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田園閑居的古詩詞名句總結
中國古代的田園詩(又多指山水田園詩)是指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多以自然風光、農村景物和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為題材。源於南北朝的謝靈運和晉代陶淵明,以唐代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田園詩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鍊,多用白描手法。
陶淵明
陶淵明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被尊稱為隱逸詩人之宗,而且開創了田園文學這一文學潮流。他的詩文充滿了田園氣息,他的名士風範和對生活簡樸的熱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文人,乃至整個中國文化。
陶淵明在他仕宦的十幾年中,看盡了官場中的腐敗與黑暗,他深知自己的理想在這種環境中根本無法實現,於是終於逃脫了這個「塵網」,而選擇了歸隱。歸隱後的生活是十分恬淡自在的,他自己開荒種田,辛勤耕耘,雖然生活並不寬裕,但他的心理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鄉村是寧靜祥和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村落相隔很遠,所以顯得模糊,就像淡淡勾勒幾筆的水墨畫一樣。每到了生火做飯的時候,每家每戶都升起了裊裊的炊煙,一切都是如此的恬靜優美。彷彿這是一個桃花源,遠離塵世的喧囂嘈雜。當然,這只是一個普通的鄉村,它除了有安靜的時候,也有熱鬧活潑的時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這兩句聲音描寫,使得這幅田園畫一下子活動了起來。詩人化用漢樂府《雞鳴》之「雞鳴高樹顛,狗吠深宮中」詩句,把極為平常而又最富農村特徵性的的雞鳴狗吠信手拈來,極為恰當地表現出農村的生活氣息,卻又絲毫不破壞那一種寧靜和平的意境。以上四句以白描手法,集中描寫了農村的生活畫面,語言清新質樸,意境自然和諧,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的厭惡以及對自然的熱愛。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這首詩主要描寫詩人隱居田園後勞作的情景。「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對自己勞作情況的總體交代。詩人畢竟不是世代耕種的農人,而是「少學琴書」的士人出身,當然缺乏躬耕經驗,以致「草盛豆苗稀」。然而,「草盛豆苗稀」的結果,並沒使詩人灰心喪氣,反而更激發了他的勞作熱情:他清上早起便下地剷除雜草,直到夜幕降臨時才披星戴月扛鋤歸去。「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兩句寫詩人辛勤耕耘的情景,也是當時千千萬萬農民勞作場面的一個縮影,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便有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句,通過對勞動中的細節描寫,進一步突出了勞作的艱苦。但在詩人心中,即使躬耕生活再艱苦,也好得過在黑暗的官場中違心地生活。所以,「夕露沾我衣」,並不足惜,能做到「但使願無違」就夠了。這兩句表現了詩人對真善美理想的執著追求精神和與現實社會污濁官場的決裂態度。
王維
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揚了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而獨樹一幟,使山水成就達到高峰,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山居秋暝》是王維的代表作品,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其中「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二句,是對山間婦女的生活及山林環境的細節描寫。上兩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著意刻畫的是山林之靜謐,而至「竹喧」句,畫面便瞬間活動起來——竹林里傳來了一陣陣歡歌笑語,原來那是姑娘們洗罷衣服後歸來了;田田的蓮葉突然向兩邊分開了,原來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的寧靜。