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可說是大家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之所以廣受世人的信仰,主要原因是菩薩有大慈悲、大智慧、大願力。所謂「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若眾生遇有災厄困難時,只要至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即尋聲赴感,無求不應、無苦不拔,因此稱為「觀世音」。又因菩薩有大智慧,於一切事理悉皆通達無礙,能隨類化身,尋聲拔苦無所障礙,所以又稱為觀自在菩薩。

    觀世音菩薩,早在無量劫前即已成佛,號為「正法明如來」,因慈愍眾生而倒駕慈航,隨處應機說法,度化有情。《普門品》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即是菩薩隨類化身、救度眾生的最佳寫照。「慈」能予樂,「悲」能拔苦,能拔除眾生的苦痛、施與眾生歡樂,便是慈悲。

    菩薩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行慈悲之時,不會因任何困境而退失菩提心、慈悲心。由於在因地上努力不懈,了解緣起性空之理,與十方諸佛本具的妙覺心體相應,所以只要眾生起個心、動個念都能了知,並能隨類應化,拔其苦難。

    一般人也有慈悲心,但是為何無法像觀音菩薩一樣自在變化呢?若慈悲當中夾雜了私慾、情感,就免不了需要其他條件的配合,當條件不具足時,慈悲心便發不出來了。例如,老師對學生慈悲,但是當學生不聽話、不恭敬時,自己是否還能不斷的諄諄教導,不覺疲厭呢?或者,因個人的好惡,導致無法做出平等的對待。若欲擴展自己的慈悲心量,當觀「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發願助他們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包含了清凈智慧,慈悲的當下,反聞聞自性,如《楞嚴經》所說:「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這正是修學菩薩道的行者們所應學習的目標。

推薦閱讀:

為何「菩薩畏因而眾生怕果」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大勢至菩薩之念佛
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是否違背眾生自作自受的因果?
天機泄露!學佛人致富秘籍,佛菩薩說這三招能改善財運、輕鬆致富

TAG:學習 | 菩薩 | 觀世音菩薩 | 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