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長城》劇組待了一年半,一隻饕餮都沒見過
這不是一個用 「奇幻」 二字就能定義的故事
《長城》里的長城不在北京,也不在陝西。《長城》的長城是在青島西南端填海新填出來的一片地面上。從地圖上看,這個長城甚至都不在陸地上,而是在海上。偶爾從海上飄來一大團濃霧,把長城罩起來,像一艘靜止的方舟。
長城是個一千多人的劇組,裡面的人各色各樣。除了那些拿過奧斯卡獎的主創,還有一些抱著學習心態來觀摩的:比如炸玻璃的爆破師其實是成龍的御用替身,燈光組的翻譯其實是網劇《萬萬沒想到》的攝像。他們都想到長城來看一下,好萊塢是什麼樣子。
海邊的長城
我是以翻譯的身份進組的。《長城》可能是中國電影史上人最多的一個劇組,光翻譯就有100多人,分散在不同的組裡,聽別人說話,替別人溝通。好萊塢來的這幫人發生了什麼事,翻譯都一清二楚。
我被分到了副導演組,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翻譯導演和攝影指導的一個會議。攝影指導有點信不過我。問我知不知道 gradient 是什麼意思?我告訴他,我會用 photoshop,知道一些基本的辭彙。
其實我是硬著頭皮去的。攝影指導是 Stuart Dryburgh,他拍過《鋼琴課》,當年提名了奧斯卡,不過輸給了《辛德勒的名單》。張藝謀再怎麼說也是國師,給他們倆當翻譯還是挺緊張的,去之前我讀了好幾遍劇本,還抱佛腳記了一些攝影辭彙。
張藝謀正在跟演員們講戲,他們的影子投在綠幕上
結果這些都沒用上,我只是陪著兩個老頭慢悠悠地聊了倆小時,說了說如何把樹葉放在鏡頭前,做出神秘的光影效果。還趕潮流地聊了一下女主角能不能用她的長槍當自拍桿,在打饕餮的時候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視角。
看著兩個老頭兒特別認真地在討論在打怪獸的時候自拍,我不知道他們是認真的,還是在效仿名媛,通過自拍來拉近中外電影人的感情。後來,自拍的主意沒有實現。可能是因為兩個老頭兒還不夠親密,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女主角的手機殼 —— 那上面寫著 「Cliché」。
劇組裡有一個來自好萊塢的老牛仔,大家叫他老班。他拍過《殺死比爾》和《蜘蛛俠》,是血統純正的好萊塢製片人。他永遠穿著花襯衫,挺著肚子,戴一頂沁有汗跡的氈帽。
有一天30多度,我問老班戴著氈帽熱不熱,他說,This is my look。
有個翻譯看見了,也買一頂氈帽來戴,買一些花襯衣來穿,在現場顯擺自己學到了好萊塢的樣子。做道具的老師傅見了,說他是個扛洋槍的。我後來才知道,這個詞說的是睡老外的人,並不是說他的范兒正。
鶴軍的女兵正在準備往下跳,綠布上其實是萬丈深淵
老班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天,這也是我每天早上的任務。海上的天氣陰晴不定,時而暴晒,時而下大霧。老班訂購了青島氣象局的專家服務,讓我翻譯,但氣象局總是說不准我們這片海的天氣,對拍攝計劃沒什麼幫助。這讓老班非常無奈,覺得氣象局的人大概都在打牌,沒有好好上班。
老班每天的第二件事就是去長城上找 PJ。PJ 是第一副導演,也戴一頂氈帽。他是替導演喊 Action 的那個人,大約五十來歲。剛剛拍完《瘋狂的麥克斯》,瘦得像一隻沙漠里的鷹。
老班要跟 PJ 聊聊看哪個組今天拖了時間,導演有沒有突發奇想,搞些劇本之外的創作 —— 這些都是很費錢的事情。如果沒有什麼意外,PJ 也會跟老班把導演對每個鏡頭的想法都過一遍。他們對張藝謀的想法感到很好奇,雖然他們聽不懂張藝謀說了什麼,還是興緻勃勃地聊 「The Director said」,然後猜測翻譯有沒有翻錯意思,揣摩導演內心的創作意圖。
從左至右:PJ、張藝謀、Stuart 的翻譯、Stuart [圖片來源 ]
聊完這個,剩下就都是花錢的事情了。
最清楚導演意圖的是製片人羅異,他是一個在中國待了20年的美國人 ,他為這個電影準備了七年,所有翻譯都怕他。導演要創作,首先會跟他商量,他再去跟另外十個製片商量。羅異往上就不需要翻譯了,他們是在奧斯卡獎台上自拍的人,是真正的好萊塢。
有一天,Stuart 離開了劇組。翻譯們說,是因為他對光影要求過於苛刻,老是讓馬特達蒙站在長城上等光。這樣等下去,馬特達蒙太累,錢也花得太多。這一次,Stuart 是等不到了。
「饕餮 」的替身演員
對於我來說,電影劇組是一個沒有時間軸的世界,人們在不同的場景中分離,不久後又在另一個場景里重遇。一會兒是平行時空里的宋朝,一會兒是共和國解放前的黎明,光影和季節都是隨機的。
對於好萊塢來說,這些都是縝密搭建出的現實,場景和空間的轉換通過工藝來實現,張藝謀深諳此道。劇本的原名是 「The Monolith」,翻譯過來是《巨石》。然後在工匠的手裡,巨石變成了長城。
用張藝謀的話說,要是都當了藝術家,那誰動手呢?
拍殿帥的葬禮時,長城上放飛了孔明燈
風從岸上來的時候拍什麼都好,可如果風從海上刮過來,就只能拍打饕餮了。
在電影的設定里,饕餮是對人類貪婪的報復,每60年來一次,每一次都會進化,變得更難對付。長城上年輕的將軍們都沒有經歷過饕餮,他們要抵禦的,是傳說中恐怖的過去。
8年前,傳奇影業的 CEO 托馬斯·圖爾坐著私人飛機飛過中國。他看見腳下蜿蜒的長城,覺得這裡面一定有故事,於是回去寫了一個在長城上打怪獸的劇本。
傳奇電影公司可能是好萊塢最擅長怪獸題材的:《哥斯拉》,《侏羅紀》和《環太平洋》都是他們的製作。這一次,圖爾把饕餮的設計全權交給了張藝謀,花了1.5億美金,打造一個屬於中國的怪獸。
可是,直到片子拍完,我們也沒有人見到饕餮到底什麼樣。
長城上的鷹軍正在準備拍攝射饕餮的一場戲
美術指導是拿過奧斯卡的,五色的軍隊可以搞定,饕餮的樣子卻遲遲定不下來,前後一共改了700多稿 。好萊塢的視效團隊一直忙前忙後地給饕餮鋪綠布,掛綠屏,像一群默劇演員,鄭重其事地為這個東方怪物鋪上通往銀幕的紅地毯。
劉德華說,因為饕餮很大,演的時候像盲人摸象,不知道該往哪裡看,很需要想像力。劇本上中文寫的是 「饕餮」,英文寫的是 Tao Tei;翻譯剛上手的時候都懵了,不知道這兩個字到底該怎麼念。
濃霧從海上飄過來,長城上的演員們嚴陣以待。馬特達蒙拉開弓,死死盯著底下的綠布,等待從那裡冒出一個好萊塢想像中的、並不存在的東方怪獸;而在遠方的熒幕之上,虛無的饕餮早就張開了它的大嘴,垂涎地看著這現實的一切。
作者:宮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