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二年文藝氣象(電影篇)
畢 勝(標題書法)新年伊始,我們推出「二〇一二年文藝氣象」系列專版,以回顧和總結過去一年的文藝創作,既對各個藝術門類的成就、趨勢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綜述,對代表性的優秀作品集中推介,也對具有啟發性的話題專文探討。正值賀歲片檔期,電影成為大家關注的文化熱點,因此本期「文藝氣象」以電影開篇,通過梳理2012年國產電影的得與失,推動中國電影繼續前行。——編 者中國電影:奮力突圍 砥礪前行(2012文化中國關鍵詞)饒曙光《 人民日報 》( 2013年01月04日 24 版)對於中國電影而言,2012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月18日,在絕大多數中國電影人並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中美達成了新的電影協議。這一協議不僅會對國產電影市場份額造成持續的、巨大的衝擊,而且必將引發中國電影大變局。迄今為止,絕大多數中國電影人對中美電影新協議可能造成的巨大衝擊和挑戰缺乏主動的、足夠的、清醒的、理性的認識,不少人還存有僥倖心理乃至盲目樂觀情緒。儘管如此,2012中國電影在創作、市場、傳播及其影響力方面也都呈現出良好的、良性的發展態勢,不斷積聚可持續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科學發展的「正能量」。提升影片質量 拓展市場份額主流電影的創作和生產依然是2012中國電影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錢學森》作為近年投資較大的人物傳記片,採取了適度類型化、娛樂化、商業化的策略,富有新鮮感和活力,使人產生一種迥然不同的美學感受,給中國人物傳記片創作和生產帶來了多方面的啟示意義。而為迎接黨的十八大推出的一批影片如《忠誠與背叛》、《西藏的天空》、《雨中的樹》、《許海峰的槍》、《生死羅布泊》、《索道醫生》、《南平紅荔》、《冰雪11天》、《小小飛虎隊》、《走過雪山草地》、《南泥灣》等,在藝術表達與思想內涵上有了新的進步。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很多主流電影不僅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人性內涵,而且都注重現代電影的視聽品質、視聽衝擊力和感染力,影像的質感及其藝術意蘊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更大層面地獲得了觀眾的認同和市場的接受。中國電影界已經基本形成共識:要推動電影產業化,必須全面提升中國電影的專業化、工業化、科技化、國際化水平,必須大力推進商業類型電影的創作和生產,製作大量有品質、有品牌的商業類型電影來有效鞏固和拓展國產電影的市場份額。儘管當下中國商業類型電影、尤其是中國式大片的創作和生產存在著題材重複、類型單一、手法單調,同質化、「山寨化」傾向嚴重,過度娛樂化追求,整體上創意能力不足等問題,但市場依然是靠《畫皮2》、《四大名捕》、《二次曝光》、《筆仙》、《搜索》、《聽風者》、《寒戰》、《一九四二》、《十二生肖》、《大上海1937》等影片維持熱度,並在與好萊塢電影正面較量和博弈中艱難地支撐著國產電影的市場份額。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單純依靠大明星、大場面形成視聽奇觀吸引眼球,是無法形成持久的藝術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也不可能持久地獲得觀眾和市場的青睞。一些中國式大片之所以出現了效益遞減的趨勢,原因就在於在理論層面把商業類型電影尤其是商業大片簡單地理解為「配方式生產」,在實踐層面缺乏必要的創意能力和想像力。