這兩句側重寫人的活動,詩人不直接寫浣女歸來,而先寫「竹喧」「蓮動」,這是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也被蓮葉遮蔽,只有聽到了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之後,才能看到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詩通過寫浣女的無憂無慮、勤勞善良,反映出詩人希望過安靜純樸生活的理想,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作者對污濁官場的厭惡。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描繪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首聯與頸聯寫景,而頷聯與尾聯則寫詩人的閑居之樂。「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兩句,描繪輞川附近山水田園的深秋暮色。天色向晚,暮色低垂,山色變得更加青綠,而山間的泉水依舊是每天緩緩流動,不因秋色的深沉而凝滯不前,更不會因為暮色而減緩流速,只是「日潺湲」。山是靜止的,這一「轉」字,便憑藉顏色的漸變而寫出它的動態。水是一直都在流動變化著的,用一「日」字,卻令人感覺到它始終如一的守恆。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聲音的畫面。「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兩句,承首聯的「寒山」、「秋水」寫來,描寫村頭落日與炊煙:黃昏時分,渡頭的夕陽正漸漸沉沒,而村間的炊煙則正裊裊升起。這一聯顯然脫胎自陶淵明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但陶詩含有濃濃的情味,而本詩則屬於景物的實錄,各有千秋。此外,渡頭在水,墟里在陸;落日屬自然現象,炊煙屬人事活動,可見作者的景物選取是頗具匠心的。「渡頭余落日」,剪取的是落日與水面相切的瞬間畫面,不僅顯示了落日的動態和趨向,還為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像餘地。「墟里上孤煙」亦選取富有鄉村特徵性的景物,將畫面定格在孤煙直上的那一刻。其中一個「上」字,不僅寫出炊煙悠然上升的動態,而且顯示出炊煙已經升到相當的高度。以上兩聯共同勾勒出一幅和諧幽靜而又富有生機的田園山水畫。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兩句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寫詩人隱居山林之樂。王維中年以後就厭惡世俗而信奉佛教,他歸隱在山水之間,自得其樂,等到興緻來了就獨步漫遊,沉醉在自由的境界之中,不知不覺,已到了溪水盡頭,似乎已無路可走,但詩人並不氣餒,而是閑散地坐下,看天上的行雲變幻。對他來說,一切都是如此地自然,一切都足於引發其閒情逸緻。「行到水窮處」既有一種「應盡便須盡」的執著,也有一種身處絕境時的坦蕩;「坐看雲起時」則是心情悠閑到極致的一種行為舉動。雲,有形無跡,飄忽不定,像自在閑散的人心,在佛家眼裡,雲又象徵著「無常心」、「無住心」,簡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夠去掉固執的心,而像雲一樣無心,就可以擺脫煩惱,得到自由。所以這兩句不但繪出一幅淡雅的山水畫,還蘊含濃濃的禪意,是王維物我一體境界的體現。
《田園樂》是由七首六言絕句構成的組詩,寫作者退居輞川別墅與大自然親近的樂趣。其中一首曰:「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前兩句,描寫了一幅色彩鮮亮、對比鮮明的春色圖。作者選取了春天最具代表性的兩種景物,並加以渲染,使得詩中具有強烈的畫面感。後兩句,亦是一幅寧靜悠閑的畫面。因為有了「宿雨」,所以有「花落」。地上有了落花,本應打掃才是,然而緊接的卻是「家童未掃」。「未掃」即還沒來得及掃,說明清晨人還未起。於是,這滿地的落花幽幽地鋪展著,別有一番清幽的意趣。末句又拈出一幅山客酣睡圖。「鶯啼」是美妙動聽的,不曾擾了山客的清夢,他正睡得酣甜。這兩句寫到春「眠」、「鶯啼」、「花落」、「宿雨」,與孟浩然的《春曉》十分相似,但相似中又有細微的差別:孟詩從「春眠不覺曉」寫起,再寫人醒後所聞「處處聞啼鳥」,以及「花落知多少」的懸念,意境主在「鬧」字上;而此詩先寫花落,再寫鳥鳴,最後才寫到春眠,其意境主在「靜」字上。這兩句,以嫻雅之筆寫景記事,突出詩人田園閑居之樂。
