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講解沙彌律要節錄

凈空法師講解沙彌律要節錄(二)文字版

 沙彌律要節錄  (第七集)  1994/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1-003-0007【二十、經云:施恩濟乏,使其得安。若見殺者,當起慈心。】『乏』是缺乏,眾生有缺乏,如果我們有多餘的,就應當要幫助他,這是『施恩濟乏』。他不缺乏,他的生活就安定了,情緒也安定了,所以這個『安』是身安、心安,身心都得到安穩。這兩句是總綱,下面是舉一個例子。『若見殺者,當起慈心』,能夠救護,這是最好的;不能救護,也應當給他祝願,就是開導他,叫他了解這是業報,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有瞋恚心,縱然被殺害,也不要有瞋恚心,曉得自作自受。在這個時候以真誠心信願持名,那就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臨終十念,必定得生」。這個事實在新加坡居士林,李木源居士去教化新加坡監獄裡面的死刑犯,我們看到真實的效果。他去開導之後,這些死刑犯了解,自作自受,所以一心念佛。死了之後火化,那個舍利子之好,我們從來沒見過,可見得往生是真的。他們對於接受死刑,一絲毫恐懼都沒有,認為什麼?我現在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了,非常歡喜。這是遇到這些事情,沒有辦法救護他的時候,要教他這個方法,臨終決定求生淨土,這才叫真實的慈悲心。【二十一、一切眾生於財法二種,多所饉乏。見眾生起於慳貪、破戒、瞋恚、懈惰、散亂、愚痴之障,為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而濟度之。以財施能令身安,法施能令心安。】『一切眾生於財法二種,多所饉乏』,這是對絕大多數眾生來說的。「財」是物質生活,「法」是精神生活。換句話說,物質跟精神生活都非常貧乏。『見眾生起於慳貪、破戒、瞋恚、懈惰、散亂、愚痴之障,為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些缺乏,這是果。為什麼缺乏?過去沒有修因。但是在接受果報的時候,他迷惑,他不了解這個道理,不知道事實真相,於是起貪心,起盜心,強取豪奪,這是惡業上再加惡業,果報當然就更苦。但是他沒見過,沒見到,也沒聽到,從來也沒有想到,這是愚痴。所以菩薩見到的時候,一定要開導他。就是因為財、法兩種缺乏,所以才起貪瞋痴慢,才造作惡業。所以菩薩一定要教他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布施」得豐足的果報,財、法兩種都不缺乏,一生受用不盡。你要財,你要施財。法是講聰明智慧,你要肯施法。不肯布施要想得到,沒有這回事情。也就是你不種因要想得果,沒有這個道理。做強盜、做小偷,他偷得來的,還是命裡有的,命裡沒有的,偷也偷不到。有的小偷很會偷,你去偷偷看,看能不能偷到,還沒有偷到就被警察捉去,這就是命裡沒有。用不正當手段所得到的,還是命裡有的,你說冤枉不冤枉!所以古德講,「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命裡沒有的,你就得不到,偷也偷不到,搶也搶不到。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的心就安了,自自然然就守法、守規矩了。「持戒」就是守法。持戒,不再作惡業。對於佛菩薩的教誨常常記在心裡,依教奉行,這是修福。「忍辱」得端莊美滿的果報。人能忍,就沒有欠缺,就沒有缺陷。「精進」,我們世間人都知道求進步,尤其現在的科技日新月異。佛教我們求進步,要精、要純,要專一,這才能收到顯著的效果。不可以雜進、亂進,那是得不到真實果報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那個果就是禪定,就能夠得定,就能夠恢復清淨心,清淨心現前,智慧就現前。所以六度最後一個是「般若智慧」,這智慧現前了。禪定能遮惡業、伏煩惱。智慧開了,能轉煩惱。諸位要曉得,「斷煩惱」這句話是方便說,煩惱確實斷不了。為什麼斷不了?它是自性變現出來的。煩惱斷掉了,本性不就沒有了!沒有這回事情。是轉變,轉煩惱為菩提。智慧能轉,沒有智慧的時候轉不了。「定」是把煩惱控制住,伏住,雖有煩惱不起作用。從定開智慧,轉煩惱成菩提,煩惱就沒有了,無量無邊的煩惱都化成無量無邊的智慧。『而濟度之』,佛教菩薩幫助眾生是用這個方法。『以財施能令身安,法施能令心安』,身心安穩。世間人縱然學了佛法,聽了佛法,看到這個也點頭,他就做不到。原因在哪裡?還是對於佛所講的,沒有能透徹了解。透徹了解,他就真幹了。他曉得這個好,這就是好處,真肯施了。世間人沒有看透徹,聽到有道理,但是實際上還是不肯捨,還是吝財、吝法。有些人布施,不能盡心盡力布施,換句話說,還要留一些。我布施一些,我自己還要留一些,這個觀念都是錯誤的。小施得小果,大施得大果。譬如「財」,你施小財,你得小財;你施大財,你得大財,世間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學佛要懂得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出家人,既然發心出家了,出家是大施,不但我們外財施了,身外之物布施了,我們連身體也施了。身體是內財,以我們的體力、智慧,為佛法、為眾生做一切善事,所以這種布施叫大施。念念之中幫助一切眾生,時時刻刻幫助一切眾生,把佛的教誨介紹給眾生,推薦給眾生,這在佛法裡面就是「度」這個字。佛菩薩怎麼度眾生?就是把這個介紹給人家。講得清楚,說得明白,真誠懇切的勸導。好處、利益是他的,不是我的。你布施財,將來得大富,我並不想分一點,這完全是你的自受用,與我無關。這是佛法講的「濟度」,這是慈濟度化。我們一生這樣做法,統統捨盡了,什麼都不要,給諸位說,我們日常生活所需,決定有佛菩薩護念,有護法神照顧,不用發愁。沒有錢了,明天日子怎麼過?明天還沒到,你打妄想幹什麼!用不著想。有護法神護持,到明天自然就有了,你說這多自在!只要真正肯依教奉行,樣樣都不會缺乏,這個方法最好了。所以不要去動腦筋想辦法歛財。剛才講了,你所歛得的,還是你命中所有,但是這種手段、存心錯誤,這就造了很多罪業。所以我們自己先身心安穩,然後才能幫助別人身心安穩;我們自己修福,才能勉勵別人修福。修福非常重要,特別是教化眾生。有智慧,沒有福報,不能教化眾生。所以我們在經上看到,佛成佛了,成佛是智慧圓滿了,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專門修福報。沒有福報,你說,不能服人。那麼多人都聽你的,這是福報。所以佛教我們「福慧雙修」,福還在慧的前面。沒有福報不能領眾,人家不服你。有福報的人,人家服他。諸位如果仔細去讀歷史,觀察這個世間,大至一個國家,小至一個公司行號,那些領導人都是有福的,不見得有智慧。他有福報,人家都聽他的,聰明智慧很高的人也聽他的。有很多大老闆底下用的人都是博士,他自己小學都沒有畢業,那些人服服貼貼,都聽他指揮,這是福報。所以要曉得,做一個領導人要修大福報。福從哪裡修?布施。對於一切大眾要存慈悲心照顧大家,為大家服務,像父母對兒女一樣,為兒女服務,照顧兒女,這沒有講代價的,這是修福。【二十二、偈云:悲心施一人,功德如大地。為己施一切,得報如芥子。救一厄難人,勝餘一切施。】『悲』是以慈悲心,清淨、平等、慈悲,布施一個人,『功德如大地』。為什麼?因為稱性,他是性德流露,他沒有界限,所以果報就很殊勝。下面說『為己』,己就有界限,有分別,不平等了。用這種心布施,得報就小,所以『得報如芥子』。「芥」是芥菜子,芥菜子跟芝麻差不多大,你得的果報就這麼小,這是比喻得的很小。芥菜子跟大地怎麼能比!同樣的布施,同樣的幫助人,存心跟得報不一樣,心跟境的差別很大。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要訓練,處事待人接物要用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真正修行,一切時、一切處,就是學這個。我們的心待人不平等,我們有分別、執著,如何能把這些分別、執著減輕,一年比一年輕,一年比一年淡,這就功夫進步了。一切要往大處著想,要廣利眾生,要真實利益眾生。佛法,一切都是緣。緣之所在,我們努力以赴。什麼樣的因緣,我們就怎樣去做,就會做到恰到好處。以我們自己本身來做個例子,當我們自己沒有道場,這個緣沒有成熟,我們可以到一切有緣分的地方,廣結法緣。有緣是什麼?哪個地方邀請我們,我們就到那裡去講經,勸大家學佛,去跟一切眾生結緣。如果自己有道場,就不能跑了,一定要長住在一個地方。中國古來的這些高僧大德,哪一個人一天到晚到處亂跑!中國淨宗初祖在廬山結蓮社,一生都不下山。