在中國電影娛樂化傾向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一九四二》以其嚴肅的主題、對歷史的追問、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性的關懷,形成了影片的人文主義氣質和史詩品格。雖然影片的票房最終沒有達到製片方的預期,但迄今為止獲得的觀眾口碑和市場認同,說明當下中國電影市場的包容度、接受度、寬容度、成熟度都在不斷增加和拓寬。《畫皮2》、《人再囧途之泰囧》之所以受到觀眾的認可和追捧,其訣竅不過是規規矩矩地、老老實實地為觀眾拍一部影片。相形之下,《匹夫》、《殺生》、《王的盛宴》等電影遭遇了票房「滑鐵盧」。雖然我們絕對不能簡單地以票房衡量這些影片的全部價值,但其中透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深入分析、深入研究:電影要想獲得觀眾認同和市場接受,必須傳遞出觀眾接受和認同的主流價值觀;必須在傳遞主流價值觀的同時舒緩觀眾的精神和情感壓力、釋放內心深處某種隱秘的慾望;必須在個人表達與觀眾接受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和包容度。如果不能在滿足觀眾觀賞快感和個人表達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和包容度,寧可暫時犧牲個人表達。從電影創作和生產而言,最大限度地貼近觀眾的觀賞需求、消費慾望是電影創作和生產不可違背、不可超越的「王道」。面對好萊塢的強勢衝擊,我們不能主觀臆想用類似於伊朗《一次別離》的影片去與好萊塢電影正面抗衡和博弈。事實上,主要由平均年齡21歲左右的年輕群體構成的主流市場需要大批量、同時具有較高藝術品質的商業類型電影。當然,在作為「主力軍」和「常規軍」商業類型電影的創作和生產之外,也需要大量有創意、有情懷、有精神、有探索的中小成本電影作為電影市場「有效的補充」,形成一個良性的、優化的電影生態。《桃姐》、《搜索》、《飛越老人院》、《春嬌與志明》、《愛在廊橋》、《萬箭穿心》、《索道醫生》、《阿米走步》等,憑藉獨特的選材、視角和表現手法拓展了國產電影的創意能力,拓展了國產電影的生存空間。遺憾的是,由於我們的主流院線基本上停留在粗放式經營模式,也由於缺乏「特色化、差異化」的院線,未能實現與大量的、潛在的目標觀眾有效的對接,其票房也就不盡如人意。此外,還有一些動畫電影《賽爾號2:雷伊與邁爾斯》、《摩爾莊園2》、《麥兜噹噹伴我心》、《神秘世界歷險記》(原名《奇異家族》)、《我愛灰太狼》等值得關注。如何滿足目標觀眾的觀影需求,推動多樣化、多元化電影的創作和生產,進一步拓展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是中國電影市場體系建設的新任務和新要求。正視行業結構矛盾 建立現代產業體系2003年以來,我國電影業自身經過全面產業化改革與市場化推進,產業模式與類型化生產初現端倪,產業體系與市場結構也已基本形成。但業內有識之士都清楚,全行業存在著各種矛盾,如市場高速發展與體制、機制不適應市場發展的矛盾,製片產權與盜版泛濫的矛盾,進口片與國產片爭奪市場份額的矛盾,影片傳統發行模式與網路傳播的矛盾,院線與影院之間的矛盾,製片人中心制與導演中心制的矛盾,製片方與編劇的矛盾等等。從整體上看,中國電影產業發展依然面臨著體制、機制不完善,競爭不充分也不公平,投融資方式不夠多元化、不夠優化等等問題。總之,當下中國電影產業和市場發展主要靠票房拉動,電影作為一種文化消費形式主要集中在一線大城市,高票價制約了電影觀眾群體和觀眾人次的有序、有效增長,整個行業表現出一種極強的脆弱性、不穩定性。特別是中美達成新的電影協議以後,在好萊塢電影的巨大壓力和衝擊下,各種結構性矛盾不斷凸顯和爆發:眾多國產電影為了避開好萊塢大片紛紛變更上映的檔期,使得國產電影不可避免陷入了「內耗」乃至相互殘殺的境地,令人惋惜和痛心。