《田園樂》第四首曰:「萋萋芳草春綠,落落長松夏寒。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首二句寫田園的自然環境,景物非一時之景,而是春之草、下之松,表現出生活環境之愜意。此外,「萋萋芳草」、「落落長松」正是隱士所傾慕之物,暗寫自己歸隱的生活情趣。「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兩句寫田園的物與人。「牛羊自歸村巷」正是《詩經》中「日之夕矣,羊牛下來」的畫面。詩人寫牛羊暮返,妙在「自歸」二字,說明是牛羊「自願」回家的,而不是被人驅趕著而回的,體現出人與物相處之和諧,襯托出村巷的寧靜祥和。末句「童稚不識衣冠」中的「衣冠」指代做官之人,說小孩不識官宦之人,或根本不在乎是否有官人,表明人們之間關係單純,不需要應酬,更不需要繁文縟節,從而更進一步表現出村巷之僻靜以及人們淳樸無爭的美好品質。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是王維晚年對萬事所抱的一種心態,看似達觀,實則蘊含了理想無法實現的無奈。他解脫的辦法就是逃離仕途,返回山林,過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隱逸生活。這兩句抒寫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趣,隱隱流露出詩人內心深處的隱痛。詩人擺脫了官場中的污濁與壓力,終於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可以迎著松林間的清風解帶敞懷,在山間明月的伴照下獨坐彈琴,如此悠閑洒脫,無拘無束。這裡的「松風」、「山月」似乎都極通人情,他們彷彿能感受到詩人的歡愉,特來為詩人助興,一個來「吹解帶」,一個來「照彈琴」,真是善解人意。此外,「松風」、「山月」均含有高潔之意,詩人抓住隱逸生活的兩個典型細節加以描繪,展現了一幅鮮明生動的畫面,塑造了一個高雅悠閑的隱士形象。
王維的田園詩除了以上所列之外,還有一首《新晴野望》,全詩描繪初夏時節,雨過天晴,詩人眺望原野所見到的田園風光以及農民抓緊了雨過天晴的有利時機而突擊耕種的情形。也有《春中田園作》一詩,寫仲春時節的田園景色和農事活動,寫出了春天的欣欣向榮和農民勞作的愉快歡欣。
孟浩然
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他和王維並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庄》、《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
《過故人庄》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律,是一首描寫農家生活情景的田園詩。首聯記事,從應「故人」邀寫起。「故人」以「雞黍」相邀,可見待客之簡樸,顯示出田家特有的風味。頷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是描寫山村風光的名句。詩人走進村裡,看到山村被翠綠的樹林環繞,而那蒼青色的山巒則在城外聳立著,遠遠望去,好似傾斜著一般。一個「合」字,寫出村邊綠樹環繞的情景,突出山村之幽靜;一個「斜」字,則寫出城外山巒遙遙聳立的景象,構成一種高遠開闊的境界。這兩句一近一遠,由近及遠,以遠景映襯近景,描寫出村莊環境的曠遠幽靜。
頸聯寫山村生活情趣,情感顯得更加歡暢淋漓。「開軒」二字,讓上聯所描繪的山村美景映入了屋內,更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而「話桑麻」則增強了農村風味、勞作氣息,給人以淳樸自然的感受。再聯繫「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兩句,那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便和諧地打成一片,構成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忘卻了俗世間的一切煩惱,彷彿一時間放空了自己,而沉浸在無欲無求的境界中。待回過神來,才知到了離開的時候,詩人臨走時,還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重陽節再來觀賞菊花。結尾兩句以重陽節還來相聚寫出友情之深,言有盡而意無窮。
孟浩然還有一首十分膾炙人口的小詩《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唐人絕句精華》:「此古今傳誦之作,佳處在人人所常有,唯浩然能道出之。聞風雨而惜落花,不但可見詩人清致,且有屈子「哀眾芳之零落」之感也。」
