衛隊中,三菱重工則承建了近一半的潛艇,以及近1/3的驅逐艦;另外在坦克製造方面,三菱重工也處於壟斷地位。三菱從1929年開始開發坦克,在二戰結束後中斷了生產,開始轉產建築機械,成立了特種車事業本部。二戰期間,為日本陸軍生產坦克的企業為三菱和日立,但日本七成左右的坦克為三菱製造。戰後,三菱重工在坦克生產方面有一段空白時期,但該公司很快就攬到了為美軍修理坦克的機會,因此得以延續坦克生產技術。日本90式坦克、最新的「10式」坦克同樣來自於三菱重工。
在液體火箭方面,三菱重工是H-IIA運載火箭的集成商和發射服務的主合同商;在航天器方面,其作為子承包商參與了國際空間站JEM日本試驗艙和HTV轉移飛行器的研製。此外,三菱重工還是日本運載火箭發射場設施和發射裝置、火箭發動機地面熱試車試驗裝置建設的主承包商。由此,其在日本軍工行業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三菱重工一方面向軍需產業投入力量,同時在民間設備投資及出口主導型路線上繼續發展,防衛產業只是其副業。由此可見,三菱重工的特點是亦軍亦民,可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產業方向:在戰爭期間,主要進行軍品生產,進入軍工領域,發展武器裝備製造業,通過軍備定貨促進發展;在和平時期,發展耐用消費品、重大技術裝備和武器裝備(戰機、艦艇、坦克)並舉,同時,向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擴展,如核能、運載火箭、導彈等。如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之後,全球經濟不景氣,日本最早提出的應對措施就是強化防衛產業。三菱重工針對造船業蕭條的狀況,提出了全公司的應對方針,注重強調向防衛產業投入力量,甚至在勞動組合方面,也提出必須強化防衛產業。因此,三菱重工一直沒有把耐用消費品和防衛產業路線分得清清楚楚。三菱重工就是在同一車間生產「鑽石2000」民用飛機和F-15J型戰鬥機的。
作為一個二戰的戰敗國家,日本實際上是不允許發展軍事工業。因此從表面上看,日本沒有類似於美國洛克希德馬丁、雷西恩;法國達索、俄羅斯蘇霍伊這樣的世界級軍工巨頭。
但從三菱公司的發展就可以看出,日本的軍工企業是隱藏在規模龐大的民用企業旗下的。可以這麼說,二戰前日本那些曾經在侵略戰爭中血債累累的軍火企業,實際上現在已經借屍還魂了。
戰後日本軍工產業經歷了從「被廢止」到「復活」的波折經歷,其關鍵原因是美國全球戰略的轉變。為了與蘇聯對抗,應對逐步形成的兩極對峙的全球冷戰體制,美國對日戰略很快就徹底轉型,把日本作為對抗「共產主義」的橋頭堡,其戰略轉折點就是1947 年出爐的《凱南報告》。朝鮮戰爭的爆發,更加速了美國調整和改變既有的對日政策,它不僅要求日本為其提供軍事支持,甚至支持日本重新武裝。朝鮮戰爭不僅改變了日本的國際地位,而且,其軍工產業也因之而「復活」。更重要的是,伴隨著日本對美軍支持領域和範圍的擴大,很多與軍事相關聯的產業也逐步得到了美國的認可。1952年3月,美國最終正式認可了日本可以製造軍事武器。然而,真正令日本軍工產業得以再生的卻是1954年3月簽署的《日美相互安全保障法協定》,該協定徹底打開了美國軍工技術流向日本的大門。在引進美國技術的同時,日本確立了發展國防自主技術的目標。