中影、華誼、博納、星美、光線五家電影製作發行公司以通知的方式要求與院線的票房分賬比例由之前的43%上漲到45%,在業界引起了軒然大波。製片方要求提高票房分賬比例無可厚非,但共同做大做強電影市場才是各方利益的根本保障。更有甚者,有的僱傭水軍或者進行口碑挽救,或者抹黑競爭對手,給整個行業造成了極大的混亂。事實上,網路水軍給全行業帶來的只可能是「輸」而不可能是「贏」。中國電影產業要在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基礎上推進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優化結構,按照現代電影產業的發展規律構建能夠有效保障各方根本利益,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動態平衡的現代電影工業體系、現代電影產業體系,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整體模式升級換代,從粗放式向規模化、集約化轉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增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電影道路的自覺、自信。同時,中國電影還必須把產業建設和文化建設高度有機結合、統一起來,通過著力強化電影文化體系建設,為電影產業健康發展注入文化內涵和能量,創作和生產更多具有經典人文品格、美學品格的電影精品,不僅為當下生活提供情感的慰藉和精神的「長明燈」,而且也為後人留下珍貴的、不可磨滅的文化印記和文化財富。黨的十八大發出號召,要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具體到電影文化,就是要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電影文化。這就更加要求中國電影人集中全行業的智慧和能量,化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完善自身,做大做強,有效應對好萊塢電影的衝擊,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中國電影的強國夢想!沒有觀眾,何談其他(年度話題)——有感於《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票房奇蹟向 兵《 人民日報 》( 2013年01月04日 24 版)2012年年底北京迎來了近幾十年來同期最冷的寒流,然而在凜冽的寒風中,北京的影院門前卻佇立著一隊隊等待購票的觀眾。如此盛況遠不止出現在北京,在廣州有人感嘆電影票像春運的火車票一樣緊俏。這都是因了賀歲片《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簡稱《泰囧》)。從12月12日第一天上映開始,《泰囧》便不斷改寫中國電影市場的歷史紀錄,上映第一周奪得首周的單日票房冠軍、周末華語片冠軍,全周收穫3.1億元,刷新國產片單周票房紀錄,觀眾數達1175萬,超過《泰坦尼克號3D》首周的1050萬,創下單周觀眾總數新高。第二周又以3.744億刷新自己剛創下的紀錄,同時超過《變形金剛3》的3.62億,成為次周最高票房紀錄的保持者。截至2013年1月1日,《泰囧》累計票房已突破10億,創造出有史以來華語電影的單片最高票房,而《泰囧》仍在熱映中,書寫新紀錄的奇蹟還在繼續。一部製作資金近3000萬的《泰囧》,竟創造如此的票房神話,讓人驚嘆,發人深思。誠然,《泰囧》值得總結的經驗很多,但首先得益於創作者認真的藝術態度。該片導演徐崢在主演《人在囧途》獲得不俗市場反響的基礎上續寫「囧」篇,第一次執掌導筒首先想到的就是「不惡搞、不山寨,回歸一部真正屬於中國老百姓的喜劇的真實面貌」。他認為中國電影不缺好的喜劇演員,缺的是「能真正讓人發笑卻又不傻笑的劇本」。