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桌擺放有講究嗎
為什麼喝茶時第一杯要倒掉?
問題詳情:喝功夫茶的時候,一般第一杯是要倒掉的,為什麼
推薦回答:茶葉在最近的幾百年發展的歷史以來,除了曾經帶動一時的經濟文化發展以外,更是涵蓋了我國這段時間的人文記憶。形成了獨特的茶葉文化,我們也開始習慣將茶葉的第一遍茶水倒掉,即便那是整壺茶中最精華的部分,倒掉的第一道茶在《中國茶葉大詞典》說法是:既洗去了散茶表面的雜質,稱之為「洗茶」,常常誤以為古人將第一遍水倒掉是,因為茶葉不潔。甚至很多茶人也是這麼解釋的,實則不然「洗茶」古法裡面有除塵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醒茶、潤茶的功效,洗茶在古法中更重要的是精神意義,而現如今確是有更實際的意義
茶藝六君子
為什麼要把第一遍水倒掉呢?高溫潮濕等氣候易發病蟲災害,因此為了確保茶葉的品質與數量,農藥開始登上歷史的舞台,不但茶農開始將農藥視為必要之惡,洗茶洗到可能會有的有害物質-安全的原因。
茶葉的吸附性很強,內含多種「親水性」物質,在製作、存放、打包、運輸的過程中很難保證茶葉表面沒有吸附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衛生原因。
通過洗茶時候的熱水澆淋,可以去除茶葉中的濕氣、冷氣。另外洗茶還能誘導茶葉的香氣和滋味來,是中國五千年飲食文化和文明禮儀的於茶飲時的一個體現,蘊含著中國茶道的精神內含,文化底蘊和高雅深沉的審美情趣-精神原因。
洗茶有什麼方法呢?
古時候每在烹茶時都要:先用上品泉水洗滌,務必保證器皿整潔,然後在用熱水洗滌茶葉(就是我們的洗茶)洗茶的用水不可太滾,不然會衝掉茶的滋味。
洗茶的時間一遍最好不要超過15秒,過度洗茶會使茶葉中的茶多酚,氫基酸有益成分流失,這些物質對身體有好處,而且還會是茶品茗起來更有味道。
第一遍水沖泡茶葉時,先將適量的茶葉投入茶器具中,一次性將開水注滿茶器具,這時候會有豐富的泡沫產生,漂浮在在表面,然後只需要輕輕的把漂浮掛掉,這樣既可以洗滌心靈,又不會有太多的營養流失。
到底是功夫茶,還是工夫茶?
問題詳情:工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和福建地區一種品茶方式,其烹煎之法源於陸羽《茶經》,歷史傳統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名揚海內外。在潮汕地區、閩南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巡茶。即使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很多人也仍然保存著品飲工夫茶的風俗習慣。近年來,隨著喝茶人群的增多,工夫茶逐漸流行開來。但是很多人都說不清楚的一個問題,到底是功夫茶,還是工夫茶?
推薦回答:用百度搜索功夫茶找到相關結果約3,170,000個,而搜索工夫茶找到相關結果約1,070,000個,前者約是後者的三倍。多的不等於對的,這個搜索結果恰恰說明功夫茶和工夫茶的混淆。實際上,「工」和「功」有別。
首先,從發音上講,如果你是潮汕人,就會知道這兩個字在潮州話中發音是完全不同的。「工」發音是[gang1],與「江」同音。而「功」發音是[gong1],與「公」同音。
其次,從字義上講,「工」字,《說文解字》:「工,巧飾也,象人有規矩也。」徐鍇注曰:「為巧必遵規矩、法度,然後為工。」段玉裁注曰:「凡善其事曰工。」而「功」字,《說文解字》去:「功,以勞定國也。」《爾雅》云:「績、勛:功也。」上述引文,已經非常清楚地說明了「工」「功」的區別,不可混用。
再次,從文獻上講,查閱關於工夫茶的文字記載,比如清代俞蛟《夢廠雜著?工夫茶》。其後寄泉《蝶階外史》、徐珂《清稗類鈔》等文獻資料,亦稱「工夫茶」。
綜上所述,到底是功夫茶,還是工夫茶,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非常清楚的。
泡功夫茶為什麼放那麼多茶葉?
問題詳情:看大家喝功夫茶,一次一袋,茶具里茶葉都滿了,每次又只倒幾個小杯,感覺很濃,不說喝濃茶對身體不好嘛,為什麼要放那麼多茶葉呢?
