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醜事惹人嫌 李鴻章後代指責張愛玲

 「張愛玲筆下的李家不完全是事實」

  為撰寫《晚清第一家——李鴻章家族》而採訪李鴻章的後代子孫時,常常要撞到張愛玲這個話題,想不到李氏大宅門裡圍繞張愛玲的筆下,還有這麼多忿忿不平的發言人,還有這麼多話要說,至今不絕。

  跟老李家人聊天,必須是慢節奏的,而且必須保持相當的耐心。因為李家這個話題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太沉重,沉重得近乎殘酷。他們常常要費好大的勁,還是找不出最恰當的語言,來形容和概括他們這些年的思緒和生活。

  有的李家人,像李鴻章的第六代孫李永偉很聰明,會推給張愛玲——「你看過張愛玲的小說嗎?她也算是我們李家的人,文忠公(李鴻章)的曾外孫女。她寫過不少書,寫那些破落貴族,裡面很多人物的原型都是李家的影子……我們這一代人沒見過她,上一代見過,可是都不喜歡她……」

  筆者見到李家錦先生時,他已80歲了,他是李鴻章的曾侄孫(李鴻章的四弟李蘊章的曾孫),他說:「張愛玲膽子大,講了不少實話,揭露了大家族生活中非常壓抑的一面。有些內容別人不清楚,而李家的人一看就知道寫的是誰。可是她光寫那些不好的,而沒有寫好的,可能她接觸的大都是些不好的,於是把李家人得罪光了,連她的父親和舅舅都大光其火。很多人從此不再理睬她,當然她也懶得再理李家人。事實上她連張家人也懶得理睬,後來越來越孤獨……」這還算說得客氣的。目前李家輩分最高的一位老人李國光(李鴻章的大哥李瀚章的孫子)告訴我:「張愛玲寫的不完全是事實!有些是亂講!別聽她的!」

  李家的一位親戚、93歲的孫曜東先生(他的伯父孫多鑫、孫多森是李瀚章的外孫)更是一臉不屑:「張愛玲家沒落得早,後代中沒人辦實業,沒能東山再起,只能坐吃山空。她很巴結世家子弟,可是人家一看她那身奇裝異服,胃口都倒了。」

  今年春節,有位從香港回滬探親的李家老人李家皓先生(李鴻章的六弟李昭慶的曾孫)對筆者說:「張愛玲寫小說是為了出風頭,她沒東西寫了,就專寫自家人,什麼丑寫什麼。而李家人出來工作的也不少,他們的掙扎和奮鬥她卻不寫,這算什麼?所以我們當年就不高興睬她……她寫別人是病態,她自己本身就是病態……我看她最後也沒有什麼好結果……」

  李鴻章的玄孫李道樺、邵玉楨夫婦還告訴筆者:「張愛玲的《金鎖記》發表後,我們父母是很有意見的,因為裡面的內容是在影射李家,但又與事實出入甚大。我父母之所以沒有站出來反駁,一來是看她那時要靠寫作吃飯,父母又離婚了,小姑娘一個,也就不去計較了;二來她寫的是小說,不用真名真姓,也就更沒有必要追究。但李家人的這種態度,卻被他們認為李家人不讀書,根本不知道她寫了那些小說,這真是笑話。」

  可惜當年的張愛玲,把李家事過於當成「自家事」了——當初她全然不聽李家人的反對,現在當然她永遠聽不見了。

  張愛玲姐弟叛逆李家大院

  到了張愛玲懂事的時候,家族的巔峰期早已過去,她常年生活在父親的大煙和後母的陰影里,筆下自是少有歡笑。按說,張愛玲寫小說,記下生活的片斷和感受,也無可厚非,反正並沒有指名道姓。

  但殊不知儘管這樣,世人還是把《金鎖記》等小說當成真人真事來讀。而且張愛玲的弟弟張子靜竟為姐姐的書細心地作了「注釋」,指出哪些故事影射李家什麼事,某某人就是李家的誰誰誰,並出版了《我的姐姐張愛玲》一書。