為此,他和編劇用了近一年的時間編織不乏現實意義、劇情紮實的故事,推敲符合人物身份、富於喜感的台詞。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一個研發出高科技產品「油霸」的「精英」與一個做蔥花餅的「草根」,一個為了自己發財,一個為了替母親還願,被迫結伴而行,二者在一路的糾葛中相互改變,啟迪心靈、升華情感。二人身份地位和人生追求的巨大差異,加之爭奪「油霸」的第三者的推波助瀾,其間自然笑料不斷,但人們在笑過之後,從中體味到一種觸動心靈的東西。這正是我們一直渴求卻在物慾橫流,忙於奔波的現實中遺忘了的那份情愫。這是有意味的喜劇,是我們在《李雙雙》、《瞧這一家子》中,體會過的那種既有時代氣息亦有生活意趣的喜劇。它平實,沒有蹊蹺的巧合,沒有超現實的奇遇,也沒有豬八戒踩西瓜皮、「傻根兒」在飛機上嚷嚷要開窗的「搞笑」,但它讓人發笑,讓人在會心的笑聲中得到愉悅。誠如徐崢所說,《泰囧》就是一部規規矩矩的喜劇,它並不完美。不可否認,該片確實存在著思想內涵開掘不深,表現手法創新不夠,敘事邏輯、劇情細節經不起推敲等諸多的不足。但有一個事實,卻是不可忽視的——2012年年底,如果沒有《泰囧》在中國電影市場上一路書寫的新紀錄,中國電影不會引發媒體的一再驚嘆和社會各階層如此熱烈的關注;業內人士回顧這一年的產業狀況時,談得更多的恐怕是「危機」,是如何在進口大片配額增加、群狼環伺,市場份額嚴重傾斜的局面下,重振國產電影的市場號召力。專業人士也許還在見仁見智地認真探討,重振聲威是否真離不開大片,中國電影究竟要不要類型化?不是說一部《泰囧》就改變了這一切,但是毫無疑問,它提振了國產電影的信心。它所產生的市場效應和社會效應,再一次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不管是營造視聽奇觀的大製作、明星扎堆的大投資,還是劍走偏鋒注目社會邊緣、重構歷史注重個人表達,都須得想著觀眾,規規矩矩拍片。所謂「規規矩矩」,就是遵循藝術規律,尊重市場法則。唯有如此,觀眾才會買賬,才有可能創造票房佳績。也只有如此,投資者才能收回投資進行再生產,中國電影產業才談得上發展、壯大,才談得上以民族風格、民族氣派走向世界。這些年,電影產業飛速發展,全國每年新增銀幕3000塊以上,僅新增數量就超過韓國影院的銀幕總數,這無疑造就了中國電影市場越來越大的容量。在這個市場上,作品不完美不要緊,只要想著觀眾,「規規矩矩」地拍片,《泰囧》的票房神話未嘗不可複製。年度熱點《 人民日報 》( 2013年01月04日 24 版)《雨中的樹》導演: 尹 力《一九四二》導演: 馮小剛《搜索》導演: 陳凱歌《人再囧途之泰囧》導演: 徐 崢《畫皮Ⅱ》導演: 烏爾善《雨中的樹》——主流電影的詩意表達尹鵬飛根據中共四川省萬源市委原常委、組織部長李林森的真實事迹改編的英模人物傳記片《雨中的樹》,在主流電影的藝術表達和觀眾認同上進行了新的探索。電影設置了主人公工作經歷和兒子追尋父親生前足跡的雙線敘事,以「樹」意象的宏大隱喻為開端,特意將兩個時空的界限模糊,營造一種夢境與現實交織的詩意感。在主人公先進事迹的鋪陳上,影片並非只將攝影機對準李林森一個角色,而是塑造了眾多的基層工作者形象,因此有效規避了同類題材容易導致的人物扁平化、情節表面化傾向。對一些社會不合理現象的批判,與主人公的高尚品格形成對照,不僅豐富了敘事,也增強了主流影片對現實的批判力度,營造出濃厚的時代氛圍,引人深思。影片加入的主人公與父親、妻兒的情感表述,也較好地實現了主流電影「家國同構」的目標。電影在剪輯、音樂、構圖各個方面均很用心,通過藝術創造將單純的人物事迹轉化為個性化、審美化的影像表達,以達到與觀眾情感的有效對接。例如,四川少數民族風景的引入,就在增強畫面感染力的同時,加強了敘事的情感表達。可以說,《雨中的樹》汲取了去年同類型影片《楊善洲》的成功經驗,又富於進取,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有機融合中,突破了以往主流電影中傳統的戲劇化衝突模式,更有效地獲得了觀眾的認同。