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六集) 1994/1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16
主講人 : 淨空法師
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六集) 1994/1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
請掀開講義第二十六面第六行,我們看這個圓圈下面這個題目「藏教所攝」:
【凡體究經典。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說在何時。判屬何教。知此。則有助於理解全經。】
這是概要裡面的第六大段,也就是天台家所謂的「判教相」,判是辨別,教相就是現代人所說的教學的儀式,就像現代學校為學生編排課程,課程的標準;這個課程應該編在哪一個學校,第幾個學年來修學,像排課程一樣的。這對於學習就有很大的幫助,這個方式是我們中國祖師大德所做的。諸位要曉得,世尊當年在世說法是應機而說的,沒有這個例子。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經論很多,這些經論從分量上來說有大有小,從內容裡面講有淺有深,部類太多,要不給它加以整理編排,理出一個頭緒,我們修學就很因難,所謂是經典浩如煙海,不曉得從哪裡學起。因此祖師大德們費這番苦心,這是值得讚歎的,對於後學確實是有幫助。
【所謂藏。佛經大分為三藏。經藏。律藏。論藏。】
這是把大的區分,分為這個三大類。諸位同修要記住,佛陀在世的時候沒有,都是後人做的。佛說法必定是令一切眾生得真實的利益,無論說哪一個法門,細細去觀察,它的內容都相當豐富、都很圓滿,絕對不偏在某一方面;換句話說,無論大小乘經典,內容幾乎把經、律、論的意思都包括了,那麼我們要把這個經典分屬於哪一類,確實是很困難。古德所採取的標準就是看佛在這部經上,講哪一部分講得最多,從說得多的,把它歸屬於某一類。
這三藏要從內容上來說,就是戒定慧三學。經是講定,論是講慧的,律是講戒的。如果這部經定講得多,戒跟慧講得少,我們就把這部經歸到經藏裡面去。譬如《無量壽經》,後面有個「經」字,那麼在三藏裡面它是屬於『經藏』。裡面有沒有戒律?有,最明顯的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都是戒律,但是在全經裡面來說,戒律講的分量不多,大概只佔個十分之一、二,所以它講定的地方多。講慧有,跟阿難、跟慈氏菩薩討論的時候,那裡面是慧解。由此可知,這部經裡面就具足了戒定慧三學。但是三種比例,這個定學占的分量是大多數,所以把它歸到經藏。如果屬於討論智慧這一方面佔得多的,那就歸到『論藏』去。講戒律,講規矩、講威儀講得多,就把它歸到『律藏』,是這樣一個分法。如果嚴格的劃分沒有法子,所有一切經的性質都是如此。由此可知,世尊當年說經的時候非常活潑,這是我們知道經典傳到中國之後分類的起源。也有二藏,底下是二藏:
【二藏就是聲聞藏跟菩薩藏。】
我們通常稱之為大、小乘,大乘佛法,小乘佛法,『聲聞』是小乘,『菩薩』是大乘。「藏」是庫藏的意思,從前經典很多,我們把它收藏,那這三大類。以後特別是前清乾隆年間,將中國自古以來的典籍全部收集起來加以整理、分類、收藏,就採取佛教這個例子分作四大類,稱之為四庫,庫跟藏的意思是一樣的,叫庫藏。《四庫全書》那個構想是從佛教來的。在三藏裡面本經是屬於經藏,裡面說定說得多,也就是經題上講的「清凈平等覺」,講清凈平等覺的多;二藏裡面是菩薩藏。
【本經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凈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
所以這個經不是小乘經,不但是大乘,古大德告訴我們,本經是大乘中的大乘,無比的殊勝。這個意思、這個事實我們在前面都詳細報告過了。底下這幾句說『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詳陳是一直貫下去,就是詳細陳述,為我們說明信願往生這個因果是第一殊勝。世間法離不開因果,出世間的佛法也離不開因果,所以因果的定律是世出世間的法則,也就是世人所說的真理,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一定感惡報。在佛法裡面,修四諦之因一定得阿羅漢果,修十二因緣之因一定證辟支佛果,修六度之因一定證得菩薩的果位。