客人來拜訪,送客以虎溪為界,不過虎溪。有一次陶淵明去拜訪,這一路走一路聊天,不知不覺過了虎溪,留了一段佳話。長住一個地方,他的心是定的,這一定要知道。我們過去也是沒有這個緣分,所以每一次到美國,我大概都要走十幾個城市。最近三年,哪裡都沒去了,我們是為長遠著想。各處都認識了,都結緣了,這樣去走一趟,大家雖然歡喜,說老實話,空歡喜一場,我們的時間都糟蹋了。如果我們在一個地方,才能講一部經,才能講一個東西。現在這個錄音帶,我們可以送給他們,可以流通到各處,利益很多的有緣人,時間這樣省下來。如果還是那麼走,到每個地方去講個一、兩次,這是一事無成,時間浪費了。那個時候的緣跟這個時候的緣不一樣。所以我們將來講經的處所、範圍是愈來愈小。今年這個地方講完,我到溫哥華跟洛杉磯去一趟,這也是不能不去。他們在那個地方成立淨宗學會,我要去看看,幫助他們。洛杉磯的會非常難得,接受印海法師的教導,但是溫哥華這個會就沒有人。現在台灣有不少的法師也都移民到溫哥華,在那邊建道場,我想去看看那邊學佛的環境。往後我們的道場,大概就是這個地方一個,跟台北、新加坡,這三個道場。這三個道場是一家,無論在人力、財力都可以互相支援,互相幫助。所以這三個道場,我們一定要照顧。大家如果認真的在福慧上努力修學,我想三年之後,我就不必跑了,你們就可以代替我去。我們不像佛光山,佛光山星雲法師真了不起。昨天有一個同學告訴我,星雲法師一年三百六十天,他要坐兩百天的飛機,所以真的是空中飛人。道場太多了,到處飛。從前人是跑,跑來不及,飛了,到處飛。所以我們希望同學真正成就道業,真實利益眾生。自己要珍重,要愛護自己的身命與慧命,要真正愛護眾生的身命、慧命。如果不能真實幫助人,我們不要浪費時間、精神。『救一厄難人,勝餘一切施』。這是佛教導我們,遇到有大災難的人,一定要盡心盡力幫助他,這個功德最大。佛家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也是這個意思。人在有痛苦、有災難的時候,這是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是最可憐的時候,我們要盡心盡力幫助他。可是諸位一定要記住,自度度他,一定要依智慧為基礎。如果沒有智慧,你幫助別人是帶來麻煩,所謂「慈悲多禍害」,那是無窮無盡的麻煩。現在由於交通便捷,我們活動的範圍擴大了,每一個國家、地區的風俗習慣都不相同,所以幫助人的方法也不一樣。譬如在中國,看到小孩跌倒,你可以馬上把他扶起來。你在美國就不可以,你要去扶他的時候,人家家裡馬上就告你,你把人家小孩摔倒,要你賠錢,官司吃不盡的。看到怎麼辦?立刻打電話通知警察,用這個方法來救護。所以方法、手段不一樣,這不可以不知道。在美國碰到人有急難的時候,動都不能動,碰都不要碰他,立刻打電話通知警察。不像在中國,你馬上就去幫助他,這是對的,他會很感激你。在美國的時候,你去幫助他,他倒咬一口,你就麻煩了。在阿拉伯國家的法律又不一樣。所以到哪個地區,一定要多問問,多打聽。一定要理性,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隨順當地的風俗習慣,隨順他們的法令規章,這才叫慈悲。沙彌律要節錄  (第八集)  1994/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1-003-0008【二十三、見他人殺生,當生慈心,愍彼行殺者,罪墮三途;其被殺者,苦痛無地。怨業既結於今生,酬報則當來不已。願得菩提,度令解脫。】這是十戒裡面的第一條,「不殺生」。這一節文有三段,第一段是講殺生的人,殺生的罪業一定墮落在三途。第二段是講被殺的,被殺的人決定有怨恨,這個怨恨很難消除,於是造成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冤報總是一世比一世慘烈。這樁事情,大家可以在《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前面一段看到。從文昌帝君說他過去的殺業,冤冤相報的這些事實,能夠看到。所以從小怨,到後來變成大的災難。末後,佛弟子對於這些事實真相看得很清楚明瞭,所以發願要成佛,這樣才能度脫這些迷惑顛倒的苦難眾生。『願得菩提』,菩提是正覺,真正覺悟之後,才能勸導這些人把怨結解除,這是文字表面的意思。我們讀了以後,應該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那就是決定不能跟眾生結冤讎,這是千萬要記住的。所以,處人應當處處忍讓,菩薩六度第三條就是忍辱,忍辱決定有好處。我們受了人家的欺負、侮辱,不必怨恨,冷靜的去想想,他來害我,為什麼不害別人?必定是我們過去生中有過節。他來害我,我心裡明白,這是我受報,我們的帳正好到這裡就結了,心開意解,這個結化解了。沒有怨恨心,我來生也不報復他,他也不再找我麻煩,帳了了,這是真正有智慧的做法。如果受別人侮辱、陷害,心還不平,還懷恨在心,這就是惡的種子、惡的業因,將來遇到緣,就是遇到適當的機會,他決定報復。這個報復絕對不會報復得恰到好處,總是過頭,生生世世都過頭一點,累積的時劫久了,那就不得了!那個時候的果報,受害不是一個人,會連帶許多的眾生。譬如,由怨結引發的戰爭,兩個人的怨恨,可是引發這個戰爭,千千萬萬人遭受生命財產的這種禍端,這個罪過就重。那個時候,果報在無間地獄。所以因緣果報輾轉累積,非常可怕!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心地就能夠平坦,能夠忍辱。無論人家怎麼陷害我們,就是被人害死也不怨恨,這個帳結了,來生生到善處,不會生到惡道。瞋恚墮地獄,貪欲變餓鬼,愚痴墮畜生。心裡清楚明白,帳了了,歡歡喜喜還了,這樣的人不墮三途。【二十四、殺生之罪,苦報無量,窮劫受殃,誠可愍傷。】這個意思好懂。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剛才說過,被殺的人所產生的怨恨沒有辦法化解。他有一個非常強烈的報復心理,總是在等待機會,甚至於等到無量劫,有機可乘的時候就加以報復,所以是『苦報無量』。凡夫從生到老,哪一個人不殺生?哪一個人不造這個重罪?所以他在一生當中受許多的苦難,苦難的根源就是造作這些罪業。造作的時候,不知道。受到果報了,這時候害怕了,害怕沒有用處,沒有法子避免。殺害眾生,吃眾生肉,《戒經》裡面告訴我們,「人死為羊,羊死為人」,就互相吃,所謂是吃牠半斤還牠八兩。從佛的眼睛裡面看,佛眼能夠看到過去、未來,能看十方三世,任何一個人在一生當中,如果說是有佔人便宜的,或是吃虧上當的,這是你自己迷惑顛倒,決定沒有。你這一生佔了便宜,來生要還人。這一生吃虧上當是你過去生中奪取別人,欠別人,還債的。六道眾生究竟搞的是一回什麼事?「因緣果報」,這四個字就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現在有一些人在探討人生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這說得很好聽。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是「酬業」,酬償你造的業報。你造善業就有善果,你享福,你造惡業就受苦難,這酬償業報。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不過如此而已。因此,佛告訴我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小心謹慎,為什麼?他知道後來有果報的。我希望得善果,我絕對不會起一個惡念,絕對不會造罪業,善果是這樣得來的。眾生迷惑顛倒,只圖眼前的小利,不曉得將來有果報,胡作妄為,等到果報現前,這時候後悔來不及了。所以佛在此地跟我們說,『窮劫受殃』,這句話是真的,非常可怕。如果我們真的明白這個事實,真的肯定這個事實,你想想,我們今後怎麼辦?如果不出三界,就決定要受果報。而且這個果報,我跟大家講的都是實話,每況愈下,不會往上面去,往下墜落,果報是一世不如一世,也就是我們的生活狀況,一世不如一世。為什麼這樣肯定?從我們的造作就看出來了。我們這一生當中,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從早晨到晚上,我們動的是什麼念頭?我們說的是些什麼話?造的是些什麼業?就知道了。當然有善業,善業少,惡業多,善的力量弱,惡的力量強,強者先牽,換句話說,必定往下墜落。有幾個認真修行!認真修行的,積功累德的,善業超過惡業的,善念大過惡念的,來生做人,來生生天,這往上升的,這種人很少。所以佛比喻人失人身,還能夠得人身的,如爪上土。這是佛過去在祇樹給孤獨園,手在地上抓了一把土,然後灑到大地,指甲上還有一點。學生們看到佛這個動作,「老師這個動作一定有用意」,就向佛請教這個動作是什麼意思。佛說,人就好像手上抓的這一把土一樣,這麼多;我這一放,掉到地下去了;人失掉人身,來世不能再得人身,墮三途的,就像掉在大地上的這些土;還能得人身的,就像指甲上的這些土,這是事實。