《一九四二》——冷靜凝視苦難人心沙莉雯今年的賀歲檔,馮小剛並沒有沿襲他一貫的「馮氏喜劇」路數,而是為觀眾帶來了講述民族苦難歷史的《一九四二》。影片有民族史詩的特質,採用多線索敘事,力圖全方位還原歷史現場,其中包括數以百萬計河南災民的逃荒征途,國民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態度和作為,西方記者和傳教士的所見所為,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在紛繁交錯的歷史圖景中,電影成功塑造了多組人物群像,對於個體在大災難前的掙扎也給予了足夠細緻和立體的觀照。影片直面災難事件,深刻洞察特定歷史坐標中的真實人性,展現出豐富的人文內涵。「倉廩實而知禮節」,逃荒途中的饑寒交迫幾乎讓人們忘記了禮義廉恥、倫理綱常,只剩下想要活下來的本能。觀眾看到慘不忍睹的畫面,聽到無奈又無力的對白,更能真實感受到畫面背後的人性顫抖。影片提供給觀眾審視人性本質的視點,也賦予自身觸及人心的感染力。導演此次有意摒棄風格化影像,不刻意煽情,堅持真實、冷靜地陳述歷史,用近乎紀實主義的方式詮釋著人性之真。創作者有意隱藏自己情緒的表現手法給了觀眾更多的思考和審視的空間,不堆砌情感也不訴說苦難,只是讓我們在70年後靜靜觀看,默默動容。《搜索》——冷峻直面當下現實張新月陳凱歌導演的《搜索》,從題材的選擇和對選定題材的認識來講,是當代中國電影比較少有的直面現實的「接地氣」之作。影片表現年輕人的故事,具有時尚的都市氣息,陳凱歌將視野放在當下的社會現實,批判性地展示了網路媒體籠罩下的社會環境,這是一種勇氣。通過直面現實,時代與社會的癥候被巧妙地編織進一個富有戲劇性的故事之中,使觀眾在觀看故事的同時,也對我們的生活和社會進行思考。耐人尋味的是,銀幕上的故事與銀幕下的生活形成一種觀照,從而構成了一種立體的、全方位的觀影體驗。觀眾看完影片,走齣電影院,通過電影中的故事反觀生活,對影片的熱烈探討又將更多的觀眾吸引進電影院,形成良性循環。《搜索》在票房和口碑上的成功,說明當下的電影市場不僅僅需要古裝大片和好萊塢大片,現實題材電影同樣是有市場的,只是這一市場尚待開發,等待著更多像《搜索》一樣的影片進入院線,展示社會百態,啟迪現實人生。《畫皮Ⅱ》——打造東方魔幻電影品牌欣 悅3D魔幻巨制《畫皮Ⅱ》自上映就連破票房紀錄,雖然在藝術上仍有諸多欠缺和遺憾,但在2012年上半年國產影片市場份額萎縮到30%左右的情況下,它所取得的一串炫目的數據,還是給中國電影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在市場成功的諸多偶然和必然因素中,《畫皮Ⅱ》作為一部商業影片的操作經驗是值得認真審視和解讀的。《畫皮》系列電影對打造和維護民族電影品牌,對鞏固和拓展國產電影的市場份額有著較大的意義。中國電影產業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在巨大考驗和重大抉擇時,如何鞏固國產電影的市場份額成為當前中國電影產業的重要關注點。作為一部商業類型片,《畫皮Ⅱ》嘗試打通產業訴求和人文關懷、個人藝術創造與觀眾接受、視聽奇觀與視聽意蘊。青年導演烏爾善藉此片成功轉型,創造了一個奇幻的古代世界,想像大膽,構思新穎,大量特效技術的使用與故事的意蘊有機統一,收到良好效果。《畫皮》系列電影的成功開啟了中國式大片的品牌時代,它在電影品牌的深度開發以及涉及遊戲、小說、圖書等的矩陣式營銷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推薦閱讀:
※一定要去看的黑白電影
※《一起來看流星雨》男女主張翰鄭爽是怎麼分手的?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看過後有何感想?
※盧靖姍被吳京選為戰狼2女主的原因?
※如何看待金瓶梅中的性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