推薦回答:功夫茶指的是烏龍茶的泡法,在烏龍茶中進行茶藝表演功夫茶多用的是鐵觀音,因為泡烏龍茶需要很多道程序,就是比較的麻煩,所以叫做功夫茶, 工夫茶是漢族民間傳統的品茶風尚,其烹煎之法應是源於陸羽的《茶經》。功夫茶歷來講究"品飲工夫"。正因其是講究品飲功夫的一種飲茶方式,故稱為"功夫茶"。 工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漢族人民傳統的飲茶風俗。是禮賓待客的第一道習俗。今天,海外潮汕華僑還以"工夫茶"作為認祖追宗的標誌。
喝「功夫茶」有竅門,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功夫乃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功夫茶的十一道工序:
1.嗅茶:
主人取來上好的茶葉,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味,依次傳遞欣賞嗅品一番。
2.溫壺:
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沖入空壺,謂之「溫壺」,溫壺之水倒進茶船即茶
盤,一種紫砂淺盤。
3。裝茶應備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氣、雜味混入,通常將茶葉裝至茶壺甚至滿溢,數量之多令人咂舍
4.潤茶
沸水沖入壺中,至滿,使竹筷颳去壺麵茶沫,當即傾於茶船或茶杯
5。沖泡
再沖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一泡茶。
6。澆壺
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壺外溫度一致。
7。溫杯等候茶水泡好的當兒,用剛才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
這是一種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壺本身也不過一個拳頭大小)
8,運壺
在泡好第一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沿運行數周,俗稱「遊山玩水」,為的是不讓壺
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9。倒茶將溫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開,依次來回澆注,又稱「巡河」,或將壺中茶水先倒入
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時一杯倒滿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一般飲者容易
犯的錯誤。
10.敬茶
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11。品茶工夫茶全套步驟中最講究的一環,從欣賞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並舉,玩
味再三,確如白居易詩云:
「盛來有佳色,咽罷余芳香。
」蘇東坡也說:
「從來佳茗似佳
人。
」可見個中之味,餘味無窮。特別看見那些個精於此道,鬚髮皆白的老「茶迷」,3個指捏
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騰挪於鼻唇之間,或嗅或啜隨心所欲。且雙目微閉,如痴如醉,彷佛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訝名茗的神奇功效。此外,泡製工夫茶,茶壺講究用宜興的紫砂茶壺;茶杯最好是景德鎮產小瓷杯;水須山泉,最差的也要井水,自來水是萬萬不入流的。用水也有名堂,最好是用橄欖核燒火,次為蔗渣,最次是炭火,蜂窩煤乃大忌。
功夫茶磨練的是心性,茶的世界再紛繁,茶的本性卻不變。茶
價炒的再高,茶自在那裡,不懂其的人不懂得玩味,擺一套在家
里,做個似模似樣的茶室也不過是裝飾,紫砂壺通靈,識得的主
人才養得好。
花枝招展的姑娘惹人愛,
但偏偏就有隻鍾情於人淡
如菊的溫婉女子,不妖嬈不華貴,也稱其不上是第一眼美女,淡
淡的,如茶。任你如何評價,她就是她。而自是煩亂之中,卻也
早已心有定數!
什麼叫功夫茶?
問題詳情:是下功夫泡的茶嗎……?
推薦回答:在中國茶當中,關於功夫茶,有兩種說法:
一是在潮汕地區發源併流行起來的泡茶方法,叫功夫茶,功夫茶喝的茶以烏龍茶為主;
二是很紅茶的一個類別,因為製作工藝的繁瑣,而稱之為工夫紅茶;較具有代表性的有三大工夫紅茶: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
先說功夫茶:
廣東潮汕地區一帶盛行功夫茶。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
飲功夫茶非常的考究,一般每家每戶起床就早早的點起風爐,煮上水,選用宜興產的小陶壺,裝入烏龍茶沖泡。茶泡好後拿起茶壺在擺成品字形的3個小瓷杯上畫圓,依次斟滿每一個小杯(當地人稱為「關公巡城」),此時就可以捧起香氣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品嘗。
飲茶時即使人再多也是三個杯子,而且也不能一杯斟滿再斟一杯,而要來回輪流順序斟,大家會很自覺的按老幼尊卑依次飲茶。因此工夫茶除了泡製要功夫外,飲茶也需要費功夫。
功夫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功夫二字,要在水、火、沖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講究一個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訣。
再說工夫茶
「工夫茶」即是指茶葉,在清代時是指紅茶及部分武夷岩茶。
被稱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先生主編的《中國地方志茶葉資料選輯》載:武夷岩茶與紅茶都有稱為工夫茶的品種。民國之後,岩茶就沒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則全指紅茶。如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紅茶篇》中,將紅茶分為正山小種、小種紅茶、紅碎茶三大類,且按地域分為:閩紅工夫、祁門工夫、休寧工夫、川紅工夫、滇紅工夫等等。
為什麼很多茶叫「工夫」茶?