由此可知,因與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前面跟諸位說過「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還是一個因果關係。在世出世間一切法,果報之中,佛果是究竟圓滿的,沒有比這個更究竟、更圓滿,再找不到。佛果是什麼?就是佛在本經裡面所說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就是佛果。真實之際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完全打開了,我們現在真如本性是閉塞了,雖有不起作用,到如來果地完全打開了,一絲毫的隱藏都沒有了。化是變化,自性起用顯示出來這個形象是什麼?就是佛法裡面常說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今天講的宇宙人生,這都是自性演變出來的。
我們在迷,迷也起作用,自性是決定有體有用,但是迷的時候起的作用,從自性那一方面來說,自性沒有迷悟,所以起的作用是自然的,就是經上講的「開化顯示」,是自然的。迷在哪裡?迷是我們本身迷了,我們自己迷了,自己迷了之後看外面這個境界就會看錯,看走了樣子。看錯了,你的判斷就錯誤了,你的想法就錯誤了,於是你的說法、做法全都錯了。這個錯誤的念頭也能夠使這個境界產生變化,能現境界是真如本性,就是此地講的真實之際能現境界。可是境界裡頭起變化,起變化才有十法界依正莊嚴,那就是念頭起的,念頭在那個地方讓這個境界產生變化。念頭清凈所顯示的境界是真常的,念頭錯誤了,就把這個真常的境界轉成一個病態的環境,那個病態的環境就不正常了。是什麼環境?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我們自性污染不清凈的一個境界。可是諸位要曉得,這個污染不凈不是本性,不是自性有染凈,是我們自己本身有染凈,所以看到這個境界就起了變化,是這麼一回事情。
佛教給我們怎樣轉境界,佛法裡頭無比殊勝之處就在此地。境界是可以轉的,境界都能轉的,我們這個身體也是境界的一部分。所以現代社會上常說的改變體質,這個改體質就是轉境界。我們的體質很差不好,怎樣能把它轉好?的確可以轉。我們的身體弱可以轉成強,疾病可以轉為健康,短命可以轉為長壽,就看你會不會轉。這個轉是自己轉,別人幫不上忙,這一點諸位要曉得,千萬不要誤會了。佛菩薩很了不起,智慧神通廣大,我們要是靠他,求他幫忙來為我們轉,那你就搞錯了。佛菩薩要有能力為我們轉,不需要我們求他,我們求他。他才來幫忙,不求就不幫忙,那還算什麼慈悲!那大慈大悲是假的。實在講是諸佛菩薩都幫不上忙,一定要自己轉,為什麼?業是自己造的,自作自受,自己轉變這是正確的。
我們在《楞嚴經》裡面可以說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阿難尊者起頭就發生一個錯誤的觀念,阿難跟釋迦牟尼佛是堂兄弟,堂兄弟當中釋迦牟尼佛是老大,他是最小的小弟。釋迦牟尼佛也很喜歡他,也很疼愛他,他自己也知道,所以看到別的同學:你們要苦修,不修不能得道,我不必,到時候我大哥就把道給我了。所以他是多聞而不用功,不肯真修,遇到摩登伽女之難,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的大哥幫不上忙,這才覺悟到修行要靠自己。所以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者不得,這才明白事實真相。
佛對於我們的加持,我們常講保佑,那是什麼?就是佛把他自己修學的經驗告訴我們,他是怎樣從凡夫成佛的,把這個修行的途徑、方法、經驗說出來,提供我們做參考而已。路還得要自己走,他不能幫我們走,他為我們指路,路一定要靠自己走。所以成佛既是最殊勝的果,成佛之因就是念佛,那我們單單靠念佛能成得了佛嗎?難。難在哪裡?無量無邊的法門只是講方法、門徑不相同,它的方向、目標完全相同,都是成佛之道。
凡夫成不了佛,佛跟我們講因為有兩種障(障礙),哪兩種障?一種是煩惱障,一種是所知障。煩惱障要是斷掉了,就超越六道輪迴,但是還不能成佛。六道輪迴沒有了,六道輪迴是煩惱變現出來的,所以你只要有煩惱就有六道輪迴。六道從哪裡來的?你自己造的,不是別人給你造的。所知障破掉了,你就成佛了,自性就圓滿的開顯。試問問這兩種障我們有沒有能力把它斷掉?在所有一切修行方法裡面,念佛的方法的確是好、是高明,這一句佛號可以斷煩惱,可以破二障,那要真正念的如法。大勢至菩薩跟我們講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你要把這八個字真正做到了,行!念佛就成佛了。