所以我們自己冷靜的反省,我來生還能不能得人身?自己知道,不要問別人。我們這一生當中,每天腦子裡所想的,善多過惡,善念強過惡念,來生不會失人身。如果惡念多過善念,惡的力量強過善的力量,必定墮三途。可是什麼叫善?什麼叫惡?一般人就很難辨別,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譬如叫你吃素,世間人認為吃素是惡,不是善,吃肉才是善,這善惡就顛倒了。世間人看到我們吃素不吃肉,都覺得我們很可憐,很傻,沒有福報,這就是愚痴,是非善惡顛倒了。佛經上常講「迷惑顛倒」,就是指這一類的。所以許多的善惡,我們統統搞顛倒了。是非顛倒了,邪正顛倒了,在佛法裡也不例外。以為在佛門裡修積很多功德,其實是修積很多罪惡。就像昨天有一個人問我,每天念佛、讀經,這消很多罪業,為什麼罪業不能徹底消除?念佛、誦經能消罪業,我沒聽說過,這就是是非顛倒。口念,心裡沒有,這罪業消不掉。心裡真正有佛才能消得掉,有口無心沒用處的。念經,經典是佛對我們的教訓,要能做到才行。做不到,天天念經,消不了罪業。一定要真的做到,做到就消罪業了。你天天念《彌陀經》,《彌陀經》是教你「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你果然信願持名,往生極樂世界,你什麼罪業都消了,這真的不假。天天念經,不想求生極樂世界,還搞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這哪能消得了罪業?不但消不了罪業,罪上加罪。這個我常講,講得不好聽,早晨做早課,晚上做晚課,裝模作樣,好像滿像那回事情。其實早晨騙佛菩薩一次,晚上又騙他一次,一年騙到頭,你說這個罪業多重!這不是罪上加罪嗎?所以,這些是非邪正與利害,我們清楚明白,要認真去做。年輕人貪玩,玩有沒有罪業?沒有。其實過失很大,大好的光陰糟蹋了。古人常講,「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自己的道業沒有成就,把時間、精力這樣浪費掉,太可惜。道業沒有成就,怎麼敢去玩!道業成就了,盡虛空遍法界遊覽不盡,這要曉得。你真正明白,你所得的就多了。我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生在抗戰期間,見到人民遭受戰爭的痛苦,這個印象非常深刻,所以知道生活艱難,相當不容易。自己一個人很早就離開家,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無依無靠,自己不能不努力。所以看到朋友、同事們天天去玩,我沒有這個時間。我天天讀書,有時間就跑圖書館,所以我那些朋友都說我是書獃子。我也曾經跟他講過,我說我也很喜歡玩,但是我玩的時間不是在這個時候,這個時候我要充實自己。到我有成就,我晚年的時候再玩。你們是現在玩,我曉得晚年的時候有苦難,你們現在不覺得。現在這些朋友們見到我,「你走對了」。當時你為什麼不跟我走?現在看到我到處玩,非常羨慕。再過兩天,我還有一個老同學來,你看看,他對我非常羨慕。我也會玩,我們把時間顛倒一下,我玩得快樂,他玩得痛苦。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一定要把握這大好的光陰。學東西,說實在話,從前李老師講,四十歲以前還可以學,四十歲以後,李老師就搖頭,不行了,只有隨喜隨喜,很難談成就。學東西愈年輕愈好,最好的時代在二十歲左右,這個時候若能發憤,幾乎個個都能成就。我三十二歲到台中親近李老師,李老師的醫道非常高明,我那時候很羨慕,很想跟他學這一套。我那時候買了一套中醫的書,全套精裝二十多冊。我在那邊看的時候,我想到台中跟他老人家學,他說不行了。他說「你好好的學經好了。如果你是二十一、二歲,我教你。你今天三十二歲,我不教你,來不及了」。所以學東西愈年輕愈好。真正發心學教,那個情形不一樣,學教會有感應,有佛菩薩加持。我們那個時候,同學當中年齡最大的是林看治居士。林看治是去年往生的,九十多歲。她學講經是六十歲開始的,她是小學畢業的程度。小學畢業,六十歲,她來學講經,那個時候在我們班上,對我們是很大的鼓勵。因為我們都把講經看作非常難,沒有信心。結果一看到她,她都能學,那我們比她強多了。我三十二歲,初中畢業,高中只念半年。她小學畢業,六十歲,她都能學,那我沒有問題。所以我這個路子,林看治對我產生好大的鼓勵,我這樣學成功了。你真正發心學佛有三寶加持,跟學世間東西完全不一樣,學世間東西沒有佛菩薩加持。林看治學成功以後,確實講得好。她的法緣也很盛,每到一個地方去講經,聽眾特別多,其他同學的法緣都比不上。人非常慈悲,法緣很盛。連帶她以後能寫,她出了一個小冊子《念佛親聞記》。她拿鉛筆一個字一個字的寫,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問人,「請教這個字怎麼寫法?你教我」,她是這樣寫成功的,很了不起,這的確是現代人學佛的一個好樣子。所以你們如果真正發心學講經,林看治是個例子。你們的年齡都沒有問題,只要真正肯用功,決定能成就。【二十五、佛言殺生有十罪:(1)心常懷毒,世世不絕。(2)眾生憎惡,眼不喜見。(3)常懷惡念,思惟惡事。(4)眾生畏之,如見蛇虎。(5)睡時心怖,寤亦不安。(6)常有惡夢。(7)命終之時,狂怖惡死。(8)種短命業因緣。(9)身壞命終,墮於地獄。(10)若出為人,常當短命。】『(1)心常懷毒,世世不絕』,這就是怨恨、報復的心非常強烈。有很多修行人,我們一般人看到修得很好的人,他還有怨恨心、報復心,原因在哪裡?過去生中的殺業很重,他修行的功力還伏不住。縱然他有戒、有定,這個戒定的力量伏不住強大的煩惱,所以他這個煩惱還會時時現行。不能說他沒有修行,不能說他沒有戒定,而是戒定的功力還不夠,你就想這個業力之強大。佛在經上講,一切眾生的業力能敵須彌,我們想想佛這句話,有道理。你看到很多修行很好的人,甚至於很有成就的人,很有名氣的人,你跟他接觸,還有怨恨心、報復心,才真正想到佛講的「業力之大,能敵須彌」,這個話是對的。戒定的功力不夠,將來到哪裡去?將來還是墮惡道。因為他有戒、有定,他在惡道裡享福,享福還是造業,這屬於惡鬼、惡神、魔王一類的。他有大福報,但是也很會造業,墮落在阿修羅道、羅剎道,這是很可怕的事情。『(2)眾生憎惡,眼不喜見。』眾生見到他,怕他,不願意見他。他的相貌凶,俗話講,他帶的有殺氣,人家看了害怕。『(3)常懷惡念,思惟惡事』。『(4)眾生畏之,如見蛇虎』,眾生看到他,害怕,這個事情也是真的。李老師過去跟我們講,他說人的面孔帶殺氣,叫人見到就害怕的,他一生曾經見過兩個人,確實是這個現象,見到他,不敢接近。『(5)睡時心怖,寤亦不安』,這就是屬於心地惡毒,晚上睡覺常有惡夢。心緒不能寧靜,生活在恐怖之中。『(6)常有惡夢』。『(7)命終之時,狂怖惡死。』這是死的時候,不得好死,不能得安詳正終。『(8)種短命業因緣。』人為什麼短命?短命真正的因緣是殺生,心裡面懷的惡毒,殺害眾生。害,雖然沒有要他的命,但是令眾生受許多的苦難、折磨。這都是短命業的因緣。『(9)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前面講的是花報,這個是果報,死了以後一定墮地獄。地獄的情形很複雜,《地藏經》上講得不少,《楞嚴經》也講得很透徹。《楞嚴經》對於六道的狀況,地獄說得最多。這是佛的慈悲,希望你多認識,多了解,不敢造這個罪業。因為墮地獄是非常麻煩,進去容易,出來很難。經文裡面講地獄的壽命,也有很大的出入。李老師在《佛學十四講》為我們介紹的,地獄裡一天一夜是人間二千七百多年,地獄的壽命,短命的都是萬歲,長命的不止萬萬歲,所以你說那個多糟糕!中國號稱五千年的歷史,在地獄裡才兩天,所以這個地方不能去。佛說得那麼詳細,就是給我們提出嚴重的警告,千萬不要造地獄業,這要小心謹慎。今天說實在話,如果我們不往生,三途是決定有分,決定不免。我們仔細想想,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不要講過去生中造的業了,就是這一生當中,把佛經打開來對照我們的思想、言語、行為,自己給自己當判官,都會判下地獄,不必人家來判。所以,唯一的一條生路是帶業往生。『(10)若出為人,常當短命。』離開地獄了,到人道裡面得人身,還有餘報。果報報完了,還有餘報,餘報就是短命,還有這些事情,所以非常的可怕。不殺生,我們只節錄這幾條,今天就講到這裡。沙彌律要節錄  (第九集)  1994/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1-003-0009【二十六、金銀重物,以至一鍼一草,不得不與而取。】這是十戒裡面的第二條,「不偷盜」。『一鍼一草』,這是很微賤的,不是貴重的。『不得不與而取』,只要是有主人的,即使一鍼一草,一定要主人同意才可以取;主人不同意,你要是取了,這就犯盜戒。佛家所講的「偷盜」比世間法講得嚴格,世間法沒有講得這麼微細。所以偷盜的定義,就是「不與取」。有主人的東西,無論東西的貴賤,主人不同意,你要是取了,都叫犯盜戒。