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加林:縱橫筆墨 山水逍遙
何加林
1988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先後獲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主任,現任中國國家畫院創研部主任,博士、碩士生導師。現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客座教授。獲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
作品《漢中古道行》曾獲全國「中華杯」中國畫大獎賽銀獎(1988年,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秋氣嶙峋》曾獲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金獎(1993年,合肥,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山色空濛雨亦奇》曾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銀獎(2004年,北京,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何加林《思溪延村》40×58cm 2007年
鵬鳥,大物也,其志在高遠
鷃雀,小物也,其意在蒿蓬。
鵬鳥雖大,而不欺小,乃大。鷃雀雖小,而不託大,亦大。
是故,各安其所,各得其樂,謂之逍遙。
山水者,大物也,天地之氣骨血脈,丘壑跌宕,氣象萬千。
繪事者,小物也,人之閑情逸趣 ,圖形狀物,筆墨方寸。
山水雖大,人不居其間,何以有靈?
繪事雖小,蒙天地滋養,文心絢爛。
是故,畫人游于山水間,與草木吐納,與百鳥共鳴。攀崖振臂,臨泉濯足,砥礪境界。於尺素間,縱橫筆墨,揮灑胸襟,此謂山水逍遙。
何加林《古寨幽徑》45×69cm 2012年
山水畫是從多種層面傳遞精神
現在有很多人簡單地把山水畫說成是哲學,但實際上山水畫僅是傳遞哲學思想的一種外延形式,它本身並不是哲學。山水畫其實很簡單,就是中國文人對人與自然的一種文化解讀。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釋、道為根基,以天、地、人為藍本,當文人在解讀自然山水的時候,同時也注入了自身的情感,並以文化的視角來從事山水畫創作,從而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文化眼睛」。在這個「文化眼睛」中自然包含著中國的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因此,在他們運用這種思想去創作和品讀山水畫時,所傳遞出來的體會就充盈著傳統的文化內涵和哲思,既非表面的風景描述,也非單一的哲學表達。
先秦時以「君子比德」作為山水美學觀念的核心,其中蘊含著一定的道理。如古人在畫山水畫的時候,畫家將內心的情懷寄託於畫作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懷,時而雄闊、時而飄逸。這在歷代眾多山水畫大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們的精神追求。但實際上,我們又很難歸類或區分哪一幅作品屬於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佛家思想。因為中國文化是一種相互交融的文化,類別並不需要分得很細,這恰好說明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和普世意義,我們從古代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解讀到這一特點。唐代畫家、詩人王維,他早期尊崇道家思想,爾後出入佛門,所以在他的作品裡面自然也就蘊涵著他「入道入佛」的世界觀。在他的作品當中,不僅讀出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學智慧,而且還能解讀出他對人生境界的把握。這種境界的把握可能來自於道家思想,也可能來自於佛家思想,所以說他的作品非常豐富。再如元代畫家倪瓚的作品,在他的畫中,觀者既可以感受到道家「無」的境界,也可以感受到佛家「空」的境界,同時還可以感受到儒家「不器」的思想,因此,對一幅作品的解讀也變得多種多樣。明代沈周為老師祝壽而作的《廬山高圖》,作品既能讓人感覺到其中蘊含「尊師重教」的儒家思想,同時也能體會到山水「逍遙」的道家思想和坐望彼山、明心見性的佛家思想。
所以對於傳統山水畫,無論是在品讀欣賞時,還是在創作實踐中,儒、釋、道的思想已經融化在我們的文化行為之中。當一個畫家的作品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時代精神時,那麼他的作品中儒家思想的成分就會多一些。比如現在很多重大題材和現實題材的創作,是要讓觀者在你的作品裡面感受到一種時代的力量,這種入世的精神實際上就是儒家的思想。當畫家在畫畫的時候,為了表現自己的某種情感,畫得天馬行空、「逸筆草草」,帶有某種浪漫主義的色彩的時候,那麼道家的思想就更多一些。當畫家的作品突然凝固在一瞬間,著墨不多的作品表達出一種純凈、與世無爭、靜如處子的禪境時,便又與佛家思想接近了。因此,儒、釋、道的思想在山水畫里的表現因人而異,它是從不同的層面去傳遞一種精神的。
何加林《雁盪山宿雨》50×58cm 2010年
實現個人價值才是真正的「自在」
每個人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都會面對一些抉擇,當年我決定離開杭州到北京的時候,好友月真法師問我為何,我的回答是「自在」。其實,「自在」包含了很多層面,從內心來說,我是一個嚮往逍遙的人,我覺得一個人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內心的自在,但是這種內心的自在時常會被世俗的事情所羈絆。而只有當一個人的修養或內心世界足夠強大的時候,世俗的事情即便再多也不會對他造成羈絆。
我曾用很長時間來思考這一問題,並自問,來北京這些年是否達到我當初的期盼?現在看,通過這些年的磨礪,我在諸多方面充實了自己,使自己的內心得到了滋養。因為在首都,其所面對的世界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大,在這裡修行,首先是對世界的包容力得到了擴展。我所接觸、學習、觀看以及思考的東西,都相對開闊很多,這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提高。作為一個畫家,你的視野決定了你的格局。其次,在原來的生活氛圍里,自己只滿足於藝術方面的某些審美或情趣。到了北京以後,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四季分明的氣候,南北方巨大的文化和審美差異,使我的創作格局發生了變化。以前在審美中「喜歡甜食」,而現在幾乎「酸、澀、苦、辣」都能嘗試著去包容了,這使我的藝術發展得到了巨大補充。