我們也念佛,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我們念這句佛號裡面,一面念佛,一面還在亂想,還在胡思亂想。念佛念到這麼久了,我們煩惱還沒斷,這個問題就嚴重了,這就是念佛不如法,這一生要想成就就難,因此念佛一定要求生凈土。我們在這個地方念佛功夫不得力,這個不得力就是斷不了煩惱,破不了二障,這沒法子才求阿彌陀佛幫忙。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導,接受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的薰陶。釋迦牟尼佛在這個經典裡面,為我們說得很詳細、很明白。
所以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你就保了險。第一個給我們保證的就是你無量壽,壽命長!我們這個地方壽命太短,這個身體非常脆弱,生命非常脆弱,壽命短促,所以很難成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壽命跟阿彌陀佛相同,阿彌陀佛無量壽。這個無量諸位一定要知道,是真正的無量,絕對不是說有量的無量,不是的,是真實的無量。有量的無量是教下所說的,不是事實,他所講的也有他的依據,但是他沒有深入,他只看到表面、表層。如果細細深入,那的確是真實的無量。因為每個往生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那怎麼會是有量的無量?怎麼講也講不通,所以它是真實的無量。我們要深信這個法門,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要有懇切的願望往生凈土,親近阿彌陀佛。能親近阿彌陀佛,同時就有能力親近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你看這個緣多殊勝,這個緣是修任何法門裡面的菩薩都得不到,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它為什麼不退轉?為什麼成就那麼快?原因在此地,這就是講的殊勝因果。
『凈佛國土』。這西方清凈的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此地所說的依正莊嚴,決不是講到西方極樂世界物質享受那樣的美好,不是這個意思。如果要講一切享受之殊勝,佛在大乘經上講得很多,他方世界有一些佛國度比極樂世界殊勝得更多的,數量不少,不是極樂世界就是第一,這我們要清楚。有的時候我們看到佛在經上講,另外一個佛的世界比極樂世界還要好幾百倍、幾千倍、幾萬倍。想想為什麼我們不求生那個世界,何必到西方極樂世界?這裡面的事理都要搞清楚,那些世界雖然好,修學的環境不見得好,西方極樂世界環境還可以,它最殊勝修行環境好,在修行環境當中,是一切諸佛都比不上極樂世界的;如果講福報莊嚴,那比極樂世界殊勝的還很多。我們今天去修行,不是去享福,諸佛世界福報很大,我們沒那個福,去不了!我們今天講的是修學,論修學,西方極樂世界那個依報、正報就第一殊勝,依正莊嚴是這樣說法的。
莊嚴究竟是怎麼個莊嚴?這十方世界都沒有!正報就是講的諸菩薩,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每個人都念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數量沒法子計算,經上講的無量無邊!人人念阿彌陀佛,他方世界雖然殊勝,佛菩薩很多,不見得都念阿彌陀佛。所有人都念阿彌陀佛,正報殊勝。依報?六塵都念阿彌陀佛,依報莊嚴,所以它這個地方莊嚴,就是那個世界無論是依報、正報統統念佛。念佛是真因,成佛是真果,我們才明白這個事實真相。
為什麼這個世界都變成一個念佛的世界?是阿彌陀佛願力成就的。前面我們說過四十八願的核心是第十八願,十八願就是執持名號。所以西方世界你所聽到的是一片念佛的音聲,所以你的佛號不會中斷,你的妄想不會生起,你所見到的、所聽到的、所接觸到的全是阿彌陀佛。所以這是『彌陀願海,普度眾生之道』,這個道就是方法。阿彌陀佛建立這樣一個修學環境,讓我們直截了當成佛,其中絕對沒有委曲的方法,直截了當。所以這個法門是大乘當中的大乘,一乘當中的一乘,真的是第一殊勝,真的是所有一切諸佛剎土不能跟它相比,原因就是這個環境裡頭一片念佛聲。這是菩薩藏攝的。底下一段:
【說時有五。】
這是講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把它分作五個階段。就像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從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研究所,把它分成這個階段,循序漸進。古大德也將世尊一代時教用這個方法來分,所以分五時。
【第一華嚴時。最初三七日說。】
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這就示現成佛了。成佛之後,他把他自己所見到的境界,原原本本、詳詳細細的宣說出來,完全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誰懂?法身大士,不是凡夫。在哪裡說的?佛在定中說的。所以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底下打坐,這一坐坐了二、三個星期,沒動,入定了,哪裡知道佛在定中講《華嚴經》。聽眾要有本事入釋迦牟尼佛定中,你才能夠參加這個法會,你要沒有能力入佛的定中,你就沒有能力參加法會。所以《華嚴經》的那個法會,聽眾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有資格參與這個法會。正因為如此,所以印度像現在南傳小乘不相信大乘,他們認為釋迦牟尼佛在打坐,你為什麼偏偏說他在講經說法,他們不承認,所以一句話就把大乘推翻了,「大乘非佛說」,是你們後人造謠言,自己編的,不相信這是釋迦牟尼佛在定中講經。
定中的時間跟我們現在的時間的觀念不相同,定中時間跟我們現在時間,現在人講的有時差,時差很大。現在大家對時差的觀念比較容易理解,不但定中時差不相同,夢中的時差也不一樣。作夢的時間很短,他在夢中已經過了好幾年了,可見定中的時差跟我們現在時差一定很大的距離。所以他能在三七日中,也有的經上講二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就把這部經講圓滿了。
這一部經分量多少?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佛說了這部經,這部經集結起來之後,大龍菩薩就把這部經收到龍宮裡面去收藏,龍樹菩薩曾經見過。龍樹菩薩回到這個世間來告訴我們,全部的《華嚴經》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這是算這個經上文字的數量。我們中國的演算法是一個字一個字算,像老子《道德經》五千言,就是這一部書五千字這樣演算法的。印度不是算字數,它是算句子,四句叫一偈,以這個為單位,這個句子長短不論,四句是一個單位,叫一偈,以這個來計算,那多少偈?十個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就是我們常講的三千大千世界,十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大千世界,這是假設我們把它磨成粉,那個一粒一粒的微塵,那一個微塵是一個偈,三千大千世界都把它磨成微塵,諸位想想這個分量多少?太大、太大了。
品類?是一四天下微塵品,一四天下用我們現在來講就是太陽系,整個太陽系裡面的星球把它磨成細粉,那有多少粒細粉就多少品。釋迦牟尼佛用多少時間來說?三七日中。這我們講很難相信,但是講到時差你就明白了,你就覺得這個可能了。特別是大經《華嚴》上講的「念劫圓融」,念劫圓融就是講時差很大,一念,在我們這個地方一念,在他那個地方是無量劫;在我們這個地方是無量劫,可能在他那個地方就是一念,這就是說明這個時差是很大的。為什麼有這個差別?因為時間不是定法。我們在唯識裡面所讀到的,時間跟空間都不是定法,它排列在不相應行法裡面,不相應行法用現代的話來說,它純屬於抽象的概念,它沒有事實,因此長短就不定了。
所以《華嚴》是最初所說,說了之後,只有法身大士得利,中下根人如聾如盲,聾是聽不見,盲是看不見。這個中下根人不是指我們凡夫,是指權教菩薩、阿羅漢、辟支佛,他們都如聾如盲,他們看不見。但是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了,不但是有菩薩、有聲聞、有緣覺,還有六道凡夫,還有鬼神眾在裡面,那他們是怎麼回事情?他們怎麼參與的?諸位要知道,那些人都是法身大士化身的,不是真的凡夫。我們在那裡看到很多鬼王,那不是,都是法身大士在餓鬼道、在畜生道示現的身分教化眾生,實際上他是法身大士,他是大菩薩,所以佛講《華嚴經》他都參與,是這麼回事情。這是整個的把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講宇宙人生的真相,全盤托出來。再一看這中下根性不得利益,不見不聞,所以佛再出定把這個攤子收起來,為什麼?眾生不識貨。