【二十七、華聚菩薩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盜僧物者,我不能救。】「五逆罪」是墮地獄的罪,《地藏菩薩本願經》上就講得很清楚:「殺父親」、「殺母親」、「出佛身血」。佛的福報非常大,沒有任何人能害佛,但是叫佛的身體破損一點,流一點血,這是有的。像提婆達多害釋迦牟尼佛就是出佛身血。佛不在世了,佛像流傳在世間,如果用憎恨心、惡心破壞佛像,等於出佛身血的罪。第四是「殺阿羅漢」。實在講,現在眾生福薄,阿羅漢也不住世,你找也找不到。第五是「破和合僧」,就是破壞和合的僧團。這五種罪都是墮阿鼻地獄,所以五逆是極重的罪。『四重』,這是戒律裡面前面四條重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這是四重戒,都是感招地獄的苦報。菩薩說:五逆四重,我都能救,唯獨『盜僧物者』,偷盜僧團裡面的物品,『我不能救』。這原因在哪裡,我們一定要曉得,真正曉得明白了,就知道菩薩講這個話不過分。平常我們講偷盜,這個物有主,物主只有一個人,這個罪很小,你偷得再多,罪都不大。為什麼?你將來償債只還一個人,這個事情好辦。如果這是公共設施,公共設施是這個地區的人納稅來設置的,譬如公用電話,你偷盜這個,麻煩大了,因為這個地區的居民都是物主,這個罪重了。將來還債的時候,凡是住在這個地區的人,他曾經納過稅的,你就是偷盜他的,這個罪就重了。假如這個公共設施是國家建設的,那個麻煩就更大,這一國的人都是你的債主。你就是偷一草一木,這一國的人都是債主,這個罪就更重了。「僧物」,那個罪就沒辦法說了。因為僧是十方常住,它結罪不是我們這個地球上,盡虛空遍法界,只要是出家道場他都有分,所以叫十方常住,那個罪就沒完沒了。所以菩薩無可奈何,不能救,為什麼?物主太多,盡虛空遍法界都是物主,算不清的,難在這個地方。雖然這個物很輕微,一鍼一草,它是僧團的東西,這個罪就非常重。我們現在要問:「這些事情我們有沒有做過?」有意無意很容易犯這個過失,這個罪可麻煩了。因此,佛教我們懺悔,有意做的,我們要懺悔;無意做的,也要懺悔。「懺悔法」就是後不再造,從今而後,我小心謹慎,不犯偷盜戒,這才叫真正懺悔。不是在佛菩薩面前念個懺悔偈就完了,那個沒有用的,那個有口無心,那個叫「不通懺悔」。同時我們要曉得,現在我們所遇到的,所見到的,這個「僧物」不會像《戒經》裡的結罪這麼重。原因在哪裡?過去我在台北,有一位趙默林老居士,有一天他在功德林餐廳請我吃飯,吃飯的時候就向我提出一樁事情。他說:法師,我很憂慮。我說:你年歲這麼大了,念佛也念得不錯,你憂慮什麼?他說:現在很多人都造阿鼻地獄的罪業,沒救怎麼辦?我說:哪些人?造了什麼重罪?他說:五逆罪裡的破和合僧。破和合僧決定墮阿鼻地獄。我聽了之後,我說:沒事,沒事,咱們好好的吃東西。他說:怎麼了?我說:您老人家學佛很多年了,見過許多道場,你冷靜想想,哪一個道場裡面住的是和合僧?結果他聽了這個話,想了想,笑了一笑。這一個寺廟住兩個和尚都會打架,他怎麼和合?這不是和合僧。如果是和合僧,這個罪就決定墮阿鼻地獄。六和敬誰做到?六和敬做不到,雖然住在一塊兒,不是僧團。當然,說人家是非、破壞人是有罪的,但沒那麼重。這他才放心,這飯才吃得好消化。我們今天講的這個僧物,偷盜是決定有罪的。我們這個是不是十方僧?不是。十方僧,只要是出家人到這個地方來,一定要接待。我們今天不是哪一個來都接待的。現在很多道場,如果跟他沒有相當的關係,一餐飯都不留,這就是後來所謂的「子孫廟」。子孫廟是家庭,師父傳給徒弟,一代一代承傳的,跟家庭沒有兩樣。這樣性質的道場,罪就沒有那麼重,因為不會結到十方法界去了,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才知道僧團之可貴。真正一個和合僧團,這個地方諸佛護念,龍天擁護。不是一個真正僧團,誰來擁護?妖魔鬼怪。他也有很大的勢力,也不可以侵犯。我們一般人的福德、智慧、神通都比不上他,他也有很大的勢力,但是那個不是佛道場,結罪有差。華聚菩薩講的這個是真正的和合僧團,這個罪他就沒有辦法救。【二十八、常住物,乃至冒渡等,凡有所私,悉名偷盜,罪不可悔。】『常住物』。這都是講真正的僧團,真正的僧團一定要修六和敬,不修六和敬就不是真正的僧團。『乃至冒渡等』,冒渡是什麼意思?也是屬於偷盜。「冒」是冒充,「渡」是渡河,從前渡河要船,坐那個船有一些可以免費的。他冒充身分也免費了,這一類的就叫偷盜。類似這種情形非常多,譬如用種種巧妙的方法逃稅,逃稅是偷盜國家的,這個罪很重。應該納的稅一定要納,如果圖一點便宜,偷稅,這個罪是非常的重;世間人不曉得,乃至於世間法律也沒有範圍到這一樁事實,它的事實很少人知道。『凡有所私,悉名偷盜』。所私,就是你私人佔有。僧團的東西,常住的東西,公共設施,你據為己有,這都是偷盜。『罪不可悔』,因為它結罪的範圍非常大。由此可知,常住物一定要愛惜。愛惜常住物是真正的修福,那個福報之大,也不可思議,輕易損毀,都有罪過。【二十九、古云:「人非善不交,物非義不取。非財害己,惡語傷人。」世儒尚然,況釋子視金玉如瓦礫者乎。】『人非善不交』,這是講你平常結交朋友,跟人家往來,你要有能力辨別善惡。惡人,我們「敬而遠之」,尊敬是對的,「遠」是不學他,不常常跟他在一起。善人,我們尊敬他,向他學習。『物非義不取』,義就是應該的;別人的東西,不是我應該得到的,決定不取。『非財害己』,非財就是非義之財,自己不應該得到的,你去取得,結果是傷害自己,犯偷盜罪。縱然你會鑽世間法律的漏洞,逃過了,但逃不出因果,後世的果報不能避免,學佛的人一定要明瞭。『惡語傷人』,指惡口,說話粗魯,傷人之心,跟人家結冤讎。我們常常講:「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聽的人誤會了,這個都會造成冤冤相報,所以言語要謹慎。《戒經》裡面常常勸告我們,不可以戲論,戲論就是開玩笑。開玩笑,有的時候不謹慎,說這些話的時候,人家聽到有意就懷恨在心,「你諷刺我,你含沙射影」,他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本來沒有這個意思,說說玩玩的,哪裡曉得他聽了之後就懷恨在心。懷恨在心,以後遇到機緣他就會報復,這個東西很麻煩。這個報復有的時候不是這一生,來生多生多劫纏綿不清。所以玩笑都要少開,不要開玩笑。『世儒尚然』,世間讀書人都懂得這個道理,對行持、言語,他都謹慎小心。『況釋子』,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學佛之人。『視金玉如瓦礫者乎』,出家修道對於這些財物絕對不重視,不把它看在眼裡,心心念念存的是道,而不重這些物質。可是我們在現前這個社會裡面,道場為什麼不和?大家都知道六和敬好,為什麼做不到?就是因為道場這裡頭有名有利,爭名奪利,這就不和了。為什麼會爭名奪利?不知道什麼叫盜,不相信因果,所以他才敢。他要是真正明瞭盜,真正相信因果報應,他不敢做,絕對不會做。今天佛教不能振興,真正的原因在此地。我們好心出家了,希望將來有一個好的結果,這些道理不能不探討,因果報應的事實不能不相信。我們很冷靜的觀察,因果報應的事實就在眼前,處處可以見到,怎能不提高警覺!【三十、經雲,佛夙生作貧人時曰:吾寧守道,貧賤而死,不為無道,富貴而生。】佛在過去生中也受過貧窮的果報,六道裡面的甘苦,他是過來人。我們生生世世也是從這裡經過的,我們忘掉了,所謂是隔陰之迷。他說:『吾寧守道,貧賤而死,不為無道,富貴而生。』這就是佛跟眾生不一樣的地方。他重道,不重世間的富貴。世間富貴不免輪迴,換句話說,三惡道就決定有分。我們今天的道就是念佛求生淨土,這是佛教導我們的,這個法門在一生當中決定成就。今天就講到此地。沙彌律要節錄  (第十集)  1994/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1-003-0010【三十一、經雲,佛告比丘:若人偷盜他物,命終生地獄中,猛火燒身,烊銅灌口,鑊湯爐炭,刀山劍樹,煻火糞尿,磨磨碓舂,受種種酸楚苦痛,不可稱計。地獄罪畢,生畜生中,以償他力。】這一條所說的跟《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講的完全相同,這是講偷盜的果報。『烊銅』,就是銅在高溫燒化。『鑊湯爐炭』,這是下油鍋。『刀山劍樹』,這個好懂。『煻火』,這個大概你們沒見過,你們有沒有烤過蕃薯?烤蕃薯那種熱灰就是煻火,外面看不到火,但是裡面是熱的。『糞尿』,這懂得。『磨磨碓舂』,這個大家都知道。『受種種酸楚苦痛,不可稱計。地獄罪畢,生畜生中,以償他力。』墮地獄是罪報,變畜生是還債。由此可知,偷盜的果報非常可怕。偷盜結罪,心境不同。你用什麼樣的心,用什麼樣的方法,以及被盜的人受害的程度,從這個地方結罪輕重不一樣。最重的是偷盜三寶物,其次是公共設施,結罪很重。【三十二、菩薩持重戒及輕戒,敬重堅固,等無差別。】這一條是教我們不能疏忽『輕戒』。因為有些人認為『重戒』的罪很重,很謹慎,不敢毀犯,至於「輕戒」,好像這個沒有什麼,就不太重視,有意無意就會毀犯。