范成大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詩人,其學詩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遊、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這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用梅子、杏子、麥花、菜花,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二句以金黃的梅子、肥美的杏子、雪白的麥花、稀疏的菜花,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色彩明艷,對比鮮明,有花有果,有色有形,洋溢出一派瓜果豐收的景象。「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兩句,再以「蜻蜓蛺蝶」,從側面寫出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開始繁忙,農民早出晚歸,白天很少有行人,所以「籬落無人過」。最後一句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更顯其靜。這首詩,以清新質樸的語言,描繪出一幅靜中有動的田園圖景,代表了范成大農村生活題材詩歌的特色。
《晚春田園雜興》(其三)這首詩,描寫了農村暮春的景色和農家田戶的生活。「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這兩句寫暮春時節的農村靜景:蝴蝶成雙成對,在菜田裡飛來飛去,尋找菜花;隨著春天的結束,白晝慢慢顯得長了,田戶人家沒有客人來往,村子裡十分恬靜。前一句寫蝴蝶飛舞,落入菜花,很有田園風味,在這裡,「菜花」說明蔬菜已經成熟,也暗示著農家的勞作和辛苦,春天的勞作必定能換來秋天的收穫。「日長」,說明夏天快要到了;「無客到田家」,寫得很有意思,農家本來淳樸好客,為什麼現在沒有人來農家做客了呢?白居易《觀刈麥》里說「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夏初是農家比較繁忙的季節,家家戶戶都外出勞作去了,又怎麼會有客來田家呢。這兩句對暮春農忙景象的描寫,一動一靜,動靜結合,語言平易,景物自然,很富有農村的生活氣息。
其他
白居易的《村夜》,以白描手法寫鄉村之夜,清新恬淡,很有韻味。「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二句,勾畫出村夜的特點。這兩句以動襯靜,寫景中透露出詩人孤獨冷清的心境。「獨出門前望野田」句,將視角由村莊轉向田野,展開了一幅蒼茫無垠的廣闊畫圖:「月明蕎麥花如雪。」末句展現了一派十分明朗而又動人的自然景色,以寧靜優美的自然景物收束全詩,不僅與首句「霜草蒼蒼蟲切切」的凄清景物形成鮮明的對照,還表現出詩人迷戀于田間美景中而忘記了憂愁的情感變化。
杜甫《客至》的首二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詩」,以清新淡雅之筆,描繪了詩人居處幽寂的環境,顯示出作者淡泊恬淡的心境。首句綠水蕩漾的環境描寫得十分秀麗可愛,舍南舍北都被春水環繞,可見環境之幽雅秀麗,但春水漫漫,又不免給人以空曠渺茫之感,而房屋被水環繞,略顯孤立無助。群鷗日日而來,這群鷗是水邊隱士的伴侶,體現出居處環境之僻靜,為詩人的生活增添了隱逸色彩;同時,詩人的門前只有群鷗到來,說明門可羅雀,無人來訪,略帶一種孤寂偏遠的意味,流露出詩人閑居的寂寞心情。
他還有一首《江村》,寫閑居之樂。「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幾句寫景。首聯說江水「抱村流」,以擬人手法寫出江流之可愛可親,流露出對江水的喜愛之情,同時還照應了「江村」的詩題。而次句的「事事幽」三字,是全詩之眼,具有提攜挈領的作用,梁間燕子、江上白鷗,以及畫棋盤的老妻、作釣鉤的稚子,他們的活動無一不體現一個「幽」字。頷聯選取樑上的燕子和水中的鷗鳥,並分別用「自來自去」、「相親相近」刻畫其情態,其中兩個「自」字,兩個「相」字,表現出鳥兒的自由自在,反映出人與自然相處之和諧,展現出一派恬靜美好的鄉村圖景。
司空曙的《江村即事》,寫江村美景,詩人並沒有從正面著筆,而通過寫漁人悠閑的生活,襯托出江村寧靜美好的環境。「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寫漁夫的活動。「不系船」三字是一個關鍵點,正是因為如此,才生髮出「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兩句。「江村月落正堪眠」,此時月亮已經落下去了,漁夫也變得十分疲憊,因此連船都懶得系下,就睡覺了。只是,船沒有系,萬一被風吹到水中央該怎麼辦呢?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擔憂,因為「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即使船被風吹去,小船至多被吹到長滿蘆葦的淺水邊,根本無礙。末兩句不直接說明原因,而以「縱然」、「只在」兩個詞,一縱一收,寫出了釣者悠閑的生活情趣和隨性的生活態度。