  張子靜在書中說:「1943年11月,我姐姐在《雜誌》月刊發表《金鎖記》這篇近四萬字的小說。當時她24歲,我23歲。我一看就知道,書中的故事和人物脫胎於李鴻章次子李經述的家中,因為在那之前很多年,我姐姐和我就已經走進了《金鎖記》的生活中,和小說里的『曹七巧』、『三爺』、『長安』、『長白』打過照面……書中的姜公館指的就是李經述的家,『換朝代』指的是1911年民國建立。」

  但實際上,《金鎖記》和李經述根本不搭界,他在1902年2月,也就是李鴻章去世後的100天,也撒手西歸了。《金鎖記》其實影射的是李經述的三兒子李國煦夫婦,搭到一點邊的是李鴻章的四兒子李國熊,還有孫子李家瑾(玉良)和孫女李家瑜。李玉良在小說中叫長白,李家瑜叫長安。

  「《金鎖記》的男主角『三爺姜季澤』本名叫李國熊,和我父親的交情不錯,並且認我為乾兒子,戲稱為這是他的『干殿下』。按照李家的起名排行,他叫我『李家常』。他來我家時,只要我在家,父親就會把我叫到他跟前,對他執以父輩之禮。」

  「李國熊是一位十足的紈絝子弟,吃、喝、嫖、賭,無所不來,花錢如流水。我姐姐在《金鎖記》里寫他第一次出場:」那姜三爺姜季澤打著呵欠進來了。季澤是個結實的小夥子,偏於胖的一方面,腦後拖一根三股油松大辮,生得天圓地方,鮮紅的腮頰,往下墜著一點,青濕眉毛,水汪汪的黑眼睛裡永遠透著三分不耐煩……『季澤第一次向七巧調情,是七巧向他說:「總算你這一個月沒出去胡鬧過。真虧了新娘子留住了你。旁人跪下來求你也留不住。』季澤當著妻子蘭仙的面,卻笑著回答:」是嗎?嫂子並沒有留過,怎麼見得留不住?『……分家後沒幾個月,季澤手頭拮据,去找七巧詐財,第二次對她調情……但是他的調情沒有達到詐財的目的,因為七巧太精明了。在現實生活里,李國熊平時花錢太隨便,子女又多,家用越來越拮据,後來上海住不下去,就搬到北京去住。「

  「至於『長白』琳表哥,他叫李玉良,長得馬臉猴腮,說話油腔滑調。有一個時期,他常到我家來和我父親一起吸大煙,兩個人在煙榻上海闊天空胡聊一氣。我姐姐在《金鎖記》里描寫他:」他是個瘦小白皙的年輕人,背有點駝,戴著金絲邊眼鏡,有點工細的五官,時常茫然地微笑著,張著嘴,嘴裡閃閃發光,不知道是太多的唾沫水還是他的金牙。『他受了』七巧『的挑唆吸上了鴉片,把新婚的妻子活活地丟在一邊,讓她心情悒鬱,最後得了肺癆而死。她死後,』絹姑娘扶了正,做了替身。扶正不到一年就吞了生鴉片自殺了。長白不敢再娶了,只在妓院里走走。『「

  「由於『七巧』碎嘴,在家族中人緣差,兩個孩子也都沒教育好,李玉良銷聲匿跡,我也沒有再提起他。他的下場如何,似乎也沒人關心。『七巧』的孩子不會有什麼好下場,這也許是大家早就預料到的。」

  筆者在採訪的過程中見到了「長白」的六個兒子、幾個兒媳和一大群孫子,也看到了「絹姑娘」在解放後的照片,證明現實生活中的「絹姑娘」卞慧卿女士不僅沒有吞生鴉片自殺,而且與丈夫李玉良相處得很好,她為李家生了六男一女共七個孩子,一直活到1981年5月才去世,李玉良也活到1957年。而且他家的孩子個個都爭氣,都是大學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後,大兒李道秉是電力高級工程師,江蘇水電局電力試驗研究所的所長;二兒李道是福州鐵路局的總工程師,福州鐵路設計勘測設研究院的黨委書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福建省鐵路事業的開創者;老三李道樺是海軍部隊東海艦隊興國艦上的作訓參謀,中共黨員;老四李道稹是上海玻璃廠的工程師;老五李道棱是國家城鄉建設部北京建築機械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老六李道稔是上海第八人民醫院的外科主任,徐匯區政協委員;女兒李道穗是上海染料化工廠的技術人員。全家人都過得好好的,怎麼就變成「吞生鴉片自殺」了呢?怎麼說是「『七巧』的孩子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呢?」