佛在此地告訴我們,菩薩對於重戒、輕戒統統受持,不敢違犯。【三十三、經云: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這是十戒裡面的第三條,「不淫慾」。因為沙彌是出家人,不殺生、不偷盜,第三條是不淫慾。這個地方講的『經雲』是《楞嚴經》上說的,這幾句話是《楞嚴經》上講的。『生死相續』就是六道輪迴。如果「淫心」沒有了,下面說『斷性亦無』,這就超越六道。佛講,六道眾生是以淫慾為生死根本,換句話說,六道就是這個念頭變現出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六道就是這麼想出來的。一切眾生彼此有這個共業,他就有這個境界出現。佛的這幾句話,看起來很好懂,但是它的道理非常深遠。後面這兩句,這是學佛人最後的目標,是希望成佛。成佛必須斷煩惱,要破所知障,兩種障礙斷盡,才能證得佛果。「貪瞋痴慢疑」屬於煩惱障。淫心是貪欲的根本。無量無邊的煩惱,歸納起來不外乎二十六類,這就是《百法》裡面所講的二十六個煩惱。這二十六個裡面,有六個是「根本煩惱」,有二十個是「隨煩惱」。再歸納,隨煩惱都可以歸納到根本,所以是六個根本煩惱。六個根本煩惱再歸納,就變成貪瞋痴。貪瞋痴三毒煩惱,如果再歸納,就是一個「貪」。我們曉得,菩薩行門的綱領是六度,六度第一個就是布施。布施是把煩惱布施掉。布施就是捨,就是放下。煩惱統統放下了,布施度就圓滿了。這樣的觀察,才曉得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如果還有這個念頭,煩惱是決定斷不了的,斷不了煩惱就出不了三界。小乘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出了三界。他為什麼能出三界?煩惱斷了。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清楚。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見思煩惱不斷,說出輪迴,沒有這個道理,那個不是事實。必須見思煩惱真的斷了。所以小乘三果在四禪天修行,也就是斷煩惱。思惑有八十一品,它分為三界九地,每一地九品,九九八十一品。前面九品斷掉之後,生四禪天,後面七十二品都在四禪天五不還天那個地方斷,斷了就超越三界,證阿羅漢果。就是因為這個事實,所以祖師大德們告訴我們,在佛法裡修學任何一個法門,一生當中不能成就,就這個道理。如果你有能力斷煩惱,那當然任何法門都是平等的,你一生當中可以出三界、了生死。假如煩惱斷不乾淨,換句話說,你還是搞六道輪迴。所以大小乘經論,從這個標準來看,可以說末法時期沒有一個人能成就。唯一能成就的法門就是帶業往生,煩惱不斷也能出三界,也能成佛。無量無邊的法門,就是這個「念佛法門」可以帶業往生。但是諸位要記住,帶業是只帶舊業,只帶種子,不能帶現行。所以這一句佛號要能把念頭伏住,控制住,叫這個念頭不起。念頭沒有斷,但是它不起作用,這是伏住,伏住就能往生,這是比任何一個法門都容易;古人稱這個法門為「易行道」,其他法門都叫「難行道」,難易在這個地方。所以,一定要提高警覺,要能夠把煩惱伏住,不讓它起現行,這個非常重要。無論是根本煩惱、隨煩惱,都要知道把它伏住,煩惱常常起現行決定不是好事情。因為往生是臨終一念,臨終那一念的時候,煩惱起現行,那就可惜了,這一生念佛的功夫到最後不能成就。所以平常的功夫就好像練兵一樣,臨終是打仗,因此不能疏忽平常的訓練,我們在臨終才有把握。【三十四、經云:雖淫泆而生,不如貞潔而死。】這是佛給我們的警告。縱然不出三界,我們講人天福報。『貞潔而死』,在我們人間看起來好像是很不幸的事情,如果有天眼的人看到,這個人很幸福,為什麼?來生的果報一定勝過這一生。從來生去看,他做對了,他把他的快樂幸福提升,他生到好的地方去了。【三十五、言行雖善,而無實心,終非聖人之徒也。】這一條是口業裡面的「妄語」。聖人就是佛,『聖人之徒』就是佛弟子。佛弟子要心行一如,言行相符。『言行雖善,而無實心』,不是用真心。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清淨心、平等心、覺心,覺而不迷。我們平常互相勉勵,行持要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不離開這四心,這個人一定有成就。善導大師講「一切從真實心中作」,這才真正能有成就。諸佛菩薩在處事待人接物生活上,可以說跟我們沒有什麼分別,我們穿衣吃飯,佛菩薩也穿衣吃飯,不一樣的就是用心,我們用的是妄心。我們凡夫用的心是虛情假意,決定沒有真實。今天跟你好了,明天惱了,哪是真實!永遠不變,才是真實的;凡是會變,都是假的。佛在《四十二章經》說: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意思。為什麼?你自己的意思是虛情假意,是剎那變化的,自己都做不了主宰。誰做主宰?環境做主宰,因為你被環境牽著走。證得阿羅漢果了,不會隨環境轉,在環境裡自己可以做得了主宰,那就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了。《楞嚴經》上講,「若能轉境,則同如來」。阿羅漢能轉境界,不會被境界所轉。六道凡夫沒有一個不受環境轉的,環境千變萬化,你哪能做得了主宰!所以統統是虛情假意。我們學佛的人明白,知道一切眾生都是虛情假意,我們對他也就了解,就很好相處。為什麼?他說的話、用的心、做的事,都不要當真,當真你就吃虧了,假的。他對你好,假的,對你不好也是假的。對你好,你不要喜歡;對你不好也不要生氣,全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們跟他就很好相處。所以佛跟你講,要用真心,要用真實心。【三十六、艷曲情詞,皆能引導人之愛欲,增長人之悲哀,惑人心聽,改人常性,喪人正念,蕩人心志。】這一條是口業裡面的「綺語」。綺語就是花言巧語,說得非常好聽,可是他的目的是造嚴重的惡業。佛經上所說的這些,現在的演藝人員最容易犯。除此之外,文人也很容易犯。寫文章,特別是寫小說、劇本、歌詞的,非常容易犯。這個造的業極重,一定是墮地獄。什麼時候能出來?他的作品在這個世間消失了,才能出來。如果這個世間還有一本他的著作在,他在地獄就不能出來。這個東西可怕!言語,說老實話,害人不廣,因為說完之後就沒有了,那個文字害人深,它流傳在世間。所以『艷曲情詞』,這個東西麻煩大了,一般人欣賞覺得很美,它這個過失都是迷惑人,誘導人喪失心性,喪失清淨心,而去造殺盜淫妄。現在電視比這些書本還要厲害,書本看的人還不普遍,再把它編成電視劇去表演,那這個問題嚴重了。多少人看,多少人受害!幸虧好,他們現在是版權所有。將來的果報實在是沒有法子想像。當時造作的時候是一時的快意,所得的利益也非常有限,苦報無窮,這是我們要知道,不能不小心謹慎。所以諸佛菩薩所有一切言語都是利益眾生的,於眾生沒有真實利益的,佛菩薩決定不說,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改人常性』,性是心性,常性是真性,使人趨向於虛偽這是改人常性。『喪人正念』,正念就是清淨心,清淨心失掉了。『蕩人心志』。世間人志在聖賢,學聖學賢,再次一點,中國古時候學君子,聖、賢、君子三個等級。學佛也有三個等級,佛、菩薩、阿羅漢,我們學佛是希望得到這個果報。但是這個東西能夠改變你,叫你墮落、退轉。【三十七、口出粗惡不善之言,罵辱毀謗於他,瞋火一起,衝口燒心,傷害前人,痛逾刀割,實乖菩薩之慈念,有違出家之善心。】這一條是口業裡面的「惡口」。『粗惡不善之言』,這是惡口,說話很粗魯。『罵辱毀謗』,這是對人,他一定有對象的。這種行為對自己造成傷害,『瞋火』是瞋恚,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這是自己受害。『傷害前人,痛逾刀割』,這跟別人結下了冤讎。結仇、結怨這是因,這個冤讎將來遇到緣,一定受果報,人家要報復。這些事情,諸位如果留心讀歷史,你就看到。歷史上為了這個言語,有的是有意,有的是無意,起了誤會,懷恨在心,到後來他的地位高了,權勢大了,機會來了,想到從前你對我的過節,想方法來整他,有的時候整得一個人是家破人亡。追究起原因,就是無意當中毀謗他,說他幾句不好的話,懷恨在心。這我們在歷史上常常看到,在現實環境當中這種事情更多。所以,言語不能不小心,不能隨便開玩笑。開玩笑一定要有分寸,還要看什麼人。心多疑的人,心量小的人,不可以跟他開玩笑;容易結怨、懷恨的人,不跟他開玩笑。養成一個習慣,什麼場合、什麼人都開玩笑,那你以後虧可吃大了。所以,言語要小心謹慎。在佛法裡,佛是禁止我們戲論的,戲論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開玩笑,佛是不準許的。【三十八、《成實論》云:善心教化,雖為別離,亦不得罪。若以惡心令他鬥亂,即是兩舌,得罪最深,墮三惡道中,世世得敝惡破壞眷屬,以今離間破壞他故也。】