【第二是阿含時。次十二年說。】
釋迦牟尼佛出定之後,到鹿野苑看這五個他家裡面派來的,陪他來修行的這五個人,他把這五個人召集起來,為他們講經說法。這五個人根性都很利,聽了之後很歡喜就發心出家,跟釋迦牟尼佛出家了,在鹿野苑裡面就成立了最早的僧團,五個比丘。釋迦牟尼佛這一個老師帶五個學生,佛教就從這兒創教了,這六個人起家了。這就是講『阿含』。「阿含」是梵語,它的意思對法、對機說法,這樣才能夠幫助人。你是小乘根機就跟你說小乘法,你是大乘根機就跟你說大乘法,說的一定要適合你的程度。就像辦學校一樣,雖然你是拿到博士學位,一切都通達了,今天你遇到的對象是六、七歲的小孩,那怎麼辦?只好辦小學,沒辦法辦研究所,辦小學。如果遇到的對象是四、五歲的小朋友,只好辦幼稚園。所以說是看眾生是什麼樣的程度,看他是有什麼樣的需要,用善巧方便去教導他、去培養他。所以這個教學十二年,這十二年就像是佛教的小學,所以我們以後稱它為小乘。這十二年的培養有了相當的基礎,再進入第三個階段
【方等。】
『方等』就好比是中學。
【次八年說。】
佛說方等講了『八年』。方等裡面的內容就很豐富了。
【廣演四教。】
這天台家所說的藏、通、別、圓教義統統都講。
【均被眾機。】
看眾生不同的根性就跟他說不同的法門,所以法門就無量了。那麼我們這部經《無量壽經》,佛在方等的時候就開始說了。
【第四般若時。次二十二年說。】
諸位要記住,世尊當年在世說法總共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差不多佔一半,這好比是佛教的大學,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的中心,就是講般若。這一部分的經典,中國翻譯的也很豐富,《大般若經》總共有六百卷。在我們中文《大藏經》裡面,部頭最大的就是《大般若經》,它有六百卷,經典太大,讀誦、受持就很難。現在我們還常常看到有念《華嚴經》的,念《大般若經》的沒聽說過。《華嚴經》八十卷,一天念八卷,十天才能念完一部。所以六百卷《大般若》沒人敢念。愈是往後去,對這些大的大部經典,讀誦的人就愈來愈少了。在中國流通最普遍的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是六百卷裡面的一卷,古大德把這一卷抽出來單獨流通,就因為這一卷是六百卷的精華,六百卷裡面最重要的一部分,把它提出來單獨流通,也就是說你沒有能力去讀全經,讀這一卷就可以了,依照這一卷修行,等於受持六百卷的《大般若》。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簡單,不喜歡羅嗦,不喜歡麻煩,都是抓到最重要的綱領。比《金剛經》更精要的還有一卷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那個分量比《金剛般若》就更少了,二百六十個字,可以說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的綱要。因此這一卷經流通的最廣了,不管學哪一宗,哪一個法門,幾乎每天課誦裡頭沒有不念《般若心經》的。你要問為什麼要選《般若心經》?因為般若是世尊一代時教裡面的中心。
我們修念佛法門,我們念佛功夫為什麼不得力,就是沒有般若的基礎,如果有般若的基礎,我們一定就發菩提心了,念佛法門的修學綱領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是覺悟,發菩提心你要有覺悟的心,般若就是覺悟的心。所以我們沒有般若,心是迷不是覺,菩提心發不起來,這念佛功夫不得力,煩惱斷不掉,妄想除不掉。由此可知,參禪離不開般若,學教離不開般若,念佛同樣也離不開般若。再說得明白一點,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無論哪一樁事情都離不開般若。懂得般若,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行持,處事待人接物,都叫菩薩心,都是在修般若波羅蜜,穿衣吃飯也是,待人接物也是,沒有一樣不是。沒有般若,那有什麼?就煩惱、就妄想,般若是煩惱、妄想的反面,沒有般若就生煩惱、就生妄想,可見般若重要!
