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教的經書

   道教的經書,道教所奉的經書包羅甚廣,《道藏》內不僅包括有道教的坐成、科儀、符圖、煉養等類的經書,也包括有道家哲學及有關的懦、墨、名、法、陰陽、兵、醫、雜等諸家書籍,數量龐大。《抱朴子·內篇·釋滯》屮說:「道書之出於黃老者蓋少許耳,率多後世之好亊者各以所知見而滋長,遂至篇卷至於山積。」可見在晉時道教經書便已很多。《抱朴子·遐覽》記載的道教經典圖符共有1299卷。以後道教經朽一天比一天增加,北周玄都觀道士所編《玄都經目》共2400卷;《隋書·經籍志》記載有經戒301部計908卷,服餌46部計167卷,房中3部計38卷,符籙17部計103卷,總共377部總計1216卷。唐代是道教最盛時期,唐玄宗特別信道教,收集古今道書,飭令諸臣編成《道藏》,分為3洞共36部,即洞真經12部、洞玄經12部、洞神經12部,共計3744卷(或曰5700卷)。這是道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因成藏於開元間,遂名為《開元道藏》。經五代之亂,這部《道藏》因遭兵燹而散失不全。宋真宗樣符年間,張君房收集《開元道藏》殘本和別出的道教經書,編纂成了我國道史上第二部《道藏》,共4565卷,用千字文編號,始於「天」字,終於「宮」字,故名為《天宮道藏》。宋以後,《道藏》所收容的經書數《逐漸增加,在《天宮道藏》後一百年,有宋徽宗時的《萬壽道藏》5481卷。南宋高宗時,鄭樵《通志·藝文略》就道書性質分為25類:老子,莊子,諸子,陰符經,黃庭經,參同契,目錄,傳,記,論,書,經,科儀,符,吐納,胎息,內視,導引,辟穀,內丹,外丹,金石葯,服餌,房中,修養。怛其總數只有3706卷,比較《道藏》遺讕甚多。金章宗時,孫明道修成《大金玄都寶藏》,6455卷。又過50餘年,到了元初,宋德方又刊《玄都寶藏》,增加至7800餘卷。元憲宗時曾遭焚經,到元世拊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因佛道之爭,又招致焚經之禍《元世祖下令除《道德經》外,所有道書及印板一齊燒毀。明正統十年(公元1445)又收集道書,編纂了《大明正統道藏》。這部《道藏》根據《宋藏》原有規模,仍分為3洞、4輔、12類,共5305卷;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又續編了《萬曆道藏》180卷。這樣,正編和續編合起來共5485卷。清嘉慶年間,蔣元庭又編《道藏輯要》,共268冊。以上即是道教現存的經書。此外散行的道朽不少,未能悉舉。 1960年,著名道教學者陳攖寧先生曾整理《道藏》目錄,將全部《道藏》經書分為14類:(1)道學類,如老子、莊子、列子、文子、淮南子、關尹子等;(2)道通類,如鬵子、鶡冠子、公孫龍子、尹文子、墨子、孫子、韓非子、鬼谷子、揚子太玄、邵子皇極經世、抱朴子外篇等;(3)道功類,如吐納、導引、存想、辟穀、服氣、胎息、養性、接命、內丹、抱朴子內篇等;(4)道術類,如藥餌服食、金石爐火、神丹黃白等;(5)道濟類,如素問、靈柩、難經、葛洪肘後方、孫思邈千金方,本草圖經衍義等;(6)道余類,如皇帝宅經、龍首經、金匱玉衡經、玄女經、白猿經、遁甲、六壬、星曆、占卜等;(7)道總類,如雲芨七簽、無上秘要等;(8)道史類,如列傳、年譜、通鑒、山志等;(9)道集類,如各家詩文專集;(10)道教類,如正一、全真兩派專講道教諸書及陶弘景的《真誥》等;(11)道經類,如元始、靈寶、太上諸經;(12)道戒類,如專講戒律諸經書;(13)道法類,如道法會元、靈寶大法、三天秘范等;(14)道儀類,如道門科範、濟度金書、靈寶玉鑒、贊、頌、表、懺、儀等。 道教經書雖多,但一般道士都只念誦《玉皇經》《清靜經》《三官經》等,文化高一點的道士才奉習《道德經》《南華經》《黃庭經》以及《悟真篇》《坐忘》《參同契》等。
推薦閱讀:

當「代碼」遇上書法,這個CTO找到了一生的使命
我的第一本易經書--閑雲老叟

TAG:道教 | 經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