這一條是口業裡的「兩舌」。《成實論》是小乘的一部論。『善心教化,雖為別離,亦不得罪。』好心教導,好心教導為什麼會別離?他不接受,他不聽,離開了。這個沒有過失,善心的沒有過失。『若以惡心令他鬥亂,即是兩舌』,「兩舌」就是挑撥是非,惡心、惡意挑撥是非,讓他們兩個不和,不和就離開了,這個有罪,『得罪最深』,他們離開了。善心沒有罪。『墮三惡道中,世世得敝惡破壞眷屬』,這就是他的果報,家庭不美滿,兄弟、夫婦、兒女都要受這個果報。這個果報,當然一家人都有共業,沒有共業不會成為一家人。『以今離間破壞他故』,所以也一定會受別人挑撥,一家不和。凡事都有前因後果,沒有一樁事情是偶然發生,不可能的。我們凡夫沒有天眼,見不到前世,如果見到前世,你就會點頭,這個事實是這樣的。佛法說,「欲知前世因」,你要想知道你前世造的是什麼因,「今生受者是」,這一生所享受的就是,「欲知來世果」,要想知道來世怎麼樣,「今生作者是」,我這一生的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就是的。這一生造因,來世受果報。今生所受的果報是前世所造的因,「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這是真理。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沙彌律要節錄  (第十一集)  1994/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1-003-0011【三十九、佛告阿難:人生世間,禍從口出,當護於口,甚於猛火。猛火熾然,燒世間財;惡口熾然,燒七聖財。】『七聖財』:信財(信受正法)、戒財(持戒律)、慚財(自慚而不造諸惡)、愧財(於不善法心生羞愧)、聞財(能聞正教)、施財(捨離一切無染著)、定慧財(攝心不散,照了諸法),這是成佛的七種資財,七種條件。『惡口』就把這七個條件障礙了,所以叫『燒七聖財』。世出世間對於「惡口」傷人所造的業,都非常重視。佛法所求的,是非常的殊勝,所以它的要求比世間法還要高。世間人常講『禍從口出』,這個禍害是止於一生,止於身命。這個地方講,不僅是『燒世間財』,有的時候惡口會惹上殺身之禍,這不能不謹慎。但是在佛法裡面,它是傷害法身慧命,這比身命還要嚴重,因此佛把這個列入重戒。【四十、孔子曰:匿人之善,所謂蔽賢;揚人之惡,斯為小人。太公曰:欲量他人,先須自量;傷人之語,還是自傷;含血噴人,先污自口。】『匿人之善』,就是有意或惡意的掩蔽別人的長處,所謂壓制他,不讓他有所表現。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不讓他出頭,這是很大的過失。因為人要能夠賢聖,他對社會、對大眾會有很大的貢獻。你障礙他,結罪不是跟他一個人結罪,跟他一個人結罪,這個罪很小;是與社會、與一切大眾結罪,這個罪就重了。反過來,世法跟出世法都說舉薦善賢,這是一樁大功德,是大好事。中國古代獎勵推薦善賢,國家的賞賜是放在第一等的,進賢受上賞,最上的獎賞頒給推薦善賢人的這個人。小而言之,善賢是一個地方之寶,他住在這個地方必定能收潛移默化的效果,使這個地方能真正轉移風俗。如果他的德行高遠,他能影響一個國家,能影響到世界。像中國的孔子、孟子能影響幾千年,影響到全世界,這個功德就更大了。所以推薦善賢人有很大的功德與福報。為什麼會障礙?這個「匿」就是隱藏,把他隱藏起來不讓人知道,都是出於嫉妒。由於嫉妒所造的這種業,不但自己生生世世愚痴,他使許多眾生得不到賢善人的教誨、幫助,這個罪業重,結罪一定是地獄果報。在個人的罪業是愚痴果報,但是於大眾,這個罪是結到地獄,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所以嫉妒障礙決定沒有好處。我們學佛,佛就是我們的最佳榜樣。但是自己不知道學,心量非常窄小,看不得人家的好處。諸位想想,這樣學佛還能成就嗎?一天念十萬聲佛號,磕十萬個大頭,也不能往生,為什麼?心量太小。到西方極樂世界容不了人,這是我們自己不可以不知道的。我們在《無量壽經》、在《彌陀經》裡面看到阿彌陀佛賢善,你看十方諸佛有哪一尊佛嫉妒他、批評他,勸人家不要往生,你有沒有看到?不但沒有障礙,每一尊佛都讚歎,每一尊佛都幫助他接引眾生,我們應該在這裡學。成人之美就是成就自己之美,自他不二。世間人不明白這些道理還情有可原,學佛的人,這個經論上常常講到,不能不曉得,不能不留意。小心量就是毛病,把心量拓開就是修正;修正不好的毛病、習氣,這叫修行。所以千萬不要誤會,以為修行是我每天念多少部經,念多少聲佛號,拜多少佛,這是形式上的。如果我們心裡面、口裡面,這些毛病不能改過來,一點作用都沒有。你念經是口善而已,不起作用的。所以真正修行是從心地上改起,改過自新就是修正行為。我們自己能改過,這是「自行」;幫助別人,提醒別人也知道改過自新,這就叫「化他」。自利利他,這才是功德。我們這個道場在美國算是相當的難得,這個道場提倡專修淨土、專弘淨土。我常常在想,如果大家對於念佛的儀規、法器練習到相當純熟的時候,這個道場每個月至少要打一個佛七。在中國大陸的淨宗道場雖然不多,民國初年只有靈巖山印光大師提倡念佛,他們的道場是常年佛七,等於是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打佛七。靈巖山念佛堂的規矩,平常每天六枝香,完全照佛七做。每年當中還有幾個月加香,時間延長為九枝香,我們稱為精進佛七。一年三百六十天沒有放假,也沒有過年過節,真正叫念佛道場。現在大陸上還有,不亞於靈巖山,我聽到之後非常感動,我想決定不止一個道場。新加坡李木源到大陸參訪的時候,在五台山發現比丘尼的女眾道場,她們聽了我的錄音帶,依照《無量壽經》,每天讀經、念佛不中斷,生活非常清苦。吃的東西,穿的衣服,我們看到的時候都不忍心。新加坡訪問團去的時候,送他們錢,他們不要;送他們衣服,他們也不要,他們願意過清苦的生活。他們要錄音帶、要經書,其他東西都不要,所以李木源非常感動。李居士說,本來我們自己認為修行還不錯,結果看到他們,天壤之別,他們在天上,我們在地底下,不能比!我們最近印張老居士寫的《無量壽經》,印摺疊精裝本,這個本子印得非常好,送了三百本給他們,這是他們最喜歡的。所以真正修行人,有!在中國大陸。台灣的道場是形式,是熱鬧。所以我們在美國,美國環境不相同,國情不一樣,能夠一個月念一個星期佛,就很不錯了。慢慢的把念佛法門在美國帶動起來,這是好事情。因此,儀規、法器一定要熟,不能看輕。你個人修持,這東西不懂沒有關係,但是你要把佛法在這個國家、這個地區發揚光大,儀規是第一重要。我們這一次到新加坡打佛七,這個佛七打得非常成功,不僅影響整個東南亞,也影響中國大陸。館長帶著我們全體同修,每天早晨與下午勤苦的在練法器,在練唱念。為什麼?新加坡是外國,第一次邀請我們,我們出去了,如果做得不像樣,這很丟人,那以後還會有人請我們嗎?新加坡念誦的儀規跟我們不一樣,念佛腔調也不一樣,他們人又那麼多,我們這幾個人去,如何能帶動,這是大問題。李木源很聰明,一個月前他帶了四個同修,五個人代表他們的會到台灣當面禮請我們去打佛七。我們把自己念誦跟三時繫念的錄音帶送一套給他們。他們有幾個人在圖書館跟我們一塊共修,每天參與,一個多星期。帶回去之後,在新加坡認真教他們那些同修,真做。這樣,他才能跟我們配合。所以我們非常擔心,我們人少,他們人多,怕帶不動。到新加坡之後,使我們感覺到非常驚異,他們念佛、唱誦居然跟我們一樣。這就證明錄音帶拿回去,人家天天在苦練,所以能做得這麼圓滿。我們這邊底下這個佛七,距離現在還有兩個月,如果這邊有熱心的同修,在家的居士,喜歡唱念、念佛的,我覺得這個時期有集訓的必要,把其他的功課暫時放下,好好的來練這些儀規。三時繫念的佛事,這一次在新加坡講過一遍,這個錄音帶要多聽,法事進行的時候「隨文入觀」,這才真正是冥陽兩利。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訂下來打佛七,佛七完了之後,放一次三時繫念,超度這個國家、這個世界在這個月份死難的眾生,你們才是真正在此地積功累德,真做了一點事情。所以要認真的學習,把這一樁事情做好。平時我們研經、念佛,充實自己德行、道業,等待機緣,緣成熟了,則教化眾生。緣不成熟,充實自己,我們的時間就不會空過,這真正有成就。『太公』是太公望,就是姜太公。他說:『欲量他人,先須自量』,量是衡量,就是批評的意思。我們要想批評別人,先要回頭想想自己。『傷人之語,還是自傷』,你傷害別人,別人懷恨在心,等待有機會就報復,這個我們在古今歷史上看到許多的例子,往往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含血噴人,先污自口』,這是比喻傷人還是自傷。【四十一、《未曾有經》云:妄語有二,一重,二輕。為供養故,外現精進,內行邪濁,向人妄說得禪境界,或言見佛,見龍鬼等,名大妄語,墮阿鼻獄。復有妄語,能令殺人,破壞人家;或違失期契,令他瞋恨,名下妄語,墮小地獄。其餘戲笑,及諸理匿禁事,有言無,無言有,不犯。】『妄語』有兩種,一是重,二是輕。