這一句佛號確確實實是無上的波羅蜜,我在講《心經》的時候跟大家介紹過,《心經》後面讚歎般若波羅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我給這幾句話總歸結到就是阿彌陀佛,這的確沒錯。可是人不懂!為什麼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甚深般若?為什麼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你要通達般若你就明白了。我們今天不通達、不明了,不明了如果能老實念,也行!那就古人講的「暗合道妙」。老實念,行!念久了他得定,他開悟,他能夠入這個境界。由此可知,我們既不明了是又不老實,所以念得沒效,念得這麼久了,都還沒有感應,都還沒有消息,我們的過失就犯在此地,所以反而不如老太婆。老太婆雖然她不知道,但是她老實,老實也能成功,老實非常可貴,暗合道妙,這是般若,我們應當要重視。最近有些同修要求把《金剛經》講一遍,我想想也有道理,幫助大家發菩提心,幫助大家認識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是甚深般若。最後第五個時期:
【法華涅盤時。】
這也是講了八年,《法華》講了八年。《大涅盤經》是一日一夜,就是釋迦牟尼佛滅度的前一天所說的,也可以說是世尊對後代弟子的遺囑,這就是現在所翻的四十卷《大涅盤經》,是世尊一日一夜所說的。《法華》實在講又會歸到《華嚴》去了,《法華》的教義跟《華嚴》無二無別,這就還原了,這好比是佛學的研究所。所以我們中國古大德稱佛經都稱《華嚴》、《法華》這兩部經是「經中之王」,道理就在此地。這是大致上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分為這五個時期,這是古德所判的。
【說此法時。在第三方等時。】
我們要問《無量壽經》是什麼時候說的?是世尊在『方等時』說的,方等就好比這個課程是要列在中學,是奠定小學基礎之後,佛就給我們說這個經。這就是說明大乘佛法一定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這才能成功。可是小乘佛法在隋末唐初興盛了一個時期,但是那個時期不長,在中國有成實宗、俱舍宗。我們現在講佛講十個宗派,這兩個宗派是屬於小乘,沒多久就衰滅了,以後再就沒有小乘了。但是小乘的經典,我們中文所翻譯的可以說是相當的完備,以我們現在《大藏經》裡面小乘經,小乘的經律論跟南傳巴利文的經典做一個比較,巴利文經典只比我們多大概五十幾部,可見得我們翻得很完全!