問題詳情:工夫茶和功夫茶一樣嗎?到底是說的什麼意思呢?
推薦回答:工夫茶其實有兩層含義。
第一個意思是喝茶的一種狀態、方式。
上世紀80年代之後,飲茶之風自南而來。大口牛飲變成了小口品。不僅將大茶缸換了小茶壺,桌子上還有各式茶器,這種飲茶方式被人們叫做「工夫茶」。
中國字很有趣,很多詞同音不同字,經常讓人混淆,例如功夫茶與工夫茶。因為我們的常用詞中並無工夫,口耳相傳就變成了功夫,實際上,只有「工夫茶」,「功夫茶」是誤傳。
說到工夫茶離不開一個地方——潮汕。
「工夫」在潮汕話中是細心、仔細、精細、細緻、有內涵的意思。比如這個人種地如繡花,鄉親們就說這個人做事很「工夫」,也就是很仔細、很認真的意思。的意思,工夫茶就是講究的茶,步驟多時間長,喝一杯茶很耗時耗力,不同於大杯茶。
有一種很有趣的說法,以前的長工給財主做工很辛苦,除了吃飯只能有一泡茶的休息時間,於是偉大的勞動人民就發明了工夫茶。
先不考究這種說法是否真實,但「工夫」茶第一個意思,指的就是潮汕人本身喝茶講究的狀態。
要說第二個意思,得從潮汕地區傳說中的「城茶」聊起。
早在宋代潮州府轄地的饒平鳳凰山,就已經有了茶園。可見這潮州人產茶、喝茶的歷史,都已將近千年。但是鳳凰山距離潮州城很遠,因此真正運到城裡都得費很大的力氣。這些流入城中的茗茶,被有錢人視為珍寶。他們將茶葉精加工後再進行交易,城茶的雛形由此萌生。
自宋代興起,至明清發展,鳳凰山的茶越來越有名氣。高峰時,潮州城裡開設了茶行多間。像林順圃、林品珍,都是潮州百年的老茶行。1860年汕頭開埠之後,潮州的茶行又去汕頭開連鎖店。潮汕地區,飲茶之風盛極一時。
而這些開在城內的茶行,做的就是茶葉精加工的生意。因此,潮汕地區的茶葉就出現了更多層次分化。底層老百姓和上層人士喝的茶,價錢往往有著天壤之別。說到底,「城茶」是潮州茶在特定歷史時期與區域內的叫法。
它是城外人,對於城內精細製作或經營的茶葉的總稱。也就是說城茶,也是工夫茶的雅稱。只有經過了後期精加工的茶,才可以稱為工夫。
我們可以將這兩層含義疊加在一起理解,似乎更為合適一些。所謂的潮汕功夫茶,就是用講究的茶器、恰當的手法,將精緻的茶葉泡出風味絕佳的茶湯。潮汕工夫茶的精髓,即在於選茶不馬虎,選器也不馬虎,至於泡茶手法更是馬虎不得。
工夫茶,既不完全是一種泡茶法,也不完全是一種制茶法,而是一種認真對待茶的態度。這就很像談戀愛,勢必要為喜歡的人花費工夫。逛街、吃飯還有看電影,哪一樣不花工夫?如果你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那可能還是因為不夠愛吧?
「功夫茶」都有哪些「功夫」呢?