『為供養故』,供養的範圍很廣,名聞利養都包括在裡面。為名、為利,為了享別人的恭敬、讚歎,都在這裡面。『外現精進』,外面裝模作樣。『內行邪濁』,在人面前是一個樣子,背著又是一個樣子,這個精進就不是真的,是假的。『向人妄說得禪境界,或言見佛,見龍鬼等,名大妄語,墮阿鼻獄。』這就是重罪,犯大妄語。講感應、講神通,這些東西統統是大妄語。我們念佛人沒有得一心,說得一心,沒有得念佛三昧,說得念佛三昧,都是欺騙人。『復有妄語,能令殺人,破壞人家。』這就是兩舌、惡口,其中也有綺語、妄語,破壞別人的善事,破壞別人的家庭。『或違失期契』,這裡面講的多半是債務糾紛,你跟人家有契約,借人家錢,什麼時候還,到的時候不還。這些事情都『令他瞋恨,名下妄語,墮小地獄。』沒有前面那麼重,可是都能害人。世間的財務糾紛非常複雜,我們學佛的人要守一個原則,你就會清涼自在了。我們如果欠別人的,一定要如期償還,只能把日期提前,絕不延後。別人欠我的,不要了。他還,很好,不還就算了,我們心裡沒有障礙。不要念念這個人欠我多少,那個人欠我多少,心裡夾雜這些,念佛決定不能成片,決定障礙往生。所以人家欠我的,一筆勾消,還了,很好,不還也好,就沒事了,你的心是清淨的。我們欠別人的,一定要還。因此別人向你借錢的時候要先想一想,我這是送他的,不是借他的,就沒事了。所以一定要衡量自己的力量,我能幫助他就幫助他,不能幫助他,不借就好了,免得心裡放不下,造成障礙。『其餘戲笑』,這不犯罪的。『及諸理匿禁事,有言無,無言有,不犯』,這就是合情合理,我們應該這麼做的,這個不犯罪。譬如佛在經典裡面有很多這些例子,獵人打獵,追一個獵物,這個小動物跑掉了,你看到了,那個獵人問你,我追的那個動物跑哪裡去?你有沒有看到?你雖然看到了,你指另一個錯誤的方向給他,這個不犯。這是什麼?應該的,為了救護這個動物,同時也叫這個打獵的人不要犯殺生罪,你這個妄語,兩邊都救護了,這不犯罪。這就是合情合理,你應該這麼做的。換句話說,凡是於人有利益的,這一種妄語都不犯;凡是於人不利而傷害人的,那個妄語就結罪了,所以它有重、有輕,有不犯罪的。【四十二、餘妄語,為救他急難,方便權巧,慈悲利濟者,不犯。】『餘妄語』,其他的妄語。『為救他急難,方便權巧,慈悲利濟者,不犯』,這就說得非常明白,利益眾生、利益社會,這些妄語是沒有過失的。佛在經上有很多這個例子,我們都看到了。【四十三、司馬溫公,為人孝友忠信,恭儉正直,自少至老,語未嘗妄,故其嘗言:誠之道固難入,然當自不妄語始。】『司馬溫公』就是司馬光,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的一個人。『為人孝友忠信,恭儉正直』,這八個字是後人對他老人家一生的評語,他確實做到了。他是非常虔誠的佛教徒。『自少至老,語未嘗妄』,這個人非常誠實,一生從來不妄語。『故其嘗言:誠之道固難入,然當自不妄語始。』這是有人向他請教,儒家教人「誠意正心」,如何能做到誠意正心?誠意正心,就是大乘佛法講的「發菩提心」。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跟我們講菩提心,第一是講「誠心」,第二是「深心」,第三是「迴向發願心」,跟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完全相同。所以真誠心是菩提心之體,深心、慈悲心是菩提心的作用,有體有用。儒家講「誠意」,就是真誠的體,講「正心」,就是作用,儒家是自受用跟他受用合起來講一個正心。佛講得詳細,把菩提心的作用分為自受用跟他受用。「誠意正心」要怎麼修法?他老人家說,從「不妄語」開始。換句話說,在佛法裡面,你要問菩提心怎麼修法?菩提是真誠,要從不妄語開始。世間常說「進德修業」,如何能增進我們的道德?也從不妄語開始。言語不誠實,就是心不正,世出世法當然有障礙,他怎麼會有成就!【四十四、經載沙彌,輕笑一老比丘讀經,聲如狗吠。而老比丘者,是阿羅漢,因教沙彌急懺,僅免地獄,猶墮狗身。惡言一句,為害至此。】這是佛經裡說的,說明漫不經心的開玩笑都有果報。結罪的輕重,在心、境。他的心不是恭敬心,是輕慢心,境是阿羅漢、聖人,所以他的罪就重了。不是聖賢當然沒有這麼重的罪,他這個境太深了。『老比丘讀經』,大概念得不好聽,他在旁邊笑他像狗叫。阿羅漢知道他造這個罪很重,教他趕快懺悔,跟他說「我證阿羅漢果,你趕快懺悔」。沙彌也很難得,就趕緊求懺悔。求懺悔,免墮地獄,還有果報,來生投到畜生道,就變成狗。這是為我們舉出例證,說明口業的果報很可怕,我們要小心謹慎。所以,決不可以輕慢心譏笑人。當然我們現在遇不到聖賢人,遇不到阿羅漢,罪沒有這麼重。他這個重罪是墮地獄,我們今天不會墮地獄,但是要小心,會變畜生,也就是一定造三惡道業,三惡道裡面畜生是比較輕的。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沙彌律要節錄  (第十二集)  1994/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11-003-0012【四十五、經云:夫士處世,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應毀反譽,應譽反毀,自受其殃,終無有樂。】這一條是妄語戒,這是佛在經上說的一段話。『夫』是文言中的虛字,沒有意義。『士』就是知識分子。在這個世間對人對事,這叫『處世』。『斧在口中』,過去刀斧是兵器,可以殺傷人,「斧」用現在話來講就是兵器。這個意思就是說,不當的言語、欺人的言語,跟兵器沒有兩樣。『所以斬身』,斬身是殺身,惹殺身之禍。這是我們不能不謹慎的,所以言語非常重要。孔子教學有四科,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語,可見得孔夫子對言語看得很重,的確是非常謹慎。下面是舉例子,『由其惡言』,『應毀反譽』,應該毀的,就是應該責備的,反而稱讚;『應譽反毀』,應該稱讚的,他要毀謗。我們看看現在這個社會,這樣的情形比過去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古時候的毀譽,因為資訊不發達,它的影響面不廣,也不深。現在資訊發達,這種有意無意的毀謗與不當的言論,很快就傳播到全世界,影響非常深。『自受其殃,終無有樂』。造成的禍害,對自己來說,這個結罪是由於心境不同。今天一個不當的言語會有很多人受害,這個罪就重了。所以千萬不要輕視平常小小的妄語、小小的惡言,一定要想到它有深遠的影響。如果這個影響是負面的,我們一定要背因果責任,這個因果責任都是在地獄。看你影響的面多深、多廣,地獄也有很多不相同的層次。通常我們在經上看到的,地獄裡面的苦報有七十多種,輕重不同。這一定要謹慎,決定不能效法。現在人可以說唯利是圖的人多,因為圖利自己,有意無意就會傷害人。藉著現在的傳播工具,像廣播、電視、雜誌、報紙,所以受害的人非常多。最明顯的就是假廣告,特別是醫藥保健方面的假廣告,包括飲食方面的,它能賺多少利!這個賺得的,是現前的,轉眼之間就到地獄裡去受苦。他要受多久,這個事情就很麻煩了。像我們前面念過,世間文人喜歡寫些詩詞歌賦,這是屬於綺語,都是擾亂人的正念。他墮在地獄什麼時候才能出來?必須他那些書在這個世間統統消滅,都沒有了,如果還有一本在世間流傳,他就出不了地獄,你說多可怕!我們佛門有一則公案,大家都知道,「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現在講經,為經典做註解,註解有兩種性質,一個是依照經文去做註解,一個是不依照經,純粹發揮經中的義理,有這兩大類。這兩大類在古時候稱為「釋經」與「宗經」。所有一切註解都叫論,有宗經論,有釋經論。釋經論是解釋經文的意義及解釋,宗經論是以經典為宗旨來研究討論,不是一句一句解釋經文。後人謙虛客氣,不敢稱「論」,稱「註」,稱「疏」。現在人更謙虛,稱「講義」、「講記」,其實都是一樁事情。如果我們現在講經的錄音帶裡面,有錯誤的引導,這就跟從前禪宗「錯下一個字轉語」是一樣的過失,換句話說,同樣要墮落。現代人的德行比不上古人,古人比我們現代人小心謹慎。現在人實在講很狂妄,對於因果,雖然他也說,但是他的確是疏忽了。可是我們曉得,果報是事實,決定不能避免,只要我們稍稍留意,看得很清楚、很明顯。所以佛講的話,句句真實,決定沒有欺騙人,句句話都是利益眾生。像這些教訓,我們常常讀誦,能夠記在心裡,時時刻刻反省檢點,改過自新。毀謗人是過失,是罪業,讚歎人也不是好事情,這是諸位必須知道的。這個話是我早年親近李老師的時候,老師教我的。老師告訴我這些話,我想了一、兩個星期都想不通。為什麼想不通?毀謗人是有罪業,讚歎人有什麼罪業?有什麼不好?這句話就想不通了。中國古人教人「隱惡揚善」,揚是表揚,就是讚歎。人家的惡事,我們不要去理會,也不要去說,這對的。但是為什麼不可以讚歎?這就想不通了。到後來還是老師看到我有疑惑,把我找去給我解釋。他不當時講,讓你想一段時期再跟你講,這個印象就深刻了,你就不會忘記,這是很好的教學方法。他說:人不當讚歎的時候,過分的讚歎,他就會自以為是,得狂妄的毛病,得意忘形,就把那個人害死了,他不但不能再進步,他從此會墮落。