今天,在日本企業註冊表中,沒有軍工企業。但是,這不過是個假象。二戰後,被禁止擁有軍隊的日本人,想出了瞞天過海的一招——把整個日本工業作為日本的軍事工業。沒想到這一點竟符合了軍事工業發展的大趨勢,使日本迅速成為全球軍工進入後工業時代的領頭羊。當今日本所有大型工業企業,無一例外都是軍民複合體。如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三菱電機、東芝、富士重工等。很多發達國家,擁有若干相互獨立的軍工集團,而日本則完全不同。日本每家大中型企業都設有軍工部門,這些軍工部門聯合體就成了日本軍工集團。現在全球化把每一個國家都緊密相連,包括工業部門。也許對於其他國家,你可以迴避軍工部門,但是對於日本,中國人幾乎無法迴避日本的軍工企業,因為和中國有大量往來的日本大公司,都多多少少有軍工部門。日本打造這種世界首屈一指的軍民融合產業,等於吸附在全球自由化上一顆毒瘤。
例如2002年,造船工業重組為三菱重工、住友重工兩大造船集團和萬國造船公司、石川島播磨聯合造船公司、川崎造船公司、三井造船公司4家大企業。以這些集成企業為核心,2500多家軍艦零部件製造商形成了水面艦艇製造的「星雲」布局。陸上自衛隊的主戰武器,主要向三菱重工、日本制鋼所、小松製造所集中,1300多家零部件提供商圍繞集成企業形成「星雲」布局。此外,戰鬥機、水陸兩棲飛機製造圍繞新明和工業、川崎重工展開,武器彈藥圍繞美彌齒輪、日本制鋼所等大型集成商展開。
注重技術積累,保持技術的領先性以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這在上世紀日本的家電業,尤其是索尼、松下等企業中表現的很明顯。這個特點也同樣在日本軍工生產中得以體現。例如,2005年日本《防衛白皮書》提出「洋上阻止」概念,重在控制爭議區,並獲得遠海優勢此要求日本軍工向大型化、遠洋化和高技術化轉型。事實上,日本軍工早就走到了前頭。自2004年起,在防衛指針醞釀轉變的時候,石川島播磨聯合造船公司就啟動建造2艘排水量1.35萬噸的直升機航母「日向」「伊勢」,到2009年全部下水交付部隊使用;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也於此前開始建造蒼龍級人AIP潛艇,目前已經下水3艘。也就是說,在防衛指針醞釀轉變之前的十幾年間,日本軍本龍頭企業就已經預測到世界軍事發展的新趨勢,展開技術儲備和研發實驗。如果沒有充分的技術儲備和虛擬實驗,就不能在軍事戰略調整後,及時進行武器裝備的轉變。
毋庸置疑,戰後以來日本政府所確立的國產化戰略對其軍工產業發展壯大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鑒於軍工產業的特殊性,以及防衛省作為「唯一客戶」所形成的壟斷格局,也導致軍工產業的運行機制逐步陷入僵化,進而束縛了產業的創新與發展。長期以來,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壟斷了全部的軍事研發費用,其效率飽受日本各界批評。同時防衛省一直指定三菱重工業、川崎重工業和三菱電機等大企業為總包企業,這些大企業幾乎壟斷了軍工產品訂單,如日本軍工品採購排名前十的企業,其採購額佔比竟達到90% 以上。相對於西方競爭激烈的軍工企業,封閉的日本軍工企業卻很少發生合併重組案例。壟斷體制的僵化帶來的是效率低下,例如自1996年開始研發、總共投入超過500 億日元的無人偵察機UAV,在2011 年日本大地震的核事故中卻幾乎未能派上用場。二是成本高昂,相同的軍工產品日本的價格要比國外高三倍左右。
客觀來看,日本軍工的優勢很多,但是由於受到各種制約,難以達到二戰前的規模和破壞性。但是如果美國出於遏制中國的需要而給日本軍工鬆綁,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也非常值得我們警惕。一個美國支持的日本軍工,一旦在日本右翼的鼓噪下,勢必要進行某種程度的軍事冒險。對此,中國除了在軍事技術上迎難而上之外別無他法,只有在軍事技術上比肩或超越日本,日本才不會輕舉妄動。
點擊展開全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