為什麼小乘會衰?諸位要知道,中國過去學佛的出家的這些法師都念過孔孟的書,都有儒家的底子。從前出家要經過考試的,那個考試的科目跟世間的進士差不多,進士及第就像現在國家高考一樣,要高考及格,那個時候的考試,國家考試考進士是考儒家,以孔孟學說為主。所以出家的出家人都有儒學的底子,有道家的基礎,都念過老莊,讀過孔孟,有這個基礎,這基礎實實在在講,比小乘佛法還要好。因為儒家、道家的思想非常接近大乘,有一些思想是超過小乘法的。所以有這樣的基礎,就是中國是儒家、道家代替了小乘,所以小乘在中國沒有辦法興起來,道理在此地。
可是在現代這個階段就壞了,為什麼?儒家、道家東西不多了,小乘又瞧不起,一下就想入大乘,就像蓋房子一樣,底下的兩層我不要,我要蓋第三層,這是搞空中樓閣。我們這一個時代,你看修行的人很多,修行環境比從前好,典籍非常豐富,很容易得到,而成就沒有,原因在這個地方,我們把基礎毀掉。所以在大乘法搞空中樓閣的時候,這是一生費盡了心力都不能夠完成。這就是真正要想學佛,要念佛求生凈土是例外,如果要想弘法利生,要不從小乘經下手,一定要從儒家四書五經,道家《老子》、《莊子》、先秦諸子去下手,從這個地方奠定根基,再入大乘沒問題。如果說是把這種東西都捨棄掉了,大乘上想成就,那是非常艱難的事情,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一樁事,我們從流傳下來的《無量壽經》的原本,這個原本是翻譯本,從歷代翻經目錄裡面來觀察,這後面我們會講到的,《無量壽經》在中國總共有十二次翻譯,譯本,其中有七種失傳,現在還保存著五種,這五種都收在《大藏經》裡面。這五種我們細細去做比較,裡面的出入很大,所以古德判定原本決定不是一種。如果原本是一種,五個人翻的內容總是大同小異,不可能有很大的出入,它出入太大了。有一些經文這個經上有,那個經上沒有,痕迹都找不到,這是這樣判斷。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無量壽經》,一定是講過很多遍,每一遍講的不一樣,所以集結的本子就不相同,這是證明佛當年在世,這一部經是多次宣講,不同於其他的經。
其他的經,實在的講世尊都是講一遍,沒有重複講第二遍,唯獨《無量壽經》是多次宣講,多次宣講就很特殊!換句話說,很重要。要不是很重要,為什麼要講很多遍?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得到很大的啟示,曉得這一部經是世尊在這個世間度化眾生這是主要的法門。因為多次宣說就不能把它列在某一時,換句話說,每一個時候世尊都說過。像第一個華嚴時,《華嚴》到最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訪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普賢菩薩行願品》末後那一卷就是《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經》。不但文殊、普賢求生凈土,還勸導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全體,統統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要想一想這個狀況,再想一想這個樣子,華藏世界的導師毗盧遮那如來,文殊、普賢是毗盧遮那佛的大弟子,是毗盧遮那的傳人。這兩個人把他所有的學生都帶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毗盧遮那佛看起來,這成什麼話!毗盧遮那佛沒發脾氣,沒有說話;換句話說,默許了,完全同意了。你從這個景觀去觀察,西方世界依正莊嚴你才能體會得到。如果像這裡兩個道場,兩個師父領著道場,那個道場的他那些徒弟把人統統都帶到這裡來,那他不氣壞了?就像這個樣子。文殊、普賢把毗盧遮那佛的學生全部帶到極樂世界去了,諸位從這個地方去想,由此可知,毗盧遮那佛贊成,沒錯!不但不怪他,還讚歎他。什麼原因?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快!諸佛如來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大家早一天成佛,並不希望你耽誤時間。這說明了在華藏世界成佛需要一段長時間,到極樂世界裡成佛時間縮短了,到那個地方去是正確的,是對的,沒有錯誤的。我們讀《華嚴經》要能夠看到這個事實,看到這個境界,才能夠體會到西方世界,經上講的「依正莊嚴」這四個字跟其他經上依正莊嚴不是一個意思,不是一個講法,這是講世尊說法的時期。
