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蔡康永的體面,康熙的落幕

【嚴肅八卦(微信號yansubagua)禁止未經許可轉載,轉載及合作請詢@蘿貝貝,或郵件至mszhangziyan@foxmail.com】

ps當然歡迎你們把原文轉發到朋友圈

本來以為不會再發康熙啦,或者最多發個小八卦評論一下小S的顏值起伏,沒想到看了康熙的床上卧談還是很戳。。。。

最戳我的地方恰恰是小S說沒哭點的那裡。

一開始是他們聊天,說到康熙小S說蔡康永很執著於不想讓觀眾知道康熙是一天錄五期的,也不想讓小S像在《娛樂百分百》里那樣跟鏡頭後面的工作人員講話,因為想讓觀眾覺得這個節目是都準備好的,而不是很狼狽出現的。

蔡康永說到這一點就開始淚盈於睫,小S反而問:「哭點在哪?」

但那一瞬間我其實很能理解他的動容。

2015年《GQ》給康熙做過一次特稿,那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台灣綜藝有多窮。

蔡康永當年錄第一期康熙(當時還叫《康熙來了之奇怪十點鐘》),進棚第一句話就是:「可不可以不錄了。」

因為布景實在太廉價可怕了,蔡康永說:「我不想錄是因為布景太爛了,你當時跟我說來不及,就先拿倉庫里的東西拼一下,我看到都傻掉了,好可怕。」

但事實證明,康熙的重點在於兩個主持人創造出的奇妙氣場和獨有的談話氛圍,在一種消解一切的娛樂精神下,雞毛蒜皮也有了「有趣至上」的意義,明明是無聊的瑣事,也有一點似有似無的營養。

我猜,蔡康永對康熙的低價快速生產模式,一直是心有餘悸的——這樣錄一天就放給整個華人世界看,還全部是好評,對嗎?老實人受到的教育,難道不是勤勤懇懇做事,全力以赴對觀眾負責?

但現實是台灣綜藝沒有錢,康熙團隊一共就十多個人,每集預算才50萬台幣(10萬人民幣,大陸隨便一個網路自製節目都有可能超過這個預算),還有台灣經濟整體的問題、台灣電視行業的機制問題……

總之,就是,窮。而且蔡康永無力改變。

這種情況下,別人覺得很稀鬆平常,甚至可以拿出來講幕後故事的細節——其實我們很窮、其實我們很趕時間、其實我們經常叫不出嘉賓名字、其實我們談了那麼多八卦自己都空虛了——蔡康永一直想小心地藏好,至少不要讓觀眾知道,這影響兩岸觀眾的神節目,誕生得多麼草率。

這是一種天然的直覺,想要更體面、更認真、更精緻。

他說:「遜有什麼好?」

這是他想要維持的體面啊。

——————

蔡康永的確是個有「體面」教育的人。

很多人都是知道,太平輪是他爸爸的船。

蔡康永的爺爺曾經經營上海自來水公司

父親蔡天鐸是復旦大學法律系畢業,25歲就當了民國時代的大律師。

蔡康永說自己以前是覺得從來不會有人穿福爾摩斯那種斗篷的。但是他爸爸就是穿著披風,拿著拐杖在上海坐轎車馬車的。

蔡爸爸甚至和蔡康永一起上過張小燕的節目,一口上海話,老紳士做派。

幾個年輕律師意氣風發地開始開公司,就是擁有太平輪的中聯輪船公司,(是當時中國最大的輪船公司。)

蔡康永曾寫過一篇《我家的太平輪》,裡面提到家裡有些東西是從船上拿下來的,包括蔣介石坐過的椅子

小時候家裡有幾樣東西,是從輪船上拿下來的。

其中有一對綳皮木骨的扶手椅,皮墊邊緣釘滿了黃銅圓釘,坐起來很舒服。

「那是老蔣總統坐我們的輪船時,最喜歡坐的椅子。」爸爸告訴我。

蔡康永的媽媽是上海名媛,喜歡唱京劇(所以蔡康永在《康熙》里總是被要求表演京劇和黃梅戲,而且咬字非常地道)

蔡康永在《母親的旗袍比花樣年華更艷》描述過他媽媽的生活

母親是標準的「上海小姐」,蔡康永卻說:「良家婦女多作怪。」

每天12點起床洗頭,做頭。旗袍穿得很緊,心情好的時候,自己劃紙樣設計衣服。薄紗的睡衣領口,配了皮草,家裡穿的拖鞋,夾了孔雀毛……蔡康永像一個看客一樣,看著自己的母親靠在牆頭抽煙,望著陽台外———他用了一個「艷麗」來形容。

——來源《申江服務導報》

他們家最富的時候,家裡曾有6個傭人

父親投資西餐廳,每一桌都要打招呼,打招呼完就要請客,有錢任性_(:з」∠)_

他身上現在仍然殘留著一些上海貴族的習慣,比如接聽電話還是習慣說

「這裡是蔡公館」

而蔡公館長什麼樣呢,康永上小燕姐的節目曾經帶節目組去家裡探訪過。

有專門的麻將間——雖然是用書房改的。家裡大概有10-20副麻將。

為了招待客人,家裡的餐桌很大

櫥櫃里都是玻璃製品,蔡康永開玩笑說小時候的陰影就是這些東西都太易碎,導致自己長大以後只喜歡堅固的東西

他開玩笑說自己家是專業的「Piano Bar」,但其實是歐式風 上海華麗風喏

布置成這樣跟蔡爸爸也有很大的關係,那大概是一種老派的堅持,家裡就算空間變小也要堅持隔出來不同的房間,打麻將就是打麻將,吃飯就是吃飯,不同的空間給人不同的儀式感,在什麼地方就做什麼事。

父子倆一起上節目的標題是【舊式沒落貴族家教】

所以蔡康永也時不時會說「我們上海人」,康熙里也說過。

哇,好炫目的家世,但我覺得,這種家世里,最珍貴的是一種無意中的體面教育。

家裡出了太平輪那麼大一件事,蔡康永父親其實是個倒霉蛋。因為那些船每一艘都跟英國知名的保險公司投保了,除了太平輪——因為當時蔡父一位相識在上海開了保險公司,為了給朋友捧人場,他就把太平輪給那個上海人自營的保險公司承保;太平輪一出事,那家保險公司立刻宣布倒閉。

賠償就要蔡家承擔。因為「在太平輪上遭難的乘客,人數之多、牽連之廣,無論再怎麼樣的賠償都不可能讓家屬滿意」,所以公司的另外兩艘輪船一直被鐵鏈鎖在高雄港直到全部銹爛;還有兩艘貨輪,留在大陸。這樣蔡家就再也不是「船王」。

蔡父對這場劫難,沒有抱怨,也沒有跟兒子講過細節。導致蔡康永直到成年後在白先勇家看舊報紙才知道太平輪的沉沒經過。

那個超級大富翁的人生,被一個不靠譜的朋友毀掉,老先生的選擇是接受現實、承擔後果,氣定神閑地過下半生。蔡康永問他,如果輪船沒有沉,是不是自己就可以「坐在船上看海吃早餐」,他就笑嘻嘻說是,不再提。

這也是「體面」。選擇從商,願賭服輸。保險公司已經破產,法律高材生的蔡父知道這是個死局,不能活在悔恨和埋怨里,更不能讓孩子怨念:「如果不是……我就是……」。

————————

蔡康永的學歷和經歷,大概是很讓人羨慕的。

從私立學校畢業後,他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念了電影電視研究所,最後拿了編導製作碩士學位返回台灣。

畢業的時候也很青蔥帥氣……

清晰的正面照就是這樣

回到台灣嘗試過很多工作

演過電影,許鞍華的《獅子山下》,當年是青澀的少年,還有點像張孝全呢

曾擔任台北之音電台總監、時尚雜誌《GQ》中文版總編輯。

還曾經有過這種扮相!當時是陳文茜主辦的《戀物癖》雜誌,他作為封面人物,扮成「視覺系古人」太子造型

後來就開始做主持,1996年從《翻書觸電王》到後來的《真情指數》《兩代電力公司》……一直到《康熙來了》。

也許是因為真的年紀輕輕見過太多事情,所以蔡康永身上最難得的部分是——溫和。

我常常想,蔡康永這種雞湯滿天飛的人,怎麼就不招人煩呢?

他永遠像在溫水煮青蛙,明明要把你往反面拉但會很溫柔地說,「你都對啦,可是……」,就把你可是走了。

但你一點都不生氣。

所謂的「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就是指這種。

他會把很犀利的問題化解成很得體的方式講出來

比如這樣??

也會用嘴溫柔的語言就講一個明明是戰鬥力指數爆表的驚人話題。

他沒有說【你們這些人恐同,思想落後愚昧!不尊重人!】

反而說:【我們不是妖怪】

【我的立場很孤單】

他沒有說【呵呵噠,離婚率這麼高,嘗試open marriage又能怎樣】

而是告訴我們【承諾很好……但是……】

他沒有說【極品的親戚好討厭,天天問年輕人婚事根本是沒有隱私意識】

而是將心比心說,我也沒有問長輩會不會離婚啊……

當然蔡康永的觀點:支持個人主義、保護隱私、承認人類的弱點……很多人都有,大家為了這些事情無休無止地在微博上爭吵。

但只有他能懷著慈悲、寬容的心情,把這些事情將心比心地說出來,而沒有把辯論變成氣勢洶洶的戰鬥檄文。

這也是「體面」。

————————

除了說話方式,蔡康永做節目的很多細節都有自己的一套講究。

宣布停播以後,康永上過電視節目,說自己錄製康熙的兩個隱形習慣:

一是開場很少向觀眾問好,因為覺得是場面話就不表了。

二是結束時不會說謝謝收看,因為觀眾會看節目,是求也求不到,不是感謝就可以做到。

這種幾乎沒人注意到的細節,大概就是他自己的堅持。

在主持《康熙來了》以前,他曾經還主持過一個叫《真情指數》的節目,訪問了很多成功人士,有大明星大導演,也有富豪和AV女優,當時他自己的堅持是:不管對方是什麼地位,什麼職業,通通都稱「先生」和「小姐」,而不會說「大師」之類,因為想要平等的看待所有人。

這種平等意識,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相互尊重,不輕慢別人,亦不自賤。

陳文茜贊過蔡康永謙卑,說是康熙是蹲下來,但蔡康永不同意。

他說:「我一點都沒有蹲下來的感覺」。

是啊 ,康熙十二年,幾時見過那種毫無節制的通告咖狗血表演?

在蔡康永默默的控場下,一切止於有趣,絕不失格。

——————————

是不是心態平和的人,才像蔡康永這樣懂得「體面」?

他從小就知道,名利是浮雲,收視率當然也是,一個最高點就意味著要下滑。

他不介意觀眾會離開,他欣然看見觀眾成長,告別電視里的家長里短談資。

【所有跟康熙揮別的觀眾,我都充滿了欣喜,就是我很高興你們找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他的處事原則是最普世的那一種;

【各過各的,容忍別人自己的選擇,是我們目前這個社會,最需要的一個態度】

——————————

所以其實,康熙的告別,也是蔡康永想要個體面。

明明小S都長大了,不似過去那樣好奇心旺盛,連吃男藝人豆腐都是「蹣跚著上去」;明明自己也不走心到根本記不住來賓名字。

知道無力再給康熙提升空間,知道觀眾也在倦怠,知道遲早有一天要收場。

與其悲涼地被觀眾和市場拋棄,不如自己讓他體面、完滿地告別,一如現在。

最後這一個月的康熙迴光返照,不是因為台灣這種室內談話節目有救了,恰恰是因為蔡康永的收盤是對的,大家還有能力有熱情,給康熙一個體面的告別。

他早就說過,觀眾不能把一切寄托在一個電視節目上。

「你會長大,所以康熙來了可不打算陪你一輩子,千萬不要讓我們陪你一輩子,去找更廣闊的世界吧。」

謝謝康永,還給我們上了最後一課。

這一切,都很體面。


推薦閱讀:

雍正的繼位合法性一直是迷,直到最近康熙遺詔出現,那之前為什麼不拿出來以正視聽呢?
8月25日:康熙全接觸
鏡頭下:聶榮臻元帥祖墳如何?始建於康熙年間,至今有3百多年
《雍正王朝》隆科多為何向康熙撒謊告發六叔佟國維結黨忤逆?
康熙是暴君嗎?

TAG:蔡康永 | 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