以前我覺得有時間畫畫,有時間去旅行,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就是一種逍遙。然而,表面上得到的「輕鬆自在」未必就是真正的逍遙,因為那時你的內心只是一種淺層次的快樂。而真正的逍遙是能在很多俗務中獲得一種遊刃有餘的精神空間,在紛雜的紅塵中活的有價值、有意義。比如現在,雖然我每天的工作很忙,但是我很慶幸能夠在退休前明白把精力用在為他人服務的意識上也是一種快樂,這使我的內心比原來強大了許多,寬廣了許多。我相信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有多寬,他的藝術境界就有多寬。當你把這種有意義的繁忙當作一種快樂,你的內心也一定是自在的,即使再忙,都會覺得輕鬆。
我從小受的教育,使我內心充滿著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更覺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和未來需要靠許許多多的文化人付出才能實現,如果大家都躲在房間里只顧自己的話,那麼這個國家的未來是走不遠的。所以,作為一個文化人,要有為社會、民族以及後代子孫做一些有益事情的覺悟,在這個過程中把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和理念傳遞下去。所以,我在大學教書的這些年,堅持這種理念從事自己的工作。我覺得文化人光有文人情懷是不夠的,更要有士人情懷,對社會要有擔當和責任,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文化人。
北京是中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讓我感受到什麼是國家精神和民族精神。在這種國家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感召下,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與工作融為一體,自覺地去踐行這一理想,在文化上做一點哪怕看上去是很卑微的工作,這也是一種個人的價值體現。因此,到北京以後,不僅讓我從原來的理念裡面一步步走到今天,還讓我從這個境界里獲得了更高的認知,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何加林《宑底秋色》38×45cm 2015年
中國繪畫必須要有立場
當年,我們作為青年畫家的時候,老一輩藝術家並沒有對我們提出什麼說教式的忠告和苛求,更多的是鼓勵和褒揚,他們認為我們這一代在特殊歷史時期與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人,學習與閱歷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刻而獨到的理解。同樣的,我認為現在的青年畫家做得也很好,他們愛讀書、善思考、觀念新,做著他們這一代人該做的事情。從根本上講,中國繪畫自古便是在批判與自我批判當中前行。如果我們現在扼殺了青年畫家的想法,那中國畫便寸步難行。反過來講,難道中國畫走到我們這一代就是最正確的嗎?難道我們這一批人畫得就是最好的嗎?難道歷史到我們這兒就是高峰了嗎?這顯然是不可能下定論的,中國畫的「走下去」靠的是一代代青年畫家的接續和努力。
另外,中國繪畫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是具有包容性,它可以包容新的觀念、思想、創作激情,甚至包容很多新的探索。在包容新鮮事物的同時,又將其沉澱、發酵,最終呈現出更加優秀的藝術形態。也正是這些新的藝術風格、藝術樣式和藝術作品保證了中國畫的未來。因此,建議青年畫家應廣泛而深入地對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學習和實踐,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認知。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充分的了解、嘗試和學習之後,孕育而出的觀點和思想才會非常客觀並具有一定高度。
中國畫本身具有造血功能,每個歷史階段都會存在包容和吐故納新的思想以及新的觀念,這使得中國畫在今天方興未艾,成為世界藝術史上生命力最長久的藝術門類。現代花鳥畫大家潘天壽曾說,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血脈,西方藝術是我們的營養,我們可以把它吸收進來為我們服務。我們現在很多畫家一談到西方的藝術如數家珍,而對自己民族的藝術卻不願回望,這樣會本末倒置,是一種不自信。我們要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深諳傳統文化整體氣質都是內斂、中庸和醇厚的,正所謂厚德載物、不偏不倚、文質彬彬。並懂得中國繪畫最本質的東西並不是追求表面的物理成像,而是在傳遞一種內在精神,是在「格」「五色」背後的「夷、希、微」,是一種「弦外之響」。如果硬要變為以西方的繪畫方式去表達,那麼這種精神便蕩然無存。因此,中國繪畫必須要有立場,這一點是我們要堅守的。這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假如說中國把自己的文字和語言都變成英文,那中國文化就沒有意義了。中國古代有很多經典的著作都需要通過漢字來理解,運用古漢語來解讀。中國的傳統繪畫也是如此,它包含著中國人特有的筆墨精神。在咫尺方圓的案頭,一張紙、一塊墨和一支毛筆,以簡單的黑白之道,便可以傳遞出無可言喻的精神世界。
何加林《記憶的碎片》200×180cm 2014年
文化月刊 2017年8、9月下合刊
封面人物:何加林
【版面編輯:高登科】
【微信編輯:田野】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文化月刊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管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 主辦
微信名稱:文化月刊雜誌
推薦閱讀:
※山水節令詩(圖書館)
※「不染俗塵寫山水」--文徵明《小閣秋晴圖》
※渾厚超逸 -- 呂元忠山水畫 (中)
※以此山水一程,換一種懂得,換一段相憶
※那些紀念朋友知己偉大情誼的山水畫
TAG: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