  如果把小說當作李家家族史來讀,那就大錯特錯了。張愛玲姐弟所見、所寫的,僅僅是李家故事的一個極小的部分,是李家兄弟六房中的老二房中的「國」字輩中的、某些人的、多少已走了些形的人物故事,具體來說,在《金鎖記》中主要影射的是李鴻章的孫子李國煦家的事情。那恰恰是李家老一輩的「家底兒」已經吃得差不多了,新一代的新秀尚未崛起的、青黃不接的年頭。

  不知道張愛玲是有意還是無意地省略了一個過程,那就是李家家字輩的不少人在家族敗落後的奮鬥和崛起。即便是李玉良(李家瑾),也就是張愛玲筆下的「長白」,這個人的真實面目完全不是張愛玲所說的那樣,他實際上早已背叛了家庭,他在上海昇平街的家在抗戰中是中共地下聯絡站,解放以後他當上工廠廠長,並在政協部門任職。

  張愛玲與李玉良是同一輩人,用張子靜的話來說,他們早就與之打過照面,這些情況,作為究心打探李家故事的張愛玲不會不知道,但在她的小說中全都隱去了。或許是她不屑於寫,因為她是很討厭革命的。但是這是事實,因此就更能說明,如果把張愛玲的小說當成信史來看的話,那就可悲了。

  張家姐弟既沒有趕上李家前幾代的創業期、輝煌期,也沒有看到李氏家族整體的衰落以後的再次崛起,更沒有看到上海以外和中國大陸以外的李家人的艱苦奮鬥的滄桑歷程,或者看見了,並不情願把它寫出來,而僅僅寫了某些片斷。

  張愛玲和上海

  1920年9月30日,生於上海市麥根路(今泰興路),原名張。父親張志沂(廷眾),母親黃素瓊(逸梵)。

  1921年12月11日,弟弟張子靜出生。

  1922年,遷居天津。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

  1930年,入黃氏小學插班讀六年級,改名張愛玲。同年,父母離婚。

  1931年,入讀聖瑪利亞女校。

  1934年,父親再婚,娶孫寶琦之女孫用蕃。

  1937年,中學畢業,與後母口角被父親責打併拘禁半年。

  1938年,年初逃出父親的家,投奔母親和姑姑住的開納公寓。同年,參加倫敦大學運東區入學考試,得第一名。

  1939年,與母親、姑姑遷往常德公寓。持倫敦大學成績單入讀香港大學文科。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港大停課。

  兩年後,發表《傾城之戀》和《金鎖記》等作品。

  1944年,與胡蘭成結婚。

  1945年,自編《傾城之戀》公演。

  1947年6月,與胡蘭成離婚。同年,與姑姑遷居梅龍鎮巷內重華新村2樓11號。

  1950年1月,以筆名梁京在《亦報》連載《十八春》,11月出版。

  1952年,移居香港,為香港「美國新聞處」翻譯《老人與海》、《愛默生選集》等書。

  1953年,父親在上海病逝。

  1955年11月,離港赴美,租住在紐約救世軍辦的女子宿舍。

  1956年,結識劇作家賴雅,同年8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

  1967年,賴雅去世。

  1973年,定居洛杉磯,兩年後,完成英譯清代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

  1995年9月8日,逝於洛杉磯西木區公寓,享年74歲。


推薦閱讀:

千年之謎,韓信到底留下後代嗎
女人這三個部位長的胖 旺夫旺已旺後代(圖)|女人|部位|後代
爹媽兩人有這個生肖,子女沒有窮的,後代都是百里挑一的富貴命!
 這3天出生的人,一輩子忙碌沒錢花,後代卻大有出息
一對夫妻如有這個生肖,後代不會丑,家財少不了!

TAG:李鴻章 | 後代 | 張愛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