我想想,是有道理。所以,到什麼時候才可以讚歎?佛法的標準是「八風吹不動」。你讚歎他,他並不以為然,他也不歡喜;你毀謗他,他也不生氣,他的心不會受外面境界所轉,這種人值得讚歎,可以讚揚他。為什麼?對他不會有損害。對什麼人有利?對大眾有利,你讚揚他,無非是希望大眾能親近他,目的在此地。像我們讚佛,讚佛意思就在此地。我們唱「讚佛偈」,佛不要我們去拉信徒,沒有這個道理。佛法是師道,師道一定要保持尊嚴,「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學生是到這兒來求學的,你去拉他,變成老師求學生,沒這個道理。人都希望找一個好老師,好老師又不許你到處宣傳,到處拉學生,怎麼辦?只有用讚歎、讚美,用這個方法讓大家知道這是好老師,有德行、有學問。眾生聽到之後,心有所感,自動來求學。用這個方法來介紹、推薦,沒有勸人來的。勸人來跟這個老師學,老師是決定不許可的。勸是帶一點勉強的意思。我只把訊息傳達給你,毫無勉強,你願不願意學是你的事情。古時候老師招學生是這種方式,佛門也是這種方式。所以佛弟子應當讚歎佛菩薩的德行,而不是勸人,不是去拉人。我們自己接受佛的教育之後,得到利益,得到好處,我們感恩,我們報答老師,用什麼方法?只有宣揚老師的德能讓眾生知道,他們都肯來學了,這就是我們報佛恩唯一的方法。勸人學佛,諸位要知道,哪一種人可以勸?跟我們關係很密切的可以勸,一般人不可以。跟我們關係很好的,我們深受利益,他是我的好朋友,他是我的兄弟姊妹,我有義務勸他。朋友的關係又隔了一層,絕不可以勉強。所以讚歎、毀譽都是有分寸的。【四十六、《地持論》云:妄語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人所誑。】『誑』就是欺,被人欺騙,得這個果報。特別在我們現前的社會,欺騙大眾,這個罪業造得就深了,但是沒有人能覺察,沒有人能知道它的後果。如果我們不讀佛經,我們也不知道後果是這樣的嚴重。讀經之後,細細想想,應該有這麼重的罪,應該有這樣的果報。我們從因上看,有因必有果,因果報應,這是世間絕對的真理,六道眾生逃不過,諸佛菩薩也免不了。「五百世野狐身」的公案,是有人問一個說法的大德,「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他答覆「不落因果」,就是這個錯誤的答案,墮五百世狐狸身。這個狐狸也修行,也得人身,是個白鬍子老頭,遇到百丈大師講經說法,他就聽經。百丈大師不是普通人,一看就曉得他是狐狸精。他每天都來聽經,有一天他一個人悄悄的提出這個問題請教百丈大師,百丈大師告訴他,明天上堂的時候,你提出來,讓大家公開的聽。第二天上堂,他來了,也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師就給他改一個字,「不昧因果」,他就超生了。到第二天,他就死了。第二天講經,他不來了。老和尚說,那是個老狐狸精在後山,我們一道去看,果然老狐狸死了,脫身了。為他修正這一個字,「不昧因果」,是有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今天受報,不知道,不清楚,大修行人清楚,所受一切果報統統清楚,不昧因果。所以諸佛菩薩到世間度化眾生,受的種種遭遇,像釋迦牟尼佛受「馬麥之報」,三個月沒人供養;孔夫子「在陳絕糧」,也是沒得吃,這是世間大聖人,他們對這個因果清楚。不是說他不受報,他受報清楚,受報明白。《高僧傳》記載的安世高,到中國來還命債。他過去誤殺別人,這一生到這個地方,故意從這裡走,也被人誤殺,還兩次命債,這是不昧因果。第三次到中國才弘法利生。可見得因果定律,你造了業因,想逃避,不受果報,沒這個道理。你逃避了這一生,還有來生。這一生被你逃避了,來生恐怕報得還要重一點。既然如此,不如現在報掉好,報掉就是帳結了,這要曉得。所以是「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是覺悟的人,起心動念、一切造作,他很小心、很謹慎。他不造惡業,絕不傷害別人,這非常重要。傷害別人,別人的損害小,自己造的罪業重,所以傷人還是傷自己。確實能令眾生墮三惡道,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一點都不假。在人中,我們講「現世報」,佛法講「餘報」,他在三惡道報盡了,出三惡道再生到人間,還有餘報,這個人常常被人毀謗,常常被人騙。社會上確實有這種人,什麼原因?過去生中妄語的罪業。我們明白這些事實,才知道妄語果報的可怕。【四十七、佛言:若依我為師者,不得飲酒,亦不與他飲。不貯畜。有重病者,醫教以酒為藥,乃暫權開聽,非謂長途服食。若無病託病,輕病托重,俱犯。】這是十戒裡面的第五條,「不飲酒戒」。『佛言:若依我為師者,不得飲酒,亦不與他飲。』我們自己不飲酒,也不能給別人飲酒,送酒給別人也是錯誤的。『不貯畜』,家裡不要藏酒。不飲酒戒,這是列入重戒之一。五戒是根本戒,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一開端都是這五條,所以這五條叫根本戒。酒這條戒,本身沒有罪過,不像前面殺盜淫妄四種,本身就有罪,叫「性罪」。酒本身沒有罪,酒這條戒叫「遮罪」,遮是預防;因為酒後會亂性,犯殺盜淫妄,所以它是屬於防範的性質。飲酒很容易出事,所以佛就在遮罪裡把它列為第一條,絕對的禁止。他說得這麼嚴格,這就是看到多數人一沾到酒,他這個心就亂了,就沒有辦法約束,飲酒過量就會出事情。我們看現前的社會,車禍很多,大多數都是酒後駕車。所以現在法律規定飲酒過量不準開車,也是把它訂入重戒,這是同樣的道理。下面有開緣,這一條戒的開緣最多。開是開戒,開戒不犯戒,我們自己一定要明瞭。『有重病者,醫教以酒為藥,乃暫權開聽,非謂長途服食。』這就是開緣。如果是有病,醫生一定要用酒合藥,這是開緣。當你病好了,就不可再飲,病好了再飲就是破戒。用酒來治病,這是開,不是破。在中藥裡,有不少藥是要用酒作配藥,或者是作藥引的,這可以用。中藥有很多用動物的,也可以用。藥用,這都是開緣,這些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地方說得少,《戒經》講得詳細。還有一種,七十歲以上,身體虛弱,血液循環不好,酒能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對身體健康有利益,這准許飲用少量,這是開緣。我初學佛時,有的時候也到寺廟,常常跟老和尚在一起吃飯。老和尚每一餐飯都有一杯酒,我們懷疑,酒不是佛門重戒?老和尚每天吃飯之前喝一杯酒,也不敢問。到以後才知道這是開緣,那個老和尚確實七、八十歲。中國北方天氣冷,七十歲以上,身體虛弱,非皮毛不能保暖的,也可以穿皮衣服。所以佛法真是通情達理,並不是叫我們死在戒條裡,它是活活潑潑的。可是你不能故意犯,如果你穿棉衣可以保暖,你穿皮衣服就有傷慈悲心。你身體很正常,你每天喝一杯酒,雖然一杯酒不會醉,沒有什麼大過失,你也犯了佛的戒律。受五戒的在家同修,在現在應酬宴會的社交場合中一定有酒,你可以飲一杯酒,決定不會醉,應酬,這是開緣。如果藉這個機會多喝一點,就犯戒了。結罪是心境不同。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而不是死守在戒條之中。佛家戒很嚴格,條條戒都有開緣,就是在某些條件之下,某種環境之下,可以開,而不是犯。應開就要開,應止就要禁止,這叫持戒。應該禁止不禁止,應該開不開,都叫犯戒。所以年歲很大,氣力很衰,藥裡可以用酒。不是藥裡用酒,不可以『長途服食』。『若無病託病』,假裝病,『輕病托重』,用這個理由去喝酒,『俱犯』,統統犯戒。所以戒律非常微細,要認真的研究,用它做標準,改善我們的生活行為,對我們的德行、修持、健康一定有好處,不會有害處的。下面佛舉一個例子:【四十八、昔有優婆塞,因破酒戒,遂併餘戒俱破。三十六失,一飲備焉,過非小矣。】『優婆塞』,這是在家的男居士。『因破酒戒,遂併餘戒俱破』,餘戒是殺、盜、淫、妄,統統破了。『三十六失,一飲備焉。』佛經上講飲酒有三十六種過失,他喝醉了,全都犯了。這三十六種在《戒經》裡也說得很清楚。『過非小矣』,飲酒的過失很大,不小、不輕。特別在現代的社會,人與人相處比過去頻繁太多,而飲酒很容易出事情,不但傷害自己,也傷害很多人,不可以不小心,所以這條戒一定要嚴格的去受持。縱然自己有海量,也要做一個好榜樣給後學的人看,這才是真實的慈悲,才是利益大眾。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學佛問答9
勸學 凈空法師
凈空法師:兩舌之害
凈空法師:四攝法略說,佛教網
凈空法師:我們要培養自己有觀察善惡、是非、邪正的能力

TAG: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 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