問題詳情:
推薦回答:功夫茶也叫「工夫茶」,品工夫茶是閩南、潮汕地區最有名的風俗之一,因為在求學和工作時先後混跡於閩南和潮汕地區地區,所以我一介北方人也不免被當地的飲茶文化吸引,也稍學了一些,也算略懂一二。
在這兩方水土中,你去每家每戶,一進門的茶几上幾乎都會有一套功夫茶具。和北方人喝茶「彪悍」的民風不同,南方人喝茶更講究一個品字。因為在北方地區很多人喜歡喝綠茶,但綠茶其實是不需要用功夫茶器來沖泡的,用普通的玻璃杯就能讓它的色香味被沖泡地很充分。但在南方流行的主流茶葉中,大部分都是需要用功夫茶具、一小杯一小杯地喝才能品出其真正濃郁的茶香。
在南方,主人會在你進門之後燒上一壺水,拿出家中最好的茶款待你。一般需要用功夫茶具沖泡的類型是烏龍茶、紅茶。泡功夫茶在「官方」講究上大概有這麼8個步驟:
一、治器。就是把茶器洗工凈。一般的功夫茶是幾個茶杯配一個茶壺或者蓋碗。對於不同類型的茶,需要配不同類型的器皿,比如我家常喝的有產自潮汕鳳凰山地區的單叢茶,它最佳的配器就是蓋碗,而且當地人也是這麼喝的,一個白瓷小碗足矣。這種茶如果用茶壺沖泡,沒有嫻熟的技法和對時間的掌控就很容易將茶葉泡「老」,使茶葉的清香中帶上一絲「火氣」,因為沖湯的時間不能超過幾秒鐘。所以蓋碗比較合適,而沖泡福建人喜歡的鐵觀音,則找一把紫砂壺更能品味其與茶器間的碰撞。
二、納茶。把茶葉放進茶壺/蓋碗里。納茶時候一般不用手直接去拿茶葉,而是用一個小勺來盛茶葉,這樣避免茶葉帶著手氣、汗味,還要向客人介紹茶的特點、產地等等。
三、候湯。候湯則是等待水開。不過對於不同的茶葉來說,沖泡也需要不同的水溫。照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潮汕單叢茶需要100度剛開的水溫才能逼出其最好的香氣,而像黃山的祁門紅茶,雲南的滇紅,我喜歡的口感水溫是控制在92-95度之間。只有掌握好水溫,泡出來的功夫茶才最有韻味。
四、沖茶。沖茶切忌把湯直接沖壺心或者茶碗邊繞圈,湯要沿著茶壺的邊緣沖入去,高沖低灑。如果把湯直接沖在茶壺中心則茶的香氣揮發得太快,容易散發出來,減少了茶香。
五、刮沫。湯倒進茶壺或者蓋碗必定會衝出一些泡沫,刮沫就是要把這些泡沫刮掉。 六、淋罐。用開水把茶壺淋一遍,這樣能讓茶香迅速揮發出來,如果是用蓋碗沖泡,就不需要這個步驟了。
七、燙杯。功夫茶全過程追求一個「熱」字。燙杯就是要讓茶壺具有一定的高溫。 八、斟茶。這就是把泡好的茶斟出來,開始是沿著幾個茶杯循環的斟沏,以三四圈為宜,當茶到最後,將壺中所余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動作要連慣,這兩個動作人稱「關公巡城,韓信點兵」,而且茶杯中的茶千萬不能斟滿,有個七八分滿即可。這樣也容易端取。
看著過程是很麻煩,但你如果自己在家裡喝茶,可以省略一些中間步驟,但重要的步驟比如候湯、沖茶一定不能省。自己實際操作之後,就會發現其中的樂趣。特別是通過品嘗不同的功夫茶,你能迅速地掌握一套自己的方法,比如什麼樣的水溫是你喜歡的味道,什麼樣的方式和器具能衝出香味最好的茶,越研究你就會越痴迷。
潮汕功夫茶為什麼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個杯子?
問題詳情:這是為啥?
推薦回答:潮汕人每天都喝茶,可以說,無茶不潮汕。潮汕人從小喝茶,自然對品茶有一套自己的見解。
?
「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茶性靜,人多就鬧了;三隻茶杯置於茶盤之上,正是漢字的「品」字,有品茶的意思。也有人說是品德,人們為了表示團結、友愛和互相謙讓的美好品德。
?
潮汕功夫茶三個杯,一個給當地的朋友,一個給自己,還有一個是家,代表對家鄉的思念。因為人在異鄉,心裡總是想念家的,想念父母,兄弟姐妹……
?
潮汕人選壺,特別是小巧的孟臣壺,講究壺柄、壺口、壺嘴三者同在一個水面上,叫「三山齊」;喝茶時,要用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手指捏住杯,叫「三龍護鼎」;在接受邀茶時,有「茶無三拖(推辭之意)」的禮俗,因為工夫茶得趁熱品吹,若再三推讓,茶涼了,真味也盡失;因而還要「一啜而盡,三嗅杯底」,才「得工夫茶之三昧」。
每次喝完都會洗杯的,洗杯也是很有講究的,洗杯是公平的意思。潮汕人在外做生意,公平是潮汕人的經商之道,杯不認人,人不認杯,大家都是公平的。
?
三個茶友,三杯熱茶,天地人,色香味,盡在其中。潮汕功夫茶相當之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