韋應物的《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寫秋夜懷人。首句點明時令時間,次句寫自己的活動。「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二句,突然一轉,由自身而聯想到遠方友人此時的境況。友人此時正在臨平山學道,想必秋山中一片空寂,可以聽到松子落的聲響。在如此幽寂的環境中,他應該還沒有進入夢鄉吧。詩人因自己懷念遠人、徘徊不寐,推想對方也應未眠,似乎也在思念著遠方的詩人,這樣寫不禁使眼前之景與意中之景並列,還使懷人之人與所懷之人兩地相連,進而使得懷人之情加倍,突出了思念之深。
王建的《雨過山村》,是詩人遊玩山村時所作,描繪了山村人民的生活。前兩句「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描寫山村寧靜美好的環境。詩中所寫的是雨天的「雞鳴」,而且只有「一兩家」,這正是山村人家分散稀疏所形成的情景,若是在村落聚集的平原,則應該出現群雞合唱的壯觀景象了。「竹溪村路板橋斜」句,作者選取了「竹溪」、「村路」、「板橋」等意象,彷彿引導讀者體驗了一番山行的趣味。以上兩句,為讀者描繪出一幅寧靜諧和的鄉村風物圖。
杜牧的《清明》,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凄冷,歷來廣為傳誦。最後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雖然是人物語言、動作的描寫,卻分明畫出了一幅青山隱隱、山路蜿蜒、流水潺潺的優美圖畫,畫上細雨迷濛,行人黯然,有一個騎在牛背上的牧童,正指著遠方,似乎伴著話語,牧童旁邊則是滿臉疲憊的詩人。不遠處的山中,杏花怒放,紅的似火,白的似雪,在杏花叢中,分明挑出一個酒旗,這便是酒家所在。詩的後兩句雖不是典型的山村景物描寫,卻也給人了以優美藝術想像。
楊萬里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閑居初夏午睡起二首》是楊萬里代表作之一。初夏天氣驟熱,詩人閑居鄉村,一邊吃著酸甜可口的梅子,一邊看著窗紗外綠油油的芭蕉,心情十分恬淡。由於夏天白晝變長,詩人中午不免昏昏睡去,睡醒之後仍然感到心灰意懶,百無聊賴,閑著無事便看起兒童嬉戲,以打發閑情。末句一個「閑」字,不僅淋漓盡致地把詩人心中那份恬靜閑適和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表現出來,而且非常巧妙地呼應了詩題之「閑居」。
翁卷的《鄉村四月》,以清新明快的筆調,描寫了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旖旎風光,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兩句寫江南農村的自然美景。「綠」寫樹木蔥鬱之景,「白」寫水天相映之象,色調十分鮮明,境界極其開闊。「子規聲里雨如煙」句,以煙喻雨,展現了江南煙雨朦朧之美;以催耕的鳥聲,為畫面平添了無限的生機。這兩句選取江南特徵性的景物,寥寥幾筆就把江南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來。更多描寫田園閑居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www.xigutang.com)
陸遊的《小園》寫閑居生活。「小園煙草接鄰家,桑柘陰陰一徑斜」兩句,寫的是小園的秀麗風光。「卧讀陶詩未終卷,又乘微雨去鋤瓜」兩句,寫詩人生活情景。他悠閑地卧獨陶淵明的詩作,還沒有讀完便趁著微雨去田間鋤地去了。陶淵明是著名的田園詩人,作者卧讀其詩,表明隱逸之樂;而下地勞作則是田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詩人「未終卷」便「趁微雨去鋤瓜」。這二句真實、生動地寫出陸遊晚年生活的安逸、閑適。但以上並不能概括出本詩的全部內容。陸遊是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心懷殺敵報國的理想,直到臨終前還不忘收復中原的夙願。對於這樣的一個愛國志士,「卧讀陶詩未終卷,又乘微雨去種瓜」的閑居生活怎會是詩人所願呢?這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罷了。
綜上,田園詩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對山林田野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氛圍,藉此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寧靜和平生活的嚮往。田園詩常用的表現手法有白描(或工筆細描)、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渲染、定點換景(或移步換景)等。
(責任編輯:夏素箏)
推薦閱讀:
※名句欣賞四
※長知識!古詩詞名句100題 你能答對多少?
※經典名句 79
※有哪些诗词、名句适合用作人的名字?
※語文必修二名句默寫試題複習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