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文化的障礙——文學的民族性與世界性論壇綜述
茜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當代文化建設和文學發展面臨著趨同化和求異化的矛盾。中國當代文化向何處去,中國的文化包括文學藝術要不要保持自己的民族個性,又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10月20日,北京語言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清華大學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黑龍江大學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了「文學的民族性與世界性」跨文化論壇,50餘名來自全國各高校及海外的專家學者與會,主要就以下幾個問題作了探討。
一、推動民族文學走向世界文學。與會者認為,任何文學均具有民族性,任何文學作品首先都是由民族語言所寫就的,但「並非所有的民族文學均能成為世界文學」。北京大學教授樂黛雲做了題為《複雜思維與世界文學》的大會主題發言,指出學者在研究過程中應考慮思維方法的轉變。各民族文化上的匯通不可避免,但是否會融合成一種新的文化抑或是強勢文化壓制弱勢文化的發展,其結論還有待商榷。她還認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一結論並不完全正確,正如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一樣,只有囊括了人性普遍特性的民族文學才有可能真正成為世界文學。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李慶本認為,世界文學是那些超越民族的特殊性而上升為共同性,為他者文化的讀者所閱讀並理解的民族文學,體現出的是特性與共性、變異與匯通的統一。
二、中國文學走向世界,要產生世界性影響的作品。全球化時代,世界文學觀念對作家的創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本土生活變成整個人類的精神財富,黑龍江大學教授馬漢廣說,需要把本民族的經驗納入到一種世界性視野之中,如一些作家把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命運的體驗和20世紀全世界人的命運聯繫在一起,超越了純粹的私人情感體驗。內蒙古科技大學講師李國德認為,民族文學走向世界應具有高尚的人類主義思想。一個民族的文學如果反映的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或者是反人類主義,這樣的作品是不會走向世界的,而應當通過民族的生存狀態來關懷人類的發展情況。
三、翻譯可以充當「走出去」的文化角色。與會者普遍關注中西文學交往不平衡現象。例如上世紀80年代,由於西方文論大量引進,導致中國文學批評界有人驚呼失語症的尷尬。武漢大學副教授李松認為中國文學要「走出去」,被其他民族所閱讀,要經過翻譯這一關。翻譯的雙向交流特徵決定了中西對話的可能性與必要性,從而盡量平衡這種不對稱關係。他稱讚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於2010年正式設立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是主動「走出去」的文化輸出方式。
四、建立一種批評的中國學。當下對域外中國學(漢學)研究已經成為中國學術界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但這個領域的研究還存在一些混亂和分歧。近年來有個別學者認為中國學術界開展的漢學研究是自我殖民化的「漢學主義」。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張西平對此持反對意見,因為漢學「知識的客觀性是不容懷疑的」,例如「法國漢學研究最顯著。沙畹對中亞和中國關係的研究,伯希和對敦煌的研究等,都有開創性和奠基性」。張西平同時強調,我們也不是全盤接受域外漢學研究的觀點,而是應建立批評的中國學研究,即從跨文化的角度對域外漢學的歷史展開研究,將其對中國文化的誤讀給予一種歷史性解釋。對西方漢學的西方中心主義給予學術的批判。
此外,山東大學教授曾繁仁談到了生態美學的中國話語探索。他指出國內學者常常採用西方話語進行研究論述,但中國古代生態美學就已包含完整的美學話語歸類,認為我們應該
推薦閱讀:
※日本為什麼自近代崛起以來就從沒有對自己的擴張國策在正義上產生懷疑?
※韓國人是不是民族自尊/自信心過分強烈?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和日本女友總關於中日問題的爭論,到底誰被洗腦?請不要答成感情貼?
※德國這個以嚴謹與理性著稱的民族為什麼會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動國?
※為什麼奧地利對SM特別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