下面講判教,教就是教科書。這個教科書我們應該怎樣去觀察它,應該如何去辦別?怎樣來接受、來修學?判教,古德有記載的有十八家。從晉到唐,但是後來都不傳了,傳下來現在只有天台跟賢首兩家。實在講這十八家以這兩家判教最具體、最圓滿,值得後人採納。其他人所判的不及這兩家圓滿,所以就不傳了。
【天台立四教就是藏。通。別。圓。】
所以它不叫小教,叫藏教,因為小乘裡面它具足經、律、論三藏。它三藏完備所以稱它作藏,不稱它作小。但是賢首宗就叫小乘,賢首的小乘就是天台的藏教。天台的通教,通是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也就是大乘的開始。所以在賢首家列的是大乘始教,大乘開始,這就是天台家的通教。天台的別教,別是不同於小乘,換句話說,這裡面的教義沒有小乘的,純粹是大乘的。在賢首宗立的就是終教,就是大乘它有開始、有結束,就是有前半、有後半,後半部這個大乘就是屬於別教,裡面沒有小乘的教義。天台的圓教在賢首把它分作兩類,有頓有圓,但頓教跟圓教在天台都在圓教裡面。賢首把它分成兩類,頓是講的頓超,沒有階級、沒有次第。像我們念佛這個法門就是屬於頓教,這個沒有次第的。圓教是圓滿的,換句話說,大、小乘教理統統具足,漸頓教理也具足,這是圓融、圓滿。
【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
這十八家每一個人對判教看法不一樣,如果說到漸教跟頓教,這是大家都有共識。
【凈影疏曰。】
這個《凈影》是隋朝的慧遠法師,跟我們凈土宗的初祖法名完全相同,兩個字都一樣,都叫慧遠。所以在歷史上稱作小慧遠、大慧遠。我們凈宗初祖東晉時候的慧遠大師稱大慧遠,這是小慧遠,隋朝時候人,隋唐時候。這個疏就是《無量壽經》的義疏,在台灣很流行,慧遠大師的《無量壽經義疏》,可是諸位要記住,這個慧遠是小慧遠,不是廬山的慧遠。
【今此經者。為根熟人頓教法門。】
它這個疏就是《無量壽經》的註解,所說的這個經就是《無量壽經》。這個《無量壽經》是『根熟人頓教法門』,什麼叫根熟?前面說得很多,諸位一定要記住,真正相信,決定不懷疑,有懇切的願望求生凈土,想見阿彌陀佛,這樣的人就根熟了,就是根熟的人。遇到這個法門,半信半疑不想往生,那根沒熟,那個沒有熟。根熟就是這個法門的當機者,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往生就成佛了,所以這是頓教法門。
【云何知頓。】
『頓』是頓超。
【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凈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
這部經裡面的教學正是為了凡夫,凡夫怕六道輪迴,畏懼生死太苦了,想脫離六道輪迴,想了生死,專門對這種人,真有這樣的心就可以接受這個法門。所以佛教導你發心,發什麼心?發求生凈土的心。這個求生凈土的心,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所說的就是無上菩提心。真正發願求生凈土,這個世間真正放下,一心一意就想見阿彌陀佛,叫你發這個心。『生於凈土』,所以往生的條件就是信、願、行三個條件,真信、切願,老實念佛,這樣的人就決定得生。所以他不必經過小乘,不必經過等次,不必!所以它是頓教。何況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力的加持,到西方世界,你的神通、道力、智慧乃至容貌、身體、壽量跟佛完全相等,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這也是西方世界依正莊嚴裡面最特殊的。十方世界那個依正莊嚴是不平等的,西方世界是平等的,為什麼會平等?這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以它真正不但是頓教,頓中之頓。
【大佑判小本曰。】
『大佑』是元朝時候的人,他有一個著作流傳在世間,在台灣也能看得見,《阿彌陀佛經圓中鈔》。這裡面說:
【漸頓分之。此屬頓教。】
可見把凈宗看作頓教是大家一致的看法。所以它絕對不是漸教,不是按著次序來修,這真的是一步登天,一生成佛,不要經第二生,一生成究竟圓滿的佛果。
【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為頓教所攝。】
這在我們中國古來的大德判《彌陀經》跟《無量壽經》,大本是《無量壽經》,小本是《阿彌陀佛經》,幾乎大家的看法都是一致的,這本是屬於頓教。黃念
推薦閱讀: